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时间:2019-05-14 04:4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第一篇: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总结(1)

---公共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些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未曾间断。实质上,在高职院校,要想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明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在这一个月的大讨论活动中,我对公共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我将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直接搬用,教师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学生不知学以致用,普教色彩过浓,公共基础课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模糊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2.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呆板。老师在课堂上以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高职学生的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不会主动学习,学生中明显产生轻公共基础课,重专业课的学习倾向,这不利于公共基础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3.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认为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已经够用,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不必再开公共基础课;二是认为公共基础课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应该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好基础,按学科体系开设公共基础课。事实上,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资源的限制。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要明确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我们还要弄清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

其次,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学好公共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和特长。

最后,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可见,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不存在“应不应该开”的问题,而是存在“如何开、如何上好”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要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出发,着重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以其培养目标为准则,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增强为专业服务的服务意识。我们要对照“就业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根据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认真思考高职基础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解决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接轨的问题。为此,我们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基础素质教育培养;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基础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2.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创新课程科目,优化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由于培养专业技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职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

首先,要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我们要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要掌握实际工作中必需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

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再次,要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3.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4.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能力培养。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因此,我们要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实践性教学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明白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公共课部基础英语教研室

2012-3-22

第二篇: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

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

——兼与张新德老师商榷

李东风 葛力力

摘 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作者简介:李东风(1967一),女,河北丰润人,华东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葛力力(1954一),男,湖南湘乡人,华东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6)10-0030-03

笔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笔者均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认识,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目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它们共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同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一问题,许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训练。”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王婆卖瓜之嫌。数学尽管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毛泽东。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只是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念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

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由于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能力,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困难。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 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只是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目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对公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应。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语文课.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作品。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如果哲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都提出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呢?笔者认为,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并要求再增加课时,对高职的任何一门公共基础课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加强高职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能更应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例如方法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办兴趣班等),一般培养与特殊培养相结合。

第二.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的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如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十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哲学、法律课程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方式就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总之,我们认为,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J],教育研究,2005,(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王浪,凌-Z-.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J12). [4]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3-11-21.

[5]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N],潇湘晨报,2005-12-12,http//www.xiexiebang.com. [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N],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7]钱伟长.教育与教学问题的思考[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温家宝.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t/2005-11/13/content

《职教论坛》2006/5(教研版)

第三篇: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作者:田秀萍 崔发周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虽然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能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律的研究。政府部门当前亟须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设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职业标准 培训 课程开发 技师考评制度

[作者简介]田秀萍(1957-),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管理;崔发周(1963-),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课程开发。(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21-03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围绕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确定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划分职能,相互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为全国农民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承担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谈谈认识。

一、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使从业者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但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的关系来看,职业院校应在以下三个维度上进行准确定位(如22页图所示)。

(一)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职业院校处于企业和学生的中间地位。院校与学生之间没有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取必要的职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活动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在于熟悉职业培训与教育规律,能够主导教育培训过程,以科学的培训和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受培训和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上,而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在岗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薪酬水平提高等方面。

(二)企业科学发展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宗旨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培训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技术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社会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职业院校是从企业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是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院校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协助企业实施相应课程,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制定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职工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对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学习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有计划地正式培训。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由于职业院校已经从企业分离出来,在职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之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以及职业标准的制定等。职业院校的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并不针对某一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力量。

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入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

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纯地讲理论,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农民工的身份确定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已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社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为职工培训承担费用,职工自己也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预测。而技术培训都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劳动者与雇佣者双方的短期行为使技术培训需求大为减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是临时对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或者直接从社会招聘人才。因此,为了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规章、政策的出台,形成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EB/OL].http://.cn/policy/txt/2007-04/26/content_9252657_4.htm,2007-04-26.[2]欧阳育良,高志敏,王良健.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

(34).[3]蔡跃进.加快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第四篇:关于征订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

关于征订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

统一考试练习系统光盘的通知

电大继〔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西藏学院、残疾人教育学院教务部门:

为加强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各专业学生的考前培训,提高网络统考成绩,特向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各专业学生统一征订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网络统考练习系统光盘。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网络统考练习系统光盘特点介绍

1.与网络统考机(网)考考试环境一致。

2.与网络统考各科目考试大纲知识点一致。

3.与网络统考考试组卷方式一致。

4.提供随机练习、重复练习、知识点练习、自动即时评分功能。

5.各科目试题配有标准答案。

此套统考练习系统光盘全面充实、特色突出且效果显著。学生可通过此网络统考练习系统光盘进行反复练习及针对性练习,以达到提高统考成绩的目的。

二、网络统考练习系统光盘征订

1.征订时间

网络统考系统练习光盘一年征订3次(每次征订光盘的练习试题内容在历次统考前即时更新):

第1次征订时间:1月1日至3月31日。

第2次征订时间:5月1日至7月31日。

第3次征订时间:9月1日至10月31日。

2.光盘定价为每科25元。

二○一○年七月十六日

第五篇: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

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 龚明俊

中学语文教育始终是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这个“热门”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界内部,也延伸到了社会特别是新闻界。总体上讲,大家对语文教育现状不满意。本文所探讨的话题——经典名著(包括名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可以说,经典名著是语文教育改革进程中焦点之焦点。

经典名著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体的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出版物,其主体是文学作品。从语文教育史上来看,经典名著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定位,即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其恰当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概定。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需要,或者不同的语文教育主导势力对其认识不同,甚至不同的语文教育基层工作者对其理解差异,最终导致经典名著的定位处于复杂多变、混乱不一的状态。正确认识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问题,对修订教学大纲、编选语文教材、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特别是对广大的中学生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为了较为明确地考察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现状问题,我们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从修订教学大纲、选编教材、教学实践与专家学者批评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笔者认为,经典名著没有一个明确定位,表现在大纲限定模糊、教材编选的态度不严肃、教学方法不恰当等方面,专家学者、广大师生对经典名著的教育现状非常不满。

语文教学大纲对经典名著的定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是语文教材编制的依据,当然也是经典名著入选教材的标准。

我们先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的人教社《语文教学大纲》说起,大纲在阐述中学语文课文选编标准时,提出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等三条主要标准。无疑,这三条标准都是“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从理论上讲似乎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思想内容好”,才算“语言文字好”,才“适合教学”?这里的“思想内容”是以中学生的自然需要和健康发展为标准,还是以某一时期的世俗需要或某一政治理论及教育理论的要求为依据?从教材成品来看,后者是编选课文的标准。所选出的课文几乎大部分都可以用“政治手法”来解释。有人曾经指出,中学语文所选的作品,大都还是多年以来的老套路,那些在学术界已成公论、定论的命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几乎一点都没有反映出来。比如,中学语文教材里涉及现代文学领域的,文学史观和对作家的评价,基本上还是沿用王瑶先生30多年前在《中国文学史稿》中的观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相信文学历史的不断进化,二是强调社会政治因素对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这种范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受那个时代的限制,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相当偏“左”,比如过于用马列主义解释文学现象,以革命和反革命、发展和落后等二元对立的范畴来规范现代文学思潮的论争等等。这在中学语文教材、教案中都有所反映:郭沫若的革命“文正公”地位,对鲁迅的共产主义思想的过分夸张,对徐志摩、梁实秋、胡适等作家的不尽公平的评价,以及用阶级论僵硬地解释文学现象的倾向等,都是这种范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在中学语文教育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中学语文中的白话文是以现代文学中经典名著为主体的,对待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的选编如此,对待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选编虽然不以王瑶先生的思想为基础,却也是用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教材选编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材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看到大纲的真实指导思想和详细内容。我们要问,难道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适合教学”吗?至于“语言文字好”,自然是作为课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了,而事实上,教材所选的课文并非篇篇都是“语言文字好”的,相反,有的语言文字是非常粗糙的,谈不上“语言美”,如某些散文与诗歌,雷同的篇章结构与教条式的语言无法让人感到什么美,教师讲解与学生学习都毫无生趣。“名”倒是真的有,却谈不上“经典”。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此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内容差别不大,而高中叙述更为详细,提出了“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体现教学目的,难易适度,适合教学。”“课文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联系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用三点概括其要点:一是文章要具有典范性,二是要适合教学,三是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经典名著来说,闯这“三关”不容易,有限的教材容量能不能在几百至几千字间展示经典名著的“典范性”,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不是富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一定“适合教学”?比如《红楼梦》中的任何一回的节录,都能代表整体特色?比如《雷雨》的节录是否能够反映整体风貌?等等。我们甚至可以说,教材中的大部分节录连原著的基本风貌都体现不出来,更谈不上深入的分析了!

