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建工作科学化这一时代命题。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在紧贴中心、服务发展中找准定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看来,党建工作比较“虚”和“空”,部分党务工作者也常常感到工作存在形式主义不良倾向。从根本上讲,症结在于党建工作的定位存在问题,没有正确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党建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范畴的工作,与发展第一要务的“实体”相比,显得较“虚”;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硬指标、硬任务相比,显得较“软”;与各项易于“显山露水”的发展业绩相比,显得较“隐”。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服务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植根于党建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务虚”与“务实”之间的关系。坚持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对党建工作的“规定动作”不能因其“虚”而不为,更不能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简单地“捆绑”、“贴标签”而致使党建工作“虚无化”。
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增强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和融入度。要推行项目化党建,实现“虚”功“实”做。善于借鉴经济工作领域项目管理的有效做法,每年围绕地方党委工作大局,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征集、可行性论证,确立一批创新创优项目和实事党建项目,通过推动党建项目的实施,组织和动员党员干部投身重点工程建设、引领全民创业、打造软环境等全局工作中去,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使党建工作既“无处不在”又“实实在在”。要推行标准化党建,实现“软”功“硬”做。善于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党建的每一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标准、进度等要素尽可能做到细化、量化,同时探索建立党建共性指标标准认证体系,使党建工作指标“硬”起来,不能数字量化的要有便于落实和验收的定性标尺和样本。要推行效益化党建,实现“隐绩”显性化。党建工作是最实的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要使“无形财富”有形化,“隐性资产”显性化,党建工作就要像经济领域那样讲究成本核算,建立健全以党员活力指数、干部作风效能、群众满意度等要素在内的党建效益考评指标体系,对党建工作的运行质态和作用发挥情况给予客观评价,使党建工作成效清晰可见。
二、处理好“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在创新载体、找准抓手中增强活力。
不少党员干部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力,这与党建活动的程式化、载体创设缺乏内涵不无关系。一个好的载体,能为党建工作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当前,基层党建载体的创设,需要处理好丰富内涵与拓展外延的关系,以内涵的不断丰富增强外延拓展的底蕴,以外延的不断拓展增添内涵的活力指数。
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各领域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创设党建载体,做到既紧贴生产生活实际而务实管用,又具鲜明的行业特色而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带动、激励、凝聚功能。另一方面,基层党建又要以开放的视角,自觉融入到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时代大潮中。通过广泛开展“统筹共建、多方联创”、“机关+村居(社区)”、“企业+村居”等结对共建活动,使各领域党建工作在拓展外延中丰富内涵,在开放联动中增添活力。实践证明,开展基层党建活动,绝不能搞那些了无新意、缺乏实质内容的教条主义和务虚动作,也绝不能搞那些表面热闹而实际缺乏效果的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三、处理好“短期”与“长效”的关系,在创新制度、健全机制中提升科学化水平。
制度创新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党建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关键要有一套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要产生较大影响力,形成工作品牌,关键也取决于制度创新。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建活动开展不可谓不多,创新举措不可谓不新,探索的党建工作经验不可谓不活,但固化为党建工作制度成果的为数不多,而从“墙上”落实到“行动”上的长效机制则少之甚少,表面热闹一时的多,堪称“永恒经典”的少。党建工作制度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就难以摆脱“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为此,要处理好党建工作“短期”与“长效”的关系,做到党建集中活动高潮不断,长效机制建设探索不停。
要主动求变,依托现有的制度体系,做好“破”、“改”、“立”工作。以转变作风和优化服务为重点,积极探索党组织创建“五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创业型、创新型、廉洁型)的有效形式和成功经验,探索开展各领域党员干部服务发展、带头创业的长效机制。通过推进党建工作制度的不断创新,形成一套集理论学习、党员培训、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绩效考核等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同时,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在不同阶段集中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使党建工作始终保持“短期看有声势,长期看有机制”的良好局面。
