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其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当今就是要培养现代人、教化现代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从以下六个方面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进行论述:
第一,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抓住各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我市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能,新春佳节,各地方人民都要搞一些喜庆的节日活动,诸如耍龙灯、观花灯;文化宫要举办大型的职工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节日得到集中的体现并日趋丰富、完善。我县群众文化工作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逐步认识到搞好节日期群众文化活动就能带动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并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这个时期倾斜,每年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抓典型点、示范点,使节日高潮期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同时也使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跃上了新的台阶,为民族的振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人们的文化消费多了需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舞厅、音乐餐厅、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桌球室、网吧等,由于其灵活的文化样式,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因为其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清闲的心境而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所遗忘。
第三,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深化改革,强化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群众文化工作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应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弥补经费的不足,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文化宫寻求再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空前的增长。这就必须要有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产业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产物,发展文化产业,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第四,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比如,校园文化,它是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随着学子们从校园走向社会,校园文化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因此,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社会群体人的素质的摇篮。
第五,发展通俗文化事业。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因此,不仅在中国,就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大众也比较喜欢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而在我国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抑制,不被重视,在以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一定要改变过去的习惯。要彻底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旧模式、旧体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培养自己的通俗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应当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经验,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第六,发展城市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是现实城市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计划经济时代,广场文化一度非常繁荣,当时,广场成了城市居民主要的精神活动场所,为活跃当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广场文化虽没有以前那种特殊的地位,但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广场文化主要有四种形式,即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大型娱乐演出活动和广场美化。
总之,群众文化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我们只要通过文化生活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更加多元,个体满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认同感,目前,多元化的市场文化消费,大众传播媒介的突起和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都对传统的群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文化消费多了需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舞厅、音乐餐厅、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桌球室、网吧等,由于其灵活的文化样式,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因为其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清闲的心境而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所遗忘。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对群众文化的冲击。大众传播媒介,如收音机、电视、网络等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因为它们不仅能给群众带来娱乐,还能为人们提供信息。如今,不管人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都能通过大众传媒迅速而及时地传播开来。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电视和网络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谁占领了媒介市场,谁便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再次,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化,个性化对群众文化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上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欣赏,审美需要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群众文化消费,因为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其欣赏结构也存在极大的差别。面对群众文化结构的变化,群众文化必须做出改变,以占领文化消费市场。
1.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比如,校园文化,它是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随着学子们从校园走向社会,校园文化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因此,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社会群体人的素质的摇篮。
2.发展通俗文化事业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因此,不仅在中国,就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大众也比较喜欢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而在我国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抑制,不被重视,在以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一定要改变过去的习惯。
首先,要彻底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旧模式、旧体制。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培养自己的通俗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应当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经验,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也是发展通俗文化所不能缺少的,因为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物质设备。它们也是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3.发展城市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是现实城市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计划经济时代,广
场文化一度非常繁荣,当时,广场成了城市居民主要的精神活动场所,为活跃当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广场文化虽没有以前那种特殊的地位,但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广场文化主要有四种形式,即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大型娱乐演出活动和广场美化。
建设广场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个要素。首先,广场文化要避免政治、经济色彩过浓,避免过于功利性。广场文化应该有利于减轻人们日常劳作的疲劳和压力,使人们精神享受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其次,市场文化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虽然我们城市居民的收入有所上涨,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例仍然比较低,因此,必须考虑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再次,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广场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宗旨,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必须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的腐朽的和落后的精神垃圾。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它是群众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以自我活动为主体,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各类文化活动的总称。群众文化是以普通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几大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的思维意识正在潜移默化的进入人们的思想领域,进入文化积累层,在这大文化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也相应的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安排和辅导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县委宣传部是承上启下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的重要基层宣传机构,他承担着舆论引导、政策宣传、理论武装等 任务,由于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又面临工作对象复杂、工作开展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县级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论监督和宣传思想文化的总和。因此,如何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做好新时期宣传工作也就成为了所有基层宣传战线工作者的共同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亲历基层宣传工作实践,有所感悟,认为应该从抓基础强队伍、抓大局保方向、抓学习保创新、抓先机保主动等方面入手。
