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4 23: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

第一篇: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

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

2013年11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林老师萨提亚模式二阶班的学习。在上课前一晚,我有点兴奋且充满期待,久闻林老师大名,且我目前家庭生活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相信萨提亚课程能给我很好的启示,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了解我的先生,让我做个更好的妈妈。

五天的课程,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那么大的信息量,那么多的感悟,那么多的启示……五天的时间飞逝而过,上课的每一刻我都处在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生怕漏掉林老师的一句话、同学们的发言,这五天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我的期待。特别每天上课前林老师1小时问题回答部分,显示出林老师的大家功力,每个问题的回答都给我们很多启示。以下是我最深刻的几点体会。

学习10种问题家庭后:学了之后我明白自己原生家庭中我属于处罚过度及父母关系比较恶劣的那种。我醒悟在我的生活及生活中我总对自己要求非常完美而严格,总觉得每件事都应该比别人做得好,做得更努力,如果不这样,就觉得自己不会被别人接纳。同时在我的原生家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父亲去世早,我突然醒悟原来在我的原生家庭中一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我的妈妈及弟妹也是这么要求我的。拯救者及过度承担责任的现象也时时出现在我的新家庭、交友及工作中,因此我会经常感到非常非常的累,但是又不敢放轻松自己。现在我学会做自己的好父母,每天会跟自己说几遍“我是足够好的,我是可爱的,我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当我感到焦虑、沮丧时,这几句话真的有很好的效果,我会放松自己,平静下来。在小组成员分享时我的一位同学属于受忽略家庭,她讲到自己的不存在感时的泣不成声让我想到我的妹妹,我父亲去世时她才10岁,她又是老三,我那时深深地理解了妹妹,第二天我就微信告诉妹妹“亲爱的妹妹,我爱你,你是独一无二的,仅仅你的存在就非常有价值。”

自我环这部分给我的震撼也非常大,之前我通过看一些心灵方面的书籍,模糊地知道生命的圆满,除了身体之还有心灵的充盈也是重要的,但林老师用自我环的图形表示出来,让我恍然大悟,虽然我当时给自己的分值不是特别高,但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我准备将自我环贴一个在家中,全家人都朝每项10分的目标努力,提升我们家的生命力。林老师说如果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资源和存在价值,对于很有灵性的孩子,他就会有空虚感。我觉得我的女儿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当晚回家我和女儿分享这句话时,女儿连连点头,眼角的眼泪都溢出来。女儿是有梦想的,她想当是顶尖的服装设计师,但因为我们认为她应该先搞好学习,对她的梦想,没有否认也没有鼓励,女儿学习一直觉得动力不足。现在我会跟她经常讨论当今有名的服装设计师有哪些,成为一名顶尖的设计师要准备什么?给她《霓裳的世界》、《香奈儿传记》等书,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做完影响轮的当晚,我将partner给我做得影响轮图给我先生和女儿分享,我原来有这么多的资源和优点,然后告诉女儿,妈妈的这些优点,也是你的资源,你也会具有的,爸爸的很多优点,你也会拥有。现在我和先生会经常发掘女儿的优点,每次女儿的脸上都有微笑,明显地感觉她的生命力在提升。对先生,我也能更多地看到他的优点。特别林老师在做影响轮的个案时,给同学讲到她具有善良的特质时,同学当时哭了,我突然想到我先生,我先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正是他的这个特质,使他能较健康地走到今天,对我自己,善良也是我的一个特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它也保护了我,想到这,我也流泪了。

因为没有参加一阶的学习,我对冰山及一致性沟通这部分运用不是很好。但在林老师给另一个同学做冰山与她妈妈沟通的个案中,我也部分地理解了我的妈妈,对妈妈的情绪也减轻了一些。另外老师讲的一个父亲与摔门而出的儿子的冰山案例,与我和女儿的情形有点像,女儿正在青春期,通过这个案例,我看到她的感受、她的想法、期待和渴望,我更理解女儿,与她的沟通也更顺畅了。我看了林老师推荐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从吴院长及朋友转发的林老师上课内容的微信中我每一直在领悟并转发,我的朋友现在都知道我是林文采的FANS喔。

冰山和一致性沟通这部分我还要加油练习。

最后再次感谢林老师精彩纷呈的授课。王剑飞老师通过微信给过我关于亲子关系的具体指导和鼓励,在这也表达我的真诚感谢。

第二篇: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 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 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

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2010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

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温和而坚持的力量

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 1 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在课堂上,林老师还给学员们讲解、示范了儿童绘画治疗与游戏治疗,非常有趣。让父母们学到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孩子在轻松的绘画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更多深层次的沟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林博士最后强调:中国老话说,治病不如防病。《行为矫正》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亲子教育最好的途径是父母本身的成长,所以作为本课程的姊妹篇:《萨提亚亲子关系之父母成长版》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希望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没做父母前,就好好地补上这一课。

三天的课程转眼间就结束了,父母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回到家里,学会换一种方法与孩子相处,相信在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这条路上,我们大家一路同行!

对下期课程感兴趣的新老学员,可以点击这里

(作者:金志芳 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二、孩子的“问题行为”

曾有一位妈妈说“如果没有孩子拒绝与她沟通,没有那么的痛,她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面对自己。”她孩子的“问题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部分,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亲密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见这位妈妈是在一次萨提亚学员聚会上,看她满脸的喜悦,而不是往日的紧张焦虑,我也心怀喜悦,轻轻的回应说“这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真是孩子给我的礼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感谢他!”

