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位中国营销人成长为CEO的故事》
——五位中国营销人成长为CEO的故事
中国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身于营销精英的CEO们,如后现代城的吴江、蒙牛的牛根生、联想的杨元庆、亚信的张醒生、乾坤时尚的孙陶然、美格的俞翠微、格兰仕的梁昭贤……
这些营销精英的营销传奇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营销人,他们创造的经典营销案例成为了中国营销人的本土营销教科书。今天,他们成长为CEO的历程又将为中国营销人的职业生涯指引方向。
此时,张醒生刚刚接掌亚信7个月,忙于10月23日的亚信十周年庆典活动;赵强希望他领导的婷美在即将到来的暖卡内衣销售旺季能再创销售奇迹;俞翠微这位美女掌门人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引起了大学生们的一阵惊艳和赞叹;马悦为他自己的咨询公司在全国奔忙……
一、营销人做CEO说明了什么
企业为什么选择他们担任CEO
在中国企业的传统观念中,营销就是吃吃喝喝练嘴皮子、营销就是耍小聪明出出点子,这些人怎么能成为企业的核心领导者呢?
但现在,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从业者急剧增加,消费者心理越来越成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他们该怎样做?
在审视了自己以往的经营策略后,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踏踏实实地研究市场,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一切工作的核心。
这时,他们发现,谁最了解市场、谁最了解顾客需求,是营销人。营销已占据了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位置。
奥普当年打出―洗浴进入光暖时代‖的口号,通过前期的消费者教育开创了一场―洗浴的革命‖,无中生有地培育出了一个年需求量超过400万台、达10亿元的庞大浴霸市场。可以说,当年奥普的成功完全是营销的成功。但是,随着浴霸产品成为家装用品的潮流,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名族、泰力、飞雕等各种品牌的产品,这些产品都用比奥普便宜200-300元的低价战略,想在浴霸这一块市场分得一杯羹。作为浴霸产品的市场老大,奥普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左右,可见市场环境相当复杂。如何做好浴霸产品的市场细分,将自己与一些低价品牌区隔开来,并且利用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进入卫浴市场,成为了奥普的当务之急。
而张醒生空降亚信之时,全球电信产业自2002年以来一直低迷,国内电信市场不断调整和震荡,电信投资大幅下降。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出现过剩和重复投资的现象,电信设备等硬件投资逐渐出现萎缩。各电信运营企业纷纷把注意力从资源和网络的扩张上转移到业务的开拓和创新,以及如何确保业务和服务的运营与管理上来。整个电信市场正向市场拉动和业务驱动过渡。
此外,营销和管理是亚信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由于亚信大部分员工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出身,这些人虽然具有很多的技术优势,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劣势,他们往往容易陶醉于技术当中,在研发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研发成功看得比市场的需求更重要。这与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环境是相当不符的。当年,蓝色巨人IBM就是因为过于自恋于技术优势,让惠普、戴尔这些小字辈借助市场策略乘机崛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位新的领导者,以帮助亚信突破公司管理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定式。亚信董事孙强说得更加直白,―亚信需要一位能带来合同、能打单得市场型经理。‖
他们出色的营销表现是决定性因素
大多数中国企业目前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会打造品牌、会营造市场的营销人能够很快地建功立业,赢得企业的青睐。
另一方面,在产品同质化、技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市场,只有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这种外部环境和企业需求为广大的营销人员的快速发展和提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奥普原CEO马悦上任之初,媒体关注的焦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一点上:这位奥普的新掌门人原来竟然是奥普公司的西安代理商。
1995年,马悦刚刚经销奥普公司的产品–―奥普浴霸‖时,奥普在中国市场才刚刚冒出头,但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南部市场,北方市场一直挤不进去,而公司的整体营销计划也基本等于零。马悦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像西安这样的北方城市,当时普通居民拥有家庭独立卫生间的都少之又少,而且基本都普及了暖气,不会花几百块钱在浴室里安个大灯泡,所以对于浴霸这种产品根本就没有需求。‖
营销大师们说过,需求是可以创造、消费者潜在的需求是需要营销人挖掘的。马悦和奥普抓住了当时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在家里舒舒服服洗澡的心理,打出了―洗浴进入光暖时代‖的概念,强调了浴霸具备照明和取暖的双重功效。
浴霸市场渐渐产生以后,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低价杂牌来争夺奥普的市场,马悦认识到人们在洗浴时非常需要安全保障,打出了―因为专业,所以安全‖的口号。为了配合这个广告诉求,马悦要求杭州奥普总部在奥普的灯泡等零部件上打上了―奥普专用‖的字样,使奥普浴霸以专业洗浴设备的新面貌出现在消费者眼前。安全牌果真奏效,奥普就此稳固了浴霸产品老大的地位。
其后,马悦转战北京,再一次从零开始,一举攻下了整个北方市场。到了2000年,北方市场占到了全国销售额的20%(见表1),马悦在北方市场的举措成了奥普公司的样本,马悦本人也经常被奥普公司邀请去给各地经销商讲座。马悦出色的市场营销能力深得奥普创始人和董事会的赏识,他们终于请得马悦担任奥普公司的领军人物。
而现任婷美CEO的赵强一直是策划营销界的香饽饽。从百龙矿泉壶到名人记事本,赵强的营销策划都被业界认为相当成功,有些已成为经典案例。
在商务通几乎成为中国掌上电脑(PDA)市场代名词的时代,名人作为PDA市场的后起之秀,面对商务通这样一个超强对手和一群以摩托罗拉、联想等大企业为资源后盾的竞争者,名人丝毫没有优势可言。但赵强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运用―比附战略‖,针对商务通的连笔王,名人推出智能王,巧妙地将商务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移植到了自己的身上,并通过技术形象的不断塑造,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在连番的价格战下,名人最终成为PDA市场的领导品牌。谈起这段历史,赵强说―名人‖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产品,但缺少营销这一因素,而他通过组建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补齐了名人营销的短板。
营销经验并不是他们的全部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领军人物,只有营销能力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一项国外的调查中显示,只有5%的营销总监最后登上了企业金字塔的顶端。还有一些营销人,虽然进入了高级管理层,最终却抱憾而归。补齐营销以外的企业管理知识、技能与经验是凿开从营销人到高管层天花板的利器。张醒生说,―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专业,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一步步做上来,对技术、对电信行业都有很深的了解和经验,不然亚信也不可能选择我。‖
作为一名空降兵,张醒生到亚信以后对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内部结构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这其中肯定涉及到了公司几乎每一个人利益。空降兵水土不服之事绝对不是个别例子。如果不是张醒生具备出色的与董事会沟通、与下级员工沟通的能力,亚信很难在短时期内做到平稳顺利的过渡。
