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05-1005职业道德考点总结(三级)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P2-24)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P2-10)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下列关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在形成过程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实际内容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存在部分内容重叠的现象;在作用发生上,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具有自觉性、事前性的特点,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的特点;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规范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调节,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代表。
道德评价是我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进行的:“荣”与“辱”的判断;“是”与“非”的判断;“善”与“恶”的判断;“好”与“坏”的判断;“正义”与“邪恶”的判断;“诚实”与“虚假”的判断;“公正”与“偏私”的判断。
根据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重要指标。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职业道德不是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评价的唯一指标;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高的重要影响性因素;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在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综合的某些方面(与职业纪律和行业法规重叠的内容)具有一定强制行要求。
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工作。职业良心是职业道德的要素之一,指的是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所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活动。
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一定的强制性;利益相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相对的稳定性。
下列说法中,反映了职业道德特征的是:多以行业公约、规章制度等形式存在,职业道德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P10-15)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基本含义:君子获利、取之有道。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P21-24)
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P25-38)
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2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列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在我国,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矛盾之间的关系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P31-35)
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P35-38)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的道德准则是:忠诚、审慎、勤勉。在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准则中,“勤勉”的内在规定性是:时时鼓励自己上进,把责任变成内在的自主性要求;在工作时间内,如手头暂无任务,要积极主动寻找工作;经常加班不符合勤勉的要求,勤勉的主要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忠诚敬业的以及提高生产劳动效率等。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40-50)
第一节职业化的特点与职业精神(P40-44)
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职业化是指从业人员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职业道德理论,实施职业化管理将更加注重员工职业活动的:非个性化规范;过程性规范;流程化改造;标准化建设。
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第二节职业化的内涵与职业道德素养(P44-48)
第三节职业化管理(P48-50)
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P52-64)
第一节职业技能的内涵、特点与作用(P52-56)
职业技能的特点包括:时代性,专业性,层次性,综合性。
第二节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P56-59)
第三节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P59-64)
关于职业技能,正确的说法是:在职业道德统领下的职业技能决定着从业人员的职业前途;职业技能的提高,受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先天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P65-78)
第一节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P65-71)
第二节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P71-78)
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慎独。关于如何培养职业情感,正确的认识是: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以小“善”去小“恶”坚持点滴积累以巩固职业情感;时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强化职业情感。
第六章敬业(P80-98)
第一节人在职场——敬业的重要性(P80-86)
下列关于“员工敬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盖洛普首次提出了“员工敬业度”的概念;“员工敬业度”表示不仅对工作负责,同时员工的忠诚度也很高;敬业度高的员工虽然工作兴趣较低,工作态度也要比其他员工高;敬业度高的员工不一定是天赋高、才华出众的优秀员工。
有人(李素丽)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话所蕴涵的意思是:敬业精神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前提。
第二节把握精髓——敬业的内涵(P86-88)
孔子在敬业上提出了“执事敬”的要求,其意为:恭敬地对待工作。
第三节践行规范——敬业的要求(P88-94)
某员工将“乌鲁木齐”的字样写成了“鸟鲁木齐”,结果给企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一事例说明:无论怎样强调敬业精神都不过分;细节影响得失;严格管理十分重要。
坚守岗位的基本要求是:遵守规定,履行职责,临危不惧/退。
下列说法中,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12条)核心标准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敬业精神;忠诚;团队精神;自动自发地工作;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所谓“不找任何借口”的意思是: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自己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将身心彻底地融入企业,尽职尽责,处处为自己所在的企业着想。
下列说法中,属于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优秀员工所需素质的是:
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兴趣(对公司的产品具有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始终表现你对公司及产品的兴趣和热爱;热爱并专注自己的工作;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要不断自我更新);
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客户着想;最完善的服务才是最完美的结果);
乐于思考,让产品更贴近客户(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客户);
与公司制定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跟随公司的目标,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奖金和薪水不是唯一的工作动力;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帮助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