萨提亚女士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某一个家庭成员行为上出了问题,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常常出问题的那个人,只是一个被识别出的病人(Identified Patient),因为他最敏感,系统的问题就会反应在他身上。例如: 孩子很胆小,缺乏自信,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表达方式;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一个常常有矛盾冲突的家庭,给孩子就是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像个小魔王,他天生并不会成为“魔王”,往往也是家庭系统互动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人的成长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什么完全的逻辑关系,但是透过“系统”的思考,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互动。即使父母关系不好,不当着孩子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气场)。

我邀请你做一个想象,想象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任由你摆姿势,那么你就作为雕塑家,把你认为的家庭典型的互动呈现出来:

请你先安排他们的位置,谁离谁更近一些?他们各自面对着谁?有的会看着对方,而有的人,则面朝外面,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接下来安排他们的高低位置,谁在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他(她)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高兴,或生气,或抱怨,或难过),谁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你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位置,以体现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或许有的需要高高在上,必要的话要让她(他)站在凳子上,而有的则会跪蹲在地上。

现在,你可以看着你的雕塑作品,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这个家庭,感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和期待?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爱?而对方能否感受到?每个人从这个家庭中有怎样的学习?

有了系统思考的概念,我们就会放缓给别人“对或错”的评判、给人贴标签,而是对别人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好奇,“他(她)的行为背后,是否有一些人际系统的动力?那些会是什么?”(例如孩子说谎,可能是要回避来自家长的惩罚,而惩罚对他来说是一段擦去不掉的记忆。)

也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亲,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他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借此自我觉察,既能够帮助到自己成长,也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成长。(作者:任伟)

三、连接我们内在的资源 在领导力中增加人性的力量

Angie老师的“萨提亚转化式领导力工作坊”结束了,学员有来自企业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培训经理,也有领导力发展的培训专家、私营公司的老板,大家体会到如何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自己的领导力中增加对自我觉察、对他人(员工)的觉察。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同时关注到自己和他人作为“人”的人性部分。作为领导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与团队、业务伙伴建立更富有人性的连接。

正如一位总经理在学习之后回馈说:“我这一周有很多发现,自我肯定的感觉真好,感觉不太累心了,我也发现当我关注自己之后我会去更多的欣赏我的员工,鼓励他们自我肯定,从事件中找出正向的内容,有助于从渴望的层面达成一致意见。”

商业解决方案中也需要关注人的因素

“商业就是问题解决,需要关注人在人性方面的需求吗?”当时学员中不少都是善于分析和问题解决的高管,也不乏小有名气的领导力培训专家。然而透过Angie引导的体验性活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在问题解决方案对与错的下面,是每个人对被欣赏、接纳、尊重、有价值、安全感的渴望。有位董事长分享“我都把掏心窝的话讲给对方了,我是觉得自己很平等,但对方似乎无动于衷。现在想想当时 的交流方式,的确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且并没有感觉接纳、欣赏和有价值。”

照亮并整合自己内在的资源

在Angie的信念中有一条:“每一个客户、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和智慧,他们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者的角色,就是帮他们和自己的智慧、资源进行连结。”

随着工作坊的进行,时不时地涌现出令人感动的场面,在场的大部分学员都被自己或他人“人性”的部分所触动,也感受到当我们与这部分资源相连接的时候的力量:

“我在这个角色扮演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下属的不容易,我却很少给她以欣赏。” 4

“她的话触动了我的不自信,每遇到此自己就会自动化防御。” “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个人的成长,感觉到自己的再度出生。”

我们都是人,彼此有着丰富的内在资源,我们可以欣赏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大家都有所学习和成长。

与你互动:您是怎样理解领导力的?如何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人”的那一部分? 后记:今天早晨做梦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所在的胡同名“六和里”,萨提亚女士提到内在和谐、关系和睦,世界和平,有三个和,而这次在梦中与“六和里”相遇,很有趣。

(作者:任伟)

四、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前几日去听林文采博士《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连续三天的课程,因为林博士是马来西亚人,所以课堂上自然有很多取之于马来西亚的案例,其中的一个案例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林老师说:这是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新山市、柔佛州的首府,位于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最南端,也是欧亚大陆最南端的城市,与邻国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并通过新柔长堤与新加坡相连。新山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素有“大马南方门户”之称。新山一般被视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市场的腹地,彼此的角色被认为类似于中国的深圳和香港。

那么,如此一个繁荣的城市为什么却是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新山是马来西亚最靠近新加坡的城市,而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每天早上都有大批的新山人跨过柔肤海峡到新加坡去做工,直到晚上才回家休息,这每天穿行在新柔长堤的人流中自然有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他们总不能拖家带口的去新加坡的做工,于是就有大批的孩子白天脱离的父母的照顾、无人看管。而且,他们的父母晚上回到家中已是身心俱惫,哪还有心思来管

教孩子,因此,我把这些孩子成为“准留守儿童”,在如此的环境,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写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5000万留守儿童,只有180万人口的新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那我们中国岂不是是世界上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而且,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已经不再仅仅是农民工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它已经扩展到了城 5 市里面的上班族的孩子,这些孩子和新山的孩子一样,也是“准留守儿童”。他们只能在晚上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而且是身心俱惫的父母。

看到这种情况,真希望各位为人父、为人母的人多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父母的交流、多上一些亲子关系方面的课程。和自己的孩子保持一个和谐良好的关系,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真切渴望的吗?