而赵强则坦言,频繁的跳槽使得自己学得更多、经历得更多,身价也在跳槽中升值。比如离开名人加盟格兰仕任总经理助理这一段经历就让自己增值不少,让他学习到了一家百亿企业的操盘经验,在这之前,他操控的还都只是10亿元规模的企业。
除此之外,他之所以今天能坐上婷美CEO的宝座,离开格兰仕回到北京在长江商学院学习EMBA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财务、法律以及企业融资等知识,这都为他日后作为企业管理者而不仅仅是营销人奠定了理论基本。
俞翠微在IT这个男人的世界里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次面对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管理掌控能力,以及在危机中善于把握机遇。
1999年5月,俞翠微被任命为EMC大陆市场业务经理,上任的时候,一起同职共事的还有其他六位来自台湾的市场部经理。在EMC这样一个台湾企业里,当时他们非常不屑与一个大陆妹共事,想方设法让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大陆妹知难而退。1999年中秋市场销售最关键的时候,这六位经理同时回台湾度假,上演了一场集体离职的大事件。俞回忆到:―当时我同时担任了七个部门的业务经理,要负责全局统筹。‖俞在接任了七个部门后,靠着细化市场在上任第一个月后就使销售业绩增长了30%,第二个月后,在此基础上又增长了30%,连续两个月的市场销售额,让董事长杨荣山大吃一惊,―既然这个小女生一个人就可
以做到每个月30%的增长速度,那么那些回去的人就没必要再回来了。‖
正是这次危机的成功化解,使美格股东唯冠董事长杨荣山对于俞翠微处理危机的能力和管理能力非常器重,为她日后胜任美格总裁的位置,增加了一块很重的砝码。
二、他们的营销视角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张醒生营销亚信:弃―全电信‖,做―全客户‖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醒生就已经为亚信解决了市场定位的问题。
张醒生自今年4月上任后,他在营销方面的优势给亚信带来了许多变化。以前的亚信,不仅打算继续从事系统集成、OSS业务,还要做电信领域的咨询和服务。在亚信内部,甚至有人声称,要走出电信,渗透到金融、保险、电力等行业。张醒生认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能够找到自己核心竞争力所在,并将它发挥到极至。虽然亚信在某个特定领域上很成功,并不能够说明它能够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够成功,特别是在这个电信投资放缓的年代,企业应该集中资源,争取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做强,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张醒生把亚信的―全电信‖战略变成了―全客户‖方案,利用自己对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理解、与之长期合作关系中建立的信任等优势,通过与其它顶级技术伙伴和市场伙伴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对中国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进行全面、深入、到位的支持,以保证为运营商提供更有力度和价值的服务,真正成为运营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这样,亚信就可以在不丢失传统客户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收缩,使得企业能够集中力量,把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好,进一步增强在细分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张醒生就已经为亚信解决了市场定位的问题。为了配合亚信的―全客户‖定位,今年7月,张醒生对亚信的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的改组,将以前分散在各个事业部中的营销职能集中到公司层面,新组建了市场及战略发展部,由公司副总裁王超全面负责,对公司的营销和发展进行战略指导。今后,公司所有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都在市场及战略发展部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反馈、竞争对手的动向来制定策略,进行指导。
张醒生说,之所以进行这样的重组,是因为在营销上通常有两种手段,一是―推‖型,企业把研发的产品推销到市场上,依靠技术的优势取得业绩,以前亚信将互联网带进中国,靠的就是这一点。另外一种手段是―拉‖型,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方案和产品。中国的通讯业发展到今天,市场成长的空间已经变小,市场的成熟度已经提高,那么公司的战略要要进行重新的定位和审视。这个时候要更多的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以及怎么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推出适销对路的方案和产品。所以,要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使之与这种―拉‖型的营销策略相适应。
孙陶然:总能嗅到新市场
先―营‖市场,后―销‖产品,形成了孙陶然营销职业生涯的鲜明特色。现在,他又嗅出了新的商机。
孙陶然所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不是为了在旧有的格局中重新瓜分市场,他的市场野心要大得多,他常常通过创造一个新的产业、一个新的产品来取代旧有的整个传统市场,以新行业的创造者的身份来确立市场领先优势。这形成了他营销职业生涯的鲜明特色,先―营‖市场,后―销‖产品。
2003年初,离开商务通后隐身两年之久的孙陶然卷土重来,手中握着的法宝就是乾坤掌上电脑学习机。这一回,他看中是英语学习这一块。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外语学习市场必将更加繁荣,显然功能更完备、价格更便宜的新产品将拥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有业内的专家预计,2003年电子辞典市场有望突破1000万台,销售额也会急剧窜升至10亿元,作为与掌上电脑一脉相承的产品,电子辞典市场的井喷时代将被开启。而对于孙陶然来说,在乾坤2001年成立之时,就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在不同市场时期,市场热点是不同的。‖孙告诉记者,商务通的市场萎缩并不等于整个掌上设备市场的萎缩,商务记事只是其中一个方向,而移 动办公、教育和娱乐游戏则是具有上升潜力市场的三个方向,而这几个方面都正在蓬勃发展。‖
俞翠薇:重塑美格品牌
俞翠薇做市场总监时积累的渠道经验,在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她大胆地为美格的销售渠道动了―大手术‖。
俞翠薇掌管美格是受命于危难。2003年6月1日,在俞翠薇上任美格的第一天,SONY全面停止向美格提供显像管;同月,美格原总裁邓繁均及原公司高层人员集体离职;几个月后,美格原来的7家代理商只剩下华
旗资讯一家,最终也因为华旗不能放弃代理NESO(由SONY牵头,整合了太平洋科技、BTC等显示器不同领域领头者的资源,共同注资组成新的公司---纽索NESO),所以美格只好放弃他。至此,经过巨大变故的美格已经人去楼空了。
俞翠薇感叹,当时等于是再次创业,主要的挑战就是重建美格品牌。俞翠薇感叹,当时等于是再次创业,主要的挑战就是重建美格品牌。美格显示器曾经是国内显示器市场上高端、专业的代表,其产品在用户心目中一直是高质高价的市场定位。自从美格遭遇了股价下跌、供应商停止供货、代理商离开等危机后,美格采取了大规模降价的做法,影响了其高端形象。俞翠薇上任后,坚定了美格在产品定位和决策上走高端的决心,带领美格做了―360度整合‖。
俞翠薇的渠道经验在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她大胆地为美格的销售渠道动了―大手术‖,取消代理,由当地的总代理采取专卖店的形式来经营,把经销商定义为加盟店,而且不允许其有批发现象,将渠道扁平化。在市场操作上,美格在国内的市场推广工作将由美格自己来完成,这样有助于美格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品牌形象和全面、均衡的推广战略。
―SONY停止向美格供管‖事件后,俞翠薇意识到了美格作为显示器专业化生产商因业务单一带来的问题,美格的生存空间被上下游厂商--显像管供应商和PC厂商压榨得越来越小。经过精细的市场预测后,俞翠薇决定将美格产品多元化的第一个目标锁定在进入门槛较低、与原有业务关联性最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笔记电脑业务,与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德国Gericom合作推出笔记本电脑。
目前,美格提出了―启程光电时代‖的战略口号,全面向笔记本电脑、投影机等相关设备发展。
三、营销人做CEO有什么苦恼?
