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形势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探讨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全国总工会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组织并引导到为实施“十一五”计划建功立业上来,这是对过去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近几年来,公司工会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收到了可观的成效,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企业员工对开展这一工作的认识不够,活动开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够,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本身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和提高。在此,我就如何提高认识、探索创新、建立长效机制等,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提高认识,履行职责
1、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的本质要求。《工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工会会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组织员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的职责,体现了工会服务企业、教育员工的职能。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员工的最大利益就是有岗位、有活干、有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一切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正是适应了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从整体上对员工利益的根本性维护。
2、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重要体现。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广大员工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和不竭动力。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是工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出发点。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常言道:有“为”才能有“位”,工会工作如果不能自觉地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工会工作就没有影响力,工会也就没有地位。我们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必须紧贴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围绕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管理升级、市场开拓来展开,为实现公司的新事业计划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展示工会的新作为。
二、整合创新工作,坚持四个结合我们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中,不仅要继承以往好的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在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探索、创新。
1、全面整合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多年来,东风公司为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围绕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进改造、革新挖潜、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等活动,采取的形式有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青年“五小活动”、QCD改善等等。这些活动内容大多交叉重复,部门繁多,形成多头管理,而实际上是而这些活动的实质,又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一致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些工作进行整合。
(1)、将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青年“五小活动等等这些类似活动通通纳入到群众经济技术创新之中,统一组织,统一形式,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2)、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与QCD改善结合起来,合力推进。QCD改善是公司合资以来,从日产导入的一种新的现场管理模式,通过建立“样板线”,在质量、交货期、成本、安全、人员培训以及设备管理等
诸方面加以全面改善,被称为是一场管理革命。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也是针对产品质量、设备工装、工艺技术、降低成本、安全环保、员工素质教育等进行改进、改造、创新,达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我认为有必要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与QCD改善结合起来,合力推进。理由其一:两项工作相互交叉,内容相似,工作流程、活动目的基本一致。理由其二:两者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群众性创新可借鉴QCD改善的工作模式,QCD改善又可以利用群众性创新的广泛的群众性,使QCD改善活动的参与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全员参与改善的局面,理由其三,两者结合,可集中力量进行管理和推进,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性优势和QCD改善部门的管理优势,提高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与QCD改善的工作效率。
2、做到四个结合,坚持创新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本职工作是员工最了解最熟悉的领域,技术熟练,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易于出成果。很多著名的创新成果、杰出的创新人物都是从本职工作中干出来的。因此,必须倡导创新与本职工作相结合,走岗位成才,岗位创新创新之路。
坚持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相结合。所谓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就是企业的效益增长点,关乎企业方针目标的实现和进一步的发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对准重点和难点开展,往往收到显著的效果,体现创新的威力。
坚持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靠的是人才的素质,在新的形势下,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纵观那些著名的企业,无不是得益于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使得企业得到长足的快速发展。那么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就是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新机制,在造就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基础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员工。
坚持创新与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群众性经经济技术创新应瞄准产品的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产品升级换代、产品结构调整攻克难关,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开辟道路,保证产品始终处于技术前沿。要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与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必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把技术进步放到创新活动的突出位置,努力实现由追求数量型向追求技术含量型转变;二是以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实现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三是以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科技管理”转变。
三、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才能、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建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氛围,形成一种创新文化,使创新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成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机制,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长久稳定的开展下去,持续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1、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分配利益的关注与追求,是激励其工作热情的主要动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一样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提升广大员工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广大员工的参与热情。
