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

时间:2019-05-15 00:3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

第一篇: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作者:田秀萍 崔发周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虽然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能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律的研究。政府部门当前亟须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设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职业标准 培训 课程开发 技师考评制度

[作者简介]田秀萍(1957-),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管理;崔发周(1963-),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课程开发。(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21-03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围绕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确定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划分职能,相互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为全国农民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承担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谈谈认识。

一、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使从业者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但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的关系来看,职业院校应在以下三个维度上进行准确定位(如22页图所示)。

(一)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职业院校处于企业和学生的中间地位。院校与学生之间没有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取必要的职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活动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在于熟悉职业培训与教育规律,能够主导教育培训过程,以科学的培训和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受培训和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上,而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在岗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薪酬水平提高等方面。

(二)企业科学发展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宗旨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培训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技术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社会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职业院校是从企业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是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院校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协助企业实施相应课程,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制定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职工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对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学习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有计划地正式培训。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由于职业院校已经从企业分离出来,在职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之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以及职业标准的制定等。职业院校的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并不针对某一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力量。

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入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

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纯地讲理论,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农民工的身份确定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已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社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为职工培训承担费用,职工自己也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预测。而技术培训都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劳动者与雇佣者双方的短期行为使技术培训需求大为减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是临时对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或者直接从社会招聘人才。因此,为了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规章、政策的出台,形成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EB/OL].http://.cn/policy/txt/2007-04/26/content_9252657_4.htm,2007-04-26.[2]欧阳育良,高志敏,王良健.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

(34).[3]蔡跃进.加快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第二篇: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太州职业技术学院 翟向阳

一、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早在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但是,这一精神由于诸多因素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职业大学到以后的‚三教统筹‛办高职,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提法大同小异,即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或‚实用性人才‛、‚专门人才‛等。1999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主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认同,会后下发的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关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有这样的描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个定位突出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技能一词的解释,所谓‚技能‛即‚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由此,可以有这样的理解,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即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但在我国,技术应用性人才通常分为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类,传统的认识是技术人才主要从事技术方案的制定、提出技术要求、技术指导和技术管理等,技能人才则是在技术人才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技术实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技能人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技能的倾向还比较严重。‚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在传统观念惯性较大又存在一定客观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技术‛而不是‚技能‛。从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看,这样的定位并没有什么不妥,然而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却存在太大的差距。技术应用性人才与工程型人才之间存在‚重叠带‛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我国理工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相当大的部分要到基层一线从事技术应用工作,为此,普通本科院校也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之间也存在‚重叠带‛,而高职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这个‚重叠带‛偏向技能人才的部分。在企业庞大的员工队伍中,‚白领‛的比例很小,‚蓝领‛总是大多数,这样的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因此,现阶段高职教育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则显得有些宽泛,也易于‚拔高‛,容易造成在目标定位上的模糊,有必要提得更明确、更实际些。新时期高职教育定位在‚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就突出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既是解 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紧缺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方针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明确目标定位、深化教学改革、办出专业特色的需要。2003年底党中央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视野,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有较大增加和提高,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形势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面前,高职教育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而且要旗帜鲜明地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特色和新的发展转折点。

二、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必须明确高职培养的人才就是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或者叫‘银领’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

①‚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是什么? 就是高素质和很强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③‚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说得雅一些.就是要培养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高级技工或技师等。‛

④准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特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问题,这涉及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标准、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等,从上述引文中可以形象、粗略地领悟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但深入的研究就必须弄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到底高在何处? 高技能人才首先是技能型人才,技能从其特点和表现特征可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传统的技能注重经验技术的运用和动作技能,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技能人才应该是既能掌握和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技能,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这类人才的标志。技能人才还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工作场所的一线性,即工作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2)工作活动的实践性,即在工作现场从事具体作业线、具体单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3)工作层次的基础性,即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物化过程、实现过程的效率、效益与质量,在企业积累型、渐进型技术创新中起着其他人才不可替代的作用;(4)工作要求的规范性,即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一定 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来执行;(5)工作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即技能人才必须对现场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6)工作团队的合作性,即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完成工作任务。

