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课调研结果反馈发言
体育课调研结果反馈发言
今天我看了3节体育课,认为,这三位老师上课很认真,只是课上的很辛苦。我看得出来这3为老师都不是体育专职的,而且接触体育学科的时间不长。尤其是这个排队,每位老师都超过了10分钟的时间,抓住了这个,那个跑了,抓住了那个,这边的又跑了,真是为难了几位姑娘。其实学生的排队,不需要老师亲自去一个个的抓,要充分利用老师的口令进行,用响亮有力的口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排队,最好也要有固定的位置。下面我对该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说两个方面的事项:
一:教学程序的设计。
新课标实施后的体育课是以“健康第一”为总目标。因此,“安全”在体育课中显得尤其重要。上基本部分内容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天气不是很热的情况下一定要热身。否则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所以这部分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准备部分”。准备部分我们可以,慢跑,做操或者其他的热身游戏,健身舞等。<莲山~课件 >
接下来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基本部分”,要上主要内容,像早上那位老师的接力跑,就是基本部分的内容。基本部分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要安排2个内容。
最后部分叫放松部分,或者称之为结束部分。主要放松学生的身心,最简单的就是,这节课跑的内容为主,那就可以让学生锤锤腿,或者抖抖腿。要是投掷为主的,可以敲敲手臂或者抖抖手臂。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跳个简单的放松舞蹈。只有放松做好了,才不会影响学生课后的学习。因此,个别学校老师认为,体育课一定要安排在最后,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我们做好了放松工作,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反而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安排
体育课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因为他需要靠很多的体育器材来维持我们的教学。因此对于山区的学校来说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就显得比较困难了。因为,你们缺少体育器材,甚至没有什么体育器材。这时候怎么办呢?难道就不用上体育课了吗?其实不然,只要老师有心,没有体育器材,照样可以把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上的很有味,当然小学六年要是都没有器材的话,那是不行的,所以在此,我向校长建议,要购买一些必须的体育器材。那没有器材的那个学期怎么办呢?我就说说最基本的跑、跳、投吧。跑,可以不用任何器材,场地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往返跑,标志杆没有的话,早上那位老师做的很好,可以用凳子,接力棒没有的话可以用报纸卷起来,既安全,又方便。跳,可以跳高,跳远,单脚跳、交换跳、左右、前后各种跳,用纸箱代替,或者学生自备的橡皮筋拉起来都可以来练习跳了。投的内容,有投准,投远,可以用纸团,学校里看完的报纸不要急着买,先拿来让学生练习投掷。说起这个纸团,还真有用,可以把纸团搓大,用透明胶粘满,做成排球或者足球,学生可是相当喜欢。所以说只要老师有心的话,办法还是有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大致说这么多。
第二篇:发展对象公示结果反馈情况
发展对象公示结果反馈情况
XXX同志,于2012年2月2日提出入党申请,2012年11月经秀峰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并顺利结业。经XX党支部讨论研究,确定为发展对象,并于2014年10月16日至2014年10月26日在XX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结果:
在张榜公示的时限内,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提出不同意见。XX党支部 2014年10月16日
第三篇:异常结果反馈机制
医院检验科
与传染病诊断有关异常检验结果反馈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登记
检验科设立“实验室阳性结果”登记本,对菌痢、肺结核、疟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丙、戊肝抗体,乙肝两对半)、HIV、梅毒、淋病、感染性腹泻等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者实施登记,并及时反馈临床开单医生。化验室专用疫情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送检医生、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
二、疫情信息安全、保密制
医务人员应妥善保管涉及疫情信息的相关资料。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信息,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三、异常结果反馈制
检查出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并做好反馈记录。
第四篇:调查问卷结果反馈
校长履职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1、共发放教师文卷5份,学生问卷5份,家长问卷5份,教师对校长履职情况满意测评表5份。
校长履职情况调查结果测评:满意度100%
2、家长问卷调查情况(存在的问题)
1位家长反映:孩子的课外作业量较重,学校老师有让学生订购学习资料现象。
3学生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第二题中,每学期举行几次考试,学生回答不一,60%的学生选择的是2以下,20%的学生选择的是3—5次,还有20%的学生选择的是6次以上,这可能就是学生把平时的单元测验也当作考试了。
4、家长问卷调查情况(存在问题)
(1)3名教师认为用学年末统考成绩对教师进行排名,1名教师认为杂事太多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
(2)2位 教师反映冬季吃水困难,厕所急需修缮,3位反映无网络。
第五篇:调研反馈
调研反馈
通过对上海几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代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具有超越时空的虚拟性;二是认知和行为脱节,理性和非理性共存;三是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具有双重效应,既能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政府决策,又易导致大学生或参与失度,或远离现实政治,甚至危及政治稳定。因此,必须通过高校教育引导、政府政策调控、个人自我修炼三方协同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和质量。大学生对微博政治参与的认知。关于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大学生通过微博获取政治信息的比例相比其他途径(电视媒体、书刊报纸、课堂)明显占主要地位,而微博又是大学生通过微博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关于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认同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微博政治内容“很可靠”的受调查大学生只有不到6%的比例,认为不可靠的有28.5%;“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微博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民主建设的占80%以上;认为积极参加微博政治参与对自己的帮助能起“很大作用”的只占9.5%,认为起“一定作用”的占52.5%,认为“根本没有作用”的达38.0%。
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动机。关于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动机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微博政治参与意愿,并且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微博政治参与的动机就越明确,意识也更强。数据显示,37.9%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微博政治参与的,32.5%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有19.9%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9.7%。总体而言,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动机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动机均占有一定的比重,理性的动机占了大多数,但出于感性的动机也有一定比例。
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数据表明,受调查大学生在微博政治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是教育公平(39.5%)、就业创业(30.1%),同时对反腐(29.1%)、党建(19.8%)、外交(15.9%)等也有较大兴趣,这说明受调查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抱着较高的政治热情。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认识度不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缺乏依据。
大学生 微博政治参与调查的结论探讨。
第一,从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动机和内容来看,目的性都比较强。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竞选、就业等方面,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抱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即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从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途径来看,参与的内容非常广泛,并能跟随时代潮流选择热门的话题参与,所发表的言论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民主政治建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一直高度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却未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对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的合理引导,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从大学生对微博政治参与的认同度来看,大学生对微博政治信息内容信任度有限,难以从微博中获得有助于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信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是非问题难以形成独立且成熟的思考,在微博上出现纯粹发泄情绪的行为,甚至是毫无目的性地发表一些有碍社会稳定的言论。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大学生一方面提倡公平、合理、正义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自身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又常常回到个人利益层面,加上对法律法规缺乏准确认识,他们在微博政治参与过程中常出现偏差。
对于微博政治环境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发展微博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强微博的安全保障。这样既能为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提供可靠的平台,又能对微博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过滤部分有害内容;其次,在对政府和社会各界微博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让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想占领大学生舆论的制高点,并做到实事求是,贴近生活;第三,进一步规范微博信息的传播途径,完善微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微博政治参与环境。
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微博政治参与。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合理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坚持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丰富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形式;其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意识,引导大学生对微博的知情权、表达权、参政议政权等微博政治权利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强调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理性”行为,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微博政治参与,做一个理智、文明的微博政治参与者;最后,把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行为与现实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培养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现实中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
我们都知道,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理应是自己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去,运用自己的政治权益,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的出现,使我们可以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更加自由的进行政治参与,同事也推动了政治制度化建设方向的发展。面对微博,我们要做的是在完善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更加大胆的运用它,如今我们已经体会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博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改变,必将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