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篇: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职业道德既是国家和社会公认的理想和道德观念,又是社会的共同理想和道德观念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以理想教育为核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在促进人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当前,“道德危机”已成为人们公认的社会现实。这种危机不仅导致了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的生活质量的下降.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得经济与社会发展丧失着所必要的秩序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而职业道德是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以理想教育为核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一个人要有作为,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们常说的为“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这就涉及到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具体而言,什么是职业道德呢?所谓职业道德就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直接地反映着社会道德的要求和道德面貌,它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应强调的内容

(一)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核心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以理想教育为核心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将爱国家、爱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然要坚持理想教育,“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顺利发展迫切需要理想导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发展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加强理想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高度发展的社会,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理想教育,理想是精神文明的核心与灵魂。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体生命实践、依靠物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个内容要素,如果理想不能通过职业道德实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中去,理想就是一句空话。而个人理想的实现,远大的理想又会激励人们自觉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任务和使命,这就会极大的促进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主要通过人的职业行为和效果得到落实和体现,而人的行为和实践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它最终依赖于崇高而又科学的理想和先进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和贯彻。人们通过职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会极大地促进职业道德观念的进一步表现。

(二)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的灵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一种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又是一种道德境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要的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价值标准呈现多层次。错误的价值观念在不断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中滋长。为此必须塑造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在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根本目的。各行各业,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目标服务的。每个个体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人民服务,正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精髓。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出的一系列规范,都与它相联系,是这一要求在某一方面的具体体现。同时,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于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责任心等职业道德的各项内容,没有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可能会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态度、强烈的职业责任心,等等。我们的各项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是“人民自我服务”,即公民之间通过相互服务来谋求共同的幸福;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都是被服务者,这里的职业分工原则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职业分工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有组织地自己做自己的事业。我们还应该看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其他一些措施,如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与遵守,以及职业道德修养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与保证。因此,抓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就抓住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

(三)实践,职业道德的主线

实践决定职业道德。从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职业道德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本前提的,职业道德的形成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导致社会分工,进而导致各种社会行业和职业的出现,同时也产生了调整行业和职业关系的职业道德,由此可见,没有实践就没有职业道德,实践就是贯穿职业道德始终的主线。

职业道德强烈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就是在实践中锻炼。职业道德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个内容要素,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实践紧密相连,职业道德实践又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它是社会实践过程中结成的一种道德行为规定,以协调和稳定社会实践,以保障其顺利进行,最终达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又会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实践的自觉,而职业道德实践又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全社会各行各业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保障协调一致的生活,焕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推动社会实践的进步。

职业道德实践是衡量社会职业道德水准的标志。只有在现实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它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本身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离开具体的职业就没有职业道德可言。同时职业道德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脱离实践的职业道德修养,既不能提高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道德水准, 也不能维护企业信誉,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职业道德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就会造成职业道德活动的虚伪,形成二重化的职业道德人格,使得职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而把职业道德理论付诸实践,做到职业道德知与行的统一,职业道德修养才有价值,才能达到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三、诚信,职业道德的依靠

诚信,立身之本与从业之要,“诚”与“信”,都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诚,就是诚实、真诚,真实不欺,它主要是个人内在的品质。信,就是指信用、信任,真心实意地遵守诺言,它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行为。从二者关系来看,“诚”是“信”的心理品格基础,“信”是“诚”的必然行为结果。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文化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格。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靠的是信誉、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以赢得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行业道德才会有市场,不讲行业道德就会失去市场,无以为继。在职业中,只有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才是人生光荣境界的标志,人们通过守规、勤业和精业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表现出来他们的职业道德内容越丰富、水平越高,才能赢得过多的信任,在职业上所能实现的价值也就越大、越丰富。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职业道德说到底,它只是道德的一种,而道德的调节功能带有非强制的特点,只能起到部分社会功能,所以,要达到社会安定,社会和谐,就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制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道德没有法律作为强制手段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法律也正是通过强制手段使人养成道德习惯。有了一定的法律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使个体养成适应于职业要求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由外而内地培养和促进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这正是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

(二)加强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中国目前职业文化的底蕴还不深厚,故造成目前的职业道德建设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应当加强培育现代职业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和提高职业尊严和意义追求。二是确立和健全新型职业制度和职业规范,充分保障各种职业的权利,明确各种职业的社会义务,以社会主义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制度文化,建立并逐步完善职业制度,包括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辞职辞退制度、退休退职制度等,使各种职业普遍得到尊重,合法权益有所保障。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教育、培训、监督和规范作用。由于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网络,法律和政府不可能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行业规范,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包括制定相应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礼仪,丰富和改善职业心理。

