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时间:2019-05-14 22: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第一篇: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在关注这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在追溯它的原因。在此仅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也不断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归纳起来,目前人们认为危机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住房贷款过度扩张,风险控制不严;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大量结构型产品太复杂,难以准确估值,风险不透明;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缺陷;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协调,监管不到位,问责不严厉;中介机构不够尽职,财务审计和信用评级有偏差;金融机构激励过度、薪酬过高,容易刺激管理者冒险逐利等等。必须承认,上述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却又可能只是直观的、表面的问题。这次危机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危机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 金融危机,全球股价、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波动,在短时间内发生超乎想像的巨幅涨落,危机发展的速度和造成影响的程度大大超出世界范围原有的估算,说明其中一定有更深刻、更复杂的原因,必须更深刻更审慎地加以分析。

这次危机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性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以下因素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一、环境的因素

1、美国的经济环境:宽松的货币和利率政策。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泡沫型的高房价,使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美国民众的消费观。

美国的民众从来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低利率的诱惑下,及时没有还贷的能力,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和银行签约,住上了高楼大厦。正是这种理所当然埋下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当高房价的泡沫破碎和短期利率的提高一起夹攻的时候,零储蓄的美国民众无力偿还贷款,这就引发了后面的房贷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经营危机。

二、货币体系问题

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1944年美国发起和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后,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受黄金约束的金本位货币体系转变成为纯粹信用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按理说美元的国际地位应该受到大冲击,国际金融体系应该发生很大震荡。但美国幸运的是,当时还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抗

衡,也没有另外一种货币可以与美元抗衡,所以,尽管当时美元汇率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主要货币之间由固定汇率转化为有控制的浮动汇率,但却并没有震撼美元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很快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等相继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其大量吸引投资和对外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就使美元在放弃与黄金挂钩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其中可能带来的深刻问题,仍然像之前一样相信美国、相信和接受美元,而并没有研究和建立放弃金本位制之后约束货币投放总量的新机制新秩序,客观上把货币控制权过多地让渡给美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并且自从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多种储备货币鼎足的格局。凭借着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中占尽了优势,为了确保足够的外汇储备,各国致力于将本国的商品销往美国,以换取“硬通货”美元,为了让受众的美元能够保值增值,各国有纷纷购买了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衍生品。而美国也乐得到处赊账消费,反正到时如果没有钱还债的话,就直接开动印钞机来印美元就可以了,这样反而更加省事和节约成本。正是凭借着美元的这种强势地位,美国巧妙地让全世界的人为自己的消费和福利来买单,还在享受之后把善后工作推给了其他人来负责。这为其后美元大量投放,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严重通货膨胀奠定了最重要的货币体制基础。

三.政治体制问题

在纯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通货膨胀和货币资产(虚拟经济)泡沫,应该通过危机爆发从而使得大量不良资产的核销、利润的核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倒闭等加以消除,从而使严重偏离价值的价格得以回归,使过度逐利而严重削弱的社会理性得以恢复。但是,随着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政府更愿意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而在出现通货膨胀乃至金融危机时,政府往往因为考虑选民情绪和政局稳定,在泡沫尚未完全消除之前,就会采取措施救市和刺激经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扩大财政和货币投放,以稳定人心和社会,维持政局和统治。结果会使已经产生的泡沫无法完全消除,这种情况不断积累,越积越大,最终必然要在政府或国力无法控制时彻底爆发,形成巨大的冲击。这又为通货膨胀乃至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奠定了重要的政治体制基础。

四、社会局势问题

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两大阵营抗衡的格局发生巨变,美国成为世界单一超级霸主,大大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相应的,失去两极或多极制衡的必要基础,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控制世界货币投放,平抑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方面无法发挥作用,原来已经建立和运行的“特别提款权”随之消亡,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则越来越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则越来越不受国际秩序的约束,在世界上行动自由,以“国际警察”自居。这期间,里根政府竭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削弱联合国以及 国际贸易 和金融组织等的影响力,增强美国的影响力。这使得美元的大量投放进一步失去国际秩序必要的约束,为美元的大量投放进一步打开了方便之门。

