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时间:2019-05-14 23:0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子》选读”期末考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第一篇:“《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20100603310040姓名曹柳欣

一、谈谈你修这门课的主要收获。

抱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老庄之学的好奇,我选择了《老子》选读这门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老庄之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 有了很多的收获,但是最主要的收获就是 就是对如何合理的规划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诚然,在进入大学的这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大一的时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自己也是有目标 的,但是这种目标多是物质化的,说好听一点就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奋斗,希望在物质生活 上可以得到满足,说难听点就是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自己未来的标准,我一度认为这种标准 是正确的,但是学完老子的思想之后,我想这种想法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至 少是在很多时候是值得商榷的。现在我觉得一种自然,平凡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物质财富,在老子的哲学中或许正如刚硬的东西一般(如牙齿),而这种东西是容易损坏的。而家人的健康,朋友的友谊,爱人的爱情,甚至是一个陌路相逢的人的一声谢谢,这些确实 是柔软的(如舌头)这样的简简单单的幸福却是最长久的,它虽然不如金钱,美女,豪车 刺激,但是却如一瓶老酒,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种幸福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无为,这种无为 让我们摆脱了很大程度上的物役性,让我们从这繁忙的奔波中得到了一种解脱,一种莫大的 安慰,我想如果说收获的话就是老子的思想让我看到了幸福人生的另一面。

其次,老子让我明白了理想这个词的含义,老子的希望的理想国度是小国寡民的模式,至今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老子这种思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认为这种想法都是忽略人的社会性的。这里先不讨论这种看法。我们应该看到,在老子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过境迁,几千年以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也是充满着争议,但是 老庄之学作为我国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地点消失或是倒退,相反,它努力的坚持了下来,这期间的故事很多,但我看到一个推崇柔性哲学的人 在坚持自己理想方面却有着非凡的坚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最后,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上面所说的收获很大程度上是课堂上学习和下来自己看书的 思考结果,要说真正的收获我觉得必须是在实践中,如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老子那种荣辱不惊的态度,我想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的,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确实得到了很多,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无疑使受益匪浅的。

我的疑问是老子的版本不一,我们在讲课时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选择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建议是老师可以讲一讲历朝历代,和国外的学者对老子的研究观点,我觉得有些国外 学者的研究观点也是很有见地的,而且很有新意。

二、(在20个论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论。请用你选择的题目替换此提示行,再论述。)

我关于老子自然无为学说的看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 之命而常自然。这里老子提出了道,这个道在老子的哲学里可以理解为天道的意思。老 子认为天道是自然的,也就是说万物生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而这种规律也是没有目的 性的,下面我分两个方面阐述。

首先,这里天道的第一个意思是有规律的意思,什么是规律呢,我觉得老子所说的规 律就是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的生长。做自然人还是做文明人,这个是儒家和道家一个很大的分歧。儒家有修身的要求,简单说即使你自己不可能成为圣人你也要努力的向 圣人学习。而道家则说的很透彻,不尚贤,使民不争。当面对一只小羊时,大家都很 喜欢,但是要吃小羊时,儒家是不忍心的,孟子甚至提出了君子应该远离厨房的理论,而老子说的很清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很明显。老 子所推崇的天道中,是不含仁这一思想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理解老子不主张施行仁政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认为老子之 所以不提仁正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大仁。老子中明确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 大伪,六亲不认,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所以老子认为当我们一个国家把仁政做 为施政的主要思想是,表明这个国家已经是暴力泛滥,当然这里我们不评价儒家与道家 孰是孰非,但是,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提倡的天道是不含这些仁义这类意思 他所提倡的完全是自然的。

这里我们有牵扯出另一个意思,即天道是没有目的的,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生 长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持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有人曾今机器 般的认为凡是规律都是有利于实物的前向发展的,其实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而老子认为天道无常的这种看法,反而透露着唯物主义的光辉,尤其是在几千年前的 封建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

我觉得老子这种天道思想在封建社会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有人认为无为不利于人类 改造社会,其实不然,老子关于自然规律这种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在生产力水平相 对低下的社会中,这种理性的认识要比空想性的认识有利的多,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 老庄之学治国的时代就是汉初的文景之治,而文景时代确实在恢复汉初的经济中发挥了 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可见老庄之道在治国方面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下面我来阐述下我对无为的看法

