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班主任专业师德培训与班会设计研讨会总结
做智慧班主任,给孩子留一抹温馨的记忆
——参加班主任专业师德培训与班会设计研讨会总结
时间:2013年4月13日至14日
学习地点:湖南社会主义学院
活动主题: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师德培训与班会设计研讨会(湖南)
与同事分享时间:4月21日晚
学习感想:从长沙学习归来,尽管有点辛苦,但我还是利用了一周的时间整理自己的笔记和心得体会,与全体同事分享。这次的学习总共一天半的的时间,每天都是上午八点半到11点半,下午1点至5点半,上课中途不休息。一共有三个专家给我们做了讲座和分享。分别是段惠民老师,吴伟老师和郭文红老师。这三个老师都是以一种无私宽容的爱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正是这种爱,这种自心底而起的爱,让他们的学生成长成才,指引他们阳光健康的生活。
主题一:做智慧班主任---段惠民
感悟一:从生活点滴中感悟教育的真理
段老师给人感觉很谦虚,他一直自称自己是一名乡村小教师。在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也有过困惑,有过徘徊,甚至有过转行干其他事情的强烈想法。但他的哥哥对他朴实的开导,(哥哥说:“即算你转行,你也要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你不如踏踏实实先把自己目前的工作做好,是金子不怕没有发光的时候。等到有机会转行的时候,你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了。”)也正是哥哥这番朴实的话语,顿悟了段老师,一年以后的他,毅然决定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得不佩服段老师是一个很智慧型的老师,很善于反思和总结。做一件事情之前,总能够考虑周全,面面俱到,想想这该需要多少智慧和心思呀。
段老师说,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感悟生活中的智慧,因为生活中处处皆教育,要善于以教育的眼光感悟生活。
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段老师举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例子。学生就是一棵棵小树苗,有经验的种树人如果发现小树苗受伤,就会帮它打上保护层,并且隔三岔五地去看看。直到伤口愈合了,小树苗就会继续茁壮地成长。反之,没经验的种树人,只会帮小树疗伤,做不到经常去看看,很快小树苗的旧伤就又复发了。所以说,转化后进生必须抓反复,反复抓。
曾经段老师当过一个只剩下11个最差的复读生的班级。7门功课最多的考了240多分,最少的考了100多分,高中没考上。当工人没单位要。当时确实让人头疼。这些学生不学习,把班主任气走了3个,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段老师身上。段老师就悄悄的找到校长说,校长你明天在校会上能不能表扬一下我们班,让我们班的同学树立信心,校长同意了,结果收到表扬后,同学们特别激动,调皮的开始老实了,因为经常受到校长表扬,其他班都羡慕我们。我们班学习没法和别班比,但我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我可以从卫生,可以从出操这些入手。我说谁愿意当体育委员,一个男生说我愿意,从此,我们班每次出操最快,散操也最快,自然成绩也是最好。我开始还纳闷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个体育委员是全校百米赛的冠军,每次上操,他就在后面赶着我班同学,散操他也是在后面赶着。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最后,11名所谓的渣子学生有8名顺利考上了高中。万物皆一理,隔行不隔山。
通过对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美国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中西教育理念的结合,段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社会即学校,学校也是社会。在这个理念的提出时,段老师举了一个浅显的例子,有人发明铅笔,有人发明橡皮擦,有人将铅笔和橡皮擦组合到一起,变成了带橡皮擦的铅笔。他就是那个发明带橡皮擦的人吧。
他说,有一次,他在厕所碰到一个带小孩厕所的两父子,因为小孩在地上小便,清洁工就和男子吵起来了。但是,如果厕所里面有专门适用于小孩子的小便器,孩子一定会很好奇地主动地去解决小便问题。通过男厕所中的儿童小便器的出现,段老师告诉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感受,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才能尊重学生的需求。
蝎子和辣椒的形形色色,五颜六色,其实可以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自作主张地强迫张三按照李四的格式成长,也不要指望将王五变成李六。
通过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美国惊悚推理小说詹姆斯帕特,森和中国钢琴小王子朗朗的故事,告诫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能力断定学生的未来,更没有权利断定学生未来。要知道,前面这三位世界级名人曾经都被他们的老师直言不讳地断言过不是这方面的材料,甚至都建议他们放弃。但是是什么指引他们勇往直前呢,值得我们大家反思。
