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章 统计管理体制
第四章 统计管理体制
第一节 统计管理体制概述
一、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及分类
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具体地说,它是国家对政府统计组织、统计管理机构中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职责范围、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
科学的统计管理体制的确立,有利于统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有利于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统计监督的客观性、独立性。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
集中型的统计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国家统计机构进行,其他主管部门一般不负责统计工作,国家统计机构对全国的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其优点是:
第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第二,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第三,易于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分散型的统计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分散在各主管部门进行,各主管部门为实施管理所需的统计资料基本上由其所属的统计机构提供。分散型统计体制优点在于:
统计工作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进行。
二、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设有统计处。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全国的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一切统计制度、方法、表式等,各地方、各部门及各公私企业都必须遵照执行。
1958~1976年,我国统计工作和统计管理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统计工作受到严重冲击。1962年4月4日,《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1966年开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统计工作遭受到最严重的破坏,政府统计机构被撤销。
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家统计局,1979年10月和1984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1983年12月颁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将这一统计管理体制法律化。
第二节 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一、机构和编制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这种双重管理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由国家统计局对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领导。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级市、县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政府统计机构,在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完成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和当地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由当地党委管理,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党组协调管理。(三)部门统计系统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统计机构或配备的统计人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一些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依法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报送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部门统计系统的编制和干部由部门自行管理。
二、经费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经费管理上基本上是分级负责,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事业费,国家统计事业编制的经费,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的各项经费,由中央财政拨付,国家统计局统一管理。
《统计法》第十九条对于经费保障做出了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三、业务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业务管理方面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主要表现为:
(一)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在组织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二)对统计业务具有领导权或指导权
国家统计局依法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组织实施有关基本国情国力的调查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综合性统计,负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业务工作,审批部门调查项目,制定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审批部门统计标准。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在统计业务上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以完成国家调查任务为主,同时也可以接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调查。
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完成国家调查任务和地方调查任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一、单选
1.统计法中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A.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