(1)建立合理的物质奖励制度。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奖励是激励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员工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价值的认可。工会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要在坚持荣誉奖励的同时,合理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创新奖励要与员工的工资收入相适应,使员工在创新活动中尝到甜头,体会到创新的实惠与乐趣。
(2)建立多样化的精神奖励制度。对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中成绩突出、贡献量大的员工,要作为劳动模范、优秀员工评比的首要条件,对创新成绩突出者优先聘请职称,或低职高聘,安排参加再学习,提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机会。
2、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是衡量员工创新成果的手段,也是对成果进行奖励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评价机制,把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真正体现出来。一是成立一个项目评审
鉴定委员会或者评审鉴定组。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项目的立项进行评审,对完成的项目进行鉴定,保证评价鉴定结果的权威性。二是制定一个项目评审鉴定细则。使创新项目的评审鉴定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三是建立创新成果展示制度。对评审鉴定的创新成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成果发布会,举办一次创新成果展。创新成果是员工劳动的结晶,也是创新能力的展示。用员工自己创造的成果来鼓舞全体员工,可以激发其发明创造、技术革新、QCD改善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多新的优秀成果。
3、制定一个清晰的工作流程。
为了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必须制定一个程序清晰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提高创新活动的操作性,让广大员工清楚活动的过程,让活动组织的各部门(工会与QCD部门)明确职责,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保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有序有效运作。
第二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开展这一活动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开展创新活动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涵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等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参加技术技能比赛,组建经济技术创新小组,普及应用先进操作法,学习现代高新知识和技能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创新主体不仅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更是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条件进行改造革新。通过观念、技术、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经营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创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向生产与科
技的深度和广度拓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成为企业追求的根本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需要提高效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重视直接效益与创长期效益的统一。重视在企业内部生产规模、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降低成本上使实劲,又要重视预测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重视调动生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发挥好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职工技术骨干队伍的聪明才智;既要在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发动、实施中下功夫,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在普及、引导、示范上做文章。从企业实际出发,把技能型和知识型统一起来,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创新、创先、创优,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职工是创新的主体,职工参与的广度、力度、深度是衡量创新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企业需要,职工欢迎、群众满意的原则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劳动竞赛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竞赛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竞赛的工作制度、统计核算制度、检查考证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组织制度、创新成果征集制度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创新活动更具操作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严谨的制度是竞赛长久不衰的保证。2003年广州电信出台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制度》,从竞赛申报、检查、评比、奖励,每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竞赛的申报。申报项目必须包括现状、对策、目标等,如果年初没有按规定申报,年终就不能参加评比。规范竞赛的检查,实行竞赛中期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要求竞赛结束后,必须对竞赛加以总结。对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创新成果,以及在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好方法、好技术等要归纳总结成规范的程序,并提升为制度、规定或操作法,加以推广。保证成果经验在稳定中不断提升,使竞赛的成果最终转化为新的生产力。重视建立竞赛激励机制
科学的竞赛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热情,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劳动竞赛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建立竞赛激励机制,要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起劳
动成果和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和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和宣传职工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要尊重广大职工群众在劳动竞赛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和集体要给予重奖。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模式也应多种多样。要重视研究受奖者的主导需求,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以加大激励效价。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创新实践与学习深造结合,形成创新有功、有功必录,创新光荣、光荣必赏的新风尚。山东省对创新工程取得优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是科技人员的,按鲁科成字文件精神给予奖励,是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岗位的职工,按鲁劳发文件给予奖励,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项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在3—5年内,每年可从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同时鼓励企业对职工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给予完成人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人员可破格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建立技术创新培训机制
实施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
