第一篇:教师继续教育的再认识
教师继续教育的再认识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教管中心打拉池中心小学张鼎立
邮编:730914Email:dalachixiaoxue001@163.com
联系电话:0943-6764812
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在进入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人们赋于教育的期望值在增加,赋予教育的功能也在增加,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看到一些因为教育者行为不当而造成的悲剧,也听到一些令人痛心的教学事故,个人教学技艺不高、观念陈旧,再加上学历低,致使一大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无论从当今时代特征来看,还是国内现实情况来看,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意义深远。下面就我个人对继续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继续教育的正确观念,是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先决条件,没有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只会延缓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降低继续教育的质量。
1、转变继续教育是学历补偿教育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是提高在职教师综合素质的观念。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量大面广,职前培养学历层次低,职后虽然部分教师取得了较高层次的文凭,但“歪文凭”不乏其中,教师本身文化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学历达标率更低,尤其是民办教师转正人员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一段
时间内,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学历补偿方面,以至于部分教师认为开展继续教育就是进行学历补偿教育,没有搞清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防止其步入形式化和功利化的误区,切实把工作重心定位于提高教师质量、优化教师结构、促进教师发展。
2、转变继续教育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观念。目前,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事物认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接受新的教育观念、不断“充电”,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3、转变继续教育中在接受培训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中在个人自觉学习的观念。教师继续教育大部分是依靠各级教育机关和学校来组织的,有些教师误认为只要是参加了统一组织的培训活动就算是进行了继续教育。殊不知继续教育特别重视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学习、撰写心得。因为教师自学是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引进激励机制,创设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主要是把教师培训后的晋级加薪与岗位流动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师感受到继续教育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次,给与教师精神激励,从调动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入手,与个人评优选先紧密衔接起来,使他们意识到继续教育是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内在需求。换句话说,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师应接受继续教育。
三、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系统研发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各种内容的培训与学习名目繁多、漫无目标,使培训者得不偿失。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或教师本人在教育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确定当前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涉及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等方面,尤其是师德教育要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俗话说:“小成在才,大成在德”,就是这个道理。
四、明确接受继续教育者范围,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作文章。继续教育不仅仅是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教学业务能力差的教师培训,而应当考虑到对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机构负责人、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等的学习,只有对全员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以及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的内涵就是要求人们在一生中孜孜不倦地学习。
总之,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抓好了教师教育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到那时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会脱颖而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会落到实处。
发表于《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2009年第一期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再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再认识
杨亦红
在学生时代, 我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来自于这句话:“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时在我的心中老师是像父母一样可亲可敬的人,可以保护自己的长者。教师的职业神圣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后来读韩愈的《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我的眼里是一本百科全书,是道德高尚、爱生如子的长者,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教师的职业也是很多学生追寻的理想。
直至自己做了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才真正体会到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广大教师爱生如子的博大胸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也努力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处处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追求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职业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达到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的极大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处处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2008年的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这场灾难夺走了数万鲜活的生命。一时间,神州大地举国哀痛,悲伤成河。地震可以震毁我们的家园,却震不跨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灾难,看到我们英雄的教师奋不顾身抢救学生的英勇表现时,我为之感动!大灾有大爱,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向世人宣誓人民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丽诗章,铸就了伟大的师魂——大爱无疆。地震发生后,我们每天守着电视,每天都被感动着,震撼着;每天都在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在灾难面前,教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哪怕他们的孩子近在咫尺,哪怕他们的孩子惊恐地叫着“爸爸妈妈”。他们当中有人一手一个抱出孩子,自己的孩子却留在幼儿园里,被无情的灾难夺取了生命;他们当中有人张开双臂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撑起了生命的蓝天;他们当中有人不断鼓励埋在废墟下的学生,镇静、勇敢,却顾不上同样埋在废墟下的女儿;他们当中有人本已逃出将要垮塌的教学楼,当听到有学生还在楼里时,义无反顾地去救学生,就再也没有回到学生中;他们当中有人为了学生,顾不上自己家人的安危,带着几十个孩子翻山越岭,把孩子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太多太多的教师在灾难面前,谱写了生命中最亮丽的篇章;太多太多的教师用他们的大爱,用他们的奉献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不锈的师魂!他们是新时代教师的骄傲,我们会以他们为楷模,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将大爱无疆,敬业奉献的师魂传承下去。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广大教师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让我们在感动之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爱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还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自救。生命不保,何谈学习,何谈成才,何谈为国效力。在这次大地震中,幸运的是有所学校,因为校长的远见卓识,平时加固教学楼,组织学生进行自救演练。地震来临,他的学生毫发无损。这样的师爱是有前瞻性的,这样的是爱是理智的,这样的是爱博大的,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但应对灾害的知识,逃生的方法,自救的方法,却是可以学习的。教给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自救,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英雄教师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发扬克服困难、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业务,钻研能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做好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教坛之路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德---在地震中升华