高技能人才是近几年刚确立的概念,2001年4月由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李宗尧研究员等编写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一书中曾尝试给高级技能人才概念一个科学定义,即‚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现代设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中级技能人才难以掌握的高难或关键动作,并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个定义有些感性,也显得粗略。然而,要给出更理性、精确的定义并非易事。实际上,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和多样性。所谓动态性,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外延会发展、内涵会提升,今天的高技能人才未必是明天的高技能人才。所谓相对性,即高技能人才是在相对比较中产生的,高技能人才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所谓多样性,即高技能人才既包括身怀绝技或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也包括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掌握高新技术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等。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可先搁置定义而着重弄清高技能人才到底高在何处? 高技能人才‚高‛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高技能人才诸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特征。高技能人才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工作规则以及工作的协调合理性,熟练掌握岗位群通用的基本技能、有专业背景的专门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能完成技术比较复杂或非常规性的工作,并能运用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或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解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对生产中较关键的技难题、实操难题敢于负责、敢于决策并能独立有效地加以解决,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现场对初、中级技术工人能发挥骨干带头、攻关中坚、质量把关、指导培训作用。动手和实践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基础,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高技能人才‚高‛在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即应该成为‚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也是高技能人才与其他技能人才的区别所在。现代设备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中、高端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更加高超的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不再是传统的‚手艺‛、‚绝活”,而是利用心智技能的创造性活动,是现代技术和经验技术的整合、动手和动脑能力的整合。对发生在现场的技术难题和非常规突发事故或故障的处理,更多地发挥知识、技术和心智技能的作用。在工艺革新、装备改造、引进技术和发明创造中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相适应,就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技能、产学研的高度结合。高技能人才‚高“在有比较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建立在新型高等教育层面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崭新平台上,并与国际人才平台相接轨。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和操作国际上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现对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追踪。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对成熟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要培养学生‚用得活‛‚用得新‛‚用得好‛,同时要及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培训,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高技能人才‚高‛在有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一专多能‛,在培养规格上体现复合性。除了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学机械的要懂电工与电子,学环境保护的要懂生物技术,学管理的要懂国际贸易,学护理的要懂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等。这是高技能人才适应现代化企业高效率生产的需要。高职教育要在课程、专业方向上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设置复合型专业或‚一专多辅‛也是很好的办法。

高技能人才‚高’’在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的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愿与工农打成一片。高技能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立足平凡岗位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惜克服重重困难,去解决生产中一个个难题,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要注重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就业观与创业观的教育。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1.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还比较严重,加之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舆论导向失当(如不恰当地宣传高考状元和以高考录取率论英雄)、收入差距拉大(企业一线人员收入过低)、技术工人实际地位下降等消极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在全社会确立‚工人伟人,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和‚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从物质、精神、情感等方面建立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导向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许振超、李斌式的工人专家和技能标兵,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要让全社会感觉到一个明确的信号:科学家、工程师是专家,高技能人才也是专家,刻苦钻研技术技能同样是成才的阳光大道。现在,有些省(市)和大型企业集团推出了‚金蓝领培训‛工程,明确提出高级技工、技师享受工程师待遇,高级技师享受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政府的导向政策和宏观调控无疑会对改变人们的 观念、改善我国的教育结构、促进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选择

在2004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中,五年制高职学生崭露头角,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在学校的‚教学工厂‛接受五年的教育和培训,在校生设计的生产线有时就能产生几百万元效益。从教育的规律和实践看,五年制高职应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选择,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应该以培养五年制高职生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初中生年龄较小,可塑性强;(2)从初中分流,可以提高生源质量、改善教育结构;(3)教育周期长,调整余地大,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际训练;(4)可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技术技能培训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中考环节,增加了有效教育时间;(5)前三年经过实训的学生可以通过中级职业技能认定,后两年再经过提高拿到高级技工证书是完全可行的;(6)上述两类院校有较好的实践教学基础和经验。改进和完善对中职毕业生的单独招生政策,叫停应试教育倾向,实行中、高职联合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也是很好的选择。

