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建韩庄中学网络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韩庄中学网络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的建设,为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2、加强实施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我校学生上网内容、对网络上什么内容感兴趣。
2、文献法 查阅资料,了解当下网络德育这方面的资料,为我们的工作奠定基础。
3、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运用经验总结法,主要研究教师利用网络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种社会领域的研究方式,本课题运用它研究师生利用海宫学校德育网站的实践效果。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课题组按计划完成了研究任务,实现了研究目标。建立了网上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将网络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地网络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提高了广大教师和家长对网络德育的关注度。
(二)研究对策
1、定期学习。每个月至少用半天时间,由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全体参研人员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和进行问题探讨,每个参研人员每 1
月提供一篇学习笔记或研究心得,以此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2、定期检查。每个月定期召开课题进展汇报会,将本阶段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并在全校通报研究进展情况。
3、专家指导。派出课题组研究人员走访相关专家、学校,吸取成功经验。
4、成果发布。每位参研人员对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形成1000字以上的成果文章,每个研究人员负责每学期根据研究进度进行1-2次个案收集与整理。
5、根据网络德育的总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作德育网站,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打造网络德育工作平台。在网站内容建设方面,一方面通过调研开设学生喜爱的栏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6、加强实施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和教育、心理等专业知识的教师。
三、研究成果
(一)在校园展开形式多样的网络德育主题活动利用学校校园活动、班会主题课开展网络德育活动.⑴积极校园网络德育建设,用现实中的网络犯罪事件教育学生远离网络犯罪。⑵各班组织开展“文明绿色上网”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⑶开展“文明绿色上网”系列专题活动,增
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⑷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文明绿色上网”征文活动,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⑸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文明绿色上网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⑹举办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国庆节、校园教育主题月活动,让学生分清网络中的精华和糟粕,合理科学利用网络资源。⑺开展“文明上网,争创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
(二)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研究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网络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就要规范学生的网络道德,让学生把网络道德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我们在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和研究网络的特点、转变观念、因势利导、建章立制,努力构建一个易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信息平台,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充分运用网络这个媒体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1)让学生用演示文稿、小报等形式将自己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体会展示出来,目的是增强学生网上自律意识和自护能力,保障其健康成长 我们让学生把自己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体会用演示文稿、小报等形式展示出来,是把学生制作学习网络文明公约演示文稿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要想做好演示文稿和小报,首先就要学习,要在网上查找材料,学生查找资料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受
到了教育。目前我校学生人人皆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网上行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以此防范学生的网上不良行为。(2)开展学生自拟网络文明格言和公约活动。我们把学生写网络文明公约和网络文明格言的过程当作一次网络道德学习的过程,自律和自我教育的过程。(3)召开辩论会和进行网上论坛,对网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辩论和网上讨论中学会选择、判断是非的能力,辩论会的召开和网上论坛可以说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中看到学生对网上道德的选择、自律能力。教师沟通更为便捷,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建议。目前学校、教师、学生愿意通过这个形式来反映真实思想,进行交流。
积极开展教研,拓展网络德育空间首先,将网络德育工作纳入到日常教研活动中去,学期伊始将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列入到校教研计划中,并在校教研例会上定期开展课题汇报和交流活动。其次是将网络德育渗透工作到学科教学之中,如在政治、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课题组的王磊和郭素芹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另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开设公开课、研讨课,积极探索网络道德与课本知识的融合之道。其次,培训家长,实现家校互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培训家长的目的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庭的作用很重要。面对网络带来的诸多问题,许多家长束手无策,怎样将孩子引导到真正的信息社会,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并能和学生一起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对学生上网时起到一个监督作用,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家长培训就是帮助家长从困惑迷茫中走出来,走出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误区。(2)家长培训的内容首先是提高家长网络素养,让家长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了解我校开展网络德育课题目的,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的作用;其次是教会家长正确使用计算机,提高家长计算机操作及网络的使用能力,避免网络中的消极信息教育能力等,培训家长指导自己孩子的监控能力。
四、课题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了解和认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我校在全市率先发起“文明上网、上文明网,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活动,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并在闹市区开展了“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育人环境”大型签名活动,得到市领导的亲切视察,在市民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去年我们还先后两次举办网络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了戒除网瘾、远离网络陷阱等光盘,以真实的案例为教育素材,给学生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憾,使学生对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网络德育主题班会上,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共同讨论网络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形成共识,共同配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此外我校还建立了“校讯通”,由赵一博老师定期发布信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互动,使网络德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各项活动的开展,给网络德育
