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0:5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第一篇: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摘要:社会需要人才,职校生就是即将跨入社会的技术人才,语文水平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如何重视和加强对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呢?

(一)观念上认识到职校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改变旧有的重专业轻语文的观念和行为。

(三)将终身教育的观念深植于职校生心中。

(四)重塑新型师生关系,要运用新型教堂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拓宽视野。

关键词:职校生语文素质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

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希望。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强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思想。政策上有所倾斜。2006年开始在经济上对职校生实行生活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初中生就读职校的热情。但是,学生招来了,还得能够留得住,这就看我们职校老师的本事了。这个事业事关重大,小到一个孩子的发展前途,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职教工作者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可现状呢,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理想状态。

2002年5月,各职校二年学生接受了省文化课的会考,这“会考”来得好!结束了以前职业学校教育的无标准化,结束了职校生学习自由散漫的“混文凭”状态。正如一会学生会考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要是都能像会考前这样,肯定能学到东西”。有了“会考”这一“紧箍咒”,职校生就能重新修订学专业课、文化课的心理观念误区。从03年开始,会考权限下放到各地市,形成为一种会考制度,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学管理、教材、考核,还是教学方法,与职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还不匹配。由此,我想对职校语文素质教育说:“要重视、要培养、要提高。”

如何重视,如何培养和提高?

一、冷静分析现状,积极思考对策:

(一)影响职校语文素质培养的不利因素:

一是人们观念上的认识误区:

由于我国多年来人才观、教育观的偏颇,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持先普高后职校的升学择校观,在客观上使得职校生综合实力起点整体上比普高低,且语文基础先天不足的也居多。再者,一些职校生及家长或多或少认为,既然上的是职校,专业课的重要性当然是无可置疑的。语文课嘛,只要会认字写文章即可,反正今后就业在国内,打点折扣没关系。不少学生对本专业以外的课程和事物漫不经心,甚至不屑一顾。就在职校管理层和教职工中,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着一种纯专业的教育观念,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功能,有意无意地误导学生一味地偏重与专业对口的相关课程,纯功利纯工具意识偏向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心理想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职校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国家和政府观念影响着政府行为,对国民的学习和就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民众的观念又决定他们的行动,上行下效,全国一盘棋,观念上接受了,效果就出来了。全社会在求学和就业时,能不唯文凭而论,而是看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认为上职校是丢人的事,而是一种正常的学习途径,是适合个人情况的选择;就象走路一样,你选择走大路,我选择走小路,没什么感情色彩之分。像吃饭一样,有人吃大鱼大肉,有人要吃清淡的萝卜白菜,只要对他的胃就行,是无可厚非的。

二是学校和教师方面有偏失、有差距:国家关于职业教育还不象国外那样形成完善制度,职业教育在执行中,学校和教师都重视不够。虽然职校语文教学在教材编订、教学要求、考试考查等方面已经形成一整套渐趋成熟的体系,如语文作为文化课必考科目与毕业证挂钩,在对口升学中语文占五分之一,语文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继续深造;但有些学校对职专重视不够,课时分配与专业课比例失调,课表安排也不尽合理等;教师在教研教改上缺乏交流和创新,大多是一学期上一、二节“公开课”,很少“走出去”、“请进来”的横向交流学习,教学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阶段,对

能运用自如者不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陈旧,观念与知识跟不上,视野不够宽阔。

三是职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生产学习科研结合不够。我国还没像英国等发达国家那样,校企合作紧密,注意了教育培训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职校生绝大多数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而无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因此学生全面素质得不到提高,如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在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责任心、敬业精神、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如果哪所职校有联办企业,那么,在招生时就有亮点,就能吸引大量生源。

(二)发展职校语文的有利因素: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国际化,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尤其是产品质量,是入世后遇到的最大挑战。产品质量可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产品质量的保证,就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大量的素质水平高的中、低层应用型技能人才。而我国技能人才严惩缺乏,尤其是高级技工、技师,由此,引发了“一汽”给技工奖励汽车,上海高级技工年薪16万的新闻。近几年从上至下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在这环境上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日益突出,学汉语已成为一种热潮,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国职校生没有任何理由不赶紧学语文,学好语文。

二、如何重视和加强对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呢?

