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泰宁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纪实
[“创绿”成果材料]
海峡西岸的绿色“明珠”
——福建省泰宁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纪实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南麓,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泰宁山川秀美,景色奇特,现拥有一块世界级品牌——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14块国家级旅游品牌,被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诗赞为“海峡西岸一明珠,武夷山麓大金湖”。泰宁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我国
南方林业生产重点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
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中国竹笋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7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2.22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3.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81.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96%,绿化程度97.23%。
多年来,泰宁县始终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福建最美丽的山区县城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的发展战略,大力组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打造绿色泰宁,绿化成绩斐然。2006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韩国祥司长在泰宁调研绿化工作时,对我县城乡绿化
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3月,福建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泰宁县“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
一是园林绿化全面发展。2003年以来,城区新增公园7个,总数达12个,新增公园绿地17.59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达26.04公顷,人均达9.14平方米;完成了金湖路、沿河路等主要路段行道树绿化,城区道
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城
区现有绿地总面积147.6
5公顷,绿地率为36.91%,绿
化覆盖率达到39.68%。城区
周边改造景观林地123公
顷,种植阔叶树11.07万株,增加风景林地31公顷。景
区新建了泰宁地质公园博
物苑、湖滨旅游公路景观绿地、状元文化广场等20多项大型景观绿化配套工程,新增园林绿地13.28公顷,植树6.09万株。全县115个(其中城区74个、乡镇41个)单位庭院、居住区达到省、市绿化先进标准,城区单位庭院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覆盖率达35.96%,乡镇达35.49%;乡镇所在地(集镇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8.2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73平方米; 100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占村庄总数的90.91%,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6.35%。
二是通道绿化长足发展。重点完成了湖滨旅游公路、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等绿色通道示范路段、省道将泰线泰宁段和其他县乡村重点路段建设。湖滨旅游公路全线8公里,种植行道树0.58万株,节点绿化18个,新建景观绿地9.01公顷,种植乔灌木5.22万株、地被1.49公顷、草皮3.56公顷;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10公里,种植乔灌木7.31万株,地被1.62万平方米,草皮3.0
5万平方米。河渠绿化重点完成了城区沿
河、金湖沿岸的景观绿化和境内主要河流沿岸生态防护林建设。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公路绿化125.4公里,植树59.9万株,绿化率达到93.35%,其中省道达到100%,县乡道(含主要村级公路)达到92.46%;河渠绿化78.7公里,植树9.41万株,绿化率达到97.36%。
三是植树造林深入发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义务植树任务42.16万工日、植树164.63万株,分别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7%和104%。着力抓好重点造林建设,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4800公顷,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22.6%。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竹业开发11827公顷,锥栗新植3412公顷,雷公藤新植3898公顷。2006年以来,我县把植树造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面启动并实施非规
划林地植树造林,全县
累计完成非规划林地植
树造林255公顷,植树
27.69万株,其中42个
新农村建设重点村9.56
万株,67个其他村庄植
树17.34万株。
主要做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行城乡联动。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强绿化工作和创建绿化模范县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把它提高到建设“新兴旅游城,文明小康县”的高度来抓,每年召开3次以上绿化工作会议,5次以上的绿化工作督查,均由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每年植树季节,县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同时,建立党政领导绿化示范点,有效提
高和统一了全民抓绿化的认识和意识。县政府、县绿化委全面落实绿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及时下达绿化建设和义务植树工作责任书、任务书。健全绿化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绿化规章制度,确保绿化工作常年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近几年来,县政府每年制定、实施《城乡绿化建设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城区以沿河两岸绿化景观为重点的绿化体系建设,景区景点绿化景观建
设,城区、景区周边森林景
观建设和公路、河岸重点地
段绿化景观建设;积极组织
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
新村”行动,认真制定、实
施《新农村绿化建设实施方
案》,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
体化建设进程,做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二、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努力倡导绿色文明。每年组织开展绿化宣传月、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声势浩大的绿化宣传。在县有线广播电视台开设绿化建设专题栏目,对绿化建设和“创绿”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连续报道,2007年还组织开展了评选“县树”、“县花”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的绿化意识,在全县上下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绿化、人人参与绿化”的浓厚“创绿”氛围。深入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2007年县城建卡率达到100%,乡村达到95.83%,公民履行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05%。广泛组织开展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认养绿地古树、门前包绿化等活动,在全县掀起义务植树的热潮。2007年清明节期间,全县统一开展了“种孝顺树,尽孝顺心”主题绿化活动,组织群众以植树种花的形式来祭奠先人,完成植树种花
1.2万棵,收到良好效果。
