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

时间:2019-05-14 22:2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

第一篇: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

对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临沂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张玉磊276400

[摘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国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教学要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美术”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能力,积极探讨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实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要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素质;教师专业化;教学评价

面对信息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推行教育改革,美术教育也打破原有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受制于管理体制、旧有教学模式的惯性等因素,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专业性特色不明显,响应时代美术教育创新课题的活力不足。尤其是高等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中国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也亟须恰当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方案。

2001年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5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9年8月正式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10年8月28日——30日,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培训,本次会议主要是对新编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教材《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在改革试点学校使用前的培训。笔者单位是本次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参加了这次课程培训。

会议总的指导思想重申了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材的启用,分析高师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课题组组长杨力对课程方案的解读,分析了当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课程改革方案的依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建议建立教师准入制度、退出制度。

2001年教育部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内容按照学习活动方式分为四个部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每一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开放的、综合的美术课程机构。据此标准,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培训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美术专业的基本技能、美术专业解读与创造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基本素质与技能。

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担负的责任巨 1

大,着实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整与改革。

(一)要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美术”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美术课程的特征,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已成为美术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普遍注重造型基础,技艺传承,而欠缺人文素养。无论是从美术教学还是作品评价,我们习惯于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致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因文化素养课的薄弱,学生创作常因缺乏新颖充实的文化内涵而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虽有体制的僵化之嫌,但这种保守并非一无是处。写实绘画的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协调眼、脑、手的配合性,要协调好技艺与学生个性创意能力的关系,辩证的看待。处理好二者的比重,反而可能会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一个特色。

具体实施中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1、专业结构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化与时代性。

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教学规划,走出纯美术的局限。不仅要学习国油版雕,还要学习工艺、设计等课程,关注电脑数字媒体等新的艺术形式,并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比如: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民间美术等。

2、注重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美术教育与文化、社会的联系。

将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增大选修课比例,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课程,如: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我所工作的单位设置了文化艺术名著导读课程,应该是对美育工作的实践性尝试。条件合适的单位甚至可以安排听讲座、看展览的任务。

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开展第二课堂。走出校门,充分利用社会本土人文资源,包括民间美术与工艺、古建筑、本土特色文化等,以及博物馆、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这既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也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3、注重美术教学论的学习,并把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掌握美术基础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的组织、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等。

在宽泛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素养的积蓄下,学生具备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储备,具备真正的“成长性”,从而真正做到学会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二)积极探讨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1、采用导师制辅导学生。

学院制定导师制度,明确导师责任,规定工作任务。把学生分配给每位教师,实行导师制辅导,新学期一开始,导师就与新生见面,分析本专业的特点、学习任务和目标,使学生很快的了解情况并进入状态,然后定期交流学习进展情况,实行必要的指导,一直到学生毕业。

2、把创作贯穿于基础教学的始终。虽说是专业的基础教学,但艺术思维的训练是贯穿的,不能割裂开来。改变长期以来在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创作课程,学生到最后“硬憋”的局面,在日常训练中就注意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和引导,锻炼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基础课中,可以让学生依据已经完成的画面进行再创作:改变色调或者提炼形式趋向意象,产生另一幅崭新的画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会真正别调动起来,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禁锢的、模式化的的思想得到自由,画面自然会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把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正如创作不能到最后“硬憋”,教学能力也不可能在最后一蹴而就。作为未来教育者的学习,学会课程的设计就想得尤为重要了,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实施方案、教学评价等,对教学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期间。

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记录教师的教授内容、自己的学习感想、勾勒的草图(速写)和正式作业,还可以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困惑、解决问题的探索等,总之可以是一个包罗任何和本课程相关的能够引起思想灵动的文字和图像的集合。

课程最后要求以课堂笔记为基础,做一个对本课的总结性小册子作为平时作业考评内容,主要是体现自己学习的过程与收获,总结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要调整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可以总结编写本课程学习内容的课程设计,或者是与该课程相关联的延展内容,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换为教学,要求辅以ppt等电子课件进行教学模拟,每个学生有5——10分钟 的讲解,锻炼语言表达、组织教学、调动课堂等综合教学能力。如果学生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完成相关该课题的不同内容,以锻炼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这样相互分享成绩的同时,使作品更丰富、更完美,体现出集体的力量。