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职业活动方式、职业声望、职业语言及职业行为的多重意义,从而加强我们对职业的热爱。二是有助于增强职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三是有助于政府职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促使职业利益得到保障。四是有助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三)建立有效的职业道德激励机制

激励是通过对某种思想和行为的肯定,使这些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和推广。凡是违背职业道德应受到制约、惩罚,而对遵守职业道德的模范个人、模范单位、模范行业,应予以奖励,赏罚分明。对成绩突出者予以一定的荣誉,一定的物质奖励,形成一种导向力量,养成人们的自律习惯。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讲经济效益,这就促使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行业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形成自我力量的抵消,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单纯追求利润,以假乱真,不顾社会效益,损害国家、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不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违反了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用职业道德来规范各行各业、各从业者的行为,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作风、意识和行为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事,这既能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正确处理好职业外部的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16.〔2〕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469.

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浅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浅议

教育管理 本科

朱从峰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1年,国家教委和中国教育工会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再次对《规范》作了修订,完善,使之指导当前师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化,师德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并且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作为教师的我,从调查潜江的师德现状入手,对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师德规范的时代特征,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师德建设的评价与激励做了些探索。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成因

从潜江市1400多名教师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总体情况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有较强的角色意识,能自觉遵守规范,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敬,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师德规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的挑战。一是自主自由的择业观对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思想的挑战,导致教师的敬业精神滑坡,表现为缺乏事业心和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没有树立起教书育人的理想和抱负,缺乏责任感,教育教学工作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得过且过,对待备教改辅这些工作常规,敷衍塞责,缺乏钻研的热情,满足于业务现状,二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无私奉献和蜡烛精神的挑战,导致拜金主义抬头,表现为盲目攀比的多,讲工作实际的少;物质利益至上,争待遇的多,讲服务和奉献的少;热衷于从事营利性的补课家教活动,甚至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第三是追求个性解放对以身示范,为人师表的冲击,导致法纪观念淡薄。表现为名目繁多的收费,歧视差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关爱学生不够造成厌学,辍学,流失;教师中打牌甚至赌博的现象不少,随意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是非不辨,美丑不分,向学生灌输一些低级甚至有害的思想,毒害学生的心灵。四是素质教育对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检验,凸显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陈旧。表现为墨守成规,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手段和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差,违背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没有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关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加之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上为给与充分的正确引导,教师放松了道德自我修养,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出了偏差,市场经济重视体现个人价值,打开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君子言道而不言利的观念变成了历史,追求个人利益变的时尚。这种价值取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条件下风气浸蚀校园的时候,不能受到有效的遏制。二是道德教育缺乏说服力,劝导力,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要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师德教育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与之适应。然而,师德建设的理论远远落后与实践,迄今为止,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阐述,师德建设中的盲点、疑点多。师德教育仍是老一套,缺乏深度和新意,集中表现为:空洞的说教多,情感投入少;形式主义过场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少;强调奉献精神多,提供物质保障少。三是师德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与激励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标准,谁做得好,谁做的差难以正确评价,师德建设上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局面。先进得不到鼓舞,后进得不到鞭策,调动不了教师自学自修、提高教师修养的积极性。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规范的时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人本思想

即在育人的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育人的社会性,要求教师按一个标准来塑造人,按一个发展目标来培养人,从根本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求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其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做老师的架子,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服务意识

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活动的传统做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校怎么管教怎么做,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按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消费者,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才能算尽到责任。因此,我十分赞同教育就是服务的观点。从这种意义上看,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教师的主客观活动,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原则,就显得十分自然与必要。

(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追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有知识导向、能力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体现为:有求知探究的科学精神;有执着进取坚毅的意志;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敢为人先不惧挫折的首创精神;有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能力。教师的创新精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当前教师素质结构中的薄弱项,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显得十分紧要。

(四)终身学习理念

当今时代,是信息网络时代,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教与学之间已经不只是一桶水对一碗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不是只是惟一的传授者,课堂不只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科书也不只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要严谨治学,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提升业务能力,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五)依法执教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执教是保证教育事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的颁布实施,教育行为由政策主导向法治转轨的条件基本成熟,教育教学无法可依的状况不复存在,当务之急是要狠抓教育法规的贯彻。学校作为教育工作主阵地,是教育执法最重要的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行依法执教,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传授科学知识的摇篮。教师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遵纪守法,以身示范。

