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发表者:黄昭维
摘要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对中国的职业卫生工作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国内的职业卫生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主要表现为;政府重视、就业者维护自身健康的维权意识增强、大中型国营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业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有法可依,使职业卫生工作更规范。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较多的深层次问题;1.现为政府主要领导对职业病防治法的认识不够深入,较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把抓经济建设和抓对就业者的健康保护对立起来,形成了经济发展快速,就业者职业病患病多的不正常的被动局面。2.外资、合资企业明显增多,较多的企业主抓住我国管理体制不建全的弱点,生产线较先进,但对工人保护差,职业病患病多,劳资纠纷经常出现。3.国内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对职业病防治法缺乏了解。对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明显的抵触,使就业者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保护。4.民工、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主流人群,但是他们的劳动保护工作仍未进入职业病防治法的保护范围,被排除在保护体制之外。5.职业病防治法虽然已经实施2年多。但卫生执法的力度明显不够,就重庆市来看,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效果评价、没有进行定期职业病体检的企业有许多,尚没有一家企业因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而受到处罚,这只能说明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与要求相距甚远。
6.职业卫生专业机构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人材培养明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低等都是制约职业卫生工作发展的因素。
第二篇:中国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学号:2011072032 学院:体育学院 班级:社体113 姓名:赵思宇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 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 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产生的 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 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 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 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 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 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 历史 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可以说,在 目前 的技术水平和消费方式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和排放水平的先例,中国面临开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新模式的挑战。
3.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继续增加。有关预测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十排放大国。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很低,但由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2002年中国煤炭产量13.93亿吨,接近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0%。同石油、天然气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左右。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能源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使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能源发展带来的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需要,而且其直接结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效能源技术和节能产品更加迅速地向全球扩展和传播,这一趋势也将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我们应当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发展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技术环境。
1.有利于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趋利避害措施,如改善中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从而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气候公约》背景下,制定和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和行动计划,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计划生育、节约和优化能源等方面的进程。
2.有利于获得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若发达国家能在国内进行实质性减排,无疑将对世界能源产生结构和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有可能由以石油为主向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过渡,各种可再生能源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可能为中国逐渐将目前以煤为主的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要能源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这种减排压力也势必会促进其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加强,气候变化无疑将为新一代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机遇。同时,如果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受到抑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的能源消费空间。
3.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手段,也有利于减少中国大气污染。据 分析,在中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物中,大约75%来自于燃料燃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 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项措施,但大气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用低碳燃料或无碳能源替代煤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是未来中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需要,也是中国保护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的需要。
4.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履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认真履行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有利于树立中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可争取我国所需要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资金。
三、中国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长期战略框架
1.指导思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应是:坚持以远促近,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中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护全球气候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战略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 研究 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近期任务。显著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明显提高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降低单位GDP的排放强度,不断提高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关于未来中国碳排放的几点对策建议
1.应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必然性。由于经济结构和用能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效率改善等原因,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水平,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口在未来三四十年里还将继续增长,影响未来中国能源需求的其他一些主要驱动因子,如城市化、生活质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等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有一个显著的增长,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也不可避免将有较大的增长。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的统计,从1980~2001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94亿吨碳增长到8.32亿吨碳,21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3.62%。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32亿吨碳,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2位。虽然中国的排放总量大,但人均排放水平还很低。2001年中国人均碳排放为0.65吨碳/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07吨碳/人)的61%。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碳排放也将随之增加。根据《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和EIA的情景预测,到202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7亿-18亿吨碳,在全球排放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上升到18%-19%,仍位居世界第2,但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景下,中国2020年人均排放将达到1吨-1.23吨碳,虽然仍低于届时的世界人均排放水平(约为1.43吨碳),但这将使中国逐步丧失人均排放低的谈判优势。