四、处理好“盆景”与“花园”的关系,在培育典型、打造品牌中增强“磁场效应”。
树立典型,推广典型,运用典型推动全局工作,是工作实践中经常运用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重典型培育、轻典型引路,重“点”上包装、轻“面”上推广等不良现象,党建典型资源的示范、激励、辐射功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影响了党建工作成效。
基层党组织要按照“抓培育、树典型,抓推广、促提高”的工作思路,以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五好”党组织、“三创”型党组织、“共产党员先锋岗”等党建品牌为抓手,培养、造就一批重量级党建工作“盆景”,以“盆景”影响、辐射、带动面上党建工作“百花齐放”。选树党建典型,要遵循可学、可比、可亲的原则,避免典型“高”“大”“全”,多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注重在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一线中去发现、锻造一批当先锋、打头阵的先进群体和优秀党员,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奋力赶超。要健全激励机制,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不断壮大党建工作的先进群体,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营造出“一个党员就是一
面旗帜”、“向我看齐”等学典型、争先进的良好党建工作氛围,使党建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不断创新,整体推进。
第二篇:撰写讲话稿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撰写讲话稿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撰写领导讲话稿是各级办公室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检验办公室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领导讲话稿的要求越来越高,撰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各级文秘人员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研究和把握其内在规律。联系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要写好领导讲话稿,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
••••
一、把握工作与提炼文稿的关系
••••领导讲话稿绝大部分是用来总结、部署、指导、推动工作的,文稿与工作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文稿应来自于工作,反映工作,其每一个观点都应有扎实的工作相对应,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同空中楼阁。“问渠哪得清,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文稿是渠,那么工作就是能保持渠清的源头活水。这就是说,工作决定文稿。另一方面,文稿对于工作决不是被动消极的反映,相反,科学揭示工作规律的文稿对工作能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正是文稿的这种作用,才使得原来看似自然发展的工作体现阶段性,看似分散的工作体现出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从看似客观发展的事物中找出主观努力的因素,从而使人们认识领导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本地本单位领导工作的信心和积极开展工作的自觉性。
••••可以说文稿因反映工作而有价值,工作因文稿的准确深刻表述而显现其规律性、逻辑性,从而促进工作更好地落实。二者必须有机统一起来,决不能搞成文稿与实际工作两张皮。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从两方面都作出努力:既要在文稿提炼上下功夫,更要在把握工作上下功夫。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把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构思、动笔之前,首先要对整体工作发展,各项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位置及进展,各个时期对全局工作起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作,一些重要工作的政策规定等,都要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正确把握。我们常讲“写材料的主要功夫在材料之外”,就是指在文稿之外对工作的把握。当然,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认真钻研提炼文稿的各种写作艺术,使熟练的写作技法与正确的工作把握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进而达到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的境界。••••
二、把握领导意图与阐发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文秘人员每撰写一篇领导讲话稿,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处理得好,能使领导意图得到充分体现,文秘人员的辅政设谋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取得领导和大家满意、工作受益的良好效果。反之,如果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对领导意图领会有误,体现不准,就会造成不良后果。领导意图是处理文稿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撰写文稿必不可少的运作方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完善、丰富和发展前者。要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一方面,必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体现领导意图,弄清领导同志对所讲的工作到底往什么地方用力,想达到什么目标。