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为目标,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
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
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关于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第二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为目标,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关于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第三篇:解放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习体会
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思想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在工作中有干劲、有热情、有激情,所以说解放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解放思想,激发起工作中的热情、激情和干劲
解放思想,要努力做到“三破三激”,一是破除工作中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激发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解放思想一小步,促进工作一大步,把解放思想做为永无止境的事情,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激发工作热情。二是破除四平八稳的中庸思想,激发勇于开拓、事争一流的工作激情。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思想理念,不断激发工作中敢闯、敢做、敢于争先的激情。三是破除懒惰作风,好人主义的思想,激发勤奋敬业、作风过硬、雷厉风行的工作干劲,进一步增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寻求快乐和幸福
解放思想,就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当热爱与奉献变成自觉,干工作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就会在苦和累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讲“给永远比拿更愉快”,在工作中辛勤的付出,就是一种“给”的表现,是高尚的行为。“给”是幸福感的源泉和真谛,同时让人产生成就感。我们的队伍中张思德、雷锋一生都在践行着“给”,只干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讲奉献,不图索取,他们是工作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杰出代表,是追求高尚精神生活的典范。
三、解放思想,追求正确的人生观
解放思想,就是要追求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把心思都用在“想干事”上,把精力用在“干成事”上。以解放思想,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为动力,确实以人为本,为民为重要标准,立足新农合的中心工作,开阔视野,用活跃的思维想办法,用跨越的眼光谋发展,用创新的手段干工作,真心实意为身边的同事办实事,为服务对象办事,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之中,生命才会有意义。
第四篇:安全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安全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确保学校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学生接送车辆驾驶员的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签订本责任书,校车司机责任书正文开始校车司机责任书简介:为了加强对幼儿园及校园车辆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签订此责任状。
一、驾驶校园车辆《校车司机责任书》一文简介结束
为了加强对幼儿园及校园车辆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签订此责任状。
一、驾驶校园车辆的驾驶员必须由有合法驾驶手续,具有三年以上驾驶经历,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责任心强。
二、驾驶员在接送幼儿前,必须对驾驶车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坚决不上路行驶,时刻保持车况良好。
三、驾驶员驾驶车辆接送学生和幼儿时坚决做到不超员行驶、不超速行驶,上下幼儿一律停靠在安全、宽阔的地点。
三、严禁酒后驾车,出车接送学生不能饮酒。学校发现酒后驾车,有权停止接送,由于饮酒造成不正常驾驶,出现人为事故,责任自负。
四、不能超速行驶。为了赶时间,有意加快速度,致使学生碰撞,造成人身伤害,后果责任自负。
五、由于驾驶技术不过硬等出现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等后果责任自负,不能请人代驾。
八幼儿从上车到下车这段的生命安全由司机负责,请务必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十 雨雪天气和大雾天气特别注意行驶安全
十一 开车时不接不打私人电话
四、违反上述规定的,对驾驶员按有关规定处理,造成安全事故的,司机承担所有责任。
园方签字: 司机签字:
校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强校车管理,雪天路滑,明确做好期末考试期间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确保学生参加考试师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目标责任:
1、校车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车,严禁闯灯越线,严禁超载、超速行驶,杜绝事故隐患和违规行为,确保行车安全。
2、不准用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
3、司机必须是驾龄3年以上,三年内任一记分周期累计分满12分或者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驾驶人不得驾驶校车接送学生。
4、接送学生车辆必须保证车况良好,必须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并做好保养维修记录,出车前必须按《例行保养条例》检查车辆,尤其要认真检查刹车、车灯等车辆的安全性能,严禁车辆在不安全的情况下行驶。
5、接送学生车辆应按核定数量乘坐,严禁超载,严防事故的发生。
6、负责接送学生的车辆驾驶员要准时按送学生,要有教师随车负责,并认真记录好乘车学生的名单,不准出现漏接学生的现象发生。
7、负责按送学生的车辆要安全、及时的将乘车的学生送到目的地。
8、对因松懈,不落实责任而造成事故的由交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9、本责任书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
此目标责任书一式两份,校车、学校各持一份。
学校:校车驾驶员:
学生乘坐校车安全责任书正文开始
兹有学生家长自愿让学生乘坐车主车号的车辆。为了加强和规范接送学生用车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校车管理规定》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的安全管理的规定,双方制定本责任书:
一、家长必须配合车主对子女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熟知交通规则,并教育子女认真严格遵守交通秩序。
二、家长必须教育子女爱护车辆,保持车内整洁。
三、家长必须告知子女要准时上车。超出发车时间双方须及时联系,了解情况,妥善处理。
四、家长必须向子女讲清楚当驾驶员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拒绝乘车并告知家长,由家长向学校举报:
1、校车驾驶员没有按规定地点进行停放,导致学生上下车及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
2、校车驾驶员未严格按照核定载客人数载客。
3、校车驾驶员存在作风问题或身体心理健康的现象。