通过一个旅游景点的一个语,“免费开放,每人10元”(从一个角度看是这种理解),但实际上全词是:红岩联线名景点,免费开放;乘坐景区往返导游车,每人10元。恰巧每一句的后面一句在一块石碑上,难怪有人会觉得有误解。所以,做老师,切记勿片面看学生,别抓住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是了解的前提;了解学生,是尊重的前提。
有一次在动物园观看老虎表演,段老师向驯兽师讨教了怎么训练老虎,总结出不相容法则。什么是不相容法则呢?他举了一个例子,即今天他在湖南,就不可能在河南,如果明天在河南,就不可能在湖南。驯兽师是怎么训练老虎听话的呢,当老虎做驯兽师想要训练的动作,立刻进行表扬奖励,但是当老虎做驯兽师不想要的动作时,则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一个动作反复,做能够得到获益,而一个动作得不到关注,听话的老虎就训练出来了。实际上,这跟教学生也一样,当一个学生出现一个好的行为事情时,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有吸引力的嘉奖。时刻引导学生做正确得事。如果不想让孩子心灵长满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庄稼。这其实也是一个经典的鲸鱼哲学反应:发现学生做正确的事情时,应及时加以鼓励。
感悟二:当孩子感觉不到你在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然,关键是要解决孩子所犯的错误,这样成长了学生,也成才老师自己。在跟孩子谈话时,要三思四思而后言。
段老师举了一个他们班级的事例,他刚接班时,听说班上的几个学生想死,不想活了。于是,段老师就努力想怎么才能好好引导学生放弃轻生的念头,留念人生中的美好。刚开始的时候,他通过让学生讲故事,从选书到最后一起读《爱的教育》,他都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一步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他本来要表达的意思借学生之口全部表达出来。让学生全然感觉不出是在一点一点掉进他布的局当中,让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其实是在教育他们,而且早就想好了计谋。他是这样做的。首先,他装作难过的样子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没有吃好饭、没有睡好觉”,学生们“怎么回事?”“听别人说,你们都很棒,会讲很多故事,我不太相信,你们会讲故事中吗?”“我会讲!”孩子们争着说,被调动起来了,但只能有一个说,必须要看完一本书。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讲故事,设立班级“百家讲坛”,带领学生旅游,去北京看天安门,中秋节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对班上想轻生的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也许有人会问,直接举办热爱生命的的班会不就可以了吗?段老师说,如果太有针对性,学生会敏感地认为老师在说自己,效果肯定不好。而且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有可留念的东西,还有美好的东西,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轻生念头。
在他的一系列活动中,他详细说了是怎么“忽悠”学生,家长同意去旅游,然后自己又不用担责任的过程。首先,在快放暑假前,他就召开一次家长会(段老师建议,在家长会上,明着给家长讲了孙老师班上一学生家长在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的情况下,为了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自掏4000元为班级添置电器,明讲故事,暗送榜样,希望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还表达希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他只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担心,一步步使家长都同意自己的孩子去旅游,而且家长都还表达了出了责任事故,不要段老师承担责任的意思。但是他知道说归说,要是真出了事故,家长不找麻烦才怪。于是他进一步引导学生家长与旅行社签订合同,在签合同的过程中,还是等家长跟旅行社签订好之后,自己再单独与旅行社签订,这样的话,他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了。
面对现在各大学校都将安全置于首要事情的时局之下,段老师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又保护了自己,实在佩服他的英明吧。与此同时,可见,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害怕困难,不敢,不愿工作,成功一定有方法。
去年春天,段惠民老师接手了初一年级三班,不多久,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就向他反映,“老师,我夹在笔记本中的两元钱丢了。”“老师,我的Mp3不见了。”“段老师,我前几天刚给孩子买的计算器,让人给拿走了……”因为接连发生丢失钱、物的事情,同学们都担心这种事哪一天会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老师,您可得查一查呀!”“老师,您一定要查出来呀!”
