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以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以及建议
(李海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人类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首先,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定;然后,它将评定结果与分配、晋级、人才选拔挂钩;最后,通过绩效考核指导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一般来说,绩效管理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通过建设性的绩效评估,不断提高个人的业绩能力;二是对员工进行甄选与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措施。
一、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各个国有企业中先后拉开了绩效管理的序幕。目前,我们比较常见的做法是:
第一步,提前一两个月制定考评方案;
第二步,由各部门按照考评方案实施,评分,填表;
第三步,各部门将考评结果交人力资源处汇总,整理归档;
第四步,人力资源处将汇总结果反馈给各部门;
第五步,考评分析总结。
基本来说,各实施情况和考评结果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并且在考评方案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细观一些企业目前组织的考评不难发现,由于还未形成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导致管理找不到方向,绩效考核结果不理想。又由于考评方式方法还不完善,导致员工有抵触情绪,对考评方法和考核结果的意见较大。还有绩效管理的执行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致使我们对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价和改进无从着手。由此可见,公司的绩效管理还存在着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尚未形成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大部分企业所进行的各项考核办法都是临时制定,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所谓绩效管理体系应由绩效目标、绩效辅导、绩效考评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承上启下,缺一不可。目前,各大企业的绩效管理只突出了绩效考评,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如:
1、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
所谓绩效目标是在绩效期间的开始阶段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是整个绩效期间努力方向,是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从现阶段各企业进行的绩效考核来看,绩效目标不明确,有的甚至没有。如有些被考核者虽有其工作总结,但是由于没有事前的目标设定,也就没有了评价标度,仅凭工作总结的一面之词是很难说明诸如工作任务完成度,工作成绩优劣、有无创新、绩效是否提高等问题的。因此,没有绩效目标就没有了衡量的标尺,最后得出的考评结果滋润就会有非议。
2、反馈和改进工作不全面
绩效反馈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让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二是对被考核者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其提高绩效。因此,绩效反馈环节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大多数的做法只是考核完,将分数汇总就结束了,而有的做了绩效反馈也只是走马观花,没
有细化。如只是将考核结果公之于众,没有全面的针对每个人提出绩效改进措施,导致绩效和考核脱节,出现“考核照样考,业绩照样没有改善”的情况。
3、缺乏效果评估环节
我们每做完一件事总要想想,这件事做的怎么样,有什么价值,以后该怎么做等等。绩效考核也一样,在一个绩效期间结束后,并不意味着绩效管理工作的结束,还需要对绩效管理过程进行诊断,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整和改进绩效管理工作,这就是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通过效果评估,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而且还能为绩效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好多的考核都忽略了这一点。
(二)绩效考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重头戏,它是对员工个人能力和业绩的肯定。但是,从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看,绩效考评都还不完善,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1、绩效指标量化程度不高,软指标太多
我们通常采用绩效考核表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指标绝大多数为软指标,偏重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如工作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各考核指标评价的主观性较大,没有具体的可套用的量化标准。举例来说,考核德占22%,能占30%,勤占18%,绩占30%,其中德、勤可合并为工作态度,也就是说工作态度占了40%,相对于工作能力30%和工作业绩30%已占了绝对权重,换句话说就是软指标太多。这些考核指标的判断一般分为几个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但究竟如何清晰而又准确的套用这些等级,比如说“良好”和“一般”如何界定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考核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自己的印象、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评分,甚至部分考核者会加上一些个人的喜好因素。这就是目前绩效考核存在较多水分、员工投诉高、意见大的根本原因。
2、绩效标准缺乏针对性
所谓绩效标准就是绩效评分的标准,也就是各绩效指标所占的权重。我们通常讲考核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采用不同的绩效标准,要符合“同类相比,不同类不可比”原则。比如决策者、执行者两者在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人应采用不同评价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如决策者和执行者采用一样的评价标准,所得出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
3、绩效考核结果趋中效应明显
绩效考核结果是检验绩效成果的依据,更是检验考核办法是否可行的依据。科学的绩效考评结果应该呈正态分布,其趋势应是平缓上升。而在一般企业进行的考评项目中,其考核结果分布都不规则,与正态分布相差甚大。
(三)执行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员工和他或她的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的,可以说绩效沟通决定了绩效管理的进程,决定了绩效管理所朝良性还是恶性方向发展。目前,我们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我们做的只是制定考核办法,其具体执行情况,办法是否可行,是否需要改进等我们都无从知道。这样势必造成信息沟通不畅,形成管理障碍,因此,需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来对绩效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绩效管理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其中原因很多,有可控的,有不可控的,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两点:
(一)国内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1、现阶段,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各项工作还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一方面刚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而来,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理论还不成熟,还处于不断摸索改进中,要建立适合本土化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新人,对工作还不太熟悉;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员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
(二)、执行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定位有偏差
绩效管理重在全员参与,贵在沟通。它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更是每个管理者的职责。目前,我们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执行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定位有偏差。