五、全球化造成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新的一轮全球化是建立在当时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差巨大,少数发达国家(如七国集团)经济金融在全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的基础上的。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基础加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与环境消耗型产业,从而利用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廉价原材料、劳动力和环境保护成本,赚取大大超出在本国生产的高额利润,并利用所在国的出口额度,减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与此同时,则不断加大相关产品的进口,并利用产业转移和廉价进口抑制本国的物价上涨,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并控制劳动力成本,削弱工会的影响力。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受益巨大。

然而,这种格局却造成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美元越来越多地为外国所拥有。但是,由于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和贸易最终的清算主要通过美国金融机构,表面看美国对外投资或扩大进口使大量美元外流,但实际上全球的美元头寸仍基本保留在美国金融机构(包括美联储),只是在金融机构内部由本国企业存款转化为外国银行存款而已。这客观上使得美国金融机构对外负债持续增长。

在美国对外债务规模巨大,其中国际社会大量以美元计价的收入,客观上只能被动存放美国或购买美国债务的情况下,一方面推动美国为追求本国利益很容易推行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大量廉价资金又容易推动美国政府与社会扩大投资和货币投放。

不仅如此,对通过吸引投资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净流入的国家而言,要么实行中央银行强制收兑政策,从而相应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和本币投放;要么允许社会保留外汇,允许银行开展外币存贷款,而外币贷款又会增加相应货币的流通量。

可见,扩大货币投放是全球贸易和金融严重失衡必然产生的货币现象。

第二篇:社会浮躁深层原因

社会浮躁深层原因

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

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整个社会的阶段性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彻底失去约束。”对于中国而言,反思当前社会浮躁的成因,分析其形成机理,应该是正当其时。

社会浮躁为何会从点到线再演变到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什么,以至会如此被浮躁问题所困扰?对此,专家的解读有很多种。比如,社会浮躁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社会转型大背景密不可分,急速社会变化引发制度变革造成的不确定感和人们在精神与心理上的失落感、压迫感造成社会浮躁;社会利益结构、关系网络、价值观念、利益需求模式和文化传统改变,导致主体心理机制趋于不稳定、冲动与非理性相交织的浮躁状态;社会竞争加剧、个人攀比心理、欲望过强等造成的个体心理亚健康;媒体的引导不当,渲染负面心理、负面价值,导致的浮躁蔓延等等。由此可见,社会浮躁的形成绝非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下的综合作用。

社会发展变革决定了不确定性必然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确定性无从获得。在不确性中寻求确定是破解浮躁问题的切入点。既然社会浮躁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社会浮躁的化解和消除,也应多管齐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与合作。在体制范围内作适当的制度调整以及进行价值重建,社会的基准共识才会显露出来,以可行的程序、机制来推进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才会慢慢形成。媒体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个体心理调适、正确归因、选择多重参照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浮躁的社会心态才会趋于沉淀消解。

本期策划我们约请朱力、管健、赵晖、蔡乐渭、褚松燕等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制度因素等角度探究社会浮躁问题,深入剖析社会浮躁形成机理以及深层原因、社会浮躁特性及其危害,并着重从制度建设与公共治理角度探寻化解社会浮躁的途径,以期促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社会浮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归纳如下:第一,没有计划性。第二,没有持久性。第三,没有稳定性。第四,急躁性。第五,恐惧性。第六,不平静。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朱 力

浮躁之气,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也阻碍工作的创新、社会的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由此而滋生。力戒浮躁之气,需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浮躁症候群由何而来,找到病灶。一个浮躁的领导只能好大喜功、盲目自大,一个浮躁的组织无法反躬自省,健康成长。力戒浮躁之气,需倡导求实之风。

