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

时间:2019-05-14 21:4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

第一篇: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 直接证明

(1)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n⇒Q(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2)分析法

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2. 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 综合法证明问题是由因导果,分析法证明问题是执果索因.

2. 分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者在证明时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基础题 1. 要证明“3+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反证法,②分析法,③综合法.

ba2. 下列条件:①ab>0,②ab<0,③a>0,b>0,④a<0,b<0,其中能使≥2成立的条件ab的个数是________.

3. 已知函数f(x)=lg

4.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

析法是逆推法;⑤反证法是间接证法.其中正确的有

A.2个/ 6

1-x,若f(a)=b,则f(-a)=______(用b表示). 1+x()B.3个C.4个D.5个

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题型分类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

1112例1 已知a,b,c均为正数,证明:a2+b2+c2+abc≥63,并确定a,b,c为何

值时,等号成立.

21思维启迪:利用a2+b2≥2ab,再利用ab2,根据这个解题思路去解

ababab答本题即可.

已知a、b、c为正实数,a+b+c=1.求证:(1)a2+b2+c2≥;

3(2)3a+23b+23c+2≤6.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a+mb2≤a+mb.例2 已知m>0,a,b∈R,求证:1+m1+m

思维启迪:本题若使用综合法,不易寻求证题思路.可考虑使用分析法.

已知a>0,求证:

题型三 反证法的应用

例3 已知a≥-1,求证三个方程:

211a2-2≥a+-2.aa

x2+4ax-4a+3=0,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思维启迪:“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2,S3=9+32.(1)求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

S(2)设bn(n∈N*),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n

随堂练

A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若a,b,c为实数,且a

A.ac2

B.a2>ab>b2 baD.ab

()

()

2. 设a=lg 2+lg 5,b=ex(x<0),则a与b大小关系为

A.a>b

B.a

C.a=b

D.a≤b

3. 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b-ac<

3a”索的因应是 A.a-b>0

()

B.a-c>0 D.(a-b)(a-c)<0

C.(a-b)(a-c)>0

4. 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

A.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B.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a,b,c都是奇数 D.a,b,c都是偶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 设a>b>0,mab,n=a-b,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实数a,b,c,d满足a+b=c+d=1,ac+bd>1,则a,b,c,d

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时,第一步要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那么结论的否定是_____. 7. 设x,y,z是空间的不同直线或不同平面,且直线不在平面内,下列条件中能保证“若

x⊥z,且y⊥z,则x∥y”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条件的代号).

①x为直线,y,z为平面;②x,y,z为平面;③x,y为直线,z为平面;④x,y为平面,z为直线;⑤x,y,z为直线.

三、解答题(共22分)

ππ

10,,若x1,x2∈0,且x1≠x2,求证:[f(x1)+8.(10分)已知函数f(x)=tan x,x∈22

2f(x2)]>f

9.(12分)已知四棱锥S-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SD2,SA=1.(1)求证:SA⊥平面ABCD;

(2)在棱SC上是否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若存在,确定F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1+x2

2.B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若a,b∈R,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A.lg(1+a2)>0C.a2+3ab>2b

2()

B.a2+b2≥2(a-b-1)aa+1D.bb+

1()

2. 设a,b,c∈(-∞,0),则a+,b+c

bca

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3. 已知f(1,1)=1,f(m,n)∈N*(m,n∈N*),且对任意m,n∈N*都有:①f(m,n+1)=f(m,n)+2;②f(m+1,1)=2f(m,1).给出以下三个结论:(1)f(1,5)=9;(2)f(5,1)=16;(3)f(5,6)=26.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3()

B.2C.1D.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 关于x的方程ax+a-1=0在区间(0,1)内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5. 若a,b,c为Rt△ABC的三边,其中c为斜边,那么当n>2,n∈N*时,an+bn与c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6. 凸函数的性质定理为如果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x1,x2,fx1+fx2+„+fxnx1+x2+„+xn„,xn,有f

nn,已知函数y=sin x在区间(0,π)上 是凸函数,则在△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ax-1