营销人是最富有激情、最执着、最乐观、最自信的一群人,他们认为树立品牌、提高销量是自己的天职,更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工作。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如何让自己的话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让上司最大限度地支持自己的工作?如何在互争资源时与其他部门和平相处?如何才能更全面地掌控整体运营?如何才能补齐自己知识的短板?
虽然能够最终登上企业金字塔的营销人都是营销界中的翘楚,但是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在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
马悦遗憾奥普:锐意营销改革与保守管理的矛盾
两位创始人认为自己已经创造了奇迹,他们对于马悦所提出的―危机理论‖和战略思想并不完全认同。
马悦在奥普上任500多天后出走,引起的关注毫不亚于当年以代理商的身份当上CEO,而他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和董事会沟通不畅,在经营和管理理念上的分歧太多。
马悦在当代理商时就已经看到了奥普在太平盛世下的很多隐患,入主杭州总部的第63天,马悦向董事会提交了名为《致奥普董事会》的施政纲领。文中提到奥普公司目前面临的产品和技术单
一、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组织管理体系不科学、营销通路中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为公司制定了―在中国卫浴电器市场上,用5到10年的时间,完成奥普为第一品牌的形象建立,并有明晰的品牌差异,市场占有率30%以上,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现代企业形象的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马悦提出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做好浴霸产品市场细分、开拓更有潜力的卫浴市场、加强售后服务、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人员考评机制等详细的计划。
但奥普的两位创始人对于马悦的一些改革方案并不完全支持,在他们看来,公司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的50万元注册资金到今天上亿元的销量,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因此他们对于马悦所提出的―危机理论‖和战略思想并不完全认同。而作为一个空降兵,马悦与那些创业打江山的中高层骨干又沟通不畅,做事放不开手脚。无奈之下,马悦只有离开。
孙陶然技术外行:需要团队支持
管理和营销出身的孙陶然显然是技术外行,所以他需要一个懂技术、懂制造的搭档。
在恒基伟业做常务副总裁主管营销时,孙陶然并不主管研发、生产等业务,而现在领导乾坤时尚,孙陶然面对的是公司整体的运营,包括研发、生产等技术问题,而管理和营销出身的孙陶然显然是技术外行,所以他需要一个懂技术、懂制造的搭档。
乾坤时尚的商务副总裁何庆军就是这样一位好搭档。何庆军毕业于理工科专业,曾在东莞伟豪和恒基伟业主管生产和研发,是孙陶然在恒基伟业时的老部下。有了他,孙陶然这位不懂技术的IT企业领导人工作起来得
心应手。
孙陶然说:―一个管理者、或者一个领导者,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第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知道谁能给你什么;第三,你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在你的统筹下运作。现在,我就是这样管理团队的。一个人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企业的规划者一定要有一个目标,规划出目标后还要靠团队来一
步步打造这个目标。技术上、生产上的东西我一窍不通,但是我能找到各方面的顶尖高手,把他们整合起来。‖
第二篇:营销人成长之路
从青涩到成熟年轻营销人成长之路
大学毕业后的3--5年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如果把握好这段时间,三五年后自己的事业就能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如果没有把握好,毕业5年尚没有找到自身优势、事业基础和奋斗方向,虽不能说就没有较大的机会成功,但至少可以说成功的时间会大大推迟。
当前,随着行业的发展,每年业界圈内都要涌入大量的新营销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初涉江湖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何尽快在营销行业成长和成 熟起来,不仅仅是哪一个企业要面临的问题,而是已成为了社会、企业、营销管理者和即将或刚刚进入营销领域的大学生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此,我们仅从成功迈出营销第一步及青年学子成长为事业经理人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年轻营销人的成长道路。
营销之路,大学生如何迈出成功第一步?
步伐一 树立“职业人”观念
第一天上班时,一定要告诉自己:我,已经是一名职员,是“职场中人”。
具体来说,“职业人”和“学生”有哪些区别呢?
1、学生是消费者,消费父母的金钱,为自己学习知识;职业人是生产者,是消费企业的薪水为企业创造超额价值,特别是从事营销的人,必须明白这一点。企业可以允许你在短时间内不能创造价值,但任何一个企业都绝不能容忍任何人长时间不创造价值。
2、一入江湖,竞争即始,不进则退,适者生存。学校里以拿到毕业证为成功标准,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60分和100分是一回事,因为都是一样的毕业 证。但在企业里,完成销售任务的60%和完成任务的100%绝对不是一回事。所以要“力争上游”,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不能再有学生时代“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思想。
3、对“坚强、承受”要求更高。在学校里遇到困难和挫折,可以哭可以闹,可以找老师帮忙,可以给父母诉苦。而在企业里,遇到的挫折、委屈、打击远比学生时代多得多,没有人能够帮你,成长的道路上只有默默承受和勇敢面对。
4、正视“游戏规则”。学校里,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潜规则”。进入职场后,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起来,要学习说话、做人、做事的潜规则,特别是和客户交往,更要注重潜规则。这样说,并不是要初入营销领域的年轻学生学习所谓的“旁门左道”,而是提醒其正视人际关系的复杂 性,锻造修/炼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
步伐二 慎重选择就职单位
每个企业都想招到最优秀的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想到最优秀的企业,这永远是一个矛盾的统一。对大学生来说,前两个企业的选择十分重要。第一或第二个企 业合适自己,可以很快进入营销状态。若前三五家企业都不适合,不到一年就跳槽,可能最后连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都不知道了。根据个人的工作经历,建议大学生 按照如下原则选择企业:
1、高端匹配。极其优秀的大学生,可选择进优秀企业,如大集团公司、外资企业等。优秀企业管理规范,薪酬高,福利好,培训机会多,工作环境好,优秀大学生在那里很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2、有效对接。普通大学生,起步之时可以不选择大型知名企业。虽然知名企业有上述优点,但毫无疑问优秀人才也比较多,竞争激烈,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很难“冒”出来,脱颖而出,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工作,结果还是被淘汰,因为“高手”实在太多了。
普通大学生可以选择找发展型企业(目前不是很优秀,但很有潜力),这类企业在条件上与知名企业有一些差距,但最大的好处是对人才使用不太挑剔,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会新增更多机会,普通的人员在这样的企业里可以很快崭露头角。
步伐三 慎重选择行业方向
“不离专业”,不是说必须专业对口,而是说最好选择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的行业。选择全新的行业一是大学所学专业知识派不上很大的用场,二是从头学起难度较大。
“不离兴趣和特长”,是指重视和正视自己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一名下属,在公司做了几年销售,业绩平平,但计算机是他的兴趣和特长,计 算机水平很高(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可以用“非专业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形容他。去年辞职后,开了一个电脑经营部,干得相当出色。
步伐四 正确看待薪水问题
大学生刚开始从事营销工作,薪水一般都不高,一名老业务员的薪水可能是你的几倍或十几倍,此时不必为这样的事耿耿于怀。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即常说的“不是今天拿了多少薪水的问题,而是未来的你具备拿多少薪水的能力”。