—管 健

社会浮躁起源于个体心理活动的不稳定运行,并通过社会互动行为而扩大影响,进而成为一种非正常的、失衡的普遍社会心理。市场经济发展为产生社会浮躁心态创造了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程序规则意识淡薄、程序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可以制约对结果的过分追求,帮助个体获得理性认知以避免认知偏差,限制情感欲求对心理机制的过分影响,进而达到认知理性与欲求感性的平衡,防止冲动多变、混乱无序的浮躁心态的形成,最终遏制社会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赵 晖 周 赟

社会浮躁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行为状态。对于制度来说,其所关注的是人们行为的调整,它并不能直接调整社会心理状态,但基于浮躁行为与浮躁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法律制度)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而达到间接调整浮躁心理的作用。

—蔡乐渭

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或者说,在社会中发现制约不确定性的规律或“定数”,用“定数”来稳民心。古今中外的治理智慧显示,这个“定数”,就在于一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制度建设和责任共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人们对社会浮躁的抱怨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浮躁的反思,这也使得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来约束、沉淀社会浮躁获得了较好时机。

—褚松燕

第三篇: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10090423 10商务英语1班 王舒悦

【摘要】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迅速的席卷全球,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不仅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在政治,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许多行业如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等等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大,实属历史罕见,可以说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哪些?人们对此众说纷芸。在众多的原因之中,有几样主要原因为多数人所认可。如有效需求的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等等。当然,除此之外,学术界对此还有相对立的两种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他们认为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造成的。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本篇论文旨在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更好的理解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各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次的金融危机在金融风险监控以及经济振兴方面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有助于未来经济更好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次贷危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阴谋论

Reasons of financial crisis happened in 2008

Abstract: In 2008, 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ed in American soon sprang around the world.In the end,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not only brought serious problems to many countries but also had long-term influence on policy, culture and daily life.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mortgage loan industry, investment banking, insurance and so on are subject to devastating effect.The broad scope, deep influence and big impact is really rare in the history.I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1930s.And what are the reasons caused this financial crisis?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Among all the reasons,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ich are accepted by majority of people.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effective demand, a singl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e new 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the subprime crisis and so on.Sure, besides these, Academic circles also have two different views--conspiracy theory and law theory.They think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wa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Conspiracy theories think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economy was suffered a deliberate and planned attack.Especially after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is view became more popular.The theory of law thinks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economy's own rules and is caused by the internal

cause.This paper is aimed at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drawing experiences from financial crisis monitoring and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so as t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hich will help the future economy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stable way.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Subprime crisis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yConspiracy theory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华尔街首先爆发,随后迅速的席卷全球。其原因牵扯到方方面面,盘根错节。其实,其原因所在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化形象化。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在美国,贷款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买房买车酒店付账单,买日用品等等,都可以通过赊账,贷款这些提前消费的方式来解决。于是,那些工资水平较低或者是无收入的人群如果想要买房子的话,也就要通过贷款。而这些贷款者则就是次级贷款。贷款总要还款,那些低收入或无收入者该怎么办呢?贷款公司便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方式和策略鼓动人们贷款买房,很快便取得了好业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于是,贷款公司便找了投资银行来一起分散风险,如美林,高盛,摩根等等。这些投资银行再找各种专业金融人士,经济学家等等来做出分析报告,制造出CDO(债务抵押债券)并发行,然后投资银行再找带避险基金,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 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这样一来,美国的房地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大赚了一笔。此后,投资银行见避险基金如此赚钱,便也大量买入避险基金,而避险基金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贷款操作其它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 CDO。投行对此不满,便又发明出了新产品,叫CDS(信用违约交换)。一般投资人觉得CDO投资风险高,便将CDO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投保,于是保险公司和避险基金皆大欢喜,CDS也跟着风靡起来。随后,华尔街的人们在基于CDS的基础上又发明出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当时间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 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A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

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这就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一系列过程。下文将会深层次的解析美国金融发生的各种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1、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1944年美国发起和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承诺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后,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受黄金约束的金本位货币体系转变成为纯粹信用货币体系。按理来说,美元放弃与黄金挂钩的话,它在全球的地位应当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未出现能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体,美元作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其地位依旧坚固不可动摇。而且,当时亚洲许多国家的崛起,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都是以美元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美元即使放弃与黄金挂钩之后,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货币的原因。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存在的深远的影响,仍然以美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而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建立另一种新的秩序一限制美元的发行量。这使得美国当局可以自由的印制美元,将主动权交到了美国人自己手中。这为其后美元大量投放,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严重通货膨胀奠定了最重要的货币体制基础。