(一)观念上认识到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全社会修正观念,上到国家领导下到普通百姓,都来重视职业教育。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早已抓职业教育,并推行终身教育。如,英国职业教育种类繁多且质量高,有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备,“德国制造”闻名全球,其职业培训功不可没;澳大利亚有完善的职业培训网络,TAEE既能就业又能深造,等等。

其次,“大语文”的观点不仅仅适用普通的中学生,也适用于职业学校。语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基础的素质,语文素质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关系很密切,它渗透于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社会关系、工作、生活及婚姻家庭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格调高

雅的文章精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文中的思想、志向、人生哲理、道德情操和审美追求等;习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健康的个性。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学校传授学业和技能指导,企业提供实习场地甚至就业的机会,理论与实践就相结合了。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也符合我国作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实。希望国家能有更多机制鼓励、促成校企合作,这方面多向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多取经。

(二)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改变旧有的重专业轻语文的观念和行为:由于重专业轻基础学校,技术轻集体主义的偏向,使一些职校生畸形发展,虽然专业课学得认真,考试也不错,但说到学语文、写作文时头就很大,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社交能力自然就跟不上。有的参加面试难以和考官作基本的交流,有的写不好一封像样的自荐信;有的即使勉强就业了,由于语文基本功不扎实,连一篇起码的生产总结也写不了,当然就制约了更高的发展。早在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所以,只有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并举,才能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由此可见,只有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全面而良好的职业素质。例如:2002广州招聘会上就不太注重文凭,更注重应聘者的技能,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精神。而今社会发展更快,职校生所学专业多,变化又快,没有良好的语文素质作基础,是缺少自学能力的,难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也是难以很好地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就更别说服务祖社会了。“语文是各学科之母”,不仅使我们工作生活中听、说、读、写样样能,而且能使我们拥有学好其他专业及其他一切课程的工具。要让学生能更理性地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当然“会考”只是一种促进学好语文的动力,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将终身教育的观念深植于职校生心中。世界发达国家抓职业教育并推行终身教育。他们都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并要求社会成员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学习新知,充实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21世纪,我们的职校生不仅要学教材中现存的知识,还要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的更新的每个人终身的任务。语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终其一生的事业,学校的语文课要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从职校生语文起点低、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实际出发,创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弹性教学和分层教学,采取一些简单而易学易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如把知识编成顺口溜;课前1~3分钟口语训练;课堂上的即兴发言、讨论;把身边的人和事,国家大事、国际形式带入课堂 ;课后的编故事比赛、谜语竞猜、诗词背诵等擂台赛等活动;比如,2008年美国的总统大选结束,奥巴马当选为第44任总统,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改写了“颜色神话”,非洲裔的奥巴马当选为新总统,就是改变了历史。我把这个消息来入课堂,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学得很有劲。根据学生喜欢明星的心理,把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人物明星的成长故事讲给他们听,既引起学习的兴趣,又于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了人生教育。当然还要适时介绍一些课本外文章精品和科技知识,扩大知识面,从中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从被动到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不会学到会学,活到老,学到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受益终身。如把职校生比作一个产品,那么,专业技能是内核,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文化课就是外包装。有了好的质量,还应该有一个漂亮的包装不是?

(四)重塑新型师生关系,要运用新型教堂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拓宽视野。二十一世纪是人性化,从追求平等,追求民主、自由的时代。师生

要摆正心态、摆正位置。“爱心——教师素质的灵魂”。教师要有满腔的爱心,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要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宽容、爱护、鼓励,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拓宽视野,使自己不仅仅是一桶水,还要是一河水,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水平。学生也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多学习,多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现在是真正的信息时代,好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手中都拥有能上网能阅读的手机,正确地充分运用,会有助于语文学习的。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轻松学语文,愉快学语文,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有效地提高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要结合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还要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获得乐趣,感受语言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只有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使职校学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推荐]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蒋运钧主题类号:G53/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号 】1-1223

【原文出处】《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010

【原刊页号】14~17

【分 类 号】G53

【分 类 名】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200101

【 标 题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 作 者 】蒋运钧

【作者简介】蒋运钧 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

【 正 文 】

当“创新教育”这一教育界强势话语纷涌而至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创新素质在职校生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到底如何?假如重要的话,其培养方法和途径又应如何加强和改进?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一、关于职校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之一:创新素质对职校生来讲是不是一种奢侈品?

