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思考
经济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提高效益和促进改革深化的动力和源泉。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职工的智慧、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到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来,是我们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责,服务一汽经济工作大局,开拓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新渠道、新领域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工会群众经济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那么,开展群众性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如何正确把握活动自身规律,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并加以明确。
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思考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是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规律,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方法和运行机制的理性化思维变革过程,是工会干部应对入世挑战,准确把握创新活动诸要素,提高创新能力,从理论到实际的再认识再实践再提高的思想解放过程。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先决条件。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的创新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是工会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突破,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属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活动的思想解放,是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指导下,按照新时期党对工会经济工作的要求,以科学的态度不断解决困扰我们工会经济工作发展的历史性羁绊,解决创新意识不强、方法手段滞后、活动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这个“解放”,要从工会的性质、职能、特点、优势出发,根据企业经济发展和群众经济工作的实际,以确立一个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全新的工会群众经济工作机制和格局为根本特征,实现对传统的工会经济工作模式实现科学的合理扬弃,完成创新与继承的除旧布新,既要在活动提法上创新,活动形式上创新,更要在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适应新时期企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作体制,形成强有力的群众性经济工作保障机制。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自身创新,既是一个更新观念思辩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和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工会干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树立开放性的思维理念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超前意识,能够紧跟时代大潮,有胆有识,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研究、设计和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建立健全有序有效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正确把握和引导创新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取得实效;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提高创造性的决策能力,学会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化机遇为优势和动力,勇于创新,精于创新,实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较大突破,以扎扎实实的创新成果赢得工会经济工作的大发展,使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在一汽经济全局中成为党政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这也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二)不断扩大和丰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内涵,才能使创新活动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技术创新是一项融科技与经济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在我们一汽它不仅包括汽车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和生产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材料创新、开拓市场和营销方式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一汽发展进步、迎接入世挑战,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更加需要职工群众技术创新创造力的支持,不断扩大和丰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内涵,创新各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内容,才能推动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向企业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扩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内涵,须从企业的技术发展特点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创新活动的重点和创新活动的方式,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更具可操作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要把解决影响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难点、阻碍营销和效益增长等问题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工厂创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搞好服务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扩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内涵,就要瞄准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不断提高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决策创新发展,从而带领职工真有效地实施新技术领域的开拓与突破,实施科学技术上的发明与创造,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使一汽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赋予工会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改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日常群众经济工作以新的内涵,使以往工会群众性无序或有序的小改小革等简单层面创新逐步向企业管理机制、经营决策、市场营销战略等高层次创新转移,提出新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域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通过经济工作的综合手段、民主管理的参与途径、劳动竞赛的激励方法,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组织职工参与实施,积极创造,加速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在一汽多领域、大面积转化和应用,使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在发展生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增长点方面发挥出更大更大的作
用。
(三)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时代的要求。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汹涌澎湃,不进则退,适者生存。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入世在即,经济全球化时代产品竞争、企业竞争、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一汽要求得生存,挤身国内国际领先地位,更加需要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创造出高科技汽车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竞
争力,赢得市场,求得发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工人阶级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实践者,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带领职工群众投身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完成科技攻坚任务,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时代赋予工会的神圣使命,是工会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工会组织更应当站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最前列,带领职工坚持创新不动摇,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崭新的时代气息,展示工会经济工作的特色和重要作用。
可以想象,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巨大动力,将带来一汽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飞跃,必将推动一汽这艘中国汽车行业的巨轮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向前。
二、建设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思考
技术创新是职工掌握科学技术的智力资源充分释放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生产管理方法等成果在生产等领域的成功转化和商业化应用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职工群众创造性的劳动。现代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企业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使用人才,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一)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学习新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活动。充分利用工会阵地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科技培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机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创造学理论,大兴学习科技之风,引导职工树立市场观念,创新理念和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眼国内外高科技,加强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总结先进操作法,挖掘和推广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总结的成功技术经验和练就的“绝招”、“绝活”、“绝技”; 在车间班组中广泛开展“五小发明”、“四改进”和岗位改进、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人人争当李黄玺式新型劳动者、创新能手、知识工人,鼓励岗位成才、岗位建功。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设置培训内容,增加科技教育含量,提高培训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核心人才队伍,提高一汽的市场、产品、人才方面的竞争能力。