2、生产需求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美国,贫富差距是很大的,可以说美国60%的财富是集中在5%的人的手中,而社会的主要购买力并不是取决于这%的人,而是取决于占消费人口主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就是占绝大多数的那95%的人群。但是由于这些人群的收入水平较低,购买了有限,尽管他们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达成,这也就造成了想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钱买的情况。这种状况在房产领域最为明显,由于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人购买力不足,买不起房子,而且美国的房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于是他们只能借助贷款买房。同时,那些房产商通过一系列方式宣传贷款买房,倡导人们提前消费,告诉那些次级贷款者贷款买房的种种好处,于是,贷款买房者日益增多,美国的房地产业也蒸蒸日上。而这些需求都是一种虚拟的需求,所以在表面上看,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生产需求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的,但其实,但却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和虚拟需求过旺。房产商的所作所为事实上是把现在的矛盾转嫁到将来,并且这种矛盾终

将有一日会爆发。正如列宁所说“过程的复杂性和事物本质的被掩盖可以推迟死亡但不能逃避死亡。”

3、自由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

自由市场竞争理论强调,从事经济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竞争方式从而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政府权力应该尽量避免干预自由市场竞争,因为任何通过权力的干预都会导致市场被权力扭曲,从而造成的负效果比试图解决的问题更严重。

举个例子,在一二百米的街上,有两个卖甜甜圈的车相互竞争。两个商贩都希望比竞争对手赚更多的钱。但甜甜圈的消费者最多愿意为自己的欲望走50,再远他们就放弃消费愿望了。所以两个商贩最佳的分布方案是:把二百米分成两个一百米,两个商贩各自站在两个100米的中间。这样每一个商贩各自覆盖100米,他们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大化。但由于竞争的欲望,两个商贩都会不讲理地把车向竞争对方的方向悄悄移动,目的是吃掉一部分竞争对手的利益。时间一久,两个商贩发现自己肩并肩地与竞争对手同时站在二百米的中心点。这时,街两头50米的消费者就因为距离冰淇淋车太远而放弃了消费欲望。由于自由市场竞争,商贩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小值。这是一个经典的自由竞争失败而无法自拔的例子。由此可见,无限性的恶性竞争,会导致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同样,在金融市场上,由于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恶性竞争,为未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在美国,信用卡的使用十分普遍,而这其中有部分人是没有偿还能力的,所以银行将钱贷给这些无偿还能力的人的行为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但是作为银行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别的银行都贷了,如果你不贷,那你就成为了上述例子中道德的甜甜圈商贩,不仅仅会在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丧失利益,而且会逐渐被淘汰。所以即使前方是一个陷阱,但是你还是得往下跳,因为不跳肯定会死,跳了说不定还会有一线生机。指望用道德方式解决这种局面必然造成道德逆选择,即越不道德的商贩越有成功的希望,遵循道德就是找死。

二、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之后,随即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

另一方面,在经济基本面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美国过去的60年中,由于美国的错误性政策,导致供给缺口不断的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失业率上升,就业形势开始逆转,愈发严峻,居民的收入下降导致购买力也随之下降。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开始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虽然表面上,美国经济在虚拟经济的泡沫下依旧在增长,但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而且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三、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贷危机

上文中曾提到过,在美国,房地产可以说是美国的经济支柱之一,它一直带动着许多产业的发展。房产商们为了买房,不断的向人们鼓吹贷款买房的信息,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的确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一大群次级贷款者。然后,为了分散风险,银行和金融机构借助次贷证券把风险转嫁给了其它投资者,使得房贷变现的链条不断延长,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支付危机,整个链条便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2007年,美国次贷额度达到1.2万亿美元,然而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品流通到市场之后,立即膨胀了近10倍,达到10万亿美元,在全球流通的就占到了近三分之二。被卷入其中的金融机构高达2500多家,并且许多了银行及证券机构也被卷入其中。所以之后次贷危机的爆发,才会引发了一系列金融金融机构的倒塌,波及到全球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灾难性的危机,使得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的下滑。