为此,要尽可能完整地收集领导同志在研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在基层检查工作时讲的意见,所关注的正反方面典型,以及班子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其本质性要求。同时,还要善于站在领导的高度,以领导的身份和口气,设身处地去体会讲话的场面、对象和效果,要对领导讲话的特征、习惯用语等个性化的东西仔细体味,认真把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秘人员接触和消化吸收材料多、思考和议论问题比较多的优势,围绕领导意图进行创造性思维,大胆提出丰富、拓展、深化、完善领导思想的意见。具体讲,就是要对领导思考基本成熟但尚未找到准确语言表述的想法、意图进行论证,形成结论,并尽可能用准确科学的文字加以表述;对领导十分关注但尚未拿定主意、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拿出可供领导选择的预案;对领导提出来的工作想法、意见,发现有不周不当的地方,提出补充修正意见,从而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表达得更准确、更深刻。••••
三、谋篇布局与表述艺术的关系
••••这一关系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篇领导讲话,主题是啥,有哪些主要论点,内容怎样分先后、主次、详略,这都是谋篇布局应考虑的问题。这些确定后,如何运用恰切的语言进行表述,做到严谨、准确、精炼、深刻,则是应考虑的形式上的表述艺术和技巧问题。一个好的谋篇布局,能为恰当合理的表述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表述艺术就无从谈起;反之,表述艺术运用得当,也能使谋篇布局更显严谨、明晰,更具气势,更加情真意切,引人入胜。因此,二者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为前者服务并反作用于前者。••••处理好谋篇布局和表述艺术的关系,对成功地写好领导讲话非常重要。我们感到,谋篇布局应在注意选好角度及定好主题,突出重点及兼顾全局的基础上,重点注意“主线系”的问题;表述艺术应在注意写真话、写短话、写新话的基础上,重点注意运用“观点群”的问题。所谓“主线系”,就是在领导讲话文稿中,为了集中表现主题而形成的以主题为贯穿全篇的大主线,与从各方面为主题服务的不同层次的分支主线共同构成的主线体系,简称“主线系”。建立“主线系”的概念,能帮助我们分析理解领导讲话文稿,也能帮助我们设计将要撰拟的领导讲话文稿框架布局,构思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分布。平时有些同志感到综合文字材料的内容繁多,难以理出头绪或感到无从下笔,主要就是因为脑子里尚未树立起“主线系”的概念。理清、设计并运用“主线系”去撰写领导讲话文稿,秘书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至少有三项:一是围绕文稿要讲的工作,尽可能地把反映其历史、现状、发展及市内外经验、机遇、条件、制约因素等多种资料收集齐全;二是围绕领导意图,分析研究资料,确定讲话材料主题;三是围绕主题,大体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大层次,确定各大层次的分主线及支主线,以及各层次分、支主线的观点、论据等,从而形成一个讲话的“主线系”。把主线系建立起来后,就能目的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地去设定文稿结构,统一调度,使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材料,避免行文中出现逻辑混乱、内容前后重复等问题,做到主题明确、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所谓“观点群”,就是围绕一个重大问题的提出或一个重要观点的确立,提炼出若干个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观点去论证它、支撑它,以加重它的分量,增强它的说服力,使人们接受它、贯彻它。如我们在写一篇关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领导讲话文稿时,用了这样两组密切相关的排比句:在调整的方向上,要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发展,从按计划种植向按市场需求种植调整,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调整。在调整的范围上,自然条件好的地方要调整,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更要调整;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要调整,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更要调整;耕地多的地方要调整,耕地少的地方更要调整。这两组排比句形成的观点群,层层递进,形成一种非调整不可的内在逻辑力量,使讲话到这里掀起一个高潮,大大增强了气势和感召力,给人以不容置疑的强烈感受。由此可见,观点群的提炼、归纳和组合、运用,必须紧紧围绕寻求重大问题的解决办法或重要观点的确立来进行,并且必须准确、深刻地揭示出相关事物的规律性,观点群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必须是正确的、结论性的东西,运用时力求简洁、生动,做到一句话一个意思。
••••
四、领导审定与终极标准的关系
••••一般来说,一篇领导讲话文稿是否成功,主要看是否能顺利通过领导审定关,即被主讲领导所确认、同意使用。这是必不可少的一关,也是撰写领导讲话文稿最现实的标准。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领导审定并非终极标准。因为有的时候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领导同志对一项工作的了解不够透彻,或对某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清楚,对呈报上来的讲话材料中的问题一时没有发现,就同意印发并按稿子去讲。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撰写材料的文秘人员虽然表面上履行了审定程序,不需要承担多大责任,但从深层次看,是我们对所撰拟材料的准确性、可行性没有高度负责,其后果轻则影响领导和机关的形象,重则对工作造成损害,必须尽最大可能予以避免。因此,广大文秘人员在撰写领导讲话文稿时,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定要增强终极标准意识。所谓终极标准,就是领导讲话材料经领导审定、印发使用后,大到谋篇布局、主题选定、观点提炼、数字引用,小到语言推敲、标点符号运用等,都不能出现差错。这就要求每篇领导讲话文稿都要力求揭示工作运行或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提法和观点都必须符合政策法规和党纪政纪,引用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和各项数字都是经过核实、准确无误的,要能经得起社会各界包括各种才俊之士、权威人士的检验,经得起时间推移和历史发展检验,从而做到真正对文字工作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真正对领导同志负责,这才是各级文秘人员应取的态度。