3.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在我国的教育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仍然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这类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受过起码的职业技能训练,要在2年或3年的学制内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有些专业经过努力是可行的。但是也有一些专业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处理非常规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某些特殊技能,要靠工作实践的体验、积累和学习才能得到。过去,把普通理工科高校称为‚工程师的摇篮”,是因为这类高校给予学生系统的工程师基本训练,但不等于学生一毕业都是合格的工程师。现在,高职院校要努力把自己建成‚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就要给学生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训练,在‚应知‛(即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即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级或准高级的标准,部分优秀学生可以通过高级技能认定,即便在校期间不能完全达到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水平.也要为达到这种能力和水平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高职院校要以‚双证书‛制度为切人点,努力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

4.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附录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有过说明。但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双师素质‛,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本身就应当是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热情远高于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其实这两方面要统筹兼顾,尽快提高教师的 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在连续‚扩招‛的情况下,学校应有一个合适的师生比。以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到行(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技术服务。要尽快出台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作用。只有动手,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实训条件。因此,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校内实训基地是基础,其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企业是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熔炉,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的最好场所,两种基地的建设应该同时并举。

5.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较大的投入

高职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实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虽然,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采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推动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毕竟是杯水车薪,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严重投入不足,尤其是地(市)办高职院校,既无生均经费投人,也无基建、专项设备经费投入,只能靠学费和贷款维持低成本运作或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来弥补经费的不足。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改善,势必会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些地方的领导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推向市场‛,甚至提出要为职业教育‚断奶‛,这是一种糊涂观念。在现阶段,高职教育要引入市场投资机制,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但是绝不能削弱政府投人的主导地位,相反应该加强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第三篇: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免费共享)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一)准确定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其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也与一般技艺型人才有明显不同。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

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是在生产性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取措施培养占技能者25%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对高技能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其内涵不单是体现在岗位能力这一个方面,也体现在迁移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其内涵是尊重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过程,沿着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在上岗能力、岗位的迁移能力和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以培养“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合格的社会公民。

1.系统化课程体系内涵解析

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所搭建起来的支撑框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结构,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知识结构成系统、职业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建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系统化课程及支撑体系,如图所示。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图系统化课程体系示意图

2.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无论是以职业活动、能力训练或能力本位作为导向,还是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亦或是以项目运行为载体,其中心点都在于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突出应用。

(2)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

(3)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某个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将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转型作为考虑因素。就岗位内涵而言,由于技术快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同时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常使个人的职业经常变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就业、生存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课程体系构建的初始元素也毕竟更为具体和微观,以工作岗位作为起始点较为可行。(4)课程体系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综合和创新能力。在系统化课程体系中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满足、符合社会对其基本的要求及趋势:一是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5)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一是优化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由一些知识和技能所共同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四是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保证其自身体系和逻辑关系完整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6)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是目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捷径”,它既能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又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3.职业素质课程成系统

高技能人才素质可以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构建系统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专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以“四环节,三阶段”为框架,即将职业素质基本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职业素质实践课程和职场文化课程四个环节,通过在第一学年的职业领域能力学习、第二学年的职业岗位素养训练、第三学年的社会就业能力提升等三个阶段中得以落实与强化,从而使高技能人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修养。首先在第一学年中实施职业素质基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不断获取知识、完善提高自我的方法。第二学年实施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夯实其人文素质底蕴,同时坚持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劳动锻炼和军事训练,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社会、面对困难的正确心态。第三学年开展职业素质实践和职场文化教育,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珍重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具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扎扎实实为社会做贡献的敬业精神。

构建系统的职业素质课程,使学生自入学伊始就要对其实施系统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介绍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学生个人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敬业的职业情操。

4.知识课程成系统

人本性原则是实现系统化知识课程的保证,只有经由人本性原则对知识课程的梳理,反思性思维使其内化,才能使课程内容转化为个体的能力。知识课程体系应符合人类认知心理顺序,重视科学精神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知识课程体系的完整,直接表现为重视个人的道德精神状况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知识课程体系应从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现有特征出发,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结构、经验准备状态和认知发展水平并能促进它们进一步发展的顺序或方式,来制定实施课程,从而保障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但要明确的是,高职院校的知识课程体系也不是完全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展开的;同时它还通过与知识课程体系配套构建的学生能力课程体系一起,通过行为活动或项目的完成来构建及实施。这些行为活动或项目是从当前经济社会中所需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中凝练、提取出的,再由知识课程对其进行理论的解释和传授。