“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力教育”等等字眼和话语在职教领域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长期以来这些话语却难以形成“滔滔之势”,所谓的“创造力教育”只不过是某些教师偶发的灵感,或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对多年来职业学校“创新教育”所走过的路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1)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2)谁都不反对进行创新教育,但谁都没有把它列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相反,在高等院校、普通中小学中,创新教育却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什么在职业学校推行创新素质教育“难”?千难万难,难在“专业技能培训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双重困惑,这个困惑的背后是职教的“高移”与“低就”。所谓“高移”,就是职校生要不要具备一些高层次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较高层次的写作能力”、“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所谓“低就”,就是指当前职校生就业的唯一去向是生产第一线,他们只要掌握好娴熟的专业及相关岗位技能即可,至于“创新素质”这一高层次的问题对于职校生来讲是一种奢侈品。职教到底是要“高移”还是“低就”?笔者作以下探讨。

1.“知识经济”强调的是: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如何通过人们创造性的转化,而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事知识产品研制与开发的少数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大量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事知识产品生产、管理与推广应用的高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比如:在“知识创新”活动中,除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创新及重大突破性创新以外,还有一类就是耗资小、费时短,创新成果的技术突破性虽然不强,但比原有产品有更多的性能、效益及广泛的市场需求的螺丝螺母型创新活动,这类创新活动所需人才,绝大部分应由职校毕业生来承担。因此,职校毕业生具备相关的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2.由于中国人才的“高消费”,许多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都有大学生与职校毕业生共同竞争。而且由于高等院校对“技能掌握”的日益重视,职校生的“技能特长”优势日渐消失,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职校生所缺乏的高层次素能,成了制约职校生就业的“瓶颈”。

3.职校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都有获得社会声望和别人尊敬的心理需求。因此职校生就业以后肯定会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一旦要“发展”,仅仅拥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发现能力等关键能力,因此,从终身教育的要求出发,我们要关心职校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应加强对职校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4.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需要创新。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活动是创造活动。”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性本不是一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和轻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不能因为职校生基础较差、素质较差,而过分低估学生的创造性。过去我们正是由于过分低估和轻视学生的创造性,因而导致了“一言堂”、“最好的课堂是静悄悄”等现象的产生。其实职校生需要创新,也能够进行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健康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创新素质对于职校生来讲,并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之二:培养创新素质,要不要重视人文教育?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人文教育的功用主要被限定于“陶冶情操”或“寓教于乐”的框架之中,很少有人把人文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在职业学校尤其如此。许多人文课程、人文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生把哲学、历史、文学视为副产品甚至笑料。我们姑且抛开形而上的影响不谈,就形而下的影响而言,这种对人文教育的淡漠,导致了学生许多素能的缺失,比如:个性不强,想象能力、直觉能力贫弱,情感枯竭;重理性思维,轻感性思维;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重科学技术,轻价值判断。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史上有许多大科学家凭直觉、灵感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生动事例,他们往往在长期理性的科学思维基础上凭借感性的创造力获得革命性的科学成果。在文艺领域,这种感性、直觉、形象的思维能力对于文艺生命力的扩张就更为重要了。具体而言,人文教育在哪些方面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呢?

1.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首先,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也就意味着培养人的创造力。其次,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人把事业、工作、学习从生存层次拓展至生命层次,也就是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从而激发无限的激情、灵感、动力。

2.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力的培养则离不开人文教育,尤其离不开文学艺术教育。爱因斯坦讲得好,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从想象开始的:人类如果以与光速相等的速度飞行,将是怎样的情景?

3.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个性。创新的主要特征是特异性、独立性,没有个性的人,谈何创新能力?谈何打破常规?而人文作为一种学科而不是科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各种精神与价值的熏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存方式、思维方式。

之三:创新是不是一种技能?

由于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技术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时候,许多人把创新素质看成了一种技能,具体表现为:(1)用技能培训的方法、程序、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用技能培训代替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技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3)用技能水平的高低评价创新能力的高低。那么,创新究竟是不是一种技能呢?教育学博士黄全愈曾经作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技能比喻成“画像”,画像水平的高低是看“画得像不像”,如果谁画得“一模一样”的话,那说明他的技能水平高。但创新不是这样,它不是回答“像不像”,而是回答“好不好”。“好不好”也就是看符不符合某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司空见惯的,而是与众不同的,比如印象派绘画、立体派绘画,它们是如此地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像,但你不能说他们画画的水平不高。由此可见,创新与技能不是一回事,技能

重在应用,创新重在改变,技能是永远不能代替创新的,用技能代替创新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当前的职业教育就存在这种情况。由于把创新当成一种技能培训,导致了许多教育误区,比如:(1)教师像培训技能一样,想方设法地寻找各种具体可行的方法、程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创新是不能“教”,而只能慢慢“培养”的。(2)容易忽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技能型因素的培养,从而使创新教育犯上了一种“偏食症”,最终导致创新教育的畸形发展,使学生难成大器。(3)认为技能培训本身就是在培养一种创新能力,用不着再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评价模式等方面着手进行了。其实创新教育是一种体系,绝对不能挂一漏万。

之四: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不是排斥和摈弃知识教育?

