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21: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 通道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展示河北形象的重要窗口。河北地处京畿之地,交通网络密集,通道绿化任务十分艰巨。为推动通道绿化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局办公室统一部署,我办对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调研概况

为搞好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专题调研,6月中旬,我办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并下发各地,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10月中下旬,我办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到11个设区市和部分重点县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查看资料等形式,摸清了我省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现状,了解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想法和民声民意,发现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共识,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

二、我省通道绿化工程取得的成绩、做法及特点

近年来,为展示生态建设成就、光大对外形象,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把通道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来抓,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通道绿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景观效果大幅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目前,全省完成铁路绿化5900公里,公路绿化4.9万公里,河渠沿岸及库区绿化3.5万公里。绿色通道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骨架,有效地保护了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和行车环境,同时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经济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通道绿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到位,工作力度空前

通道绿化工程是我省林业建设的窗口工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通道绿化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狠抓落实。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亲自部署、亲自调度通道绿化工程。邯郸市由主管副市长带队对全市通道绿化建设等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廊坊市政府、市人大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依法建设和保护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和《关于依法建设和保护绿色通道的决定》。承德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审定规划,坐阵部署指挥,市政府督查室和林业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年度任务目标进行严督实查。其它各市主要领导也多次听取通道绿化等造林工作汇报,带领有关部门深入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二)资金筹措到位,投入幅度空前

各地采取“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劳务代资”的办法,加大对通道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唐山市投资1.5亿元,将全长50.2公里的环城路打造成环城景观大道。邯郸市制定了《邯郸市绿色通道以奖代补办法》,2010年市财政投入627万元用于通道绿化,植树35万株。邢台市任县在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通道绿化。张家口市张北县财政专项投资1600多万元用于通道绿化。成安县、峰峰矿区将成峰路绿化承包给造林公司,行动快,效果好。鸡泽县永河线两侧绿化带采取以每年每亩1000元价格反租群众土地,大大激发群众造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

(三)林权落实到位,模式创新空前

实施通道绿化,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难题。各地认真落实“谁投资、谁受益”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等林业政策,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及时向林权所有者颁发林权证,面积落实率、确权到户率和登记发证率均达到95%以上。探索总结出了三种造林用地模式:一是以奖代补。财政部门拿出专项资金对绿色通道建设好的县(市、区)予以奖励。阜城县财政每年拿出部分资金,按每亩林地1000斤小麦的标准,对验收合格的通道绿化工程予以奖补,连续奖补三年。二是租地模式。条件好的县市区采取政府出资租赁绿化用地的模式搞通道绿化。枣强县财政每年拿出近200万元租赁县城外环路两侧土地,对愿意继续种地的予以调换,对放弃树木所有权的每年给予1500斤小麦的补贴,对享有树木所有权每年给予450斤小麦的补贴。三是苗木补贴。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通道绿化苗木。霸州市统一免费供给苗木,每年每亩补助160元的占地补偿费和每株苗木3元的管理费,林木成材后收益全部归造林主体所有。武邑县对造林面积超100亩的大户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涿州市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供苗木,树权归农民所有的每年每亩补助500元,树权不为农民所有的每亩每年补助1000元。

(四)整体规划到位,标准质量空前

按照《河北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规划(2002 - 2010年)》,各地相继制定了地方通道绿化规划,确保了通道绿化工作的稳步开展。在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以乔为主、乔灌结合、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原则,突出多树种、多层次、大色块的绿化效果,提高了绿化档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采取 “公开招标、专业队造林”和“群众挖坑、专业队栽植”等办法,大力推广招投标制,解决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一条龙招投标。苗木采购、栽植、管护等环节全部由造林公司负责,明确责任,解决工程各环节脱节、造林成活率低、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二是分标段招投标。将工程分为几个标段,分段招投标,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三是委托公司监理公司对中标公司进

