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乡某村围绕建设新农村促进文明建设
**乡**村党总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把提升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狠抓载体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裕的三道营。
抓教育,培育文明村民
**乡**村始终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作为建设文明乡村的基础。近年来不断强化村民的道德教育,在培育文明村民上下功夫。一是创新形式。**村由大乱到大治,依德治村是其中的一件法宝。在依法治村过程中,村里及时录制**村纪实、民众心声、等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电教节目,每天1次通过闭路电视播放,让村民明辨是非和善恶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闭路电视、广播等方式向村民讲解文明做人、诚信做事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二是创新载体。用好“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教育”这一理念。在村中心建起了占地8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一处,在显著位置刷写了永久性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标语;,并且在每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开展活动,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觉接受文明教育。把党课变成党员群众的必修课。村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把村里各项工作向群众以党课的形式进行宣讲,其他党员干部分别把各自分工工作写成书面材料下发到各企业单位和各村民小组,以方便群众办事。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讲党课,讲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讲出了大家共谋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向心力,讲出了干劲。三是创新方法。在每年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评选活动中,对评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村里通过闭路电视播放,进行大力宣传。目前,“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的称号已成为**村民最想得到又怕失去的荣誉,全村已形成了家家讲文明、户户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树村风,营造文明环境
**乡**村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打造环境,营造良好的村风。主要强化了三个理念。一是树立村风,干部是关键。实行“民评官”,叫响了“要让群众服,先服群众管”。将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促使村干部自觉转变作风,主动拉进亲民感情,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变化,即自觉加强学习的多了,患得患失度日子的少了;主动联系群众的多了,害怕接触群众的少了;扑下身子办实事的多了,作风漂浮发指示的少了。村民都说;“新农村让我们切实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村党总支还提出了“五个不能用”,即没有正义感,不能扶正压邪,遇事没有态度,是非不明的不能用;没有事业心、紧迫感,不干实事者不能用;缺乏知识,没有远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的不能用;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没有管理才能的不能用;好占便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能用。让干部自我对照,警钟长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二是村里大事小事,党员群众说了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向每家每户发放了征求意见表,进一步掌握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及村里存在的问题。
优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借商业街改造之机,投资7万元为全村老年人修建了活动室,购置了电视、VCD、图书、象棋和光盘、桌椅等活动设备和文化用品,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让老人老有所养,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分3个档次发放敬老金,即:60至79岁,每月20元;80至89岁,每月30元;90岁以上每月100元。全年分端午节、中秋节和旧历年3次发放,每次发放4个月的敬老金。村里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273人,全年支出在10万元以上。1990年村里以自然营子为单位修建了4个水塔,铺设自来水管道,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自通自来水开始村集体每年出资10多万元,解决所有水电费和人员工资,让群众免费吃水。1998年投资130万元,修建了连接上下自然营子的**大桥,桥长100米,宽8米。2005年又投资近200万元修建了村委会至黄金地3公里的村级水泥路。村里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闭路电视网,自1993年开始每家每户都能免费收看闭路电视,近几年每年为村民报销的收视费就6万多元,收看的节目达到39套。村内建有网通分局,全村固定电话350部,移动电话在1000部以上,户均拥有2部。诚信和文明建设换来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多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每年的十月一日,全村载歌载舞以农村特有的大秧歌庆祝这一节日,冲淡了许多农村陋习,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多年来,全村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表彰奖励,1995年11月,被市政府评为实施义务教育先进集体;1996年1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示范村;1996年5月被旗政府评为科技示范村;1999年1月被旗综治委评为安全村;1999年3月被旗委、旗政府评为文明村;1999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强村;2001年1月被旗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2003年7月被旗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10月被自治区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单位;2004年10月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05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00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8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①景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②老少边贫地区。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③都市郊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等;除此之外,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
2.2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据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
食宿服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得并不多,甚至没有。白天游客在景区里游玩,农家乐本应体现在夜生活中,然而这里的夜生活多数是看电视,有的家庭学着城里人买回VCD机乃至组合音响和激光灯,开辟简陋的迪厅供游客享用。唯一有点农村野外风味的是晚间的篝火晚会。距离景区稍远的村庄便无人光顾,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
秋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特别是果园)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3.1乡村旅游应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乡村旅游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3.2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引导国内市场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什么样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原则在这里受到最严格的检验,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使游人通过旅游获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开辟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充分空间,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以旅游经济的附加来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老少边贫地区,要加强开发区的文化含量,增加度假型、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
3.3加强乡村旅游的研究。目前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预测上都面临着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是现代与传统的撞击问题,其二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的形式问题。现代文化已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是停留在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时期,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社会意识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最突出、最直观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这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作为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开放眼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使这种冲撞化解,使现代与传统得以交融。
第三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石榴红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自身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该村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石榴红村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的“四结合”模式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
本着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自己家园的原则,武汉市从2005年5月20日起正式启动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该计划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计划从全市2087个村中挑选110个作为试点。该计划把试点村从建设类型上分为三种:一是拆村新建型;二是整治提高型;三是旧湾改造型。石榴红村在该计划中被列为整治提高型,即对原有的房屋、道路、绿化等进行改造整治,使其达到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的要求。
一、现状、措施与效果及成功经验 1.现状
石榴红村位于武汉慈惠街道办事处最西部,南临汉江,北连107国道和汉渝铁路,西与新沟农场接壤;该村占地面积200亩,民房73栋,公房1栋,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居民总户数73户,共210人,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从黄鹤楼出发到该村只有约20公里的路程,离武汉市区距离适中,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措施与效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成为“新农村建设湖北省示范村”。石榴红村已经整体改造成徽派建筑,并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将村民原来的住房统一改造成了旅馆,同时,请高校一些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关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还通过建立“厨嫂协会”提高了农民的厨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榴红村各个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1)村容村貌。石榴红村住房原为普通农村房屋,已经破旧不堪,政府按照徽派建筑的模式及“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先对该村中间20户左右的旧房进行改造,再对两边50余户旧房进行改造。目前,该村已基本全部改造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鲜明,古朴和谐。
(3)村民收入。石榴红村从2005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开始接待游客,7天接待游客人数达3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达4万元,户均创纯收入1200多元,其中,纯收入最高的一家达3000元;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该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7000元以上。(4)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在统一改造的过程中,村内增添了医务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每户都享受了合作医疗,低收入者和五保户人员也全部享受了社会保障。3.成功经验
