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测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测记录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在工地质保部及安监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鸿大公司逐步形成了体系运行问题,从发现到完全关闭的一整套的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展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及员工生存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向着持续改进的方向发展。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鸿大公司34个重大危险因素基本得到控制;5个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进行生产,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无重伤、伤亡、火灾、交通、机械设备等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低于1‰,职业病发病率为零。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和机械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在公司第一次OSH内审中,鸿大公司查出了一个不符合项,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现已关闭完毕。定时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了各类机械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及施工管理水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2013年5月1日
第二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管理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管理
目的对管理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保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工作的控制。
职责
3.1
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分别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工作。
3.2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工作程序
4.1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4.1.1
技术性监测:技术性监测一般委托外部有关的部门进行。
安全管理方面
――机械安全装置的检测;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测量;
――消防设施和器材以及劳动防护用品性能的检测等。
环境管理方面:
――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
――污水排放检测;
――噪声检测等。
4.1.2
管理性监测:指管理处内部进行的监测,一般包括: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贯彻情况总结;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的统计;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总结;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评价;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等。
4.1.3
被动性绩效监视:主要是调查、分析和记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失败案例,包括:
a)
事故案例;
b)
疾病案例;
c)
财产损失案例。
4.3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4.3.1
对技术性监测,由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分别编制环境和安全方面的《技术性监测项目一览表》,明确需要进行监测的对象、标准要求、监测地点、监测频次、责任部门及监测方法。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技术性监测项目一览表》的要求,负责职责范围内各项指标的定期监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办公室/安全办公室。(风险世界网-RiskMW.com
专业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员的门户网站!)
4.3.2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测量与监视,执行《目标控制程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规定。
4.3.3
管理处每年组织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评价职业健康管理的状况,按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4.3.4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评价,结合每年的管理评审活动进行。
4.3.5办公室组织各科室和单位开展环境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活动,并编制评价报告。
4.3.6按管理处《环境工作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处和各科室各单位负责组织进行日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检查。
4.3.7
各单位分别统计有关环境和安全方面的事故、事件、职业病、财产损失等情况,上报办公室/安全办公室。
4.3.8
相关方的批评与处罚、公众的投诉,责任管理部门按相关方的要求整改完毕后,保存有关记录。
4.3.9
测量和监视记录应真实、完整,具体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4
测量与监视结果的处理
各科室和单位对测量与监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处理,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4.5
监测设备的管理
监测设备由责任管理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送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并保存检测鉴定证书,无明确规定的要定期进行自检。具体按照《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相关文件
5.1
《目标控制程序》(HBQY-CX-01)
5.2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控制程序》(HBQY-CX-02)
5.3
《记录控制程序》(HBQY-CX-05)
5.4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控制程序》(HBQY-CX-08)
5.5
《不合格控制程序》(HBQY-CX-20)
5.6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BQY-CX-22)
5.7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HBQY-CX-23)
5.8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HBQY-AH-01)
5.9
《环境工作管理办法》(HBQY-AH-02)
记录
6.1《技术性监测项目一览表》(CX-18-B01)
第三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公司一直以“安全第一 遵章守纪 保障健康 持续发展”为总的管理方针,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生产经营的首位,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注重员工职业健康,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并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安全和健康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人身死亡事故(含中毒)为零;
重大生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轻伤总人数≤3人
一、方案目标实现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遵守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针对各分厂、工段的生产特点,各部门的工作环境,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分厂、部门,最终至个人,以达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2011年期间未发生人生死亡(含中毒)事故;未发生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未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未发生职业病;轻伤事故人数为2人,达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二、风险控制、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各分厂、部门均对各自的生产工作、办公环境的危险源情况
进行了辨识,经LEC=D方法评价后,摘录出重要危险源,并对重要危险源进行方案控制。编制的方案控制措施合理、有效。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成立了安全委员会。各分厂配备了专职安全员,部门内有兼职安全员,公司的取证安全员数量为21人,符合焦化企业每百人中有两名安全员的要求。一直履行对新进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满足新进员工进行72小时的安全培训课时,老员工每年24小时的安全培训课时。公司加大对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
针对部分重要危险源,制定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三级(分厂级应急预案、公司级应急预案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采取逐步升级的方式,即当有应急需要的时候先进行分厂级应急预案,需要扩大应急的时候进行公司级应急预案,当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时候进行综合应急预案。对部分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并作应急演练记录。对于未进行演练的应急预案,于2012年进行演练并作好演练记录存档。
四、工作沟通
公司安环部每月组织各分厂、部门安全员开安全例会,对上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月的工作提出计划。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协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公司能够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办法,并用红头文件全厂公布。
第四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自项目部成立以来,为了确保项目部施工生产和活动场所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本项目部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提高本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真的策划,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该体系的顺利运行。
一、方针目标实现情况
本单位能坚持以人为本,认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文件的精神,努力实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针对各工段的生产特点,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工段,到个人,以确保公司总目标的实现。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员工因工死亡事故;没有发生员工因工致残和重伤事件;没有发生任何责任重大事故;无员工职业病发生。所有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实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二、风险控制、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针对识别评价出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都进行了控制,控制的办法措施得当、有效。如:本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员。项目部制定了安全计划,并且与公司签订了关键指标(KPI)考核责任书。坚持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施工前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到位,收到较好的效果,针对重大危险源本项目制定了管理方案。本项目部还加大了对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意识引导、沟通和协商
本项目于每月第一周周一早上召开全体项目员工安全大会,大力宣传安全防护知识,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并且于每周作业长会议上听取各作业长汇报的各工段安全事宜,发现问题及时磋商,及时解决。
四、应急计划的落实情况
针对重大危险源或潜在危险,本项目部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对其中部分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演练。不足的是:对应急计划中的个别物资准备不充分,部分应急资源配置不够,需进一步加强,抓好落实。
五、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本项目部能够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且能高度贯彻公司精神。以公司精神为指导思想,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办法,且于安全大会上公布。
*********公司
2011年7月12日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一、管理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为顾客、为职工、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财务部结合本部实际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下列两方面: 杜绝重大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减少职业危害,工作区环境管理达标;
二、管理方案
管理者代表负责或其指定人员负责组织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确定重大风险;各部门负责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处级部门;
职业病主要体现在电脑辐射造成干眼病;重大火灾事故主要体现在电闸箱、刀闸等处无安全标志及用电超负荷等。
针对职业病我们要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造成职业危险的场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针对重大火灾事故我们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消防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并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演练教育。由此我们制定以下方案
以人为本:以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为基础,达到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预防为主:以预控为主要手段,达到控制目标;
技术创新:以安全技术创新推动安全管理水平上等级;
管理创优: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创国内一流水平。
三、管理措施
1)各单位对电动工器具均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并做了检验标识。
2)各项目部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箱式变和漏电保护器的性能,漏电 保护器的性能和灵敏度
3)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
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4)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出具
安全评价报告。
5)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
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6)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7)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我们要坚决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周围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安全工作。以达到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目的。
评审报告
1评审时间:
2012年4月5日
2评审人员:
财务处各部门负责人
3评审依据
《内部评审计划》、《职业健康管理手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
4评审目的:
根据公司领导指示,从优化管理体系,节约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角度考虑,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为顾客、为职工、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财务部结合本部实际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次管理评审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的现状:
5评审内容:
1)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隐患
2)传染病职业病发生率
6评审情况
根据今年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用电安全方面还是比较尽人意的,主要电器上都贴有安全标志,对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普查也从未间断,员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7 培训
财务部充分利用网站、标语、报刊、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文件学习、宣贯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