社会主义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我认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有三个。其一,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的主体地位,增强广大教师师德修养自觉性,以教师自我修养提高为基础,走自我完善之路。师德,是从教者职业道德的素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必须依靠广大教师自身努力,自觉行动来实现。同时,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水平也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观愿望和追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竞争的压力,师德自我修养的内在要求更加强烈,自学自修,自省自律,自尊自爱,自我教育与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管理网络。学校是开展师德建设最基层的组织,直接负责师德建设目标的落实,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党政工团各司其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方能见成效。其三,建立必要的保障体系。师德建设的保障问题是开展师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建立师德保障体系就是满足教师在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面的需求。主要内容一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全社会要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乐的风气,是教师增强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二是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和权益,但同时也是目前中小学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没有这个保证,教师难以安心执教,师德建设难以收到实效。三是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学校应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积极为教师提供较好教育教学设备和设施,对教师教学教研的创造性工作给与鼓励和帮助,关心教师生活,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师德建设的基本方法是在师德建设实践中实践因时因地采取的一些基本做法,种类很多,大致有这么一些供借鉴。自学自修、环境熏陶、榜样激励、制度规范、监督制约、交心谈心、活动渗透等,这些方法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进一步改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丰富师德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四

师德的评价与激励

评价,一直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师德建设工作一直滞留在一般的号召与要求层面上,没有客观的科学评价,好的得不到激励,差的得不到制裁,很不利于工作正常开展。为此,要在认真总结学校师德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时代性,物质与精神统一性的原则,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和学校师德建设指标体系。评价实行量化,力求具有导向性,指标量化要有有信度和区分度。激励,及教师评价结果的应用,作为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师德评价各项指标源于实践,坚持运用于实践,指导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工作针对性。例如将晋职晋级、任用等物质奖励和评先考核等于师德建设挂钩,开展一年一度的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工作,等等,通过实际运用,树立师德评价的权威,健全师德评价的激励导向机制,实施的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五 问题探讨

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师德问题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化。由于当前教师队伍的管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如在人才市场流动、收入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等方面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特点不是很鲜明和突出,方法上缺乏创新。师德建设保障体系的建设尚待完善和深化,应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如何协同配合等方面继续展开研究。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沟油”、“三鹿毒奶粉”、“毒胶囊”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如何遏止和治理当前道德中一些扭曲现象,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肥沃的土壤上营建新道德模式和道德观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道德新体系,法制建设能否代替道德建设,道德规范的建设能否起到道德人格建设的作用等。不仅关系到道德文明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

从中国建国到现在,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经济萧条、工业不发达、建设滞后到现在的经济繁荣、工厂遍地、各方面建设实施健全。现在的中国不仅能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无论是高端科技还是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大量的产品还远销美国、非洲等国外、海外地区。中国的城市建设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建成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国际知名大城市。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的经济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特区应运而生,为中国的经济加油打力。但是在享受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喜悦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也悄悄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爆发了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假鸡蛋、三聚氰胺牛奶、皮革奶、注水肉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不仅在食品安全方面,在工业和建筑方面也爆发了大量道德败坏的问题:松花江受污染、湘江遭遇镉污染、水体污染之广东北江险象环生、金矿选矿污染、铅污染、汶川灾区重建房豆腐渣工程等,这些问题都造成了生态环境和一些人生活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和牲畜的死亡,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空间。

为什么这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工业建筑问题会在这几年频繁发生呢?其实这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道德规范跟不上有关。市场经济下,一些人,一些商家及一些政府官员为一己私利,不顾大众安危,扰乱和协助参与扰乱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建设安全等方面。

如何有效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经济实业界以及党政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应该有强有力的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手段,有一套系统科学的、保证公平竞争的政策、法律、法规。然而这些还不够,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伦理道德在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凭政策、法律手段还不能从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上为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提供坚强的保证,对于社会腐败现象来说往往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法律、法规对市场竞争者来说仅仅是外在的约束力,对于没有自觉性和责任心的竞争者来说,只要能躲过法律制裁或钻到法律的空子,他能不惜一切,哪怕用生命作赌注去赚不义之钱,象走私、非法倒卖、制造和销售伪劣商品,并严重扰乱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现象,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并非没有明令禁止,可这些不法行为依然屡见不鲜,这并非他们不懂法或不知法,而是因为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了做人的良心,丧失了应有的起码社会职业道德。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有效地处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需要全社会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而仅有法律、法规这种戒律,外在地强制性地将人们的行为纳人到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秩序中