回答是否定的,诚如大家所熟知的西方格言所言——空袋不能直立,但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辩证地看待“创新素质的培养”和“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前职教领域中的“知识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重知识的专业化,轻知识的基础化、全面化。(2)重知识的短期实用性,轻知识的长期效用性。(3)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4)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怀疑。这种教育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原因有三:(1)创新能力的形成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美国曾对1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等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职校生的重理轻文、专业的过分细窄化,对知识面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2)创新能力强调怀疑、批判精神。但在职业教育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素质差,哪有能力提出什么创见,所以很多教师将自己视为知识的绝对权威,在教学上没有民主性和平等性,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膜拜,这种膜拜是一种无形的和不自觉的,它压抑甚至泯灭着学生的创造力。(3)创造能力的形成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元知识的掌握,一个缺乏一定基础知识的人一般是不能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创造活动的。职校生重实用知识、轻元知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创新素质的培养对知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排斥和摈弃,我们既要看到知识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又要看到创新素质培养需要加强对元知识、综合知识的教育;既要看到职校学生基础差,需弥补知识的一面,又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

二、解决的对策: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浇灌、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对策一: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职业教育同其它类型的教育相比,较注重“物质”层面的教育,这本业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忽视精神物质的反作用。现在美国已经提出“让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这个观点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企业已往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所以,当前的职业教育千万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教育,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尤其应该如此。因此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精神层次方面的培养,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1.强化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在领导水平、教学质量、学生成绩评价方面都应突出创新,不仅把创新作为评价中的“一分子”,而且还应作为评价中的“核心”。

2.在课堂专业教学及实践实习中,注重引导学生明白:创新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告诉学生:知识是手段、工具,创新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4.启发学生: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无限的,生命因创新而闪现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5.注意学生独立性、果断性、好奇心、文艺才能、意志品质、幽默感、求知欲等创新人格的培养。

对策二:合理加强人文教育

如前所言,人文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课程、教材建设到教育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许多违背人文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需要予以改进。

1.改革现行的人文课程教学方式。现行的人文教学普遍都是用以认知分析为主的理科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的,那种条分缕析的讲解,把生动、形象的人文内容变成了僵死的教条。而人文课程应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为主。

2.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人文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开设一些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可以不受班级、年级、学期课程安排的限制。

3.加强对学生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4.开设人文讲座,营造校园人文氛围。举办的人文讲座应该做到:主讲者权威化,活动系列化,内容现实化、针对化等。

5.在考证种类方面,予以拓宽。比如我们可以向华中理工大学学习,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取得汉语水平的合格证书,才准予毕业。

对策三:构建“多向回一型”教学体系

目前以“统”(统一性教学)、“独”(教师独占课堂)、“死”(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多向回一型”的教学体系,在这里“多向”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工,促成课堂多向(师生、生生、社会-师生-社会)局面的出现;“回一”是指从以教师为中心回到以学生为中心。“多向回一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多向回一型”的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扬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2)开放性原则。要突破学生的情感防线、心理防线,使学生的心态自由开放,不受压抑;要让教学内容在“社会-课堂-社会”三元制式的模式下运转;要尊重学生的创见,不能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

(3)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做法,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4)批判性原则。鼓励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提出挑战和怀疑,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2.“多向回一型”的教学模式。以接受性教学模式为基础,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过程教学模式的特长和优势,穿插交融,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究的能力。

3.“多向回一型”的教学手段。利用以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从学校课堂这个固有的领地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学内容、方式更加丰富多采和富有吸引力。

对策四: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

培养创新素质,不仅要“教改”,而且要“学改”,这种“学改”不是改良,而是革命,要革掉“被动学习,以教师为核心”的命。过去的许多教育教学改革,都是紧紧地抓住“教师”不放,无论是制度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评价考核、课堂教学等都绕不开“教师”这个挥不去的情结,但“学生”呢?却很少纳入改革的视野,好像他们完全是一张白纸,等教师们去描画。我们完全忽视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哲学原理。其实,学生心目中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模式、思维模式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教学中经常出

现这种情况:当你要学生写一篇小论文的时候,他们宁可去做选择题、问答题;当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学生唱主角的时候,他们感到极度的不适应,甚至认为老师是在偷懒;当你在为某种“思想”而慷慨激昂的时候,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反问你这有什么用。诸种现象皆表明:“学改”已势在必行。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习,所以“学习革命”无疑应成为“学改”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主体改革方向。

1.建立以专题研究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断设计具有争论性、实践性、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和内容,或个人学习,或小组研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给学生以协助和指导。

2.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要把学生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可以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给予一定的课题或论文,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

3.建立问题导向型学习模式。教师设计出一些问题,大家围在一起讨论,开展辩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只扮演教练的角色。