工作带来勃勃生机,也使“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题自立项以来,在市电教馆和教研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通过学习和交流,参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并由课题组向教研组、年级组辐射,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教科研的发展和进步。改进与完善在网络是新兴事物,网络德育教育给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小学网络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无论是网站的建设还是网络德育的应用方面,我们都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认真探索。学校的网络德育建设一个长期过程。本课题结题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深化研究,为进一步在我校以及全市中小学生的网络德育素养培养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今后的研究中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丰富网站的内容,加大宣传的力度,调整研究计划等,将课题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二篇: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来,我校面对中职生源现状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的问题,根据新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本校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德育工作初见成效。本文就中职学生特点的分析及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6-18岁之间,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职学生由少年步入青年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具有过渡性和可塑性。一方面他们在思想上有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青年时期的独立性。其次,中职学生的身心因尚未定型,具有不稳定性,呈现出多极发展的趋势。他们由相对封闭的初中阶段,进入较为开放的中职阶段,其人际交往的范围迅速扩大,社会化的加速,他们逐步涉猎人世。中职学生渴望了解社会,由于他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尚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因而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再次,中职学生精力旺盛,对事物的感受比较敏锐,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遇事急躁而不沉着,思想方法比较简单,看问题比较片面,因此,自控力和识别能力有待提高。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今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变化最快的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纵观人类历史进程,德育教育的发展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不是世外桃园,社会上对道德价值的判断和认可必将影响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近二十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给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我们对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产生了种种不同思考。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德育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直接体现为德育效果不佳,形成了好的教育要求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教育的方法不当。在中职学校有些德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在德育活动中,简单的说教,往往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腐败现象在滋长蔓延,黄、赌、毒的泛滥等,给中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中职德育工作甚至是整个国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中职学校德育的冲击。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与通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网络对学生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可以学习世界上许多先进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带来不良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给中职学生多彩的天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许多中职学生沉醉于网络这个无边 的世界,全球多元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对中职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影响是巨大的。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的德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早恋也是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之一。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他们步入中职学校以后,觉得家庭的束缚相对小了,其生理的变化与心理的变化不同步,这时候开始向往结交异性朋友,再加上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传媒的冲击,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渗透,所以中职学生早恋的苗头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网上聊天,为中职学生增加了新的结交异性朋友的途径。中职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4、中职学生就业状况涉及的社会问题。目前,人才流动已进入市场经济,中职学生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他们毕业后要接受市场的挑战。一些用人单位提高用人标准,接收的都是大学毕业生。因此,中职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加大。当前各中职校正在探索“订单”式办学模式,使中职学生的就业得到一定的缓解,表面上就业率可达90%以上,但就业一段时间后因多种原因又导致失业,重新就业难度加大,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学生尽快由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角色的转换,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涉及的社会问题。
5、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中职学生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有些中职学生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 群;有些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得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有的外出打工几年后又回到中职学校就读,虽有一些社会经验,但文化基础很差;中职学生还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许多中职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面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以适应未来第一岗位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的做法是:
1、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形成全员德育氛围