经过深思熟虑、认真设计,他在班里召开了“迎六
一、庆佳节”主题班会,他看似无意地将话锋一转,“同学们,在我们喜迎自己的节日的时候,有没有我们的同龄人不能像我们一样享受节日的快乐呢?”“没有”,“怎么没有?少管所的失足少年、监狱里的少年犯。”“唉呀!还真是……”“那么,我们是不是很同情他们!”“是!”“那么,我们应该不应该、能不能帮助帮助他们,使他们早日悔过自新、早日走出高墙呢?”大家决定,每人写一封鼓励失足少年的信,并且将自己希望了解少管所、监狱的情况和失足少年心路历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以供学生代表前去慰问、采访失足少年。
经过这一番心灵上的触动,很快就有学生主动到段惠民老师承认错误,并向段老师敞开心扉,诉说了自己心理的困惑。段惠民老师不仅没有严厉批评他,更对他加以鼓励,表示这位学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并认真倾听他的理由和困惑加以疏导,并表示会为他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感悟四:要对学生进行孝心孝行的传统教育。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一名教师所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知识,更要有优良的品德。教育就是教有关孝的文化。“教”的组合即“孝”和“文”。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教学生明人伦,即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现在的学生缺乏的就是传统的教育,传统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学生孝顺,一个孩子如果懂得了孝顺的深刻含义,他就能够不仅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能孝顺所有的长辈,尊敬老师,关爱同学,于教育不是一件大益的事情吗。
感悟四:要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要多读书。
作为教师,不仅要读自己本专业方面的书籍,也应该读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并且要不断地反思与感悟。《六祖坛经》中说:善知识,不悟,则佛是众生;一念顿时,众生是佛。告诉我们,一定要善于反思与感悟。
段老师很喜欢读书,他说2010年他花在书籍购买上的钱就达10000多,哪怕在他刚参加工作时只要40块钱一个月的时候,他也要花15块钱订各类书籍和杂志,还经常让自己的同学哥们给自己邮寄书籍,借助他力来阅读,想想那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呀。以色列国民一年一人要读80本书,以色列6万多科技人员,有11位诺贝尔奖,中国有4000万科技工作者,却没有一位,中国人均读书不到4本(其中包括语文1本,数学1本)。他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是毛泽东和孔子。毛泽东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使他成为一个做事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能够感悟他人智慧。书中自有教育理念,书中自有教育方法,书中自有教师成长,书中自有职业幸福。读书可以将别人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吃牛肉,吃羊肉,长人肉。)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而且叶圣陶说过:看书,读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在于读书。
段老师等大家语录:
感悟五:我不会忘记段老师在电话中给我的鼓励。当别人在职业怠倦的时候,我们应该往前走;当别人在玩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心有多远,路就有多长;多读书,坚持写反思日记。
主题二:敬业爱岗与班主任成长智慧:主讲是吴伟老师(略)
主题三:留一抹温馨的记忆
——南京芳草园小学的郭文红老师。
台湾作家三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同的老师造就学生不同的人生,请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您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失去心思。”
一个人能否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取决于童年的经历和感受。对于这句话,郭老师举了这样三个例子:著名作家三毛小时候数学特别差,她很想考一百分,老师每次考试都采用课后的练习,三毛的记心很好,就把课后的练习一道一道背下来,终于考了100分,心里特别高兴,老师不相信,到办公室里给三毛出了几道题,结果三毛一道也没做出来,老师把三毛带到讲台上,用毛笔在三毛的眉毛上花了一个1,在眼圈上花了两个0,就这样在三毛的脸上画了一个100分。当时三毛只有13岁,她没有反抗,她说:“这件事发生后,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我想三毛得自闭症和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她13岁考100分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三毛自闭七八年,后来虽然她走过40多个国家,写了20多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起豁达、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她骨子里终究是悲观、敏感、孤独,心底的阴影终难消退,最后自杀身亡;
第二个故事,就是崔永元与席幕容与语文、数学老师的故事。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小时候数学成绩很差。事情是这样的,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而与此同时,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不过幸运的崔永元还有一个带给了他正能量的语文老师。崔永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语文老师没事就夸我。我写的作文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像学校运动会,我就说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大家都这么写,然后老师就在底下用红笔画一下,打一个感叹号写着“精彩”。然后我觉得我和鲁迅差不了多少,年龄比他小,文笔差不多。又写了两年,老师放学后把我留下来,说明天上作文课,作文题叫“我的爸爸”,或者是“我的一天”,你先写一篇,然后明天上课我给同学当范文。我就回家什么事都不干,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我在那里写这个作文,绞尽脑汁地写。所以崔永元的语文一直特别好。有一年高考题出后,崔永元把所有的作文全部做一次。