1、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对绩效管理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单单盯住绩效考核,而不顾及绩效管理无异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实施主体角色错误。人力资源部对于绩效管理的实施有着无可替代的责任,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人力资源部来做。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参与程度也对绩效考核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被考核者全身心的参与,绩效考核很有可能蜕变成一场“警察与小偷的搏弈”,科学的绩效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3、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奖惩手段。绩效考核体系不应该单纯为了奖惩员工而设立和存在,它应当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推进器。武断的把绩效考核等同于一种奖惩手段也是陷入了绩效管理认识上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是执行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用一贯的思维看待绩效管理,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在起始阶段就出现了错误,依然把绩效管理限制在绩效考评的范围,不能前瞻性地战略地对待绩效管理。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对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我们知道的绩效管理具有四大环节,几绩效目标、绩效辅导、绩效考评和绩效反馈。如图所示
其中,绩效辅导主要有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执行,人力资源部作监督检查工作,再次不详述。绩效考评是整个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人力资源部的主要工作,因此单独作为一项在后详细论述。在此,主要针对绩效目标和绩效反馈两个环节提出建议。
1、明确绩效目标与计划。绩效目标的概念源于目标管理思想,它是将组织目标层层分解,最终得到个人绩效目标,即个人工作任务。此处说的绩效目标不仅在于此,还在于它是绩效考评的标尺,是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如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让技术人员设计课题,管理人员提交方案,这就是新员工的绩效目标。
2、全面实施绩效反馈工作。绩效反馈工作是绩效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绩效考评的结果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存档的,没有反馈就根本谈不上使用,所以没有反馈的绩效考评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绩效反馈中,我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反馈面谈。第二、建立申诉审查制度。
3、进行绩效管理效果评估。除了有效把握执行之外,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绩效效果评估,可以检验员工绩效是否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是否玩耍,是否需要改进等。绩效管理的执行是由上而下,绩效管理的反馈则应由上而下。以绩效总结的形式,向上层层反馈,最终有人力资源部汇总整个绩效效果评估情况。
(二)改进绩效考评工作
绩效考评是检验员工绩效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针对现有绩效考评的实施情况,我们应从绩效指标、标准、考评方法和考评结果的处理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1、绩效指标要有针对性。不同特质的员工,其能力结构、素质模型以及心理潜质是不相同的,因此应该设计出不同的考评表,以提高绩效考评执行的效果。一般而言,每个岗位的指标体系可以从工作态度(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包括数量、质量、时间以及成本)三个方面来构成。
2、绩效标准要分开档次。绩效标准就象一把尺子,尺子上没有刻度或者刻度不准是不能度量长短的,所以绩效标准必须设置精确,还要注意分开档次。设置是否精确主要看是否与该项指标在本岗位中的重要性相符,要分开档次可以采用多值标准的形式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
3、综合多种考评方法进行绩效考评。考评是考核和评价的统称。考核适用于量化指标,如工作业绩。评价适用于非量化指标,如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可将绩效考评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两部分进行,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考评。
4、采用强制分布法合理分开考核结果。由于绩效考核结果被当作调整薪酬和晋升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分布就显得比较重要。大家都希望绩效考核结果要满足正态分布,或者说要合理拉开距离。然而在实际考核中,明显的趋中效应往往令人失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强制分布来实习结果合理分布。
(三)加强执行力度,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为了更好的了解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改进绩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方法有两个:
1、建立月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针对工作业绩,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对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这只是简单的记录考核,但意义非常重点,是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2、对绩效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并作为对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考核的依据,其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监督,促进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几点浅薄建议,希望可以改进公司绩效管理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第二篇: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绩效管理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姓名:段玲芳学号:094040206
摘要: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对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性,并且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绩效管理,但是却收效甚微,归因不是绩效管理制度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问题,而是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操作出现了偏差,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当前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前言:绩效管理最早以公共组织为对象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绩效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有效工具,是提高企业绩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层次的升级,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现实意义
(一)绩效与绩效管理
企业员工的绩效是指那些在工作中经过考评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管理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合理分解到企业组织的各个业务单元中去,并实现岗位上员工的工作要求,对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改进和提高,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
(二)研究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自己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为了组织绩效和效益的提高,都在努力探索新的途径。例如:组织结构调整、扁平化,组织裁员、培训、招募各类高新技术人才等。毋庸置疑,上述途径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并非是长久之策,要提高企业绩效,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学习型、创新型、团队合作型的组织文化氛围。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可以使各级管理者合理分配部门工作,确保员工在清晰的目标指导下工作;
3、绩效管理促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和激励,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4、通过绩效考核,对有进步的员工进行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发现员工之间的差距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员工扬长避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工作氛围;