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党政密切合作,校党总支工作思路明确,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形成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上下齐心、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近年来,我校适应形势的变化,探索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培养,校企、校校联办,工学结合的灵活办学模式,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市场化办学格局。学校在办好中专主体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与华侨大学、省财干院、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大、闽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丰富的办学资质,为学生就学提供了多样性选择机会,也为学生获取更高文凭提供便捷途径,使学校在职业教育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德育方面,建立了校长书记负责、学生科长和校团委书记对德育的齐抓共管制度,建立党员、中层干部联系 班级制度,后勤、教研、教学等各部门参与班级管理评价制度,完善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制度,完善党员、中层干部“一帮一助困”活动、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培训、例会制度,学生量化管理制度,青年学生业余党校培训制度,全校师德教育制度,从领导班子、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普通教师到后勤服务人员都成为德育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各项管理制度,唱响德育教育主旋律。在全校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争创文明校、倡导文明风、争做文明人”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室、黑板报、《晨曦》、学校网页等宣传阵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学校利用周一升旗、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军训等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国情、国防、人生价值观、美德、党的路线、国家大事等方面的教育和遵守校规校纪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措施,提高了教育活动质量,发挥主题德育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积极构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平台,使学生逐渐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2、加强师德教育,建设高水平的德育队伍
我校坚持“育才必先育人,成才必先成人”的办学宗旨,结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纪律检查组、安全保卫组三个工作机构,各班主任、各科室主任、任课教师及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为这支队伍的辅助力量,共同参与学生 的教育、管理及评价。建设好这支队伍,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党政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
首先,明确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职教生源整体素质的下降为全校所有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课题:面对各方面都不如人意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在思考,学校开展班主任研修班组织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请来德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层面,提高大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并从法律角度让大家了解提高师德修养,建立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针对学生评教评学中反映的问题,林承毅校长给全体班主任及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做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讲座,指出班主任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管理的引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德育工作的骨干、桥梁和力量。要求全体班主任要以真挚的爱心对待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教育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以精湛的技艺吸引学生,建立起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管理干部和班主任的培训,除了派人参加省、市、区组织的相关会议、培训外,学校根据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组织开展全体班主任研修班学习,组织新生班主任学习各项学校规章制度,组织德育课题研究,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会议和培训,班主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提高教育水平和工作管理的艺 术性,学校涌现了一批深受学生喜欢的优秀班主任。在2011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受到了市领导的表彰。
第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我校领导根据市场经济下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问题与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大胆改革了德育课程的教学,每周二下午开设德育课,德育课形式多种多样,不局限于班级、可以利用礼堂、电教室、田径场等场地开展活动,也可以用游戏、小品、辩论会、智力竞赛等形式开展活动。同时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采取小组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以德育活动为中心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校教师德育论文及学生德育小论文曾多次获省教委及宁德市德育教学委员会德育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获全国“文明风采杯”竞赛三等奖。心理健康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我校的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由德育教研组、班主任与心理课老师共同负责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从人文关怀目的出发,举行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了解学生特点,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有的思想品德、心理上也有问题。但学生就是学生,作为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差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可教育、能成才的一面。因此,我校一方面加强师德教育,要求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另一方面,发动老师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客观地对待评价学生,同时相信在 职业学校他们都能学到一技之长,掌握生存本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愿意表现、渴望被认可的特点,结合职业道德、职业指导教育,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活动育人
学校的德育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全校性的活动,包括一年一度的歌咏比赛、校运动会、迎新文艺晚会、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五四”成人宣誓活动、国庆、中秋、元旦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师生游园等活动,这些活动全员参与,一方面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文艺、体育特长,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这些活动多为集体项目,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我校舞蹈队参加市教育局举办“中职学校学生健美操比赛”获二等奖,参加团市委举办街舞挑战赛获三等奖,校时装队参加宁德市青少年环保时装大赛获三等奖,校篮球队参加省教委举办全省职业院校篮球比赛获第五名。
(2)团委组织的活动,包括青年业余党校、志愿者服务两大特色活动和理想教育、成人宣誓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三方面教育活动。三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39名,在宁德市开智学校、敬老院、希望小学等多个单位,我校一批批志愿者用他们纯真无邪、浓情似火的关怀温暖着孤寡老人和残疾贫困小孩,从中他们也体会到了给予和付出的快乐,学到了护理老弱的方法。青年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当中树立的典范。更多的同学参加了清理街道、校园周边环境的 活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了重塑。
(3)开展“爱心永恒”主题教育。“爱祖国拥有一颗忠心;爱财校拥有一颗诚心;爱班级拥有一颗热心;爱老师拥有一颗敬心;爱父母拥有一颗孝心;爱同学拥有一颗爱心;爱自己增强一份信心。”这是我校爱心教育的主题,通过尊师爱生、庆祝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过集体生日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同时学校开展爱心助困活动,建立了“贷、奖、助、勤、免、缓”六位一体解困措施体系。全校教工为台风受灾学生捐款,党员干部一帮一助困活动,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捐助困难学生,这些爱心活动不仅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也使这些学生从中学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缀学;让我们共同努力,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这是财校人共同的心声。