首先,无为绝对不是说无所作为的意思,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反对有为,什 么是有为了,有为在老子看来就是认为的在干预天道,人定胜天这种看法在老庄看来是

极端排斥的,而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人是胜不了天的,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无 为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的有为,这种有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为的限度不能超 出天道,即自然。

无为的本质在于避免感自然,老子曾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在现在提

倡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和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有相同之处的,老子的无为体现在治国上即是 避免奢移浪费要以民心为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子所提倡的这种无为了。

我认为今天的我们必然不可能全盘接受老子的思想,我们也必须承认老子中的有些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不相符的,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

首先,我们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绝对要做到避免反天道而为 之的做法,比方说,现阶段的物价,房价,医疗,教育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 都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规律,乱用规律的做法,很多地方的房价之所以飞涨 除去大方面的问题外,政府乱用凯恩斯规律,盲目的刺激经济是重要的推手,这种有为 正是老子所说的大忌啊。

其次,我们必须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子提出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的看法,但我们必须 看到,这样说其实是侧面在否定圣人的作用,因为这个历史的的推动者就是我们这些 刍狗们,我们现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必须把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变我 们的人口压力为人力优势。

最后,我想说,老子的思想光辉是取之不尽的,现在我们所做的探讨都是肤浅的,以上 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望老师指正。

“老子选读 ”期末作业

学院

姓名

学号经济与管理学院 曹柳欣 20100603310040

第二篇:“《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院系材料与化工学院1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号20100411310007姓名高朝

一、谈谈你修这门课的主要收获。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老子的基本思想、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 化不同程度的受着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的治国理念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处世之道是谦 卑、以柔克刚,不张扬,不虚荣;其哲学思想是辩证的看待事物,不走极端。老子的思想深 邃而睿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内涵。事实上老子的一些思 想已深深的耕植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和人生,但是我们并 不会觉得这是老子思想的延续,因为经历千年的积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将其视为自然而 然的产生的了。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糟粕的 东西越来越多,物欲横流,机关算尽,恶念丛生,丧志败德,给我们本来纯洁无暇的心灵涂 上了各种阴影,使我们越来越多的失去快乐、幸福。为了在这个险恶多端的社会中生存,我 们又将老子的思想变换成为一些阴谋,使我们失去了对老子思想本真的理解。在课上,通过 老师的讲解,使我真正的了解了老子思想的精髓,使我认识到抛弃传统文化的精髓,必将使 我们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我们将会在其中越陷越深,最终没有归路。老子的思想中强调与 世无争,“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其利,这样我们才会幸福,我们不幸福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了,“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以奉有余。”有的人得到的很多,很大程度是夺走了别人应得的东西,从而使‘不足者’与 ‘有余者’争夺,各种丧志败德,别有心机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财 富的拥有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人心也变得越来越险恶。为了我们能够走出这个恶性循环,我 们就需要认识老子思想的本来面貌,传承老子思想的精髓,赶走罪恶,走向光明,获得幸福。老子的思想是永垂不朽的,传承其精髓会让我们变得聪敏睿智,心性纯洁,幸福而充实。老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超越时代性和广泛适用性。不但在古代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 在现代、未来,依然如此。我个人认为学习老子的思想,首先,应该回归老子思想的本来面貌,然后对老子思想体系进行深度的挖掘,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性的变通与创造,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引领人们的精神,改造人们扭曲的心态。

我个人觉得老师的课讲得很透彻,引经据典,思路清晰,而且富有创意,真正的找回了老子思想的本原。但我个人认为要是老师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上课时能够举一些用老子的理论解决生活的困惑、指导人生的道路的实例。或许会使这门课程更有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老子》第十六章浅解

【原文】(摘自《大学语文课本》 第187页)

致虚极⑴,守静笃⑵。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⑶。夫物芸芸⑷,各复归其根⑸。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⑹。复命曰常⑺,知常曰明⑻。不知常,妄作(,)凶⑼。知常容⑽,容乃全⑾,全乃王⑿,王乃天⒀,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⒁。

【注释】

⑴ 致虚极:致,同“至”,达到。虚,空灵虚静。极,极致,极点,最佳状态。尽

量让心灵达到空灵虚无的状态。

⑵ 守静笃:守,守护,保持。静,宁静,清寂。笃,忠实,一心一意。忠实的守

护着内心的清寂。

⑶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并,一起。作,兴起,进行。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