4、安排课外命题研究

课堂每阶段学习的内容都可以按专业划分为独立的课题,以此为切入口,安排学生相关的课外命题研究,是对课堂内容的充实和延展,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查阅组织资料、文字整理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完成的论文或报告与教师交流,优秀者可以投稿专业期刊,这对学生更是一个不小的激励。

(三)实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要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美术教育学科的兴起,各国家都加强了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评价标准,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比如:日本在九十年代推出教师教育新标准,2000年开始在培养教师的大学实施重视教职课程的新教师培养课程;2000年俄罗斯颁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家标准》;2003年香港地区颁布《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把中小学美术老师的培养纳入到教育学范畴,美国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必须有文科博士学位,画家是教不了的,所以美国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是纯研究性的学科,他们的学生也会安排作画、泥塑等课程,但完全是实践体验,明白操作方法以便日后教学使用。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提高了要求。教师专业化的这个双重要求不仅要求美术教师具备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审美、判断、创新、组织能力,而不只是简单的“造型”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受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影响,思维视野并不开阔,知识结构和创意能力本身就有局限,他们再用这套方法培训中小学老师,当然是不合时宜的了。而且由于连年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并进行艺术创新。

要让专业教师能够积极地探索、钻研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专业化,以下两点是必要的条件:

1、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专业教师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减除那些繁杂的、与教学实际内容无关的任务。——把老师解放出来

2、建立完善的奖评机制,完善教学成果鉴定标准,督促教师进行自我的提高进取,把教学效果提高到与科研成果并重的地位。——把老师激励起来

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基于各学科之间的共性制定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与学科的个性化发展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艺术学目前隶属于文学学科范畴,沿用文学学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在学科评估、职称评定、项目审批等环节中,往往套用文理科的模式,只认以理论文字为代表的“科研成果”,而对最具艺术特征的实践教学成果、创作作品成果不予承认或部分承认,“打折”

现象严重。特别是到目前,对于美术教育教学成果的鉴定还缺乏实质性的评价标准,在新的评估标准出台以前,美术教育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统一管理模式的矛盾无法调和。

艺术教育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专家的重视,2006年10月,由曹意强教授发起的“全国综合性大学美术与设计学科建设与评估体系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旨在针对上述问题而研讨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评估标准。

教学评价可分为两点:一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第一点在前面已分析,关键在于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第二点要重视以每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积极的评价,注重学生发展的人本思想,以全面发展的理念为基础,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从学习态度、专业技术、审美意识、创造能力等角度,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展开对学生作品质量、语言表达、文字表述、综合技术运用、组织协调等能力的考察评价,明确学生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的调整。

比如考核标准可以分几块:(百分制)

1、平时上课占50%:学习态度10%、课程设计能力20%、语言表述能力20%

2、绘画表现能力50%

学习态度是指上课纪律及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的状态;课程设计能力指领会课堂知识内涵与外延,并转化为教学组织课堂的能力,还可以包括使用现代技术比如PowerPoint演示稿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是教师最直接的一个基本素质,能否使用普通话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程内容,直至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绘画表现能力是专业技术的要求,考察学生能否掌握基本的专业技术与技巧,进一步实践自己的绘画语言。

合理的、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美术教育应该 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强化人文内涵,以对学生创造性与个性的培养为重心,切实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综合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等的广泛性人文学科,关注艺术思潮与社会生活,培养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全面发展的智慧型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淑霞.绘画基础(全国普通高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 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8

[2]杜大凯 杭间.清华美术-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3)

[3]郭祯祥.21世纪教育的展望:论生态观艺术教育与整体性教育建构.清华美术[J].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6.(卷3):093

[4]王大根.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美术[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3):119

[5]席卫权.2005年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构国际研讨会侧记.清华美术[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

3):145

[6]李向伟.我国高校美术与设计学科亟须构建自主性评估体系.新美术[J],2007.(1):83

[7]朱明秀.信息时代美术教育新趋势及对我国美术教育之启示.艺术探索[J],2009.(5):83

[8]林颢.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再思考.艺术探索[J],2009.(5):145

