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简案[定稿]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简案
一、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语句,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真阅读“引入话题”和“相关链接”,初步解答“思考与练习”
二、三提出的问题,初步领会《老子》的思想。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切入文题)
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的体验出发,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谈谈“苦”与“乐”的感受,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由此过渡到选文的内容。(学习生活中的“苦与甜”也可以)
三、研讨选文内容
(一)研习第一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斯恶(è)矣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2.问题
(1)这一则中出现了哪些相反或相对的概念?
(2)选文对这些相反或相对概念间关系的表述,你难以理解的是哪些?
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举例:
释义:“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没有“有”,就没有“无”,同样,没有“无”,也就没有“有”。
分析:第2则《老子》从生活中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无”对 “有”的生成。用无肯定了有的价值。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车子是由辐条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所以“无”生成了“有”。其他两个例子同理。(3)这则选文告诉我们什么?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会不断发生转化。
(二)研习第三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伐者无功: 通假字:自见者不明(现)
词类活用:自是者不彰(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正确)2.问题
(1)这一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人不能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尊自大,因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是探讨目的与态度的关系。“明”“彰”“功”“长”体现的是一系列被追求的目的。要达到这些目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一种态度,“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另一种态度。一般人认为前一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却认为应该选择后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老子》的这种选择显示了它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也显示了它的人生智慧。在很多时候,人们“若欲如之何,必先居于此如之何之反面”(2)这则主要是使用比喻的手法来说理的,请找出本体和喻体,加深理解。
第一个比喻: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比喻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明、自矜者不彰。
(喻 体)(本 体)第二个比喻:用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比喻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令人生厌的行为
(喻 体)(本 体)
(三)研习第四则
1.怎样才能做到长久?不失其所。2.从这则选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
(四)研习第五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词类活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
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
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2问题:
(1)圣人怎样图难、为大?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老子》是从哪些相反相成的关系中找到这种方法的?
《老子》是从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着眼,来思考“图难”“为大”门径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与“易”相反,“大”与“细”也相反(“细”即细小、细微)。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惟其如此,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因此可以“图难于其易”);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因此可以“为大于其细”)。在《老子》看来,这就是“圣人”做事和处世的方法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找出你最难懂的句子,合作研讨。(学生可先自己谈感受,教师点拨。)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见前面的分析)②夫轻诺必寡信(见前面的分析)
(五)研习第六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词类活用: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
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
2.问题:你是如何理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句话的?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这是非常智慧的提醒。因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所以要在问题出现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问题产生的要素,在陷入混乱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混乱产生的要素,进而采取措施。
这表现出《老子》在看待问题、因应问题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前瞻性。而这种前瞻性就是由于《老子》在看到事物一面的时候,常常能够关照到跟它相反相成的另一面。所以在这则中,《老子》又用三个比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由这些有点儿抽象的概括所贯穿的种种社会人生经验,从而进一步去领悟在现实人生中那些自己需要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
(六)研习第七则
你怎样看待对“强大处上,柔弱处下”说法?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自己谈感受。(引导学生把握老子“贵柔”“守弱”的处世思想)
《老子》辩证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也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是一种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四、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特有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要面对两个相反的方面,如得与失、胜与败、勇与怯、利与弊等等,请选取日常生活中你有所感触的一组相对或相反的概念,写一段文字,表达你个人的感悟。(学习借鉴老子的逆向思维)
五、作业:从选文中你感悟到哪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以下道理仅供参考: 第二章
我们要看到事物相反相成的两面,并意识到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会不断地转化。所以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同时努力把握那些人生中自己需要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第十一章
“无”,就是没有,一般人们是否定它的,但老子认为恰恰是“无”成就了“有”,用“无”肯定了“有”的价值。所以我们也要善于逆向思维,不要忽视那些不被人看重的人或事。第二十四章
为人处世不要自逞己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第三十三章
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自己成就自己。
战胜别人可能容易,但战胜自己很困难,因为战胜自己面对的往往是是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如自私、自卑、懦弱、贪婪、恐惧、惰性、恶习等等。所以战胜自己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因而“自胜者强”。认清自己,才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才能量力而为,走得更远。看高自己,等于负重,必然难行;看低自己,畏首畏尾,难以成事。
知足也是一种财富。第六十三章 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做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入手。面临细易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
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往往是不看重诺言的人,因而也往往不会践诺。第六十四章
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居安思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要注重积累。
做任何事快要成功时都应该像开始一样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慎终如始)七十六章
枪打出头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生在世,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而应柔顺谦虚。“示弱”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适时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强者示弱,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留下谦虚、和蔼、平易近人、心胸宽广”等美名。懂得示弱的人,往往能更有力地存活下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项羽强悍英武,飞扬跋扈,结果兵败垓下,英雄末路,自刎乌江,而汉高祖刘邦善于示弱,结果一统江山,坐拥天下,成为一代帝王;韩信居功自傲,功高盖主,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而与他同朝的另一个大臣萧何,却懂得处处避其锋芒,赢得了朝野一致的好评,也确保了他一生的地位和平安。