(二)挥各类人才优势,形成创新合力,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我们企业每一名职工,尤其优秀职工,都有施展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欲望,好的欲望是无穷的动力,加以正确引导和发挥,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此,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尤其要鼓励优秀人才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挑大梁,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献智、献计。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鞭打快牛,在应用新技术、开展高科技创新上下工夫,为技术骨干加担子,出成果;二是发挥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优势,指定课题和任务,在综合管理创新上实施突破;三是坚持两个“三结合”,即生产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三结合及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三结合,集中人才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实施技术创新的重大项目。依靠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提高创新项目的科技含量,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抓出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过发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的专业技能优势等途径,开展岗位协作攻关活动。各类典型人物,工会各级技协组织及广大技协会员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承担着立项、试验、实施、应用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骨干作用,要积极组织他们针对企业生产中的产品、成本、效益、流程和发展等技术难题,实施企业内部跨行业、跨单位、跨工种的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技术嫁接活动,扩大技术创新的成果
工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在创新过程中培养爱岗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增长才干,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要注意通过岗位技能达标、新技术培训、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总结和推广先进操作法等活动,使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成为李黄玺式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跨世纪劳动者,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知识型工人队伍。
三、建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激励机制的思考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要加强群众活动的领导,加强过程管理,加强与行政的沟通配合,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激励,可操作,见成效,为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成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一要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领导下,统筹规划活动平台,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制度,制定目标、措施,形成管理机制,做到组织、目标、措施三落实。二要建立项目统计、成果认证、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和成果发布推广体系,保护和尊重创新者的创造热情,防止产生盲目性、自发性等蛮干、滥干倾向,防止成果流失。三要注意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分类指导,为基层(厂、车间、班组)提供技术服务,使成熟的创新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应用。四要加强活动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职工群众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方法、思路,提高活动的参与率,提高创新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实施的有效性。通过工作机制的良性运行,实现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强调创新活动的严肃性,抓计划、抓进度、抓落实,抓出成效。
(二)强激励机制建设,出台一系列奖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和规定,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是最富有成果的创造性劳动,是创新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理所当然地应当给予相应的回报。通过有效的精神(荣誉)和物质的奖励,甚至通过重奖、晋级、职称和荣誉称号等奖项,激发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职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是唯物主义的。要注意遵循“创造学三定律”,激励职工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要不断推动企业领导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纳入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之中,努力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与维护企业大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实现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保证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自身创新的评价标准在于,有利于“依靠”方针的落实,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有利于一汽科技进步,有利于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工会群众经济工作的发展,使党政认可,群众满意。
本文只是作者在技术创新工作和实践中的肤浅认识,由于理论学习不足,观点及概念性错误很多,语言逻辑方面的谬误更多,万望领导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第二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开展这一活动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开展创新活动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涵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等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参加技术技能比赛,组建经济技术创新小组,普及应用先进操作法,学习现代高新知识和技能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创新主体不仅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更是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条件进行改造革新。通过观念、技术、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经营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创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向生产与科
技的深度和广度拓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成为企业追求的根本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需要提高效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重视直接效益与创长期效益的统一。重视在企业内部生产规模、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降低成本上使实劲,又要重视预测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重视调动生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发挥好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职工技术骨干队伍的聪明才智;既要在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发动、实施中下功夫,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在普及、引导、示范上做文章。从企业实际出发,把技能型和知识型统一起来,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创新、创先、创优,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职工是创新的主体,职工参与的广度、力度、深度是衡量创新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企业需要,职工欢迎、群众满意的原则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劳动竞赛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竞赛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竞赛的工作制度、统计核算制度、检查考证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组织制度、创新成果征集制度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创新活动更具操作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严谨的制度是竞赛长久不衰的保证。2003年广州电信出台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制度》,从竞赛申报、检查、评比、奖励,每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竞赛的申报。申报项目必须包括现状、对策、目标等,如果年初没有按规定申报,年终就不能参加评比。规范竞赛的检查,实行竞赛中期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要求竞赛结束后,必须对竞赛加以总结。对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创新成果,以及在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好方法、好技术等要归纳总结成规范的程序,并提升为制度、规定或操作法,加以推广。保证成果经验在稳定中不断提升,使竞赛的成果最终转化为新的生产力。重视建立竞赛激励机制
科学的竞赛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热情,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劳动竞赛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建立竞赛激励机制,要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起劳