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应成为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纵向结构是以基础性知识课程、发展性知识课程、高层次知识课程三个不同性质的课程为内容,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习得与传承,完善并形成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横向结构是以课堂为核心向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实践、国家认可、国际通行等逐步拓展,构建结构纵横交织,个人知识与个人能力相互渗透,个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作用、个人知识与个人发展相互协调、促进发展、课内外有机结合的知识课程体系。通过纵向拓展和横向拓展,形成结构互相联系、内容相互递进,互动协调发展的知识课程体系。

知识课程以某一专业为切入点,以围绕、服务该专业所“必需、够用”的知识为主线,突出职业导向,划分类别异同,遵循认知规律,兼顾潜力提升,采用情境、项目、模块等课程结构,对知识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的编排按照个人能力的培养过程,呈现一种串行结构的形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利用知识课程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或是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按照专业来组织知识课程内容的编排、序化行动。首先围绕宏观工作任务选择并确立功能性知识;再根据过程中的系统工作任务设立关联性知识,考虑在前后关联、生产技术和劳动组织的系统结构情况下完成的工作任务;最后围绕具体工作任务设置入门和概念性的知识。这样,按照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编排相应的知识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匹配,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每一行动顺序及过程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具有一定的逻辑系统性,以此为主线编排的知识课程也将具备系统性特点,学生认知心理顺序和知识结构也可循序渐进自然形成。

5.职业能力课程成系统

系统化的职业能力课程力求首先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摆脱浓厚的理论色彩,使其变得更加具体化和现实化,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的职业能力课程强调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强化在学习领域中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为增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需求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奠定基础。

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首先是对复杂的职业进行分析、解构、选择和再重构,根据职业梳理出其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围绕工作过程、结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建设职业能力课程,这一过程可概括为“统筹安排、分级实施、主体突出、理论引导”。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统筹安排。一是职业能力课程要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企业与职业院校;二是将学生既定位为企业的学徒,又要定位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学徒和学生不同的身份特征,制定相适应的能力课程。

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应进行分级实施:

第一个层级以学校为主。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专业特点和优势专业,根据学校自身所处的地缘位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把以往成功教学经验和教学工作任务放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和具体工艺流程及环节中进行整理,梳理出学校优势可以驾驭的专业领域,将专业延伸至所对应和实用的职业,从理论层面设计出与专业相对应的具体工作流程,并为之安排相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第二个层级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师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参与到课程编排当中,以企业的视角提出对新员工、对能力课程的期望和要求,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明确并制定出“企业”性质的职业能力课程。进行专业过程分析并确定工作任务,最后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个阶段中需要确定的问题如下:由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串联起工作过程,再由串联起的工作过程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最后确定能够体现出工作性质、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工作过程。

第三个层级是企业与院校共同作用。学校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教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第二个阶段在企业所列出的专业、过程中的相关任务,在学校范围内根据教育和教学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围绕典型职业工作过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来科学地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选择、组织、安排相关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企业则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价。校企共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应坚持主体突出、理论引导的原则:

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必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的编排和实施。主体性可理解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开展内部认识心理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养成技能。能力课程在编排和实施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重视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渗透方法,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建构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还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课程与能力课程之间的关系,发挥知识理论引导能力养成、能力获得激发对理论知识探究的作用。实施能力课程对知识层面的要求是力求不传授新知识,仅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通过迁移较容易获取的新知识。能力课上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接近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上成为活动的思维主体,激发积极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和亲自实践,能力课就能取得实效。通过系统化的职业能力课程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与其将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能力、技巧,使他们一开始便对现在正在学习的、将来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从了解到熟识,从概念到抽象,从观摩到操作,从模仿到创新,形成一个完整的与专业及工作过程相协调、一致、科学的成长过程,从而为发展独立的个人自我意识和体现自我社会价值提供可能的前提条件。

6.构架教学管理平台

平台是可以共享的工具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管理平台也是对教学实施的一种支撑。最有效的管理平台是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系统化的课程管理体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被管理的对象(课程)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二是存在多种延伸、改革的可能性;三是有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课程配套管理系统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回路,即从决策开始,通过实施,到最后取得结果,然后再反馈到决策或实施,对原决策、实施进行校正,使课程系统不断完善。