2.应充分认识到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而且在1990-2001年期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下降了52%,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发达国家拉、压中国承担有限的减、限排义务的理由。虽然未来20年内,中国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及技术节能潜力,GDP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趋势将会继续。据美国能源部EIA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氧化碳排放强度将下降到0.40吨碳/千美元,比2000年下降了47%,是世界上下降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考虑到中国未来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规模、能源资源、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的初步研究结果,到2020年,三个情景的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每万元人民币0.56吨碳、0.49吨碳和0.38吨碳,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51%,57%和67%。即使未来20年中国有可能继续实现能源翻一番保障经济翻两番,但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将减缓,从1998年到2020年的22年里,中国GDP--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将低于1978-2000年的22年,也将低于美国能源部EIA的预测值。
3.应充分认识到美国提出的温室气体强度目标对 中国 的 影响。美国温室气体强度目标不仅使《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执行效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而且也使公平、责任分担与承诺方式成为 目前 气候变化争论的焦点 问题。美国温室气体强度目标的提出,使目前公约下的减排目标谈判出现了双规制、甚至多种承诺方式并存的局面,也必将对公约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履约进程和方式:有可能把中国是否承诺降低排放强度的 政治 意愿与美国未来减排承诺目标直接挂钩;也有可能为中国在适当时间承诺适当方式限排义务提供借鉴。
五、关于在可持续 发展 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1.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首先,《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有效实施,不仅有利于全球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中国 社会 经济 发展的长远目标。其次,《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效实施,可以积极促进世界各国的技术进步,从而有可能开创一种低污染、低资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些技术的扩散,也有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此外,《京都议定书》以定量的方式,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具有 法律 约束力的具体减、限排目标,有利于限制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能源资源的实际垄断和进一步瓜分,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空间提供可能,也为中国利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积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利用上述因素,为中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2.应尽快制定在可持续发展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长期战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应为:坚持以远促近,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护全球气候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应为: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显著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 科学 研究 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以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为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应本着对全球环境负责的精神,在保证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实施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速度和力度。应充分利用好外国直接投资,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的步伐,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率。应加快退耕还林还草速度,大力加强植树造林,进一步制止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充分发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
4.控制人口增强,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及其过快的增长速度,给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继续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努力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应利用电视、报纸、书刊、影像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参与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如使用较高效率的家用电器、充分利用公共 交通 设施、购买和使用再生纸以及分类存放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等。
5.反对将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承诺减、限排义务的方式。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既对当今世界高度依赖 自然 资源发展物质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又为《气候公约》未来的谈判走向指明了具体方向。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是必然的。在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并不是优先的领域,而更多关注的是满足基本发展需求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从发展的目标出发,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且这种道路同时也考虑了气候变化,虽然这是比较容易采取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必然减少,更不能作为要求发展中国家在下一承诺期接受任何方式减、限排承诺的理由。
六、关于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对策建议
1.利用CDM项目的资金额外性准则,促进外资的有效利用。首先,应敦促发达国家严格执行COP有关CDM项目资金的相关政策,这是保证CDM项目资金额外性的前提条件;其次,应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将ODA以及公约资金机制以外的公共资金用于CDM项目活动,这是保证CDM项目资金额外性的前提,至少是用于CDM项目的公共资金应该是额外于目前已达到的0.7%GDP的ODA水平;最后,要求用于CDM项目的私人投资应高于一般商业项目的投资,以克服减排的增量成本,而不能是一般商业项目的“带帽”。
2.利用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准则,加速国际技术转移。首先,应要求CDM项目执行理事会制定一些减排潜力比较巨大的行业技术先进性标准,如火力发电行业等,以确保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类型CDM项目技术水平的整体一致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技术相对而言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落后技术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减排量的现象,这种规范的CDM技术先进性标准有利于保证真正的减排技术通过CDM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次,由于CDM项目是缔约方间的双边项目,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不仅要求发达国家政府通过CDM项目转移公有技术,也要求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私人 企业 为了获得CERs而转让一些通过正常商业途径无法转让或企业不愿转让的减排技术,这就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政府为了确保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并建立具体的机构,促进与CDM有关的技术转移活动,为这种先进技术的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3.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CDM项目的科学评估。COP7通过的有关CDM的决定序言中,重申了东道缔约方有权确认某一CDM项目活动是否有助于实现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是CDM的一项重大原则。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判断CDM项目能否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CDM项目是否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评估。具体来说,对能源领域的CDM项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增加经济产出;增加有效能源供应总量;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减少局部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评价的指标建议采用:产值/CERs;有效能/CERs;CERs/基准排放水平;污染物/CERs;就业人口/CERs。
