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促进“三个文明”建设
远程教育促进“三个文明”建设
日期:2011-09-30 15:32:30.0浏览次数:62 次
凉水井镇红岩底村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通过“四抓”(抓建设、抓管理、抓队伍、抓教学),坚持“四个并重”(干部与群众并重、党建与科技并重、学习与运用并重、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并重),采取“五个看”(按计划统一收看、会议穿插收看、组织培训收看、组织生活集中收看、分层次重点收看)的措施,使远程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全村“三个文明”建设: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开阔了视野,领导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如该村支部书记付其芹通过学习,获得启发,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该村烤烟生产从2006年开始起步,今年已初具规模。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更加信得过、放得心,党的威信和形象得到有效维护,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2010年,全村共培养农村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党员3名,分别较上年增加12%和16%。
三是农村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群众普遍反映眼界拓宽了,思路更明晰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在远程教育的影响下,一大批“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养殖大户”不断涌现,成为带动群众转变观念、开启致富门路的“领路人”和“排头兵”。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比上年增加近200元。
四是农村群众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现代远程教育,对农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和村民活动阵地杂乱不规范,档次低的现状,以播放站为骨架,把村党员学习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培训机构和场地有效整合,实行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既节约了场地,又节省了大量的开支。特别是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其效果是过去老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们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需求,播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些落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被摈弃,赌博、酗酒、打架的少了,开展积极健康文娱活动的多了;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少了,爱学习、谈生产、谋发展的多了。2010年,全村无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稳定,民事纠纷较上年下降了69 %。
——责任编辑:
第二篇:远程教育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情况
古基乡妥古小学2011—2012学
远
程
教
育
促
进
“
三
个
文
明
”
建
设
情
况
古基乡元宝村岔河组远程教育促进
“三个文明”建设情况
一年来,元宝村岔河组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建设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促进发展。到目前,站点建设成并完善了远程教育教室。利用远程教育开展了各类培训,有力促进了全校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 质,更加加快了全组农业产业进程和农民增收。
一、深化认识,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先导工程来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 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农村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难点,主要是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较城市教育低劣,“教育平等”面临着严峻地考验。桑柘镇小学求真务实地配合执行有关政策,在镇内落实远程教育规划,让远程教育进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为缓解这一矛盾拿出了许多实质性的举措。
二、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站点全部按“六有”标准建设,即有 彩电.有VCD或DVD,有音响,有电脑,有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制度,三、促进岔河组产业发展,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校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生化建设。
加强制度管理是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我站点出台使用的《远程教育实物管理制度》《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远程教育播放室规则》,对我站点远程教育以制度形式保证设备完整与更新的同时,明确了各方面职责,也明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自2004年以来,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曾多次参与到远程教育工作中去进行督查与指导。为制度的落实、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走在了前列。在他们的督导下,各种针对远程教育的培训与相应活动应运而生,教师进步了,学生受益了。
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农业文化学习的氛围,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固基工程抓。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我们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
古基乡妥古小学2011年9月14日
第三篇: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材料
粗石村远程教育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材料 粗石完小:秦小林
我村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当作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促进发展。今年,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达6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全村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质,更加加快了全村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
一、深化认识,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先导工程”来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来落实。
1.建立高规格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我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文书、组长和村小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目前全村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
2..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管体系。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要求站点全部按“五防五好”标准建设。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管理制度,站点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选配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健全了设备管理制度。
二、学用结合,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村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
1.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组织产业知识培训。我村根据县、乡远教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村农业产业的发展。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制作产业“课件”。迅速将课件送入农民群众手中。
3.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健全“远教+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定期为他们收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辟网络购销渠道。并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建立产业基地,为学有所用提供实践平台。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
三、辐射带动,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固基工程”来抓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我们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
1.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相结合。我们以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契机,建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不但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综合素质。
2.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完善乡村功能相结合。我们面对乡村以人为本、服务村民的艰巨任务,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把远程教育向农村拓展。这些农村党组织根据居民的需求,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强大的教育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学知识。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农民存在的地方,抓好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普及、民主法制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3.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相结合。我们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需求,播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三个文明”
2003年7月,我市被列入郴州市首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之一。近两年来,我们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当作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促进发展。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106个,占应建站点的40%,其中扩展型站点36个,基本型站点70个;有校村站点34个,无校村站点72个;59所乡镇中小学建成了宽带接入的远程教育电脑室。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达800多次,培训农民群众4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质,更加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2004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72%。
一、深化认识,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先导工程”来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堆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来落实。
1.建立高规格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群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政府分管教育和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纪检、宣传、农办、财政、教育、广播电视、电信、计划、科技、科协、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为副科级机构,专门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全市28个乡镇均明确党委书记为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配备了专职远教专干;各村、社区都明确了支部书记为抓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选配了专职站点管理员。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
2.建立高配合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投入体系。市委明确规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除上级以奖代投资金外,全面纳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村级站点建设实行“村开支为零”政策。对无校村,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市、乡两级财政安排一点,市级留存党费负担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对有校村,由市教育部门承建,统一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安排。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线路接入由广电、电信部门免费负责网络传输。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860多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3.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管体系。我们围绕“郴州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要求扩展型示范站点全部按“八有”标准建设,即有彩电、有vcd或dvd、有音响、有投影仪、有电脑、有卫星接收系统、有打印机、有空调;基本型站点除投影仪外,全部按“七有”标准建设。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管理制度,将站点所有设备都纳入了国有资产管理,由市委远教办配合郴州市托管,各乡镇党委负责监管,站点所在党组织具体管理;并按照这一管理机制要求,对各站点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选配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健全了设备管理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学用结合,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市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