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⑷ 芸芸:纷繁茂盛的样子。常形容草木茂盛。

⑸ 各复归其根:根,根本,指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复归其根,回归根本,即返

回自然的本性。

⑹ 复命: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这个根本所产生的,因此他们回归根本便是

回到虚静的状态。

⑺ 常:指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也就是永恒的法则。

⑻ 明:事物的变化都遵循着某种规则,对这种规则的认识,就叫做“明”。

⑼ 不知常,妄作(,)凶: 妄作,胡乱的(行事)。凶,凶险。原文是“不知常,妄作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及字词意义,应在“妄作”后加逗号。意即:对事

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了解,胡乱行事,会有凶险。

⑽ 容:包容、宽容。

⑾ 全:完全,保全。

⑿ 王:称王,即天下归顺的意思。

⒀ 天:天下,即大自然。

⒁ 没身不殆:没身,指死亡。殆,危险。

【译文】

尽量让心灵达到空灵虚无的最佳状态,忠实的守护着这种清寂。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参悟到了循环往复的玄机。万物纷繁茂盛,(最后)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胡乱行事,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保全所有;保全所有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至死无危。

【评析】

“致虚极,守静笃。”是对本章的核心,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一种解读。老子认为万物皆寂,神形俱合,方能顺利的成长。如果心神失守,游移不定,不知所归,则心必乱,神必不知所往,做事必不会有所成。古往今来,圣贤名家皆是心平气定,宁静淡泊,虽尘世纷扰,熙来攘往,不为所动,而后心静若水,清明澄澈,按照规律来做事。诸葛亮在《诫子

书》中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说的就是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心若虚境,了无所有,淡定宁静,才能运化吸取所需的精神与智慧。做事同样也要达到空灵的境界,才能镇定自若,蒙羞含耻而不惧,临危受难而不乱。学习做事就如万物的生长一般,顺应规律,不做作,不刻意的去违背其自然之道,即守其静,静即是其根本。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循环往复。纷繁茂盛,终回根本。正如苏东坡《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者,物之“芸芸”,不变者,其根也。一动一静,动生于静而终归于静。万物的荣枯盛衰,皆在变化之中,盛极必衰,衰极而重生,生而复兴。就像白居易《草》中的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动静之间,生命的精彩与悲壮便上演了,然而枯荣之中,依旧牢牢守着那宁静而不外露的根本。其实人生的悲喜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悲喜互伴,悲伤去了,喜悦来,喜去则悲生,喜极又生悲,总之,悲喜交织,恰与对联“人世沧桑,有分有合,岁月长河,潮起潮落”谋和。没有永恒的高潮,也没有永远的低谷。而这种起起落落的变化恰恰是在虚寂与宁静的支配下才得到平衡,因为在高潮时虚寂空灵的境界使其回落,在低谷时宁静淡定使其缓缓回升。如若人的灵魂能达到到真正的空灵虚寂、宁静淡泊,那么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若果回归到了根本,就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其重新开始的初始形态。百川东到海,还会复西归。水归于根成冰雪,冰雪成固体而宁静,是百川之始也,即“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荣,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回归本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其规律才不会陷入混乱之中,掌握了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这样才不会因为主观臆断而丧失公正,做到了公正才能天下归顺,步入正道,保持恒久。我们认知事物其实就是这样,先探索其规律,而后掌握规律,应用规律,方能不出乱子。如果不认识其规律,就会凭借自我的感知去判断事物,去决定做一件事的方法,往往会因此而犯错。比如:在牛顿没有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之前,人们都会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就是没有知其“常”而犯的错。有规律可循,才不会使事物的发展步入正轨,避免混乱,最后才能长长久久。“常”就是不变的,处于宁静态,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做到“守静笃”,才能做到不“妄作”,顺道而行。

【综述】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惟有清净才能使自己的灵魂与本真的东西恒久不变,而躁动妄为则会有凶险。我觉得余世维讲的人的根性与能力恰与老子的思想是暗合的,根性总是处在一种宁静的状态,而知识和能力的多寡与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根性宁静安和,那么学习知识就能够达奥知微,深得其精华,做事的能力也会因心灵的清寂纯正而发挥到极致。因此,只有忠实的保持着宁静纯正的本性,不为外物所乱,才能昌盛恒久。

参考书目:

熊开发、闫广林 等: 《大学语文》 第187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8月 范永胜:《老子》第36~38页黄山书社2005年

第三篇:《老子》选读

第五课时 《老子》选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的思想内容,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