(4)其它活动,如开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教育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近年来我校与宁德市检察院、蕉城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市武警防暴中队联手,积极开展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活动。通过军训、法制讲座、消防演练、参观法庭庭审及法制教育警示基地、以及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好人。对学生进行早期的法制教育,既可以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也可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又如学校组织的最佳团日活动、学生会、团干部的培训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职业意识,又培养出一大批学生骨干,带动全校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第二、环境育人
我校着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我校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标准跑道、田径场、灯光操场、体育馆、假山、喷水池等构成了财经学校美丽景观。但这一环境的维护曾经成为困扰学校的问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美化,强调环境育人。我校组织班级学生值周,对值周班级实行奖惩制度,并与班主任量化考核挂钩,此举极大提高了学生劳动卫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团委广泛听取同学意见、建议,利用橱窗进行宣传,青年志愿者及学生环保小组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了大家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氛围。在学生宿舍开展“美在我身边”美室杯评比活动,让“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展示美”的文化理念深深的根值于每个人的心田。来校参观的领导来宾频频称赞我校校园的干净、整洁。
第三、制度育人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实践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策略,弘德精业,乐学笃行。树立能力本位思想,从严治校、治学、治教,并从制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保障。
其一是弹性学籍制度。一方面严格毕业证书发放制度,实施“双证制度”,我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均应按所学专业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等级从业资格证书考核,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获取毕业证书的条件。另一方面实施多次补考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正常考试(考查)成绩不及格,允许多次补考,并可以最好一次的成绩作为学籍档案成绩。经正常考试成绩及格的学生,若要提 高档案成绩,复习后也可以参加再考,并以最好一次成绩入档,以此鼓励学生学习热情和调动学习积极性。
其二是德育量化管理制度。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及《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我校制定较详细的学生量化管理制度,并参照相关职业的道德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量化管理。其目的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言行,鼓励他们努力上进,发挥特长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人,成为一个有纪律、肯进取、受欢迎的人。由各班班主任和班委负责德育量化打分,这一成绩记入学籍,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重要依据。
其三是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学校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财产管理和赔偿办法》、《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十禁止十不准》《宁德财经学校寄宿生夜不归宿、学生伤害事故及学生无故旷课快速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对一些行为习惯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特殊培训,包括养成教育、健康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公民教育等,从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对其进行矫正。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了遵纪守法观念,有效地扼制了学生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也阻止了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干扰学校。2012年1月我校荣获宁德市“平安先行学校”荣誉称号。
德育大纲要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党组织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全体教职工都要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全程、全员育 人的局面。”我校正是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全员德育”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在全体德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初见成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财校特色的德育之路。
福建宁德财经学校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网络课件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课件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范波
佛山市顺德区顺德一中 Tel:0765-2382053
E-mail:boyfan@sohu.com
摘要:本文作者具有丰富的网络课件制作经验,并多次承担网络教学公开课。本文主要围绕网络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和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一些自已的看法。关键词:网络课件 自主 交流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与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机运行课件已经相对落后了。取而代之的应是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的作用与优势已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显示出来。
所谓网络课件,其实就是就某个教学专题所制作的网站。它的最大的优势:
(一)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习者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该课件进行学习;
(二)学习者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保证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当然这也要求网络课件的信息量要足够大;
(三)资源的共享。网络课件很轻松地实现网站之间的超链接,可以将整个互联网的资源纳为己用;
(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技能。
下面笔者就在网络课件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浅述如下:。
一、网络课件更好的地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
单机运行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由老师“掌管”信息的输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就很难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网络课件则是可以实现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掌管”信息的输出,积极主动的获得相关的信息。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
我们知道,高密度的网络信息量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教师主导地位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有的放矢的浏览网站,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高效率进行学习,不让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实践证明,提出课堂上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的导学提纲,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浏览,然后进行分组或集中讨论是比较高效的方法。
二、网络课件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常规教学要面向大多数,经常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而网络课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的导学提纲也应加强区分度,讨论时也可采取由学生自选论题进行回答的方式。
三、网络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