5、通过绩效管理,持续改进员工、部门和组织绩效;
6、通过绩效管理,促使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二、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但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却引人深思,绩效管理的实施无疑会增加企业管理的成本,不但没有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反而在员工中间产生了一些纠纷和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操作上出现了偏差,对绩效管理的错误认识是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不佳的最根本原因。以下从几个方面陈述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
(一)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挑员工毛病
很多公司启动绩效管理项目的时候,对绩效管理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作为约束控制员工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给员工增加压力,将绩效考核不合格作为辞退员工的理由。有些企业盲目采用末位淘汰制,如果公司企业文化、业务特点和管理水平并不支持采用这种方法,绩效考核自然会得到员工的抵制。事实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不同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由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几个环节构成。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绩效工资和奖金,不是为了涨工资,绩效管理只是手段,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是为了正确评估组织或个人的绩效,以便有效进行激励,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如果取得成效,上述四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否则就不会达到绩效提升的效果。
(二)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无关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公司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很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也下了很大功夫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但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总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门的事情。有的业务部门经理认为填写绩效考核表格会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作为直线领导不想参与对下属的业绩评价,认为自己评价有失公正;总想由人力资源部门成立考核组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某些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会对绩效考核消极应付,如果公司执行力不够强的话,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往往首先流产。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某些公司决策领导都这么认为。那么这种认识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和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员工的能力素质有关。首先,在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业务人员在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收入上还是在地位上,业务人员比职能人员受到更多的重视,业务人员总认为
绩效管理是虚的东西,因此绩效管理得不到业务人员的重视;其次,做业务出身的业务部门经理,往往习惯了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对定期搜集考核数据信息,填写绩效考核表格等工作会非常厌烦,同时由于还没有看到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因此会极力抵制绩效考核工作;第三,往往业务部门领导对管理之责认识不到位,事实上业务部门领导从本质讲,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管理上而不是具体业务运作上,应该更好的激励辅导下属运作业务,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在绩效管理循环各个环节都会得到体现。
(三)追求短期绩效,忽视长期绩效
有很多企业在绩效考核时完全以结果论英雄,考核指标主要是财务指标。上级主管人员关注的也是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员工的薪酬待遇都是与财务指标挂钩的。至于这些财务指标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员工在实现财务指标的行为是否遵守了组织规范,以及这些行为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没有人关心的。因此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上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增加考核指标,实现考核指标的综合性和客观性。
(四)忽视员工的参与
很多企业的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不了解,不知道组织的考核时如何进行的,考核指标是如何确定的,考核结果有什么用处等,至于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改进绩效等就更是茫然不知了。管理者很清楚绩效考核结果是员工很敏感的,如果强制比例划分和末位淘汰,就会带来矛盾纠纷,管理者的这种错误狭隘的认识导致了绩效管理不能切实开展下去。此时需要管理者改变想法,让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清楚理性的认识,双方以积极的心态共同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
(五)考核者的主观心理影响了考核的客观公正
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实践中,考核结果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考核者的主观倾向。在考核中,考核者是评定考核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考核者的评定行为往往受到其若干心理因素的干扰,例如:情感效应、近因效应、趋中效应、主观确定考核指标以及指标权重所造成的误差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绩效考核的真实结果,从而可能影响到整个组织的绩效提高。所以,在绩效考核中,应该尽可能采取一些相对客观或者可以量化的指标,当然,在整个绩效考评过程中,要加强对考评者的培训和监控。
三、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并贯彻落实绩效管理
首先要使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会带来好处。无论绩效管理还是绩效考核,并不会损害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相反会促进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这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任何组织并不会因为没有绩效考核而不淘汰员工,没有绩效考
核并不意味着是铁饭碗。绩效考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主管与下属交流沟通媒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会得到主管的辅导和支持,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使下属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个人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其次,还是要加强对各级管理者有关绩效管理工具、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使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环节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部门及管理者协调分工
绩效管理并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而是各部门协作分工才能完成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人力资源部门只是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才是绩效管理的主角,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绩效管理的对象(被考核者),又是其下属绩效管理的责任人(考核者)。首先要进行思想灌输,使他们改变大业务员的思维定势,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要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有关工具、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管理者能力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第三,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公司的执行力,只要公司决策领导大力推进,相信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会逐渐接受绩效管理,随着绩效管理的深入推进,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会从绩效管理中获得好处,那么绩效管理就会得到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重视。