教师是学校的基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谭千秋老师在这次地震中用生命诠释了这一格言。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我们往往视师德为一种个人修养,较多强调教师个人的自律。显然,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我认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遇到特定的环境,就会得到升华或者泯灭。今年的5月12日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许迟疑和犹豫,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他无私的爱就像种子一样开始发芽、他的师德在地震中升华,他的行为感染了无数的教师和我本人。
健全制度促师德。“无规矩不成方圆”。一般学校为了培养老师的师德在工作纪律、态度作风、仪表形象、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由抽象变为具体的行为约束,使教育工作者常修为师之德,常怀律已之心。促进了师德建设水平的提升。据同事讲谭老师 “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当我们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就明白谭千秋的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哪里。谭千秋的行动并非偶然,只有对学生巨大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让一个人在面对死亡威胁产生如此大的勇气是师德的闪光!
创新载体促师德。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如何围绕主体激发潜能、发挥作用、提高质量,培养教师神圣的师德。这是我们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
灾难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伤痛。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不责任,什么是民族的灵魂。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第一战线的实践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直接影响者学生的成长.汶川地震考验了一批教师的师德思想品质,只有对学生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面对死亡产生出如此大的勇气.使我深为感动, 作为教师一员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躬耕教坛,甘为人梯”,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平平常常显本色,普普通通见真情.让教育事业赋予新的责任与使命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同行,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生存空间的教师们,每读一次他们的事迹都使我们热泪盈眶,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和伟大的含义,师德与师魂的诠释。
当地震来临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护住了讲桌—讲桌下面是四个学生,结果是谭老师的身体被砸成了几段,而身下的学生却成功获救了;严蓉老师救出13个学生,却让自己的女儿成了没妈的孩子,人们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爱,而在灾难来临时,严蓉老师却用行动告诉世人师爱大于了母爱;还有袁文婷老师为保护39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永远的定格在了26岁。还有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长叶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还有许多许多„„
英雄们,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什么是新时代的师魂。
看到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我想起了 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地震中逝去的英雄教师们,你们虽然死了,但你们的事迹永远留在活着的人的心里,激励你的同行们把崇高的师爱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而被你们所救的每一个学生也将您铭刻在心里,记一辈子。
通过学习我要把英雄教师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诚地关爱学生,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及家长服务。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把特别的关爱献给特别的学生。爱心帮扶不能仅仅限于实物帮扶,而是从精神上学习上帮助,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给与什么。家庭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与一定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帮助其度过难关;学习上困难的学生,教师加强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思想上有疙瘩,教师帮助解开;与同学之间有矛盾,教师帮助调解,“化敌为友”。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在学校度过每一天。
让我们记住每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在我们心中长存。让同行的事迹激励我们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师德水平,将教育事业赋予新的责任与使命。
人间挚爱
—— “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一个多月了,地震的那一刻,发生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地震那一刻,许多生命都绽发出最后的耀眼光彩;地震的那一刻,很多老师却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不可否认,保护学生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是无法推卸的职责,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一瞬间,逃生是人的本能反应,教师也概莫能外。让人感动的是,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连日来,这样惨烈而感人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师德师风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关心,有的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有的老师缺乏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对学校安排的工作随便应付。有的老师缺乏奉献精神,工作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等等。这些不良的师德师风都是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引以为戒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师德比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我们不能突破师德的底线。然而,更多的老师却固守着那份清贫,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坛。他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显出英雄本色,既是一种本能,更是平时优良品质的一种必然体现。
向倩、张米亚、杜正香、瞿万容、谭千秋„„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有如最后一堂无声之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体现了教师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严与伟大,点亮了学生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被他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震撼和感动着,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和奉献精神,一切奉献的核心是爱!爱是师德责任的表现形式,因为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才会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会不计报酬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会任劳任怨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做一个心中有爱的教育者