教材编纂对经典名著的态度不严肃,这一点提出建议和批评的非常多。这里的教材指课本、教学参考书及相关权威性辅导资料等,主要是前两者。这种不严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经典名著的非经典部分。教材发行量特大,影响面特深,是最有威力的文选集,其意义非同寻常。正因为如此,选择篇目一定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而我们的教材似乎没有把这一问题放在心上。对所选作品常常给予“节录”,这些节录看似“富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原著风貌”,实际是,所选择经典名著的非经典部分。如《红楼梦》,选编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初中)、《林黛玉进贾府》(高中)两篇课文,这两篇单从主题这一层就难说具有代表性,全书写的是爱情悲剧,它们都体现了这一点吗?这两节能让学生学习到东西与原著主旨不具吻合性。教师讲解又常常把学生引入阶级论,这种理解虽然是一家之言,言之成理,但毕竟不能反映更多专家学者的理解。当然,我并不是否定教材的节录,毕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著,节录是一个捷径,也是走进经典名著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而是说我们的节录一定要非常慎重,要选取集中体现全书主题、展示全书写作特色的那一部分,千万还要因为编者的意图或世俗的需要,而以节录来改变原著主题,导致学生把名著理接受了非原著所要表达的主题、艺术风格等知识。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能全部了解或者大致了解原著风貌的条件,如配上相应的而不是学生可以花一番功夫才能得到的资料,适当增加一些对理解原著富有代表性的评论文字,这些评论不是某一家之言,让学生得到客观且富有创新性的启迪。

二是删节经典名著的关键句段。这种现象在教材编者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概是“适合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之类的原因,然而我们在这些所谓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读到的与他们日后可能接触到的同样的经典名著内容差距竟然如此之大,那些被删节的内容可能就是精华所在,最能体现作者的某种特定思想情感,对文章理解与思考也最有帮助。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教材曾对课文中两处原文做了“净化处理”,一处是“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处是描写青年男女采莲的爱情场面的《采莲赋》及相关文字。新教材补上了这两处删节文字,学生读来也非常自然而且亲切,不觉得别扭,两处文字与如今影视上的那些“爱情片断”完全是两个天地,给高中生带来的当然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现代文的这种删节文字是普遍的现象。

文言文与现代文没有什么差别。如高中第一册的《勾践灭吴》,公在“遂使之行成于吴”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之间,就删去了文种游说吴王的一大段话,使得文章过渡突然,极不自然;再如《劝学》就是这样,学生有幸读到的只是其中极少部分,被删节的文字又常常被拿来作为学生练习题来“欣赏”,教师不得补充说明此事,这真是教材的悲哀!像“君子之学也,入耳,箸乎心,布四体,形乎动静”这样的名句,也在被删之列。