去是不够的。还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宣传和教育,逐步使人们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责任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取得目标和手段上的共识,在真正实现内心自觉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高效的局面。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上,我国对前者的注重程度相对较高且步伐也较快,特别是近期,我国陆续出台了好多法律法规,法制宣传工作也较为扎实普遍,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但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两项基本工程,其中道德建设是一项“软件”工程、基础工程,在这过渡时期,我们仍必须把道德建设的工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决不能用法制建设来代替道德建设,也不能因道德建设而放松法制建设。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使其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及运动的内在规津性,特别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作到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树立止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破除陈旧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步。

第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沦导向,即用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引导人们辩证的认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正负影响,分辨出哪此是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哪些是错误、畸形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促进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道德进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克服那些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又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使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爬坡”,而不是“滑坡”。

第三、建立起真正有法制化、公平的竞争机制。无约束的竞争是导致种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根源;平等的竞争机制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客观环境,也是遏制种种不良现象产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为道德建设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法制荃础和法律保障。

总之,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法治的健全以及国人道德水准的不断提高,将使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第四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服务型的政府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服务型的政府建设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学号:2012010221

姓名:张宏玉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规范政府职能,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贯彻依法治国,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服务型府的建设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贯彻落实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职能,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做到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市场经济以人为本有限政府依法治国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建设有限政府,实现依法治国。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有之。《管子》霸言篇中,曾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①说的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问题。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1

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必须要认清的一点就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对象应当是人民,也必须是人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民生问题,要把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与安全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

(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GDP飞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同样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是不断拉大。对很多普通民众来说,看到的只是政府公布的数据中不断增长的数字,实际上并没有明显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相应地带动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造成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脱节。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切实履行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主要手段。因此,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主要提供市场、企业和个人不愿提供或者是无法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公共卫生与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产业等等一系列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为此,要逐步加大各项社会发展、生态资源、环境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对那些能够帮助贫困群体、失业群体和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新获得机会发展的项目,更应给予优先考虑,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从而真正做到政府为人民服务,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二)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主体在利益的趋动下,往往会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牺牲环境效益来谋取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些列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益。服务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者,应当将协调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发展是为了人能够更好地在环境里生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的环境权益,让人民更加幸福地生活。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在市场经济下,服务型政府必须担负起环境建设与社会建设的职能,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自发性行为,关注绿色GDP的增长,绝不能继续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服务型政府是社会的服务者,市场经济的调控者,而不是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的追逐者。必须转变经济利益即政绩的观念的,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规范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③一个好的政府,必定是一个职能有限的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已经不能担任包办一切的保姆角色,而要从计划经济下通过计划全面控制经济运行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有限性,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市场的作用,做好市场经济的服务者,而不是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

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是国有经济的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想明确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定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是市场经济的服务者。必须改变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混淆现象,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

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但政府却不能是市场经济中利益的追逐者,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服务型政府工作的目的应该是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是谋取经济利益。换句话说,也就是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可与民争利。

2、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应该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主体都是企业,并且主要应当是民营企业。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巨大问题,无疑告诉我们,一种纯粹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并不成功的。一个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市场,无疑是缺乏市场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让政府从经济的主要推动者的位置上退下来,保持经济领域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3、政府是市场经济的服务者而不是审批者。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向政府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自由平等为前提的经济,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与政府拥有平等的对话权。传统的审批型政府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利,政府规制往往会成为维护政府部门利益的手段,甚至还通过设置所有制门槛,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领域加以限制,不但违背了鼓励、支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则,也与市场经济“非禁即入”的原则相左。在新的条件下,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4、政府不是国有企业的“婆婆”,也不是国有企业的老板。必须将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的身份与其公共管理的职能分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但这种职能一旦与其国有企业出资人的角色混淆,政府就往往会在某些领域出现越位,缺位现象,就实际上造成了国有企业与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不平等。从我国来说,政府与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关系不真正理顺,政府职能转变不了,政企分开解决不了,国有银行的呆帐、坏帐率也降低不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经济、政治、社会关系民主化的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此,必须摒弃全能政府的角色,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这些要求和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按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打造有限政府。