——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银川二十一小
王艳
一场突袭巴蜀的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
灾区满目疮痍。让人最无法面对的悲怆现实是,在这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中,学校教学楼遭受重创。安静的校园顷刻被灾难所笼罩,稚嫩的学生瞬间被残垣断壁所淹没„„
危急关头,老师,这个被学生叫了无数次的称呼,在此刻发出了最为夺目的光芒。随着灾情趋于稳定,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和展开,灾区的各种情况不断地传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迹开始在人们心口传递:
——德阳市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之际,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用这双曾传播过无数知识的手臂,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而他却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学生,年仅50岁。
——在崇州市怀远中学教学楼垮塌之际,正在疏散学生的吴忠洪老师,听说有学生掉队,又义无反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紧紧抱着一名小孩。结果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泪水漫过,被救学生和家长们还想再看一眼老师的背影,消息传来,我们再一次读懂“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教学楼倒塌之际,生与死的考验立于眼前,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师者对学生最深挚的爱。其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辉,足以穿透那几秒钟的灾难阴影。我们可以说,老师保护学生是责任所在,是义务使然,是无法推卸的职责,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在那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在那生死时速的危急之中,如果有些许的闪念,如果有丝毫的胆怯,都足以让人选择逃避。责任,并不总是壮烈的理由,也不总是具有说服力的。而人性,存于一个师者心目中无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却是永恒的,却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有力量的一个起点。昨天,他们还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在做着虽然神圣却毫不起眼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们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段永远不倒的爱之长城,用他们最后的一堂无声之课,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地震的废墟上,我们需要竖立起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上,需要刻上一个个极其普通的名字;这座丰碑上,需要留下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人们久久传颂;这座丰碑上,需要刻上一个深深的“爱”字。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而这“水”就是我们的爱。爱是情商,但我更愿意将他归属于智商,因为,爱,也是一种智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向汶川地震中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学习,把爱献给孩子,真正拥有“爱的能力”,学会“真爱”!
我用诗的语言歌颂你:教师!
作者:刘雪芬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7
更新时间:2008-6-26
5.12,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数字,它承载着灾难,承载着痛苦,承载着坚强,承载着震憾,承载着感动和希望。5.12是中国人民的灾难日,这一天,随着大地山崩地裂的震颤之后,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中国四川的汶川。也是从那一刻,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爱心的暖流都向着那个地方流淌。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那个地方,在人们的关注中,一个职业,一个并非强壮体魄的群体:教师。正是他们,在灾难来临之际,用他们坚强的意志,用他们的身躯,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让那些正值花季的生命得以留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成天埋在学生中间,承载着沉重的工作压力,承载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工资不高,地位卑微,但是,在危难时刻,他们却像巨人般强大,他们是能撑起生命天空的擎天柱。
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我在关注着灾区的求援情况,如果可能,我想去做志愿者,但是,我的岗位只能让我在这里关注那里发生的一切。学校!学校!学校!灾区的学校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教师!教师!教师!那里的教师们又是在不断地震憾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他们用生命让世人感动,他们用生命,让世人震憾。他们让世人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
我在沉思,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如果是我们,我们会怎样做,因为我们和他们从事的是同一种职业,是同一个事业。是同一个名字:教师。
灾难,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重新思考,让我对师道重新认识。人们都认同一句古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的事实却让我知道,师者,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这个职业更多的是爱,更多的是传递爱,更多的是责任。选择了教师,就要接受这个职业赋予它的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责任。保护学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自尊、学生的人格。这是注入到这个职业的血液中的,与生具来的本能,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危难中,这种职业的本能会促使每一位真正热爱这项事业的人,真正称得上这个职业名称的人:教师!去本能地做出这样的选择,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去保护学生生命及一切。所以这个职业才真正称得上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我为自己选择这个职业而骄傲,我为我自己一生从事这一职业而自豪。
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李晓娟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等地,不少中小学校舍发生严重垮塌,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危机时刻,我们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学生:正如大量媒体所言:“许多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开路,为了抓住一线生机,他们奋不顾身,为了一个生命他们逃出去再回来。”生死考验,他们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学生四川大地震的那一刻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教师职业”的崇高!
抗灾中让人感动的故事,催人泪下的场景很多。不同的是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又一次向世人宣誓人民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丽诗章。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晚10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她是一名光荣的80后人民教师,她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她的名字叫袁文婷。
在什邡市发生的多起教学楼因地震垮塌事故中,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但师生仅伤亡10多人,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塌了„„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日前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一格言。
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隽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隽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因为大爱无言。昨天,他们还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在做着虽然神圣却毫不起眼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们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段永远不倒的爱之长城,用他们最后的一堂无声之课,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所谓“一日为师终身如父”,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哪里还需用语言去做矫情的表达?