量和水平,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竞争靠技术,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是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劳动智能化,知识产业化进程的力量源泉。企业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使职工不断掌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把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请著名专家讲学,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传授创造技能技法,请技术状元传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把岗位练兵、技术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技术状元的绝招特技总结成为先进操作法。通过举办集体拜师、名师带高徒、现场传授技能、选题立项攻关等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队伍。同时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制定长、中、短期培训计划,形成培训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通过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培训,使每个职工做到“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观念新、技能精、业绩佳的新型产业大军,造就一批高素质富有活力的职工队伍。选准创新活动的切入点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围绕技术、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首先要选准切入点。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劳动竞赛的切入点,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其次要拓宽活动领域。劳动竞赛要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从生产领域向经营、科技、管理、流通等领域拓展,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安全生产和增收创效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开创竞赛活动新局面。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第三篇: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境内,隶属于平庄煤业集团公司,设计规模为年产500万吨,矿田内有12个煤层,累计可采厚度76.7m,地质储量5.43亿吨,可采储量3.9亿吨,服务年限71年。采用连续、半连续的综合开采工艺,连续工艺系统从德国引进先进技术,由中德厂家合作制造,是国
内目前生产工艺最为先进的露天矿之一。
露天煤矿现有职工1494人,职工入会率达100%。矿工会下属13个车间分会,84个工会小组,53个班组,17个职工小家,专职工会干部6人,兼职工会干部53人。
几年来,矿工会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具体作法是:
一、解放思想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元宝山露天煤矿从1973年筹建到2005年投入生产,历经32个春秋。在这漫长的筹建过程中,单位花的是国家建设贷款,职工吃的是建设饭,职工队伍有“思想松、纪律松、管理松”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矿工会在矿党委的支持下,自觉服从服务于全矿生产经营大局,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方针,从转变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入手,突出抓了形势任务教育和爱矿敬业教育。
在形势任务教育方面:我们立足于正确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帮助职工认清形势,理解和支持改革,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广大职工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了“职工吃饭靠市场,岗位靠竞争”的风险意识,“迎接挑战,攻坚破难”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求先进,业绩创一流”的进取意识。
在爱矿敬业教育方面:为保证思想教育见到实效,坚持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了矿内网站、干部学习室、职工培训室、矿内小报、基层信息小报等各种学习阵地建设,开展以“我为企业献一计”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献计的重点;开展“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大讨论活动,职工的思想被引导到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决完成生产任务上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掌握先进操作技术是竞争所迫,是企业经营所需,是提高自身操作水平、业务水平、降成本、增效益的必然环节。
二、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元宝山露天煤矿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含量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元露要不断发展,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力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兴矿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1998年就制定了《科技兴矿实施细则》,1999年以元露党办发[1999]6号文下发实行,在《科技兴矿实施细则》中,确立了科研发展十二项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办法、科研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等制度;2002年在矿二届一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关于科技兴矿的决议》,《决议》中明确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将销售总额的0.5作为科研经费,这充分表明了我矿领导班子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在2004年二届三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科技兴矿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并首次提出推行首席员工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强有力的推动了我矿科技兴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也使技术与生产在我矿达到完美结合,形成了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使生产发展的喜人态势。通过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激励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几年来,我矿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由1998年的2.05吨/工提高到2004年的7.97吨/工,翻了近两翻。
矿工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他们购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锻造工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学习工具书,拓展了职工的知识面,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开展各种班组竞赛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激发了职工勤奋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培训。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现代化设备非常重要,而拥有一批能驾驭现代化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采取把职工送到国外和国内四大院校培训方式,主要送到德国77人,送到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学院、吉林工业大学、阜新矿院等四大院校705人。并根据生产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共计3524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62个工种、43分
第四篇:卧龙供电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作总结
卧龙供电所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作总结
2011年,我供电所劳动竞赛机构和工作组织在市公司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公司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对推动卧龙供电所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和龙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卧龙供电所参加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5名职工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提合理化建议5条。我供电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情况,归纳起来具体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层层负责,抓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1、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我供电所立即成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小组,由于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确保了供电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方案明确,精心实施。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了《和龙市农电有限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由于市公司党政工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劳动竞赛机构尽职尽责,认真部署,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评比、有表彰奖励,从而使我供电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围绕改革和发展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我所各级劳动竞赛机构和工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职工素质建设为重点,在开展竞赛活动中,围绕企业经济和技术项目攻关、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开展活动,围绕树立全局观念和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扎扎实实为推进我县经济发展,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