行全程监理,相互制约,提高工程质量。

(五)督促检查到位,推进速度空前

各地林业部门把通道绿化工程列入重点督导内容,由局领导带队,分段包干,从规划设计、造林整地到苗木栽植,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和技术指导,严把设计、整地、栽植、管护四个环节,确保造林质量。平泉县政府将通道绿化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县委办、政府办、督考办、绿委办坚持“一天一调度、三天一汇总”,动态掌握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工程的快速开展。沧县强化质量监督,对造林专业队、造林公司实行全程监理,实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一条龙管理。有关部门也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干出靓点”的总体思路,各负其责,奋力推进。近十年来,我省通道绿化突飞猛进,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已绿化路渠线路和林带111640公里,占可绿化路渠线路和林带总长度的84%,“路路绿、渠渠绿”、“路渠林荫化”已具雏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通道绿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道的绿化档次和水平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和景观需求。从整体上看,我省通道绿化水平还与京津等周边省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用地困难。长期以来,群众形成了种植农作物的传统习惯,加之通道绿化用地补偿资金短缺,使通道绿化用地困难,用地问题仍是通道绿化建设的难点。

(二)资金匮乏。每年财政投入通道绿化的资金与实际需求资金相差甚远,建设与保护资金匮乏依然是制约我省绿色通道建设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通道绿化的建设进程。

(三)标准不高。我省绿色通道建设基本实现了有路有渠就有树的目标,但树种单一,宽度不足,缺棵断垄,绿化空白点较多,郁闭度过高、长势不理想,缺乏层次感,并且容易引发病虫害发生,达不到应有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四)疏于管护。部分路渠两侧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成材取得效益时间长,群众进行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管护不到位,树木长势差,并存有病虫害、火灾发生的隐患。通道造林绿化后,为保障生态效益,林木采伐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管护的积极性。

四、建议

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只有建立健全通道绿化建设和管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解决通道绿化长远发展问题。机制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机制不畅则工作不畅,机制不活则工作不活,机制是通道绿化工作的不竭动力。

(一)建立健全政府高位推动机制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通道绿化工作格局。在领导力量上,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配合抓。在目标考核上,实行一年一签,并纳入各级政府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在督查手段上,把通道绿化工程纳入政府督查室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跟踪督查、重点督办,定期通报。

(二)建立健全通道绿化用地征租机制

实施通道绿化,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难题。采用政府征用模式、政府租用土地模式、财政适当补贴模式、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等四种模式。只有解决通道绿化建设用地问题,才能做到路渠修建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应栽尽栽,应绿尽绿,实现通道绿化全覆盖。

(三)建立健全造林经营机制

对通道绿化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使造林绿化工作由过去发动群众粗放造林转变为绿化公司专业化造林,由过去造林按面积核算转变为按单株成活核算,由过去提前付款转变为按成活情况分期付款的方式,实现造林工程由主观确定向社会公开竞争的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一是竞标拍卖。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竞标转让通道绿化经营权,经营者出资买断通道两侧绿化经营权,按统一规划,自行栽植,自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次性或分期上交经营权拍卖转让金或保证金,树木砍伐收益归经营者所有。二是招标承包。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方式给农户自主经营,承包方定期向发包方上交承包金,或到期后林木收益按比例与发包方分成。三是租赁承包。林地的租金由集体确定并以租赁形式转让给大户或联户承包造林,承包户自行负责管护,采伐时乡、村、承包户按一定比例分成,乡、村得小头,承包户得大头。四是股份合作。对已形成规模、具有发展潜力的成片宜林地,采取集体以土地入股,部门或职工、农民出资购苗栽植并负责管护,折算成股份,收益按股分成。五是企业+ 农户合作。企业出资购苗,农民出地、植树并负责管护,成材采伐后,按合同由企业收购。

(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

资金不足历来都是制约造林事业发展的瓶颈。在用好、用活通道绿化工程财政资金的同时,建立起“政府出资、项目投资、社会集资”的造林绿化多元投融资机制。一是政府出资。实践证明,投资绿化对改变城乡形象的效果大大优于其他基础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通道绿化的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省财政资金与中央补助资金1:1足额配套。二是项目投资。改变过去“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模式,整合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的生态建设和通道绿化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三是社会集资。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股份制造林、大户造林、合作造林,对社会集资建林,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积极引导群众投劳投资。

(五)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通道绿化管护机制

以确权管护为重点,全面确权落实责任主体,推进绿化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推行“谁建谁管”的长效管护机制,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体系。主要通道绿化工程在三年承包期内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管护,采取设置围栏、大树打撑、开沟排水、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确保绿化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三年后,根据林农对林子的依赖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类施策。可采取联户管护、专业管护、委托管护、业主管护等模式。

