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职业教育关心祖国未来
关注职业教育关心祖国未来
7月19日,为调查大王镇居民对职业教育的了解程度,青岛科技大学赴广饶县大王镇调研团的11名成员到金宇居民小区进行调查。
上午8点半,调研团的11名成员集合完毕,团长黄超同学亲自带队,前往居民小区进行调查。由于天气太过炎热,偌大的小区见不到几个人。团长决定将11人分成两队,分头进行,到处走访之后,终于遇到一位年轻美女。经过询问,得知赶路的美女是一位普高教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在南区上班。对于职业教育,该美女老师个人认为职业教育使得学生的就业方向更明确,更容易考大学,然而所学知识相对普高而言不够全面。一位年轻妈妈认为职业教育会更好一些,所学知识更牢固,是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对于初中六年级的小朋友职业教育还很陌生,对大学仅有的认知也是哥哥姐姐所传达的。大爷大妈对职业教育的一定了解,是因为家中孙子孙女要考大学。而那些家中没有念高中的孩子或者孩子还很小的居民对于职业教育是不了解的,很多大学生对于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根本不关心。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提倡学生在高中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以便踏进社会找工作时更便利。原因就是当代大学生只懂得“死读书,读死书”,进入社会完全没有动手能力。所以应大力提倡大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篇:关注十八大,关注祖国未来
关注十八大,关注祖国未来
十七届七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十八大召开在即。连日来,民众高度关切这一盛会,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也不能例外。在人民网强国社区近日推出的“聚焦十八大网络调查”民意投票中,民主政治、社会民生、反腐倡廉暂居民意投票排行榜前三位,其中又以提高养老金及收入待遇、取消身份编制管理、加大基层教育投入等社会民生问题的留言最多。
其实,民众对于十八大的关注和期待,从早些时候的十八大代表选举时就开始渐趋浓烈。无论是坊间的议论,还是网络上的发言,其中固然有对执政党的理论建设、政治路线、人事安排以及施政方针的关心;同时,也蕴含着对改变自身境遇及未来预期的某种期待。这种关切,正是一种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个积极变化,即是公民意识的发育和增强,所以,作为社会公民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十八大,特别是从十六大、十七大以来这10年间,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个体自身固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具体而言,从每年的全国两会,党的重要会议,乃至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公共决策中,都可以感觉到民意的涌动,以及民意与这些重大会议的良性互动。
同样,眼下网民对十八大的关切,也不外乎此。其间涌动的依然是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国青年报记者、十八大代表刘万永日前接受央视网访问时就表示,“当选十八大代表后,微博上经常有人告诉我,刘代表能不能把这个呼声带到十八大,那个呼声带到十八大„„”
概而言之,这些呼声以及呼声后面的社会生态,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福祉。一方面,民众期待在诸如教育公平、收入差距、户籍藩篱、公共服务等等胶着多年的议题有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增进民众福祉的同时,解决权力产生、运行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的进程。
今年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论及十八大的主旨时,明确提到,“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样的表述,可视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参与门槛的降低,使得民众有了一个相对便捷的表达主张、提出意见的渠道。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活跃于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
当然,我们对十八大的关注,也与这次大会将会对国家未来的大政方针产生重大影响有关。每一次党代会都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键节点,这一次也不例外,十八大将确定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而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中国也还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凡此种种,无不与每一个人的未来休戚相关。
第三篇:创建美丽乡村,关心祖国未来
创建美丽乡村,关心祖国未来
——邱村镇2011年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总结
今年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按照强化领导,建设阵地,关爱孩子,发挥余热,促进发展,完善机制,构建和谐,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关爱工作,为我镇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强领导,积极创造良好环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而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我镇关工委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定期听取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的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今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县委关于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导精神,我镇开展了争创“关工合格村”活动。通过这次争创活动的开展,对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平安乡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的开局全面落实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抓好主旋律教育,创新关爱“花朵”工作
我们镇关工委始终把抓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教育。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常言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为了培养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的下一代和接班人,各中小学十分注重抓学生的品德教育。学校每年都利用“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主要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在儿童节的当天,镇党委邱型军书记、崔勇镇长等分批次在百忙之中去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师生同庆节日,把庆祝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七一”时,开展建党九十周年“跟党走颂党恩”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召开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 “劳动光荣”、“我爱家乡”、“祖国在前进”征文活动或书画竞赛;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播放战争题材的影片让学生观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春游时开展野炊活动,母亲节开展感恩母爱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爱劳动、爱家乡、爱人民,团结合作、不怕吃苦的品德得到了培养。
为了贯彻“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精神,本学期,全镇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天确保学生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特别是中心小学于11月10日举行了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活动将历时一天。此次评比活动继续优化了该校的大课间活动质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孩子们在活动中增进了友谊、增长了才干、增强了体魄、磨练了意志,特别是良好品德的养成形成了良好的内部氛围。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综治办、派出所,开展法制教育。首先要求学校把法制课纳入日常课程中,每星期必须有一节法制课。另外镇派出所领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并由优秀法制人员每学期定期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宣传交通安全、“远离毒品”、“远离网瘾”、“艾滋病”防御等教育。通过宣传画、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具备安全、法制意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这些法制宣传活动深受师生及广大家长的欢迎与好评。