第三篇:述职述廉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接近岁尾,不少地方和单位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已开始述职述廉。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思想上获得新的提高和进步,是很有必要的。述职年年有,但严肃认真还是敷衍了事,效果大不一样。根据以往的经验,提高述职述廉的质量,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虚”与“实”。工作一般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的。这里的“虚
”,除了指工作思路、施政理念等之外,还有蕴含在“实”中的“理”。在述职述廉中,只讲“虚”不讲“实”,“虚”里来“虚”里去不好;还是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同样,只讲“实”不讲“虚”,一件“事”又一件“事”罗列,没有提炼、归纳,见事不见理,述职述廉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是“大”与“小”。有人喜欢大而化之,讲“大”不讲“小”。特别对事关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事”,极少涉及。有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就是要“抓大事”,因而重“大”轻“小”,对一些“小事”上不了心、入不了眼。另有一些干部则是讲“小”不讲“大”,“小”中看不到“大”。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述职述廉中,这两种倾向都应注意避免。
三是“表”与“里”。“表”是事物的现象,“里”是事物的本质。成功企业家的工作方法一般讲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说,每天的事情每天要做完,做完每天的事情都要整理、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有所进步和提高,这叫“工作学习化”。一天尚且如此,一年下来更应如此。我们应提倡“年事年毕,年清年高”。这就需要在述职中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做过的一些事情的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只重表面,忽略实质,结果必然是日计有余,岁计不足。
四是工作与生活。这里的工作,是指明摆着的、大家都看得见的;这里的生活,是指工作圈之外的,大家看不见的。比如8小时之外的家庭生活、休闲娱乐、交际活动等等。干部述职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述廉”。这要求我们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来检视自己。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生活问题不是小事。一些拉拢腐蚀干部的人,大多是在生活中使劲、设套的,而一些干部也就是在不检点的生活中入套、下水的。近些年来所揭发出来的那些腐败分子,不少就是在生活问题上出事的。讲工作同时也要讲生活,这于己、于家、于党、于事业都有好处。
述职,既是一个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自我汇报,也是一个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自我反映,还是一个干部思想方法好坏、工作水平高低的检验。在述职中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地“述”,才能“述”出真实的“我”、客观的“我”、全面的“我”,也才能在述职述廉中提高思想,找准方向,鼓起干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来年工作。
第四篇:乡镇卫生院院长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乡镇卫生院院长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具有学习思辨等五种能力是当好乡镇卫生院长院长的前提,但仅有这个前提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四两拨千斤,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出力不讨好,费劲不小,效果不好。在领导方法运用上,还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具体要求是搞好局部,服务大局。院长首先要把卫生院的事情办好,然后才能服务好所辖乡镇的农民,如果卫生院的事情办不好,服务全乡镇经济建设和全乡镇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础上,院长一定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对于院长来说,要从卫生事业发展是大局,本乡镇经济建设是大局,全乡镇人民的健康是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安排工作,要从这些大局出发,服务服从于这些大局。二是处理好大权与小权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这是处理大权与小权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院长首先要把握和界定什么是大权,其次大权独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要依靠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民主过头或集中过头都不利于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而对决策以外的小权,则要尽可能地分散和下放,使班子其他成员及班组长乃至负责具体工作的人有权有责,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大事抓好,小事问到,这是处理大事与小事关系的一般方法。