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理好五个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统战工作的水平
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提出:处理好“五个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统战工作的水平
9月3日,全市统战部长座谈会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出席并讲话,他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大学问,政治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要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树立“一种理念”,抓住“六个关键”,处理好“五个关系”。
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资源理念。这个“资源”,是指统战工作所联系的网络、建立的渠道、结交的朋友,包括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统战工作开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拥有资源的多少。牢固树立资源理念,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资源,用足用活用实各种资源,发挥统战资源独特优势,不断提升统战工作水平。一要挖掘资源。就是摸清底子,对统战工作对象登记造册,建立代表性人士资源库,加强培养,真正掌握一批靠得住、用得上、肯帮忙的各界代表人士队伍。二要整合资源。就是积极协调,对现有资源优化组合,谋取最大效益。比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吸收有关部门参加,把各部门掌握的政策资源集聚在一起,统筹研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三要营造资源。或壮大统一战线队伍,或拓展统战工作领域,或创新统战工作载体,精心培育新的资源。抓住六个关键。一是要有政治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要有创新意识。善于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工作的整体推动。三是要立足于实干。善于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把心事用在想事、干事、谋事、成事上。四是要有自律能力。特别是在同非公人士交往中,要做到自重、自警、自律、自爱。五是要运用统战的方法开展统战工作。要尊重规律,按政策办事,多沟通、多协调,争取形成合力。六是注重运用人格的力量和非权力领导艺术待人处事。努力把统战工作做得更加入情入理,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务虚和务实的关系。要围绕中心,虚功实做,在实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二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随着统战工作领域和层次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对象扩大到15个方面,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以个体带动群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三是主观和客观关系。目前统战系统部门的条件都不够好,有的甚至很差,在这种情况下,统战工作条件的改善主要靠自身努力,要有一种争取精神,学会借“势”借“力”,借船下海,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为统战工作服务。四是打基础和管长远的关系。必须立足长远,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比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做工作,就可能会失去;社区和社团也是新的统战领域,如果我们不去介入,也可能失去这块阵地。五是强化主体与延长手臂的关系。要坚持发挥各级统战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与其他从事统战工作的部门和团体之间的联动作用,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二篇:如何处理好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五个关系
如何处理好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五个
关系
如何处理好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五个关系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主题,这是多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不断调查研究,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法治化的科学命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对人民法院工作目标的高度概括,是对审判工作的理性认识,集中反映了审判工作的本质特征,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所带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法院的审判工作日趋复杂。如何面对新形势所带
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新世纪法院主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研究是搞好审判工作的一个前提,是法院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各级法院都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目标纳入重要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探索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新经验和新途径。笔者就在法院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切身体会,认为搞好法院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调查研究工作在人民法院工作中虽区别于一线的审判工作,但它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硬性工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首先,调查研究工作可以提高干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文字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干警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执法水平。其次,调查研究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审判工作中出
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审判工作的不断提高;第三,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提高审判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通过调查研究,对今后一个时期审判工作的重点及着力方向提出预测性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性参考。因此说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实”工作,必须作为一件“实事”来抓。
但是,调查研究工作也需要务“虚”。由于调查研究工作并非是一个或几个专职调研人员即能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调查的是审判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是新方法、新思路、新对策、新途径。因此,它需要熟知情况的审判一线全体人员的参与与配合。而当前由于审判工作任务较重,加之很多人对调查研究工作持有偏见,认为审判机关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审判工作,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工作,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不乐于或
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工作。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从务虚入手,首先加大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从思想这一根本上提高干警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评比之中,这样虚实结合,才能使调研工作贯穿于审判工作的每一个方位,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
二、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调研工作既然是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要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领导重视、群众参与。首先,领导重视是前提。俗话说羊群走路靠头羊。领导领导,顾名思义,他要起到“领”和“导”的作用,也就是领路和导航人即指引和带领。要搞好调研工作必须领导重视,所谓领导重视,第一,要领导认识到位、宣传到位,即“言传”;第二,要布置到位,检查到位;第三,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做则,作出表率即“身教”这一点尤为重要,人命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就
是这个道理。领导以身作则了,群众自然也就重视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好群众。其次,群众参与是关键,实践出真知。因此,调查研究必须来源于实践。法院的实践,就是一线的审判及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单凭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是不行的,调查研究它是一项实践性、体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各个方位全体干警的参与。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因此说,做好调研工作必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重视,群众参与。
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