动成果和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和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和宣传职工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要尊重广大职工群众在劳动竞赛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和集体要给予重奖。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模式也应多种多样。要重视研究受奖者的主导需求,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以加大激励效价。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创新实践与学习深造结合,形成创新有功、有功必录,创新光荣、光荣必赏的新风尚。山东省对创新工程取得优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是科技人员的,按鲁科成字文件精神给予奖励,是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岗位的职工,按鲁劳发文件给予奖励,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项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在3—5年内,每年可从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同时鼓励企业对职工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给予完成人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人员可破格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建立技术创新培训机制
实施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
量和水平,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竞争靠技术,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是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劳动智能化,知识产业化进程的力量源泉。企业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使职工不断掌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把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请著名专家讲学,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传授创造技能技法,请技术状元传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把岗位练兵、技术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技术状元的绝招特技总结成为先进操作法。通过举办集体拜师、名师带高徒、现场传授技能、选题立项攻关等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队伍。同时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制定长、中、短期培训计划,形成培训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通过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培训,使每个职工做到“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观念新、技能精、业绩佳的新型产业大军,造就一批高素质富有活力的职工队伍。选准创新活动的切入点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围绕技术、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首先要选准切入点。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劳动竞赛的切入点,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其次要拓宽活动领域。劳动竞赛要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从生产领域向经营、科技、管理、流通等领域拓展,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安全生产和增收创效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开创竞赛活动新局面。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第三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开展这一活动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促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更应发挥出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一)引导职工明确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涵。实现一个目标,首先要理解目标的内容和要求以及所具有的意义。对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面对的是群众,就要首先让群众理解这项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等开展创新活动。创新主体不仅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更是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条件进行改造革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不断向生产与科技的深度和广度拓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强化技术创新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把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发挥好企业所属的高技能人才资源的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等方法,传、带、授,推动技术交流与协作,达到培养目的。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能手、冠军的绝招特技总结成为先进操作法。通过现场传授技能、选题立项攻关等活动,培养人才队伍。
汽机分会将以高技能操作能手刘建军为主的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职工,分别与所属班组青工结为师徒,进行一对一的传授、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搭建竞赛平台,引入竞争机制。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热情,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劳动竞赛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竞赛激励机制,要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要大力提倡和宣传职工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于职工群众在劳动竞赛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 汽机分会为进一步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大力推选职工参加厂及上级开展的各项职工技能培训、创新成果评比、技术比武等工作。所有奖励落实到人,同时,对于没能获奖,但是成绩也较为出色的本部门参与职工,由部门按照管理制度进行专项奖励,进一步激发职工自主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四)选准切入点,发挥活动实效。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所谓重点,就是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所谓难点,就是要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忧解难;所谓薄弱点,就是要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汽机分会紧密结合厂工会组织开展的降本增效活动,带领职工立足岗位实际,从“小”处着手,“实”处着力,以小革新、小技改所展现的效果、成绩,激励、引导职工,挖掘自身潜力,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设备可靠性为目标,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工作。上半年,部门开展此类项目10余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企业工会组织,就要结合分会职能和优势,积极打造职工科技创新平台,与企业重点任务相结合,推进企业实现“创新、和谐、发展”的目标,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境内,隶属于平庄煤业集团公司,设计规模为年产500万吨,矿田内有12个煤层,累计可采厚度76.7m,地质储量5.43亿吨,可采储量3.9亿吨,服务年限71年。采用连续、半连续的综合开采工艺,连续工艺系统从德国引进先进技术,由中德厂家合作制造,是国
内目前生产工艺最为先进的露天矿之一。
露天煤矿现有职工1494人,职工入会率达100%。矿工会下属13个车间分会,84个工会小组,53个班组,17个职工小家,专职工会干部6人,兼职工会干部53人。
几年来,矿工会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具体作法是:
一、解放思想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元宝山露天煤矿从1973年筹建到2005年投入生产,历经32个春秋。在这漫长的筹建过程中,单位花的是国家建设贷款,职工吃的是建设饭,职工队伍有“思想松、纪律松、管理松”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矿工会在矿党委的支持下,自觉服从服务于全矿生产经营大局,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方针,从转变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入手,突出抓了形势任务教育和爱矿敬业教育。
在形势任务教育方面:我们立足于正确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帮助职工认清形势,理解和支持改革,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广大职工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了“职工吃饭靠市场,岗位靠竞争”的风险意识,“迎接挑战,攻坚破难”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求先进,业绩创一流”的进取意识。
在爱矿敬业教育方面:为保证思想教育见到实效,坚持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了矿内网站、干部学习室、职工培训室、矿内小报、基层信息小报等各种学习阵地建设,开展以“我为企业献一计”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献计的重点;开展“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大讨论活动,职工的思想被引导到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决完成生产任务上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掌握先进操作技术是竞争所迫,是企业经营所需,是提高自身操作水平、业务水平、降成本、增效益的必然环节。
二、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元宝山露天煤矿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含量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元露要不断发展,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力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兴矿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1998年就制定了《科技兴矿实施细则》,1999年以元露党办发[1999]6号文下发实行,在《科技兴矿实施细则》中,确立了科研发展十二项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办法、科研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等制度;2002年在矿二届一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关于科技兴矿的决议》,《决议》中明确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将销售总额的0.5作为科研经费,这充分表明了我矿领导班子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在2004年二届三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科技兴矿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并首次提出推行首席员工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强有力的推动了我矿科技兴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也使技术与生产在我矿达到完美结合,形成了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使生产发展的喜人态势。通过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激励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几年来,我矿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由1998年的2.05吨/工提高到2004年的7.97吨/工,翻了近两翻。