三、贯彻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

西方古典政治学家潘恩认为政府“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④而法治的目的,恰恰在于规范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因此,服务型政府,必定是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定也必须是以法治为重要手段的。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机制的运行,市场规则的维护,都是要依靠法制进行的。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必定离不开相应的法律体系的完善。WTO的规则,正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服务型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一种公共意志的体现。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市场经济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实质就是贯彻依宪治国。服务型政府,首先是一个有限的政府。法治的最重要的政治职能就是铲除无限政府,确立和维持一个在权力、作用和规模上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的“有限的政府”。而法治的最高阶段,就是宪政。我国的政府究其本质来说是依据宪法原则建立并按照宪法原则运作,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宪法并按照宪法原则办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政府的权威,确立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市场经济下,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要通过立法改革,推动立法的不断完善,提高立法的数量,改善立法的质量,通过完善法的各项配套法规体系,使法更贴近现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必须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政府行政有法可依。通过立法对政府的权力加以约束,从而保证公民权利,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建设法治政府,还要提高执法水平,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确定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性,政府权力要服从法律的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的内容、法的原则以及法的精神,要既有合法性又有合理性。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强化法律的权威,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人治现象,确保政府对公共权力保持谨慎和防范的态度,从决策到执行都依法办事,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公民自由,实现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①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 ②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卷。

③出自《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④潘恩.潘恩选集[M].商务印书馆,1981

第五篇:新时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新时期下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公务员是是指在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依法履行公职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以及在特定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传统、道德心理意识、道德品质等。它是公务员在行政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公务员所独有的职业价值的体现。公务员职业具有地位突出、角色多样、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等四个主要特点,承担着对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公务员职业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因此,我们必须从关系到全社会反腐败斗争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性。

我国现在阶段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我国现阶段在公务员的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官场潜规则盛行,唯上主义和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严重。中国部分官员不能够坚持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立场,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时不提供真实情况;而应该向民众公布的消息总是以“这事国家机密”、“这事不能说细”等言辞搪塞。

二、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有些公务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而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上级领导说什么就说什么,形成一言堂,下级对上级俯首帖耳,导致权力至上和依附意识的盛行。

三、公仆意识淡化,主人观念逐年上升。在我国,某些公务员在大众面前往往喜欢称自己为人民的公仆,但在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时则成为了人民的主人。这些公仆们不为群众办实事,不讲效率,不负责任,在办事时向群众索要钱财,喜欢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可以看出,新时期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工程。

新时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地位突出。

首先,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社会注意荣辱观的关键。一方面,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其道德取向直接昭示着社会道德取向。所以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切入点。另一方面,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在很大层面上影响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成效。只有我们公务员

职业道德建设好了,才能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全民族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公务员有效履行行政职责的重要条件。公务员如果没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如果没有恪守职责,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道德素养,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形成强而有力的工作集体,因而也不能有效开展工作。

再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反腐败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阶段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关系着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反腐倡廉从根本上讲有两条:一是加强监督与制约;一是加强教育,强化公务员的内在自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把清政廉洁的要求内化为公务员的道德自觉,不仅有助于公务员自身抗腐能力,也有助于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与制约的效能,从双重意义上有助于廉政建设。

最后,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时,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无一不是因为政府工作人员粗劣的态度或者办事效率低效和行政贪污腐败所引起的,这也充分说明加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往往由于人情、面子、利益驱使等问题,违反既定的程序规则、公务员职业道德,严重降低了我国政府的形象。因此,将公务员道德纳入法制化建设之中,将会减少大量的违规操作问题,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现行条件下,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而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所以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决定了依法行政的成败。只有把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搞好了,才能让依法执政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快建设法制国家的进程。

国家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国家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组织管理各项行政事务,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探讨其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下载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剥削

    33年前,一位老人站在高山之巅,挥手洒下了令中国强大的种子,今日早已遍地开花。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就已经在各个领域独树一帜,并且变得越发坚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 摘要:1992年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了出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食品安全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食品安全 摘要: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这个经济、科技、文化高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人们更加从细节方面注重养生,食品问题因此......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作用(共5篇)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作用一种法律的重要性如何,取决于该法作用的大小。我国经济法之所以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在保障和促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论文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中国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 中国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13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成功改革,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本文就加强社会主义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一些浅见,与有识之士探讨和商榷。;一、完善社......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及其借鉴(下)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及其借鉴(下) 朱辉宇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朱辉宇,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日本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