增强服务观念,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办好家长学校,推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我镇关工委配合教育部门和妇联继续抓好家长学校工作与留守儿童工作,加强与社会家长间的联系与沟通,对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关爱。
关工委中小学首先要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根据不同情况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及村有关领导在一起,及时反馈学校工作,及时了解家长的要求。二是搞好社会调查,征求家长意见。根据不少家长要求,各校解决学生的中餐难题。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让家长体味校园生活,感受教师的辛苦,从而增进了与学校间的沟通,了解和友谊。四是常规工作制度化。家长学校每学年致家长几封信:夏天提醒孩子不要随便到池塘、河坝洗澡;冬天告知家长及时给孩子送衣服,防寒保暖;假期到了,告诉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注意各项安全,不吸烟、不赌博、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家长学校的家访、信访、电访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五是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家长活动,对评选的优秀家长颁发荣誉证书。通过与社会、家长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了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多渠道筹集资金,全社会济困助学。近年来,在县镇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春蕾计划”、“阳光工程”、“留守儿童结对子”使学校一些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在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能够坚持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每学期统计各校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灵辅导,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加强技术培训,帮助农村青年致富。为了帮助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发展就业创业,能很好地掌握一技之长,我镇加大对务工青年的培训力度,以镇成人技校为培训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种植、养殖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年均举办种养加工等科技培训班10多期,使农村青年普遍掌握2—3门农村实用科技,使许多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强镇之路。
健全制度,推进关工委工作深入开展
学习制度。关工委集中学习一次,主要学习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各级关工委文件,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今年重点学习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材料及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坚持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每月开一次工作小结会议,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坚持一年一度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表彰制度的坚持实施,较好发挥了先进事迹的模范带头作用。
我镇关工委的各项制度在不断地健全,规模不断壮大,关工委工作慢慢挥洒余热,为关工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保证。
关心教育好下一代,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关工委工作任重而道远,我镇关工委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并不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做到思想上贴近时代,工作上贴近中心,服务上贴近青少年实际,狠抓重点,力创特色,勇争一流,努力把我镇关工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篇:关心祖国未来 奏响幸福乐章
关心祖国未来 奏响幸福乐章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振兴民族的千秋伟业。在2005年至2010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学校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凝聚一切教育力量,调动离退休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关心祖国未来。
学校党政重视支持,做到“四到位”、“四落实”、“四有”。思想认识、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关心支持到位,组织机构、办公人员、工作经费、办公场地落实,每年有关工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一定数量的“五老队伍”。学校建立起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和分管德育副校长及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为副组长,学校德育处正副主任和退休教师中的骨干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特别聘请区关工委李武伦等老领导为辅导员,以具体指导学校关工工作。
关心下一代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事业兴旺发达的伟大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学校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
1班人的历史责任,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是习惯养成和人格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等学生观的提出,关心下一代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的退休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几十年,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有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热情,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还有在职教师所不及的时空优势,用好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关心下一代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是划时代的要求,也是国情和校情的需要。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把它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学校每期有计划,并在每期的第一周就要召开关工工作会。研讨和布置本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学校非常关心和尊重退休教师,每年的春节要组织对退休教师的慰问和团拜,平时多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退休教师愿意承担关心下一代工作。学校还通过动员,疏导、激励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退休教师自发地进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列中来。如今由于学校领导和退休教师提高了认识,又由于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学校86名退休教师中有近50名退休教师参与了关心下一代工作。
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共计11人组成,同时学校还在退休教师中成立了校外教育辅导小组和技能辅导小组,共计16人。近年来,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陈光娅和全国模范班主任和模范教师史夏妮等一批年轻老同志进入了退休教师这个行