4.建立完全自主式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经过选择后,学校及教师提供各种资源,必要时聘请校外人士给学生以指导。

对策五:构筑多元评价模式

1.建立“思想性”评价模式。创新活动是一项思想性、观念性很强的活动,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思想是老子,创造是儿子。”所以,思想上的熏陶,观念上的启导,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普遍对认知、应用比较重视,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元创性的东西比较淡薄,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建立“主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回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改变过去以逻辑性、目的性、主次性如何为主要权重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

3.建立“实践性”评价模式。在评价中引入“实践”概念,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在评价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一是不能过于狭窄地理解“实践”观念,把一些“人文”性质比较强的写作活动、讨论活动、思考活动、研究活动等排除在外;二是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而应该拓宽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

4.建立“科学人文整合性”评价模式。当前的教育评价比较注重科学性、逻辑性,但对人文性却比较忽视。比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再如,在创新活动中比较注重技能性质比较强的科学活动,像修理、制作、小发明等,但对金点子、小论文等人文性质比较强的创新活动却不太重视,甚至认为它们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活动。其实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

第三篇:职校生观察力的培养论文

【摘 要】 培养职校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我们职业学校的主要目标,而培养观察力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显然,努力培养职校生的观察力就理当成为了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培养职校生观察力的过程中,我们又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笔者就生产实习过程中如何加强对职校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几点肤浅的看法:①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②培养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兴趣;③选准生产实习的方法;④提供容易观察的生产实习的材料、增加材料的可比性;⑤使用形象、规范的语言;⑥启发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积极思维;⑦加强学生个性化心里特征的培养。

【关键词】 职校生 观察力 培养

努力提高职校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何而来呢?那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人除了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一部分动手能力之外,绝大部分动手能力的获取和提高只能靠后天的培养。我们知道,人们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就是基于自身的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观察,由此可见,观察力是动手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努力培养职校生的观察力就理当成为了我们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

顾名思义,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而观察又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无疑是要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无意观察只是对有意观察的补充。有意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造、教育实践都需要对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职校生的学习过程、动手能力的获取和提高的过程何况不是如此呢?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更是职校生学好专业技能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中,培养职校生观察力的过程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生产实习中,尤以生产实习更为关键,笔者就如何在生产实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

在引导学生实习前,要有充分的准备,熟悉实习对象的有关材料。一方面在平时教学、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辨证唯我主义教育;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科学的态度,逐步学会真实地、系统地、周密而精确地观察,特别是认真地观察实习的材料、实习的设备、实习的步骤、实习指导教师的示范操作。养成在观察中运用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从各种扑朔迷离的观察对象中,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理论的分析,明辨是非,分清主流和支流,不为片面的个别现象所迷惑。培养学生生产实习的兴趣

兴趣的浓厚淡薄,对知觉的选择性和完善性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职校教师尤其要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身的特点,善于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好适合自身的专业。学生选择好专业后,我们要及时进行热爱专业的相关教育,要知道,兴趣和爱好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要教育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处处留心不放过细枝末节,养成了细心观察的习惯,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观察的兴趣主要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在观察中,若能让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属性、新的境界,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准生产实习的方法

3.1 要真实,就是要真枪实弹地练。要诱导学生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们的生产实习就是在为客户生产产品。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认真、仔细对待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也是未来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真实的观察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陶冶,良好学风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

3.2 要有序。学生在自己动手实习之前,必须先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进行。对于所有的生产实习活动,还应先制定出较详细的实习计划。生产实习之前,先指导学生确定合理的观察顺序:是先整体后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即先对整体进行初步的,一般的认识后,再对观察对象的局部进行较细致的观察,从而对整体对象有一个较全面的较正确的认识。

3.3 要深入。生产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尤其对于生产实习设备相对较少的学校。观察的周密、细致、深刻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只有深入的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对于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往往观察不深入,让他们自己动手时就不会做或乱做,更找不到操作的技巧。

3.4 要比较。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逐渐促进思维活动。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工出的工件质量不同,使用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我们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更要适时提醒学生在观察中注意比较。每一堂生产实习课结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和相互交流。

3.5 要写生产实习报告和观察日记。我们要求学生每一堂实习课结束后,一定要认真填写实习报告和同学间相互讨论。教学活动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和自己动手,一次又一次的比较和总结,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就会得到巩固和提高,观察能力也随之提高。提供容易观察的材料,增加材料的可比性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提供的材料要便于学生观察,应尽量符合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对象和背景差异越明显,感知越清晰,如教学中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粉笔,使用活动的教具,演示实验,放录像片、幻灯片等,会使对象更易被感知,进而观察更迅速,更完整。形象化语言的帮助