步伐五 交对“职场朋友”
走出校门后,不管进入的企业有多么优秀,企业中都难免会有“好员工”和“坏员工”。“好员工”能力强,素质高,忠诚敬业,自动自发地开展工作,不怨天尤人,“坏员工”则得过且过,消极落后,说东道西,怨天尤人……
大学生初入社会,做人原则还没有“定性”,建议到企业后多和积极优秀的“好员工”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少和“坏员工”接触,避免他们的不良习惯和消极思想影响你良好性格的形成。
步伐六 经历“蘑菇定律”
所谓蘑菇定律,指的是初入职场者因为特长没有显现出来,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跑腿打杂的工作—好比蘑菇总是被置于阴暗的角落;时不时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好比蘑菇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浇上一头大粪;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好比任蘑菇自生自灭。
“蘑菇定律”是每一个初涉人世者都可能遇到的,笔者初入职场就遇到了两年的“寂寞期”。只要你有足够好的定位,耐住寂寞,抓住机会,就可以早日告别“蘑菇定律”。
当然了,也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选择的这个企业很差劲,“寂寞期”建议你可以选择跳槽;如果选择的企业很优秀,期间就要加倍努力,证实自己的能力。如果自暴自弃随意跳槽,那其他企业的的“蘑菇定律”一样正等你去实践。
步伐七 尽快“入行懂行”
“入行”就是在职场中不说“外行话”,营销的“入行”也可以叫做“找到销售的感觉”,怎样才能尽快“入行”?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学“营销行话”。《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之所以能打入土匪内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懂土匪的“黑话”,如“娘家着火”意思是山寨被解放军攻占了。
销售的行话很多,如销量决定音量、吨位决定地位;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没有什么不可能,办法总比困难多等等。这些“行话”光会说并不行,关键是用这些优秀的销售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2、懂“专业术语”。各行各业都有行业基本知识,笔者将其称为专业术语。营销人要搞懂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知识,如农药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明白农药的基本类别、销售产品的主要功能和特性等。
步伐八 学会“对标”学习
刚开始做营销的大学生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学习。销售工作实践性极强,要求灵活和变通,所以一味拜读“营销巨著”,未必能解决实际营销问题。在此,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笔者个人曾使用的“对标学习法”。
“对标学习法”就是向身边大家公认的优秀同事和领导学习,看他们每天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如何学习,有哪些优点,有哪些良好的习惯……以他们为“标杆”,找到自己的差距,坚持学习和提高,这样不久的将来,你就可能成为别人的标杆。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学生在营销道路上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和自我调节,真诚希望有更多的营销同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走好营销第一步,也祝愿大学生营销之路上的成功!
从青年学子成长为事业经理人
■张永辉
随着我国农化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日趋强烈,人力资源供求矛盾日趋严重。一方面,很多企业深感很 难从学校和社会招聘到德才兼备的青年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大批青年学子在步入社会后因缺乏必要的就业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长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 要,部分青年学子甚至常年步入就业失业、再就业再失业的恶性循环。
青年学子如何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快速成长为事业经理人,在中国农化行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大有作为?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和近八年的农化行业工作感悟谈五点看法,以期对刚参加工作的年青学子有所启迪。
一个目标—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怎样走?
参加工作后,要确立人生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人生目标从近期和中期方面讲,即是我们的事业观,是我们在3—5年前期或10—20年中期人生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
近期的3-5年是职业生涯的立业期,主要目标是在基层岗位打拼并学会在社会上生存,其关键在于定位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在基层工作中锻炼能力和 提高素质;中期的10-20年是职业生涯的高峰期,发展顺利的话,我们不仅会进入事业高峰期,同时视野也将提高到新的层次。
在人生近期和中期,我们不仅只是开创个人事业,还在于对家庭、企业和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奉献。笔者认为,事业的天平同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责任+奉献=关爱+回报,等式两边的结果受时间早晚因素的制约。
人生目标从远期方面讲,即是我们的人生理想,是我们事业的远景目标,这个目标是终生为之奋斗且矢志不渝的。
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可用时间和定量来记述的。同时,目标要合理,太低不能调动人的奋斗激情,太高又会催生好高骛远的盲目心态。此外,目标还要及时调整,不断修正并持久坚持,实现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两大积累—知识经验 资金信誉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青年学子适应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培养人才、加快发展的要求,知识的积累源于学习,经验的积累源于实践。
企业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优秀人才,是否有发展潜力,不只是看过去的成绩,而更看现在,看其未来能否保持持续的学习力和竞争力。所以,青年学子要在思想上 以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行动上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 进步中发展。
青年学子要在企业中有所作为,成长为事业经理人、打工皇帝或创业做老板,在3—5年前期或10—20年的中期人生阶段,除了上述的积累知识和经验外,加强资金和信誉的积累同样重要。
三种选择--择业 择主 择友
1、择业是选择哪个行业和企业工作。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定位应是“三思”而“执着”的,在择业前“三思”,在择业后“执着”。
个人择业与事业成功有多大内在联系,无法用具体数字来判定,但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1)如何较为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核心专长与工作能力。我能在这个行业发展并胜任这个岗位吗?这是每个人择业前应谨慎评估的。
(2)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择业机遇,但有助于我们事业成功的、起历史性作用的择业机遇往往只有2、3次。
(3)除了极个别幸运之子、傲世之才外,更多的人事业成功都需经过基层的锤炼、艰辛的洗礼和执着的坚持。
2、择主是选择“目标老板”。定位行业后,下一步即是选择什么样的老板与经理。
优秀的老板造就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造就优秀的经理,优秀的经理造就优秀的人才。作为刚毕业的青年学子,大学教育更多的是理论学习。工作理念、行为操守以及工作能力,更多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的。
应该说这种学习和积累,主要源于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操作实践等。老板和经理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工作方法、文化素质,更是会对初参加工作的青年学子产生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初参加工作时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好的老板,将受益终生。