(三)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的确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级领导讲话追求含蓄,这使上级主管对员工的工作期望往往停留在主管个人的意识层面,没有变成明确的、与薪酬相关的硬性要求,这往往导致员工自身认为做得很好,但其实离上级的要求相去甚远。何况,有些领导根本不清楚期望下属达到的绩效水平。所以,部门主管一定要围绕上一级部门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为员工设立明确的期望目标。
(四)持续的绩效沟通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是贯穿始终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持续沟通是企业绩效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在执行过程中,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目标和指标、执行的情况、考核结果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信心和斗志,也使被考核者的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一致。绩效管理中究竟需要沟通那些信息,这取决于管理者和员工关注什么。从管理这一基本点出发,可以试图就下列问题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
1、过去员工的工作开展如何;
2、哪些方面的工作完成得好;
3、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纠正或改进;
4、员工是在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吗;
5、如果员工的行为偏离目标,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6、管理者可以为员工提供何种帮助;
7、是否有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影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8如果目标需要改变,应该如何进行调整。
(五)重视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来讲,绩效评价与反馈并不是最关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管理者都能做好。因为绩效评价会引起争执、纠纷、抱怨,可能还会带给员工负面情绪,所以在绩效管理中员工们对这种评估都抱有一种抵触心理,而且考核中的种种误区,也影响着绩效考评的结果,这有时会使操作者陷入迷茫之中,而管理者却又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这件事情。
所以,绩效管理演变成了人力资源部一厢情愿的事情,他们势单力薄,虽在管理实践中大力推行,但收到的效果往往很不理想。选择绩效考核方法时应考虑到下列几个因素:
1、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适合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企业的规范程度、基础管理水平、管理者的素质和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考虑的因素;
2、工作特征。工作特征包括工作的稳定性、协调性、独立性和工作程序上的重复性等;
3、岗位性质和层次。一般来说,岗位层次越高,工作职责越多,越复杂,越适合采用目标管理法;而基层岗位则适合用成本较低的等级奠定法;
4、知识型员工的比例。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借此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获得成就感。因此在知识型员工较多的企业实行360度考核和目标管理法相对较好。
(六)落实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分析
能否真正落实绩效管理制度,提升员工、部门、企业的绩效,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分析。绩效结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运用,那么所谓的以绩效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就成了空话。
1、对员工的绩效给予适当反馈。值得肯定的绩效或行为,管理者应该给以正面的强化,鼓励其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反之就要给以负强化。
2、工资或奖金调整。绩效管理制度应该与薪酬管理紧制度密结合,管理者应该根据绩效管理结果对员工的薪酬奖金进行适当调整,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长期的激励。
3、决定职务调整和是否继续留用。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管理者就可以让其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职责,反之就应该进行职务调整,让其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做到能为对应。同样地,对于态度不端正,绩效达不到标准的员工给以适当惩罚或是直接开除。
4、培训与再教育。企业应该给员工绩效提升的机会,通过培训,如果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就说明培训是有效的,这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长远的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持续地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在绩效管理的理解与操作中遇到很多问题。总之,建立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也是很紧迫的事情,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运用绩效管理体系、人性化管理理论、职业生涯理论、职业测评理论、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等相关领域理论成果,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全方位对国有企业绩效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模式和方法。从国资委公布的《试行办法》也可以看出国家也已意识到绩效考核等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本文只是在思路上进行了简单研究,在总结绩效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国企绩效管理的改革初探,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方 军.绩效管理:执行的学问[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3.[2]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 张建国.徐 伟.绩效体系设计---战略导向设计方法[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e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DUAN Ling-fang
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hich will promote individual and department and enterprise.Besides, great labor power and energy has been spent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However, we do not get the expected effect.The reason of the phenomenon is not the scientifical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but its poor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ng, which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xpected goals.This essay will give simpl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e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Key words: performance managemen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countermeasure researches
第三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
余少华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南昌市,330013)