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着力打造绿化精品。认真制定、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与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并把它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动邀请高资质单位和资深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对城乡绿化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着力打造绿化精品,全
县现已建成7个城区精
品公园、71个“花园式”
单位、5个“园林式”
乡镇、46个“园林式”
村庄、2条绿色通道(公
路)示范路段,建立一
批党政领导绿化示范点
和义务植树示范基地。
大力开展争创“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乡”、“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已确定水际、音山、大田、吕家坊、焦溪等5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创建全国和省级绿色小康村、市级绿色家园示范村。
四、健全机制,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绿化进程。严格落实绿化项目资金,县政府明确规定当年城市维护费15%以上应用于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与维护,城区新建和扩、改建项目的绿化资金要达到建设总造价3%以上,有效确保了绿化资金投入。在城乡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统一采取缴纳义务植树代植费的形式履行当年植树义务,实行专业化植树,基地化管理,提高植树成活率。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扩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多轮驱动,多形式造林,做到造一片成一片,全县宜林荒山全部完成绿化。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发展高优笋竹基地、丰产锥栗基地、雷公藤药材基地、南方红豆杉种源繁育基地等林业特色产业建设。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7325公顷、锥栗10012公顷、雷公藤药材基地5568公顷。充分发动群众在村庄“四旁”空地及闲散地种植林木,并采
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公司联营等形式,全面实施非规划林地合作造林。由于采取了多种渠道筹集绿化资金,多种形式开展植树造林,有效推进了我县绿化进程。
五、加强管理,严格保护,全力巩固绿化成果。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保护,不断完善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峨嵋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立了长叶榧县级自然保护区,全县聘请专职护林员175人,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保护与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强化伐区监管,提高伐区质量;加强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规定,做到山上管严,山下管好。认真落实森林资源和城乡绿化管护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森林资源和林地绿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5年全县无
乱砍滥伐,无侵
占、破坏林地绿
地,无重大森林火
灾和病虫害发生。
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均低于省
定控制指标,其中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全县布设森林病虫害监测点3920个,实际监测累计面积达38.33万公顷,占应监测累计面积42.67万公顷的89.8%。加强松材线虫病和松突圆蚧等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防范工作,实现了无外来生物入侵和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县376株古树建立了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全面落实养护管理措施,古树长势良好。
第二篇:福建省泰宁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纪实
[“创绿”成果材料] 海峡西岸的绿色“明珠”
——福建省泰宁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纪实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南麓,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泰宁山川秀美,景色奇特,现拥有一块世界级品牌——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14块国家级旅游品牌,被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诗赞为“海峡西岸一明珠,武夷山麓大金湖”。泰宁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我国南方林业生产重点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中国竹笋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7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2.22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3.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81.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96%,绿化程度97.23%。
多年来,泰宁县始终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福建最美丽的山区县城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的发展战略,大力组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打造绿色泰宁,绿化成绩斐然。2006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韩国祥司长在泰宁调研绿化工作时,对我县城乡绿化 1 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3月,福建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泰宁县“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
一是园林绿化全面发展。2003年以来,城区新增公园7个,总数达12个,新增公园绿地17.59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达26.04公顷,人均达9.14平方米;完成了金湖路、沿河路等主要路段行道树绿化,城区道
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147.65公顷,绿地率为36.91%,绿化覆盖率达到39.68%。城区周边改造景观林地123公顷,种植阔叶树11.07万株,增加风景林地31公顷。景区新建了泰宁地质公园博物苑、湖滨旅游公路景观绿地、状元文化广场等20多项大型景观绿化配套工程,新增园林绿地13.28公顷,植树6.09万株。全县115个(其中城区74个、乡镇41个)单位庭院、居住区达到省、市绿化先进标准,城区单位庭院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覆盖率达35.96%,乡镇达35.49%;乡镇所在地(集镇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8.2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73平方米; 100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占村庄总数的90.91%,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6.35%。
二是通道绿化长足发展。重点完成了湖滨旅游公路、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等绿色通道示范路段、省道将泰线泰宁段和其他县乡村重点路段建设。湖滨旅游公路全线8公里,种植行道树0.58万株,节点绿化18个,新建景观绿地9.01公顷,种植乔灌木5.22万株、地被1.49公顷、草皮3.56公顷;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10公里,种植乔灌木7.31万株,地被1.62万平方米,草皮3.05万平方米。河渠绿化重点完成了城区沿 河、金湖沿岸的景观绿化和境内主要河流沿岸生态防护林建设。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公路绿化125.4公里,植树59.9万株,绿化率达到93.35%,其中省道达到100%,县乡道(含主要村级公路)达到92.46%;河渠绿化78.7公里,植树9.41万株,绿化率达到97.36%。