作者写文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后成篇,如果不太影响教材纸张,何必非得砍掉那些宝贵的文字?断章取义是读书写作大之忌,我们的教材不要轻易地把不必要的删节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之重点。三是臆定“经典名著”、“经典名家”。如果用新大纲的要求,经典名著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典范性,一是富有文化内涵。而在近二十年所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就不是经典名著,甚至还是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反面教材,而这些文章则当之无愧地成了所谓的“经典名著”。有些作品不宜入选,如鲁迅的几篇杂文,不大适合于中学生阅读;有些作家类似的文章连续入选,如杨朔的散文;题材相同的文章不停重复,如关于周总理的几篇文字。著名学者童庆炳说,鲁迅的作品很多,为什么偏要选《“友邦惊宅”论》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些文章并不是鲁迅最好的,再说也不适合中学生学。一位诗人曾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新诗做了个统计后,这样发难:“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这个新诗选目能够代表20世纪中国新诗的成就吗?这个选目中的每一首具有经典性,都适于灌输给中学生吗?它的每一首让中学生读了,都能使之热爱新诗而不憎恶新诗吗?我不知道我们的诗人见到这个篇目会有什么感受?”并指出,入选篇目多有不当,一些好的、适于推荐给中学生的诗篇未能入选,严重滞后于新诗发展现状,发出“重编中学语文的新诗篇目刻不容缓!”的呐喊。事实上,这种现象不只是新诗选编,古代文学也是这样,以新教材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清楚地说了是“先秦诸子散文”,真是如此吗?结果四篇课文有三篇是儒家的,即《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然后是道家庄子的寓言《秋水》,说真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真想说大有“罢黜百家”之味了。对其它作家作品,对古今中外典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四是解读经典名著问题大。对经典名著的解读,集中体现在《教学参考书》与学生的练习册里。具体教学中知识点的过于散乱烦琐,思维过于简单,观念过于陈旧,成了语文教育无法消除的枷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被视为文学欣赏之公理,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则成了“一千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如《勾践灭吴》,勾践之言行措施甚至结局,在今天为何不能理解成一个反面人物?如《守财奴》,学生接受的主人公形象就是一个贪财吝啬的典型人物,其实为何不能让学生不体谅一下葛朗台的这“吝啬”背后有着更多的可值得同情的辛酸苦楚?又如《项链》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只能说是女主人虚荣,何不说说她多少为生计奔波、为人世所累的辛酸? 还有诸多文章的主题只能这样概括,如对鲁迅的作品,总是用政治理念进行图解,不是将其《一件小事》抬到吓人的高度,就是将《阿Q正传》、《药》用政治教条解读得面目全非,而这种影响对一个学生的负面影响有时是终身难以抹去的。我国现行的人教社的教材底子是1980年编的那一套,年年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即便教材改革试点的浙江,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改,总体上也只在10-20%,经典名著自然被选进教材有限。正如1988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所说:“让9亿人读一种书,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那么,让9亿人持一种理解,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让9亿人思维方式保持一致,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

教学实践对经典名著的教法不当。教学实践是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而来的,如果我们把主要问题都集中在教师与考查上,似乎是有意与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过不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语文教师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教师如何理解经典名著,对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师不仅仅是现成理解的传达者,更是应当有自己思想的实践者,其思维应当是动态的先进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对学生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特殊的人。

可惜的是,实践中对经典名著的教学与考查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思维单

一、内容烦琐、政治味浓、理解相似等各个方面。对经典名著的解读常常只有一两种“正确”的解释,而其它的观点则被视为“异端”加以排斥。教师用习惯思维模式与固定的分析方法来对待经典名著的教学,甚至使理解走进了死胡同。整个思维方式都是一致的,政治教育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线”,经典名著是学生非常想读想听的,可经老师一讲,则成了一点味道也没有、无法触及人的灵魂的大杂烩!每一句话似乎都有深不可测的意义,连“中华民国十五年”这句极其平常的时间也被赋予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带有反语口气”!任何名著都是通过什么揭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等等,似乎都是某种阶级理论的图解。如此讲解,语文教学怎能不让经典名著教育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北京崇文区教研中心的教研员苏豫生十多年听了1000多节语文课,他说:“语文课最主要的问题是把一篇生动的课文肢解为一堆知识拼盘,弄得学生对语文课最没有兴趣。”他还做过调查,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北大教授钱理群曾经指出:60年代有个提法叫“讲深讲透”,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而我们的语文课却变成了政治课,以致学生在大学里“很厌烦鲁迅”,形成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不仅是鲁迅的悲哀,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大悲哀!