(六)建立健全全程质量监管机制

加快健全监管体系(包括行政监管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管制度,依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能力。由林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主要通道绿化工程施工进行全程技术监督。同时,组织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农田林网等工程的建设标准、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等方面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督促检查。乡镇林业工作站、村“两委”、护林队伍,要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加强对管护主体的监管,确保通道绿化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七)建立健全利益驱动机制

当前通道绿化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是一种领导性、管理性力量,政府运用利益驱动来引导公众行为,是非常普遍和有效的手段。具体到通道绿化建设来说,政府在大力宣传、动员之外,还必须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把造林的利益让给造林人,用优惠政策来吸引人。通道绿化建设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建设好、保护好。要让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就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人们看到参与通道绿化建设有利可得、可图,热情就会高涨,积极性就会激发,参与其中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利益驱动机制的润滑油是“利益”,既可以是物质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既可以是“短平快”的利益,也可以是长远的、深刻的、内蕴式的影响。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和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政策来。

(八)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

改进和完善通道绿化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激发通道绿化建设活力。一是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设计通道绿化考核评价标准体系,重点包括政策、投资、绿化存量和绿化增量等方面内容。二是改进考核方法。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和经常性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发挥传统考核优势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全面考核通道绿化成效。三是规范奖惩程序,加大奖惩力度。将各地通道绿化年度考核结果反馈给各地党委和政府,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示。在安排下一年通道绿化造林资金时,对工作出色的市县加大投资力度,对排名靠后的不给或少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氛围,促进全省通道绿化实现新的跨越。

省绿委办

第二篇:建设绿化通道 美化医院环境[范文模版]

设计院招聘首选一览设计英才网

建设绿化通道 美化医院环境

过程中,通过艰辛努力,医院绿化科创作的根艺《腾》获得了华中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二等奖,2002年以46%的绿化覆盖率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花园式的院内绿化,极大地改善了医务人员与患者就医诊疗环境,并促进了医院业务工作的不断发展。

一、更新观念、领导重视。

医院党委对环保绿化工作非常重视,把建设绿化通道、美化医院环境列入到医院的重要议事日程,院领导一班人在党委书记张于新同志的带领下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立足医院大局,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实现了院党委提出的绿化工作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三个方面的娇人业绩。

1.1认识到位

医院党委认真总结分析了医院以前绿化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优美的环境不仅使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美的环境已成为医院引凤筑巢、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创品牌,提高档次,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在绿化美化工作中有所作为。认识到位必须抓好三件事:一是抓注重轰动效应向注重生态效应转变,合理规划,精心组织,提高绿化环境质量。二是抓低水平向高标准建设转变。三是抓零乱粗放型向简洁大方型转变,绿中求美、美中求精,增强美化效果。领导的重视、观念的更新带来的是绿化工作质的飞跃,各种花儿交相辉映,青翠碧绿的亭台楼阁,让人赏心悦目。

1.2责任到位

为了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了绿化领导小组;由一名副院长亲自抓,成员由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各科负责人组成;增强了对绿化、美化的责任感,也加大了对绿化美化工作落实力度。绿化领导小组下设的环保办定期对全院绿化美化进行检查。每月在局域网上公布一次检查结果,形成了党委负总责、分管亲自抓、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好局面。医院的绿化美化,做到日有维护、月有变样。

1.3投入到位

绿化是一项关系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的系统工程。只有对绿化规划进行科学的布局,才能达到造型自然、优化环境、美化庭院的目的。为此,医院党委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从医疗收益经费中拿出20-30万元作为绿化美化专项经费。2000年投资近60多万元对住院大楼广场、停车场进行了大规模园林化改造,大大提高了绿化品位和环境质量。为此,医院从园林局聘请了一名园艺工程师作顾问,2名专职园艺师,在院外开辟了20亩苗圃基地。每年繁殖苗木20多万株,年生产各种花卉2万多盆,花卉品种达到近30多种。公共环境和病区花卉月月有变化,高投入也带来了高回报。随着医院就医环境的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患者不远千里,慕名来院就诊,甚至也有外省病人纷至沓来。许多医学科研人才纷纷落户医院。较少的绿化投入,换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合理规划、全院参与。