不同老师的做法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影响如此之大,童年的经历和感受影响了学生一生。所以我们的老师,应当多一些爱给孩子们,给学生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
对于小学生,教师的鼓励远远胜于说教与批评。可能一句表扬的话可以 让孩子兴奋一整天,甚至影响他的状态,更或者是一辈子。而可能是 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孩子失去了信心,让他弱小的心灵从此暗 淡。有快乐的老师才会有快乐的学生。
郭老师怀揣着“给学生留下一片温馨回忆”的教育理想,以自己的爱心和童心,做好班主任工作,赢得了孩子的尊敬,收获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
“班级日记”——通过让全班同学按学号轮流记录班级每天发生的事情使学生关心集体,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从而受到教育。一年的时间,厚厚的一本班级日记,加上平时拍摄的照片,这本属于全班学生自己的书,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班级学生自筹资金出版了“6543”纯真记忆”的班级日记,六年三班五十四名学生。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份特殊的毕业礼物,给孩子们留下童年的温馨回忆。她所指的一抹温馨的记忆就是他们班上轮流记录班级事件的日记本,孩子们期待自己当值日生,期待自己在班级日记本上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
郭文红老师特别喜欢阿莫拉什维利的一句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因为迷恋孩子们的“叽叽喳喳”,她把自己变成了孩子;因为融入了孩子们的“叽叽喳喳”,她和孩子们的生命因此而互相重叠,并交相辉映。每一天都很平凡,每一刻都很精彩。郭老师和她的到孩子们之间有一种清澈的心境,一种单纯的情怀,一种情不自禁的思念,一种彼此惦记的依恋……
正是这份依恋,她每教一个班,都要利用晚上或周末的时间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感受他们的家庭教育。正是这份依恋,班上孩子生病住院了,她都要去病房看望、慰问。正是这份依恋,每次出差,她都会惦记着孩子们——有一年前往武汉华东师大学习,每天都给孩子们写一封信,回到班上,她给每一个孩子都带了一份礼物——武汉的名食“热干面”。
在这平凡的精彩中,她同样拥有了孩子们的依恋,也赢得了职业的幸福—— 2009年4月的一天,郭老师和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春游。一群女孩子用随身带的糖果、饼干、果冻、巧克力等零食,在草地上摆了最平实的绘画向郭老师展示了一张纸,纸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精忠报郭!”一位男孩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毕业!”妈妈问他为什么,男孩回答:“我不想离开郭老师!”一位女孩对在省教育厅工作的爸爸说:“爸爸,你把郭老师调到中学工作吧!那样郭老师就可以继续教我了!”郭老师和孩子之间互相依恋的故事,诠释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郭老师在她的讲座中说,当学生情绪处于不稳定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去刺激他那根爱发怒的神经。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去刺激他好的神经,久而久之,爱发怒的神经就会越来越萎缩,直至消失。
郭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充满智慧与激情:“学生讲座”——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是专家、都得到表现;让家长讲座(京剧艺术、法制讲座),让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管理之中;
她注意给我们展示的是在她带班的过程中的一些平凡事例,也正是这些平凡的点滴事件,看似是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但郭老师收到的效果确实不一样的。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班主任郭文红老师曾在班上开展了许多让孩子们难忘的活动,例如:纸桥大赛、幽默小品展演、到机场参观待修理的飞机等,都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假期里,她的学生在南京行知学校住了几天。在实践基地的茶园里,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茶叶的采摘秘诀(“掐”还是“拔”的选择),亲眼见到了炒茶的过程;在果园里,孩子们品尝自己用竹竿打下的又甜又脆的枣子;孩子们也体验了翻挖山芋的艰难过程,享受了通过劳动收获喜悦之情。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也是集体中每个成员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建设班集体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我的反思: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爱到底有多深?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认识到班级管理无小事,班内每一个学生都是局内人,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抛弃,不放弃;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学生的贴心人;多联系学生的家长,做好家校间的沟通交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让孩子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品尝到我们工作的快乐吧!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心得体会
学习并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