3、择友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选择的人际交往和聚积的人脉关系。
朋友可以协助你搭上事业的天堂,也可以将你埋葬到犯罪的地狱,因此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初参加工作的青年学子更为关键。在选择人际交往时,倾心交往及志同 道合的朋友固然重要,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交到人品和才能更优越于你并可以作为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老帅的朋友更为重要。虽然目前暂时还没有成 功,但只要能和成功人士多交朋友,就有发展和成功的可能。当然,不段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和品牌是交上成功的优秀朋友的前提。
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团队的能力和资源才可能是无限的,人生事业的成功70%在于我们聚积的人脉关系,聚积的人脉关系越广泛越深厚,今后事业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生的舞台才能越大。
四种人生—做勤奋人 诚信人 思想人 坚强人
1、做勤奋人。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初入行业的青年学子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唯有做勤奋人,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能。尤其 是在营销系统,销售业绩是勤奋的双腿跑出来的,是勤奋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速度这个中心,在工作中进步更快一点,在竞争中成长更强一点。
2、做诚信人。做诚信人,要忠于企业,守于法规,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在现代商业社会,诚信可以为你(或企业)增值,创造更多利润。企业向来选择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的员工,就是要求员工做诚信人,这是德的基石。
3、做思想人。做思想人,从大的方面讲,要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原则。从小的方面讲,在工作、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隐私,不造 谣播事,不妄加议论,不人云亦云,不逍遥沉沦。尤其新毕业的青年学子,应虎虎生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为企业输入新的理念、新的血液,为企业创 造新的活力、新的业绩。
4、做坚强人。人生奋斗、事业成功,总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经历艰难方能起死回生。所以,有远大抱负、立志成功的青年学子初进社会要有应对各种困难、危机和失败的思想准备。不惧怕一时的失败,在艰难险阻、复杂多变的人生征程中,树信心、保激情、不言败、谋成功。
五大观念—目标观 计划观 业绩观 过程观 时间观
1、目标观。人生要有规划,工作要有目标,做事要有结果。规划人生目标或工作目标应具备以下特点:
(1)目标具有挑战性。拟订的目标要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催化我们奋斗的激情。
(2)目标要具量化性。拟订的目标可分解,可量化,可考核。
(3)目标要具可实现性。拟订的目标太高,容易打击人的信心,目标太低,易失去目标意义。目标可实现性应有80%的人达成目标,80%的把握达成目标。
(4)目标要有时间性。一方面是我们在什么样的时间达成目标,另一方面是目标的时间性要随环境和时间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2、计划观。凡事有计划,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的根本,也是我们对计划目标进行细化考评的依据,这里借用管理模式PDCA循环原则来阐述。
(1)P(Plan)指在工作中依据目标来拟订计划,即制定措施和方法。
(2)D(Do)是指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和措施付诸实施。
(3)C(Cheak)是指在实施一个阶段后,对照计划和目标检查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
(4)A(Action)是指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正原来的计划或定位新的目标,制订新的计划。
树立计划观可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使我们的工作呈螺旋式提升,在工作中培养做、月度、周度计划的习惯,将有助于我们快速成才和进步。
3、业绩观。部分青年学子刚参加工作,不是眼高手低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岗位不满意,就是志大才疏对上级给予的工资福利发牢骚。对初涉职场的青年学子而 言,不管身处哪个岗位,也不管处于企业级别分工的高层、中层还是基层,所能做到的应该是放低心态,踏实工作,只为成功找理由,树立以业绩结果为工作导向的 观念。只要能始终不懈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优秀业绩,最终必将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提升。
4、过程观。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过程跟踪、过程反馈是衍生好结果的必然。每种过程都有其关键点和控制点,这是过程管理的核心。刚毕业的青年学子,在做任何工作或承担某项任务时,须关注过程努力、过程管理,坚持目标,持之以恒,如此方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5、时间观。树立时间观念,建议注意两点:
(1)珍惜自己拥有的时间,勤奋工作,早日成才。
(2)珍惜他人拥有的时间,待人做事守时间讲效率。
总之,青年学子经历学生生活后进入社会,新的起点、新的竞争便已开始。青年学子以繁荣农业、文明农村、富裕农民为历史责任,以在农化行业立志成功为事 业目标,以事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为工作要求,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勤奋工作,奋发有为,方能在未来谱写成功篇章,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篇:营销人成长六大法则
营销人成长六大法则
在营销领域摸爬滚打转眼就已四年时间,这对于只争朝夕的职业营销人来说,应该不算一个很短的周期,回想怀揣两千元钱出门闯天涯时的满腔激情以及从一个小小的文案员到策划经理、销售经理、市场总监、营销总经理的种种角色变换,我这份并不成熟的职业生涯犹如一副无意中展开的涂鸦之作,让我的朋友和同仁也陡生几分好奇,本着“抛砖引玉”之交流心态,遂将自己几年来的得失拿来探讨,唯希望能在同行的路上多几声共鸣。
法则之一:将自己的优势磨成一把尖刀
古语曰:人有所长,术有专攻。以笔者自身为例,自小喜欢写写画画,大一点时,文字功底开始见长,在校园走向社会时,数百篇文学、新闻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在同学和熟人中也谋得过“小秀才”称号。于是在“写”和“出点子”这两个方面颇有些自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去一家不算太小的本地广告公司应聘做一名兼职文案员,幸运的是,当一位姓朱的老总看到我拿出的几大本作品剪辑集时,给了我一次机会。自此,我便从别人所说的“花拳绣腿”中起步,为房地产、食品、药品、保健品的平面广告撰写文案,期间有收获也有失败,但连我自己也都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这份能“写”而形成的独特优势,本人在一知名医药保健品企业的数千名应聘者中竞聘成功,拿到了本人有史以来最高月薪2200元,并猛然杀进医药保健品行业,进入真正的营销实战领域。基于这段经历,笔者认为,在营销人的职业生涯中,应该首先明白自己的优势,并以自身的优势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时不必马上将自己定位为某一固定的角色和工种,因为一切人和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今天也许在做着文案策划,明天也有可能从头开始要学着做销售,重要的是,每一个营销人应该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让朋友、同事、上级领导及周边的人值得称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你的财富,就是你首先要把它磨成利刃的一块好钢。至于“磨刀”的过程,则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我们在许多营销界朋友的任一经历片段中能找到不同的版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并逐渐掌握技巧,每一位营销人在踏上征徐之时都会别上一把好刀,而这把刀也必将为各位营销人切开一道道机遇的口子,并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捉刀厮杀的基本技能!