三是植树造林深入发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义务植树任务42.16万工日、植树164.63万株,分别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7%和104%。着力抓好重点造林建设,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4800公顷,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22.6%。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竹业开发11827公顷,锥栗新植3412公顷,雷公藤新植3898公顷。2006年以来,我县把植树造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面启动并实施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全县累计完成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255公顷,植树27.69万株,其中42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9.56万株,67个其他村庄植树17.34万株。
主要做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行城乡联动。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强绿化工作和创建绿化模范县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把它提高到建设“新兴旅游城,文明小康县”的高度来抓,每年召开3次以上绿化工作会议,5次以上的绿化工作督查,均由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每年植树季节,县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同时,建立党政领导绿化示范点,有效提 高和统一了全民抓绿化的认识和意识。县政府、县绿化委全面落实绿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及时下达绿化建设和义务植树工作责任书、任务书。健全绿化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绿化规章制度,确保绿化工作常年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近几年来,县政府每年制定、实施《城乡绿化建设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城区以沿河两岸绿化景观为重点的绿化体系建设,景区景点绿化景观建设,城区、景区周边森林景观建设和公路、河岸重点地段绿化景观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认真制定、实施《新农村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程,做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二、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努力倡导绿色文明。每年组织开展绿化宣传月、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声势浩大的绿化宣传。在县有线广播电视台开设绿化建设专题栏目,对绿化建设和“创绿”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连续报道,2007年还组织开展了评选“县树”、“县花”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的绿化意识,在全县上下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绿化、人人参与绿化”的浓厚“创绿”氛围。深入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2007年县城建卡率达到100%,乡村达到95.83%,公民履行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05%。广泛组织开展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认养绿地古树、门前包绿化等活动,在全县掀起义务植树的热潮。2007年清明节期间,全县统一开展了“种孝顺树,尽孝顺心”主题绿化活动,组织群众以植树种花的形式来祭奠先人,完成植树种花1.2万棵,收到良好效果。
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着力打造绿化精品。认真制定、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与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并把它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动邀请高资质单位和资深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对城乡绿化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着力打造绿化精品,全
县现已建成7个城区精品公园、71个“花园式”单位、5个“园林式”乡镇、46个“园林式”村庄、2条绿色通道(公路)示范路段,建立一批党政领导绿化示范点和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大力开展争创“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乡”、“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已确定水际、音山、大田、吕家坊、焦溪等5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创建全国和省级绿色小康村、市级绿色家园示范村。
四、健全机制,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绿化进程。严格落实绿化项目资金,县政府明确规定当年城市维护费15%以上应用于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与维护,城区新建和扩、改建项目的绿化资金要达到建设总造价3%以上,有效确保了绿化资金投入。在城乡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统一采取缴纳义务植树代植费的形式履行当年植树义务,实行专业化植树,基地化管理,提高植树成活率。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扩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多轮驱动,多形式造林,做到造一片成一片,全县宜林荒山全部完成绿化。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发展高优笋竹基地、丰产锥栗基地、雷公藤药材基地、南方红豆杉种源繁育基地等林业特色产业建设。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7325公顷、锥栗10012公顷、雷公藤药材基地5568公顷。充分发动群众在村庄“四旁”空地及闲散地种植林木,并采 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公司联营等形式,全面实施非规划林地合作造林。由于采取了多种渠道筹集绿化资金,多种形式开展植树造林,有效推进了我县绿化进程。
五、加强管理,严格保护,全力巩固绿化成果。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保护,不断完善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峨嵋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立了长叶榧县级自然保护区,全县聘请专职护林员175人,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保护与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强化伐区监管,提高伐区质量;加强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规定,做到山上管严,山下管好。认真落实森林资源和城乡绿化管护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森林资源和林地绿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5年全县无乱砍滥伐,无侵占、破坏林地绿地,无重大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均低于省定控制指标,其中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全县布设森林病虫害监测点3920个,实际监测累计面积达38.33万公顷,占应监测累计面积42.67万公顷的89.8%。加强松材线虫病和松突圆蚧等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防范工作,实现了无外来生物入侵和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县376株古树建立了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全面落实养护管理措施,古树长势良好。
第三篇:创建省绿化模范乡镇工作纪实
创建省绿化模范乡镇工作纪实
——绿色礼赞 锦绣城关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民风古朴、人杰地灵。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凝聚为历史之韵、文化之魂、生态之灵、人本之气。这里是位于黄河之滨的千年古县xx。