——全国第五届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1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大学举办的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也要感谢同事前辈们对我的信任以及在工作中对我的指点及帮助。带着满腔期待,来到了郑州,走进了郑州大学学习堂的活动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德育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国宏,山东即墨市第28中校长李志强,教育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主讲人郑英等多位专家。三天的培训中,我的心灵被一次次的震撼着,犹如醍醐灌顶,震耳发聩,专家独到的德育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独具匠心的班主任工作理念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相较之下,我深感自己的浅薄,应加快学习的脚步。他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聆听中,我深深地思索,细细地品味学习。德育报社社长及总编辑张国宏老师的《班主任的五个习惯》报告中,阐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培养的五个习惯:
1、不断吸收正能量的习惯
2、相互感谢的习惯
3、相互欣赏的习惯
4、相互借鉴的习惯
5、在工作上不东张西望的习惯。教师就应该静心于教,不能在其位却思它职。在工作上应积极吸收正能量,主动避开负能量,不能抱怨自己所得不多。整日怨天尤人,只会使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想要得到成功与尊重,只有努力工作,因为有作为才能有地
位。要勇于低头向成功的班主任学习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先做潜龙,方能在做飞龙。
山东即墨市第28中校长李志刚给我们讲述了28中许多优秀的管理经验,我深觉受益匪浅。例如,校园需要树立名人像。但一个铜像就需要两万八,昂贵的价格使学校望而却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校长发现了塑料材质但外刷有铜漆的塑像,于是找到供货商的电话,决定引进。但到底选什么名人作为代表,大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最后,李校长决定由28个毕业班来推选本班代表的班级名人。其中有8个班选了孔子,6个班选了雷锋,每班都不愿退让。最后,李校长决定竞拍争夺名人。最终,孔子以2400元被拍定,这样学校就节省下很大一笔开支,这样解决纠纷的巧妙处理问题的方法真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李校长的幽默风趣使整个会场都沉浸在欢乐中,但欢笑后却能引起我们对新式改革教育的深度反思。他的成功与他坚持不懈有关;和他踏实做事,努力提升自己密不可分。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女士的《教师的幸福婚姻》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自己真实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师德,陈女士觉得教师即使家庭产生极大的矛盾或分歧时,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与状态,不论什么情况,只要站上讲台,便要以笑容去面对学生。她说过不论有什么负面情绪,一旦踏入课堂,都要把它丢于门外,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学生。对学生负责,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师德,我被她的话深深地感动着。
三天的学习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班主
任,要常保谦虚的态度,去借鉴别人优秀的经验方法来强化自己。因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放在一起,我们就有两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碰撞交换后会产生第三个思想。只有细心的思考与研究,工作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我认为班主任除了要扮演好老师的角色,还要扮演好亲人的角色,发自内心的去喜欢他们,这样学生才会感觉与你亲近,以此来缩小年龄与心理上的鸿沟。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对你好。现在的学生接触新信息新事物比较容易,成熟聪明,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是发展的个体。面对问题学生时,应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责骂,而是去关心、去呵护、孩子本性并不坏,细心浇灌,必有收获。
如果班主任能用一颗平等真诚的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多真心的表扬,少恶意的批评,你会用夸奖捧出很多好学生。只有付出爱——爱你的教育事业,爱你的学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快乐。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真正把自己塑造成有班主任魅力的人。
三天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在自身存在很多的不足,以后我在工作上会更加努力,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学生我会抱有更多的耐心,细心,爱心,真正让学生感觉校即是家,有了归属感,才能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我会更加深入到学生的班级中,寝室中,深入了解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解决小问题,来预防大问题的产生。
学习的感悟有很多,我将继续揣摩消化,实践研究再提高。取经归来,信心满怀,触动很大,感悟良多。虽然知道今后的教育路上还会有困难,工作压力或许很大,遇到困难很多,但是我会努力用心,一定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校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信任!