(作者:姚星光 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五、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

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都很有帮助。萨提亚模式信念之一就是:人们因相同彼此连结,因相异而互相成长。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努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冲突看成彼此成长的机会,几天前杭州之行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

我是去给一家成长中的IT公司做项目管理培训,学员主要是该公司各地区的总经理和销售经理,也有来自总部的技术总监和营销总监。前一天半大家相安无事,学习、案例讨论,也有个别几位参与程度不高。

第二天中午,我们没有在酒店吃午饭,被这次培训的组织者培训经理安排去酒店附近的肯德基吃快餐。20多人来到肯德基,里面排队买餐的人很多,培训经理原本大家排好队,每个人拿走自己的餐,他最后结帐,然而肯德基的流程是结帐前餐不能拿离柜台,要清点。这下麻烦了,看来每个人要想点自己的餐会很复杂,培训经理为此和肯德基的人还争执起来,抱怨对方不够灵活。大家下来后发现这么麻烦,有人也有抱怨,说“既没有省钱、也不方便,还不如。。。”我看出培训经理也一肚子火。

终于买回去了,在酒店大家聊起此事,似乎还有不少抱怨,因为最后干脆统一订餐,我也没有吃到“鳕鱼汉堡”,全是鸡肉堡。大家抱怨的时候,培训经理也在回避此事,一直在讲自己也是根据大家的意愿,因为前一天晚饭的时候有人曾经觉得“酒店饭不好吃,还不如肯德基”。可是中午我们问到底谁提议和赞同去肯德基,却发现只有几个人,似乎很多人当时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并没有反应。“没有反对”就表示“默认”,这也反应出这个团队大家的行为模式。一次不开心的午餐经历,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交流中我们发现这次午餐中存在团队沟通不畅、错误理解意图的现象,下午要讲的是项目回顾,公司的营销总监提议是否可以此为案例,作一次案例分析,讲到这里,他显得很兴奋。

一听要拿肯德基事件做案例研讨,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我首先澄清一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在找经验,而不是揪某个人的错,大家的回顾应该是坦诚的、且是安全的。于是我开始用聚焦式会谈引导:

1. 先请大家从各自角度还原事实的真象:原来大家在沟通中有很多误解,比如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的时候,以为不表态就是同意,而其他人以为是玩笑; 2. 再请大家分享一下不同时段各自的感受:很多人都提到在肯德基等待时的无聊,培训经理也表达自己当时的焦急。

3. 接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协调组织过程中,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配合方面出现的偏差;

4. 最后大家谈谈从这个案例中给各自带来的启发。

大家研讨的很热烈,气氛也很轻松,培训经理原本的防御心态也消除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学习。两周之后,他们的下属还要参加同样内容的项目管理培训,大家甚至提议,希望在那次项目管理培训中也故意安排这样一个“肯德基午餐”和案例研讨。

真没想到,一次不开心的经历,被转化成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有收获,培训不一定要按照培训师既定的内容和进度,根据学员的状况,适时地捕捉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会对学员更加有效。

我的Satir导师John Banmen曾经讲过:“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作者:任伟)

六、萨提亚模式的助人过程

每次和朋友们分享自己学习和应用萨提亚模式的体会,对方都抱有很高的兴趣,但是往往只理解这是个很好的学问,但是却看不清一个全貌。参考Sharon Loeschen的文章,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撰写此文希望能够让朋友们更好的理解。我并不把萨提亚仅看作一名心理治疗大师,更多的把她看作一名助人成长的大师,但凡是有心做些要去助己或是助人的事情的人,都可以从萨提亚模式中获得启发。

A.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是帮助人称为自己的主人,具体的讲,就是帮助对方: 1. 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对自己的价值的判断、信念或感受); 2. 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 3. 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4. 做到和谐一致,表里一致。

我以前是一个迫不及待就要给人答案的人,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其实内心也有些不安,似乎需要通过别人的接受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萨提亚的助人目标在提醒着我,“我是在助人吗?”“我有没有照顾和尊重到对方?”我也在提醒自己,我是一个陪伴者、一个促动者,对于别人,自己应该多些耐心、多些好奇、多些观察。

B.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成长(改变)的要素:

1. 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我们成长的核心,如何建立高的自我价值,使我们成长的目标;

2. 关爱和滋养:人在被关爱的环境下,会更好的促成成长,这里的关爱不是“溺爱”,就像我们在做助人的工作时,发自内心地关爱对方,会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3. 觉察:觉察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以前我会直接给人解决方案,现在我更多的是辅导对方看清楚问题的真相和全貌,得到更多的觉察;

4. 接纳: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都同等重要,这也是萨提亚助人的重要环节; 5. 改变: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C. 萨提亚助人的过程:

萨提亚并没有把自己的治疗过程清晰地整理出来,她的学生Sharon Loeschen根据大家的实践,整理出萨提亚治疗的6个阶段,萨提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因此这6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完全是线性,可以灵活运用。萨提亚助人的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 8 1. 与人接触(Making Contact):与对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彼此有一份亲善;

2. 肯定事实(Validating):肯定多方所做的努力、痛苦、感受、观点和期待等,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肯定,有更多能力面对问题;

3. 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 Awareness):帮助对方看清楚事情的全貌、彼此关系,以及历时演变过程,帮助对方发现功能不良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觉察系统、系统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觉察和探索自我,把焦点从“问题”转向“如何应对问题”上;

4. 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 Acceptance):有些人不能做到接纳自己或者他人,会怀着一份敌意和反感,却在这个过程中把自我成长的责任转移给他人。有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就会用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就会承担起做出改变的责任,也愿意去探求新的可能性;

5. 促使改变发生(Making Changes):作为治疗师,在这个环节会非常有创造性地引导对方挑战自己的常规应对方式,做出选择和改变;