城关镇位于县城东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面积76.4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全年完成工商税收、财政收入5500万元。全镇绿化面积73000亩,其中城区绿化面积1万余亩,城郊森林面积26500亩,退耕还林9400亩,荒山绿化及生态能源林2500亩,村庄、河道及廊道绿化面积5000亩,以核桃为主的小杂果面积2万余亩,绿地覆盖率达到63.7%。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进入城关镇,层层叠叠的绿色冲击着你的眼球,让你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道路两侧,杨柳依依,伴随着长长的柏油路蜿蜒伸向远方;乡村里,栽植不久的黑松已经长出新枝,浓密的石榴树上挂满了已近成熟的石榴,像一盏盏红灯笼映照着农民丰收的笑脸;城镇里,伏地的花草,低矮的灌木,高大的乔木随时随地组合成一幅立体山水画,让你畅游其中备感舒畅。
这里是绿色的海洋,这里是锦绣的城关。
统筹谋划 齐创共建
绿,是城市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共鸣,是一个地区曼妙风景与人文灵性的交汇。为着力打造林业生态镇,城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郭华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天鹏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全民动员举全镇之力争创绿化模范乡镇。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建设大会战在城关镇7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盛装上演。
为使林业生态建设,本着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等开展了专题调研,科学规划,确定了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林业生态总体规划,着重围绕环城生态闭合圈建设和环线核桃产业带建设,抓好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和村庄绿化,经济林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科学规划 特色鲜明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城区绿化以建设独具风貌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增加城区绿化量,提高绿化水平,在城区内,投资900余万元 改造扩建了世纪公园、绿苑游园等城市休闲娱乐场所,城区道路绿化遵循绿化布局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建设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地开展绿色通道建设,让每条道路成为延伸在城市中的一条条绿色飘带。城区河道,廊道绿化达2000余亩,并及时将公园绿地、干线道路绿化等纳入市政管理范围,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形象高度优化,浑然一体。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5平方米,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青”,一路一景,一片一景的景观效果。
在城郊绿化方面,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植树造景灵活多变,树种选择得当,配置合理,投资1000余万元,着力打造城北生态园3500亩,城东、城西城防林1500余亩,生态隔离带1400亩,背景林500亩,使城区和城郊真正成为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生态系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村镇绿化中,城关镇积极构筑城乡绿化一体化,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村镇绿化,全镇32个行政村、居委会都进行了绿化美化,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 3 个,实现村村有林、户户有树。
改善环境 效益优先
做大做强特色林业产业,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是城关镇做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民生举措。城关镇结合区域乡村实际情况,按照《城关镇环线产业带五年规划》,投资600余万元,围绕环线核桃产业带建设完成小杂果种植面积14000余亩。
核桃因好管理、病虫害少、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城关镇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增效的首要树种。为加快推进核桃基地建设,镇里广泛宣传,并组织各村支书、村长、群众代表到陕西商洛、济源、卢氏等实地参观核桃示范区。
并制定加大奖惩力度,除市、县奖补资金全部兑付外,镇政府又制订了奖励措施,凡连片种植100亩以上,奖补村5000元,200亩以上奖补村1万元,倡导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目前,全镇有承包100亩以上大户8个,承包面积2100亩。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了群众的栽植积极性。截至目前,辖区内24个行政村共发展优质核桃1万余亩,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赵沟支书赵占修
同期声:
在发展核桃经济作物的同时,政府还鼓励群众种植石榴,柿子,杏,李,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着力打造了4个小杂果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林间立体种植,养殖,为农民经济增收拓宽渠道。
充分利用乡村林业生态良好这一资源优势,城关镇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上大作文章。依托xx县神龙泉林果花卉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投资2300万元,打造了面积256亩的神龙泉生态园和苏园。依托林庄水库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了占地244亩的龙隐湖度假村。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通过生态建设、生态旅游开发、林果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等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土地流转2万余亩。其中生态建设1万余亩,生态旅游开发2000余亩,林果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林药间作及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占地8000余亩,初步形成了与资源特点、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区域化的林业生产新格局。
绿色家园 文明和谐
城关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众多的古树名木。留存至现在的树龄数百年的古树名木有数十个品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国槐、核桃、柏树,柿子,皂荚等39 株。为有效保护和系统的展现生态城关魅力,城关镇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完整的挖掘整理,为每一棵古树名木建立档案,设卡保护,逐一登记造册,实行专人管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义务植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扎实有效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近年来,每到春季造林季节,各植树责任单位,按照镇里统一安排,在辖区内所有能植树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并设立义务植树点。全镇每年完成义务植树 58 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 95%。使大家通过铭志于树,寄情于林的方式,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全镇造林绿化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方方,一片片绿色树木犹如一块块巨大翡翠镶嵌在城关镇的版图上,这不仅是群众的绿色银行,更是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态空间,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活水源泉。2008年至2010年,城关镇已连续三年荣获洛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成绩是动力也是压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满怀激情的城关人,坚信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片绿色会更浓,这片土地会更加熠熠生辉,充满希望!