4.加强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做好参与CDM项目应对措施。参与CDM项目活动是近阶段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 内容。因此,有必要在CDM相关的组织机构、管理办法、能力建设以及备选项目评估等各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由于参与CDM项目的缔约方被要求指定一个CDM的国家主管机构,履行参与CDM项目活动缔约方政府的职责,为此,建议在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下,成立专门的CDM项目管理机构。考虑到一些缔约方政府已经就合作开展CDM项目进行了类似的招投标工作,这就要求国内有关部门做好CDM备选项目的评估工作,结合国内的结构调整和西部发展战略,尽快提出可供谈判人员选择的、具体的CDM项目库。
第三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施行。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大意义
《职业病防治法》作为规范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法律,是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职业卫生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职业卫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此次修改《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卫生、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突出了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强化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必将对各地区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以及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摆上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职业病防治法》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把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自学以及举办培训班、视频会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职业卫生监管监察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要深刻领会此次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背景、目的以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职责等一些新的规定,切实领会新内容、把握新规定。要抓好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以及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劳动者的学习培训,让他们了解《职业病防治法》的新规定,自觉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宣传普及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积极划转和履行职能,加强监管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尚未划转的地区,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中关于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的规定,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好职责调整工作。要加强与机构编制部门及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本地区职业卫生监管监察部门职责分工,形成责权匹配、上下一致、运转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机制。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已经划转的地区,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职责以及本地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以及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队伍建设,设立独立的内设机构,充实专业的监管人员,配备适应职业卫生监管监察工作需要的车辆、快速检测设备、个体防护用品等技术装备,完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体系。要加强对职业卫生监管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督促其自觉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职业卫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严格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
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为主”原则的内在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精神,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要按照分工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建立完善严谨、透明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并加强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未依法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的,应当依法对建设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并督促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监察工作,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监察工作,强化执法检查,监督指导用人单位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职业卫生工作责任制,健全并落实各项职业卫生规章制度,落实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保护措施。要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抓好日常监察、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定期监察,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查处力度,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职业卫生执法信息建设,完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相关信息的存档与管理,并根据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执法工作情况,建立职业卫生日常监督检查信息档案,便于为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依法提供日常监督检查等信息。
六、抓住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以防治矽尘、煤尘、高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为重点,继续在煤矿、花岗岩和石英岩类矿山(包括石英砂、钼矿、金矿等,主要是采掘、破碎、筛分等工序)、石棉、木质家具制造业(主要是胶和漆)四个行业领域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要在巩固已取得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治理工作,督促用人单位革新技术工艺,更新生产装备,加快防尘防毒设施技术改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对于在规定时限内达不到治理要求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职业病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领域,在上述四个行业领域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选择五个左右行业领域进行重点整治,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目标要求。
七、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构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程度,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完善装备、保障执法、支撑有力”的原则,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装备完善、技术精湛、管理有序、服务上乘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卫生技术支撑网络。要充分发挥隶属于卫生部门的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要督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实业务骨干,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安全监管部门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各省、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与监督管理权限的新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的工作程序、条件、标准和监督管理的要求,稳步有序做好资质认定工作,切实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服务质量的监控,确保技术服务机构依法开展技术服务。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按照上述要求,积极主动做好职能划转、煤矿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服务机构的认定和管理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涉及煤矿职业卫生的各项工作。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2年3月1日前将本地区、本部门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工作情况分别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第四篇: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田成平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工作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二0一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八点三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五千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四千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一千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 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 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200