窗口服务,把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风尚。
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企业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队伍。我所各级劳动竞赛机构和工会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与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结合起来,立足班组,打造提高职工素质平台,鼓励职工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围绕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积极开展了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全面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一年来,我所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活动开展不平衡,活动开展应继续深入;二是活动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够理想。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开展活动中不断探索,认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扎实有效。
卧龙供电所
第五篇: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文章
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中国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们在全总《关于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意见》指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创造力,蓬勃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在技术创新进程中,培养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实现解放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搭建舞台,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创造能力;完善机制,不断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推动创新,不断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
一、搭建舞台,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的作用
企业间的残酷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关键是要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三年多来,实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25456项,创经济效益1.5亿元。
(一)把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汽的卡车生产主体企业,解放公司拥有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以及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三大总成复杂生产技术和工艺,不仅要把经过多年实践锻炼的,在企业技术进步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当做宝贵财富倍加珍惜,又要不断吸纳新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企业通过每年派出人员深造和向社会招聘人才,始终保持了一支规模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活动中,每年都有一批技术人员走向总工程师、车间主任、管理经理等岗位,他们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革新、市场营销、管理升级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3年来,我们建设了具有世界一流技术装备和先进工艺水平、年产20万辆生产能力的解放卡车新基地,当时大量的新装备设计安装和老设备搬迁改造,在“人心不散、生产不停、品牌不倒、市场不丢”的原则指导下,企业依靠的就是一大批担纲重任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同时外建新厂安装调试,内保老厂正常生产,这当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解决了无数工艺难题,经历两年多时间,胜利实现了预定目标。
我们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和一汽技术中心合作设计开发实施,开发形成了J5奥威、骏威、悍威、大威系列和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J6重卡系列新型解放中重型卡车。今年7.15期间,解放J6重型卡车隆重上市,一投放市场,就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订单不断,成效突出。
(二)把工人技师队伍作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骨干力量。
解放公司拥有22000余名员工,不乏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对汽车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对机器设备的每一个部位都十分熟悉的技术工人,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设备改造、产品完善、工艺改进、技术创新方面孕育着极大的潜力。目前,解放公司已有工人技师264名,他们面对新设备、新技术苦学苦钻、废寝忘食、努力攻关,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
像卡车厂工人二级操作师方向远,练就了一身绝活绝技,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马自达6轿车覆盖件投产过程中,安装调试日本引进的冲压模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结合自己20多年模具维修心得和经验编写了《汽车冷冲压模具调整与维修技术》一书,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宋玉泉院士的高度评价,他先后创造模具维修调整技术方法30余项,总结维修操作规范100余项,开发新技术19项,申报国家专利一项,其中《模具表面凸凹度测定维修法》获得了吉林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已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大奖,为企业创造价值2300万元。他个人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汽劳动模范、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称号。
2006年,解放公司组织20名技术能手代表集团公司参加“陕汽杯”全国首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大多是工人技师,他们不负众望,以自身的过硬本领,高超的技术水平技压群雄,大获全胜。一举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解放公司工会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名选手获得7项金奖、7项银奖、6项铜奖。其中有10名同志获得操作技术能手称号;大赛状元张国强还获得全国“技术大师”称号和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三)把员工队伍作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基本力量。
1、善于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实现职工队伍思想文化、操作技能全方位提高。
⑴建立培训基地。目前我公司有四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模拟降成本操作培训室、三个互动式教室,一个资料室等。在场地和设施上保证了公司自主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培训资源,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和146 名培训师队伍,为企业开展自主培训积蓄了师资力量。
⑵以系统、车间为主体开展自主培训。开展了TS16949质量体系标准、五大工具等质量标准方法运用培训;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的培训、新产品知识讲座、兼职培训师培训等,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主要形式的岗位培训,成为我公司实施素质工程一大亮点。
⑶深入推进TPS,开展二级经理模拟降成本培训。TPS是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简称。开展TPS培训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日本专家到生产现场进行指导,送64名班组长到天津一汽丰田公司进行实地训练,培养改善人才522人;在二级经理中开展了模拟降成本培训,目的是通过制造过程的持续改善实现成本降低,实现准时化生产,共举办了6期69人参加。通过培训学员学会了如何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成本的环节和浪费点,学会改善的方法,进而发动全员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
⑷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化考评培训,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三年来,公司采取自主培训和外培两种形式,开展了公司级和车间级近14个工种的培训,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达2487 人次。经过集团公司统一考试考核,有634人获得中级职业资格、727人高级职业资格;264人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⑸以训促赛,赛训结合,选拔人才。在培训基础上,我们于2005、2006连续两年,完成了300多人、2000多学时汽车装调工全员培训,通过技术大比武,有8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3人获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⑹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专业管理核心骨干。按照公司“十一五”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在三年内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的计划,我们选拔了92人参加了集团公司举办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有44名班组长参加大专班学习,20名班组长参加本科学习,我们还组织了班组长、技术专业管理人员300多人参加的以“团队建设”为主题的拓展训练培训等。我们送出8个专业领域选拔了75人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拔尖人才的培训。