示弱有时也是一种解决纷争与矛盾的手段。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似四两拨千斤,化强敌于无形。
遭遇强大的对手,应避敌之锐,不以硬对硬,而应以巧胜拙。【附】各章节解读: 第二章
这一章节选揭示的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方面,即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所以《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相比较中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失去。一些相互对立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第十一章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
“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可正是因为是空的,所以起了房子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生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冯友兰《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17页)第二十四章
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和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十三章
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本章中讲述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老子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第六十三章
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繁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这里,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任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什么事。“味无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这个比喻是极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须首先从尝无味开始,把无味当作味,这就是“味无味”。接下来,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掉以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第六十四章
这一章谈的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要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说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要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老子本义》第五十一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七十六章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为,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有良好的处世修养。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
【附】老子名言解读与辩证法思想分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蕴意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一种为人处事的价值理念。
3.“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马克思哲学里的矛盾观点。
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与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同出一辙,启示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无为思想的表现。6.“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人为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慢慢磨灭、消除。
8.“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摒弃个人智能,实现自治,那是国家人民之福?也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之一。
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1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13.“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14.“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老子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这一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1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1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
21、“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一种谋略学问。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2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爱惜自身,不烦忧劳作,无为而治,才能托付天下。
21.“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2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古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23.“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收起它,必须暂且张开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暂且给出它)——以柔克刚,欲取反予,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2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老子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2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世上的真理是:无所作为却能大有可为。
26.“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矛盾双方转互依赖、相互转化。
2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朝相反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事物的柔弱之处正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老子总结出的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2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老子最懂得辩证地看事物,“大象无形”,有时陷入神秘主义。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爱因斯坦说,中国人没有遵循逻辑推理和实验方法,但一切都做出来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缺乏进一步的探索与论证。
3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于爱惜反而招致更大的破坏,财宝藏多了反而会有巨大的损失。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古人从祸福中体验到知足知止,却不知道以制度法治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中华民族是最懂辩证法的民族。3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清明,则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天下**,则盘马弯弓,流血郊原)——中国治乱循环,没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问题。
3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接收分析大量的信息而知天下、见天道的。
3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3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没有他固执的想法,以百姓的想法作为他的想法。百姓的想法善的,我认为它善;百姓的想法不善的,我也认为它善)——老子主张听凭百姓,放任陋俗,混同善恶,与世浮沉,这与政治上有可取之处,但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毫无益处。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一个好的士兵并不一味逞武,善于作战的人并不表现出他的愤怒,会打仗取胜的人并不跟敌人周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用人之力”是中国谋略的核心,也是中国武术的窍门。
37.“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中国的谋略是后发制人,在原子弹发明之前,它比西方的先发制人更加厉害。38.“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以气势、意志、心战、同仇敌忾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获胜,而不是唯兵器获胜。
第二篇:《有无相生》教学设计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张胜载