7.(13分)已知函数f(x)=ln x-.x+1

(1)若函数f(x)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m-nm+n+

(2)设m,n∈R,且m>n,求证:.ln m-ln n2

第二篇: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课题】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能力要求:A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接证明的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了解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三种证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重点与难点】

能应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决一些简单的证明题。

一、知识回顾

1、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方法。其特点是由因导果

2、分析法:一般的,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理过程中,使每一步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的方法。其特点是执果索因

3、反证法:其证明步骤是

(1)提出假设——假设命题的 结论不成立。

(2)推出矛盾——从 已知条件和事实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 矛盾的结果。

(3)得出结论——由 矛盾结果,断定 假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二、预习作业

1、比较大小:

2

2、下列表述:(1)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2)综合法是顺推法。(3)分析法是执因导果法。(4)分析法是间接证明法。(5)反证法是逆推法。正确的语句有 3个。

3、在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若x0,y0且xy2,则1y1x和中至少有一个xy

小于2”时,假设则1y1x和都不小于2xy4、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5,-2),(1,2),(10,3),则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5、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

11bb1b(2)baaa

1112aba(3)ab(4)aba2bb(1)a

6、方程lnx-6+2x=0的解x0,则满足xx0的最大整数解是

三、例题

1、在数列an中,a12,an14an3n1,nN*.(1)证明数列an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3)证明不等式

2、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为三个内角A,B,C的对边。求证:

sn14sn对任意nN*都成立。113 abbcabc

3、若a,b,c均为实数,且ax2y

证明: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23,by2z23,cz22x3,22变题:若下列三个方程:x4ax4a30,x(a1)xa0,2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四、学教小结

五、当堂反馈

1、“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多有一个钝角。

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2、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OHm(OAOBOC), 则实数m的值是

1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作业卷

1、函数yf(x)是R上的偶函数,周期为2,当2

22、若函数f(x)的图像可由函数ylg(1x)的图像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则 0

f(x)x3、在RtABC中,A90,AB=1,则0

b1(2)ab0a2b2 a

ab(3)ab,cd,abcd0cd(1)ab0

4、给出下列命题:

(4)ab0,cd0ad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d5、若a,b,c,d,x,y是正实数,且P的大小关系为abcd,Qaxcybd,则P、Qxy6、p2x41,q2x3x2,xR,则p和q得大小关系是pq7、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2,前n项的和为sn,sn1,sn,sn2成等差数列,则q的值为-

28、若ab0,求证:a

9、已知为a非零常数,f(xa)ab1f(x)(xR,f(x)1),试判断f(x)是否1f(x)

为周期函数,证明你的结论。

(0,1)(1a)b,(1b)c,(1c)a不能同时大于

10、已知a,b,c,求证1。4

第三篇:人教版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训练38: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人教版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训练38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x-y1.若|x|<1,|y|<1,试用分析法证明:|1-xy

x-y证明:要证1-xy

x-y2只需证:|<1⇐|x-y|2<|1-xy|2 1-xy

22⇐x+y-2xy<1-2xy+x2y

2⇐x2+y2-1-x2y2<0

⇐(y2-1)(1-x2)<0

⇐(1-y2)(1-x2)>0.因为|x|<1,|y|<1,所以x2<1,y2<1,x-y从而(1-y2)(1-x2)>0成立,故|1-xy

sinB+sinC2.在△ABC中,sinA=,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 cosB+cosC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

sinB+sinC∵sinA=A+B+C=π,cosB+cosC

∴sinAcosB+sinAcosC=sin(A+C)+sin(B+A).

∴sinCcosA+sinBcosA=0,即(sinC+sinB)cosA=0.π又∵sinC+sinB≠0,∴cosA=0,∴A= 2

∴△ABC是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2·洛阳调研)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A.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B.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a,b,c都是奇数

D.a,b,c都是偶数

解析:选B.自然数a,b,c中为偶数的情况为:a,b,c全为偶数;a,b,c中有两个数为偶数;a,b,c全为奇数;a,b,c中恰有一个数为偶数,所以反设为: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2.若a,b,c为实数,且a

A.ac2ab>b

211baC. abab

2解析:选B.a-ab=a(a-b),∵a0,∴a2>ab.①

又ab-b2=b(a-b)>0,∴ab>b2,②

由①②得a2>ab>b2.1113.设a,b,c∈(-∞,0),则ab+c)bca

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111解析:选C.因为a++b+c+≤-6,所以三者不能都大于-2.bca

4.若a,b∈R,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A.lg(1+a2)>0B.a2+b2≥2(a-b-1)

aa+1C.a2+3ab>2b2D.