第二篇: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美术造型基础课教学探索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美术造型基础课教学探索

摘要:针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美术造型基础课教学方案。目的是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与造型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其手绘水平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审美能力;形式美感培养;造型基础

检索:www.xiexiebang.co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 0134-03

工业设计是20世纪工业高速发展中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综合了审美、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图技术的要求。坚实的美术造型能力仍然是实现人脑的创意输出必要的条件。当代的设计师群体是由具备独到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能够娴熟地运用手绘技能的具备高创意的一群人组成,而他们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手绘技能的掌握,这些技能系统的训练应该源于学院为设计专业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美术造型基础课程。针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笔者为其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做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为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制定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案的根据和策略

(一)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群体的思维特征

和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相比较,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方向侧重点的截然不同。材料力学、高等数学、c语言、工程图学、机械原理等等数理化课程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所以在美术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基本写生)上的课程设计特点是时间短,(一般是一个学期),内容相较简单。学生在美术基础课上能获得的训练是相当有限的。再加上没有整个艺术学院完备的艺术氛围熏陶,一旦课程结束以后再想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更是不容易。学生在审美和手绘表达来说相对比较薄弱,断层的,甚至是一知半解的(部分学生是没有经过高考前的美术训练直接考上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学习的不深入,直接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不重视和不理解,学习起来很被动。所学的知识根本不够有效地被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学习中,设计出来的效果图和展板没有美感。

工科的学生长期以来注重培养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发散性的形象思维,他们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条理化。参考往届的工业产品设计和产品展示,可以看到作品的大多风格呈现实用和朴素的特点。

(二)为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制定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案

同样是美术基础课程,由于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群体的思维特征与艺术院校有所不同,所以为其所开设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内容上的着眼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首先强调构图完整、空间把握的合理、物体造型结构的准确分析,质感真实表达,后期以加强绘画作品完整度的以实用为目的课堂实践为主。总的来说为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所设计的美术造型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清晰朴素的手绘表达,基本能够表达出设计者的想法的方案为主,不是追求大效果的炫目和无细节的浮夸,是一种相当务实的教学策略。笔者任教以来发现大多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色彩搭配方面美感并不欠缺,他们缺乏的是将自己认为美的色彩和物像造型恰当的结合的手绘能力。学生的三维立体的造型能力还处在一个混沌未开的阶段,所以很多时候画出来的形象是偏向平面而不是立体的,作为色彩的应用也是近似乎于平涂。结构素描的训练相比较于调性素描,有其理性的优势。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运用到线结构的方式理性的全方位的分析和解构物象,克服手绘时过份主观随意的风格表达。用绘图的方式分析物体结构的逐步认知到大自然物象中秩序和规律,同时感受工具材料在纸张上以不同形态的用线、有秩序分布的点和控制整个画面的大块面的面貌呈现,从而完成三维物象在二维纸上以手绘方式进行符号样式的转换。

当然,作为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美术造型基础教师教学态度也是是否能够成功上好这门课的关键。教学上不能够散漫,不能因为课时少,学校不够重视、条件不允许等等原因而泛泛而教,在接触美术的最初阶段,要让学生知道,造型艺术这门学科也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对于在设计专业的学习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公选课。

二、在原有的造型基础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化部分学科知识点,加强学生对造型美感的主动认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短期内重视造型艺术以及达到造型训练的准确度,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实践。将造型艺术的相关理论的讲授和指导学生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在学生实践当中实际能够运用的学科知识并不难理解,例如:形态、色彩、材料、结构、透视、质感、比例、构图等,难在在以后设计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为了避免一带而过的遗忘率,在最初的造型基础学习中教师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点加强巩固对理论的运用,这些不断重复的知识点是一门学科能够达到质的飞跃的关键。因此在为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开设美术基础课程中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做好课堂练习设计一块还要结合进度增设相关的理论讲述,增设相关的理论讲述所需课时不需要太多,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贯穿整个造型基础教学,无意识地在练习指导中微调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达到深化教学实践内容上来。