【解析】统计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原始统计资料,是指向被调查者直接收集的、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二是对已经经过加工的统计资料进行收集。这两个方面的统计调查,其具体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
《统计法》中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前者。
2.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A.国家统计局报国务院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3.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D.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
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审批。D.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5.《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规定。
D.由国家统计局,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解析】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和部门统计标准。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可以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6.在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普查项目是()。A.经济普查
【解析】2003年8月,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家编制五年规划更加衔接,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性安排的通知》,确立了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三项国家周期性普查制度。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0和6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
7.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体工商户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l万元以下的罚款。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
__________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B.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A.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请审批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请审批。”
10.民间统计调查是()统计调查。D.非官方
【解析】民间统计调查,是指我国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所组织的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的,由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所组织的各种统计调查活动。概括为一句话,可以简称为非官方统计调查。
二、多选
1.搞好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统计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汇总与整理,才能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A.及时B.准确C.全面E.系统
【解析】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调查取得统计资料完整与否、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取得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原始统计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汇总与整理,才能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作用。
2.我国统计调查制度由()组成。A.地方统计调查制度B.部门统计调查制度C.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解析】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包括:
①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拟定、经国务院批准;②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③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制定。
3.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由____审批,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____审批。()A.本部门C.国家统计局
4.下列组织中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的有()。A.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C.轻工总会E.纺织总会
【解析】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的必须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类似轻工总会、纺织总会等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也应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
5.利用统计调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危害国家安全的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E.进行欺诈活动的6.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具有制定统计标准的法定权限的有()。
C.国家统计局
D.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
E.国务院有关部门
7.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等的标准化。
A.指标涵义B.分类目录C.统计编码D.计算方法E.调查表式
8.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包括()。B.人口普查C.经济普查D.农业普查
9.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A.统计调查C.统计报告E.统计监督