设计院招聘首选一览设计英才网

近年来,医院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以前的绿化结构布局不适医院发展的需要,党委决定对医院绿化进行改造。着眼打造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就必须创造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园林式绿化医院,多次组织有关领导和绿化专业人员到珠海、广州、上海、苏州等地考察;并请来园艺设计师重点设计住院大楼广场的格局与造型。

走进荆门二医,院内绿化规划布局合理,林种、树种搭配科学、乔、灌、花、草配置合理,13块大小不等总面积达30多亩的草坪、绿化带分布于医院的各个角落,高大的乔木与修剪整齐的灌木错落有致;各种名贵树木银杏、广玉兰、雪松、红枫、红叶李、紫薇、金叶、腊梅、女贞树等点缀其间,就连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也是经过精心设计,青翠碧绿。而这一切除领导重视外,与全院人员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医院充分发动群众,在医院内形成了“人人爱绿化、个个建绿化”的良好氛围,把创建优美的环境作为职工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阵地,一是注重职工劳逸结合,每年春天,组织职工上山挖兰草移栽到庭院,让人们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三八”、“五四”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义务劳动,到草坪地带拨杂草,捡果皮纸屑,在劳动中体味到付出的喜悦。二是突出医疗特色。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为了方便患者到各景点休息娱乐,医院不惜巨资修建亭台楼阁、喷泉……,每年寒、署假组织职工子女争当“文明小卫士”在院内执勤,不准践踏草坪、不准爬树摘花,从小培养孩子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每年“3.12”植树节,医院组织干部职工上山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医院绿化科除搞好院内绿化外,还积极走向市场,开展院外摆花,街道摆花、售花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三、科学管理、重在落实。

绿化美化工作要做到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管理。近几年,医院充分利用医院地理环境优势,不断加强与园林部门的联系,配备了2名专职园艺师和5名绿化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绿化美化技术进行种植、严把选苗、育苗关,使医院绿化种植成活率、保好率均达到95%以上,院内现有绿化面积30多亩,绿化覆盖率在46%以上,院内无绿化死角。同时,重视抓好抗旱、节水、施肥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保花草树木生长良好,针对绿化容易保持难的问题。重点抓二个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专刊进行形式多样爱绿护绿的宣传,使人人都成为爱绿护绿使者。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为此,医院建立了相应的检查制度。①保安巡逻制度,对故意损坏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教育。②中层干部巡逻制度。总值班人员每天轮流对全院环境、绿化美化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③施工苗木采伐制度。因为施工采伐苗木或占用绿化地带必须报请绿化领导小组审批同意才能施工,竣工后施工方必须及时补种。科学的种植养护,严格的管理使医院成为树木茂盛,花团锦簇,绿草茵茵的花园式医院。

第三篇:云顶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XX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XX村环境保护基本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科学制定农村环保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我村调研组及时深入实地,对XX村自然环境及资源、环保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镇东北边,北靠兰坪县金顶镇、南接长新乡永香村马渡登、东剑川县象图乡、老君山镇,西至中和村、松水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委会,集“民族、山区、边远、贫困”于一体,境内最高海拔3638米,国土面积73.80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625户2149人,有耕地面积2889亩,2011年人均生产粮537公斤,人均纯收入2956元,大畜牧存栏1887头,出栏786头,小畜牧存栏5192头,出栏6552头。有饮用水源地25个,太阳能用户60户,森林覆盖率68%,农药、化肥年用量近30万公斤。

二、存在的问题

(一)燃料结构不合理。

目前,XX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还是以燃烧薪柴为多,沼气池利用数为零,少数农户使用电气、太阳能,这种习惯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不规范。

XX村畜禽养殖以自由放养为主,畜禽粪便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水源地均在本村,但又没有水源保护,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有时会造成水源污染。

(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部分农民对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特别是化肥的流失率高,容易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阻碍环保的因素

(一)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在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绿色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形成。

(二)环保设施投入不足。

“整村推进”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但是由于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显得

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环境保护规划尚未形成。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署,大部分农村没有生态保护规划目标,出现“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四)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地域、界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

四、对策与建设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也是农村的潜力所在、魅力所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片推进。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特色;要全面治理,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一个村一个村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要强化基础,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和“生态环保网”,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努力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经济