摘 要: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将绩效管理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当;绩效评估受主观影响较大;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应用,与员工回报之间的关系较弱。解决绩效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当从抓好每一个细小环节开始,本文提出了:结合国情,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立整合绩效管理系统;注重绩效沟通,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加强员工激励等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管理 对策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成效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落实、标准化管理实施、激励员工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当前,许多国有企业为了加强经营管理,纷纷引进了绩效管理系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有流于形式之嫌,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
一、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企业自定薪酬、薪酬与业绩脱节、薪酬增长过快以及只升不降等问题,加快了企业效益的增长。但是,通过近几年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及发展过程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其绩效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呈现出较多弊端,其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绩效管理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
很多国有企业简单地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其全部内容就是制定考核计划以及完成考核结果,而实际上,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具备四个主要的流程:①制定绩效计划;②绩效沟通与辅导;③绩效考核与反馈;④绩效诊断与提高。企业管理者绩效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回顾和检讨绩效完成过程中的得与失,而只是简单的注重评价员工最终的工作结果,其后果就是严重忽视绩效沟通与绩效反馈、诊断。不但使绩效管理失去了其本质意义,起不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作用,也造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得不到绩效管理结果的
1有效支持。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当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指标体系设计与企业战略脱节。大部分国有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去理解、设计考核指标体系,使得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承接。②指标不能很好的协调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之间的关系。③从员工的绩效考核来看,空泛的定性评议指标权重过大,将员工的素质考评与绩效考核混为一谈。
(3)绩效评估受主观影响较大
健全的人事考评制度旨在通过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的评价,判断其潜在发展能力,并作为对员工奖惩的依据。但在实践中,很多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正确性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产生偏差,比如公司内部经常会出现:月晕效应、类己效应、趋中效应、近因效应。种种缺陷大都来自评估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其结果势必影响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与效度。
(4)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体制因素影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仍相当薄弱。由于缺少对岗位职责、任职资质、绩效指标和岗位价值等基本管理因素的明确界定,造成职务管理行政化、绩效考核模糊化、薪酬激励缺乏公平性和竞争性等一系列问题,绩效管理工作与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无法有机结合。
(5)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应用,与员工回报之间的关系较弱
绩效管理的结果可以应用在薪酬、晋升以及培训等方面。尤其是在薪酬方面的应用,直接影响了员工在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行为表现。薪酬对于绩效管理的作用在于用物质的因素鼓励正确的行为,惩罚不正确的行为。由于国有企业薪酬方面的限制,所以在绩效考核的结果在薪酬方面的应用上面,缺乏必要的支持。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对策分析
(1)结合国情,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
经西方国家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绩效管理体系具备相当多值得国内国有企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差异性来看,各国的企业在引入管理系统时都会考虑自身的“特殊国情”。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国有企业,更要从自身具体情况和体制出发,不能生搬硬套,要积极的吸收和创新。从而建立起适合于国内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
(2)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国有企业设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应对公司支持部门进行全面地工作分析,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职责,从而才能为部门绩效指标和个人绩效指标的设定提供科学的指导。在绩效考核的体系设计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量化或定性的考核指
标,要通过两种指标的结合,确保考核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确保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因此,国有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确立为岗位工作绩效指标和岗位胜任能力指标,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立整合绩效管理系统
改进绩效管理,应当从基础性工作做起。要澄清岗位职责,针对职责交叉、职责不清、职责真空等不合理现象,理顺工作关系,界定工作范围,明确责任权限,规范工作流程,保证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规范不同岗位的任职资格,确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素质要求,为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依据。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4)注重绩效沟通,建立绩效反馈机制
绩效沟通时绩效管理重要环节和本质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障碍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信息的过程。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及时排除障碍和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不懂绩效沟通就不可能打造一个高绩效的团队。
绩效反馈机制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反馈首先清楚地界定目标,比如工作绩效、员工的满意度、缺勤率、流动率、客户满意度等;然后在实施之后对目标情况进行评价,在未能达成既定目标的情况下,企业以及员工需要反思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谋求改善。
(5)加强员工激励
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和员工的绩效水平。而提高项目人员的绩效,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励机制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配套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激励手段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既要在工资、奖金等薪酬方面得以体现,也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如晋升、自我实现等。以人为本,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团体激励和个人激励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有差异化的进行激励。
总而言之,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仍处于较为薄弱的部分,国有企业必须重视绩效管理水平,更新绩效管理观念,针对自身状况谋求改进绩效管理的方法,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余少华(1973--),男,江西省都昌县人,硕士,从事绩效管理研究。联系电话:***,0592-3825716.