10.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有()。A.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B.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C.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D.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E.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答案】还有: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11.民闻统计调查指我国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国家机关所组织的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的,由()组织的各种统计调查活动。
A.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
D.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个人
12.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
A.调查主体.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多为商业性的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还有一些社会团体
B.调查目的,一般都为了谋利
C.服务对象,主要是为国内外各类公司的企业服务
D.调查内容,多为商业性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为公司和企业提供统计信息咨询资料
E.个别的还受国外一些组织委托收集涉及政治内容的调查材料
三、判断
1.统计调查制度等同于法,因为《统计法》赋予了统计调查制度相当于法的效力。(×)
【解析】《统计法》赋予了统计调查制度相当于法的效力。但必须指出,尽管如此,统计调查制度并不等同于法。
2.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的统计调查项目分为三类,即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3.统计工作所需经费不应列入财政预算。(×)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4.对未标明法定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5.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有重复的,采用上一级部门的统计调查结果。(×)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6.民间统计调查实际上也属于政府统计调查。(×)
【解析】我国的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等,两者是不一样的。
7.《统计法》规定:利用统计调查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某生产糖果的跨国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就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调查,在申请到涉外调查许可证后,可直接进行相关市场调查。(√)
【解析】业务范围中含有市场调查内容的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可以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在境内直接进行与本机构有关的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市场调查,但不得从事社会调查,也不能够接受委托进行调查。
第二篇:长效管理体制
创卫长效管理机制
为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和完善管理水平,推动创卫工作实现日常化、制度化,形成长效管理体系,经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决定,实行以 “一制、二队、三报、四宣、五点”为主要内涵的“12345”工作机制,使创卫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点评,确保街区面貌更美观、环境更整洁、楼道卫生更到位。
一、成立一套工作领导机制 首先健全工作领导小组
创卫成功后,要保证机构不撤、力量不减,要集中全街力量来推动落实,进一步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以街道书记为总负责、街办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街办班子成员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采取分工负责制,设立市容环境、病媒防制、公共场所、单位窗口、宣传资料、纪律监督等九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的任务、职责、要求全部明确细化,确定相关责任,将创卫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人。
其次是完善分片包干制度
创卫工作的基础是社区;为帮助和督查社区深入推动创卫,制定“街办干部包片社区责任制”,每个班子成员包片两个社区,每个街办干部包点一个社区,带具体责任、带硬性任务、带上级精神深入社区,深入楼院,参与到社区工作一线,督促社区落实工作任务,协调、帮助社区解决在创卫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再次是建立督查管理机制
努力形成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和监督体制,创卫工作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每一项任务要具体落实到相关职责部门、社区及每个具体的工作人员。在创卫工作中,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二、组建两支环境整治队伍
针对部分居民住户未形成环境卫生意识,还存在着乱扔、乱倒的不文明现象,着重加强整治与监督力度,在街道与社区两个层面分别设立环境督查整治队。环境督查整治队要相互配合,加强力度,从内到外、由外及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网络。
一是街区环境督查整治队
以街办执法中队、环卫所为主要力量,组成街区环境督查队,主要负责加强整个街区大街巷、重点部位的卫生管理,每天在辖区内巡查整治乱堆乱放、占道摊点、垃圾死角等。执法中队要根据辖区实际定岗定责,八一大道、永叔路、耶稣堂巷市场、福山巷等地段要作为重点部位加强整治。
二是社区环境督查整治队
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组成了社区环境卫生督查队。社区环境督查队由社区工作站站长担任队长,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副站长为副队长,主是督查本社区的环境卫生,重点是督查居民住宅区庭院、楼距、楼道的清扫保洁以及居民住户生活袋装垃圾的收集。督查队每天至少巡视两次,发现情况做好记录,确保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干净的居家环境。
三、形成“三报”工作机制 “三报”是指举报、汇报、通报。第一,构筑举报平台
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发动群众力量共同加强对街区环境的治理,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力度。以受理中心为平台,以“前台受理、后台处理”为原则,努力构建起现代化、多元化居民举报受理机制。首先是增设两条便民服务热线:2153023、2153024,工作日内安排了受理员接听登记。其次是申请便民邮箱:在网易上,以街办名称第一个字母申请了电子邮箱,主是方便居民群众在八小时之外反映情况。再次是开辟“网上信访”,在街办政务网站专门设立了“街道信访”市民板块,安排专人每个工作日分两个时段查询。