在网络课件中可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比如笔者曾做了《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的网络课件,对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事件与相关人物,科学家的简介等)、电磁波的利用(广播电视、雷达、医疗卫生、电子对抗与电子战、搜索地外文明等),电磁波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的污染源、对人体的危害、电磁干扰与泄密并详细的介绍了计算机泄密的过程与防护措施、在网上收集了大量关于电磁波的危害的文章与新闻事实、收录了著名大学教授关于电磁波危害的论述、电磁防护的措施等)等内容。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论题进行学习,这样有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本网络课件中收录的相关科学家传记与渗透在本课件中的环保教育与相关电磁波的法制法规教育都会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若是教师“掌管”信息的输出,教师感兴趣的问题但学生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又只能有所选择地进行讲解。而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的网络课件就很好的解决了该矛盾。若老师提供的资料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课件的相关资源链接或搜狐、网易等搜索网站进行更大区域 的选择。
四、网络课件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网络的好处是让地球村浓缩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网络课件可以纳百家之精华为我所用,只需点击“超级链接”按钮则轻松实现共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别人精心制作的某个网页恰好是我要说明某个问题所需要的,就可以让他的这个网页通过“超级链接”成为我的网页的一部分。笔者在网络课件《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中说明LC振荡回路时就超级链接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中浙江汪一颖老师用FLASH所制作的LC振荡过程演示动画(ftp://ftp.k12.com.cn/pub/物理/高中/高二/电磁振荡图象000501汪一颖.swf),为笔者的网络课件增色不少。
为了方便学生搜索更多的资源,应该在网络课件中设立“相关网络资源”栏目,为学生提供多个相关网站出口(网站的超级链接)。最好网络课件中教授给学生在搜索网站中搜索相关资源的方法与技巧,并设立搜索网站的超级链接以供学生选择。
五、网络信息的发散与信息的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
网络课件的教学过程有些老师会认为太散。不象常规教学那样集中。我认为网络课件如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信息的集中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教师提出的导学提纲中的各个问题就是信息集中的凝结核。网络课件中的大量信息大部分也是说明这些问题必需的信息。学生在网络课件乃至在相关的不同网站上浏览后,在相互讨论时通过信息的补充、拓延,信息的集中比单纯教师一个人的说教更有力度。
因此,我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强弱,即信息“凝结核” 的设置水平高低是信息能否实现信息高效集中的关键。
为了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学习,教师的导学提纲应是到网络课件的一部分。
六、网络课件上课模式的思考
我认为,网络课件教学比较适宜采用单元教学法。假如一个单元包含3个课时的内容,你可以安排1.5—2个课时学生上网浏览学习,剩余时间进行讨论和完成其它教学任务。这样既保证了单元知识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又给学生自主上网学习和讨论以充分的时间,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保证了信息集中的高效、有力。
七、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关系的思考
教与学应以人为本。计算机单机运行课件也好,网络课件也好,其地位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人和计算机交流与人和人交流是不可比拟的,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是无法取代人的位置的。网络教学是辅助,常规教学是基础。网络课件是为常规教学服务的。
八、在网络课件制作中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
1、网站的框架构思与制作是关键,即你这个网站要讲授什么?内容如何安排讲授?需要什么材料?
2、按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互联网搜集、占有大量的相关资料以供选择利用。在不侵犯版权的条件下,可以复制整个网页然后进行修改补充,此步骤可在网页编辑软件中可实现。同时收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备用。
3、网页制作软件可以选择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同时一些图片处理软件和动画软件也要有所掌握,如PHOTOSHOP、FIREWORK、ANIIMATE、COOL3D、FLASH、3DMAX等软件。若是新手可以采用“借鸡生蛋”的办法,即参考别人的页面进行设计。在网上还有很多实现各种功能的免费JAVA程序源代码,加入到你的网页HTML文件中也许会有让你惊喜的效果。网上还有很多网页素材,你可悉心寻找。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课件以其巨大的优势很快就会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
第四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五篇:基于网络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中学班主任工作实际,对网络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班主任;网络环境;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059-02
前言
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抓好德育工作,才能保障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发展[1]。而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探究出一条网络环境下德育渗透的新途径,塑造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网络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
为了发挥网络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推动作用,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探索应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本文结合中学班主任工作实践,探寻的几点应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建议。
利用网络丰富主题班会内容 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班会内容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但寓教于乐,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2]。班主任应事先做好班会策划与设计工作,精心选择主题内容,融入相应的教育思想,为班会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在设计班会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相关德育内容,既注意内容的系统化,又确保内容的丰富性,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力求借助各种类型的班会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如在开展“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通过网络播放一些破坏大自然的镜头,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所受到的破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很多错误行为对地球环境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
虽然网络技术具有多样化、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掺杂了一些不良因素。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加强正面引导,深入挖掘网络资源中的正面导向,取网络之精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技术,并能自觉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至于有的学生最终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班主任应让学生意识到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资源才是有益资源,什么样的网络信息需要远离,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通过一幕幕真实生动的事例,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班主任还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刻苦努力的生动案例,通过搜集和阅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正能量,使他们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品格。