法则之二:以“好眼光”来跨过入业的门槛
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先生在一次创业演讲中曾提及到比尔盖茨所引以自豪的“好眼光”,的确,比尔盖茨的好眼光不仅谛造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微软王国,更重要的是他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完全垄断全球家用电脑操作平台系统市场,开创出一个拥有坚实技术壁垒和超高利润率的全新行业领域。而做为初入营销行业的新手,在选择具体行业领域时,用独特的眼光来剖析某一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将带给自己的种种机遇也无疑是十分必要。笔者当初急欲进行医药领域时的心态如《补钙产品如何卖》一文所述,也正是从“富人买地、穷人卖药”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看到美好愿景和得到良好启示后才决意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去开始淘金梦的。其实进入某
一个行业的门槛高低,也正是考验营销新手是否具有洞察力眼光的一把标尺。譬如,大众消费品行业的入业门槛相对可能较低,但由于产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理性,分工较细、利润率不高等客观因素将会导致从业者的成长空间和薪酬有限。在这一点上我的朋友当中就有许多例子,一位在国内知名食用调和油制造企业担任江浙某业务处主任的朋友,在销售区域内年销售额竟能达到2个亿,但他个人的年收入竟不超过4万元,在谈到他的晋升空间时,他坦言在这家企业他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因为从他干这份工作以来,其职位、薪水、市场区域都没变过,唯一变化的就是月销售额节节攀升(按他们总部的说法,销售额攀升的主因是公司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央视广告的狂轰乱炸,当然还有就是他所在销售区域经销商的配合),在谈到行业选择时,他有一些悔意,说自己不该进入一个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因为想一想,如果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员都可以进来开展业务的行业,那每年会涌入多少就业者自然就不得而知。而在这茫茫人才浩海中,要想自己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自然难度就大了许多。恰恰相反,某些表面上看来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却往往别有洞天。我的另一位去年才参加工作的朋友(大专生),他原本是学国际贸易专业,但在择业时却进入通信领域,去深圳某通信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后担任下面办事处的业代,专门为国内通信运营商提供光纤和数字配线架,一年过后,他不仅已荣任东北某省办事处主任,让人吃惊的是,就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的个人合法收入已突破30万元。由此可知,营销人特别是初涉营销之门的新手,在择业时不妨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推断一下将要跨入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许当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后,在大家都考虑进入某一个行业时,你不妨选择回避;而当众多的人选择退出时,你或许仍需继续坚持。总之,营销人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去积极探寻和度量某一行业前景时,我们认为应关注三个焦点:该行业目前和未来的利润率是否较高;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进入是否有较多的限制;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该行业最适合做什么;
法则之三:在公众场合证实自身的存在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前辈朋友跟我所说的那句警言:“在公众场合如果你始终沉默,99%的人会忽视你的存在。”笔者在从事营销工作之前乃一介文弱书生,天生的内敛性格就决定自己是一个喜欢躲在一个角落里悄悄做事的人。记得以前不管是在开会还是与朋友聚会,我的发言总是非常的少,而跟我一起聊天和交流的人经常也就是我旁边左右两人,故真正有机会跟我沟通和彼此了解的朋友始终也就是局限于那么几人。这种局面一直到那位前辈朋友在我面前突然说起这句话时,我方如梦初醒,并试图一点点去改变自已。曾跟我一起共事的朋友们对我的巨大变化感受最深,他们都说我从“一个胆小的小伙变成了一个胆大的家伙”“从南方一头沉默的老黄牛变成了一只仰天长啸的西北狼”笔者当时在西安一家知名的医药企业里工作)。我至今对第一次没有任何准备却强迫自己走上一次中型会议的讲台时之情景历历在目:当时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我要发言,因为这是我自己刚刚向主持人争取到的一个自由发言机会。可当我站在讲台上,数百双目光让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一时竟不知要说什么,腿也开始发抖。我心一横,决定将自己此时最真实的心态和状态都告诉大家,因为我心里明白大家此时都已看出我的紧张,我为什么还要掩饰自己呢?一句句真切的话语随我并不急促的语调在会场里响起,众人对我如净水般的真实及这份莫名的勇气报以热烈的掌声!自此,我心释然,在每次有我出席的公众场合,熟悉和并不熟悉的人都能看到我踊跃地举起手,然后勇敢地站出来,并以宏亮的声音向众人表述自己的观点,以证实自身的存在。这些别人眼中小小的改变,却对我工作业绩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影响深远,在工作中我主持的会议越来越多,同事和朋友对我的了解也越
来越全面,在两年前的一次年终先进工作者评选中,公司全体同事以无记名投票,票票有我名字的方式给予了我最有力的支持。现在回顾一下,营销人如果连一份向众人告知自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而去谈什么市场调研、产品销售无疑显得苍白而可笑。营销人在向别人推销企业的产品和自己的思想之前,首先应该推销出自己,让别人始终正视你的存在。
法则之四:在变动中寻求攀升的阶梯
发展是硬道理,这对于正快速成长的年轻营销人来说又是一门学问。事要一点点去做,路要一步步去走,而怎么去做,又怎么去走?在几年的营销工作中,我又积累了两个小小的心得:第一、抓住每次变动中有可能留给自己的机会;企业始终在变化中求发展,营销人也就应该注意观察市场的变动、管理中的变动;我就是在一次小小的变动中由策划人而转变为销售人的,当时公司让我去下面的办事处组织实施广告投放,但到了市场上才发现产品销售的情况很不妙,职业责任心促使我认真地去做了一周的市场调研,结果我发现,产品销量上不去并非广告投放量不够,主要是在终端布点、产品生动化、业务人员和促销人员管理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当我向办事处负责人指出这些主观因素时,他竟意外地提出辞职,说公司既然不想投入,那有什么做头呢?我再三解释公司的政策,仍未能使他回心转意。公司接到我的紧急汇报后,情急之下一纸调令,便将我定为“看守办事处”经理。此时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我决定带着留下来的业务和促销员来一次东山再起,虽然我此前一直都没有做过销售,但我相信“认真学习”和“团队的榜样”这几个字将让我拥有全新的体验。一个南方人白天身着单衣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走终端,晚上则组织几位业务骨干在一起研讨对策,我用自己的敬业和勤勉赢得了业务员、促销员甚至店员的信赖。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销售区域内的销售业绩突飞猛进,比一个月前的销量竟然番了五倍。总部让我回去述职时,办事处所有与我共事的伙伴们都依依不舍地流泪了。一个月后,当我再一次回到自己亲历实战过的区域时,我已是以总公司销售部经理的身份来指导市场操作了。