(一)构图

笔者认为在造型基础训练一开始的环节中必须阐明的知识点是构图,但是授课过程中笔者不仅仅把构图作为绘画的其中一个技巧来讲授。构图,是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目的是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是呈现在观者面前首先在视觉角度上首先吸引观者的一个重要要素,是画面形式美感处理的主要手段。[辞海]换种说法,即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从设计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基本的概念一关于结构配置方法,那么室内的家具的布置,建筑的规划,一个产品零件组成的设计都应该归属于构图范围,目的是为了使用者有着第一感官的舒适感。其中就包含了共通的审美法则,包括:形式美感的把握应用的所运用到的均衡、对称、对比、协调、呼应、渐变、韵律、节奏等的处理方法。在临摹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这深一层的内涵,并且选择一些形式感好,美感强的作品来给学生重点分析,使学生对形式美感进一步认识,其中包括优秀的工业设计手绘效果图。

(二)质感

在如何表现对不同物体表面特征的质感的把握上面。大家都知道,质感的表现对于手绘效果图的重要性。笔者观察到学生很多时候重技巧轻观察、轻感悟,是靠临摹相关的物体来学会表达质感的。临摹玻璃杯学会表达玻璃的质感,临摹木头获得表达木头的质感,笔者认为这种方式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外界的习惯。用什么工具表达只是手段,对质感敏感的人即使用最简单的工具也能将他所要表现的物体质感表达清楚。笔者认为在最初的美术造型基础课上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对质感敏感的观察能力,课堂上素描石膏质感练习、真实的静物摆设练习都提供了最初的练手和练眼的机会。但是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质和量的对比,这类型审美的获得源之于长期的观察。范本的技巧也是前辈通过观察得来的经验。在观察中带动自己的手,不怕眼高手低,最怕手低眼也低。所以在质感的训练中学会观察才是最重要的。在美术造型基础课上笔者要教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细致观察的方法,而不是高考时的速成法。

(三)风格和形式

在美术教学课程进入到一定的状态的时候,即学生不再对绘画感觉到陌生的时候,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感和作品完整度的关注。无论是素描或是色彩习作或是设计效果图,最终的教学成果仍然是一幅清楚表达出创作者意图的完整美好的画面。在后面的训练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处理,包括用色、布局、点线面构成和和整体氛围处理,逐步回归到“收”的状态。教师适当的为学生讲述各种不同的风格作品的特点和美感,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表达手法并加以完善,同时,风格的概念笔者认为教师要整体把握的,风格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他们以后对产品的设计的文化内涵的定位。就如同在美术基础教学的素描教学上,只有让学生分清了在运用的风格模式是调子写实素描、或是结构素描、或是半调子半结构素描,才能运用相应的技巧逐步完成细节直到整个画面。明确了风格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谈及从学习到创新,才有源可循。设计的风格林林种种,道理也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无论是设计大师还是艺术大师都要熟知中外设计史或艺术史的原因。艺术和设计不能完全割裂来进行。

三、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信息来源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速写,向大自然获取

教师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速写习惯,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徒手草图的方式,把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想法从抽象的头脑思维中延伸出来,将其图示化,这样便于在最初的发散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中通过图示这种直观的形象来发现问题。速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可以逐步提高美术造型能力、美感培养的最好的方法。和长期绘画训练不同,速写利用的是点滴的时间,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画下随意性、自由性、概括性简约的图示印象。长期这样的练习会有效的训练到学生对外界物体的观察力和手头表达能力、对事物的造型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直接提高以后手绘设计图的用线质量和产品造型的表达,对于设计者灵感的获得更是大有裨益的。线条,手绘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从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东方传统的中国画、书法艺术或当代著名的设计大师的手绘作品都可以窥看到线条的魅力。大师的线条和普通人手绘的线条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线条是具有着生命的活力。抽象大师克利说过:带着线条去散步,就生动的表述出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生命力。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表述,“仅从一条线的质量就可以断定该作品是否出于一位好画家之手。”只有长期浸染在这种手绘训练中才能把握用线的美感,同时教师也要常常给学生展示优秀用线的美术作品范例,包括设计图的、西方素描大师的速写作品分析、或者现当代流行的萌系手绘作品的分析、林林总总,这也是开阔视野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兴趣。作为教师,要提倡新型便利的手绘工具的使用,运用常动笔头的方式式来开启发现思维的活动,很多同学的手机软件都会有画板工具,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可以大大的简化我们的工具材料,给我们的绘画带来便利和乐趣(软件绘画可以方便于平时无聊时的速写练习,不用带本子,平时用图示的方式代替文字表达想法等)。