1、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主导农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树立品牌,集中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强化农业产业内循环,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基地与加工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得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重点发展核桃、茶叶、林下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2、发展生态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大有可为。要发掘山水、路桥、溪流等各种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别有风韵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体现云龙特色的古村落、古桥、古路要保留,创建生态旅游村。

(四)改善生态环境

1、以新村规划为龙头,美化环境。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

活、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等原则,完善村镇规划,规划明确工业、农业、居住、商贸等功能区划,对新村建设、道路环境绿化、生活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村容整洁的新村格局。

2、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村庄道路,实施道路硬化,亮化主干道,加强河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污水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卫生厕所普及,开展“四害”控制。

3、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门前卫生、绿化“三包”制度,签订文明卫生责任书,制订村规民约等,使人人都参与整治创建活动,共享共保创建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四)打造生态文化

加强对村民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转变其对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的态度。宣传并培训有利于农田控磷减氮优化施肥技术,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并愿意接受;宣传无公害产品的相关内容等,使农民懂得生态农业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贡献等等。结合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2012年11月20日

第四篇: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城市景观绿地系统课程作业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以厦门环岛南路曾厝垵段为例

08城规 谢炜尧 0721121035 08建一 陈晨 0813121001 陈飞 0813121002 高赫 0813121005

指导老师:刘仁芳

【前言】厦门经济特区是一座年轻、美丽、充满活力的“海上花园”城市。地处亚热带,气候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树木花卉的生长。绿带、沙滩、大海,让美丽的厦门为世人瞩目。而厦门环岛路是城市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形成著名的滨海风景旅游休闲区,其景观建设以公共性、多样性和立体化为原则,分别对路线景观元素、海岸线边界景观元素、节点景观元素、区域景观元素和标志性景观元素进行设计,以求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的城市景观体系。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第一章 区域概况和调研对象

1.1 区域概况

环岛路是厦门城市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滨海地带环绕了约3/4的厦门岛,全长约42km(图1),按双向六车道设计。是厦门著名的滨海旅游风景休闲区。环岛路景观以道路为纽带,以滨海沿岸为重点,以山体背景为依托,将道路、绿地、沙滩、蓝天、碧海有机结合,旨在创建一条集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彩色海滨走廊,充分发挥了自然环境对建筑形式与人类活动的领衔作用。1.2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选择了厦门市环岛路白城-香山路段中的曾厝垵路段进行重点研究(图2)。调研区域从龙虎山路与环岛南路交接点出发,到曾厝垵小学公交站止。通过对路边绿带,中央隔离带,以及道路两侧景观空间的观察及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图1 厦门环岛路整体概况

图2 厦门环岛路曾厝垵段景观一瞥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第二章 环岛路曾厝垵段实地调研

2.1 路线景观元素

绿化是滨海道路景观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软化、美化道路生硬感,提供舒适的行驶条件,改善小气候,还可起到组织交通的导向作用,是道路景观建设成败的准则。道路景观元素主要包括道路中心的绿化隔离带,道路两侧路沿石、行道树绿化,交叉路口以及建筑入口景观设计。

2.1.1 道路的整体景观

环岛南路为厦门市环岛主干道,也是厦门重要的旅游景观性道路。环岛南路路宽44~60米,为双向6车道,绿化带80~100米。路中有三条绿化隔离带;北侧有宽约50米的防护林带;南侧为海岸线景观带。沿海景观带中有多个景观节点(图3)。

环岛南路与自然岸线相结合,临海见海,道路平曲线与自然岸线相协调,沙滩、优美岸线和海景得到充分展现,是游人进行海滨特色娱乐、观光活动的天然场所。景观设计采用规划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园林表现手法,将两幅路分开,种植大片林地、花境,以弱化现代城市道路线性景观单一的缺点,图3 环岛路曾厝垵段整体概况 营造“车在林中走”的生态型道路景观氛围,强化厦门滨海“椰风海韵”的亚热带自然风光。

2.1.2 分隔带绿化景观 环岛南路由三条绿化分隔带分隔成四条路,形成四板五带式的城市交通干道(图4)。其中中间分隔带宽5米,两边分隔带宽2米。中间分隔带种植草坪,孤植美丽针葵(图5)。中间分隔带没有种植高大乔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令海景渗透,形成良