第二、树挪死、人挪活,善于利用“跳槽”的机会拓宽自己的平台和争取更多的资源;对大部份企业来说,营销人就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出现这一局面,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但对于企业和营销人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它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更高层次人才的加盟,而另一方面,营销人出于自身发展及成长的需要,他们需要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又往往在许多崇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企业难以如愿,于是,“跳槽”也就成为众多营销人不断攀升时最常见的一种阶梯。营销人在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之后,以选择跳槽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重新规划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并且往往在这当中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及业界内很多的朋友,对其中的体会或许都比较深刻。
法则之五:在实践中赶超学习的榜样
营销人每天面临的是不断变化的市场,这时所掌握的知识及经验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参加业务课程培训只能算是其中的一条途径,而大多知识和经验是需要从工作实践中来获得的。在日常工作和市场实践操作中,准确地发现几个值得自己去认真学习的榜样,不仅能满足自己茁壮成长的心理渴求,而且还能让自己和别人一起发现来你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记得一位同事有一天突然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发现你身上有三点
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是知识面比较广,思考问题时条理很清楚;二是对市场上的情况了解非常透彻;三是你喜欢与人打交道并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事;以后我也要像你这样,请你以后一定多指点我。我当时听了很吃惊,因为我自己都从来没想到要去好好总结别人身上的经验和优点,并去亲自告诉他:我要向你学习。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注意到,他果真进步神速,随着他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同事的热情鼓励,他自己也越来越自信,在工作中,他由独担一面的“独行侠”竟然变成了一个团结众人、勇挑重担的“小团队领袖”这件事对我的启发也极大,因为我发现,当你真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值得你学习的榜样后,你就会懂得该怎么去缩短你跟他之间的差距,并且你也会得到这位榜样人物的耐心指点和热情关注。其实在工作实践中的每一个阶段,营销人如果善于发现自己的榜样,并以加速度的方式去学习和赶超他的话,那么在你的成长旅途中,你的榜样就会像路标一样每天都在见证着你的成长并且激励着你不断地走下去。如果你是一位营销新人,那么我建议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确定你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榜样:一是让业务高手做你的榜样;因为你是新手,所以你就要向公司或同行内销售量最大和业务量最大的同仁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你可以更快地学到不为别人所知的业务诀窍和娴熟的业务流程;二是让公司内人缘最好的人做你的榜样;不要以为人缘好是因为他世故圆滑,其实他能与这么多人和谐相处,还是跟他真挚的为人和平和的处事风格极有关联,好好地学习他,你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帮助和关注;三是让公司内最有权威的领导者做你学习的榜样;公司领导本身就是管理上的权威,在他身上你将会了解到一个团队领袖应崇尚的处事方式和日后你将极可能从事营销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此同时,营销新人也无意中获得从宏观上来看营销问题的崭新思维。
法则之六:在冒险中坚持创新和求变
在这四年的营销生涯中,我的同学和一些同龄朋友们在这期间大多娶妻生子,走进生活中的另一片天空,也唯有我及一些为数不多的同龄朋友仍在外漂泊,苦苦追求着创业的梦想。前段时间突然问起一些同学景况时,我发现凡投身于营销界且目前还做得比较成功的同学或朋友身上竟然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不甘平庸,喜欢冒险。冒险的精神会让你做出些什么,连你自己有时候都会有些吃惊。谈到自己所冒的几回险,虽说并不怎么精彩,但它的确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几个转折点。身带两千元钱,固执地放弃稳定的工作而出门远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成为某公司的市场总监后,而又扬长而去与朋友一起创业;基于对一个新兴行业的好奇和趋势判断,再次南下深圳重新在陌生的领域里学习更为丰富的销售知识等等。这些大多数人未曾有过的经历,每一次都让我领略到峰回路转般的喜悦,并促使我逐渐走向了成熟。任何一次销售政策的制定、促销活动的执行、广告媒体的选择和投放甚至具体到一个业务人员的聘用,都有可能让我们不按常理去“出牌”,此时打破常规的任何一次行动对于我们营销人来说都是一次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冒险活动。可以这样说,一个不敢冒险的营销人注定他将碌碌无为,而一个勇于冒险,并善于在失败和成功中摸索到成长方向的营销人则必将拥有灿烂的未来。从中外成功者的经验中,我们更知道拥有冒险精神其实就是拥有一笔常人难以企求的财富,因为机会在大多数人的犹豫中早已一纵即失时,唯有冒险者将它牢牢把握住。在营销人看来,创新和求变是营销实践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和方向,永不言败的冒险精神;将促使营销人义无返顾地去坚持和追求。
第四篇:中国现代名人成长故事
1.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2.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第五篇:一个营销人成长的思想历程
一个营销人成长的思想历程
大学毕业以来,从事营销工作已经十年了,这十年的工作经历算是有点阅历了,今天是2005年倒数第二天,总想对前面十年的营销工作经历梳理一下,沉淀一下,出于这个强烈的念头,今天特意不参加一切应酬,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跟公司内外的营销人员打交道,也经常要为公司内外的人员做培训,我发现,多数的营销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营销不久,或做了多年业务但是没有系统的营销知识,这类人员的特点是还没有入门,正在营销的门外徘徊,另一类呢,是在某些大公司工作过,或曾经有成功的营销经历,这类人员的共同特点是自满,认为自己已经精通营销了,不必要做学些什么,以前学到的东西已经够用了。从我的经历来看,这两类人其实是一个营销人成长需要经历的两种状态,他们需要突破。也许,下面我的思想历程能够对他们的状态突破有所帮助。
营销入门和修炼
营销,到底应该如何入门?现在的营销书籍已经汗牛充栋了,真正有用的营销书籍不多,著名外国营销专家写的呢?太高太理论化,系统地学习一遍需要很坚强的毅力,对于建立营销理论框架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马上实际操作的人来说,意义不大,国内营销专家写的呢?或是抄袭改编国外营销书籍,或是一段偶然性成功的总结,真正的精品不多,要认真读完,系统掌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中国的营销人员来说,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应酬也多,经常是拿起书的时候已经睡眼朦胧了。用什么方法能够真正入门,走上正确的营销修炼之道呢?