作为院长,要时刻把握好卫生院的大事要事,学会牵牛鼻子带动全局和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如果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本末主次,不善于划分责任,不放手、不放心,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势必影响全院工作的开展。切记大事不管会坏事,小事积多成大事。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内是内部管理,外是外部协调。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就是要两手抓,既重视卫生院的管理,又不忽视卫生院与外部的协调。卫生院的管理是基本任务,要注意宏观上、制度上、机制上的管理。要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卫生院的效率。在做好卫生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外部协调上。院长外部协调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卫生院的工作开展。在协调问题上,既要注重处理好与本县卫生局的关系,也要注重处理好与所在乡镇领导的关系,以赢得领导们对卫生院工作的支持。例如,要想赢得乡镇领导支持,院长要深人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卫生工作对全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健康、社会效益有一定影响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用解决问题的愿望去开发领导。一旦协调成功,领导者有钱支持钱,没钱支持政策,没有政策支持感情。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事。例如,针对农民普遍反映医药市场混乱、看病贵的问题,如果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药物的进货途径管理好,再协调好县、乡、村,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合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这些问题就可以有效地得到解决。有时,往往因为一件事就可以打开工作局面,使院长因有为而有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卫生院院长疏于外部协调,卫生院与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关系紧张,以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举步维艰,影响工作开展,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另外,在平常的一些关系处理上,一切要从与人为善出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多交朋友,与记者交朋友,与专家交朋友,与老百姓交朋友,与病人交朋友,与职工交朋友,多参加活动,多邀请领导来检查、指导,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
远抓谋划,近抓落实。远抓谋划,讲的是战略问题。凡是关系到全乡镇卫生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问题都是战略问题。卫生院的特殊职能,要求院长必须有战略意识,要善于站在一定高度统揽全局,筹划未来。“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这里的“势”说的是战略间题。在战略上,谋划全乡镇卫生事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科学地确定卫生事业发展方向、目标、重点、速度、规模、主要比例关系和布局,并提出实现这些计划任务的可行性措施。在谋划卫生事业未来时,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二是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正确处理卫生事业发展与人
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三是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卫生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四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功能作用。近抓落实,是对院长的现实要求;不抓落实,再好的工作目标都可能落空,各项工作任务都难以完成好。院长抓落实并不是什么事都亲自抓,而是要建立落实的机制,养成落实的作风。在抓落实上一要解放思想抓落实;二要振奋精神抓落实;三要讲求实效抓落实;四要突出重点抓落实;五要齐心协力抓落实;六要加强领导抓落实。
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
“方”是原则性,“圆”是灵活性。对己要“方”,对人要“圆”。卫生院院长虽说官不大,在本乡镇也是“高干”了,特别是绝大多数的院长都是本乡本土人,亲戚、朋友一大帮,如果管理不好自己和自己亲人与卫生相关的事情,就难以服众。一定要做好对己要“方”,以责人之心责己,任何时候都要从严要求自己和亲人。如在廉政问题上,不仅自己要绷紧这根弦,不在腐败上栽跟头;对待亲人和好友也要加强教育,严格监督,不能出问题。对人要“圆”,凡是对方之事都要站在对方立场上多考虑,你在卫生院是院长,说话办事先想卫生院,而人家是所管事情的中心,是自己自由王国的国王,说话办事必然从人家的利益出发,不能按照你的标准去要求。对待大事要“方”,对待小事要“圆”。凡是大事、要事就要方方正正,丁是
丁,卯是卯,要抓住不撒手,咬住不松口,非搞出个水落石出不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如计划免疫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都不能有半点疏忽。对待小事要“圆”。院长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很多生活小事需要处理,在这些小事上没必要叫真。原则问题要“方”,非原则问题要“圆”。在原则问题上,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执行政策严格,敢与歪风邪气做斗争。非原则问题要“圆”,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对一些非原则性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必要的灵活性也是院长应该具备的,缺乏灵活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行不通的。