联系电话:***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先秦诸子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先秦诸子,对中华文明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子的有无相生等思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蕴含的哲理,对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高中生无不借鉴意义。这些思想,可以使他们性格更加柔韧,对人生的认识更加全面,这些深刻的思想,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和谐的性格,学生由此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节选了《老子》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作为语录体文章,《老子》中的篇目大多言简意赅,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节选的这些内容,并不是特别深奥,可是特别深刻,适合高中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文言文功底还不是太深,所以对字面意思的正确理解,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检查讲授。老子其文章,学生比较陌生,没有过多接触,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还是有所了解,老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学生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总结,教师予以点拨。
【设计说明】
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分为六部分:
一、导入。力争简明扼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老子及其思想。概括介绍,使学生对老子及其思想有初步印象;
三、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四、翻译课文,消除语言障碍;
五、再读课文,理解思想;
六、举一反三,力争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的设想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老子的思想有所了解。所以教学思路大致是读——议——解。
二、节选的这几章,其实浅显易懂,所以对文章蕴含道理的理解,教师不宜和盘托出,而是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顺势引导即可,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的启发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背诵。2.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用法。3.了解老子及其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
2.翻译课文,掌握各个章节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正音
(1)斯恶(è)已
(2)音声相和(hâ)(3)共一毂(gǔ)
(4)埏埴(shánzhí)以为器
(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
(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8)其脆易泮(pàn)(9)起于累(lãi)土
3.教师范读。
四、翻译课文,消除语言障碍
(一)对照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遇到疑难点互相讨论,把不能解决的疑难点划下来。
(二)学生向教师提问翻译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答疑解惑。
(三)强调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自见者不明(现)
死而不亡者寿(妄)
其脆易泮(判)
起于累土(蔂)
2.词类活用
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
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
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
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
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
3.古今异义
埏埴以为器(来做)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走不远;不能明理)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做事;差不多成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软;僵硬)
4.文言句式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宾语前置)
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
行百里者半九十。失败是成功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吃一堑,长一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二)探讨:老子的论述对于我们什么借鉴或启示? 1.学生思考讨论。2.教师补充。
①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事物的相辅相成这一方面中领悟到平衡心态、安身立命、和谐处世的智慧。有时不要太计较得失,只要有积极的心态,得失会互相转化。
②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有道之人,应该含蓄,谦逊,内敛,蕴藉,不张扬。这是一种境界。做人切戒夸夸其谈的浮躁心态。
③了解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困难的,但境界也是更高的。“胜己”,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④做事要顺其规律,这就是“无为”,顺其规律,才能做到“有为”。
⑤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我们要重视困难,谨慎行事。同时我们要做事有预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
⑥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要有毅力,能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⑦我们做事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一味逞强,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结语
同学们,假如人生是一本书,那么《老子》就是人生这本书中充满智慧的一章,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的这些充满辩证法的思想,给我们以无限的启示。我们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但要看它的正面,还要看它的反面,只有这样,我们走的弯路才会少些,出现的失误才会少些。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以“有无相生”这个话题,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事物的对立统一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有无相生
不要自我夸耀,否则会适得其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
第三篇:老子《有无相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语录体文章,《老子》中的篇目大多言简意赅,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着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精选了《老子》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学情分析
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学生在历史课或课外还是有所了解,特别是老子说的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2、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老子思想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培养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
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思想学说中一以贯之的辩证法思想。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文字文意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时,重点讲授12两则,3-7则已学生讨论质疑解惑形式完成。
3、在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方法指导: 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概括法: 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
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一、导入:
道家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我们探求字的本源,在金文中,“道德”两字是这样写的(板书)“道”指那种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德”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后期在下面加个心字,表示不但如此做,还要如此想。两个字都与“眼睛”“行走”有关,所以,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看世界、指导我们如何在世间行走的文化经典。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聆听老子的教诲。(板书:老子)
二、初步感知: 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三、具体研读: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读的很流畅。可见做了充分的预习。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初读老子的窘迫和迷茫。同学们普遍对一二两则存疑。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二两则,希望能找到解读老子思想的密码。同学们齐读一二两则。(生读)