三天的学习是短暂的,带给我的思考却是无限的,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终只是一个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我将快乐前行。
2013年11月4号
第三篇:参加泰安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总结
参加泰安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总结
樊营完小陈建贞
11月14—16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却使我受益良多。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师们的精彩讲座,每一场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老师是决定性因素,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做为老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老师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心灵的媒介。老师可以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称为追梦书生的郑立平老师的讲座。《打造的班级管理艺术》。郑立平,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山东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杂志封面人物。从教22年,是一位教龄和班龄一样长的老师,一位在教学和班主任岗位上“玩”着自得其乐的教师,一位被许多年轻教师称为“神父”的教师。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只要你有心,在班主任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种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
“教育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职业,一种创造智慧也需要智慧的职业,我永不会感到枯燥。即使班级不变,我也要变而且必须变,而
最重要的是我的小伙伴们都在变。我必须每天都要睁大好奇的眼睛,来观察他们的变化;我必须调动全部的脑细胞,来应对他们的挑战。因为我知道,失去了他们的相伴,我一定会很孤独,所以我千方百计变着花样吸引着他们一起„奔跑‟。”
“我读着书,教着书,写着书,偶尔也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哼首歌曲。讲台就是我的小舞台,小伙伴们便是我倾诉交流的对象。在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中,我和学生们收获着教学相长;班级就是我的自留地,我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种植一些被称为责任、爱心、自信的种子,并且看着它们生根、发芽、开花,对此,我感到无比富足。”
“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我不知道教育是否是我最喜欢的职业,只是觉得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渴望的风景。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而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或许只是这傻傻的快乐,也快乐着我的伙伴、我的同事、我的亲人,快乐着我的生活、我的成长、我的生命。”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班主任就是忙、累、烦的代名词,缺少自由,毫无乐趣。诚然,谁都不会否认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我们的悲哀也正在产生于此。跟跑操、搞卫生、填表格、看纪律、查晚睡……从早到晚跟着学生团团转,以至于把这个本来以做思想工作、精神关怀为主要任务的职业,变成了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靠体力打拼的舞台。
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因为班级管理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在调整、谋划、经营。所以,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
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理”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协调,是指把不合适的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等要及时调整,而合适的,则要继续推广、继续深化、发扬广大;理顺指的是理顺思想,理顺情绪,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性,就是要有科学意识,按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无论对待工作中的什么事都要有适度的分寸、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经常被漠视和遗忘,所谓手勤、腿勤、眼勤、嘴勤的“四勤”一直以来,是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于是乎,大多数班主任就像一头总在低着头拉车的老黄牛,我们看不到他学习、思考,也看不到他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没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谈不上什么追求效益,讲究智慧。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相类似,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走了一条粗放型道路,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高消耗——班主任和学生时间投入量极大;二是低产出——班主任和学生发展不全面、不健康;三是粗放式——对学生的管理、班级文化的培育、班级发展目标的达成,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四是鄙视科学——班级教育的科学精神极其匮乏,对班集体
和学生的发展规划缺乏辩证思维、科学思维。
我想,爱是教育的前提和贯穿始终的催化剂,但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爱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及其问题的欣赏和包容,而智慧则直指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问题转化为契机。学生出现问题时恰恰是教育、帮助学生的良机,也恰恰是教师不断修正自我、不断进步的契机。而如何抓住这些契机,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光有爱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我们教师敏锐地观察、灵活地分析、机智地处理、耐心地巩固。现在许多年轻班主任一遇到问题,就泛泛地谈关爱,急急地找兵法,痴痴地找技巧。殊不知,再强的专业技能,再高的管理技巧,离开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身心,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其实,技巧性的东西,大都是局限于具体情境下具体问题的招式,离开了犹如深厚内功的教育智慧就无法施展。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种方案的预设、分类解决的方法、妥协多赢的策略、机智灵活的应对等,都充分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是一个班主任走向优秀乃至卓越的必然。
“人的成长中,如果遇到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班主任,那更是一生的福气!”,郑立平老师常常这样勉励自己。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遇上一个好班主任,那岂不是民族的福气!