四 金融危机之阴谋论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对于此次金融危机,还广为流传着另外一种观点---阴谋论。有人认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美国精心策划的一个大阴谋,为的是损人利己。

畅销书——《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被主流专家们称为“金融阴谋论者”。他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已不可避免。他以“大地震”、“金融海啸”、“火山喷发”、“冰河期”来形容危机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已经发生的“次贷危机”、正在到来的“信用违约危机”、即将发生的“美元危机”、“全球金融危机”。

当然,阴谋论并不是随随便便提出的,这背后有众多的论据可以支持。首先,次贷危机的损失让全世界为美国埋单。美国虽说也遭受到了重大损失,但是它的房子依旧还在,所以房子降价美国居民得到的实惠与次贷危机损失相抵,等于没损失。其次,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从石油降价中大受其益。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足足抵得上全球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因此,它从石油降价中所节省的开销足以抵消次贷危机的损失。而且,这次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打击了欧洲,也破坏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总之,可以说,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在美国看来对它霸权地位存在潜在威胁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从而巩固了它摇摇欲坠的第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五、金融危机原因总结

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此次危机的政策性原因,并且,道德风险和监管的缺失也是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此次金融危机持阴谋论看法。总之,面对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我们只有深入彻底的分析其原因,才能吸取经验,找到根治的方法,才能有助于未来经济的复苏和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兴华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

[2]舒展我国学者关于当前金融危机的研究综述

[3]戴相龙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的应对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4]吴易风谈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5]胡祖六“如何看待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四篇:欧洲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

欧洲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 当前,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不少欧洲国家都出现了债务和赤字危机,深层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于沉重的社保负担。

欧洲国家长期受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形成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依托的福利国家模式。欧盟目前平均社会福利开支已近GDP的30%,远高于美国的16%和日本的19%。高昂的福利费用扩大了公共支出,推高了公共债务水平,造成高税收和高成本,使其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同时,挤占了科研、教育等投入,造成创新乏力、经济增长缓慢,还消磨了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进取精神。

第二,病源在于残缺的欧盟机制。

欧洲联盟有个软肋,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分属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会冲突和错配,执行效率低下。欧元区各成员国在向欧洲央行让渡了货币主权后,无法独立使用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来应对,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容易造成赤字和债务负担普遍超标。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平抑通胀,维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而非各成员国的经济景气,而欧盟各国经济差异性较大,景气状况不一致,这让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的欧洲央行常常首尾难顾。欧元区财政赤字问题凸显了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的矛盾。从此次希腊债务危机后的财政改革来看,欧元区似乎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最大限度统一财政政策。

第三,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

工业化以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与此同时,因为抚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生育孩子的愿望日益降低,使生育率迅速下滑;两者相加,使欧洲诸国在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出生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二战以来人口结构变化更加剧烈,从20世纪末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结构都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的阶段。老龄化使生产人口下降,消费人口增加,慢慢入不敷出,最终出现了危机。

第四,在于房地产等资源泡沫导致的金融内战。

其实,社保负担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由科技进步带来的正面效应抵消,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统一也只是外部因素,都不足以造成危及国本的债务危机,根本原因是实业衰落和土地等资源泡沫膨胀的同步到来。

美国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在其著作《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中写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生产性。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有了生命周期性质,从而无法逃脱由盛到衰的宿命。

生产性大致等同于实业竞争力,生产性下降自然实业竞争力下降。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德国是欧元区几个大国中唯一实业竞争力出现上升的国家。与之相比,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甚至法国、意大利、英国等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和贸易赤字严重恶化的历史性难题。更可怕的是,这些国家在失去了生产性,也就是失去实业的同时,明显增加了炒作性,开始大肆炒作房地产等土地资源。炒作性胜过甚至取代生产性,是资源金融危机和金融内战的根本原因。