2.注意积累《老子》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读懂《老子》节选,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了解老子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

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三、经典诵读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

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注释】

(1)五色令人目盲:多种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后文大

意类似。

(2)爽:错误。

(3)行妨:行动受到妨碍。

【赏析】人的需要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对声色美味等能引起感官愉快事物的过度追求,会使人丧失正常的理智,扰乱自身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如同跌落于蜜中的蝇虫,难以自拔。只有道法自然,宁静抱朴,少私寡欲,返璞归真,摆脱贪婪欲望,方能保持内心的安宁,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

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注释】法:效法,学习。

【赏析】人类向天地万物学习生存成长之道,在不断学习中,文明向前发展。宇宙万物,天地运行,就是道;道的本来面目,就是自然。《老子》把自然作为道的根本,崇尚理解自然,运用自然,顺其自然,合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

【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赏析】量变达成质变,细节决定成败。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点滴的滋润,就没有广袤的沃野。从反面看,必须防微杜渐,警惕积习和流弊。一个小的恶习,最后可能演变成为巨大的灾难。正如刘备给他的儿子刘禅的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以善小而不为。”

四、故事链接

阅读故事连接对老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五、作业

1、搜集有关老子的其他故事,加深对其主张的了解。

2、课下阅读老子的《道德经》。

第四篇:老子期末试题

• 1.请举出《道德经》中你喜欢的格言10句,并解释其含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五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 • 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9、“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傅佩荣)很多人觉得《老子》书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读时,一时却未必有切理厌心的感觉。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未微明。”(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 •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

1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傅佩荣)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若我们承认知识是无限的,那么那有限的精力该如何分配?或者问一声,我们当前追求什么最合适?专业就是最好吗?专业就能代表我们前进的方向吗? •

15、“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

• 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傅佩荣)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死”是人人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可以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

1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傅佩荣)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的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傅佩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能还相当普遍的,但未必尽然。“信而美”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 2.老子在《道德经》中是如何阐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请举出3个章节说明之。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四十三章)• 天下的最柔的东西,腾跃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看不见的“有的东西”进入看不见间隙,我因此知道无主观去做的好处。不言语的教导,无主观作为的好处,天下很少能达到。如果说“驰骋天下之至坚”显示了柔弱者的外在威力,而“无有入于无间”则显示了柔弱着的内在威力。钢铁可谓坚硬,可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一个原子之内无不充满了至柔之气;骨、木可谓坚强,可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内无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气无坚不摧,无孔不入,从这里我们才真正认识了柔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无为之治”即民主法治的好处。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大意是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克坚强的东西,什么也不能胜过它,因为什么也代替不了它。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种种例子能够说明柔弱是胜于刚强的。例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暴风雨过后大树被折段而树下的小草安然无恙、人老了坚硬的牙齿会掉光而柔软的舌头还会存在、坚强的男人往往比柔弱的女人更早的死去。

• 所以,柔弱胜过刚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我看来,柔弱胜过刚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正如老子所说“鱼不可脱于渊”。因为盛极必衰,所以我认为此处的刚强必是那些陈旧并且开始停滞不前的事物,而柔弱是那些兴兴向荣的,正在逐渐壮大但是看起来还很柔弱的事物。•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人初生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亡的时候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初生的时候枝干柔韧,死亡的时候就变得硬枯。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正在生长的一类。所以陈旧强大的趋于下降,新生柔弱的正在上升。

• “柔弱胜刚强”思想渗透到治国理政、为人处事方面,就是要把握一个“势”与“让”的问题。“柔弱胜刚强”是一种势能的力量,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坚守的信念,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 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出自《道德经》哪一章?本章怎样表达了老子 “自然无为”的思想? • 《道德经》二十七章云: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本章提出了“善言”、“善行”、“善德”的问题,不仅要求人们善待他人,而且要求无声无息,不被人察觉,这样人人皆自然,社会也会和谐。

• “善言无瑕谪”首先是“少言”、“寡言”,“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 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老子的大智慧、大眼光在于他看到“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超越常理的,比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等。有限度的语言无法(或难以)传达无限定的道,因而有“不言”和“善言”两种因应方式。“善言无瑕谪”,要紧的也是人的品格、道德、素养、境界等等,这些是深在的“根” •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你绝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老子从日月无声无息、自然而然运行的规律性现象上,悟出大行不行、善行不行的道理。