地震摧毁了校园,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使我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下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几点认识:
一、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情感丰富、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育是一门艺术,应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教师的爱,是应当普遍地给予全体学生的,是应当包含着科学的是非标准的,因此必须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当然斥责、体罚学生有时可能起到一点儿震慑作用,然而其负影响是巨大的,最终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学习热情受到极大挫伤,人格、心理遭受莫大损害。而这一切与教育者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与教育方针也是背道而驰的。
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学生欢迎的是宽宏大量、仁慈厚爱、民主平等、通情达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操高尚的老师,发火只能削弱你的威信,伤害师生之间的友情。
当然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强调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自己的学生,在人格上把学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冷静思考,理智处理,设身处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不断进步。这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情感教育法。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使教育真正具有公正性,教师就必须具有一颗无私的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认真培养对于学生行为的准确而又敏锐的鉴别力;要敢于面对自己在处理问题时发生的失误,一旦发现就要尽快地、开诚布公地加以纠正。
二、发展自我的人格魅力
教育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深深地知道,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出合格人才,我就应该向着这一目标而努力。作为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要知道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化作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体现。教育的本质是着眼于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而努力。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师德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在我的眼中,学生如同初生的幼苗,渴求知识的雨露浇灌。对于许多问题,他们似懂非懂,总爱问为什么。在教学中,我从教法入手,与学生共同探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会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师爱不同于母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而教师的爱却是严与爱结合理智的爱,是一种站在科学角度上的爱。师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爱。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尽管教师工作平凡而艰苦,待遇也不甚高,但我仍然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经历了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师爱如同催化剂,它能使后进生神奇般地转化,让后进生知道老师在期待他的进步,而且在鼓舞中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最终使他潜移默化地爱学习。作为青年教师,我富有朝气,也最容易和孩子们交上朋友,教与学相长,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公平地将爱撒向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播下爱的幼苗,同时我总忘不了教导学生关心周围需要关心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位哲人说过:“最柔和的慈爱、最无畏的坚毅、最温柔的情感、对德性最崇高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成功的使她震颤的心房充满生气和力量。”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要比其他魅力更具有巨大的震撼力。老师的一个赞许、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都是一种爱的表现,是一种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今天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感到无比的光荣。我将在自己的新家乡开创自己的新事业,为宁夏的教育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第三篇:教师工作坊的再认识
教师工作坊的再认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培训学习,使得我对网上的学习体验有了新的认识。日常的传统培训,是教师之间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体会。好处是感觉更真实、更亲切。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传统的培训限制了教师的学习地点,时间,很多约束条件导致不能参加培训。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受限制,信息少。
然而,教师工作坊培训,时代性比较强、新颖,需要老师能够掌握电脑和网络平台的使用。学习时间和地点很灵活,信息量大,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反复学习和研究,自主性很强,学习不受限制。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随时可以进行,资源共享量大。为教师间的成长提供了机会。
我觉的通过这次教师工作坊培训,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并且在思想认识上也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工作坊”培训就像是打磨自我,产生的是思想上的触动、心智上的火花,让我们不断反思教育的得失和教育育人的方式。“为了当一个好教师,我整天把自己埋进书堆里,翻教参、看教案。参加了这次„工作坊‟,我才茅塞顿开。
第四篇:再认识素质教育
再认识素质教育
在新世纪2013年9月9日,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际访问发表的“给教师最亲切的慰问”让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感慨万分,在感动之余,我再次感受到一名人民教师的无上光荣与自豪,也再次感受到了肩上担当的使命与责任,同时更加坚定了在平凡岗位上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执着信念。习主席的一番话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好似响雷,震撼了中华大地,从国运兴衰和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向我们提出了教育的各项要求。我结合实际,认真地学习和深刻地领会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谈话精神,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再认识。
本人正在认真地贯彻和落实谈话精神,通过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思想教育,来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工作和措施如下:
一、减少作业量
素质教育与搞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相比,作业要明显减少。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喜欢的事,培养特长,发展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如何让学生“松绑”呢?那我们老师就要“加负”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做到:每天课前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力求课堂上高密度教学,力争使学生当堂吸收、消化,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中午学生就没有书面作业了,晚上也只有精选的少量作业。这样,学生就轻松多了。
二、学生是主人
“应试教育”历来把学生看作是填装知识的“布袋”,“素质教育”则主张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区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人,师生是平等的。我做到:
1、提倡学生质疑。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设疑,学生当然也可以提问质疑,而且更理想。