从历史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但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在1987—1991年期间偏差最小,但是随后又扩大,并且在1998年后不断扩大,这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总结的国际经验正好相反。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就业结构的转变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直到工业化后期这种情况才发生逆转。
从国际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多国模型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偏差越大。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
三、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和实证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农业部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就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的问题。从三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的相关关系看,农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将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角度解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
(一)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基本要素,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出发,假定一个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以一定的比例共同生产产品。
人均资本是描述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例的指标,它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劳动比例发生变化。但是,技术进步只是导致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这种替代是否发生还有赖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资本价格较低,那么生产者倾向于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产业如果运用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那么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会低于产业的增长率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第二产业正发生着这种变化。首先,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较小。我国1981年到2002年之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表明,21年间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为11.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 16.75%,而劳动就业平均年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的增幅都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显示了
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从弹性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1989年、1999年和2000年为负值,表明这几年工业增长其吸纳的劳动力反而减少。2001—2003年,工业就业弹性接近0,表明工业增长并不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GDP 就业弹性和投资就业弹性都是最小的。
1991—2002年间GDP 就业弹性为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0.0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次,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速度远远高于就业增长率,导致了中国人均资本的大幅上升,单位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吸收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企业的行为很有代表性。统计分析表明,1998—2002年5年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71237元增长到107746元,年均增长10.27%,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18.02%.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要大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更加偏好采取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这种偏好还在加强。这说明对于相同数量的资本,如果投入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要小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再次,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人均资本存量的上升导致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于当年工业增加值除以当年工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数,在工业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事实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处于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递增都在20%左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的需求量减小。
应该说,增加人均资本存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它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就产业本身而言,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高于产业增长的速度,那么本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下降的;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慢于产值的增长速度,那么本产业还会继续吸纳劳动力。第二,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某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可以使劳动力从原来的岗位转移到新的岗位,产生就业结构的转换。中国的第二产业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制约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既有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过慢的因素,也有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过慢的因素。
(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也不高,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究其原因,可以从第三产业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分析。
与各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不仅低于高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比是反映就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数值我国也是最低的。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其吸纳劳动力少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我们分别计算了第三产业内部12个行业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的产值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并计算了其平均值,统计分析表明:首先,在第三产业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产业、水利管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是负值,意味着这三个行业产值增长越大,其吸收的劳动力就下降得越多。其中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此行业就业要减少1.925个百分点。其次,在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中,产值增长带动就业增长能力依次减弱。
综上所述,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中国的统计分析也表明,这些新兴产业正是我国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但是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所以,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矛盾也是影响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原因。
四、政策建议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就业困难加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首先,尽快取消导致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在农村隐形失业的农民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中的劳动力沉淀。同时加强管理和培训,做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其次,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安置就业的任务特别繁重,需要我们在产业发展的时候考虑到就业目标。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并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并没有本质冲突,因为一些技术进步可以减少资本的使用,使我国稀缺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
再次,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过严,如金融保险业、电信、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它们就业弹性较大,却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由于缺乏竞争,这些服务居高不下的价格不仅抑制了消费,反过来也影响了以上产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除它们过高的进入门槛,吸引多方投资的加入。