• 魏源在诠释本章老子所谓“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时,说: • “盖潜移默运,销之于未然,转之于不觉,救人而无救人之迹。”

• 最终极的,“无用之用”的观点就是要“无”去物用。天下万物在大道运行下顺性生长,不待人与之。人们应以“万物一体”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是以人的价值观去衡量万物。

• 4.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道德经》第25章和41章是如何阐述“道”和“道家特性”的?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有四层意思:

• 第一,总根源;第二,总规律; • 第三,总本体;第四,总法则。• 或者说“道”是一个最高的真理,最高的本体,最高的规律,最高的法则。•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描述了道家的特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5.老子的《道德经》中充满了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辩证法思想,请根据《道德经》相关章节举例论述之。

• 关于相反相成规律的论述 老子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道德经》第二章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朱熹把这个道理称之为:“万物莫不有对。”老子极大地发展了这一对立面互相依存的思想。他说“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这就把矛盾着的有与无这两方面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 另一方也就无所作为。老子总结了《易经》中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 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著名命题, 作为转化的普遍原则。老子具体揭示了许多矛盾转化现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物壮则老”(三十章)“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六十三章)关于物极必反规律的论述

老子揭示了事物对立面的互相依存,更揭示了对立面双方的互相转化。《道德经》中关于物极必反的论述也比比皆是。《道德经》第九章对于物极必反的论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人不可以“满盈”过度,应适可而止,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二章)• 本章是讲物极必反,用在人生之道就是: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更应谦虚谨慎,谨防骄横;更应收敛欲望,淡泊权位名利;更应自律自爱,力戒自贵自见。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关于循环往复规律的论述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思维最著名的一个命题,可以说是老子辩证思维的核心。实际上,老子的循环论思想,并不否认事物的递进发展。比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老子没有明确提出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但这些论述无疑已经明显包含着这一思想: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老子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从无到有而用之到有而不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没有什佰之器,过纯自然生活;发明了什佰之器,过所谓文明生活;虽有什佰之器而不用,重新恢复纯自然生活。

• 6.请根据《道德经》第44章、50章的内容,谈谈老子的生命观。

• 如何敬畏生命,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善待生命,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老子为我们做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道德经》第五十章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本章旨在说明养生太过,反而戕害生命。善于养生的人,根本没有“养生”的意思,平时了解安危的情形,顺应自然而行。所以兕虎虽凶,不能害他;兵刃虽利,不能伤他。道家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此集中反映在老子的“重身惜生”的思想中。重身、贵身、爱身、惜身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 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 红尘中的“小术”不值得追求,它会让我们沉迷于功名利禄,从而使我们丧失自己的本性。由此,我们应追求超越红尘的东西,那超越红尘的就是道!人只有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7.请解释《道德经》第37、38章的内容,它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 •

• 8.在《道德经》第63章、64章中,老子是如何阐述“小中见大”、“未兆易谋”思想的?这对你有何启迪?

• “大”与“小”,是老子频繁使用的哲学范畴,也是老子常用的道德范畴。在老子看来,正确认识和把握大与小的关系,对于立德守德十分重要。老子认为,大与小是一个辩证关系,大与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小可以转化为大,大也可以转化为小。老子以其特有的“反者道之动”的逆向思维,告诉我们:“小中见大”、“未兆易谋”、“无执无失”的道理,引我们体悟出人生的真味、大道的真味。•

一、小中见大

• 老子曰:见小曰明。能看见细小的东西才是明。要洞察细微,明了事物的本质,老子从理论上高度肯定了把握“小”的重要性。他一贯主张天地之道,大以小为本,道大以小为成,见小,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以小见大观事:老子告诉我们,小中见大,易中见难。小处可以判断事物的发展。

二、未兆易谋

• 老子告诉我们,“远虑”和“近忧”是相连的,所以要从长计议。•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曰: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未兆易谋”不仅说洞察于未然之际,还有集小成为大成之意。• 启迪:自己添加 •

• 9.结合《道德经》第15章、20章内容,谈谈老子是如何描述得道者风范的?