1解析:选B.在B中,∵a2+b2-2(a-b-1)=(a2-2a+1)+(b2+2b+1)=(a-1)2+(b+1)2≥0,∴a2+b2≥2(a-b-1)恒成立.

5.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

①(a-b)2+(b-c)2+(c-a)2≠0;

②a>b与a

③a≠c,b≠c,a≠b不能同时成立.

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A.0B.

1C.2D.

3解析:选C.①②正确,③中,a≠c,b≠c,a≠b可能同时成立,如a=1,b=2,c=3.二、填空题

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实数a,b,c,d满足a+b=c+d=1,ac+bd>1,则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时,第一步要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那么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故结论的否定是“a,b,c,d中没有一个非负数,即a,b,c,d全是负数”.

答案:a,b,c,d全是负数

7.(2012·黄冈质检)在不等边三角形中,a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为钝角的结论,则三边a,b,c应满足________.

b2+c2-a

2解析:由余弦定理cosA=<0,2bc

所以b2+c2-a2<0,即a2>b2+c2.答案:a2>b2+c2

8.设a3+2,b=27,则a,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a3+2,b=27两式的两边分别平方,可得

a2=11+46,b2=11+47,显然7.∴a

三、解答题

9.已知a>b>c,且a+b+c=0b-ac3a.b-ac3a,只需证b2-ac<3a2,∵a+b+c=0,只需证b2+a(a+b)<3a2,只需证2a2-ab-b2>0,只需证(a-b)(2a+b)>0,只需证(a-b)(a-c)>0.因为a>b>c,所以a-b>0,a-c>0,所以(a-b)(a-c)>0,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成立.

10.已知四棱锥S-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SD=2,SA=1.(1)求证:SA⊥平面ABCD;

(2)在棱SC上是否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若存在,确定F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已知得SA+AD=SD,∴SA⊥AD.同理SA⊥AB.又AB∩AD=A,∴SA⊥平面ABCD.(2)假设在棱SC上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BC∥AD,BC⊄平面SAD,∴BC∥平面SAD.而BC∩BF=B,∴平面SBC∥平面SAD.这与平面SBC和平面SAD有公共点S矛盾,∴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这样的点F,使得BF∥平面SAD.11.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c)=0,且00.1(1)证明:f(x)的一个零点; a

1(2)试比较c的大小. a

解:(1)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f(x)=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f(c)=0,∴x1=c是f(x)=0的根,c又x1x2 a

11∴x2=c),aa

1∴f(x)=0的一个根. a

1即f(x)的一个零点. a

11(2)c>0,aa

1由00,知f()>0,a

11这与f=0c,aa

11又∵≠c,∴>c.aa

222

第四篇: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基础导航:20.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纲要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3、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基础知识】

1.分析法:从原因推导到结果的思维方法.2.综合法: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法.3.反证法:判定非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来源:Z。xx。k.Com]

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⑴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⑵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定;⑶由假定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⑷间接证明命题为真.4.数学归纳法:设{pn}是一个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集合,如果⑴证明起始命题p1成立;⑵在假设pk成立的前提上,推出pk+1也成立,那么可以断定,{p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5.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6.数学归纳法的步骤:(1)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2)证明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由(1)(2)得原命题成立

【例题精讲】

例1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实数.