过分依赖教材及参考书,教师缺乏独立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解。经典名著是富有独创性的,理解也应当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不是呈现“封闭性”,而是呈现“发散性”,不是要求“一致性”,而是求得“多样性”。没有创造力的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不会取得真正的好的教学效果;没有激活人的灵魂的教师,更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达到语文教学目的中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广大的语文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不读或很少读他们所讲授的名著原文,有的一年四季难得写几百字出来,这是无法接受的现实!经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名著,是因为它对成千上万的读者都有启发性,经得起反复推敲,而现在教学中所展示的经典名著,则是让成千上万的读者都同意一种思想观念,都有“共同认识”,岂不是与经典名著之本意背道而驰?可以这样非常武断地讲,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起了实践中的“经典名著刽子手”的作用。

从教育专家到一线教师,从教育界内部到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指责大多是非常激烈的。我们这里也只能举出极有限的例子,主要目的是想说明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有“北魏南钱”之称的钱梦龙老师批评语文教学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

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

薛毅在一次“文学教育的悲哀”的演讲中指出:“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

郑贤在就两篇入选课本的《红楼梦》课文的内容解析与练习设计等认真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指出:“《红楼梦》遭到如此作践,曹雪芹真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红楼梦》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中学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亟待得到所有关心中学教育的人们重视。”

诗人毛翰在分析中学阶段的新诗之后呼吁,真诚希望“我们的教科书所选,每一篇都是经典作品,不要误人子弟,也不要误我新诗”; 余杰认为,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不仅没有具备起码的“世界文化”的眼光,反而对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抱着一种敌对的态度。入选的许多作品在文学意义上远远够不上“好作品”;而只能算是政治意义上的“好作品” ;

相当多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语文教育方法意见非常大,认为必须改变那种不管文章体裁,不管论说文、说明文、一般记叙文,还是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千篇一律,以为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套路,而要因“文”制宜,因“体”制宜,因“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宜,启发学生的“悟”性,启发他们去琢磨到教师思维的过程。

„„

笔者以为,语文教育中对经典名著的系列处理过程,可以在“少、慢、差、费”四个著名的教训总结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糟”字,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糟”。

如果说以1980年为基础的中学语文教材为基础的中学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包括经典名著在内的许许多多的问题的话,那么1999年对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推出了《语文》(试验修订本),则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传统教育势力特别是应试教育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的大环境,使得中学语文教育依旧处在积重难返的艰难困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不变,语文教育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传统方法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新教材的大变动,也没有起到回天之作用。何况,这个新教材自身仍然存在着问题,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操作意义上的语文教育系统,所以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还是非常大,应当引起与之相应的各阶层、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下载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作者:何亚非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1期 [摘要]荣辱观属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范畴。不同的荣辱观表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何以定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客观、科学、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进而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

    公共基础课应用能力大赛

    公共基础课应用能力大赛“演讲对抗”模块总结 李懿方 一、引言 在中职学校,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都将面临社会的挑选。毕业后学生需投身各个工作岗位,语文交际能力无论在就......

    职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前瞻

    职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前瞻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严重滞后,钳制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被“边缘化”的根源所在,强调了基础课对......

    课程汉英对照表 —— 公共基础课

    专业外语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体育思想品德修养形势政策教育军事理论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含现......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

    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发表的) 赵雪莲

    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 赵雪莲①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摘 要:作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面对自身教学中存在有效性不高的情况,必须更新教......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效果评价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效果评价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研究以网络课程为主体的公共课信息化教学改革趋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