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是用词语来表达的,形象化的语言对学生迅速而完整地感知对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可以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更好的对事物,对人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把观察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好地理解观察的对象。形象化的语言,往往是和丰富的联想结合起来的,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就会意境深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还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实际生产过程的口语,比如口诀、顺口溜等,来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和记忆。启发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启发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动手,再一边动脑积极思维,只有这样手脑并用,同时进行必要的比较,分辨事物之间的异同,掌握变化规律,才能有效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

谦虚、诚恳、耐心、细致的品格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探索事物奥秘的习惯和兴趣,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对于学生就业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认识自然的手段大大增强了,同时,也要求人们的观察水平观察能力随之提高,所以,提高职校生的观察力显然成了我们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孙时进.心理学概论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李玉斌.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

第四篇:职校生思想品德调查报告

职校生思想品德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职校生生源素质逐年下降,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调查对象:西安综合职业中专学生

调查内容:思想品德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附件见后页)

我校由建校初的百十名学生到现在1000名学生,但相应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给我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各班主任及政教处疲于应付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职校教师应正视学生现状,分析成因,研究对策,共同探讨现代化职校管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还不甚理解,特别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来看待。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条件,可靠的办学信誉,严格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信誉。我校占地面积4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达1000人,20个班,4个专业,但生源广、杂,学校存在专业多、班级多、学生多、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低。就此情况,我自2007年3月初至4月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应该说职校生主流是好的。有81%的学生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职校生的结构较之普通中学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有19%的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道德、理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状况的表现

社会上一致认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朝中,当代中专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他们拥有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切齿痛恨腐败、贪污,他们愿意参与竟争,有报效祖国的雄心大志;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敢说敢做,敢于实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中专学生的思想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纪律学习舆论生活道德理想

自觉10.4%主动27%敏感30%节约8.9%高32%明确28%

一般79.6%一般47%一般63.5%一般78.1%一般43%一般40%

放纵10%被动26%漠不关心6.5%享乐13%低25%模糊32%

1、10%的学生纪律上放任自己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部分学生却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

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上学就来,不想来上学就不来。吸烟、酗酒早恋、泡网、盲目冲动、争强好胜。

2、26%的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古人便有悬梁刺股、凿壁引光、程门立雪等求知好学的佳话。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来学校干什么。对职校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职校而去普高了,还有的认为通过职校考升入的大学出来也是没有出息的,于是便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懒散,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甚至说我从小学开始从来不需要交作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考试时睡觉、画画等。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显。

3、30%的学生易为不负责任的舆论所左右

当代职校生对政治问题很敏感,他们关心社会变革和国家的命运,关注国际国内形式,往往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再一起。但是有些学生对政治学习漠不关心,特别是对上政治课或参加政治思想教育总是无精打采;个别学生甚至对国际、国家近期发生的大事一问三不知,这样就造成了他们思想混乱,是非不清,做人目的不明确的状况;甚至有的学生对班上出现的好人好事不持支持态度,而是讽刺挖苦以至班级正气抬不起头;有些学生善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人生价值上体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只求索取,不求奉献,怕苦怕累等。

4、13%的学生在生活上追求享乐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家长“宁可自己节约点、苦点,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观念的影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埋怨条件差、要自己打扫卫生、清理房间。连蒸饭放多少水都不知道,棉被和衣服存起来拿回家让父母洗的学生也不计其数。生活浪费贪图享受,经常向父母提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互相请客、做生日、买高档服装、化妆品、互相攀比、虚荣心强。

5、25%的学生乐于助人和道德水平不高兼而有之

职校生渴望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来表现自己,羡慕英雄行为。可是他们本身也存在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表现为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打架斗殴。违反校规;不分美丑,他们评论起港台的影剧节目或演唱起流行歌的同时,一些腐朽的东西也来到我们生活中间,就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近来的同时,也飞进了苍蝇,精华与糟粕一同涌入,对思想道德、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职校生来说难免良莠难辨。

6、32%的学生理想模糊与现实性相伴

职校生有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将来有所作为,能干一番大事业,同时又缺乏信心和行动,常常让人琢磨不透,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但是,他们在渴求成功的同时,缺乏为成功辛勤耕耘的心理准备,没有为成功而奋斗不懈的毅力。对自己设计的理想,其现实意义以及实现它该如何努力考虑甚少,往往走向两个极端,顺利时盲目自信,不知道自己都能干什么,有多大的能力,而失去务实精神;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否定自己的一切,而陷入自卑的境地,就感到理想在现实中落空了。因此灰心丧气,不求上进,对一切感到索然无味。

二、职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缺陷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现阶段独生子