石榴红村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建设这两大历史机遇,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利用、分析和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总结起来,石榴红村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积极引导。为了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结合成都红砂村、上海前卫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石榴红村自身的条件积极地向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方面的知识及现实和长远的利益。
(2)建设资金筹集模式。石榴红村在建设资金上按照街队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市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四结合”模式进行筹集。目前,整个石榴红村建设投入资金已达600多万元,其中,街、队、农户出资298万元,引进外来资金320万元。(3)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石榴红村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本身无先天的可供旅游开发的旅游资源,同时,该村人均地较少(不足1亩)且建设资金缺乏,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该村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是,该村又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及绿色蔬菜的优势,而且该村村民居住集中,政府利用这些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政策支持和适中的资金投入,使石榴红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4)村委会始终坚持。在石榴红村改造之初,大多数村民是反对的,村委会在这时候一家一户地进行了耐心的疏导,通过让村里老党员先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式引导村民,其他农户在看到开展“农家乐”的农户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之后,纷纷加入到改造的行列。
二、目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发现该村的农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纯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既开展“农家乐”又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和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其中,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这充分证明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问题主要有: 1.根本性问题: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问题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审美、愉悦价值和旅游功能,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要素(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石榴红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缺乏可供旅游的自然资源,目前,只有统一改造后的徽派建筑,景点少而单一,而石榴红村一大优势和特色——绿色蔬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旅游服务项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等,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石榴红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休闲娱乐项目不足和场所的闲置浪费,例如发展之初投资兴建的休闲娱乐场所“亲江乐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2.关键性问题
(1)缺少“品牌”效益。石榴红村目前最大的特色是统一的徽派建筑,没有发挥该村绿色蔬菜的优势、没有突出“农”字,缺乏自己的“品牌”。据调查,很多游客反映该村许多“农家菜”没有“农家味”。
(2)对政府和旅游时间的依赖性过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石榴红村发展的保证,但是,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来石榴红村的游客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平时游客较少。3.次要性问题
(1)交通问题。目前,石榴红村有一趟公交车与外界联系,单线一天4趟,没有到达武汉中心市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旅游资源和服务项目开发完善之后将逐渐凸显出来。
(1)农民利益的协调问题。在发展初期,为了实现公平,村委会存在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平均分配客源的问题,重视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但是,随着农民市场意识的提高,效率问题将逐渐凸显出来。
三、相关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4]张俊卫,党淑英.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7,(9).[5]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6]佟玉权.品牌化营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走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第四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05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00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8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①景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②老少边贫地区。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③都市郊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等;除此之外,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
2.2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据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
第五篇: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工作
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工作
刘田喜
2006年第2期 ——特别策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我省实际出发,2006年应着重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以促进粮农增收为前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在当前,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点是要促进粮农增收,切入点是正确处理好农民、政府、市场三者关系,使“农民愿种、政府愿给、市场愿要”。如果沿用过去由各级政府层层落实指标、依靠牺牲农民利益的方式来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或者在粮食短缺时用价格刺激农民,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收入安全和效益问题,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将粮农的收入增长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统一起来,以促进粮农增收为前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我省今后粮食策略的正确选择。2006年,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完善促进粮农增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加大良种、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补贴支持力度。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主产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特别是在收购资金、税收政策、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对湖北来说,主要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在许多产品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湖北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按总产量在全国的排序依次为:第1位是油菜和淡水产品、第3位是水稻、第4位是蔬菜、第5位是生猪、第6位是柑橘。因此,应该集中力量重点培育这些优势产品和优质产品,因地制宜地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二是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和安全性的需求。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要树立做强、做大的思想,建好一个大龙头,带动一个大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大扶持,突出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地培植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四是加快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尤其是要鼓励农业技术创新。
——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重点,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
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起步较早,目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达560万人。在一些地方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务经济发展规模不大,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不高,这也是我省农民收入难以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最近,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力争全省“十一五”期间每年稳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自发向有组织的方式转变,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加大向省外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要积极探索境外输出领域,促进农村劳动力走出国门就业创业;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二是因地制宜,打造劳务经济品牌,依靠劳务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四是加快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每年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0万人,组织社会培训50万人。五是营造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环境,落实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有关政策,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依法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继续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2006年,我省应在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同时,继续稳妥地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切实把乡镇机关改革全部推进到位。从目前情况看,全省绝大多数乡镇机关机构设置、人员定编、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等已基本到位。下一步要在继续把乡镇行政机关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二是以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要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转制,除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财政所及规定的延伸、派驻机构外,乡镇其他事业单位要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服务组织,成为独立法人;全面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三是以编制实名制试点为重点,不断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改革。我省确定先在京山县等13个县(市、区)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对机构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行公开化管理。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搞好乡村规划和整治,改变村容村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教育建设,继续加大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力度,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抓好农村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十一五”时期,全省每年选择500个重点贫困村开
展整村推进工作,力争每年“搬迁扶贫”1万人。五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六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为重点,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农村政治文明进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安全祥和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作者系湖北省农办主任、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