对待工作岗位,正确的观点是:虽然自己并不喜爱目前的岗位,但不能不专心努力;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岗位,但不是必须自始至终守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不能选择其他岗位;“树挪死,人挪活”,但是也必须慎重选择自己的职业岗位;企业遇到困难或降低薪水时,也有必要做到爱岗敬业。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个人的潜能在某一岗位上无法充分释放,就可以考虑调换岗位。
第七章 诚信(P99-129)
第一节 人在职场——诚信的重要性(P99-105)
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诚信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的道德资本;诚信不仅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遵约守信状态,也与自我的内在信念有关;为监督诚信落实、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也要坚持诚信无条件论的观点;作出的承诺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掂量自己的履约实力,否则很难做到诚信。
诚信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在于: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诚信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的内在要求;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保证。
第三节把握精髓——诚信的内涵(P105-108)
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
第四节践行规范——诚信的要求(P108-127)
从业人员做到真诚不欺,要: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出工出力);踏实肯干,不搭“便车”;坦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下列做法中,符合领导对员工信任的要求的是:不强制下属工作;经常征求下属的意见;善于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下属出现工作失误时,不一味地处罚下属,而是指导下属;诚恳对待员工;与下属相处密切;关怀下属的成功;遵守与下属约定的事项;尊重下属的自尊心;平等待人;不会瞧不起下属。
同事间建立信赖关系,合宜的做法是:不随便批评同事的言行;同事间相互认同;不说同事的坏话;同事间不存误会;彼此看重对方;不造他人的谣言;同事间不分派系;同事间可进行辩论,但不留下后遗症;经常彼此商量;开诚布公相处。
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从业人员在选择离职时,关于离职信用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合同规定离职;做好离职前的工作交接;保守离职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四节 典型案例(P127-129)
某中国留德学生才华出众,毕业后留德应聘工作。企业发现该生乘坐公交车时有三次逃票记录,于是拒绝录用。看过这则信息,你对该生求职失败的感受是: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不管有无监督。
第八章公道(P130-156)
把握精髓——公道的内涵(P135-137)
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坚持办事公道,要求当事人不讲人情;给予人们其应该得到而不给其不应得到的东西的行为和品德,是为公道;一个人做了一件公道的事情不能说明他是公道的人;公道标准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一定的变化。
第一节 践行规范——公道的要求(P137-153)
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一“公道”的基本要求是: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
从业人员坚持“平等待人”的要求,应树立:市场面前顾客无差异/平等的观念;按照贡献取酬的观念;按德才谋取职位的观念。
下列说法中,符合“公道”本质要求的是: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
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公道”的基本要求的做法是:遵守制度一致化(树立市场目前顾客平等的观念)。
从业人员做到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要有慎微意识;要有大局意识。
从业人员做到坚持原则,要:立场坚定不移;方法适当灵活;要以德服人。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经营者使用了与知名商品近似但仔细辨别能够区分的商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将最高奖的金额设置为5500元(应不超过5000元)。
第九章 纪律(P157-184)
第一节 人在职场——纪律的重要性(P157-164)
彼得˙圣吉说“真正的自由绝非摆脱束缚的自由,而是创造我们之所真心之所向往的自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用摆脱束缚也能获得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是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取得的。
第二节 把握精髓——纪律的内涵(P164-169)
下列属于“纪律”范畴的是:办事规程;行为准则;制度规定。职业纪律是指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所必须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职业纪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在职业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节 践行规范——纪律的要求(P169-180)
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 “纪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
执行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包括: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第十章 节约(P186-216)
第二节 把握精髓——节约的内涵(193-196)
下列关于节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节约的本质内涵是当用则用,宜省则省。“节约”作为职业道德规范,其特征包括:时代表征性;价值差异性;社会规定性。
关于节约,正确的说法是:节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相违背;在物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也需要崇尚节约;今天所倡导的节约既包含物质生产领域,野包括个人生活领域;不管职位高低,人人都要厉行节约。
第三节 践行规范——节约的要求(P197-213)
在职业活动中,践行“节约”规范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
从业人员节约资源,要做到:强化节约资源意识;明确节约资源责任;创新节约资源方法。
第十一章合作(P218-242)
第二节 把握精髓——合作的内涵(P225-229)
职业道德规范 ― “合作”的特征包括:互利性;平等性;社会性。
第三节 践行规范——合作的要求(P229-238)
践行职业规范“合作”的具体要求包括:求同存异;公平竞争;互相协作。第十二章奉献(P243-267)
第一节人在职场——奉献的重要性(P243-250)
职业道德规范 ― “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在于: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 ;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遇到成才的机遇;能够使个人价值融入到集体价值之中。
第三节践行规范——奉献的要求(P252-264)
践行“奉献”职业规范,具体要求包括: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奉献”作为职业道德规范,其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积极尽职尽责;充分尊重集体;努力服务人民。
第二篇:人力三级考点总结
1.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制
又称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成垂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优点:
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 责权关系明确;
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
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高。缺点:
组织结构缺乏弹性; 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
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经营管理事务仅依赖少数几个人,要求企业领导人必须是经营管理全才,但这很难做到,尤其是在企业规模扩大时,管理工作会超过个人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2)职能制