矿工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他们购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锻造工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学习工具书,拓展了职工的知识面,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开展各种班组竞赛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激发了职工勤奋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培训。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现代化设备非常重要,而拥有一批能驾驭现代化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采取把职工送到国外和国内四大院校培训方式,主要送到德国77人,送到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学院、吉林工业大学、阜新矿院等四大院校705人。并根据生产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共计3524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62个工种、43分
第五篇:对国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再思考
对国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再思考
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由各级工会牵头组织,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或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为目标,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群众小改小革等活动为主要形式,不断向生产与科技的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行为。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行政工作相比较,不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但活动目标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活动的主体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在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上、在方式方法上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国有企业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条件
(一)有利条件:国有大型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传统活动的优势:技术革新是国内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概念,如前所述,工会组织多年来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生产活动,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是我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
激励机制的优势和教育职能的优势。
(二)不利因素:一是个别行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人员、专家们的事情,职工群众只能搞一些小改小革。二是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影响创新活动的实效。个别企业把创新活动当作一项简单的活动对待,没有制定工作规划或方案,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三是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作用发挥不够理想。部分企业的奖励措施不到位,不少单位对创新活动中贡献突出、取得显著成效者,未能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创新活动面窄,没有形成群众性的氛围。
通过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有一部分企业行政领导和工会干部,对于什么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概念比较模糊,内涵把握不准,导致认识上的分歧和活动组织上的偏差。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优势。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思路及对策
(一)、正确认识开展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意义
首先,国有大型企业的前途和职工的命运休戚相关,没有企业自身的过硬内功,离开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高明的企业领导者,也不可能把企业搞好。
其次,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工人阶级伟大历史作用,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上来的重要途径。
第三、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手段。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有无保障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要正确处理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几个关系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一是创新主体不同。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是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二是创新条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由企业单设机构,由企业行政负责,由国家或企业投入资金,提供场地、设备等条件。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由工会牵头,党委领导,行政支持,主要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进行创新;三是创新对象不同。企业技术创新面向市场需要,面向企业整体,组织项目的论证与引进、技术设备的改造与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本职岗位上,对劳动工具、工作对象进行改造和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基本上是纯技术性的,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范围就要大得多;四是创新途径不同。企业技术创新是依靠行政的力量组织进行的,是行政主导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通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使各行各业的每个职工、每个班组都有一个技术创新的目标,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
由这两种创新组织形式的异同点可以看出,它们各有特色,两者都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替代。可以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上,我们应特别清醒地认识到,职工群众是企业新制度、新项目、新技术的实施者,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坚强后盾,再好的机制、再新的项目、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培育大批新型职工的肥沃土壤,是孕育产生新技术的温床。调动起广大职工群众持久不衰的创新热情,对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是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企业文化目标,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
其次,要处理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与传统的工会经济工作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创新性”与“系统性”。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没有创新,这项活动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就失去了生命力。抓住了创新,也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与工会传统经济工作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差别。
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活动等传统的经济工作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组织形式。在计划经济年代,以追求数量的变化为其主要目标和基本特征,符合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需要。它们没有重点突出经济工作中应有的创新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质量效益为首的基本思路,追求的是经济工作质的飞跃。只有在创新的主线之下,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创新工作才有生命力。否则,就没有特色,就达不到行政支持、职工参与的目的。
(三)、工会组织要从方法、机制创新入手,建立和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程序和运行机制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关键在于开展创新教育,普及创造学知识,这是开发职工创新潜能的最佳方法。
其次,要实现机制创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建立健全有关鼓励创新、保持创新的制度措施,使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群众的创新成果得到奖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是提高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
创新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要重点围绕“一推”、“二赛”、“三提高”开展活动。
“一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操作法。在总结推广职工先进操作法工作中,公司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突出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二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即把劳动竞赛与企业党委主题教育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
“三提高”: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提高员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交流、发明创造展览等活动,提高员工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和“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提高员工节能环保意识。
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实践表明,职工是主体、思想是动力、技术是核心、创新是灵魂、阵地是基层、发展是目标。特别是一些青年职工通过培训提高素质,投身技术创新活动后,深切感觉到“学理论是提高自己;学技能是武装自己;搞创新是发展自己。”
总之,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长效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因为这些工作都不是一时一地的事,它关系国有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针对的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一旦这个因素被激活,它回报社会和企业的将是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