第五篇: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集体中的中坚和支柱,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工作也是这样,经常会被一些矛盾所困扰。而要当好学生干部,履行好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作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学生干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在角色定位上,要处理好学生与干部的关系
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既是学生,又是干部,两者不可分割。在角色定位上,学生干部首先应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如何准确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是学生干部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学生干部的本质身份是学生,学生是其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学习。是学生,在各方面与普通学生一样,以学为主,认真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学生活动,主动融入到普通学生中去,不能脱离学生集体。是干部,又与普通学生不同,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去影响学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学生服务,不要老把自己是干部挂嘴上,不能搞特权、谋私利,更不能把当学生干部当作做官而一味追求职位的大小和权力的多少。
三、在人际交往上,要处理好老师与同学的关系
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工作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是架设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的枢纽。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老师希望学生干部当好学生的“带头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要充当好“教育管理者”角色,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同学希望学生干部要做好学生的“代言人”,要积极反映学生的意愿和诉求,切实为学生服务,维护好学生利益。老师与同学对学生干部角色的不同期待,增加了学生干部处理人际关系的难度。不少学生干部由于处理不好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给自己心理上带来了不少的矛盾、冲突与困惑,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学生干部要做好工作,在处理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以下三个关系:
1.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学生干部首先必须处理好的人际关系。这里的老师既是指上课的教师,一方面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作用。学生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一是尊敬老师。要维护老师的威信,支持老师的工作,获得老师的好感,缩短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能自以为与老师接触多了解多,而在同学中对他们评头论足,不能掺和到老师相互关系中去。二是积极主动与老师交往、交流。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多些与老师、领导接触的机会,要经常向老师汇报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力争在学习、思想、情感、工作等方面得到老师的帮助指导。三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四是在工作中做到多请示、多汇报,但不要越级。五是确实因为工作需要影响自习或上课时,必须请假,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而不上自习甚至缺课,这是大错特错的。
2.与同学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搞好同学关系、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对学生干部顺利开展工作是很重要的。学生干部是学生,不是领导,更不是领导人家,要要珍视同窗的友情,努力为同学服务。学生干部都是在同学中产生的,是由大家推选出来的,学生干部应树立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观念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积极为同学服务。一要真诚地关心体贴同学。要从小事做起,及时反映学生的合理要求与愿望,并千方百计协助学校与老师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对于不能满足的要求与愿望,要向同学做好解释工作,保证学校的安定团结。二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公正为人,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拉帮结派。三要与同学打成一片,多到同学中去,多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及建议。四要创造条件发挥同学的能力和特长,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表示由衷的高兴与敬佩,不能嫉妒贤能。五要尊重同学的人格和尊严,不能随意对同学进行好与坏的分类,在对同学的缺点与错误进行批评时也要讲究方法和间策略。学生干部一般不宜公开批评人,需公开批评的有三种情况,即普遍存在的现象,屡教不改的现象或紧急情况下的不点名的批评。批评教育同学要有耐心和诚意,要让同学感觉到你是帮他而不是害他。千万不能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高人一等,3.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之间有时既是竞争对象,又是合作伙伴。学生干部要正确对待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要平等竞争,又要真诚团结、精诚合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要从“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典故中去领悟这样一个道理:和则利,不和则害。学生干部要多合作、少争功,多沟通、少争吵,多商讨、少,防止家长制和一言堂。要坚决执行集体决议,个人意见允许保留,不能把讨论会上的不同意见在同学中散布。学生干部之间应尽量避免矛盾冲突,有了矛盾冲突也不宜公开化、尖锐化,否则会造成相互之间的不支持和拆台现象,也会在同学之间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四、在行为动机上,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服务他人的关系