第四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赵雷
摘要:
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固然密不可分,但具体的表现更是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绩效管理对员工业绩公正的评价,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挖掘出员工的创新潜能,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
绩效考核在国有企业的运营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从认识上提高。本文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让考核对象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个人目标和工作任务,从而保证企业完成总体经营任实现务和战略目标。
二、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成功的秘笈就在于有效的绩效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对于现代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它是战略执行的工具,是目标管理的一个方法
企业战略和总体目标通过层层分解,最后形成每个员工的分项目标和任务,通过绩效管理,促使每个员工在计划期内实现个人目标,完成个人任务,从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个工作业绩的“生命共同体”,负有共同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责任。考核促使管理者对下属进行指导、培养和
激励,以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最大限度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通过上下级之间的紧密沟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绩效管理向员工表达了企业所推崇的工作方式、价值观、行为导向等。通过绩效考核,来发现员工之间的差距,找出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员工扬长避短,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三、当前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标准设计不科学
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第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第二、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第三、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第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
2、团队合作差
从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来看,员工绩效和团队绩效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一些企业在管理员工绩效时,只是简单地由部门经理对其下属进行打分,完全没有考虑整个部门对企业的贡献。该企业根据调节系数对部门内部员工的绩效得分进行调整。部门绩效如不能和绝大多数员工的绩效挂钩,则无法促进员工共同努力改善部门绩效。
3、员工工作涣散
部分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不愿扮黑脸,因此一旦遭遇争议问题,便会设法延缓评估工作。部分管理人员还顾虑另一问题:担心被评为劣等表现会对员工造成负面回馈,打击工作积极性和士气。在管理人员如此不甘愿的心态下,所做的考核必定是含糊混淆,无法对员工起到正面、有效的导引作用,造成员工对绩效是一种可由可无的态度,工作纪律涣散。
4、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国有企业部门经理盯着眼前的工作任务,纠缠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这些经理认为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任务才是自己的工作,而完成绩效管理是在帮人力资源部做事,对绩效管理有抵触情绪。
由于各级管理者对绩效管理有抵触情绪,不能系统的看待绩效管理,不能将绩效融入管理的过程中,绩效管理的过程也相对简单,缺乏过程的沟通和辅导,仅仅是将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迁降职的依据。
四、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薄弱
就全国所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很多不是正式科班出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大都是半路出家,普遍存在管理理论缺乏的问 题。绩效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是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理论上讲应该用于人员培训、岗位调整、薪酬调整等方面,但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薄弱,人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的空白,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只能仅仅与薪酬调整挂钩。这种做法很容易把绩效管理改善管理双方关系的初衷,演化成管理双方更为敌对的情绪。
2、中庸之道的思维习惯
中国是个传统的人情社会,自古就向以不得罪人的文化积淀,大多数主管都不愿扮黑脸,很多企业中管理者“好好先生”的定位和被管理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导致我们的绩效管理也将是一个带有人情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注定国有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分出个三六九等的难度很大,因此末位淘汰、360度考核等西方工具在中国都会遇到障碍。造成员工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影响误导其他员工。
3、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脱节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管理,而且要对员工所置身其中的工作团队绩效进行考核。在绩效管理中,必须首先确定团队的绩效,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员工个人的绩效,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员工工作中许多内容必须依靠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良好配合,另一方面亦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计划体系的完整统一。
4、绩效考核过程中缺乏沟通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各级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全体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让考核对象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同时促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实际执行中管理人员多数没有同员工面对面地沟通,往往是将考评表格填完之后,就直接送到人事部门归档。这样,员工不知道自己业绩的好坏,不仅成为滋生“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温床,也无从改进绩效。绩效考核从而也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激励和改进作用。
五、对当前国有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对策性思考
1、科学地进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绩效管理不可 或缺的前提,它可以确定绩效标准,然后把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 从而进行绩效考核。