女居多,不少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过分呵护迁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造成了独生子女难管教的局面;一般来说,父母不合,家庭崩溃(指父母离婚或因故死亡),父母长期外出经商、办厂,只顾自己赚钱,不顾好子女教养的“守财奴”和学生不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2、社会因素

社会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综合体。中学生正处在“半成人”的尴尬时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健康的、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作品不多。个别学生经受不住社会上黄色的或黑色的毒害,造成精神上的颓丧和创伤,不健康的东西对缺乏免疫力的中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起负导向作用。

3、学校因素

职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形式任务课、德育课的教学时数来弥补德育功能的不足,而不善于德育与人文及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习惯与通过批评、禁令、惩罚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行为,而不善于强化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等。这些传统的德育方法对于解决新形势变化引起的学生思想深处的“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由与与纪律的关系?”、“如何尊重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疏通引导?”等困惑问题有局限性,致使教育工作难以大见成效。

三、职校生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管理对策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重在建设。但首要任务是抓好住旋律的教育,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对职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加民族自尊、自强的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遵纪守法观念。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危基础,大力开展信念理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正视现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

存在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学生都是初中阶段的双差生,双差生平时听的较多的是批评、训诉、讽刺和嘲笑,往往失去自尊、失信,比较自卑,自暴自弃,对教师存有疑惧心理,逆反心理。因此,首先,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施之以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才能消除隔膜,打开心扉,与教师推心置腹,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承认错误,增强改正的勇气。其次,教师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火焰。再次,应有意识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挖掘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

3、加强服务周制度

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也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学生管理的最终效果。今年下半年,我班在原来值周班的基础上试

行劳动服务周制度,实践证明试行劳动服务周制度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一项新举措,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良好实践。“劳动服务周”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推动校园文明礼貌新风建设。

4、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

随着职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上学缴费、双休日、自主择业等情况的出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人性化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中专职业学校再也不能无视学生个人的利益需要和情感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首先要根据当代中专学生思想开放、知识广泛、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要注意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加强新科技、新理论的传授,培养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次,要特别加强应用知识的教学,注意应用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每个职校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而且具有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再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另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增加重点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5、加强周边环境的净化力度

职校生思想品德观念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大环境。首先,要建立跨行业、跨系统的横向教学模式,开发德育资源。可以搞“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从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入手,依靠公安部门净化校园环境,用宁静幽雅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美好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其次,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努力改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

针对以上调查情况和分析,我认为职业学校应摆正德育位置,正视生源现状,继续探索现代化职校学生管理模式。多鼓励少批评,以动制动,防治结合,多方协作,齐抓共管,向高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人们说,现在的中等职校生难管、难教、是没有希望的一族,应该说这是教育的不足。我认为,只有失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职校学生,我们教师有的不应是叹息、失望,而应该是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爱心。

薛菊婷

2009年10月

第五篇:职校生实习总结

职校生实习总结

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20日,我xx职校财经部96名学生去到中山xx实习,两名老师驻厂陪同管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本次实习,关于实习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没有学生提前辞工,全部学生都坚持到了最后

2、全体学生基本都能按要求做到23:00之前回到宿舍

3、寒冷的天气中没有热水冲凉都能坚持

4、这一个多月之中,多数学生能够坚持不回家

5、学生对于上夜班没有什么怨言

二、不足之处:

1、中介传达的用工信息与厂方实际要求存在误差,为安抚学生安心实习增加工作难度

2、学生普遍表现一定的娇气,不够吃苦耐劳,对于加班埋怨较多

3、实习过程中学生请假、旷工现象出现不少,特别是女生的旷工较多(由于加班太多,休息时间太少,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都不能保证,所以她们就旷工休息)

4、多数学生个人生活费花销计划不周,向老师借钱现象普遍

5、天气寒冷,学生生病感冒现象较多

三、经验和心得:

1、实习最好是学校与工厂直接联系,传递信息更准确,沟通更通畅。

2、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那么实习过程之中的问题也会更少。

3、实习活动之前,学校最好能派老师实地考察一下工厂的具体情况及用工要求

4、实习工厂最好有相当的规模,厂区内的各种生活设施完善,住宿及管理规范

5、实习最好实行整班编制集中实习,班主任随同管理

6、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充分做好如下方面:

1)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带着吃苦的心走入工厂

2)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工厂的行为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

3)制定并学习《实习纪律要求》,例如不能迟到、旷工,有关请假手续,每天晚上回宿舍的时间要求,指定宿舍舍长负责本宿舍的卫生及纪律管理、学生个人行为规范要求等

4)制定实习奖惩方案(迟到和旷工可罚款,全勤和优秀可奖励)