6. 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 Changes):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常常会有反复,治疗师会常常带对方再次体验改变后的美妙感觉,强化和巩固其努力的成果。

D. 萨提亚助人过程对我的启发:

自从学习萨提亚之后,我也常常反思我作为培训师的角色,培训师往往以内容传授为导向的,而咨询师更关注客户的改变,没有“改变”,就是失败的咨询。我也开始让自己成为一名关注“改变”的培训师,或者是一名关注“改变”的助人者。1. 与人接触(Making Contact):是我在任何一次培训或者服务之前要问自己的问题,“我有没有与客户建立某种联结?”也许是一个电话,或是一封电子邮件等等,当对方感到我的那份诚意,也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友善的建议,这对未来的合作会有很多帮助。

2. 肯定事实(Validating):有一种培训手段就是把对方打昏,觉得自己搞得一无是处,这在某些场合也许很管用,不过我会越来越小心的使用。相信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怀着那份好奇,看看到底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3. 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 Awareness):这块是我最喜欢做的环节,常用的比喻就是“盲人摸象”,通过各种团队促动技术(Facilitation),帮助团队或者个人看清楚整个 9 问题的全貌,当问题被定义清楚的时候,就基本解决了一半。在此我也越来越有耐心等待他们的觉察,我不相信我比他们还了解自己,我也怀疑自己给的判断是否与他们相适应。

4. 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 Acceptance):接纳现状之后就不要把问题总推给别人,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能够承担哪些责任?

5. 促使改变发生(Making Changes):培训之后最难的是改变,对方从熟悉的状态走入一个不熟悉的状态,会引起恐慌和不适应,我需要告诉大家,这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好好盘点我们已有的资源和可以争取到的资源,随着信息的引入和创造力的发挥,我会帮助客户会发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是只关注过程的促动师,有时也会扮演某方面的专家,提供必要的指导,但无论怎样,我都坚信“客户已经掌握了所有解决他们当前问题的资源”。

6. 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 Changes):这个环节更容易应用到个人身上,因为商业培训往往很难做持久的跟进,这和企业自己的态度也有关系。让我常常感到痛心的是,客户花了银子做培训,却没有花精力巩固培训成果。现在我在服务中也越来越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尝试与客户建立某种约定,一方面表达可以提供长期的支持,另一方面希望看到持续的改进效果。(作者:任伟)

———————————————————————————— 萨提亚学习交流群:122307041 文章来源:中国NLP学院(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

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

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

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2010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

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

温和而坚持的力量

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 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在课堂上,林老师还给学员们讲解、示范了儿童绘画治疗与游戏治疗,非常有趣。让父母们学到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孩子在轻松的绘画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更多深层次的沟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林博士最后强调:中国老话说,治病不如防病。《行为矫正》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亲子教育最好的途径是父母本身的成长,所以作为本课程的姊妹篇:《萨提亚亲子关系之父母成长版》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希望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没做父母前,就好好地补上这一课。

三天的课程转眼间就结束了,父母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回到家里,学会换一种方法与孩子相处,相信在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这条路上,我们大家一路同行!

对下期课程感兴趣的新老学员,可以点击这里

(作者:金志芳 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二、孩子的“问题行为”

曾有一位妈妈说“如果没有孩子拒绝与她沟通,没有那么的痛,她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面对自己。”她孩子的“问题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部分,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亲密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见这位妈妈是在一次萨提亚学员聚会上,看她满脸的喜悦,而不是往日的紧张焦虑,我也心怀喜悦,轻轻的回应说“这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真是孩子给我的礼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感谢他!”

萨提亚女士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某一个家庭成员行为上出了问题,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常常出问题的那个人,只是一个被识别出的病人(Identified Patient),因为他最敏感,系统的问题就会反应在他身上。例如:

孩子很胆小,缺乏自信,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表达方式;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一个常常有矛盾冲突的家庭,给孩子就是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像个小魔王,他天生并不会成为“魔王”,往往也是家庭系统互动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人的成长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什么完全的逻辑关系,但是透过“系统”的思考,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互动。即使父母关系不好,不当着孩子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气场)。

我邀请你做一个想象,想象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任由你摆姿势,那么你就作为雕塑家,把你认为的家庭典型的互动呈现出来:

请你先安排他们的位置,谁离谁更近一些?他们各自面对着谁?有的会看着对方,而有的人,则面朝外面,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接下来安排他们的高低位置,谁在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他(她)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高兴,或生气,或抱怨,或难过),谁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你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位置,以体现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或许有的需要高高在上,必要的话要让她(他)站在凳子上,而有的则会跪蹲在地上。

现在,你可以看着你的雕塑作品,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这个家庭,感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和期待?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爱?而对方能否感受到?每个人从这个家庭中有怎样的学习?