(1)技术运用是教学管理平台的有效载体

教学管理平台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数学的逻辑方法,对课程要素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分析,以便准确地决策、控制和协调,使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顶岗实训和“教学做”为一体的管理平台:顶岗实习师生互动系统作为过程化的管理平台,它依据教师的发帖量、学生的读帖量等一系列数据,自动对教师进行排序和评价。该系统可解决“柔性化、小批量、不同类别”顶岗实习的需求,达到实训环节“课程化管理”的程度。“教学做一体”课程管理平台依据课程整体,系统中附有教师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以供学生学习参考。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课程要完成的项目或任务及考核要求,学校根据教师发布的项目和任务考核课程完成情况;教师依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依据教师发布的项目和任务数量以及对学生成绩评价等指标,对其在实施“教学做”一体课程中的教学质量进行自动评价。

(2)柔性化是教学管理平台的重要内涵

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使自成系统的素质课程、知识课程、能力课程相互兼容,并使三个子系统融合成为具备整体功能和功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课程培养体系。把教学管理从校内延伸到企业中,实现了实训环节的“课程化管理”。对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相应的“模块化管理”,满足了“柔性化、小批量、不同类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在宏观层面上制定课程建设、实训实施、质量监控等制度文件,与之相配合,各个专业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专业建设、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具体可操作、可借鉴的运行制度文件。校院(系)两级管理共同奠定柔性化教学管理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包括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和顶岗实习师生互动系统,其中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整合了不同专业、不同形式(订单培养、学校组织、个人申请)的顶岗实习情况,并进行相应课程的替代。

(三)课程实施策略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着力探索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模式。无论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还是积极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力度,都是在组织策略上的变革。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策略上,突破过去理论课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向的交互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突破过去实践课教学中的单一解说式、参观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种与提高实践能力有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操作指导式教学、演练式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实训教学、模拟环境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突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过程个性化和体系规范化。

(四)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内外结合,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的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将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致力于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请进来”指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和理论水平较深的课程内容,进行讲学和现场解答,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承担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任务;三是请进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送出去”指将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府进修,提高学术水平,或送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一是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其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通过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扩大年轻教师眼界,使他们了解外界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经常开展科研、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二是选派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挂职,参加生产锻炼,对于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促使他们增加工程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锻炼,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现企业岗前零培训目标。

“传帮带”就是要薪火相传、以老帮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并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要加强对新引进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毕业教师的培养。通过实行导师制度,使每位年轻教师都有一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他们负责指导年轻教师学习、听课、辅导、准备与指导学生实验、参加课题研究等工作。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安排教学任务,并引导他们多参加辅导答疑和实验室建设。

加强对“双师结构”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制度建设是其重要保障: 一是初级层面对应助教级的教师,要求其能够讲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指导学生实训,对所授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有整体的了解。可以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去锻炼,增加现有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能力。

二是中级层面对应讲师级的教师,要求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所授专业相关行业动态,能够独立承担学生实训指导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计,参与或独立承担技术应用课题研发,能够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对部分教师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规定专业课教师必须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三是高级层面对应副教授以上的教师,要求其具备较深专业造诣和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主持行业(职业)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能主持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创新课程开发课题或技术应用开发项目,从而为高职人才培养作出较大的贡献。这需要从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中选拔1~2名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鼓励他们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国家级实训基地进行培训,通过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设备改造等培养措施,促使他们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使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

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岗位技能的训练,实现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级,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操守的规范。如此,把人才培养模式从课堂上和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之回归到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培养与技能训练,从而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模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企业,注重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目前高职院校以项目开发为重点进行实训建设是可借鉴的一种管理模式:

首先是强化项目立项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项目包,应严格立项审批。立项内容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立项中明确提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除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外,管理制度建设、监控考核方式、实训大纲制定、职场环境建设等软件建设内容同时进行申报。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中,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设备使用及管理人员参与论证,严格项目申请、组织论证、产品遴选、验收把关等环节,增加与培养任务对接、项目开发、对外服务等内容要求,规范教师按照示范校建设任务书要求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其次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立项之后,进一步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项目进度检查、阶段检查推进、过程环节调整等工作,严格掌握项目进度、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养学的新模式,多方投资等制度、机制建设环节的过程管理,及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考虑到职场情景建设的实际,重点建设专业按照职业领域与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围绕创造具有企业真实场景、营造真实职业环境、教学做一体实训车间建设等项议题进行研讨,增加项目建设的企业元素和实践内涵。