又称多线制,是指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分工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即在厂长(总经理)下面设置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分工范围内都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直接指挥下属单位,下属既服从直线领导的指挥,又服从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指挥。优点:
提高了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下级的工哦做提供详细的专业指导; 吸收了专家参与管理,减轻了直线领导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组织的重大战略问题;
有利于提高个职能专家自身的业务水平;
有利于各职能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的实施。缺点:
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不利于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造成管理混乱,令下属无所适从; 直线人员和职能部门责权不清,彼此之间易产生意见分歧,互相争名夺利,争功诿过,难以协调,最终必然导致功过不明,赏罚不公,责、权、利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
机构复杂,增加管理费用,加重企业负担; 过分强调按职能进行专业分工,使各职能人员的知识面和经验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全面型管理人才;
组织形式决策慢,不够灵活,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直线职能制
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总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总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优点:
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保留直线制统一指挥优点的基础上,引入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做法,既保证统一指挥,又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弥补领导人员在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助领导人员决策。缺点: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职能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和协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各业务和职能部门都须向厂长(总经理)请示、汇报,使其无法将精力集中于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4)事业部制
也称分权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总公司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掌握投资、重要人员任免、价格幅度和经营监督等方面的大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优点:
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于外部环境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各事业部主管摆脱了实施请示汇报的规定,能自主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增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各事业部可集中力量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迥异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缺点:
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
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2.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案例分析)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有事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基本资料。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等级、岗位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和分析日期等方面识别信息。
(2)岗位职责。主要包括职责概述和职责范围。
(3)监督与岗位关系。说明本岗位与其他横向岗位之间的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
(6)劳动条件和环境。(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
(10)心理品质要求。
(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4.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 A.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B.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C.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D.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人物、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E.组织有关人员先行一步,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2)调查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3)总结分析阶段
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5.劳动定额的要求(案例分析)(1)要体现科学性和先进合理性;
(2)在每个工作班内,使员工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作强度;
(3)大多数员工在多数情况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或体力的支出,应达到或接近国家或部门的劳动卫生标准。
(4)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看,某一生产岗位的员工,在定额执行初期可能在贯彻新定额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到了中期、后期,由于员工提高了熟练程度,通过积极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
6.劳动定额定期修订的步骤(1)准备阶段 A.思想准备; B.组织准备;(2)修订阶段
A.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提高员工认识;
B.组织员工认真讨论,逐项细致地对所承担的各种产品、各道工序的定额提出修改意见,并汇总上报。
(3)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
A.对各车间意见统一审议和平衡汇总后,呈报总经理正式批准;
B.认真抓好修订工作的经验总结,收集积累有关劳动定额资料,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7.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8.内外部员工招聘的优缺点(1)内部招募 A.优点
准确性高; 适应较快; 激励性强; 费用较低。B.缺点 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影响; 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有可能出现裙带关系的不良现象;
采用内部招募的方法,在培训上有时并不经济; 采用内部招募的方法,尤其是管理者的内部提拔,有可能产生一种把人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的倾向。(2)外部招募 A.优点
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起到树立形象的作用。B.缺点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进入角色慢; 招募成本大; 决策风险大;
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9.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1)准备展位
(2)准备资料和设备(3)招聘人员的准备(4)与协作方的沟通联系(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6)招聘会后的工作(现场进行初步的ABCD分类,整理简历等)10.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案例分析)(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备的评价;(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11.笔试的特点 A.优点