第四篇: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总结
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总结
今天,我和xx一起参加了为期两天的xx区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来自北京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王xx老师带领大家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日子。
在这两天里,我们这些习惯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们又像回到了学生时代,一个个熟悉的场景让我们童心乍现,角色转换后的我们一次次地反思着自己从前的言行。“松鼠找家”游戏中,找不到家的小松鼠、没有松鼠宝宝的空荡荡的家、“地震”发生时,所有人的惊慌失措,都让我们体会到了我们的学生也会特别渴望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天使与魔鬼”游戏中,“魔鬼”的贬损的话让我们周身压抑,尽管明明知道是游戏,“魔鬼”转身变幻为“天使”,“天使”真诚的赞美顿时化开了脸上的阴霾,大家忽然就有了切身的感悟,曾几何时,我们是不是一度扮演着“魔鬼”的角色呢?心底里开始钦佩孩子们超强的心理承受力,也许他们是因为无奈,但毕竟忍了下来。让我们想想吧,无论多么优秀的孩子,在一天中也不会一点差错也没有,我们的批评总是那样及时地奉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折磨吗?
在这个成人的课堂上,王xx老师以她渊博的学识、专业的培训经验和独特的风采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尽情地释放着激情与智慧,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活动之中。两天的时间,我们经历了很多难忘的瞬间,有了很多的感悟,尤其是小组合作的活动中,特定的时间内,我们努力集合众人的智慧,以高效率达成我们的活动目标,老师们那积极活跃的思维一次又一次把培训活动推向高潮。我也像很多老师的感言中说的那样,这一次培训的确别开生面的,让我们看到了主题班会原来是如此具有感召力,切实感觉到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专业成长引领。
第五篇:2009年班主任专业品质与能力提升研讨会二次培训发言稿
成都2009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黄文利
这次在成都空军礼堂参加的班主任专业品质与能力提升研讨会培训。他们主要是结合自身在班主任工作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亲身经历的感受形成一定的先进理论,编纂成书(即《班主任专业品质与能力提升研讨会2009》),在会场上进行讨论、学习。在三天的培训中,六位教育专家给我们在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心理需要、学生心理健康、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钟志农专家讲“关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一主题的讲座印象很深,也深有感触。
他讲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包括饥、渴、性及其它生理机能。“对于一个处于极端饥饿状态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充饥成为独一无二的目标。”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生理需要方面都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会上升到第二层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安全需要:包括摆脱失业的威胁,要求在将来年老或生病时有所保障,要求避免职业病的侵袭,工作和学习没有危险。现在的校园暴力较为普遍,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没有安全感,自己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别人,作为班主任,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遇事冷静,及时把情况向老师和家长反映,尽量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告知老师和家长,让老师和家长及时阻止事情的发生。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不要惧怕,不要因为别人的威胁而 1
闭口不言,否则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大。同时要教育学生全班同学要团结一致,面对外界伤害的时候要拧成一股绳,团结才是力量,别人不能也不敢欺负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宽容、理解,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拳头是不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只有学生的安全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才能安心的在校读书。
爱与归属需要:一是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某一个集团或群体。当学生的安全需要得满足后,他们就需要寻求爱和归属。学生在班级中要能够体验到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爱和关心,他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并不是多余的,他并不是孤独的。我们的很多学生之所以要形成小团体,要和社会闲杂人员来往,并交往密切,就是因为他们在班级中体验不到爱的感觉,在他的小团体、朋友圈中他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有些事情他们明知是错误的,但为了朋友,为了自己的地位也会去做。只有学生感受到了班级的爱,同时付出了自己的爱,他才会有对这个班级的归属感。这一点在学生中表现较为突出,很多学生周一不愿意来学校,周五的时候很早就想回家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而是因为他们归属于家庭,而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班主任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尽量找学生谈话,关心他的家庭成员、朋友;班级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其他同学的爱,让他感受到在班级中他是重要的,同学和老师是认同他的、需要他的,让他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每个学生如果都归属于了班级,他才会为班级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促进班级良性发展。