为什么要当学生干部,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回答。归纳起来,学生当干部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锻炼型。有的学生以成才为目的,希望通过学生干部岗位的锻炼,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工作实践中增见识、长才干,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二是服务型。有的学生以服务学校、服务老师、服务同学为目的,充当学校、老师与学生的桥梁角色。三是表现型。有的学生以发挥专长、满足表现欲望为出发点,渴望展示自我,充分表现才能。四是功利型。有的学生更加看重的是担任学生干部之后能够获得的各种利益,如获得荣誉、入党、争取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甚至捞取种种其他不正当的利益。在这四种类型中,锻炼型和服务型的学生占主流。如何端正当学生干部的行为动机,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服务他人的关系是学生干部面临的又一个基本问题。为此,学生干部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服务奉献放在首位。为老师服务,为同学服务是学生干部的根本职责和首要目的。只有具备了服务奉献的思想,才能不辞辛劳、踏踏实实地干好学生干部工作,才能在服务奉献的实际行动中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如果把功利放在了首位,那么就会感兴趣的事就做,不感兴趣的事就不做;能锻炼能力的事就做,不能锻炼能力的事就不做;对自己有益的就做,大益就多做,小益就少做,无益就不做。这样是当不好学生干部的,也当不了多长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要坚持做到做好工作才是硬道理,争着去服务、去奉献,积极承担更重要的担子,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
2.要合理追求个人发展。我国正在建立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的主体价值意识更趋强烈,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自我肯定,喜欢自我表现,学生干部尤为如此。但过分追求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片而强调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关心自我利益的满足,讲究实惠,这实质是个人本位主义和自我中心思想的表现,这是极其危险的,是非常错误的。学生干部正确树立起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合理追求个人的发展。
五、在团体归属上,处理好工作群体与班集体的关系 根据学生干部执行领导和管理职能的不同领域,可以将学生干部分为四大类型:一是班级学生干部,包括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学生干部,这是学校最基层的学生干部,数量最为庞大。二是系(院)级学生干部,包括团总支与学生分会的学生干部,三是校级学生干部,特指校团委、校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四是社团学生干部,包括校内各种正式成立的社团、协会组织的负责同学。在这四类学生干部中,除班级学生干部的工作群体与班集体是一致的外,其余均不一致。学生干部在团体归属上又如何处理好工作群体与班集体的关系呢? 第一,要始终把自己置于班集体之中。班集体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干部学习、生活的据点和大后方,也是学生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后盾。不管你是哪一级的学生干部,都不能独立于班集体之外。作为班级的普通一员,必须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捍卫班级的荣誉,主动与同学交往。没有在班级任职的学生干部,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离开了班集体,也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而不与或少与班级同学交往,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班集体之上,而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不参加班级活动,不遵守班级规范,不履行班级成员义务。如是这样,这是十分错误的。
第二,要处理好与班级学生干部的关系。无论是老师、班主任,还是哪一级的学生干部,都要通过班干部开展工作,只是或多或少。班干部在学生工作各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自己是系(院)级或校级的学生干部,层次高,权力大,与领导、老师接触机会多,对学生工作的信息了解多,就自觉高人一等,对班干部的工作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从而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他们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要积极支持班干部开展工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第三,兼职的学生干部要以班级工作为先。有的学生干部既是班级干部,又是系(院)级、校级或社团干部,不能因为班级工作不起眼、难出成绩而轻视它,而是一定要首先做好班里的工作。相反,它会影响班级同学对你的认识与评价,从而影响你的评奖评优或入党,因为这些都是从班级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