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和效度; 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提高效率;
对于应聘者来说,心理压力小,容易发挥正常水平; 成绩评定比较客观,易于保存笔试试卷。B.缺点
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需要采用其他选择方式进行补充; 12.面试的基本程序
(1)面试前的准备阶段
确定面试的目的、科学地设计面试问题、选择合适的面试类型、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面试官事先确定需要面试的事项和范围,写出提纲,面试前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2)面试开始阶段 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然后再过渡到其他问题(3)正式面试阶段
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应聘者; 察言观色,密切关注应聘者的行为与反应;
所提问题可根据简历或应聘者申请表中发现的一点,先易后难之一提出。(4)结束面试阶段
面试官提问结束后,给面试者提问的机会; 产生是否录用分歧时,可安排二次面试; 做好面试记录表。(5)面试评价阶段
根据面试记录表进行总体评估 13.面试问题的设计(案例分析)(1)面试问题设计技巧 A.不宜过多;
B.最好是开放式的问题。(2)面试问题举例
A.你为何要申请这项工作(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B.你认为这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或如果你读者这项工作,你将怎么办?(了解应聘者对应聘岗位的认知程度及其态度);
C.你认为最理想的领导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了解应聘者的管理风格及行为倾向); D.对你来应聘,你的家庭的态度怎样(了解应聘者的家庭是否支持);
E.你的同事当众批评、辱骂你,你怎么办(了解应聘者现场解决棘手问题的经验及处理冲突的能力);
F.你的上级要求你完成某项工作,你的想法与上级不同,而你又确信你的想法更好,此时你怎么办(了解应聘者在困境中是否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14.面试提问的主要提问方式(选择、简答、案例分析)(1)开放式提问(2)封闭式提问(3)清单式提问(4)假设式提问(5)重复式提问(6)确认式提问(7)举例式提问
15.劳动分工对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
(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有利于劳动者较快地提升熟练程度,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3)有利于配备员工,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
(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加快生产进度;(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劳动者经常转化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16.组织工作轮班应注意的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4)适当组织各班员工交叉上班
(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A.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 B.缩短上夜班的次数。17.培训项目规划的内容(1)培训项目的确定;(2)培训内容的开发;(3)实施过程的设计;(4)评估手段的选择;(5)培训资源的筹备;(6)培训成本的预算。
18.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1)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
A.既要考虑短期目标,又要考虑未来的长期目标,并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B.要正确认识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的长期性、持续性和战略性。(2)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
A.组织层面:使最终选择的培训内容既能着眼于当前所需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又能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B.员工层面:工作绩效相关问题的可能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理想绩效与实际工作绩效的对比。
(3)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A.培训目标应解决员工培训要达到什么样标准的问题; B.将培训目标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 C.培训的目标要能有效地指导培训者和受训者。(4)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A.培训目标对受训者传达的意图; B.组织对受训者的希望;
C.受训者如何将培训项目要求与自身情况相结合。(5)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
A.获得与培训相关的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的支持,以便落实培训计划; B.说明报告的内容。
19.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作用
(1)从企业培训的一般角度看培训评估
A.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 B.考察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本身; C.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出教训,以便改进今后的培训; D.发现新的培训需求,从而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重要依据; E.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 F.客观地评价受训者的工作;
G.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2)从企业的战略角度看培训有效性评估
A.用作战略的培训要有细致的目标定位、可选方案的系统评价、成效的严格评价等,它是一种分析方法;
B.一个置于企业战略角度下的有效培训应该是不仅要知道对培训人员有多少好处,还要了解能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什么好处和多少好处;
C.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培训有效性评估,就是要用更高的、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培训目标来对培训有效性评估进行指导,同时也是对组织和部门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此时的培训目标已经成为组织目标的一部分,而不再仅是培训部门的部门目标。20.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1)明确评估培训的目的 A.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B.明确评估的目的;
C.明确评估的操作者与参与者;(2)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 A.评估方法的选择; B.评估设计方案; C.评估策略选择;
(3)培训评估信息的收集
A.要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简单易行性和经济;
B.评估收集的方法:资料收集、观察收集、访问收集、参与收集、培训调查收集; C.最好重新设计一个数据收集计划,对数据收集做好事前准备;(4)培训评估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A.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B.根据不同的培训欧诺个过内容和需要进行归档; C.应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5)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A.培训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要综合所有评估意见和观点;
B.在最后上报之前要召开评估小组成员会议,反复修改,以确保其真正发挥培训评估对领导决策、培训工作者工作改善的作用。21.培训课设计的要素
(1)培训课程目标—根据环境和需求而定;
(2)培训课程内容—以实现培训客户产能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3)培训课程模式—有效体现培训内容,采用配套的组织和教学方法;(4)培训课程策略—培训程序的选择和资源的利用;
(5)培训课程评价—对培训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的评价;(6)教材—切合学习者情况,提供适当信息;
(7)学习者—学员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学员的类型、组织形式、学员的规模等。(8)执行者—理解培训课程设计思想的主持人与教员;(9)时间—短、平、快,要求充分利用;(10)空间—可超越教室的空间概念。22.肯普培训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