一、智慧通达、深不可识

• “道”无处不在,得道之人往往“和光同尘”,不事张扬,小心谨慎,深不可测。• 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十五章)• 《道德经》里圣人的境界、古之善为道者的境界、《庄子》里至人、真人、神人、圣人的境界,也是得道者的境界。得道者的风采是无尽的,多面的,不可能用有限涵盖。文学上有一句话描写一个人生,由最绚烂而归于最平淡,由最高明而归于最平凡,那样才是成就。

• 中国传统上有一种隐逸文化,就是有一个隐士群体。这一类的人,所谓隐士、高士之流,后来也称为处士,他们在民族国家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属于无所不包的道家。在我们历史上,每碰到变乱的时候,都是这一类人出来拨乱反正;等到天下安定了,就找不到他们,都溜掉了,所以称为高士隐士。•

二、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

• 老子主张人在珍视生命的同时,• 还应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个性,不能随波逐流。

• 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还说道: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得道之人与世俗之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质朴,后者势利;前者可爱,后者鄙陋。得道之人与世俗之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别呢?老子指出:这是因为他们信道、学道、尊道、行道。他们不求功利,不羡虚名,耐得住寂寞,看得开得失。

第五篇:老子道德经期末论文

试卷编号:QR34010-0

1《老子道德经》期末试卷(论文)

任课教师姓名:黄胜海副教授

考试限时:第十八周随堂进行80分钟

考试时间:2013-2014学 上学期;2013年 12月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论文/作文满分:100分

论文/作文题:

考核书面表达能力。自定论文/作文写法;自拟论文/作文题目;字数不限,建议3000字(3-4页纸)左右。要求立足理论学术前沿鼓励创新作品,遵照写作规范。

姓名:学院班级:

学号:上课时间:

论文/作文题目:

老子道德经/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

论文

浅谈道德经

其实,刚开始我选课时,并没有抢到这门课。在不选的时候,恰恰好有一个空余的位子,我就很幸运的选到了这门课。让我能在喧嚣的社会里,寻到一扇门,通往相对宁静的世界。

通过上道德经这门课,使得我对《道德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此书净化了我的身心。

对于《道德经》内容的认识,最粗浅的就是对老子的主要思想的认识,而道德经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

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再说说在道德经中对 “尊重规律”的浅显感受。

尊重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现在的一些人,毫不尊重规律。破坏生态平衡。

捕杀珍惜动物作为盘中餐,鱼翅燕窝,甚至各种野生珍稀动物,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破坏了海洋森林生态平衡,珍惜动物急剧减少。在餐桌背后的是血淋淋的杀戮。不用多说,鲨鱼失去鱼翅,必死无疑;普通的燕窝评不能满足人类的欲望,因此出现了血燕;

活剥珍惜动物皮毛来“美丽”自己,各种皮草近几年疯狂流行。各种动物皮毛成了时装界的“宠儿”。从活剥浣熊皮毛、狐狸皮毛、老虎豹子皮毛、貂皮等等这些,杀害珍稀保护动物来美化温暖人类自己。毫无知觉的残害无辜生命。

不负责任的饲养宠物后遗弃。现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除了满足衣食住行之外,还要满足人类的爱心和同情心。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人,却并非真正爱护小动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之快。毫无责任感。在喂养宠物之前不考虑清楚,头脑发热的就将这些宠物用来填补人类内心实际万恶的那一面。在新鲜感过后,不再照顾它们,甚至遗弃它们。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流浪猫狗不断地大量地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规律。

生态链面临断裂。进一步影响了全球气候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因为自己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重视而面临威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道德经》两个观点。

一、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可爱美丽的小猫小狗,大家都喜欢,所以都想把他们留在身边,但是加上部分人类的无责任感,导致流浪猫狗剧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是大道运化之必然,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下载“《老子》选读”期末考核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子》选读”期末考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

    期末考核

    《汽车与交通导论》期末考核-----交通部分1. 题目:(1)交通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每一个元素的变化均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产生交通安全隐患,结合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题库

    一、解释一句话 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哲学家门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是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必经之路。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诗经》选读期末检测卷

    《选读》课程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的是以下哪一部作品?() A、《老子》B、《离骚》C、《诗经》D、《九歌》 2.《诗经》共计存目多少篇,现实际......

    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1.0 分A、看歌舞的地方B、喝酒的地方C、求雨的地方D、登高的地方正......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简案[定稿]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简案 一、课前预习1. 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语句,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真阅读“引入话题”和“相关链接”,初步解答“思考与练习......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2011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 一、复习范围 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第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 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三、 期末考......

    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说明(精选五篇)

    《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说明 (一)填空题(1×15格=15分):15% 1、《论十大关系》指出,正确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反对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