一、建立好一支通讯员队伍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 建立一支强有力全覆盖的宣传工作队伍是搞好基层宣传工作的保障性条件。宣传工作是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的,它不局限于一个部门,而是全县的工作。革吉地域辽阔,宣传工作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有各方面的参与,必须要有工作在各条战线的人员参与,这样才能使宣传工作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为其鸣锣开道、排除各种思想干扰,使其能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顺利进行;这样才能经常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在各种特定条件下的思想、情绪和呼声,做到如实
反映情况,使管理上层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反映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为全县的干部群众提供学习的典型。所以我认为建设一支广泛参与的通讯员队伍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建立起遍布全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通讯员网络,不仅宣传工作有了群众基础,而且能更贴近群众、更贴进生活、更贴进实际。
二、坚定方向,把握大局。
舆论导向,关乎社会稳定、县情民意、关乎国计民生,宣传要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第一,宣传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宣传工作要为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全面实施提供舆论宣传和思想保证,确保政策落实的及时、到位和有效。第二,宣传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宣传要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因此,广大宣传工作者要加以重视,要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大局,坚定政治方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搞好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基调鲜明、导向正确,意识形态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唱响主旋律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宣传要以服务全县工作大局为切入点和着力
点,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表达民生民情和社会生活中的良好风尚,担当起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先锋队。
一是要高举旗帜,打牢共同奋斗思想基础。就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着力打牢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从而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宣传思想工作全部行为的最终目标,就是动员和引导全县人民群众为加快革吉的改革发展而奋斗。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大力宣传加快推进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营造氛围,促进发展,又要大力宣传加快推进改革发展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鼓舞士气,通过扎实的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落实改革发展的紧迫感、推进富民强县的使命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的责任感。
三是要面向基层,牢记为民服务宗旨。面向基层,服务人民是一切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加强调查与研究,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更多地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和文化服务,坚定不移
地相信和依靠广人民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为群众说话,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
三、抢先抓早,争取主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思想工作只有早谋划、早部署,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考虑在前面,才能把握主动,掌握全盘。
一是要积极主动,快速反应。宣传思想工作,凡事在快,等待观望、优柔寡断、慢慢腾腾就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抢先抓早、抢抓时间,快节奏、高效率;要有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锐气,也要有矢志不移、挖山不止、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要不怕难,对棘手问题、复杂矛盾敢于正面接触,以创造性的工作,有效地组织化解和突破,把宣传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手中。
二是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掌握着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舆论工具,要利用阵地优势、网络化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赢得主动。要守住阵地,把好关口,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三是要促进和谐,推进繁荣。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创文明环境,建美好家园”活动、“城乡共建”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大力推进和谐革吉建设。
四、加强学习,求实创新。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宣传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不断思索不断进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对重点内容要认真分析、精心策划和设计,要做到服从大局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统一。要做到“三勤一快”。即眼勤,要勤于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用眼睛记录表象,洞察事物缘由;脑勤,勤于思考,认真分析事物本质,深究其内涵,善于培养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灵感,并及时记录和编写,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真实传递诚挚的情感和美好的信息,好文章,并非瞬间灵感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学习、缜密思考和细心体会、精心总结的产物,是不断学习进取以及自身素养的提高和积累;耳勤,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聆听,听别人对事物的评价、观点、意见和建议,善于捕捉身边的事、生活中的事。宣传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宣传工作要把握尺度,语言得体,不可夸大,不可无中生有,更不能不讲原则。加强改革创新,在开创新局面上求突破是搞好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断的
发展丰富,如果宣传思想工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仍然固守过时的思维模式,或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方式方法,就很难完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才能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
一是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力度。就是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实际,思想通,一通百通,思想不通,处处被动。宣传思想工作既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又要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努力营造思想大解放的舆论环境,引导人们勇于破除改革发展中的思想障碍。
二是要紧跟形势,拓展内容。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经济组织、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多样性的变化,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对象、范围、空间的变化,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扩大宣传思想工作覆盖面,特别是当前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都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拓宽视野、延伸触角,准确认识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势领域抢占制高点。
三是要结合实际,创新方法。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总是老面孔、老腔调、老办法。要在继承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环境和干部职工思想变化的新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方法。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氛围。要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树立一批先进群体和个人,宣传推介,使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要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手段。要通过创造大量体现时代特点、富有科学精神、切合当地实际、干群乐于参与的载体活动,不断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依托,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篇: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xiexiebang推荐)
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
摘 要:本文将结合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对策,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对策
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我国整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并从中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特点
新时期,群众文化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深层化等特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后,伴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发展大趋势和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员的不断提升,加之现代科技的介入,传统的文化,不断地受到种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于是文化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新景象。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种植文化、企业文化、医疗保健文化、艺术欣赏文化、洒吧文化、歌吧文化、饮食文化、短信文化、广告文化、茶文化等。这就显现了新时期群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结构多元化。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
群众文化建设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是在政治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而在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群众文化建设也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整个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会到达一个与物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相协调的高度。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均实现了很大的提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