从美国金融内战到欧洲金融内战,从奥巴马到卡梅伦,欧美发达工业国家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或许,奥巴马、卡梅伦将结束自里根、撒切尔以来的新自由主义以及由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资源金融泡沫,反击由资源金融泡沫导致的金融内战。虽然,他们只是刚刚开始,但是,无论如何,历史将继续前进,虽然少不了曲折和坎坷。

第五篇:金融危机后的总体情况及一些原因

The i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after the crisis happened and some explanation together with examples 1During this financial crisis, the whole European was in panic.for the reason that there would be less money for citizens to consume.In addition, they lost there confidence to save money in the bank.What’s more, some depositors withdrawer all their savings from banks and closed there accounts.How terrible they are!2Many banks were closed, some large banks survived with the help of other banks and governments.BECAUSE the amount of the money they have lent was larger than they owned.Besides, the persons who borrowed money from banks had no ability to give back.EXAMPLE: Hypo was rescued by the German government and other German banks, which put up a total of $50 billion in credit guarantees.3Goverments took powerful measures to save teetering lender and reassure depositors.Apart from this ,they also sent message to comfort people ,such as “Don’t panic –your money is safe.”BECAUSE governments are the only one who have enough abili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special time.All the role in the market were in silence.EXAMPLE :Government from German to Iceland rushed to institutions with huge cash infusions or full-blown nationalization.Confidence Confidence is a precious character owned by every person.a person who lose confidence fail to do anything, so it i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s.On the contrary, people with confidence always believe they can do it and they will do it well.Similarly, If a government gain little support from its citizens, it is difficult for a policy to be carried out,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is held up.Only those who have adequate confidence can make great achievements.As a student in modern society, being confident is real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Any person who is lack of confidence will be washed out.What to do with money

It is not easy for everyone to earn money, so saving money for future and spending money today in not wrong.But a scale is needed to keep balanced in reality.If people spend much money in what they like without limitation, they may be in debt seriously.What’s more, it may produce harmful effects on economy, such as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recent financial crisis.In my opinion, people should take current financial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have whole concept.If you have so much money that you have no idea how to deal with it, you can donate it to the charity.That sounds a perfect idea.What do you think of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umption of money, not only we but our country will benefit from it.Cooperation Just as the saying goes,”unity is power”.The power a single person has is lighter than a class.During this crisis, the European countries helped each other in every aspect as much as they can.From which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If people have more cooperation, some harsh problems will be solved easily.Otherwise, the situation would become worse and worse.If that happens, the victims would not only the enterprises but all the people, even the whole global.The problems of the European banks and the ideas I have In my opinion, a bank has two different functions, lending money to people who are in need and borrowing money from citizens who are rich relatively.Both of them are in great importance in our daily life..A bank which is short for money is sure to influenc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eople’s everyday life.Because whether it has money or not, it may resist the circulation of capital.As a result, there will be a phenomenon of inflation of prices or the decrease in prices.This may put much pressure on people’s consumption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other harsh problems.So it is important for a bank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lending and borrowing to prevent it happen..Especially when it lend mon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credit so as to make sure that he or she can return it in time.Besides ,banks should adjust financial policy 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In recent years, it is just because the European banks lent much more money to citizens that lea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ing.In addition, the borrowers spent much money out of their reach.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related to every person and enterprise.It is our duty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y.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ive a normal life.

下载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危机的原因 英文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B) The recent upheaval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has some people in a panic, most people bewildered, and others busy aiming their pointer fingers a......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腐败问题影响党的形象。今年1月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腐败问题影响党的形象。今年1月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

    分析探讨目前金融危机的原因

    分析探讨目前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 摘要: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金......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一、就业形势严峻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网络版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表现 危害 原因 对策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源自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金融动荡迅速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关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历来学......

    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一

    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分析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的被收购,商业银行巨头RBS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