再次是强化项目绩效管理。考虑到生产实训基地投资效益,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教学、生产、培训、证书鉴定与竞赛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品生产支持教学培训活动。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通常通过各种关系或者是科技服务,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使他们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二、天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不断探索的改革主线与发展走向,其中天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滨海新区有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成为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基地的实际需求,它具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久历史,建设了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天津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是指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的机制上,青少年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职业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又在企业中通过多种实习方式形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一)天津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

1.体制改革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保证

天津市坚持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调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教育。1999年,天津市按照中央的部署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使行业主管部门退出政府序列,转制为企业性质的集团总公司。市政府由此提出:“各个学校继续依托行业企业管理的体制不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渠道不变,经费额度不减,由教育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譬如,天津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派公司总工担任院长,公司党委副书记担任院党委书记,从体制建设上将职业院校与行业融为一体。天津冶金职业教育集团把与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一墙之隔的天津钢丝厂划归学院,作为校办工厂,形成前校后厂的实质性的职教集团。

与此同时,天津市还建立了多元化投资的创新机制。“十五”期间,天津市职业教育经费共投入48亿元,其中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28亿元,行业投入20亿元。民办资金注入3亿多元,引入外资l亿多元。可以说,行业投资已成为天津职教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如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的前三年,在西青区杨柳青镇投入资金4亿人民币,购置600亩职业教育与培训用地,建设15万至20万平方米建筑,形成集团新的教育区域。行业办学为主的管理体制、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改革创新为实践工学结合职教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工学结合职教模式配套制度的创新

为促进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逐步深化,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天津市先后制定了产教结合委员会的制度,加大企业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力度,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实施职业教育学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的实习制度,在政府支持下以多种渠道建设实训基地,保证中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分别不少于一年和半年的岗位实习;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度,要求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实施优秀学生保送制度,把专业学习成绩和技能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保送到高一级学校深造,以保证优秀人才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天津市教委又下发了《关于在我市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意见》,强调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各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加强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工作。

3.工学结合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各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聘请企业、行业部门的高级管理、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盯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把专业优势通过教学环节具体实施转变为教学优势,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进行订单培养,增强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确立了“双环”效应:一是市场环:产业—专业—职业—就业—立业。即产业决定专业、专业服从职业、职业服务就业、就业促成立业。二是创新环:岗位能力标准—教学主导—课程改革—能力本位—创新创业。即根据岗位能力的新标准、新变化确立教学主导内容和课程改革的主题,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市高职学院开设的专业有557个,对应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是1∶4∶5;工程技术类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基本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工学结合教学计划时,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主导思想;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寻求企业对专业教学在资金、设备、场地、师资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支持,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施;各个实践环节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专业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有条件的还建立企业冠名的特色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校企双方设专人负责教学督导,及时反馈信息,解决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方案,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指导和服务;企业积极配合,协调安排学生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保障;把考取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每阶段都要紧跟企业生产实际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及时修订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和环节。确定课程设置时,首先要对社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由于行业企业是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不少专业都实行了“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入学的学生本身就是招录的员工,企业提供的设备和设置的课程,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培养方式的实效性。课程结构淡化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课程设置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能力为本位,更多安排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使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比例达到1∶1至1∶1.5,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学有所长,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职教模式以技能为中心,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实训环节,既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又突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变传统的模拟教学环境为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强调教学的工作真实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养成职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大量与专业对口的、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已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社会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每年培养中、高职毕业生10万人以上,在岗培训达到50万人次,使工学结合职教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更适应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律。师资建设方面,天津市委、市政府通过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多方筹资,形成了立足天津、辐射全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网络;同时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又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职业师资培训基地为主体,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互结合,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师资教育体系。在教师聘用机制方面,凡新任教的研究生,要先到企业培训一年,才能应聘上岗。同时拓宽师资渠道,广泛吸纳非学校、外省市及国际优秀职教人才,尤其是实习实训教师可以从工厂、公司的高级职员中选聘,采取专兼职结合策略,促进人才自由流动,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科技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以及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以工学结合为纽带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与沟通机制。天津市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开展了衔接与沟通的试点工作,对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等一系列要素按工学结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建立了多种衔接与沟通的模式。例如订单培养式、以工助学式、半工半读式、课程改革式、多证书制度以及其他的方式等。