有了系统思考的概念,我们就会放缓给别人“对或错”的评判、给人贴标签,而是对别人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好奇,“他(她)的行为背后,是否有一些人际系统的动力?那些会是什么?”(例如孩子说谎,可能是要回避来自家长的惩罚,而惩罚对他来说是一段擦去不掉的记忆。)

也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亲,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他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借此自我觉察,既能够帮助到自己成长,也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作者:任伟)

三、连接我们内在的资源

在领导力中增加人性的力量

Angie老师的“萨提亚转化式领导力工作坊”结束了,学员有来自企业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培训经理,也有领导力发展的培训专家、私营公司的老板,大家体会到如何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自己的领导力中增加对自我觉察、对他人(员工)的觉察。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同时关注到自己和他人作为“人”的人性部分。作为领导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与团队、业务伙伴建立更富有人性的连接。

正如一位总经理在学习之后回馈说:“我这一周有很多发现,自我肯定的感觉真好,感觉不太累心了,我也发现当我关注自己之后我会去更多的欣赏我的员工,鼓励他们自我肯定,从事件中找出正向的内容,有助于从渴望的层面达成一致意见。”

商业解决方案中也需要关注人的因素

“商业就是问题解决,需要关注人在人性方面的需求吗?”当时学员中不少都是善于分析和问题解决的高管,也不乏小有名气的领导力培训专家。然而透过Angie引导的体验性活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在问题解决方案对与错的下面,是每个人对被欣赏、接纳、尊重、有价值、安全感的渴望。有位董事长分享“我都把掏心窝的话讲给对方了,我是觉得自己很平等,但对方似乎无动于衷。现在想想当时的交流方式,的确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且并没有感觉接纳、欣赏和有价值。”

照亮并整合自己内在的资源

在Angie的信念中有一条:“每一个客户、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和智慧,他们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者的角色,就是帮他们和自己的智慧、资源进行连结。”

随着工作坊的进行,时不时地涌现出令人感动的场面,在场的大部分学员都被自己或他人“人性”的部分所触动,也感受到当我们与这部分资源相连接的时候的力量:

“我在这个角色扮演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下属的不容易,我却很少给她以欣赏。”

“她的话触动了我的不自信,每遇到此自己就会自动化防御。”

“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个人的成长,感觉到自己的再度出生。”

我们都是人,彼此有着丰富的内在资源,我们可以欣赏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大家都有所学习和成长。

与你互动:您是怎样理解领导力的?如何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人”的那一部分?

后记:今天早晨做梦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所在的胡同名“六和里”,萨提亚女士提到内在和谐、关系和睦,世界和平,有三个和,而这次在梦中与“六和里”相遇,很有趣。

(作者:任伟)

四、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前几日去听林文采博士《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连续三天的课程,因为林博士是马来西亚人,所以课堂上自然有很多取之于马来西亚的案例,其中的一个案例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林老师说:这是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新山市、柔佛州的首府,位于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最南端,也是欧亚大陆最南端的城市,与邻国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并通过新柔长堤与新加坡相连。新山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素有“大马南方门户”之称。新山一般被视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市场的腹地,彼此的角色被认为类似于中国的深圳和香港。

那么,如此一个繁荣的城市为什么却是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新山是马来西亚最靠近新加坡的城市,而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每天早上都有大批的新山人跨过柔肤海峡到新加坡去做工,直到晚上才回家休息,这每天穿行在新柔长堤的人流中自然有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他们总不能拖家带口的去新加坡的做工,于是就有大批的孩子白天脱离的父母的照顾、无人看管。而且,他们的父母晚上回到家中已是身心俱惫,哪还有心思来管教孩子,因此,我把这些孩子成为“准留守儿童”,在如此的环境,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写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5000万留守儿童,只有180万人口的新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那我们中国岂不是是世界上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而且,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已经不再仅仅是农民工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它已经扩展到了城 市里面的上班族的孩子,这些孩子和新山的孩子一样,也是“准留守儿童”。他们只能在晚上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而且是身心俱惫的父母。

看到这种情况,真希望各位为人父、为人母的人多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父母的交流、多上一些亲子关系方面的课程。和自己的孩子保持一个和谐良好的关系,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真切渴望的吗?

(作者:姚星光 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五、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

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都很有帮助。萨提亚模式信念之一就是:人们因相同彼此连结,因相异而互相成长。

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努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冲突看成彼此成长的机会,几天前杭州之行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

我是去给一家成长中的IT公司做项目管理培训,学员主要是该公司各地区的总经理和销售经理,也有来自总部的技术总监和营销总监。前一天半大家相安无事,学习、案例讨论,也有个别几位参与程度不高。

第二天中午,我们没有在酒店吃午饭,被这次培训的组织者培训经理安排去酒店附近的肯德基吃快餐。20多人来到肯德基,里面排队买餐的人很多,培训经理原本大家排好队,每个人拿走自己的餐,他最后结帐,然而肯德基的流程是结帐前餐不能拿离柜台,要清点。这下麻烦了,看来每个人要想点自己的餐会很复杂,培训经理为此和肯德基的人还争执起来,抱怨对方不够灵活。大家下来后发现这么麻烦,有人也有抱怨,说“既没有省钱、也不方便,还不如。。。”我看出培训经理也一肚子火。

终于买回去了,在酒店大家聊起此事,似乎还有不少抱怨,因为最后干脆统一订餐,我也没有吃到“鳕鱼汉堡”,全是鸡肉堡。大家抱怨的时候,培训经理也在回避此事,一直在讲自己也是根据大家的意愿,因为前一天晚饭的时候有人曾经觉得“酒店饭不好吃,还不如肯德基”。可是中午我们问到底谁提议和赞同去肯德基,却发现只有几个人,似乎很多人当时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并没有反应。“没有反对”就表示“默认”,这也反应出这个团队大家的行为模式。

一次不开心的午餐经历,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交流中我们发现这次午餐中存在团队沟通不畅、错误理解意图的现象,下午要讲的是项目回顾,公司的营销总监提议是否可以此为案例,作一次案例分析,讲到这里,他显得很兴奋。

一听要拿肯德基事件做案例研讨,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我首先澄清一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在找经验,而不是揪某个人的错,大家的回顾应该是坦诚的、且是安全的。

于是我开始用聚焦式会谈引导:

1. 先请大家从各自角度还原事实的真象:原来大家在沟通中有很多误解,比如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的时候,以为不表态就是同意,而其他人以为是玩笑;