第四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线路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线路
2007年9月5日中午老街就餐:
1、新镇路→青年路→老街→天香楼
2、七莘路→南西塘滩→天香楼
第五篇: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纪实
苏州供电公司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纪实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3年10月23日08:4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苏州供电公司是江苏省电力公司所属特大型供电企业,下辖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五市供电公司和吴城供电公司,供电面积8488平方公里。2002年企业供电量达247.03亿千瓦时,售电量达230.97亿千瓦时,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供电企业前列和江苏省首位。2002年公司荣获“国家电力公司国际一流供电企业”光荣称号;公司工会先后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安全竞赛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模范职工
之家”光荣称号。目前,公司工会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健全工会工作管理机制,用创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全力打造工会工作新的运转模式,为再创苏州供电事业的辉煌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苏州供电公司工会自1997年荣获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这一殊荣后,按照全总“建家”的“六个基本要求”和“六个必须”,以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为动力,紧紧围绕创建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中心工作,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四有”职工队伍,促进了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2003年再次荣获“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国工会十四大上,苏州供电公司工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一、明确建家目标,是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基本前提
坚持不懈抓规划。多年来,工会始终把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规划目标列入工会中心工作,从抓制度管理入手,每年年初制定全年建家规划,分解建家目标,年中检查建家落实措施,年底总结建家成果。创建活动以抓班组建设和创建工会小家有机结合起来,筑牢“小家”,巩固“大家”,为全局工会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依法指导抓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坚持一年二次的经费审查工作,并向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汇报;坚持按期完成工会的换届,做到工会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化和公开化,达到了工会工作群众化和制度化的有机统一。
自身建设抓完善。从抓基础管理入手,健全工会委员会例会制度和工会联合会例会制度,完善和县(市)供电公司工会的联系制度,制定了《苏州供电公司先进基层考评办法》,组织开展基层工会工作竞赛,开展基层工会对口检查考核评比,并100%完成了工会干部的上岗培训。
网络组织抓畅通。在开展建家活动中,工会十分注重工会建家的网络建设,工会委员会委员配备齐全,职责明确,工作到位;20个基层工会根据要求选举由3至5人组成的工会委员会,其中有11位专职工会主席和9位兼职工会主席;各生产班组、科室均选举产生了兼职工会组长,全公司共有工会组长442名,形成了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的工会组织网络,工会的各项政令畅通,工作有条不紊,建家活动深入人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目标明确,工作同心,公司工会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安全竞赛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党政协力支持,是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重要保障
苏州供电公司工会的建家活动得到了公司党委的重视和公司行政的有力支持。公司党委和行政积极支持工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公司工会始终坚持定期向公司党委汇报建家思路和工作情况,向行政通报工会工作的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每半年的公司党委会,听取工会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和工作打算,专题研究和布置工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把分析当前工会工作的难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列入党委工作重点。各市供电公司、直属单位党组织也十分关心本单位、本部门的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建设。各级党组织除了定期听取工会的工作汇报外,还建立了联系点制度,了解掌握本单位工会工作情况,行政依法支持,工会建家如虎添翼。公司行政领导也对工会工作寄予了厚望,除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还时时刻刻关心工会的建家活动,凡是党政联席会议上涉及工会工作的议题,都认真讨论,能今天解决的决不拖到明天,一时不能解决的,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也要给予解决。对工会提出的建家活动中涉及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公司总经理和其他行政领导都十分关心。在公司劳动人事三项制度改革中,由于管理人员定编紧,各职能科室都缩编,但是工会专职人员的配置不减,为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围绕中心工作,是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苏州供电公司工会在建家活动中,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用形式多样、奋发有为的活动载体,凝聚人心,激发公司职工建设国际一流供电企业和建设模范职工之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夯实了建家基础。
抓竞赛外塑形象,搞比武内强素质。积极配合省、市两级政府实事工程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实事工程的落实。同时公司还配合各专业部门在全公司开展专业劳动竞赛60项次,参赛职工达7000余人次。今年,开展的“职工技能练兵年”活动,有2300余名职工积极参加,提高了职工素质,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开展工会建家活动中,工会始终把关心职工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安全教育,举办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黑板报展评、安全警句征集、安全论文评选、举办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培训、安全生产主题千人签名等活动。从1997年开始,工会采取“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方法,协助行政抓好班组建设,抓危险点的预防控制和劳动安全互保,同时建立健全了工会干部联系点制度、职工代表安全生产巡查制度,为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
四、履行民主职责,是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根本要求