图4 环岛路曾厝垵段道路断面图

好视线。

两边分隔带种植草坪、黄金榕、三角梅、加拿利海枣以及大王椰子。低矮的黄金榕高度约为0.8米,三角梅高1.8米,海藻高约为2.5米,大王椰子约7米。从而从低到高的灌木乔木构成一个形成从丰富的垂直景观层次(图6)。图6 景观层次丰富的两侧分隔带 图5 中间分隔带的植物配置 2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2.1.3 行道树绿带景观 路边人行道行道树以榕树为主,树冠高度在2米以上。榕树枝叶较为茂密,能够有效阻挡沿海吹过来的海风。同时也为在海边行走的行人提供了遮挡烈日的树荫(图7)。

车行道与人行道中间的绿化带行道树以大王椰子和加拿利海枣为主。大王椰子5米以上的树冠不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任何的障碍(图8)。

2.1.4 交叉路口的绿化种植设计 图7 滨海行道树的植物配置 图8 两侧绿化带行道树

环岛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宽度较大,因此设置为避开车辆使行人能安全过街的安全岛,行人在交叉路口的道路中央可作短时间的停留,岛上行人停留的部分进行方格砖铺装,而其它部分种植草皮或低矮灌木,防止视线遮挡(图9)。

2.2 道路设施景观元素

2.2.1 停车场绿化 图9 交叉路口的配置

调研路段的主要停车方式是路边停靠(图10),停车较为方便,但对道路宽度略有影响。为免影响交通,路段沿海设有一个小型的临时停车场,采用路边凹入式的平面布局(图11),但周围并无绿化分隔带,只是简易的水泥铺地。与周边景致相比,略显粗陋(图12),需要种植绿化来改进。可在四周植有落叶及常绿乔木、花灌木、草地、绿篱等,场内可全部铺装。

图10 路边停车位示意图 图11 港湾式停车位示意图 图12 临时停车场现状

2.2.2 人行通道绿化

调研路段中段有一个地下过街通道,行人可横穿道路,取代了可能破坏景观的人行天桥,使得环岛南路景观海天一色。通道种植藤蔓类植物,制造垂直景观屏障,顶端覆土并配植三角梅,使得建筑成为景观的正面影响因素,弱化了建筑的存在感(图13),保持行车景色的连贯。

2.2.3 建筑入口广场景观 小白鹭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调研路段与龙虎山路交叉口,退道路红线约50米,主入口设在环岛路,通过一个大型景观广场与调研路段连接。

分界处设绿化隔离带,种植景观性的小叶榕和各色花木,塑造建筑入口的围合、封闭感。图14 建筑入口景观

图13 地下人行通道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2.3 海岸线边界景观元素

书法家广场是环岛南路旁一临海开阔性景观节点,形成道路界面开放空间。岸线为自然岸线,与道路间有大面积的沙滩,形成游人亲水活动场地。道路边线与海水距离较宽,高差不大,故结合休息空间与绿化形成护岸(图14)。利用三级大台阶处理道路与沙滩的高差,可以供游人休息观海,局部设有正常尺寸的步行台阶;在硬质铺地和沙滩的交界处设有木栈道,过渡自然,并提供行走空间;路边行道树下设有篆刻矮石墩,在突出书法文化同时可供游人休息乘凉。通过这些手法形成了良好的滨海活动空间

图14 建筑入口景观

第三章 对环岛路曾厝垵段绿化景观的思考

作为厦门最主要的一条滨海大道,环岛路在设计时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体现滨海景观特色。曾厝垵路段又是环岛南路风景秀丽的滨海走廊。因此在树种选择上以耐盐碱、抗风性强的乡土树种和适应性较强的棕榈科植物为主,如大王椰子、假槟榔等。在植被的搭配上,密林、疏林、草地相得益彰,色叶、观花、常绿植物搭配得当,以达到四季常绿的目的,充分考虑游人的遮荫需求和观景效果,营造天然绿色屏障。

环岛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强化了道路特征和方向性,既保证了道路整体风格的连续性,又体现了一路一景的导向性。并且,环岛路以大色块、大效果为主,满足快速行车的视觉要求。保留沙滩及岸线原有植被,并适当进行整合。保留长势良好的树种,对长势较差、树形残缺的大树进行清除,补种一些适应海边环境生长的大树。对沙滩上生长的马鞍藤、海边月见草等爬藤类植物进行重新布置,重点栽植于海边漫步道外侧,起到固沙和点缀的作用,每到开花季节,紫色的马鞍藤花和黄色的月见草花洒落在沙滩上,丰富了沙滩的景观,形成了滨海的人行与车行观景走廊(图15)。