2. 再请大家分享一下不同时段各自的感受:很多人都提到在肯德基等待时的无聊,培训经理也表达自己当时的焦急。

3. 接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协调组织过程中,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配合方面出现的偏差;

4. 最后大家谈谈从这个案例中给各自带来的启发。

大家研讨的很热烈,气氛也很轻松,培训经理原本的防御心态也消除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学习。两周之后,他们的下属还要参加同样内容的项目管理培训,大家甚至提议,希望在那次项目管理培训中也故意安排这样一个“肯德基午餐”和案例研讨。

真没想到,一次不开心的经历,被转化成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有收获,培训不一定要按照培训师既定的内容和进度,根据学员的状况,适时地捕捉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会对学员更加有效。

我的Satir导师John Banmen曾经讲过:“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

(作者:任伟)

六、萨提亚模式的助人过程

每次和朋友们分享自己学习和应用萨提亚模式的体会,对方都抱有很高的兴趣,但是往往只理解这是个很好的学问,但是却看不清一个全貌。参考Sharon Loeschen的文章,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撰写此文希望能够让朋友们更好的理解。

我并不把萨提亚仅看作一名心理治疗大师,更多的把她看作一名助人成长的大师,但凡是有心做些要去助己或是助人的事情的人,都可以从萨提亚模式中获得启发。

A.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是帮助人称为自己的主人,具体的讲,就是帮助对方:

1. 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对自己的价值的判断、信念或感受);

2. 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

3. 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4. 做到和谐一致,表里一致。

我以前是一个迫不及待就要给人答案的人,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其实内心也有些不安,似乎需要通过别人的接受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萨提亚的助人目标在提醒着我,“我是在助人吗?”“我有没有照顾和尊重到对方?”我也在提醒自己,我是一个陪伴者、一个促动者,对于别人,自己应该多些耐心、多些好奇、多些观察。

B.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成长(改变)的要素:

1. 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我们成长的核心,如何建立高的自我价值,使我们成长的目标;

2. 关爱和滋养:人在被关爱的环境下,会更好的促成成长,这里的关爱不是“溺爱”,就像我们在做助人的工作时,发自内心地关爱对方,会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3. 觉察:觉察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以前我会直接给人解决方案,现在我更多的是辅导对方看清楚问题的真相和全貌,得到更多的觉察;

4. 接纳: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都同等重要,这也是萨提亚助人的重要环节;

5. 改变: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C. 萨提亚助人的过程:

萨提亚并没有把自己的治疗过程清晰地整理出来,她的学生Sharon Loeschen根据大家的实践,整理出萨提亚治疗的6个阶段,萨提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因此这6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完全是线性,可以灵活运用。萨提亚助人的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

1. 与人接触(Making Contact):与对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彼此有一份亲善;

2. 肯定事实(Validating):肯定多方所做的努力、痛苦、感受、观点和期待等,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肯定,有更多能力面对问题;

3. 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 Awareness):帮助对方看清楚事情的全貌、彼此关系,以及历时演变过程,帮助对方发现功能不良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觉察系统、系统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觉察和探索自我,把焦点从“问题”转向“如何应对问题”上;

4. 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 Acceptance):有些人不能做到接纳自己或者他人,会怀着一份敌意和反感,却在这个过程中把自我成长的责任转移给他人。有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就会用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就会承担起做出改变的责任,也愿意去探求新的可能性;

5. 促使改变发生(Making Changes):作为治疗师,在这个环节会非常有创造性地引导对方挑战自己的常规应对方式,做出选择和改变;

6. 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 Changes):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常常会有反复,治疗师会常常带对方再次体验改变后的美妙感觉,强化和巩固其努力的成果。

D. 萨提亚助人过程对我的启发:

自从学习萨提亚之后,我也常常反思我作为培训师的角色,培训师往往以内容传授为导向的,而咨询师更关注客户的改变,没有“改变”,就是失败的咨询。我也开始让自己成为一名关注“改变”的培训师,或者是一名关注“改变”的助人者。

1. 与人接触(Making Contact):是我在任何一次培训或者服务之前要问自己的问题,“我有没有与客户建立某种联结?”也许是一个电话,或是一封电子邮件等等,当对方感到我的那份诚意,也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友善的建议,这对未来的合作会有很多帮助。

2. 肯定事实(Validating):有一种培训手段就是把对方打昏,觉得自己搞得一无是处,这在某些场合也许很管用,不过我会越来越小心的使用。相信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怀着那份好奇,看看到底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3. 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 Awareness):这块是我最喜欢做的环节,常用的比喻就是“盲人摸象”,通过各种团队促动技术(Facilitation),帮助团队或者个人看清楚整个 9 问题的全貌,当问题被定义清楚的时候,就基本解决了一半。在此我也越来越有耐心等待他们的觉察,我不相信我比他们还了解自己,我也怀疑自己给的判断是否与他们相适应。

4. 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 Acceptance):接纳现状之后就不要把问题总推给别人,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能够承担哪些责任?