(1)写出课题,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标;(2)分析学员特点;
(3)分析可能取得明显学习成果的学习目标;(4)列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5)设计预测题;
(6)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7)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8)实施教学;
(9)根据学员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来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和再修正。23.迪克和凯里的培训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2)开展教学分析;(3)分析教学对象;
(4)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5)设计标准参照测试;(6)开发教学策略;(7)开发和选择教材;
(8)设计和开展形成性评价;(9)修改教学内容。
24.中国现代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1)确定教学目的;(2)阐明教学目标;
(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4)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媒体;
(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7)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25.培训方法的选择与组织实施
(1)事宜知识类培训的直接传授培训方法 A.讲授法 B.专题讲座法 C.研讨法
(2)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性培训方法 A.工作指导法 B.工作轮换法 C.特别任务法 D.个别指导法
(3)参与式培训方法 A.自学
B.案例研究法 C.头脑风暴法 D.模拟训练法 E.敏感性训练法 F.管理者训练法
(4)适应行为调节和心理训练的培训方法 A.角色扮演法 B.拓展训练
(5)科技时代的培训方法 A.网上培训 B.虚拟培训
26.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1)前期准备工作
A.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 B.培训后勤准备; C.确认培训时间; D.教材的准备; E.确认理想的讲师;(2)培训实施阶段 A.课前措施;
B.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 C.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3)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A.注意观察讲师的表现和学员的课堂反应,及时与讲师沟通、协调; B.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
C.做好上课记录(录音、摄影、录像);(4)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要重视培训的最后结束阶段;(5)培训后的工作 A.向讲师致谢; B.做问卷调查; C.颁发结业证书; D.清理、检查设备; E.培训成果评估。
27.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1)准备阶段
A.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正确回答:“谁来考评,考评谁”; B.根据考评的具体对象,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明确回答“考评什么,如何进行衡量和评价”;
C.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正确地选择考评方法,具体回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管理成本、工作实用性、工作适用性); D.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说明“如何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考评周期的确定、工作程序的确定);(2)实施阶段
A.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目标第一、计划第二、监督第三、指导第四、评估第五);
B.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积累;(3)考评阶段 A.考评的准确性; B.考评的公正性; C.考评结果的反馈;(4)总结阶段
A.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诊断; B.各个单位主管应承担的责任;
C.各级考评者应当掌握绩效面谈的技巧;(5)应用开发阶段 A.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 B.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 C.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 D.企业组合的绩效开发。28.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交流信息和动员员工。明确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目标。(2)沟通阶段 A.沟通环境;
B.沟通原则(相对平等、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共同决定);
C.沟通过程(回顾有关信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讨论主管人员提供的帮助、结束沟通);(3)形成阶段
A.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紧密相连,并且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B.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描述已经按照现有的组织环境进行了修改,可以反映本绩效期内主要的工作内容;
C.管理人员和员工就员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完成任务的标准、员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享有的权限都应达成了共识;
D.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十分清楚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明确管理人员所能提供的支持帮助;
E.形成了一个经过双方协商讨论的文档,并双方确认签字。29.绩效考评方法分类
(1)行为导向性主观考评方法 A.排列法(排序法、简单排列法); B.选择排列法(交替排列法);
C.成对比较法(配对比较法、两两比较法); D.强制分布法(强迫分配法、硬性分布法); E.结构式叙述法;
(2)行为导向性客观评定方法 A.关键事件法(重要事件法);
B.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行为定位等级法); C.行为观察法(观察评价法、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 D.加权选择量表法;
E.强迫选择法(强制选择业绩法);(3)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指标法; C.直接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E.短文法;
(4)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
A.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图标评估尺度法、尺度评价法、图尺度评价法、业绩评定表法); B.合成考评法。30.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具体工作步骤
(1)进行岗位分析,获取本岗位的关键事件,由其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2)建立绩效评价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的定义;
(3)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将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及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绩效指标体系;
(4)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等级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从优到差,从高到低排列;
(5)建立行为锚定法考评体系。
31.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案例分析、选择)
(1)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了解主管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进员工改善绩效;
(2)对绩效评价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商讨确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4)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信息。32.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和方法(1)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