图15 环岛路曾厝垵段植物配置图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第四章 结语

厦门一直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海湾型生态城,有着浓厚的文化、音乐氛围,著名的鼓浪屿更有“琴岛”之美名。通过调研,我们不仅领略了环岛路的美好风光,更对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而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有了积极的影响,巩固所学的一些知识,对城市绿化景观规划有了自己的理解。环岛南路曾厝垵段道路合理布置的景观植物,两旁层次分明的空间景观,人性化设置的道路设施景观小品,以及极具人文特色的书法家广场等,都充分体现了在环岛路景观设计中 “人•都市•自然”的设计理念。在以后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学习其“以人为本、都市自然结合”的理念,借鉴其细致入微的设计手法,使得设计具有像环岛路一般靓丽的风景和人文的关怀。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 程健华.城市滨海道路景观塑造——以厦门环岛路景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4,20(5):71-73.[2]熊向宁.生态·文化·功能—城市环境景观三位一体论[J].规划师,2000,(3).

[3]周晓娟,彭 锋.论城市滨海区景观的塑造—兼对上海外滩景观设计的分析[J].规划师,2002,(3).

[4]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肖辉乾.我国城市夜景照明的进步和值得注意的总是及倾向[A].王显虹.环境和园林的艺术照明[A].二十一世纪城市夜景照明技术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报告文集[C].北京,2000. [6]王 珂,夏 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篇:荒山绿化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荒山绿化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明年要在全县范围内大打一场宜林荒山歼灭战,为了更好的完成好此项工作,促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宜林荒山现状及分析

十八大召开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荒

山绿化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我县生态文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国土总面积176.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8.2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2.79万亩,疏林地面积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4.02万亩,未成林地面积9.67万亩,宜林地面积16.37万亩,苗圃地面积0.25万亩,辅助生产林地0.15万亩,四旁植树总株数278.33万株,森林总蓄积量5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2.88%,林木绿化率22.22%。宜林荒山重点分布在古韩镇、下良镇、虒亭镇、北底乡、王村镇和上马乡,大力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对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步思路

林权改革后,由于后续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衔接,林权户空有林权之实,没有造林绿化之力。仅靠政府单方面推进荒山绿化,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在调研和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思路为: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配套,企业投入,指标置换,全民参与,多元经营”的指导思想,打造“政策化扶持、企业化经营、多元化开发”的荒山绿化新模式。

三、实施内容

1、总体布局。

按照“分片区安排、分重点布局、分实施”的要求,2013年已经完成5.78万亩;2014—2017年分别每年完成3万亩。用5年的时间着力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挥的荒山生态网络体系。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真正实现“山上绿起来,环境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生态建设目标。

2、布局原则。

①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规模的原则,根据各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林(药)草间作,实现优质高效。

②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从我县实际出发,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林业政策。

③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增加收入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持和带动生态建设。

3、栽植模式。

——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议采取“大坑大水”栽植模式,坑大能保证增加一定的土壤厚度,积水保墒。建议栽植干果经济林为主,树种选择主要有核桃、红枣等。

——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建议采取“条带栽植”和“零星栽植”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最大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建议栽植阔叶树、风景树等混交林为主,树种选择主要有杨树、柳树、枫树等。

——在土壤条件很差的石质山区,建议采取“大鱼鳞坑”栽植模式,大鱼鳞坑能较好的蓄水保墒,增加土壤厚度,成活率较高。建议栽植灌木林和针叶树为主,树种选择主要有侧柏、刺槐等。

4、运作模式。

按照企业经营为主的总体思路,可以确定四类经营主体:

第一类:企业经营。我县作为一个工业大县、煤炭大县,境内大量煤焦企业,既有减排治污的义务,又有恢复生态的责任。因此,可以要求煤焦、化工等为重点的碳排放企业主动经营,成立专业队伍绿化荒山,建设企业林、环保林。可以将企业用地指标、污染排放指标、考核指标、生产量与荒山绿化面积挂钩。比如绿化荒山100亩可新增用地指标0.1亩;考核中造林面积不达相应指标责令停产等,硬性分解任务,实行“捆绑”审批。