建立班级网页,打造网上德育基地 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建立班级德育网页,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学习体验的优秀平台,不但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个班级的文化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所以为构建良好的班风,应发挥和利用网络优势作用,不断拓展网络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年龄规律的班级网页。班级网页应设立不同的德育平台,如学生档案、班级大事、每日卫生、纪律表现、仪容仪表、个人评价等不同版块,每个版块由学生投票选举版主,促使学生主体参与管理,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本班特色的网页栏目,如学习博客、阅读任我行、中华民族之行等,通过专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欲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网页中,不但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且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安全教育内容,在校园网的班级网页中设置生命教育、安全重于泰山等视频栏目,模拟真实的安全场景,让学生了解火灾、地震、台风、交通意外等情况下的自救措施,同时进行实际演练,以强化安全教育。还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网页中加入各种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卫生教育等多种栏目,让学生在班级网页这个德育基地获得思想熏陶和素质的提升。
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体现在口头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实践活动中[3]。因此,班主任应积极改进和优化德育教育方法,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开辟虚拟的网络社区,让学生在网络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网络活动,如创建校园论坛、校园聊天室、虚拟社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渗透德育理念,通过不同的道德观念支配学生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后果,鼓励学生切身体验和自主反省,最终获得做人做事的真理。网络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如网络征文、德育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安全在我心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
此外,网络聊天室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打开心扉,向聊天室中的人畅所欲言。班主任应鼓励学生讨论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如校园见闻、国家大事、心理困惑等,既可以是网络时政,也可以是思想情感。这种灵活自由的交流空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能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帮助教师通过学生的聊天内容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理论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实际德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安全、经费、组织等问题的影响,难以进行全面的实践活动。条件好的学校应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但是很多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实践体验。如“民族魂”“长征网”“九一八纪念网”“南京大屠杀纪念网”“雷锋网”等网站都是很好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学生浏览网站,体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激?l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些自制教具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对学生提升参与体育项目训练兴趣,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垒球投掷”为例,在对训练方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自己制作的沙包、纸飞机和纸球等物品应用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对不同物品的投掷方法进行比较。在利用不同材料进行投掷以后,学生会发现,课堂上所应用的教学材料中,一些物品要通过甩出去的方式进行投掷,一些材料要通过抛出去的方式进行投掷。在学生自主进行投掷比赛过程中,教师借此机会对一些投掷要领不规范的学生进行动作纠正。这种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教学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这就说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自制教学教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教育部门最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体育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提升体育技能,也要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所帮助。这就使得自制教学用具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在设计体育教学用具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塑料瓶等材料制作教学用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用具制作完成以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制教学器具编制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跨栏训练为例,为了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在教学器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木棍、橡皮筋等材料制作跨栏架。从跨栏架的制作过程来看,木棍主要用于支架的制作,橡皮筋发挥的是栏杆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练习需求入手,对栏杆长度进行确定。从这种教具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在对教具模型进行应用过程中,一些教师开展逃生自救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废弃的纸箱、垫子等物品模拟出楼房和火灾现场,通过教具模型,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自救知识,提高了自救意识。器材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体育教具模型的应用,要放在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在小学体育教?W中,体育训练项目的特点和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是影响学生掌握训练重点、难点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体育器材的多种应用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
2)体育教具模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小学教学阶段,体育教学既是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提升的过程,又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过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和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制作教具模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在应用这些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力求让教具模型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结语
体育教具模型的制作,不仅对学校体育器材不足问题带来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且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体育参与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要在遵循安全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带来学生积极开展体育器材制作活动,一起来促进校园形成师生动手、勤俭节约、环保和谐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李新明.体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182,184.[2]王本利.小学体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44-45.[3]王飞飞.小学体育自制教具的制作与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42-43.[4]杨洋.积极开发应用教具努力为体育教学服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