A.拟定面谈计划,明确面谈的主题,预先告知被考评者面谈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准备的各种绩效记录和资料;
B.收集各种与绩效相关的信息资料;(2)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A.有效信息反馈应具有针对性; B.有效信息反馈应具有真实性; C.有效信息反馈应具有及时性; D.有效信息反馈应具有主动性; E.有效信息反馈应具有适应性。33.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
(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回报;(3)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的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34.制定薪酬体系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1)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2)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3)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4)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5)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6)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35.设计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1)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
(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36.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1)根据员工工资结构中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所占比例和工资总额,确定岗位工资总额或能力工资总额;
(2)根据企业战略等确定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分配制度;(3)岗位分析与评价或对员工进行能力分析;
(4)根据岗位(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数量以及划分等级;(5)工资调查与结果分析;(6)了解企业财务支付能力;
(7)根据企业工资策略确定各工资等级的等中点;(8)确定每个工资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9)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工资幅度;
(10)确定工资等级之间的重叠部分大小;(11)确定具体计算方法。37.奖金制度的制定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2)根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方法。38.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
(1)组件岗位评价委员会;
(2)制定、讨论、通过《岗位评价体系》;(3)制定《岗位评价表》,评价委员人手一份;
(4)评委会集体讨论岗位清单,并充分交流岗位信息;
(5)集体讨论:按照评价要素及其分级定义,逐一要素确定每个岗位的等级;(6)代表性岗位试评,交流试评信息;
(7)评委打点:每一评价委员根据《岗位说明书》和日常观察掌握得岗位信息,按照岗位评价标准体系,逐一要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并得出每一岗位评价总点数;
(8)制定岗位评价汇总表,汇总各位评价委员的评价结果,求出每一岗位算术平均数;(9)根据汇总计算的平均岗位点数,按升值顺序排列;
(10)根据评价点数情况,制定岗位等级数目,并确定岗位等级划分点数幅度表;(11)根据岗位等级点数幅度表,划岗归级,作为岗位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12)将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反馈评价委员,对有争议的岗位进行复评;(13)将复评结果汇总,形成岗位等级序列表,岗位委员会工作结束;
(14)将岗位等级序列表提交工资改革决策委员会讨论通过,形成最终的岗位等级序列表。39.分类法的具体步骤
(1)由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组成评定小组,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2)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企事业单位的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系统。每个系统按其内部结构、特点再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3)再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最少分为5~7档,最多分为11~17档;(4)明确规定各档次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和权限;(5)明确各系统各档次(等级)岗位的资格要求;(6)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第三篇:2017年三级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道德考点
职业道德考点汇编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3大领域。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2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即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即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总和。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7个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职业道德的6个特征
1、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 职业道的具体4个功能
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职业道德的社会3大作用
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5个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5大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他努力消除职业关系中的尊卑贵贱观念,不断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纠正职业活动中的虚伪、浮夸等欺诈行为、以形成并建立起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职业作风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职业关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3大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构成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灵魂。
职业道德的“5个要求”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下列几个方面,及时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的要求。(1)文明礼貌(2)勤俭节约(3)爱国为民(4)崇尚科学
集体主义的要求
在职业道德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 “大集体”的关系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1)极端个人主义(2)享乐主义(3)拜金主义
职业活动内在的职业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其他素养
为了达到或者符合忠诚准则的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职业荣誉感; 为了体现出内在的忠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契约精神; 对于达到审慎的要求来说,克服主观性是重要的;
为了体现内在的审慎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体现一定的民主风格; 勤勉应当是自主和自愿的选择,因而它既是准则也是美德。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职业化的特点
职业化也成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职业化包含着3个层次的内容。其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等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
职业技能的认证或者被认可大致可以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二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种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师,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三是社会认证,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职业化在行为标准方面的体现成为“职业化行为规范”,是最外在的一个层面。也可以成为体现“行业美德”。