师:在第一则中,老子将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生答:相反)这些相反的概念彼此又有什么关系呢?(生答“相反相成”)老子说:恒也,也就是任何事物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同统一的,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板书:相反相成)这就是老子的世界观。师:世间最终极的对立莫过于有无了,所以在第十一章,老子用车辆、器皿、房屋作喻,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关系。有了器皿这个“有”,才有中空部分,而恰恰是这中空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房屋也是如此。对于器皿和房屋的比喻,同学们很好理解,对于车辆的比喻,同学们很困惑。老师这里有副图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展示课件)正是中间的中空部分,才使得辐条能够插在毂里。
师:通过这三个比喻,我们来总结下,有和无有什么关系呢?到底何为有无相生?(板书“有无相生:有无相对,无生于有,无中生有)结合一二两则,我们了解到老子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辩证)老子在两千多前,就辩证而客观的看清了这个世界,这样的卓绝的早慧不得不让我们叹服。师:让我们在艺术领域中再寻找一些鲜活的例子来证明老子的大智慧吧。同学们看——
(展示课件)《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得知宝玉将与宝钗完婚,吐血而亡。临终时最后一句话是:“宝玉,你好„„”同学们来体会有无相生的妙处。
上下文语境和她说出的四个字便是“有”,但省略号处便是“无”。读者获取“有”的信息之后,便于“无”处产生不尽猜想,“你好狠心啊!”“你好不守信用啊!”“你好自为之吧!”“你好痛苦啊!”等等,这种种合情合理的猜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宝玉又爱又恨,又理解又埋怨的痴情女子形象。如果作者将话写完,我们便一目了然,失去了自己的猜想,便索然无味,而且不能刻画黛玉病危难言、含恨而终的柔弱可怜形象。这一例,便可见文学创作中“有”和“无”相生的妙处。
师:文学作品的空白,也有多种形式。除了语言的省略,情节的跳跃,还有结尾的模糊。哪位同学们还能列举一个这样的例子?(边城的结尾,)
除了文字作品,绘画也是如此。大屏幕展示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
师:不但是诗文、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存在着老子密码,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有无相生”。这里的“有和无”,已经不再简单是它原来的含义,它代表了世上一切相反相对的事物。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辩证观点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师:感谢老子,他为我们开辟了如此纷繁富丽的精神花园,如果我们能够撷取一支半朵,来嗅一嗅它的芬芳,于我们来说已是人生一大幸事。所以同学们也不必苛求字字弄懂,句句弄透,只要你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已经足够。请同学们齐读选文3-7则,看你钟情于哪一朵,哪一枝呢。(生读)
师:老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如果把选文中的某一句送给一个人,你会选择哪一句,又把这一句送给谁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个人,可以是你自己,同学,老师,家人,陌生人,甚至是古人)大家 可以出声诵读,也可以默默品鉴。5-7个学生谈
师:同学们一听到“哲学”二字总会觉得很玄虚高深,觉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符号。哲学,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爱智慧”。只要试着把哲学问题还原到鲜活的日常现实生活中来,做个善于观察、思索的有心人,今天我们读老子,读哲学经典,也就有了温暖的感觉。(展示课件)
师: 鲁迅先生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说: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大屏幕展示)
四、课堂小结:
师:的确,这部书深刻影响了我国三千年的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读懂它,才读懂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才能知道自己的血液里沉潜着怎样的文化基因、文明密码。它堪称是值得陪伴我们一生的经典。
最后,让我们怀着虔诚敬畏之心,用大声的诵读向老子致声谢,感谢他让我们更清醒地看世界、看人生、看自己,更感谢他为所有炎黄子孙留下这么丰赡的智慧遗产。两千年后的我们,也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将自己的生命书写的潇洒放达、从容自如。
四、课后作业:
阅读《老子》全文。
第四篇:教学简案
《西游记》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广宗三中 李小娜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准备学生方面:
1.读一读阅读青少版的《西游记》
2.讲一讲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3.写一写读完《西游记》后,在你的读书笔记上写一写你喜欢的人物,写清喜欢的理由。
4.查一查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小说的形成及影响等。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刻录电视剧《西游记》片花。
学情预判
1.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对《西游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产生初步的阅读兴趣。
2.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过多地来自于电视剧,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虽比较深刻,但对《西游记》还缺少一些较全面的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有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哼唱,看来大家喜欢这首歌,那应该也喜欢《西游记》吧?
2.自由发言: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整体感知: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 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明确:奇、妙、好等。
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三)品读赏析 1.情节美
故事情节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
2.环境美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霄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
教师总结:景物的描写,一般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
3.人物美
(1)教师点拨: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如来佛、菩萨、土地神等(多媒体演示剧照)。当然也有大大小小的妖精。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红孩儿、蜘蛛精、蝎子精„„)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2)交流共享:
孙悟空:
预设(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括号内文字由学生说出)
预设(2): 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预设(3):
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预设(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预设(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
预设(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预设(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预设(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预设(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预设(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教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
预设(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
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预设(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 预设(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
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沙和尚呢?有没有喜欢的?
预设(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预设(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 明确: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四)链接生活
1、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明确 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
2、识妖降妖的孙悟空令人赞叹不已。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即兴上台讲讲。
(五)总结全课
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是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四个主要的人物,它还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六)检测完善
再读《西游记》,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故事 阅读《西游记》 孙悟空
人物 猪八戒
唐僧
沙和尚
环境
第五篇:教学简案
《月光曲》教学设计
执教:左江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1、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用之导入新课。
2、第二次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
3、第三次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让同学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课文。
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真情和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