第五篇: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广告业个年轻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广告业现状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和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就我国广告业现状及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
广告是一个企业产品的外在形象,旨在宣传企业或者政府等的形象、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国民对某个广告已经产生反感,那么他就不会去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这个企业就难以生存。因此,广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的广告业与国外广告业相比,在广告理念、广告运作、广告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随着合资广告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出现,广告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中小广告公司将会受到冲击。
从2000 年经济回升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到 2009 年,中国经济连续9年快速平稳运行,国民经济良好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总体来看,经历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恢复期和 90 年代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00 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度成长的新时期,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由低起点高速度向高起点低速度迈进,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行业的平均利润趋向稳定。具体来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广告业在中国这片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早已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上下总体消费需求量名列世界前茅,需求样式也较别国多。人口多,需求多,市场大,这使得中国广告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广告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广告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广告业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广告管理上,政府和相关协会和其他有关民间组织担当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者,履行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职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像《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专门培养广告业专门人才的高校、开设了相关广告学课程,广告业内部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自律标准规范。§广告社会监督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实施的程序。而受众在广告业监督问题上也有了较大的觉醒,对广告业以及广告都有了较前期更加清晰地认识,百姓的维权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广告经营管理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广告代理制,并成立了许多广告代理公司,并在新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时,中国广告业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广告业务运作流程。
§广告媒介运用上,中国广告业已经结合了科技的因素,全面运用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手机、广播、报纸和宣传页等等各种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广告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中国广告业也不例外,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仍旧存在的不足依旧不可令人忽视,甚至应该要重视或者当心。具体来说,我国广告业的主要问题如下:
◆ 经济问题
§中国广告市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虽然今年来我国广告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其营业额仍然较低,尤其是平均经营额仍然偏少,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在南北、东西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传媒与广告公司的博弈中,广告公司仍然处于弱势。我国的广告公司大多数是非国有的,而我国的传媒却大多数属于国有的。双方在争夺市场等一系列竞争中,广告公司仍旧处于被“欺压”的弱势,利润分割上,广告公司依旧是“被宰割”的一方。
§广告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拥有综合实力的广告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不少有实力的大企业把广告业作为企业内的子公司来扶持,以解决职工子女和企业闲散人才的安置问题,这类企业办的广告公司在谋求业务信息、吸引高级人才、综合市场调研和产品品牌策划能力等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广告公司,但却瓜分了原本要流向专业公司的广告业务量。
§广告主广告费的投放还未完全走向理性,是社会对广告业认识还需提高,对广告公司的角色作用和劳动成果缺乏理解和尊重。广告是一种企业的竞争行为,只有不断挑战市场竞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管理、经营和制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有高校培养广告业人才,但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总容易把人才染成其他角色,要么经营不善,要么管理不妥,要么自律不足,还有就是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使得广告业人才队伍显得较为缺乏。
§广告公司内部问题。我国的广告公司高度分散于弱小、非专业化和泛化问题严重,使得广告公司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这也严重影响着广告公司的对外竞争力。
◆ 社会问题
§广告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就我国广告审查制度来说,因经营单位集经营与审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导致虚假广告现象严重。同时,广告市场也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存在权钱、关系网、性等方面的恶性因素的影响。
§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盲区。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积极是一些比较原则的宽泛的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细化规定。同时违法处罚的力度不够重,对违法广告广告主、发布单位、制作单位、代言人等都没有一个较为相对有区别的严厉查处,使得虚假广告等屡禁不止。再者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落后与现实的需要。
§行业自律存在不足:广告业自律组织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自律规则偏少,不够健全,而已有的一些规则又太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广告活动中各行为主体汗液自律意识淡薄。
§广告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科普、普法、普教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够,许多人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一些违法侵权广告置之不理。
◆ 道德伦理问题
§国内一些企业为推销其产品,人为的夸大广告,运用主观的、夸大的言语赞扬有待销售的产品,而且用词往往是模糊的和笼统的,没有指出任何具体事实。通过夸张性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诱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由此可见,广告的原罪性,也触及到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在广告促销时,部分销售者会做一些欺诈性质产品承诺,不管是明确的还是隐晦的,确实虚假并且有可能欺骗或误导理智的人们时,该承诺被认定为具有欺骗性。通过偷换概念、部分公开、小字修正等手法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信以为真,从而购买其产品。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产品的知情权。同时,使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感日趋减弱,不利广告业的长远发展。
§以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让读者将广告误认为新闻,借助新闻及时客观的特点为产品做宣传。混淆视听,瞒天过海,广告新闻宣传产品,看似无可厚非,就其本质仍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便会产生道德问题。商品的名称、包装等方面采用了一些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如“他妈的”酸梅汤、“成都建仁药方”等名称,及一些性诉求的广告,均为单纯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而不择手段,内容制作得极为低俗,甚至不堪入目,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广告促销回扣也会影响到社会伦理产生影响。企业的责任在于将商品或服务或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客户和消费者,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将会误导用户的购买决策,因而是不道德的。不仅如此,如果在促销的过程中使用了回扣等不道德的手段,同样会恶化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而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正所谓“有病就要治”,广告不仅是一种经营行为 ,也是一种艺术行为和社会行为,我们期待着中国广告能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多出一些有创新和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广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