1.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制作产业“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菜、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生猪养殖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产业“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较好地推动了全市有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
3.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健全“远教+协会+基地”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全市206家专业协会,各站点主动融入其中,组织协会会员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定期为他们收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辟网络购销渠道。并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建立产业基地,为学有所用提供实践平台。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建立生态种养基地,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村民刘作良,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远程教育就像“及时雨”为他帮了大忙,解决了技术障碍。2004年,他大胆承包组上6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将组上另外60亩鱼塘也承包起来,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78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元。
三、辐射带动,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固基工程”来抓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我们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
1.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相结合。我们以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契机,在站点所在村建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不但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为重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把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懂电脑、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全市共调整村级班子26个,调整干部32人。另外,今年还将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村干部或村级后备干部。
2.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完善城镇社区功能相结合。我们面对城镇社区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艰巨任务,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把远程教育向社区拓展,要求每个社区都要建立远程教站点。目前全市16个社区,已建远教站点6个。这些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的需求,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强大的教育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学知识,组织下岗职工学技能、开展再就业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居民存在的与现代城市文明不相适应的地方,开办市民学校,抓好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普及、民主法制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据统计,近两年共培训党员和社区居民2万多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素质,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3.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相结合。我们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和村民活动阵地杂乱不规范,档次低的现状,以远教站点为骨架,把村党员学习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培训机构和场地,有效整合,实行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既节约了场地,又节省了大量的开支。特别是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其效果是过去老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们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需求,播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
2003年7月,我市被列入郴州市首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之一。近两年来,我们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当作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促进发展。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106个,占应建站点的40%,其中扩展型站点36个,基本型站点70个;有校村站点34个,无校村站点72个;59所乡镇中小学建成了宽带接入的远程教育电脑室。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达800多次,培训农民群众4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质,更加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2004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72%。
一、深化认识,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先导工程”来抓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堆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来落实。1.建立高规格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群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政府分管教育和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纪检、宣传、农办、财政、教育、广播电视、电信、计划、科技、科协、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为副科级机构,专门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全市28个乡镇均明确党委书记为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配备了专职远教专干;各村、社区都明确了支部书记为抓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选配了专职站点管理员。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2.建立高配合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投入体系。市委明确规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除上级以奖代投资金外,全面纳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村级站点建设实行“村开支为零”政策。对无校村,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市、乡两级财政安排一点,市级留存党费负担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对有校村,由市教育部门承建,统一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安排。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线路接入由广电、电信部门免费负责网络传输。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860多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3.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管体系。我们围绕“郴州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要求扩展型示范站点全部按“八有”标准建设,即有彩电、有VCD或DVD、有音响、有投影仪、有电脑、有卫星接收系统、有打印机、有空调;基本型站点除投影仪外,全部按“七有”标准建设。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管理制度,将站点所有设备都纳入了国有资产管理,由市委远教办配合郴州市托管,各乡镇党委负责监管,站点所在党组织具体管理;并按照这一管理机制要求,对各站点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选配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健全了设备管理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学用结合,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市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1.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制作产业“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菜、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生猪养殖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产业“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较好地推动了全市有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3.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健全“远教+协会+基地”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全市206家专业协会,各站点主动融入其中,组织协会会员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定期为他们收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辟网络购销渠道。并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建立产业基地,为学有所用提供实践平台。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建立生态种养基地,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村民刘作良,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远程教育就像“及时雨”为他帮了大忙,解决了技术障碍。2004年,他大胆承包组上6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将组上另外60亩鱼塘也承包起来,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78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元。
三、辐射带动,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固基工程”来抓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我们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1.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相结合。我们以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契机,在站点所在村建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
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不但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为重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把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懂电脑、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全市共调整村级班子26个,调整干部32人。另外,今年还将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村干部或村级后备干部。2.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完善城镇社区功能相结合。我们面对城镇社区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艰巨任务,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把远程教育向社区拓展,要求每个社区都要建立远程教站点。目前全市16个社区,已建远教站点6个。这些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的需求,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强大的教育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学知识,组织下岗职工学技能、开展再就业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居民存在的与现代城市文明不相适应的地方,开办市民学校,抓好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普及、民主法制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据统计,近两年共培训党员和社区居民2万多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素质,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3.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相结合。我们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和村民活动阵地杂乱不规范,档次低的现状,以远教站点为骨架,把村党员学习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培训机构和场地,有效整合,实行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既节约了场地,又节省了大量的开支。特别是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其效果是过去老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们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需求,播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三个文明”(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