企业应进行认真的工作分析和调查,了解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条件、上下级的关系、对内对外的联系、任职资格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可灵活选用问卷调查 法、面谈法、工作日志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取得具体的资料。岗位的职责应为部门职责的 分解,部门职责是界定岗位职责的基础,因此界定岗位职责的第一步是界定部门的职责。再 将部门职责分解到部门的各个岗位,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分工关系,建立岗位说明书。
2、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标准
明确定义合理的绩效标准,选择搭配合理的考核方法。绩效标准的确定是整个考核过 程中的重要一环。工作分析明确了该做的事情,而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二者结 合起来才能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根据不同的绩效标准,科学地搭配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指标应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尽量细化,以提高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确保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各级负责人承接企业总体经营任务和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员工岗位职责和工作重点,共同确认员工本月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在绩效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考核的标准必须是
和工作相关的;(2)考核的标准是具体化的;(3)考核标准是可测量的;(4)考核标准是可以达到的;(5)考核制度是实际可行的;(6)考核有明确的时间进度表;(7)考核的标准不受与工作表现无关的因素的影响;(8)上级目标必须在下级目标之前制定,即先定总目标后定分目标、由“大”到“小”,而且上下目标还应保持一致性。
3、建立健全公司绩效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绩效考核应该起到的多方面作用,应当在绩效考核中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明确化、公开化原则 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在考评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同时,考评标准、程序和对考评责任者的规定在企业内都应当对全体员工公开。这样才能使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对考评结果抱理解、接受的态度。
客观考评的原则 :绩效考核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掺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也就是说,首先要做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考评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其次要做到把被考评者与既定标准作比较,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比较。
反馈的原则: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结果运用原则: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和员工激励挂钩,对员工的激励应是多层次的,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依据个人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并兑现承诺,对人员的综合表现和素质进行评估,重新确定他们在组织中应有的地位和将来发展的方向,据此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或其他成长计划。
4、加强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的结合要做到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消除考核中的团队或个人平均主义,使员工建立起团队合作、共同进步的理念,在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实现奖优罚劣,在明确员工当前绩
效的同时,确定员工个人的素质水平。
5、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沟通和绩效反馈机制
绩效反馈更多的是主管和员工之间的人际沟通,沟通技巧的运用对绩效反馈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层进行包括沟通技巧在内的管理技能提升。要针对职能部门的业务特点,从控制管理成本、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果入手,通过主管评价、述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管理。
良好的绩效沟 通能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绩效。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考核者在 开始制定绩效计划时就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 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 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司解决的问题。
6、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适时绩效考核评价
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依赖于各部门及其员工的行为,企业管理者应明确绩效考核不单单是为激励提供依据。考核和激励只是两种手段,考核关键是要找出行为存在的问题,激励是要调动员工行为的积极性,它们最终是为了确保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时不应只注重对战略实施结果的评价。
结果来源于过程,为确保战略实施的结果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符,就应对整个战略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考核,以及时发现纠正各部门及员工责任行为的偏差。企业可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开绩效考评会议,根据考核情况调整绩效考核目标和责任行为。
通过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适时绩效考评,可使每一阶段的责任行为所产生的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尽可能一致,确保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司强.浅谈绩效管理.中国成人教育[J].2003.9.[2]慧璟.中国式绩效管理.经营管理者[J].2005.10.[3]韩岫岚.人才资源共享是现代企业生命之源.中国改革报,1999.9.8
第五篇:绩效管理改进建议
绩效管理工作改进方案
绩效管理是国贸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成本的关键手段,同时,在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客观来看,组织人力资源部本着“边摸索,边完善”的原则,对公司8个部门及员工都实施了部门考核、岗位考核,绩效管理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且已取得了一定了阶段性成果,具体体现在: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总经理、分管副总牵头把关,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执行,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工作职责。
2、岗位考核评分以个人业绩申报、部门内部打分、领导上级打分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进行评分,保证了绩效打分的科学、合理。
