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对一学生守则
新梦想一对一教育规章制度
“一对一辅导”教室,未经老师允许,学生不得随意进入“一对一辅导”教室进行自习。
周一到周四时间:17:00—21:00
周末时间:上午8:00—11:00
(若学生在下课前未完成老师当日布置任务,则继续自习直至完成任务)
学生守则:
1.自觉遵守上课时间,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能及时到校必须提前最少一小时向指导老师说明原因,不请假无故旷课要扣除一课时费用作为耽误老师时间的补助。
2.自觉备齐学习所需用品。如:中性笔,改正带,课本,笔记本等。
3.学生进入自习室时先签到。在上课过程中,听从老师安排,在指定区域就坐,不得干扰别的同学学习。
4.认真听讲,记笔记,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不东倒西歪,不伏在桌子上,不打瞌睡。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测试。
5.认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并妥善保存各种学习及考试资料。
6.教室是学习的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得闲聊;不得在室内跑动打闹,不得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学生和老师必须保持手机静音或震动状态,需接电话时暂时离开教室,学生不得在上课时间玩自己或老师的手机。
7.自觉服从老师管理,尊重老师,不得顶撞老师,若遇到身体不适或其他情况,及时向老师反映寻求解决。
8.爱护自习室内的公共设施。禁止在桌上墙上乱涂乱画,禁止损坏桌椅等学校设施,若有损坏,照价赔偿。
9.自觉维持教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用过的废弃物及时丢入垃圾桶内。
10.自习结束后,必须自觉保管好自己的所有物品,将自己的桌面收拾整洁,椅子摆放整齐。
11.自习结束离开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示,经允许签退后方可离开,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老师说明,由老师协调解决。
奖惩措施: 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习效果。学校实行“倒扣分”制度,对学生的自习表现进行评价打分。每个学生起始分数为100分,扣完为止。
1.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自习每次扣2分,(特殊情况如学生生病等除外)。
2.自习时间,若学生违反学生守则,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扣1—3分
3.课间休息时间,若学生违反学生守则,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扣1-3分
学期结束时,老师会根据积分对所有学生进行排名,排名前两位的学生有机会获得高价值礼物。
新梦想教育宣2013年11月28日
第二篇:如何一对一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
如何一对一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
可以通过公益网站“中国教育资助网”查看相关贫困学生信息以及贫困原因,同时该网站会在资助完成后通过邮箱或者爱心人士提供的其他方式反馈贫困学生的联系方式及家庭情况,并建立爱心档案,以备爱心人士核实。中国教育资助网是国内首家“一对一”公益资助的透明化公益网站,中国教育资助网秉承公益助学的理念,集万人之力,将分散的“爱心资本”集中起来,通过平台直接对贫困学生进行直接性资助,实现爱心“效益”最大化。同时,对公益真正做到透明有度,公益可查的开放型社会型资助平台。
第三篇:“教师一对一帮扶学生”活动方案
“教师一对一帮扶学生”活动方案
十一道沟中学 黄风娇
为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在全校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教师一对一帮扶学生”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出发,以“手拉手 心连心”为主题,以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为载体,努力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帮扶内容:
组织全校教职工,党员带头,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教师不仅要帮扶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关心道德素养不健全,甚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帮扶原则: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有思想、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教,对有家庭生活困难、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困、帮学。
2、“帮困”要做到物质上对困难学生有所帮助,“帮教”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思想有明显变化、有所进步,“帮学”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学科成绩有所提高。
3、过去曾以某种形式帮扶过的学生,现仍进行中的可以不变,或按教师本人意愿进行新的帮扶。
4、教职工根据本人特长或能力情况,实事求是进行帮扶,形式可多样,工作要细致,切忌一刀切、形式主义。
四、组织实施:
1、教导处、政教处负责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具体到人。
2、每年十月初完成“一对一”结对认定,并开始实施帮扶。
3、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认真填写帮扶学生一览表和登记表,交政教处存档。
4、教职工对学生的帮扶情况要有记录,按月填写帮扶措施和谈话记录,期末上缴学校。
5、此项活动有利于教师了解民生,激发教职工爱生热情,促进教学同时有利于学生成长、个性化发展,学校倡导全体教职工以自愿的原则积极参与。
第四篇:“教师一对一帮扶学生”活动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构建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出发,以“手拉手 心连心”为主题,以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为载体,努力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帮扶内容:
组织全校教职工,党员带头,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教师不仅要帮扶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关心道德素养不健全,甚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帮扶原则: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有思想、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教,对有家庭生活困难、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困、帮学。
2、“帮困”要做到物质上对困难学生有所帮助,“帮教”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思想有明显变化、有所进步,“帮学”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学科成绩有所提高。
3、过去曾以某种形式帮扶过的学生,现仍进行中的可以不变,或按教师本人意愿进行新的帮扶。
4、教职工根据本人特长或能力情况,实事求是进行帮扶,形式可多样,工作要细致,切忌一刀切、形式主义。
四、帮扶重点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老师密切关注帮扶学生的思想情况及心理情况,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在这方面态度触动学生的心灵。
2、进行学习指导。结对老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的训练,做好学业辅导。
3、参与生活帮扶。结对老师深入了解帮扶学生的生活状况,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学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4、密切家校联系。与帮扶学生家长进行经常性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将结对帮扶的目的;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五、组织实施:
1、学校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教导处负责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具体到人。
2、每年十月初完成“一对一”结对认定,并开始实施帮扶。
3、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后,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认真填写帮扶学生一览表和登记表,交学校
办公室存档。
4、对学生的帮扶情况要有记录,填写帮扶措施和谈话记录,期末上缴学校。
5、此项活动有利于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教师了解民生,激发教职工爱生热情,促进学生成长、个性化发展。
二0 一四年九月一日
第五篇:“教师一对一帮扶学生”活动方案
平昌县云台小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构建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出发,以“手拉手 心连心”为主题,以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为载体,努力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帮扶内容:
组织全校教职工,党员带头,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教师不仅要帮扶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关心道德素养不健全,甚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帮扶原则: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有思想、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教,对有家庭生活困难、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困、帮学。
2、“帮困”要做到物质上对困难学生有所帮助,“帮教”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思想有明显变化、有所进步,“帮学”要做到学生受助前后学科成绩有所提高。
3、过去曾以某种形式帮扶过的学生,现仍进行中的可以不变,或按教师本人意愿进行新的帮扶。
4、教职工根据本人特长或能力情况,实事求是进行帮扶,形式可多样,工作要细致,切忌一刀切、形式主义。
四、帮扶重点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老师密切关注帮扶学生的思想情况及心理情况,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在这方面态度触动学生的心灵。
2、进行学习指导。结对老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的训练,做好学业辅导。
3、参与生活帮扶。结对老师深入了解帮扶学生的生活状况,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学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4、密切家校联系。与帮扶学生家长进行经常性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将结对帮扶的目的;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五、组织实施:
1、学校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教导处负责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具体到人。
2、每年十月初完成“一对一”结对认定,并开始实施帮扶。
3、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后,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认真填写帮扶学生一览表和登记表,交学校办 2
公室存档。
4、对学生的帮扶情况要有记录,填写帮扶措施和谈话记录,期末上缴学校。
5、此项活动有利于支部、行政负责班子成员、教师了解民生,激发教职工爱生热情,促进学生成长、个性化发展。
二0 一四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