第二类:专业合作社经营。扶持林业专业户建立合作社,带动群众绿化荒山。实行培训、补贴、奖励“三位一体”予以大力扶持。比如重奖在绿化荒山中成绩突出的集体、企业和个人,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等。

第三类:农民自主经营。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荒山绿化。把林权改革后确权到户但没有经营能力的荒地,通过合法流转再次集中起来,在确定经营主体和规划设计后,划分区域,划定班号,制定优惠条件吸引广大农民参与绿化。比如鼓励农民“认养”,在负责保栽、保活、保管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养经济,收入归农民所有。

第四类:招商引资经营。开放经营吸引外商参与绿化荒山。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经济林、林下经济种植、特色种养殖业等招商项目,将荒山绿化作为谈判条件,折抵费用、吸引外商。

四、存在问题

1、资金问题。按照目前市场的苗木费、人工费和管护费来讲,荒山绿化每亩的费用约需2000元,还需要专业队伍来完成,否则只能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因此,全县绿化荒山的资金需要投入至少4.5亿元,仅靠财政投入很难推进。

建议:县政府建立和完善“财政拨,部门筹,煤炭补、社会集,劳务代”的造林绿化多

元融资渠道。①用好吨煤10元生态恢复治理金;②企业投资绿化,分包山头、分包荒沟;③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企业、集体、学校、单位全民上阵,大搞绿化;④广泛推行“谁开发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政策,探索完善多元化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2、政策问题。虽然林权改革后,群众对林改政策一致拥护和赞同,但由于后续配套政策不

完善、不到位,造成群众造林积极性仍然不高。多数群众认为绿化荒山短期内“只投入不产出”,农民习惯于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搞荒山绿化一无资金二无时间三无技术,顶多是在栽树季节种几棵算几棵,形不成规模,谈不上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绿化荒山的积极性。

建议:县政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让广大群众明白绿化荒山的重大意义;其次出台相关政策,①林地流转政策,结合林权改革,完善后续配套政策,让没有能力自主经营的林地再次流转集中,形成规模;②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荒山绿化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分标准、分层次、分形式补贴到户。

3、机制问题。一些林农依据优惠政策或托关系、找熟人,以较低的价格获取了承包权,但开发建设后,都不完全履行合同,各业干扰,你栽树、我放牧、他养蛙,谁也没发展起来,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活化机制,注重管理才能确保荒山绿化建设取得成效。

建议:①大胆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林业。鼓励农民承包荒山荒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在林权确定、请示砍伐指标、收取砍伐费用等方面予以明确和优惠,使他们安心生产、大胆发展,促进荒山荒地合理利用;②健全考核机制。重奖在绿化荒山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企业和个人,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③完善政府花钱买绿机制。比如农民植树经过三个生长期,经验收合格后,县政府每亩补助1000元(第一年400元,第二年300元,第三年300元),三年验收合格后,列入国家、省、市公益林管护范围,每年每亩补助100元管护费。

五、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加大荒山人工造林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水土保持、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政策及造林资金补助政策。对于新营造的干果经济林,继续完善《关于进一步发展以核桃为主干果经济林的暂行办法》。

2、落实义务植树。义务植树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责任,根据上级关于义务植树的决议,对义务植树实行市场化运作,这样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提高绿化效果。

3、开展科技造林。围绕荒山绿化,开展科技攻关,为山区绿化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研究推广一批造林绿化使用技术;二是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筛选一批荒山绿化树种,使荒山绿化树种更加丰富;三是抓一批荒山绿化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带动、辐射作用,切实提高绿化水平。

4、加大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以各种名义毁坏幼林和非法野外用火行为,已经发现,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切实巩固荒山绿化成果。

下载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

    我国应急救援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我国应急救援机制建设调研报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后,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有序开展各项救援工作......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

    磐安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调研报告

    磐安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调研报告一、水库饮用水源的基本情况,供水区域和范围磐安县从2004年起以省水利厅提出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为契机,规划解决全县农村饮......

    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杜华辉 奋斗林场按照林业局党委的要求部署,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围绕“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在经济转型上做文章,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大上产业项目(......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调研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调研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推进,广大农村乘着“强农惠农”的强劲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越来越快,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公益事业的......

    乡镇加强两委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