5)学生签署实习承诺保证书

6)充分开展实习安全教育(工作、财物、人身)

7)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确自己实习的目标

8)登记全体实习学生的电话号码(个人、父母、家庭)及QQ号

9)事先对学生详细、准确地说明实习工厂的工作、生活、工资等情况

7、驻厂管理老师最好是班主任,并且男女老师都有,方便对男生和女生的宿舍进行管理

8、驻厂管理老师每天至少进车间巡视学生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

9、驻厂管理老师每天晚上在学生该就寝时间巡视宿舍,清查缺席情况

10、实习之初,驻厂管理老师巡查工厂四周环境,了解学生未来可能去的地方,以及四周的治安安全情况等

11、学校领导抽空视察实习学生,可以为学生实习鼓劲加油。

四、个人思考

1、xx职校学生的实习是该学生自愿申请还是强制要求全部必须参加?

我觉得作为职校的学生都应该参加实习,毕竟职校培养的就是未来生产一线的工人。顽劣的学生需要工厂劳动的磨练,消除他们不学无术的霸气,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实习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九江职校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实习,并且规定每学期实习一个月,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做到按班为单位整班实习。当然他们这么做之前必然需要做通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

2、xx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生命,对于我们xx职校来说,什么是生命?或许目前生源是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生源该如何逐步扩大?

第一,学校需要宣传,让更多想读职校的学生知道有我xx职校这所学校。

第二,打造学校的品牌,吸引学生来我校就读。

第三,严把毕业学生的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在校外败坏学校的名声。

所以我觉得我们xx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培养成“合格” 的中职毕业生。他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劳动者,然后才是合格的专业毕业生。学校应该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轻易出厂。例如,考察不合格的学生可否不发毕业证,而是仅仅只发结业证?或者学业不合格的学生毕业后再回校补考,补考合格再发给他毕业证?

3、学生实习过程中随意迟到、请假、旷工,极大影响学校声誉,学校有什么应对措施?

让学生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

1)现金罚款。学校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以上现象进行现金处罚,(工厂扣工资是工厂的事情)迟到1小时内罚款5元,迟到1-2小时及以上罚款10元,超过2小时的迟到以旷工计算。一天之内旷工20元/次。用这些违纪罚款来奖励守纪的优秀实习学生。

2)取消该生以后参加学校组织实习的资格。在一个月的实习之中,迟到5次、请假6次、旷工3次(或旷工超过3天),只要达到以上三种情况之中任何一种的违纪者,取消该生参加以后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全班实习时,该生的实习由自己家长自行安排,未达到实习规定时间量,不予以毕业。

4、学生读中职三年之中的实习时间该怎么安排?

1)第2学期每班安排5人见习,时间为2个星期。5人见习完之后再安排另外5人接替见习,让见习岗位继续保持使用。

2)第3、4学期,每学期实习1个月,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实习,班主任驻厂管理(学生年龄必须达到16岁,如果个别未达到16岁的学生,则继续留校学习,部里可以考虑集中各班留校学生集中上课)

3)第5学期,安排实习2个月,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实习,班主任驻厂管理

4)第6学期,安排实习2-3个月,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实习,班主任驻厂管理

下载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浅析职校生语文素质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校生实习总结

    职校生实习总结XX年12月14日至XX年1月20日,我xx职校财经部96名学生去到中山xx实习,两名老师驻厂陪同管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本次实习,关于实习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成功......

    培养职校生良好职业态度的班会课设计

    培养职校生良好职业态度的班会课设计方案 一、班会活动的方案: 1、活动目的:我校的毕业生都掌握了一技之长,但是同学们的社 会经验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他们的职......

    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对策

    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对策 德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中“重知识、轻实践,重均衡、轻个性,重考核、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职业教......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 ——情境作文《馋猴推车》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研讨热潮中,有关专家大声疾呼:“应当设法唤醒儿童沉睡的右脑。”长 期以来,在“应试......

    语文优秀生培养计划

    八年级语文优秀生培养计划(2013—2014学年) 抓好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并且通过他们起种子的作用,带动全班的语文学习,是教学中......

    如何培养语文优秀生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何培养语文优秀生 初级中学 吴春玲 从教二十余年,老师对差生的抱怨声不绝于耳,的确,学习差的学生会扯班级的后腿,影响班级的成绩,而要转化一名差......

    职校班主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5篇)

    职校班主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唐海职教中心徐晓红 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一般包括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在......

    如何培养职校生数责任心和自尊心的研究

    如何培养职校生数责任心和自尊心的研究 --------------------------- 关于培养职校生责任心和自尊心的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