调研工作既是一项专项工作又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工作,既需要具有一定功底的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又需要有兼职人员辅助配合,要专兼结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首先要发挥专职人员的特长与主脉的作用,发挥其指导、协调以及质量把关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兼职调研人员支脉 的作用,调动起各个方位的兼职人员的骨干作用,利用他们熟悉“一线”情况,扎根群众之中的优势,带动起广大干警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使它们成为调研工作伸向各个方面的“触角”,及时对各个方面情况变化产生“反映”。使调研工作不断从“实践”的土壤中吸收营养,补充血液。形成主脉与支脉接通,支脉与血肉相连的脉络贯通血肉相连的调研结构和态势。http://
四、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审判工作要重视质量,调研工作同样要重视质与量,要质量并重。量是基础,质是关键。
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指导审判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所以无论是调查、分析还是预测,都要扎扎实实的深入实际,加以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切合实际和切实可行的见解,这样才能起到调研工作对审判工作指导和对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如果调查的情况不实或调研成果脱离实际,使领导 的决策失误、对审判工作起不到指导作用,甚至影响或贻害审判工作,那么就丧失了调研的真正作用。因此调研工作要特别注重“质”。但从法院目前的人员情况看,一是机构改革后人员偏少,审判任务过重;二是人员素质和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使调研文章都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和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差距是可以靠勤奋来缩短的,只要勤思索、勤动笔、勤写、勤练,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借鉴,调研水平是可以也一定会提高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数量是质量的基础,强调数,也就是强调人人参与,这是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处理好成果与应用的关系
调研的目的是出成果,成果的目的是应用。因此成果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成果就谈不上应用,而应用是成果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成果不能实现转化应用,那成果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搞好调研工作首先要注重出成果,出了成
果以后,要千方百计的使成果转化应用,成为指导审判工作实践或领导决策的依据或参考。但并不是所有的成果都能转化应用,为了减少无用之功,或劳而无功,在开发成果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它的应用价值,它的实用性、指导性,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实现调研工作的目的和效率效果的统一。
第三篇: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文章标题: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既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形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更是实现大城市带农村的破冰之举。我认为,在建设“一圈两翼”布局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妥善处理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
非均衡
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的成功理论和实践,均衡发展是目的,非均衡发展是手段。在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
一是推进“一圈”和“两翼”协调发展。“一圈”与“两翼”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目的,“一圈”的“加快”和“率先”发展是重要手段。因此,在“一圈”和“两翼”的用力方面需要妥善把握,既要千方百计促进“一圈”加快发展,又要适度兼顾“两翼”的经济发展;既要避免出现只注重非均衡发展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象,又要避免出现过份注重均衡发展而导致的“均衡慢发展”的现象,以重点突破“一圈”之功,带动“两翼”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全市协调发展之效。
二是增强外延拉动带的综合竞争力。核心是外延的基础,外延是核心的延伸,核心强则动力足,外延强则辐射大。因此,在发展的策略上一方面要增强核心动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外延拉动带的综合竞争力,以更充分发挥“一小时经济圈”的整体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是扶持外延拉动带短板区县加快发展。毋庸讳言,“一圈”之内的23个区县中,有部分外延区县经济总量偏小、实力偏弱,是“一圈”发展的短板。木桶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要最大限度发挥“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需要外延拉动短板区县的迅速崛起。因此,在注重推动“一小时经济圈”整体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大扶持短板区县的力度,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产业布局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妥善处理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竞争增强活力,合作使双方或多方共赢。
一是加强“一圈”内各区县的分工协作。建设“一小时经济圈”要注重从整体和全盘考虑“一圈”内各区县的产业发展重点,避免产业趋同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现象。要引导各区县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区域合作来做大规模、壮大产业、形成集群,切实发挥好聚集效应。
二是推动“一圈”与“两翼”区域协作。“一圈”与“两翼”合作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对接、项目的扶持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既要统筹“一圈”与“两翼”的整体协作,也要考虑对口帮扶区县产业对接与互补,增强区域协作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川渝经济合作。川渝经济共生性强、竞争性大,既需要积极推进川渝合作,共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又需要在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及招商引资等许多方面参与激烈的竞争,增强双方的经济活力。建议在“一圈”的外延区选二至三个区县作为川渝经济合作的示范点,建设川渝经济合作的桥头堡。这样既能增强“一圈”外延区的综合竞争力,又能推进川渝地区更为紧密的合作,促进成渝腹心地带的迅速崛起,增强成渝两个极核辐射带动能力。
妥善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既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举措,也是政府加强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打造“一小时经济圈”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来推动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有利于“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的基础设施。政府应着力规划和建设一系列与“一小时经济圈”加快、率先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和通讯设施。
二是健全推动“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外延拉动带的迅速发展,政府应充分发挥直辖市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探索创新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强化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各界投入“一圈”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一圏”集中,推动“一圈”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是优化促进“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关键在营造一种促进创业、促进创新、促进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抓好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真正形成人人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社会氛围。
妥善处理自我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一是要使“一小时经济圈”的规划、战略始终与全国、全球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要适时准确分析把握发展现状,研究全国、全球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二是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既要市内统筹,也需要在全国范围来谋划。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注重打造优势产业和填补西部地区产业空白,注重与周边地区产业的错位发展和配套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注重加强与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的合作与衔接,做好交通网络的连接,打造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积极引进周边地
区能源和资源,弥补我市水、电、气、煤等资源的不足。