求证:由y=ax+2bx+c,y=bx+2cx+a和y=cx+2ax+b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证明: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任何一条抛物线与x轴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y=ax+2bx+c,222

2y=bx2+2cx+a,y=cx2+2ax+b,得Δ1=(2b)-4ac≤0,Δ2=(2c)-4ab≤0,[来源:学科网]

Δ3=(2a)-4bc≤0.上述三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4b+4c+4a-4ac-4ab-4bc≤0,∴2a+2b+2c-2ab-2bc-2ca≤0,∴(a-b)+(b-c)+(c-a)≤0,∴a=b=c,这与题设a,b,c互不相等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

111例2已知a>0,-1, 1+a>.ba1-b 222222222222

1【证明】 证法一:由已知->1及a>0,可知b>0,ba

要证1+a>

1-b可证1+a·1-b>1,a-b11

即证1+a-b-ab>1,这只需证a-b-ab>01,即1,abba

而这正是已知条件,以上各步均可逆推,所以原不等式得证.

1及a>0,可知1>b>0,ba11

∵->1,ba

∴a-b-ab>0,1+a-b-ab>1,(1+a)(1-b)>1.由a>0,1-b>0,得1+a1-b>1,即1+a>.1-b

[来源:学_科_网]20.2【基础精练】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那么a>b”时,假设的内容应是()

3A.a=b

33B.a<

3333D.a=b或a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强化训练

3333

C.a=b且a

2.下列条件:①ab>0,②ab<0,③a>0,b>0,④a<0,b<0,其中能使+≥2成立的条件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设S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b∈S,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b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b∈S,有a*(b*a)=b,则对任意的a,b∈S,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a*b)*a=aB.[a*(b*a)]*(a*b)=a C.b*(b*b)=bD.(a*b)*[b*(a*b)]=b

4.设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a-b|≤|a-c|+|b-c|C.|a-b|+

a-b

2B.a+≥a+baab

aa

D.a+3a+1a+2-a

5.已知函数f(x)=ax+2a+1,当x∈[-1,1]时,f(x)有正值也有负值,则实数a的取值

范围为________. 6.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对于m,n∈R,恒有f(m+n)=f(m)+f(n)-6,且f(-1)

是不小于5的正整数,当x>1时,f(x)<0.那么具有这种性质的函数f(x)=________.(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函数即可)

7.如下图,在杨辉三角形中,从上往下数共有n(n∈N)行,在这些数中非1的数字之和是

________________.11 121 1331 14641 „„[来源:学|科|网]

8.试证:当n∈N时,f(n)=

39.如右图所示,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求证:平面PAC⊥

平面BDE.10.已知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满足Sn=2an-3n(n∈N).

(1)求证{an+3}为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

(2)数列{an}是否存在三项使它们按原顺序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拓展提高】

1.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和DCEF不在同一平面内,M、N分别为AB、DF的中点.(1)若平面ABCD⊥平面DCEF,求直线MN与平面DCEF所成角的正弦值;(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与BN是两条异面直线.

*

*

2n+

2

-8n-9能被64整除.

【基础精练参考答案】

5.-1

f(1)·f(-1)<0,∴(a+2a+1)·(2a-a+1)<0.∴-11时,f(x)<0,∴a<0且f(1)=a+6≤0.∴a≤-6(a∈Z).∴a=-6,-7,-8„都符合要求. 7.2-2n解析:所有数字之和Sn=2+2+2+„+2

n

-1)=2-2n.n

n-

1=2-1,除掉1的和2-1-(2n

nn

8.证明:证法一:(1)当n=1时,f(1)=64,命题显然成立.(2)假设当n=k(k∈N,k≥1)时,f(k)=3当n=k+1时,由于

32(k+1)+2*

2k+2

-8k-9能被64整除.

-8(k+1)-

9=9(3

2k+2

-8k-9)+9·8k+9·9-8(k+1)-9=9(3

2k+2

-8k-9)+64(k+1),即f(k+1)=9f(k)+64(k+1),∴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可知,对于任意n∈N,命题都成立. 证法二:(1)当n=1时f(1)=64 命题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k∈N,k≥1)时,f(k)=3由归纳假设,设3将

32k+

22k+2

*

2k+2

*

-8k-9能被64整除.