自尊需要:希望自己有稳定的地位,有对名和利的欲望,要求个人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等。尊重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从而丧失信心。这个方面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也较为缺乏,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在老师和部分学生那里得不尊重,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的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的就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而且还撞得不响;更有甚者就通过制造麻烦来获得别人的重视和尊重,在网络上或者在游戏中去获得尊重。针对这一点,我们主要是要改变评价的方式,改变以往以成绩论成败的评价方式,学生不管在哪个方面取得成绩都是应该受到表扬和激励,就算没有做出成绩,但能遵守纪律也是一种进步。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尊重的快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有地位,有前进的方向。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于极限。在这个方面,现在的小学生可能还没有想那么多,针对个别特别勤奋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老师可以多加鼓励,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就行了。
就我们现在小学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大部分学生的普遍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中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活动、师生谈心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爱,体验到成谐校园,为我们的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找到自己就有的归属,才能建设好和谐班级。
另外,席居哲专家讲座的“师生沟通的艺术”这一主题印象也颇深,他提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学生在犯错误之后,老师批评之前,一定要把问题弄清楚。此刻,我的学生在想什么?我们应该为学生想什么?分享孩子犯错的过程,不定是非,只谈过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考验老师智慧的就是学生捣蛋的时候。班主任要善于挖掘班级里潜在的教育机会。遇到问题不要急于解决,要寻找到好的契机。用正面的语言进行间接教育。学生永远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他人关注,才有归属感。教育学生要有“官念”,为别人服务。班级管理先靠制度,后靠觉悟。他讲到“暗线联系”会让学生的表现尽在教师掌控之中。但也会让学生间相互防范,班集体凝聚力消释。找学生谈心,不能够太频繁。不在乎你说什么,而在乎你怎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也不一定有教育。老师给学生的压力,不能像一块小石头压住刚出生的幼苗一样,否则孩子的人格将扭曲。一个眼神、挥手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归属感。把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老师。教师必须检点,与学生相处中,一言、一行不可恣意妄为。人都想得到权力,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学生叛逆、固执实际上是想获得“权力”的表现。家访时,家长被被老师的话语所感染,一种口碑、一种认可从而形成了。所以和家长联系不能有很强的告状心理。与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千万不能有质问的态度。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各个家庭的各种情况。叫家长来领学生是最笨的做法。
培训所体现的主体精神:
1、一个“爱”字贯穿始终。班主任就是名副其实的班妈妈,要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探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把爱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专家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每一个学生”。因为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就会偏爱、关注优生而忽视了大部分中等生甚而讨厌、憎恶后进学生。专家说到,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不言倦悔,不言离弃。所以,(1)提高个人魅力,亲近学生,爱学生。多向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多深入到他们中间,真正了解他们,多注意一下细节,攻其心,亲其师信其道。(2)因材施教。这个道理每个班主任都知道,但有多少能坚持做到呢?有多少能搞清因什么样的材施什么样的教呢?怎样能保证你施的教能起到效果呢?专家举了一个自己遇到的例子:一个有黑社会背景的孩子在她班,开始很霸道,但自己没有畏惧,上来就给他一个下马威,以刚克刚,刚柔并济,最终将这孩子以及他的家长制服。(3)要善待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有时间去享受教育,成就幸福人生”。
2、要有一种良好的工作心态。从他们的报告里我没有听到一句怨言,而是听到了他们内心的一种豁达的感言:他们把班主任工作看作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的体验,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上知足常乐,为人处事上助人为乐,学习工作上自得其乐。当班主任,班里每天都会有许多不大不小的事让你挂心,让你忧心,让你不开心。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是最重要的。
3、专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你幸福么?他说到,很多人当了班主任,就觉得再也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要扑在学生身上,学生就是你的一切,所以,一度觉得很不幸福,每天琐碎的事情就缠着自己,时常大脑短路,不知所措。对于自己的班级,应该就当作一个家去对待,班里的每一个成员,就是家里的一份子,要以情待人,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是出自于对他们的爱。最忌讳的是,在缺乏爱的前提下实施惩罚,那是令人恐怖的,更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既要有响雷急雨,又有丝竹之声,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面对犯错的孩子,班主任教师要学会宽容理解,要永远记住:“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关怀,但千万不是有条件的关怀。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从学生身上寻找幸福的感觉,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能给你带来丝丝的幸福,我们并不奢求孩子怎么样去报答我们,我们只希望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期望得到领导的帮助,得到课任老师的配合,得到家长的理解,更多的得到学生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