4、校车驾驶员酒后驾驶的车辆。
5、校车驾驶员出现超速行驶,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
五、家长有责任了解接送子女车辆的基本情况(驾驶人员的作风、身体状况、驾驶经验以及车况是否符合要求等),发现异常应当向学校举报。
六、此责任书一式三份,车主、学生家长和学校各执一份。
校车安全责任人(签名):乘坐校车学生家长(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党章规定党员八项义务的第一项。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论述。孔子讲:“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他在《论语》中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意思是:学习新东西,并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他还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教书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够。汉代刘向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思是:人少小时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明鲜亮;壮年时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光线强烈;老年时好学,就像燃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毛泽东少年即立志:“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培根在他的《论学习》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建立学习型政党。可见,学习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现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教育体系制度也在进一步健全。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和政治责任,把学习作为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在当前显得更加重要。
第一,学习是对自身最好的投资。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谁占有知识,谁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谁的知识更新快,谁就掌握了经济的制高点。清代顾炎武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这里所说的“退”,现在理解就是不学习你就会失去机会,丧失机遇。有的干部老说自己进步慢。这些干部讲话讲不出道道,写文章写不出条条,干工作理不出框框。在知识爆炸时代,吃老本是不行的,需要向他人学、向实践学,活到老,学到老。国学大师季羡林在301医院住院两三年,还博览群书,每天坚持写一两千字的文章。文学巨匠巴金晚年也是学习不止。最近的文坛名人易中天出了很多书,讲了很多关于学习的问题。有的人说没有学的机遇,但没有学的机遇,人就会失去很多机遇;有人说没有学的时间,但每天挤出两个小时,完全是可能的。如果每天把时间泡在酒摊上、泡在牌桌上、泡在无所事事上,再多的时间也是不够的。我们要舍得在学习上花时间。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你对自身的投资就越多,相应的你自身的价值就越高,如同股市一样,你的前途就会成为一个人人争购的绩优股。
第二,学习是最好的美容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就是气质,就是内在美。它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核心,最容易打动人、折服人。读书学习是培养一个人气质的最好途径。对一个人来讲,外表的美是表面的、暂时的,而内在的美才是本质的、永恒的,这个内在的美就体现在气质、气度、气势、气魄上。如果掌握了知识,能够引经据典,能够入木三分,能够讲出道道,能够理出头绪,那么说话就有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这样,人就会充满自信,满脸笑容,这比什么化妆品都强,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美容吗?如果没有知识,讲不清,道不明,干不成,人就会自卑,苍老的快。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学习搞好了,心灵会得到净化,情趣会得以提升,心情会更加舒畅。有些同志在其他方面花了很多精力,不如用这份精力来读书、来学习,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学习的美容效果远比化妆品强多了。
第三,学习是成功的阶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增益长智,读书助你成才。“知识明,则力量进”,“知识就是力量”。每个干部都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学习力,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之书。作家韩少功说,现在书很多,大体分四类,一是可读之书,二是可翻之书,三是可备之书,四是可扔之书。现在的问题是可扔之书不少,这是一种文化悲哀。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为更好的工作提供基础。去年,温总理到欧州访问接受采访,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总理引用六段诗章回答了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巧妙,很有水平,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一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幅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表明温总理是平民总理、亲民总理,爱学习。二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表明了总理在想什么。三是郑板桥的《竹》中的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体现了爱民之心。四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五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六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总理回答之后,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使众多外国记者对总理刮目相看,对中国刮目相看,为总理的成功访问增光添彩。这是一个有知识的领导、爱民的领导,在世界上树立了很好的影响。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他能精彩地回答这个问题吗?能为我们这个大国更多的增光吗?所以说学习的越多,成功的机会也越多。不断地学习,永不懈怠地学习,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成功的阶梯。学习的时间要靠挤,每天挤出一两个小时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干部队伍中有不少同志把时间用来写字、写书、写诗,很值得宣传。大家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别人讲话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从哪个方面吸取教训;别人处理问题,为什么处理的好、运用的是哪一种方法,这里面学无止境。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有限的工作,无限的学问,做好分管工作是最大的学问,也是最好最实的学问。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的载体,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晏殊、柳咏、辛弃疾的名句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佳话。我们何不把这也作为我们学习的境界呢?学习对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