三是既要注重发挥“一小时经济圈”对“两翼”的带动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对周边省市的辐射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调节,形成一小时物流中心,努力引导“一小时经济圈”外居民和人才往圈内集中,促进市外周边地区产业与一小时经济圈配套。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现阶段而言,“一小时经济圈”内各区县同全国大多数的区县一样,不可能新发展的工业企业都是低耗能、高环保的企业,同时在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淘汰和改造现有的工业企业。全面实行低能耗、高环保的新型工业化,显而易见不具有现实性,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特别是要突出重点,抓好主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嘉陵江、乌江的“三江六岸”生态长廊建设,搞好各区县主要河流和小流域的水质保护,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兴直辖市。
《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四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公开选拔与服务全局的关系。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公选干部只有在大局的指导下运作,才有灵魂和方向,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同时又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开辟途径。二是处理好文化水平与工作实绩的关系。文凭和考试成绩,是体现领导干部内在素质的重要基础,是对文化水平的折射和实证。注重实绩,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自己的知识能力,通过群众的力量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成果的尺度。实践证明,处理好注重文化水平与工作实绩的关系,是取得公开选拔成功的关键,二者不可偏废。三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关系。搞好公开选拔必须从实际出发,坚决克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不良倾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决策,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干部选拔工作紧贴经济建设中心,达到科学性、实效性的统一。不能脱离实际,凭想当然和一时热情,更不能追求轰动效应。只有紧扣发展这个主题,才能使公开选拔工作开展得既扎扎实实,又富有成效。四是处理好严格把关与大胆创新的关系。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步骤搞好组织实施,忽视每一个环节都会给公开选拔工作造成失误。必须严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办事,在坚持原则和程序的同时,又要在具体操作上灵活掌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干部选任方式、考察方式。五是处理好公开选拔与合理使用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开选拔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但从总体上说,公开选拔仍是干部选用工作中的一种方式,不能以公开选拔代替其它选拔任用方式。为防止工作的片面性和简单化,在搞好公开选拔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它任用方式,坚持公开选拔与委任、选任、聘任等有机结合,更好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挖掘好每个干部的潜能。
第五篇:共产党员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共产党员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暑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有感根据学院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的要求和机电管理系假期”三学”为主题的自学活动的统一部署,我利用暑假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部分党的文件,以及一些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原著,共产党员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是我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时的一点感触.一是正确处理树立远大理想与抓紧今日努力的关系,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土义”。《国际歌》中最后一句,意思也是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要在全世界实现。当然,共产主义要靠几代人、几十代人以至上百代人奋力拼搏才能得以实现。真正的共产党人要把自己的每一步努力,每一项工作都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才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做好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正确处理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做到正确使用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明确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八条义务和享有的八条权利。义务和权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方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共产党员只有忠诚地履行义务才能充分地享有权利,同样只有正确地行使权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义务。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二者都是党员的行动准则。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十分珍视党给予的权利,正确行使,不滥用职权;对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
务,则应该认真贯彻,切实履行。凡是不珍视党给予的权利,不正确履行党确定的义务,轻则走下坡路,丧失党员条件,重则违法犯罪,成为腐败分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经受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不正确行使手中权利,不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危害更大。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一定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正确处理“大公”与“小私”的关系,坚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对共产党员提出了四条要求,其中一条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阐明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员义务中要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所谓“大公”,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所谓“小私”是指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共产党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关键是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能够正确处理好“大公”和“小私”的关系。古人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这一利民之举。党提出“为民、务实、清廉”,正是以民为本的充分体现。每一位党员都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任何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不能允许和容忍的。
四、正确处理领导和服务的关系,改进领导作风,当忠实的人民公仆。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他用此观点摆正了主人和公仆,领导和群众的位置。毛泽东同志提醒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并告诫党的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当好人民公仆,但也有少数人官做大了,权也大了,不珍惜手中的权力,甚至滥用职权,由公仆变为主人,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都要引以为戒。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要充分地体现在领导就是服务上。
五、正确处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不断地解决好思想入党问题。俗话说,世界观是总开关。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组织上入党,要不断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还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中指出“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告诫全党经常清洗思想上的灰尘。人们常说,做官先做人。做人的过程也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思想上一旦放松改造,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厦门特大走私案中涉及的25人被双开,这些人都是思想上放松警惕和“意志薄弱者”。赖昌星正是抓住党员队伍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而放松思想改造的这些人的弱点,以金钱美色作诱饵而腐蚀了党的干部。改造世界观不是一句空话,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要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侵袭,做到富贵不能淫,金钱不动摇,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做到一个头衔一肩重任,为民办事;—份薪水,知足常乐,艰苦朴素;一段任期,风尘仆仆,身挑重担;一个清官,以身示范,当好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