苏州供电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厂务公开等制度,并以此作为建家活动的有效载体组织落实。
一是坚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每年举行两次职代会,讨论、审议企业的涉及经营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近年来先后审议通过了《苏州供电公司发展战略》、《苏州供电公司“十五”发展总体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等一系列重大方案20多项,同时做好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通过开好职代会代表组长联席会议,把民主管理的渠道拓展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
二是职代会的民主管理小组活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提案征集处理小组认真做好提案的征集、汇总、处理、答复等工作,做到条条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民主评议小组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公司及中层两级领导干部,做到评议、测评公开化并当场公布评议和测评结果。生活福利小组对涉及职工利益的福利费把好使用关,审议每一笔费用的用途,并对改善职工福利不断出主意、提建议。生产经营小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较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
三是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公司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建立了厂务公开日常管理机制,下发了厂务公开考核评比办法,对涉及企业经营目标、民主评议、廉政建设、干部聘免等14项厂务公开主要内容,以职代会、公开栏、局域网等7种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予以公开,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重视、工会实施、纪委监督、部门承办、职工参与”的厂务公开工作格局。
四是坚持集体协商签定集体合同制度。自1996年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以来,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到位、在三个到位的基础上实现三个统一,即双向维护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两个文明的统一。集体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键要在落实上做文章、下功夫。多年来由于重视了集体合同条款的落实,广大职工对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普遍感到满意。
五、提高职工素质,是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最终目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苏州供电公司工会以建设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为根本,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活动,使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与时俱进抓宣教。公司工会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形势的变化,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内涵,强化主题教育成果。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政治、学法规、学技能、树电力企业跨世纪主人翁形象”、“新世纪、新形象、新贡献”、“内强素质出精品,外塑形象创一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再创新业绩”等主题教育。利用健康向上的文化载体,寓教于乐,丰富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五年来,公司工会共组织有一定规模的职工文体活动40多项,在省电力公司和苏州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职工队伍建设。
持之以恒搞评选。在职工中开展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已有十多年。工会始终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从每一个职工抓起,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十佳文明职工”、“十佳班组长”、“十佳服务明星”、“十佳优秀青年”等评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向纵深发展。
引导学习树新风。2002年,工会及时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化职工”的活动方案,把多年坚持开展的职工读书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层面,成为凝聚和吸引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的有效抓手。公司各单位结合实际先后组建了中层干部学习组、班组学习组、青年职工职工学习组、女职工学习组。工会下发了学习书籍10000多册,开展了“新世纪、我与书同行”、“三八”征文比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召开读书求知座谈会;总结读书活动成果;表彰读书成才的先进典型等,使职工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职工自觉学习蔚然成风,为此,公司被苏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学习型组织”。
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和谐的精神家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构筑“奋发进取、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努力将中行建成一个广大员工温暖的“家”。通过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体现“家”的关心;认真做好思想工作,体现“家”的关怀;生活上关心员工,体现“家”的体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体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了全行上下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近几年来,洛阳分行党委十分重视“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坚持党委支持、工会主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原则,坚持群众性、注重实效的原则,为“职工之家”创建提供坚强保证。同时,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制度。工会在加强民主管理中注重自身建设,积极参与业务发展。为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关系,工会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开展。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他们以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为载体,在全行上下营造了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业务发展和谐、内部管理和谐、整体工作全面进步的可喜局面。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百家和谐企业”,工会连续四年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会组织”,工会主席任应民连续两年被评为“洛阳市十佳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