第二,制定汇报会制
为全面掌握街区动态,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决定每周一下午为街道创卫工作调度会(本着“精简会议”的精神,与每周社区工作会议合并)。调度会上,主要是各社区针对本社区的创卫工作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经验、认清不足、反映难点,反馈举报的落实情况,确保街办统筹全局,作好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同时在下情上传的基础上,做到上情下达,及时向社区传达全市、全区、全街创卫工作的总体动态和最新信息。
第三,采取通报机制
着眼于发动社区各方力量,采取工作通报机制。依托街办信息栏、社区宣传栏等载体,一方面表扬在创建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通报在创建工作中表现后进的单位或个人,督促其及时整改到位。同时要加强了对驻地单位的通报,对不配合、不支持创卫工作的,及时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的内容,必须提交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未通过前不得擅自通报,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通过通报机制,有力督促驻地单位、沿街店面、居民住户自觉地遵守文明规则,维护周边环境。
四、推进四种宣传方式
为扩大活动声势,营造全民共参与的良好局面,引导居民住户积极踊跃加入到创卫工作中来,要不断创新宣传载体,扩大辐射功能,使得“南昌是我家、创卫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具体要采取四种方式:
1、夯实传统方式宣传
首先在主要街巷的醒目位置悬挂关于创卫工作的大型横幅,时刻提醒居民群众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争当文明市民;其次,在各社区每月一期的宣传板报中,要保证有相当篇幅的创卫工作相关内容。第三,不定期地制作创卫工作宣传专栏,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效并总结一定经验,举办创卫工作宣传展,展示街区管理的成果。
2、积极主动上门宣传
各社区在日常上户工作中,面对面地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特别是将受举报或平常表现不佳的居民住户列为上门宣传的重点对象,使其尽快融入到创卫工作行列中来。要多批次印制各类宣传单,包括“致居民公开信”、“健康知识手册”、“居民卫生知识”等,在上户时全部发放到居民手中,有效铺开宣传覆盖面。
3、加强循环流动宣传
社区小喇叭是我街宣传工作的特色亮点,要充分发挥小嗽叭的流动宣传优势,在每天两次广播内容中增加创卫工作的内容,特别是编入一些精练的、流畅的口语与歌谣,每天循环不断地播出,使创卫工作意识与消防安全意识一样,在居民群众脑中根深蒂固。
4、借助政务网站宣传
充分运用现代媒介加强宣传,发挥街办政务网与社区服务网两级网站的时效性、便捷性功能,不定期在政务网站上发布创卫工作及创卫公告,公布街办工作方案、制度及相关通知要求,使群众足不出户,只要轻点鼠标便能了解街办创卫工作工作动态。同时在街道网站论坛上专门开设创卫论坛社区,鼓励辖区网民居民在网站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五、明确五项整治重点
找准突破点,是确保整治街区环境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环节。根据本街区的实际,主要将“六小行业、居民楼院、驻地单位、小街小巷、病媒生物”等五个方面作为督查管理的重点部位。要密切联系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轮流攻关,确保难点变易、弱点变强,取得显著成效。
1、确保六小整治更彻底
本着“有力整治、有情帮扶”的原则,把好“三关”加强整治力度。一是把好“培训关”。为使“六小”业主了解和掌握“六小”标准,要分批次、分类型组织“六小”业主免费培训,举办餐饮类、副食品类、美容美发及公共场所类三种不同类型“六小”学习班,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有针对性授课。二是把好“整治关”。配好相关卫生监督等责任部门做好审批验收,对不符合要求标准的责令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要求业主关停并转。同时把好入口,新开业的“六小”行业,卫监员要把好证照审批,不符合要求的坚持不能发证。三是把好“督查关”。立足于长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对“六小”行业督查与指导力度,及时纠正业主营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确保辖区“六小”行业符合要求标准。
2、确保居民楼院更整洁 据统计,辖区内共有楼栋446栋栋,庭院60处。要依托六级城市管理网络,积极组织实施社区卫生大整治,在各社区中营造出“街街清扫、栋栋粉刷、户户袋装、人人保洁”的浓厚创建氛围。各社区工作站要牵头负责,对本社区的居民楼道庭院卫生整治工作全面统筹安排,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住户整治楼栋卫生,清杂物、扫灰尘、刷墙壁、除广告、淘粪池,努力达到地面净、墙面净、楼顶净、空中净“四净”效果。
3、确保驻地单位更到位
创卫工作离不开驻地单位的大力参与配合,驻地单位也是创卫的重点部位,要积极帮助和指导驻地单位进一步完善创卫工作机制,力争达到两个到位:一是硬件上,加大单位卫生整治。驻地单位是社区单位卫生的重中之重,在辖区楼栋院庭中,单位房及公房有391栋,占辖区楼栋总数的81.8%,督促驻地单位要市、区创卫要求加强单位卫生的整治。二是软件上,加强单位创卫活动。指导驻地单位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并着重完善创卫资料,做好查漏补缺,按照“国家卫生城”标准,形成完备齐全的一整套工作资料。
4、确保街巷整治更美观
严格遵循市里提出的“小街小巷大洗礼”的要求,以路通、沟通、池通“三通”为目标,不断加小街巷整治工作。一是整路面。全面开展小街巷路面整修工作,组织人员修补小面积破损的小街巷,并协助市政部门维修辖区内主要街巷;二是掏粪池。辖区基础设施陈旧,化粪池堵塞是一个经常性的问题,将经常性问题日常性处理,努力做到发现一处、疏通一处。三是清摊点。执法中队要加大小街巷占道摊点的清理整治,还道于民,经常性地巡查街巷,注意防止反弹。
5、确保病媒防制更达标
鉴于街区为基础设施较差的老城区,病媒生物防制为街办一项工作重点。为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卫生标准之内,一方面坚持日常消杀。街道消杀站每天要对辖区农贸市场周边、居民小区、垃圾箱、下水道等部位进行免费消杀,一天消杀两次;另一方面坚持定期投药。以全市春季、秋季两次灭“四害”活动为契机,在“四害”滋生季节,发动居民群众、驻地单位投放鼠、蚊、蝇、蟑等药,形成全民除四害的局面。
总之,加强创卫工作长效管理,切实做到总体部署,全民动手、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强力突破,把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创建目标结合起来,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向上的现代文明街区”而共同努力。
平安物业办公室
第三篇:酒店管理体制
中国搬运站立志打照行业最大的信息网
酒店管理体制
部分划分
设置原则
精简、统一、效能
具体设置
一室九部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经理 客务部 房务部 餐务部 商品部 工程部 保安部 人事部 财务部 康乐部
办公室 层级体制
1.总经理(决策层)、副总经理 垂直性领导