-8k-9=64m(m为大于1的自然数),=64m+8k+9代入到f(k+1)中得

f(k+1)=9(64m+8k+9)-8(k+1)-9=64(9m+k+1),∴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知,对于任意n∈N,命题都成立. 9.证明:∵PO⊥底面ABCD,∴PO⊥BD.又∵O是正方形的中心,∴BD⊥AC.∵PO∩AC=0,∴BD⊥平面PAC,又BD⊂平面BDE,所以平面PAC⊥平面BDE.10.证明:(1)∵Sn=2an-3n(n∈N),∴a1=S1=2a1-3,∴a1=3.又由

Sn=2an-3n,

*

*

Sn+1=2an+1-3(n+1)

n

得an+1=Sn+1-Sn=2an+1-2an-3,[来源:学§科§网

Z§X§X§K]

∴an+1+3=2(an+3),∴{an+3}是首项为a1+3=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来源:Zxxk.Com] ∴an+3=6×2

n-

1,即an=3(2-1).

(2)解答:假设数列{an}中存在三项ar,as,at(r

s

r

t

s+1

=2+2,∴2

rts+1-r

=1+2

t-r

(*)

∵r、s、t均为正整数且r

列。[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拓展提高参考答案】

解:(1)取CD的中点G,连结MG、NG.设正方形ABCD、DCEF的边长为2,则MG⊥CD,MG=2,NG2.因为平面ABCD⊥平面DCEF,所以MG⊥平面DCEF.可得∠MNG是MN与平面DCEF所成的角.

因为MN6,所以sin∠MNG=MN与平面DCEF所成角的正弦值.

(2)证明:假设直线ME与BN共面,则AB⊂平面MBEN,且平面MBEN与平面DCEF交于

EN.由已知,两正方形不共面,故AB⊄平面DCEF.又AB∥CD,所以AB∥平面DCEF.而EN为平面MBEN与平面DCEF的交线,所以AB∥EN.又AB∥CD∥EF,所以EN∥EF,这与EN∩EF=E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所以ME与BN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

第五篇: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乡宁三中高中部“自主、互助、检测”大学堂学案数学选修2-22014 年3月4日 课题: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主备人:安辉燕参与人:高二数学组1112.①已知a,b,cR,abc1,求证:9.abc

②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ab.求证:ama.学习任务:

①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并会用直接法证明一般的数

学问题

②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反证

法证明一般的数学问题 3.求证725

自学导读:

阅读课本P85--P91,完成下列问题。

1.直接证明----综合法、分析法

(1)综合法定义:

框图表示:

问题反馈:

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

(2)分析法定义:

框图表示:

思维特点:执果索因

2.间接证明----反证法

定义:

步骤:

思维特点:正难则反 拓展提升:

3.讨论并完成课本例1--例5 设a为实数,f(x)x2axa.求证:

自主检测:

1.如果3sinsin(2+),求证:tan()2tan.-bmbf(1)与f(2)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

下载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修改版

    高三导学案学科 数学 编号 6.6编写人 陈佑清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习目标】1. 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

    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龙源期刊网 http://.cn 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作者: 来源:《数学金刊·高考版》2014年第03期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贯穿在整张高考卷的始终,解题过程中处处离不开分析与综合.近年......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学案)

    SCH数学题库(学生学案)班级座号姓名请到QQ群208434765或高二数学备课组下载答案 例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生学案)(1) 2. 2 .1综合法和分析法(1)--综合法 1(课本P36例):已知......

    推理与证明-13.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案)

    响水二中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编推理与证明主备人张灵芝总第67期§13.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基础自测1.分析法是从要证的结论出发,寻求使它成立的条件. 答案充分 2.......

    35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五篇材料)

    【2012高考数学理科苏教版课时精品练】作业35第五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已知集合A={x|log2x≤2},B=(-∞,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其中c=________.解析:由log2x≤2,得00a恒......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测试题[五篇材料]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B.肯定条件,否定结论,推出矛盾C.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的......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共5则)

    8.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学目标:重点:综合法,分析法与反证法的运用.难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能力点:能用三种方法解决简单的证明问题及三种证明方法的综合应用.教育点:体会数......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分析法学案(!)

    2.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分析法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结合教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分析法 (2)通过教学实例,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通过教学实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