在中国近代史,有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受过高等教育的曾国藩等饱学之士在跟出身低微,没有读过几年书的李秀成、石达开等交手时,被打得一塌糊涂,几次险些丧命。从知识结构和素质来说,曾国藩等人代表着最高的境界,历代兵家宝典、历史战例也随手可得,各方面资讯也非常丰富,在这些方面,李秀成等人肯定是处于绝对劣势。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比曾国藩这些饱学之士气更加接近战争,经历了更多的实战,正是艰苦卓绝、生死攸关的实战训练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具备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所有素质,没有任何思想约束地进行战法创新,各种闻所未闻的战法弄得那群饱学之士摸不着头脑。学习战争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无论我们是否从事营销工作,我们都是处于营销的海洋里,营销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要衣食住行,每天会使用很多产品,享受很多服务,接触各种广告,这些都是营销。如果我们留意,每天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营销案例,如:如果你工作很累了,到旁边的星巴克喝一杯的拿铁咖啡,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星巴克的4P或4C做得怎样?星巴克能够成为这两年全球上升最快的品牌,其营销绝对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咖啡是现磨现制的,让人感觉天然地道(产品),他们开店总是在高级商务区、密集的购物商圈(渠道),他们有统一的装修格调、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销售话术(推广),他们有让你感觉到与他们的咖啡、店内环境相配的统一订价(价格)。想一想,为什么你不愿意在公司的休息室冲一杯速溶咖啡,而要花数十倍的价钱去喝一杯星巴克呢?如果每天你都会让自己有意识地这样思考一下,你就开始走上了一条快速的营销修炼道路,这个时候你再回去看营销的理论书籍,你就发现一
切都是那么生动,一切都是那么有趣,久而久之,你就有可能爱上营销。营销无处不在,营销修炼无处不在!
营销讲究实战。记得有个营销方面很有造诣的前辈告诉我,如果你在营销方面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就到零售店里走走,零售店是思考营销方案最好的场所。这个做法真是很有效的,每当我遇到难解的营销难题时,我一定会去零售店看一看,跟店员和促销员聊一聊,很快就会有灵感了。走访零售店也是营销人员最重要的修炼之一。
零售终端是营销最重要的环节。产品在零售店消化掉,整条价值链(供应商—厂商—渠道商—零售商)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条价值链的营销活动就是在用最小的成本推动产品的在渠道流动,直到产品在终端消化,从零售终端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产品的营销状况,而且还可以看到竞争对手的营销状况,甚至可以推断出他们主要的营销策略。有时,感觉营销修炼跟练气功、练武功是很相似的。练气功讲究去吸纳天地精华,用自然的大周天去打通自己的小周天,我们身处的营销环境,就有大量的机会去吸取营养。古龙先生在《孔雀翎》中曾经描写过一个武林高手炒菜,炒菜中都暗含着多种手法,他总结说,成为高手的方法就是专心和苦练。世界上很多领域的道理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隔行未必隔山!
李小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在好来坞拍过电影,是带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人物,自创了截拳道、双节棍,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最近看过他的一部影片,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震撼,为了提高他的肌肉反应速度,他用高压电接到自己身上,用电击来刺激肌肉,对武功竟然痴迷到这种程度。虽然这种训练方法不值得提倡,这可能也是导致李小龙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但是,他这种修炼的精神却是令人敬仰的,诚然如此,“人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
以下一段文字摘自古龙先生的《孔雀翎》,这是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段:
双双起来得很早。
是高立扶她起床的,现在他们已到后面的山坡上摘花去了。
他们当然要有很多话要说。昨天晚上,他们说话的机会并不多。
秋凤梧站在院子里,享受着这深山清晨中新鲜的风和阳光。
他本来很想去帮忙金开甲做早饭的,但却被赶了出来。
“出去,当我做事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旁边看。”
看着这位叱咤一时的绝代高手拿着锅铲炒蛋,实在也并不是件愉快的事。那实在令人心里很不舒服。
但金开甲自己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我做这些事,只因为我喜欢做,做事可以使我的手灵巧。”
“武功本就是人世的,只要你肯用心,无论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一样可以锻炼你的武功。”现在秋凤梧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就好象在嚼着枚橄榄,回味无穷。
他现在才明白金开甲为什么能成为天下武林第一高手。
早饭已经摆在桌上,他们正在等高立和双双回来。
金开甲又开始劈柴。
秋凤梧静静的在旁边看着,只觉得他劈柴的动作说不出的纯熟优美。
武学的精义是什么?
只有四个字——专心、苦练。
其实这四个字也同样适于世上的每一件事。
无论你做什么,若要想出入头地,就只有专心、苦练。
“你可知道谁是自古以来,使用斧头的第一高手?”
“不知道!”
“鲁班。”
“他只不过是个巧手的工匠而已。”
“可是他每天都在用斧头,对于斧的性能和特质,没有人能比他知道的更多,斧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他用斧就好象动用手指一样灵活。
熟,就能生巧。
这岂非也正是武学的精义。
秋凤梧长长叹息,只觉得金开甲说的这些话,甚至比一部武功秘籍还有价值。这些也绝不是那些终日坐在庙堂上的宗主大师们,所能说得出的。
总之,多想、多看、多实战、多借鉴,让营销融入到你的工作、生活中,你就一定能走上一条适合你自己的营销修炼道路,成为营销高手。
建立系统营销观念
本人曾在代表着中国营销水平领先状态的品牌厂商和渠道商工作过,这些公司优秀的市场表现和业界人士的推崇好评,总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让人难以正确的看待自己。为了寻找一些突破,或与公司经营理念出现分歧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就主动离开了这些公司,跟一些志同道合、相互欣赏的伙伴们空降到某些中小型企业工作,艰苦的营销系统建设的工作经历让我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不全面:原来的大公司系统完善,做营销只管往前冲就可以了,遇到困难可以寻求系统帮助,船大自然抵御很大的风浪,当然,每个人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即使暂时缺了某个岗位也不会对整体业绩有什么大影响,中小型企业就不同了,一方面要对付业务,没有业绩,没有现金流,公司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营销(设计组织架构,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原来在大公司工作时,我只学会了如何做促销活动,如何进行渠道规划,如何从一个渠道商的角度做产品营销,后来到中小公司工作,让我学会了创立和推广一个新品牌,如何管理区域团队,如何进行营销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如何------,经过三家中小型公司营销系统的建设过程,终于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系统对营销的重要性,也让我能够对营销系统建设有了非常全面的把握。
所以,希望在营销方面有所造诣的人,需要懂一些系统论的知识,需要懂一些跟营销有关的产品研发、财务、物流、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行政等方面的知识,最好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随着工作职位的不断提高,跟这些职能部门协调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工作,某些职能部门不强,对于营销业绩有拖累的时候,你一定要走过去帮助他们,甚至要参与到他们的系统建设和运作,因为,老板对你的评价,最终只看你的销售业绩。同时,在你不断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甚至参与他们运作的过程中,你就不断在成长了,这也是为什么营销人员很容易成长为总经理的原因之一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营销是进入门槛最低、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涌入,职业竞争会不断加剧,而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也需要更多素质高、善于创新、适应能力强的营销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被淘汰,寻求更大的提升,就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营销修炼,一定要用系统营销的观念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想到这里,我又放弃了让自己去酒吧放松一下的念头,喝了一瓶酸奶后,乖乖地拿起一本营销杂志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