(二)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特色

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较,工学结合职教模式在管理体制、服务方向、能力标准、培养目标等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突出体现为“四个为主”。

一是以行业办学为主举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依托行业、产教结合、紧贴经济、融入社会。工学结合职教模式为行业参与办学提供了平台,行业与院校共同确立教育理念、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和发展规划;行业为院校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保障,院校为行业服务,努力实现行业提出的目标。

二是以企业需要为主确定培养目标。工学结合职教模式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追求校企互利共赢,强调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服务功能。三是以实践能力为主调整课程体系。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实施,对原有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破旧立新。一个根据职业标准而建立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注重技能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正在形成。同时一批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一体化教材,作为教学改革思想的载体,也正在进入课程体系。

四是以实训基地为主培养专业技能。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推行,既有力地促进了职业院校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又有效地将企业文化、企业资源整合为教育力量,促使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进而带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幅提高。

三、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培养目标;二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课程体系;三是保证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四是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五是质量评价体系。这五个部分必须集中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并且实现学校、企业和政府联动,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根据示范校建设的经历,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把人才需求规划作为经济建设项目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启动的同时,提供企业用工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标准,为学校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实现前馈控制。

(二)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利益互补,才能真正地使学校和企业从握手到牵手。因此,按照国家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的原则,建议天津对2007年1月实施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进行修改补充,规定对提供实习实训岗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或税率减免(如减免教育附加税等)等优惠政策,以实现校企的双赢。

(三)对区域经济主要技术工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基本出发点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适应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滨海新区支柱产业的主要技术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的课程融合,改变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达到使劳动者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的目的。

(四)改革职业院校的录取方式

要改进按照“类型”来管理高职院校的做法,就必须从高职院校的“入口”进行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变职业院校的录取方式。建议高职院校招生既可以单独组织考试,也可以与全国高考同步,单独填报志愿,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单独录取,与本科院校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形成和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机制,真正从层次走向类别教育。

(五)改变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的办法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定位,建议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评聘条件。参照普通高校的评聘办法,把教师的企业经历和对企业科研服务能力作为评聘的主要考评内容,并在政策上加以积极的引导。

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目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每所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荐给朋友收藏本页

第四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何以定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客观、科学、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进而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234-01

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客观、科学、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角色,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才能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何以定位?针对这个无法绕开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从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入手,来梳理和探讨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角色是出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根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最好诠释。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严重失衡,教师被歪曲成教学活动的主角,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配角,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

(一)知识的复制者。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其任务就是“把教材重点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材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灭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作是步步亦趋的向导”,然后运用灌输手段,把知识原原本本复制给学生。这种“复制---接受”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理论性,严重禁锢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湮没了学生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成了记,背,默的工具。

(二)课堂活动的独白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几乎“垄断”课堂话语权。学生则时时处于教师“全景式”控制下,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和评判,沦落于“失语”境地。

(三)课程的控制和教学者。在传统课程环境中,教师仅仅沉溺于教书匠的角色,关注的往往是“我教了什么”,“我是如何去教的”,却很少反思和研究:这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采取这种方式教合适吗?还有没有更为合理的其他方法?课堂中有没有意料之外的事情?自己又如何去处理?这样处理合理吗?等等。

二、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客观、科学、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者,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

(一)从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互动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单一的讲授和接受都不利与教学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把学生引向学习之中。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值。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内容呈现多种形式,要打破传统的上课形式,力求每节课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到课堂上。

(二)从课堂活动的独白者到课堂的组织者。新课程一再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的宗旨和核心目标。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是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同时为对话的展开提供操作的平台。

(三)从课程的控制和教学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者。面对课堂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课堂只是教师教学实施的场所,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论层次,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结束语:当下,素质教育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作必要的前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课题,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根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的特定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内容,进而明确自己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曾博(1975—)男,汉,周口市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篇:科学管理方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科学管理方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将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是一种有益尝试。本文在介绍5W2H和PDCA循环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在方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5W2H PDCA循环 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

我国高校扩招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产品制造存在相通之处。管理目标都是按社会和顾客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均可描述为:专业设置与调整(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生产)―毕业考核(检验)―就业(进入市场)―用人单位使用(产品消费)―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等。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系统性、实用性的“5W2H”和“PDCA循环”法,必将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一、用5W2H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应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Who(谁)――培养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What(什么)――培养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

When(时间)――不同知识的传授时间?