2、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核心是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培养能力必须落到实处,渗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教学过程的支柱。
3、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管理。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实践证明,“班干部”的“学期制”不符合“自主型”管理原则,得到锻炼的人只是少数,不能很好地培养多数学生的责任感。因此,今年我有计划的推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学生成为主人。
三、培养兴趣特长
通过肩负,把支持课余时间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小学生年纪小,还不会合理地安排、充分地利用时间。这又需要我们老师积极地引导和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兴趣,发展其特长。我鼓励学生每天多看课外书、新闻联播、有意义的儿童电视节目,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周末举办数学小报语文小报及各类专刊,来培养对学科的兴趣。
四、加强思想教育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过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主题班队活动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每节班队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主题班队教育,若发现不良行为,就及时加以纠正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来实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学校已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如艺术节、读书节、劳动节、体育节等。我们只要认真工作、耐心教育,一个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大好局面就一定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第五篇:分数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分数知识充满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由分饼的过程引出假分数和带分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他遇到了一些与分数有关系的难题。
猪八戒去化缘,第一天化到了1张饼,平均分给师徒4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
师:猪八戒贪吃,把4份全吃了,他吃了几分之几张饼呢?
第二天化了3张饼,师徒4人平均分,每人应分多少张饼?
(板书)师:第三天,化得了5张饼,要平均分4份,每人应分得多少张饼?
(二)动手操作,创设新知
1、活动平均分5张饼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在确定自己分的策略可行的同时,寻找其他方法,使学生掌握多种分的策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分的策略不是主要的,而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每种策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2、动手操作:让生小组4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然后用5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剪一剪,分一分(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经历“假分数”、“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并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介绍分饼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小组演示每人先分一张,剩下的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再分,每人分到1张饼和 张饼,把它们合在一起。板书:
读作一又四分之一。
第二种情况:把1个圆片分成4份,5个圆片分成20份,每个人分5个 张饼。写成,然后把5个 张饼拼在一起就是1张和 张饼。
有的同学说还可以把5个圆片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每个都分成4份,每人拿5个 其实就是第二种情况.这两种分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帮助了猪八戒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再填上几个分数如,我们四人分为一组观察讨论它们的特点,并对这几个分数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察让学生总结特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分子比分母小的有(1)(板书)
分子比分母大的有(2)
(板书)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3)
(板书)
第(1)组是真分数,第(2)、(3)组是假分数。下面我们再分组讨论一下这几组分数与1的关系。
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设计意图:通过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生通过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重点,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举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例子。
黑板上还有一种分数 我们观察这个分数由几部分组成?生:两部分 由哪两部分组成?生:整数和分数组成。分数部分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生:真分数。(教师讲写法,学生练习。)那么 是不是带分数?
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能不能为0呢? 不能如果为0就是真分数了。
回答问题并说举3个带分数。小结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点。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做一个猜谜游戏:考试作弊;考试不作弊 {各打一数学名词} 假分数、真分数
我们对待学习应一丝不苟,不能弄虚作假。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些分数,看看掌握的怎样?我们做几道练习题。
(三)(出示幻灯片)巩固练习:
1.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个,最大是()
分母是6的假分数有()个,最小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读出下面的分数,再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圈里。真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3.涂一涂,画一画。有重点进行指导。(设计意图,练习结合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第1、3题都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重点的把握。还有力于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分子比分母小
真分数:小于1
分子等于分母
等于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
大于1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 带分数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
体现在三点: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刚开始利用学生喜欢的猪八戒解决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帮猪八戒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激发了自己探究新知的愿望,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新知中。
第二,在操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智慧往往从他们的手指间流露出来。对于较抽象的知识,安排形象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新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使学生对新知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动手操作。例如,让学生动手来剪一剪,分一分,并产生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而且找出了“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这样教学,由于整个知识是学生自己借助于形象操作活动探究出来的所以大家易记易理解。
第三,注重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数学。教学时,在活动前我安排了小组讨论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在这一环节上,我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了多种分的策略。另外我在两个活动中我都安排小组合作动手剪、分、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