列,学校为了调动他们教育的热情,有效利用他们的教育资源,也把他们充实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中来,更换出年老多病的教师,同时学校还特别聘请了区关工委李武伦等老领导为辅导员。学校调整后的组织机构更为年富力强,调整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校外辅导小组中有擅长管理的干部和班主任,有工作责任心强的模范教师,还有经验丰富并有一技之长的特级教师。学校调整充实后,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壮大起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效也更为突出。
二、搭建平台,参与工作,奏响幸福乐章。
为了发挥退休教师的能动性,再利用他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的保证。按照区关工委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学校竭力在教育活动中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使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在读好书活动中积极参与。
学校每年均要参加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开展的“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树新风”、“激情奥运”、“我的祖国”、“我是90后”等读书征文演讲活动,学校退休教师积极参与宣传发动,学校这几年来共计6000余人次参加活动。由于学校参赛人数多,学校就邀请有经验丰富的杨如星、陈庭芳、曹小松、廖国美等退休教师参与评委工作和参赛学生的辅导,经他们与学校在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参赛成绩显著。李姝霖、魏馨雨、庞煜桐在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杨小藜、张楠宜、张泥楠等六十多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杨雅琳、杨紫含等分别获市区级的演讲比赛一、二等奖,李姝霖参加了“激情奥运”北京夏令营活动,庞煜桐参加了“我是90后”上海世博园夏令营活动。
(二)文明路队管理中忠于职守。
安全重于泰山。为了保证学生的道路安全,及养成文明有序的好习惯,学校从2005年起实施了“小黄帽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家长的拥护,市民的称赞。但是,学生出校门后就分散在五条路上(荷花路、公安路、新华路、北街、东街)给路队管理带来了难度,学校与校外辅导组联系后便派出了李学英等15位退休教师协助路队管理。五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会尽职尽责地站在路口评分、记录、督促、引导。文明路队既是学校的品牌,又是平安南川的一道风景线,2006年《重庆电视台》进行了系列报道,2010年学校又获重庆市平安校园的称号,并接受重庆市分管安全的副市长的检查,获得高度评价。
(三)在“一帮一”结队活动中倾情投入。
学校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和贫困生等教育是学校面临的教育难题。面对这一难题,区关工委主任李武伦和15位教育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积极主动与学校16位留守儿童和15位贫困生结成对子。李主任和学校领导讲明结对意义和结对任务后,结对师生就相互交流并互换联系方式。会后16位退休教师就对结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他们的需要开展帮扶活
动。周昌英老师帮扶的学生何云锋来自贵州,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被寄托在一个熟人家里,周老师得知后,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当成了自己的孙子,不仅在思想和学习上关心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无微不至。天冷了,为他织毛衣、背心;脚长疮了,为他看病上药;节日里,还带他到重庆观光留影------就是这样一批批真诚的退休教师,他们给予学生更多的热情与关爱,让他们不再孤独,更不再缺少母爱。
(四)在革命传统教育、科技教育等活动中自告奋勇。学校在每年都要举行清明扫墓活动,学校退休教师陈庭芳、李明英、廖国美等主动给扫墓的学生做报告、讲故事。平时学校结合南川区“读、讲、唱、传、书”活动,学校退休领导谢玉珍等多次利用班队活动在电视上给全校学生讲故事。
(五)重视宣传报道,促进关工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动员、发动、凝聚更多的退休教师参与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来,并形成长效机制,尽力为退休教师搭建平台,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关心祖国未来中奏响幸福的乐章。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
第五篇: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湛江市社会福利院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1983年又成立了儿童福利院。座落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湛江寸金桥边。全院占地面积7740m2,建筑面积12699 m2。现有床位350张,有工作人员130多人。主要收养孤儿、弃婴(儿)及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现院内有功能齐全的老人康复楼、儿童综合大楼。我们怀着关心关怀来到湛江市福利院进行慰问。
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一直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无依无靠需要别人帮主的人。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回报老人的贡献。那么什么事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
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对于支持弱势群体而言,从需求的简单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等;从需求的性质看,有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之分。根据我们的研究,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应当优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其基本的衣、食、住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
对于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
所谓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会强势群体的责任。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正。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关心弱势群体也就是关心强者自身。
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所谓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一个社会要保证良性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社会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满足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更有理由和义务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们保障弱势群体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不能有效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公民的很多社会权利还没有得到普遍有效的保障,支撑社会政策的社会基础(比如社区及其他民间组织)还很薄弱,一些弱势群体还缺乏制度性的社会支持。因此,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
所谓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俗语云,“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作为一门学问的社会工作,其核心观念就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试图运用各种技巧激发救助对象的自助潜能。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应当遵循这个出发点,侧重培育、动员和增强弱者的自助能力。
所谓增权,实际上可以看作弱势群体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呼吁,应当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果弱势群体被排斥在社会进程之外,不能参与相关决策的进程,他们的声音就无法表达,更谈不上有效维护其权益。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保障弱势群体对于有关立法的参与权,而且要增强弱势群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增进对于法律的了解,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