2.部门经理(管理层)指挥——执行——督导——反馈 3.主管领班(督导层)
4.领 班(基层管理)
5.服务员(操作层)
科学管理
组织、计划、决策、激励、领导、协调、控制 10服务礼仪
编辑
接待礼仪
1.接站礼仪
(1)掌握抵达时间
迎送人员必须准确掌握客人乘坐的飞机、火车、船舶抵达的时间,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
(2)注意接站时的礼仪
对提前预订远道而来的客人,应主动到车站、码头、机场迎接。一般要在班机、火车、轮船到达前15分钟赶到,这样会让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的客人不会因等待而产生不快。
(3)服饰要求
在接待不同国别客人时,应考虑到他们所能接受的服饰颜色的习惯。接待人员应熟悉各国人员对颜色的喜好。
2.到店时的接待礼仪
(1)欢迎问候
接待人员要笑脸相迎,先主宾后随员、先女宾后男宾的顺序欢迎问候。
(2)发放分房卡
及时将分房卡交给客人,为客人打开电梯门,用手势请客人进入电梯,对行动不方便的客人主动携扶入电梯。
(3)列队欢迎
对重要客人或团队到达时,要组织服务员列队到门口欢迎。服装要求整洁,精神要饱满,客人到达时,要鼓掌,必要时总经理和有关领导要出面迎接。在客人没有全部进店或车辆未全部开走前不得解散队伍。
送客礼仪
1.规格
送别规格与接待的规格大体相当,只有主宾先后顺序正好与迎宾相反,迎宾是迎客人员在前,客人在后;送客是客人在前,迎客人员在后。
2.注意事项
对于酒店来说,送客礼仪应注意如下几点:
(1)准备好结账
及时准备做好客人离店前的结账,包括核对小酒吧饮料使用情况等,切不可在客人离开后,再赶上前去要求客人补“漏
账”。
(2)行李准备好
侍者或服务员应将客人的行李或稍重物品送到门口。
(3)开车门
酒店员工要帮客人拉开车门,开车门时右手悬搁置车门顶端,按先主宾后随员、先女宾后男宾的顺序或主随客便自行上车。
3.告别
送走客人应向客人道别,祝福旅途愉快,目送客人离去,以示尊重。
4.送车
如要陪送到车站、机场、码头等,车船开动时要挥手致意,等开远了后才能够离开。
迎送事务
1.事前准备
迎送身份高的客人,事先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派人到机场等候客人,代替办理相关手续和提取行李。到达酒店后播放高雅的音乐,以消除客人旅途疲劳,另外,也可准备一些最新报纸、杂志。员工要训练有素,从而给客人留下美好、愉悦的第一印象。
2.协助工作
指派专人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及机票、车、船票和行李提取或托运手续等事宜。重要代表团,人数众多,行李也多,应将主要客人的行李先取出,最好请对方派人配合,及时送往住地,以便更衣。
3.接待过程中
必须严格履行酒店接待工作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自觉维护酒店的声誉。
4.住店后
掌握客房入住情况,制作有关客房入住情况的各类报表,为酒店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并通过电脑、电话、单据、报表等方式和途径,把客人的有关资料传递给各部门。
5.重视分别接待
在酒店门口,不要千篇一律地写上“Welcome”一词,而应根据不同国籍人员到来之前时,随时换文种。如果装上电动旋转式的大字标语牌,不断旋转亮出各国语言,会给客人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在客人住的房间里,再挂上一面小小的所在国的国旗,桌上放着印有该国语种的报刊,相信酒店与客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会明显缩小。
接待礼仪
1.客人到达时,要热情主动地问候客人。这可以说是礼貌服务的第一步。问候时要使用“先生”、“小姐”等礼貌称呼,使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问候语。
2.接等客人时,要全神贯注,与客人保持目光接触。
3.平等待客,不得有所歧视,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贫穷或是富有、国内同胞或是外国游客,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4.为客人服务时,应遵循先主后次,先女后男的原则。
5.送别客人时,应主动征求客人对于酒店的意见,并致以“不足之处请多包涵”、“欢迎再次光临”、“再见”等客气用语。
中国搬运站
第四篇: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不过有人迸发了,有人消磨了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本节学习要求: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三个层次分别包含什么;2.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3.单位负责人的定义、范围、会计工作管理中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谁管?管谁?)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怎么管?)管理职能
(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订规矩)
谁才有权订规矩?注师及事务所:谁须具有注师资格?注师资格获取的条件?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其股东或合伙人的资格、其设立审批权?证期相关业务许可证?
(二)市场管理过程监管
退出管理
初级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
高级
(三)人才评价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
表彰奖励先进会计工作者:财政部组织全国评先3年1次;评先选10人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法》
财政部——全国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检查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本行政区域内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四)会计监督检查
《注册会计师法》
财政部——全国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检查部门及权限分工(检查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省级财政部门——本行政区域内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
二、会计工作自律管理——行业自律,自己管理自己
(一)协会:成立的依据、性质、成立时间,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全国会员大会产生理事会、理事会下设13个专门委员会
(二)学会:创建时间、财政部所属的社会组织、学会的三大特征——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
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单位会计工作由谁来管,出了问题找谁?
(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单位负责人的概念: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具体哪些人可以称之为单位负责人
(1)法定代表人(针对法人企业):国有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因为没有股东会),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最高行政官员(例: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2)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针对非法人企业):代表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2.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会计法》规定:
(1)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2)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3)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单位会计人员归谁管理
单位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
·········虫虫资料之《理顺脉络》·第一章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知识结构·虫虫资料之《理顺脉络》·········
第五篇: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四、秦集镇财政管理体制
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核定上级补助和上解支出数、定额补助,超收基数增量部分区、镇五五分成,超支基数增量部分全部由镇承担。现就我镇目前财政管理体制简述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为有效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区政府将适合我镇管理的收支下划我镇,明确区乡两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收支范围。
(二)保障区乡两级利益。在确保区级经济发展和我镇即得利益的基础上,财力适度向乡镇倾斜,增强乡镇财政实力,让乡镇镇“有能力干事、有钱干事”。
(三)属地管理。重新划定我镇征管范围,将适合我镇征管的企业列入我镇财政收入范围;并将我镇划定范围内的临时报验登记的建筑安装企业税收划入我镇征管范围。
(四)体制设计简单明确、便于操作。
二、主要内容
(一)我镇财政收入范围的划分
1、征管范围。我镇税收征管范围:长青乡税收征管范围以南、以西,分别至禹会区行政区划线。长青乡与我镇交界的征管范围以所辖行政村进行划分。
我镇征管范围内,原属我镇的企业,地税继续由地税城西所 1
负责征管,国税由区国税局负责征管,税收属我镇收入;原区级企业2009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区级企业,由区国税局、地税禹会分局负责征管,税收属区级收入;原区级企业2009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下划给我镇,属我镇企业,由区国税局、地税禹会分局负责征管,税收属我镇收入。我镇征管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实现的税收,原属我镇征管的,继续由我镇征管,税收收入属我镇收入。
我镇征管范围内,属区重点工程项目(含属市、区两级2010一2012年大建设范围内的工程),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实现的各项税收属区级收入,由区税务部门负责征管,区级在年终财政结算时,按当年实现地方税收的5—10%补助我镇;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实现的各项税收属我镇收入,由区国税局和地税城西所负责征管。
我镇征管范围内,临时报验登记的建筑安装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其实现的各项税收属我镇级收入,由我镇负责征管。
今后我镇征管范围内新增企业(区级改组改制企业或区级招商引资企业除外)实现的各项税收属我镇级收入,由我镇负责征管。我镇征管范围内,区级改组改制企业或区级招商引资企业实现的各项税收属区级收入,由区税务部门负责征管。
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现的各项税收属我镇收入,区与我镇5:5分成,由区税务部门负责征管。
2、收入范围。实行按税种划分,原则上,凡适合我镇征管的税种均列入我镇收入范围。包括在我镇范围内组织征收的中央收
入和我镇地方收入,具体包括:
中央收入:增值税75%部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60%部分。
我镇地方收入:增值税25%部分、企业所得税25%部分、个人所得税25%部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消费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保障金列为区级收入范围。
(二)我镇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
1、我镇本级支出。我镇承担镇党政机关运转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支出。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其他支出等。
2、我镇本级支出内容:
(1)人员经费支出,包括:聘用人员经费、村干部工资等;
(2)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定额办公经费、定额燃修费、水电费等;
(3)专项经费支出,包括:招商引资经费、综治经费、购置修缮费、会议费、征兵及民兵训练费、民政抚恤救济经费、文明创建经费、农林水经费、中小企业发展经费等。
3、列入区级支出范围的我镇支出:
(1)我镇机关在编人员经费、我镇小学人员和公用经费、我镇卫生院退休人员经费、司法所定额公用经费、核定的代课教师工资等支出由我镇承担;
(2)农村五保、农村低保等支出由区级承担。
(三)我镇财政收支基数的核定
1、收入基数。按照我镇2009年财政收入实际入库数,加上区级下划企业2009年实际入库数,核定我镇的财政总收入、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基数。
2、支出基数。参照我镇2009年财政支出和考虑我镇经济发展、保证我镇正常运转需要,核定2010年我镇财政支出,其中:我镇聘用人员经费、定额公用经费、车辆燃修费等定额支出不高于区级标准。以核定后的财政支出加成2%机动经费,确定我镇财政支出基数。
(四)上级补助和上解支出的核定
1、上级补助。中央补助项目为工资制度改革调资补助,省级补助项目为取消农业税补助、取消农业税附加补助,区级补助项目为区对我镇财政补助、村干部工资区级补助。中央和省级补助均全额补助我镇。
2、上解支出。项目为我镇机关在编人员经费上解、我镇小学人员和公用经费上解、我镇卫生院退休人员经费上解、司法所定额公用经费上解、核定的代课教师工资上解。上述上解支出均为2010年我镇应承担部分核定。
(五)定额补助或定额上解基数的核定
我镇收支基数、上级补助、上解支出核定后,收入基数加上级补助,即为我镇总收入,支出基数加上解支出即为总支出。收大于支为定额上解基数;支大于收为定额补助基数。对完不成收入基数造成的财力缺口,区级不予补助;增收节支形成的财力结余,留给我镇使用。
(六)财政收支增量结算
1、收入增量结算。从2010年起,我镇地方收入超过地方收入基数的增量部分(不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市级分成30%,区级分成20%,我镇留用50%。
2、支出增量结算。从2010年起,我镇支出超过支出基数部分,全部由我镇承担,区级不予补助。对列入区级支出范围的我镇支出按下述进行结算:
(1)我镇机关在编人员经费、我镇卫生院退休人员经费、司法所定额公用经费、核定的代课教师工资等支出增量部分由我镇承担;
(2)我镇小学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农村五保、农村低保等支出增量部分由区级承担;
(3)我镇承担的牵动性强或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项目,区级根据项目情况给予我镇专项转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