(二)学习观摩,向优秀同行和相关学科获取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养成主动从外界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观摩学习、分析和利用,课中开展定期的作品展览是互相观摩学习的好方法。学校每一学期开设的相关的美术公选课程(包括美术鉴赏、写生课程、美学课程等等)都可以去听;每一年,广东省内各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应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展、美术展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各大美术馆进行交流的设计展览,都是很好的学习场所,有机会参观的同学可以带着问题和学习的心态多看多思考,开阔自己的眼界。各大杂志期刊、网络上发布的设计艺术信息,也是学习和观摩的途径之一。

结语

学无止境,根植最初的基础。做为教师的尽可能丰富自身的艺术涵养,放眼广阔落实细处,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

第三篇:浅谈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学习空间,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1、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熊出没》《灰太狼与喜洋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并且知道设计者对画风的不同,画面效果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观看对象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第四篇: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摘要:快速增长的会展产业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相应的会展教育市场也日益火爆起来。在会展人才的培养上,如何有效开展会展教育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会展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培养会展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会展人才;思考

一、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呈现出如下3个主要特点。

1.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

我国的高等会展教育最早开始于2001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展览设计专业。但是,我国会展高等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经过不到20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9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专业或在相关专业设立了会展培养方向,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6000人左右。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2.涉及领域宽,多学科嫁接

从目前已经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看,涉及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有六大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国际贸易类,广告学类,;艺术设计类;外语类等。从课程设置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会展教育中,主要以会议、展览的策划和管理为主,其次为展示设计,装饰搭建以及服务接待方面的课程提供较少。

3.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

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会展教育的青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比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二、我国高等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多数高校会展专业脱胎于工商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向缺乏明确定位,一些高校对会展人才的类型和结构明确认识,只是看到这是一个热门行业,学生就业形势就盲目跟进,导致其培养出的会展人才名不符实。

2.会展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虽然说我国会展教育进入了“学历教育”时代,但会展学历教育方面的师资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会展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大多没有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使课程讲授空洞,没有针对性;二是会展理论知识匮乏。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什么专业的都有,虽然博士、硕士、教授较多,但多是学习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三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会展学科体系,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界定,教师本身不具备系统的会展理论体系;四是会展教材没有形成系统,教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种种表现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会展教育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1.要慎重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

要谨慎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谨防在解决“需求不足”的过程中出现“供给过剩”。面对会展业迅速增长的态势,会展教育的发展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经达到年招生3000多人的规模。诚然,这种发展态势对缓解会展业的人才约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会展业毕竟不是一个“大行业”,而且会展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会展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总容量有限,尤其是展会组织环节,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会展教育时,对总体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一定要谨慎乐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谨防出现“供给过剩”。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一是学院人才与行业人才的互动。

一方面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担任一定的咨询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来学院任教,促进人才的互动。二是会展教育的专家、教师直接参加会展相关的行业组织。一方面为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制度和相关的行业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咨询建议,另一方面可利用在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会展教学服务。

3.注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展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会展实务不是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高校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会展项目运作流程,为此应多渠道、多形式拓展会展实践教学环节。

4.拓宽合作办学的思路与途径

为凸显会展专业开放性、国际化的特征,高校会展专业应加快合作办学步伐,广泛利用校外甚至国外教学资源,走国际化、合作化办学之路。与国外高校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可与会展产业或会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吸收国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培养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也可与当地会展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协会平台交流信息,参与各类会展项目,组织参与相关研讨会或论坛,承接会展科研课题,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德艳 董 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46~47.[2]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3]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4]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5]周云峰 于景洋: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5(7).