5. 促使改变发生(Making Changes):培训之后最难的是改变,对方从熟悉的状态走入一个不熟悉的状态,会引起恐慌和不适应,我需要告诉大家,这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好好盘点我们已有的资源和可以争取到的资源,随着信息的引入和创造力的发挥,我会帮助客户会发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是只关注过程的促动师,有时也会扮演某方面的专家,提供必要的指导,但无论怎样,我都坚信“客户已经掌握了所有解决他们当前问题的资源”。

6. 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 Changes):这个环节更容易应用到个人身上,因为商业培训往往很难做持久的跟进,这和企业自己的态度也有关系。让我常常感到痛心的是,客户花了银子做培训,却没有花精力巩固培训成果。现在我在服务中也越来越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尝试与客户建立某种约定,一方面表达可以提供长期的支持,另一方面希望看到持续的改进效果。

—————————————————

萨提亚学习交流群:122307041

第四篇: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课程中,朱媛媛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通过让大家体验学习运用的方式让我对萨提亚治疗模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萨提亚女士是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疗创始人,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致力探索人与人之间及人类最深层、最本质的问题,特别是探索人在家庭中学习到的沟通模式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他一生的命运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萨提亚女士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多朋友从中都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经过八节课的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自己所学到的萨提亚疗法的内容:

一、萨提亚冥想法

一开始上课后,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很柔和的音乐,让大家进入安静的冥想状态,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冥想的时候,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冥想也许不过是三十秒的时间,但要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意识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也使得自己的力量有可能发展和增强。当你让身体放松、由你掌控时,你的身体才会开放地迎接你毫不费力就能吸入的气息。吸气是一件不必费劲的事。允许你的身体放松并在体内营造出开放接纳的环境,才使呼吸有可能完成它的工作。让我们牢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运作得最好。这时,不仅是身体能最有效地发挥功能,我们也得以有力量。

或许我们能给自己允许,允许自己在一天当中更经常地想到要去和自己的身体连接,注意让它放松,并再次向自己重申:放松和呼吸能够加添你的力量。这样,当你真的想要从事某种极富挑战的活动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与呼吸接触来做好准备。你的意志力在身体放松并与呼吸接触的状态下可能也会更有效。

二、冰山理论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他帮助人们不再纠缠于冰山上行为的是非对错,而是通过透视冰山下的不同层面,发现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内心渴望与期待。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最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任何做与人有关工作的人,无论是管理者或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三、四种应对姿态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四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打岔型的人他们表现出了幽默和创造力。他们也有孤单和焦虑在。这样的4种反应被称为”失功能“的反应模式,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内心的压力转而崩溃。为什么压力这么难以消除?如何才能让自己”恢复正常“,重新振作起来?在萨提亚看来,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所有的沟通都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自己,他人,情景: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指责;如果只有他人,没有自己,是讨好;如果只有情境,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是超理智;如果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是打岔。这并非说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而是认为,你的关注点应该保持自己的表里一致。

这样的学习之后我们有个发现,就是“他人的重要性”,我们都好渴望关注,好期待他人的接纳认可,好害怕孤独,害怕自己没有作为,我们都努力的想和他人维持平和、友好的联系,哪怕要自我牺牲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或者讲冗长的道理,或故作轻松的打岔。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可表达时,又常常被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而掩盖掉。

虽然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课时不多,虽然只是学习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还是让我们开始对这一经典的治疗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促进我们自己去深一步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后的社工工作里面,还将会对以后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五篇:萨提亚一阶段学习有感

萨提亚一阶段学习有感

自从去年7月安娜老师的工作坊以来,我的生活发生的巨变,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工作,甚至因为萨提亚给我带来的改变让我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了全新的调整。

一个很深的机缘,在一次学习的场合认识了一个海南的咨询师,在他的推荐之下我认识了盈和,走进盈和,走进萨提亚,当时对心理学领域一无所知,只是由于当时的困惑让我痛苦万分,为寻得解药而来。

在自我关爱的课堂上我表现那么的尖锐(典型超理智,当时还有孤峰独耸,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大家对我是那样的包容,我感受到盈和家人的爱与宽容,就这样的一个自我关爱工作坊,是我第一次对自己有了这么深的了解,在工作坊中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学习,回去之后才才慢慢领悟到课程的精髓,所以在之后的一年多里,我也不断的在心理学的路上探索,参加各种的心理学课程,为了更好的成长,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和解脱。因为盈和,因为萨提亚,开启了我新生命的旅程,这一段我走出了生命的阴霾,开始迎接阳光!

这次来参加专业课,我刚开始的想法是来看看去年工作坊的同学,还有彦霖的热情邀请,我猜想她们一定可以看到我的变化,同时对萨提亚的课程也是充满好奇,对林老师的好奇,让我参加了课程。

在课程中有几个让我感触很深的环节:

1、心理营养。

虽然儿时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爱与关注,但是老师说25岁以后,我们都可以做自己的好父母了,可以自己滋养自己。25--26岁也内在情绪爆发的年龄,这两年我也在经历这个过程,很庆幸自己陪伴自己从中走出来。

2、原生家庭图。

林老师帮我分析了我的原生家庭图,一整幅蛮蛮的都是形容词,还有蜘蛛网一样的关系线,让我了解我的过去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让我看到我还没有成长时的自己,看到父母的有限,看到爷爷奶奶的有限,而分析完以后让我对自己这一年多的成长有了更深的体悟,同时很感谢自己,这成长过程中的苦与泪,我一直陪伴自己走过,看到自己今天可以开始渐渐绽放的生命,为自己感到欣喜!