Where(哪里)――不同知识的传授地点?

Why(为什么)――传授给学生不同知识的原因?

How(如何)――如何传授给学生知识?

How much(多少)――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

1.PDCA循环

PDCA循环过程包括:

Plan(计划)阶段。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此制定管理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

Do(实施)阶段。将计划或措施在工作中落实。

Check(检查)阶段。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效果。

Action(处理)阶段。循环的关键阶段,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形成标准,不符合要求或效果不显著的,转入下一个循环。

2.PDCA循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运用

(1)Plan(计划)阶段

①树立质量生存观。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建立校(教务处)、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学校长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系(部)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教研室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修改。形成“教学校长―教务处―系部―教师―学生”的质量管理链,确保教育产品的“零缺陷”。

③制定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

理论教学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标准――精品课、核心课的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标准――考试组织、试题、成绩评定与记载、考场管理等;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学工作规程、教学质量评价等;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教材建设、选用、评价与管理规定等。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实验(训)室工作规程――实验(训)教学管理规定、实验(训)教学评估办法、实验(训)教师岗位职责、实验(训)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训)室管理办法、学生实验(训)守则等;专业(毕业)实习标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等。

④制定与教学质量有关的人员标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质量实现与提高的关键的、根本性因素,标准有:教师工作条例、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奖惩办法、师德规范建设条例、学生管理条例等。

⑤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堂教学、调(停)课、教学文档、实验室和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考核、评卷和试卷复查及试卷保存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⑥建立较为全面的信息反馈系统。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督导组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座谈会制度等。

(2)Do(执行)阶段

将制定的工作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标准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以实施。

(3)Check(检查)阶段

①人才培养过程检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三检查”制度。

一是教学运行过程检查,包括:期初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师授课准备是否充分(包括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授课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材及参考书的征订),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准备等;中期检查――重点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结合学生座谈会,全面了解教学过程的运行状态;期末检查――在检查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重点检查考试管理。

二是教学效果检查。检查试题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能否体现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师阅卷是否公正,考试和试卷分析是否客观、深刻等。

三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采用抽样检查方式,检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报告、定稿论文和答辩是否规范。

②人才使用过程检查。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的方法,定期的、经常性的向社会调查,了解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学生的能力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毕业生的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能否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等,将调查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的再设计中。

③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人员的检查。通过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领导(专家)评教,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Action(处理)阶段

检查结果即为各种教学信息,是进行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决策机构实施调控的重要依据。及时收集、处理、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留待下一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解决。

总之,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单靠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引进和借鉴现代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依此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才能使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1].闫飞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

[2].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

[4].徐海峰,职业化、专业化、人的现代化,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11。

下载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定位分析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定位分析张颖(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310128号)摘要 :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电子商务专......

    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文档精选文档

    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 一一以新疆高等工业专科学院为例 杨智勇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 受教育者......

    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5篇范例)

    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唐耀存摘 要本文从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出发,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的定义、要求、特点,从而导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时间规律与培养方法规律,并对两规律进行了说......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工厂”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工厂” 南京邮电大学吴江学院戴国忠 内容提要: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是培养掌握技能的人,高职院校就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心的“教学工厂”。这就是......

    高校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合集5篇)

    高校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朱中华(淮阴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淮安223001)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

    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www.xiexiebang.com 教务处,湖南 长沙410200)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摘 要】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务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单位,2010年底,改革项目获批立项。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

    湖南省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

    湖南省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 学生调查问卷1、姓名、班级、联系方式2、请将毕业后工作过三个月以上的单位和岗位列出,并注明性质:国企、外企、私营3、目前工作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