第五篇:参加张玉芝教育教学研讨会的感想

参加了张玉芝教育教学研讨会,从张老师的课堂到家长、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对她的评价,无不体现着张老师教育的智慧,体现着张老师教育历程的蜕变。

张玉芝老师已年近五十,却依然坚守在教育工作的一线,坚守在所有老师最头疼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曾经,张老师和我们一样迷茫过,周而复始的工作让她疲惫,而自从2009年加入了郑立平老师创立的“心语沙龙”班主任研究团队,又让坐等退休的张老师忙碌起来,又让她感受到了工作的激情。从此,张老师一发而不可收,她开始积极参加各种研讨活动,一年中听讲座三十次,参加话题讨论二十余次,读书分享十几次。网络交流学习使她豁然开朗,她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们,向我提供了一道道精神大餐。激励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通过学习,张老师管理班级更加得心应手,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有多篇论文发表,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的一致赞同,先后被评为市“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被中国教师研修网“知行中国”聘为专家,突出的工作受到了研修网的特别奖励。

张老师是个工作特别细致的人,她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及家中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孩子们都把张老师看作自己的妈妈,甚至感觉比妈妈还亲,逢年过节不走亲访友,先去看望他们敬爱的张老师。张老师发的“智慧果”被每个孩子都当做珍宝;每次出去游玩,孩子们拿着食物先往张老师嘴里送;张老师每月一次的家长会,爸爸妈妈都抢着

去,每次都有家长站着,因为去的人太多,教室里坐不开;将孩子们的故事集结成册出书,制作班级报刊„„一件件一桩桩无不体现了张老师工作的成功。

从家长的讲述中,我发现,张老师做得最好的就是想方设法赢得家长的信任,以及家长对班级的支持了。整个班级的家长就犹如一群老朋友,相互之间主动帮忙带孩子,经常相约交流教育经验,主动帮老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大家都非常积极,而且乐在其中。还有就是学生的户外教育活动,珍藏童年记忆,放飞青春梦想,在众多活动中,始终以学为主体,她更多的是一个与学生在一起的策划者,指导者,参与者。最重要的是她的教育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感到好玩有趣,而且玩有所得,足以看得出她用心之处的管理智慧。张老师组建的成功的家委会,使学生、家长、班主任双赢乃至多赢。就如一位家长朴实的话语:“张老师把我们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班里的很多事情我们就帮她干了,她不就轻松很多了吗?”其实,教育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育就是充满着人性人情的教育,至少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留下些温暖的印迹,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完善,这就是另一种内在的成长。

另外,张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给班级起个响亮的名字:雏鹰家园。班内的孩子被分成五个小队:一心一意队、二话不说队、三四季阳光队、五彩缤纷队,让每个孩子都“当官”:地面保洁员、楼道保洁员、黑板保洁员、桌凳管理员,让他们

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为自己做主,“我是我自己,我要管好我自己”。这样的管理模式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与众不同的班级精神的展示,呈现孩子成长的自创诗篇,班级誓词,班徵,班歌

张老师的知性感性、阳光魅力,让我感受到其特有的活力,年近五十却依然能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说明她是幸福的。她被人们称为“傻子”:晚上开家长会,到十一点了还在教室和家长们交流,直到老伴找到学校一顿狠批;每周两次准时坐在电脑前参加网上研讨,促进年轻老师的成长;假期中放弃休息,多次自费外出学习交流;短短几年,从不会用电脑到在电脑上敲出来几十万字的读书心得等等。张老师在忙碌中收获着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我们要努力寻找让自己变成快乐的方法,寻找把应试教育变成真正素质教育之路,寻找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的途径,寻找通向幸福教育的光明大道。张老师的心愿很简单:给我一间教室足以!有孩子们相伴,我就心满意足了!

下载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等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玉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学的思考

    对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学的思考 ○ 王 岚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素质教育的春风并没有吹进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现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美术教......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关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的十几年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

    对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手工也是人类劳动的一种行为和智慧,通过手的技能并借助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反......

    对幼师美术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对幼师美术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幼师专业的美术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

    对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 世雅小学 丁菲菲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

    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意义,美术教育......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思考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政策的出台,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随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美术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

    对中职学校美术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的一些思考[最终版]

    对中职学校美术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的一些思考 摘 要: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初中后到高中期间进行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