3、体验非一致性沟通。

练体验讨好时,我当时想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用到的讨好模式,当时自己内心很难过,并且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做,看到对方被讨好也并不舒服,从中我得到了解决方案,我要站起来,不再讨好,这样彼此心里都舒服些。

超理智练习,当我摆出超理智的姿势时,我感觉眼前的人我都看不见,我想要看清楚他,除非他要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的内心感受很难过,我期待和大家靠得更近,所以愿意放下超理智的架子,让心走得更近。

打岔也是我偶尔会用到的行为模式,当我被被人打岔时,我的内心是很不舒服的,这在提醒我,以后不要随便打岔。

指责,之前惯用的模式,当我重新在模仿这个姿势的时候,我不是很愿意,我不再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应对了。

4、一致性沟通。

老师要我们练习一致性沟通的时候,我要表达的刚好是我小组的一个老师,我真实的表达了我的感受,想法,期待与渴望,她收到了,并且表示可以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的渴望,当时我表达完以后心里舒服多了,那一致性表达的感觉可舒服了。

5、第二次练习一致性沟通。

当时A要和我代表她老公,一致性沟通她和她老公之前为表达的感情,她表达了一遍,我没有收到她要表达的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我真替她着急,我说我来示范一遍给你看吧,(现在想来当时蛮爱表现的)我收集了她要表达的意思用一致性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她想要表达的,结果她给我的回应是,让她豁然开朗,我说的正是她要表达的,由于她带着情绪,所以这在提醒她,在一致性沟通面前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我也很高兴,我的一致性沟通可以支持到同学们一起成长。那天晚上的晚会,这位同学把与她老公一致性沟通的模式运用到舞台剧中做剧情,我在台下看着她表演,她的真情流露,她渴望成长,她渴望能和他老公一起成长的愿望,同时也看到她的生命开始渐渐生动,渐渐绽放起来,不经感动全场!

6、三角关系的个案咨询。

我很高兴案主请我做咨询师,和她父母的关系,用萨提亚的治疗理念,就是用一致性的沟通模式表达每个家庭成员内心深处的渴望,那一定是爱。很快的,案主心门完全打开,看着自己的父母,与父母产生连接,并得到父母的爱,带着父母的爱,看着自己的未来,带着父母的祝福,看着远方那很远很远的未来,彼此内心都爱满满,感动满满!做为咨询师,我也一样,渴望爱,渴望与父母之间更深的连接!

7、父母童年幻游。

我之所以走上自我成长之路,是由于与父母之间没有连接,成长的这一年多的成长让这样的关系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当老师带领我们去看到父母的童年时,我的难过与愧疚,难过的父母的童年是那样的匮乏,那样的无助,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而爸爸的童年居然是一个人孤单的孤单像只无头苍蝇一样的在破旧的房子的乱串,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我看不清他的脸,他很孤单,身边没有父母亲,没有陪伴,我好难过好难过啊,眼泪一直奔涌而出。

妈妈的童年是在老家的房子里,还不到10岁的样子,搬张椅子站到灶台上,一个人在煮饭,拿着饭瓢在锅里翻刚刚煮开水的米饭,当老师引导到当这个孩子无助的时候有谁会在身边,她转过头,我看到她大大眼睛里充满了即无助又渴望的神奇,如果可以,我多想过去拥抱她,真想告诉她,现在我可以接受你们了,我想好好拥抱你们,好好爱你们。

父母今天还依然毫无保留地为我付出,父母童年幻游,我懂了,我理解了,我学着要去爱了,去感恩父母了。

8、萨提亚的雕塑个案。

用应对姿态呈现出原生家庭的沟通模式和状态,过程中我看到了老师的严谨和满满的爱,看到案主的情绪出来,老师找椅子,找箱子做道具让案主把情绪疏导出来,无条件的陪伴与接纳案主,还有老师内在满满的爱,当案主在场上找到自己要拥抱的人的时候,老师自己顶上,坐在地板上把案主抱在怀里,像抱着自己家的宝宝一样,抚摸着她的背,像一别几十年的母女重逢,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老师带着案主看了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连接,与父母连接,又是一个新生命在萨提亚的滋养下,开始新的旅程!

萨提亚,用爱滋养心灵!

在爱与感动中,我们结束了第一阶段五天的学习,期待着二阶与老师同学们再次相聚!

下载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萨提亚冥想-宇宙的生命力

    萨提亚冥想-宇宙的生命力 当我们给予自己爱的力量时,就是在感受和联结我们 深层的生命力。与自己的生命力联结在一起后,我们不必 再害羞,不必再担心自己自私,因为我们所做的不过......

    关于萨提亚模式的两性关系沟通

    萨提亚模式两性关系工作坊体验这是一个关于幸福婚姻的萨提亚模式的工作坊体验课程。通过这个课程,您将学习如何运用萨提亚模式解决关于两性关系的咨询。帮助来访者给婚姻带来......

    萨提亚冥想,接纳和欣赏自己

    萨提亚冥想——接纳和欣赏自己 在你觉得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慢慢的闭上眼睛……可以摘下你的眼镜, 可以放下手里的东西……以你觉得舒适的坐姿,坐在椅子上……是否可以触碰自己......

    萨提亚沟通模型(共5则范文)

    一、人生幸福的三要素 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三个要素是健康、关系和财富,人生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同学和同事等关系,其实我们一生中......

    我是我自己——萨提亚自尊宣言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地像我。 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 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 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

    萨提亚 冰山 和 个案 、看完我感动了 。

    什么让我们不快乐?———内心莫名的恐惧?难以驾驭的坏脾气?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了工作?缺少价值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 有想过,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

    萨提亚专业课第一阶学习记录及感悟

    萨提亚专业课第一阶学习记录及感悟2013年11月30日,我赶赴厦门盈和参加了萨提亚专业课第一阶段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有数不尽的欢笑,数不尽的泪水,数不尽的震撼和顿悟,在此用文字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敦化监狱:盛国东 1951年,萨提亚采用联合治疗,接待了她的第一个家庭。事情起源于她对于一个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年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