2、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一个国家、社会没有了文化,就彻底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整体文化的全面发展,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一定的社会约束力,约束各种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因素的出现,这是营造社会和谐环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有利于实现对各种差异性文化的兼容并蓄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而各个国家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以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形式在加强门交流。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政府对群众文化加强建设,是促进各种外来文化得到当地人民接受的一个必要手段。现下,因为各个地域的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不一,促使各个地方的群众文化也保持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如果没有政府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那么很多地区的文化只会存在于那一片有限的空间内,出不去,也不允许其他的文化元素进来。而一旦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便能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丰富本地的群众文化。
三、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
政府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我国的文化建设历史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当地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往往是不够的。所以现下,要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力度的。例如,政府可以将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有效的用到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基层文化场所等的建设中去,从而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确保每年财政对群众文化的投人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幅度。
(二)改善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要正确树立发展观念,做到文化建设工作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群众文化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自身也应该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能够更有效的建设群众文化,以达到促进城市,农村群众文化协调发展,加大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同时还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文化的有序发展的目的,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有效而又有力的建设途径。
(三)加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要走进城市各个角落,群众文化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群文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通过自学、相互交流,参加专项培训,不断充实知识,在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同时,接受更广的业务技能辅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四)提高群众文化质量,丰富文化活动
新时期,要想激活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必须转变思路。提高群众文化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每逢在的节假日举办全市性职工文艺比赛,提高职工群众的参与意识。积极推动文化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传播文化信息,推动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展。
四、总结
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迎接新挑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理念的要求,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宋清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J].群文天地2011-04-25
[2]新时期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及要点徐金玉[J].群文天地.2011(15)
第五篇: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研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吕竑海
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先进文化的代表性、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性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性的内在要求。应当在坚持群众主体性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业态等方面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群众文化具有地域性。很多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在部分区域流行,这样就呈现出地区差异。例如,河北省民间戏曲主要流行河北梆子,而河南省则流行豫剧和河南坠子;二人转主要盛行在东北地区,在南方地区则很难流行。
2.群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群众文化工作广泛联系着人民群众,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群众文化这种性质,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的丰富性。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力所能及的,都应成为群众文化工作内容。专业艺术的所有门类,在这里都有用武之地。这种无所不包,无所不备的工作内容,形成了群众文化工作的鲜明特点。
3.群众文化具有相对的狭隘性。群众文化可以构成某一地区人群的“集体无意识”,形成团体压力,对与众不同的人或颇为突出的个性给予打击、封杀。群众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但那只是针对整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或社会文化的
1状况而言,具体到某种特殊的群众文化,则往往是相对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单调的。一些群众文化缺少更新。所以如何指导创作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成为了重中之重。许多事实表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腐朽、落后的东西就会乘机而人,导致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黄赌毒现象滋生蔓延,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解决稳定、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群众文化具有多重功能。由于产生于民间,并无系统的提炼和精致的分化,群众文化往往身兼数种功能,集娱乐、艺术、技能、教化于一身,使公众在参与群众文化创作、欣赏群众文化产品、享受群众文化成果时得到了多重满足。在新形势下,很多农村和不很发达的城镇,群众文化仍然是满足人们多种精神需要的重要方式。所以,扶持群众文化,并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也是关心群众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
二、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意义
1.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新的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丰富,对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只有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创作和推出大批内容生动健康、形式新颖多样、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2.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
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越发展,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越迫切。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培育起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可以说,只有坚持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才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推进群众文化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
先进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推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长期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
改革要求的新文化、涤荡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文化,在吸收世界有益文化成果的同时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始终保持我国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文化工作创新。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使先进文化充分反映时代进步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变动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意识的思路
如何加快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动力和途径就是改革、就是创新。群众文化工作要想适应新时期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1.运行机制要创新。群众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以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龙头,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为主要形式,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努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转型,形成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发展格局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人才、资源的分割、浪费问题,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二是解决群众文化机构内部运行的机制问题,使之增强动力、充满活力。
2.活动要创新。要用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的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
人。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根据新形势下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广大群众的新期待,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利用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举办踏青、植树、龙舟竞渡、赏月等活动。积极关注和支持群众自发组织的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等业余活动。
3.基础设施要创新。当前,在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已势在必行,并应将其纳入城市、集镇的总体规划,努力使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成为所在地区的“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区域文化的中心和辐射源,对周边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4.理论要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情况,汲取新经验,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研究者和群众文化实践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民群众有参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只要能把握群众的特点和掌握有效方法,积极引导,长期坚持,就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