三年来我们共培训员工52622多人次、完成了94058学时、投入培训经费1697万。目前解放公司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行业级专家人才15人,省、市级专家人才9人,在2006年集团公司的人才评审工作中又有22人被授予“第一汽车高级专家”称号,69人被授予“第一汽车优秀科技人才”称号。另外我公司还拥有一支由1940名高素质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组成的企业核心人才队伍,解放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的重要保障。
2、善于运用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注重捕捉职工群众中创新工作的亮点加以宣传。我们的工会干部曾总结出车桥分公司热处理车间渗碳班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能,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学习,坚持改进,不断创新,为企业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的先进事迹,班长王宏发明的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新办法,大幅度提高车桥各种齿轮一次压淬合格率,被誉为“王宏操作法”,带动了车间同工种的技术进步。集团公司马振东副书记曾参加渗碳班“提高齿轮压淬质量”主题班会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渗碳班2006年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班长王宏当选为“第一汽车劳动模范”,2007年6月集团公司工会选派王宏出国去比利时学习欧盟企业科学的班组领导理念和管理知识,他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曾以“感动用户,动感服务”为主题,通过宣传驻西藏服务站经理常彦江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修车的感人事例,向社会、向用户传递了解放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上帝的理念,使解放产品的用户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二、完善机制,不断推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化
机制创新是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经过近三年的运作,解放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在激励员工投身技术创新、展示自身价值和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1、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解放公司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由公司行政对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同时,还专门建立了TPS推进部,负责创新成果推广和转化以及专业化归口管理,工会和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运行,使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规范化运行。组织机构的建立,不仅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证,而且形成了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2、建立了有效的创新项目评审机制。在鉴定职工创新成果过程中,工会与人力资源部、TPS推进部、生产部和计财部等单位连手操作,吸收了公司各级专家进行具体把关指导,在联合评审推荐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综合评审,形成了创新成果联审联评、层层把关的有效机制,确保了每件创新项目都真实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3、健全了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和保护员工参赛的积极性,公司推出人才“绿区”激励政策。“绿区”政策,就是为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中的高层次人才开辟了新的成长通道。进入“绿区”的人员可以享受到相当于公司二级经理、高级经理,乃至于副总经理的新酬待遇,绿区政策创造了“用好人、留住人、吸引人”的绿色人力资源环境,初步实现了人才“干事有舞台、创新有环境、发展有空间、利益有保障”。同时,我们还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重奖和长效激励结合的办法,对获得公司及上级职业技能大赛名次的员工给予重奖,或推荐劳模、晋升职称,还要为他们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实现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创新实践与学习深造结合,做到创新有功、有功必禄,创新光荣、光荣必赏。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4、建立和实施人才发展机制。根据公司五年发展战略,每年都要制订职工教育同步培训滚动规划,明确技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发展培养目标。通过建设一支以中级工为基础,高级工为骨干,技师和高级技师为核心的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为解放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宏大的人才支持。
几年来,各类人才在公司新产品开发及质量攻关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技术领头人的作用,为推动一汽解放的技术进步和经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
在汽车制造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项技术改造能使企业吃上个十年八年已成奢望,充其量也不过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败下阵来,就要使我们的管理和生产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这一事实说明,企业要得以不断发展,仅靠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理潜力,通过严细管理和规范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职工中蕴藏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为发挥职工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解放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发出倡议,在职工中广泛征集创新成果。并通过贯彻“认真实干、追求质量、狠抓细节”的工作作风,在职工中达成共识,使创新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今天比昨天强一点,明年比今年强一块,建立起一种机制,使创新成为习惯,成为风气。
1、劳动竞赛——带动管理创新
劳动竞赛作为工会群众生产工作的重要形式,在推进企业生产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使劳动竞赛内容更充实,效果更突出。我们抓主企业节能降耗这个主题,不间断地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改善活动,消除浪费,创造财富。工会以劳动竞赛的方式发动干部职工集思广义,精心策划竞赛目标和条件,在生产线把任务分解到每位操作者,操作中大家各司其职,控制好每个环节成本。在20000多项合理化建议中,已有9000余项被采纳实施,结果在用气、用水、用油、用电、用热和原材料消耗方面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许多优秀的合理化建议被纳入到管理体系,几年来直接和间接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1亿多元。
2、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企业造就出一大批能工巧匠 数万项技改创新成果,大到生产线的改造、引进先进设备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的改善,小到操作方式的调整、一把刀具的革新,往往一个合理化建议,一个零部件的改动,一个操作方法的改进,就使得生产中的难题迎刃而解。伊顿公司员工曹辉凭借过硬的数控基本功,编制开发出加工所有齿毂零件的宏程序,将调整时间由6个小时缩短到1分钟,提高生产效率近360倍。
3、新产品开发——增加企业效益
开发生产市场急需、试销对路的新产品,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是解放公司技术创新的重头戏。公司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赵国清,几年来开发出农用自卸车、换代军车等十多种新产品,为公司抢占了市场,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几年来在公司的技术创新典型中,涌现出3位全国劳模,3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位省劳模,29位市劳模,3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3个部委级先进班组。有60余人次被集团公司以上工会授予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上千名创新活动标兵和积极分子受到公司和各分(子)公司的嘉奖。
看着一项项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看着胸带红花站在领奖台上的一个个创新标兵,我们在为他们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深为工会工作在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品换代中起的积极作用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