3、组织人力资源部每月按时公示考核结果,保证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原则。
然而绩效管理工作现仍处于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阶段,本人现根据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绩效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国贸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的流程不够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国贸公司各部门或大多数员工只关注绩效考核大多数员工只关注绩效考核最终的分数或等级,只实施了“工作计划——绩效考核”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完整的绩效管理是指“计划—监督—评价—改进”这样一种良性的PDCA循环。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一个规范的绩效考核和管理过程是从工作周期开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的,而不是等到某一工作周期结束的时候才填填表做个评价就完事的。而且,它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与本部门员工共同制订在下一阶段的总体工作目标以及某个阶段的具体工作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系统不健全
绩效考核评估后,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的疑问没有很好的平台给予支持,同时对每次绩效考核的实施尚未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将会使得今后的绩效考核千篇一律,对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不健全的机制得不到合理的改善。
3、员工对岗位考核认识不清
在国贸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印象中岗位考核就等于绩效管理,岗位考核就等于绩效工资的分配,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因为大家来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绩效管理在公司里就沦为奖金的工具,这种误解使岗位考核失去了激励的作用。而员工对自己在岗位考核中的角色没有认识,觉得岗位考核就是组织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自己只是填填表格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组织人力资源部在绩效管理中只起到组织协调、收集汇总、提供支持的作用,而绩效管理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换句话说绩效管理这个工具其实是给管理者用的,他们承担着给下属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辅导、评估绩效结果的重要责任。
二、针对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加入绩效指导和绩效考评面谈
绩效面谈是现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绩效面谈可以实现公司和下属部门、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各个阶段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找出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在绩效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主管可以根据下属不同阶段上的实际表现,围绕思想认识、工作程序、操作方法、新技术应用、新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面谈,在绩效管理末期,主管和下属可就本期的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和评估。有效的进行过程控制、并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绩效面谈不宜千篇一律的采用单项劝导式的面谈,即由上级单方面通过对员工现实工作行为和表现剖析,说明哪些是正确有效的,哪些是错误无效的及如何改进。这种单向式的面谈缺乏双向的交流和沟通,容易堵塞上下级之间的言路,使沟通渠道受阻。建议采用双向倾听式的面谈,在面谈中,首先要求下属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指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然后主管根据下属的自评报告,在综合归纳各个方面考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出总结,与员工达成共识。这样主管可以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员工所遇到的困难、需求等各种问题,并可以迅速抓住主要矛盾,深入进行讨论和剖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具体措施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下属提出改进工作绩效的计划和目标。
2、绩效管理评估系统的开发
公司之所以要构建和晚上绩效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如果绩效管理系统失效,不但系统固有的功能难以得到发挥,还可能在员工中造成混乱,引发冲突和矛盾。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某企业中,由于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和考评方法选择困难,导致员工不良情绪迅速扩散和蔓延,使生产停顿,产品滞销,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了检查和评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通常可采用以下2种方法:
座谈法:通过召开不同人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广泛征询各级管理人员、考评者、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操作步骤、考评指标和标准、考评表格形式、信息反馈、绩效面谈、绩效改进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并根据会议记录写出分析报告书,针对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调整和改进的建议。
问卷调查法:预先设计一张能够检测绩效管理系统问题的调查问卷,然后发给相关人员填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好处是有利于掌握更详细、更真实的信息,能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3、组织绩效管理相关内容培训
驰宏公司总经理沈立俊曾说过:“组织系统指挥建设就是要抓好与人相关的制度、规定,建设人的意愿被充分调动的氛围,以业绩能力去公平公正得评价每一位员工。”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的本质是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绩效,通过改善员工的绩效,进而改善公司的绩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愿景。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充分的体现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功能。如果员工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那么绩效管理就无法体现其基本功能,工作也会变得步履维艰。
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有必要对各部门管理者、被考评者进行集中培训,让员工意识到绩效管理其实是自己的一项很重要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加在身上的额外负担,同时给管理者和员工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应责任的能力。
绩效管理是一个逐步推进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公司各部门的努力,绩效管理工作,会得到持续改进,通过员工绩效的提高从而确保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