职业化行为规范要求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运作3方面的内容。
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
职业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化的员工,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化是提高个人与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
职业精神一方面是指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如崇尚敬业、责任、团队、创新和学习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以职业化的职业精神来从事自己的职业并持续追求体现工作的最优效果,是现代职业观和职业人的理想境界。
职业化管理
自我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是实现职业化的2个方面,职业化管理包括职业道德标准、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技能标准和行为标准等的规范与制度体系。
职业化管理在文化上的体现是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
职业化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职业化管理和企业有职业化的文化是三位一体。
建立职业化标准
建立职业化标准是实施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步骤。职业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基础上的法治。
首先,职业文化是一个符合的系统,其次,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是一个宏观性的制度,再次,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以及质量管理是另一个决定企业经营规范的重要标准体系。最后,职业化的标准要求建立评价体系和纠错体统。
重视职业道德与科学管理的统一,是职业化的核心,也是促进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化素质和行动的根本保障。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的内涵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他不仅指某种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还指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专业能力,自主性和承受能力等。
职业技能的特点
1、时代性
2、专业性
3、层次性
4、综合性 职业技能的作用
(一)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1、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2、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1、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
2、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
3、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1、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3、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修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一)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三)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社会化”的需要
(二)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
(二)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
(二)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制、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下 篇
第六章 敬 业
敬业的重要性
一、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二、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
(1)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与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2)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3)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三、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一)敬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二)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
(三)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敬业的内涵
敬业是一切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忘我投入的支取、认证负责的态度,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
综上所述,敬业就是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敬业包含了四层含义:其一,恪尽职守;其二,勤奋努力;其三,享受工作;其四,精益求精。
敬业的特征
(一)主动
(二)务实
(三)持久 敬业的要求
一、强化职业责任
(一)了解职业责任
(二)强化责任意识
二、坚守工作岗位
(一)遵守规定
(二)履行职责
(三)临危不退
三、提高职业技能
(一)要用于实践
(二)要开拓创新
第七章 诚 信
诚信的重要性
一、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一)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1.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真是反映消费者的需要 2.企业的产品必须货真价实
3.企业要认真履行各种承诺和契约
(二)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
(三)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特征
二、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一)遵守诚信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需
(二)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的必需
(三)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 诚信的内涵
诚信的本质内涵是真实、守诺、信任,即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
诚信的特征
1、通识性
2、智慧性
3、止损性
4、资质性 诚信的要求
一、尊重事实
(一)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
(二)澄清事实主持公道
(三)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二、真诚不欺
(一)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
(二)踏实肯干,不搭便车
(三)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同事信赖的建立应遵循以下规则:(1)不说同事的坏话;
5(2)同事间不存误会(3)彼此看中对方
(4)不随意批评同事的言行(5)不造他人的谣言(6)同事间不分派系
(7)同时间可进行辩论,但不留下后遗症;(8)经常彼此商量(9)开诚布公相处
三、讲求信用
(一)择业信用
(二)岗位责任信用
(三)离职信用
四、信誉至上
(一)理智信任
(二)积淀个人信誉
(三)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第八章 公 道
公道的重要性
一、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
三、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
四、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 公道的特征
(一)公道标准的时代性
(二)公道观念的多元性
(三)公道意识的社会性 公道的要求
一、平等待人
(一)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
(二)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
(三)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业的平等观念
二、公私分明
(一)要有法律意识
(二)要有甚微意识
(三)要有大局意识
三、坚持原则
(一)坚持原则,立场要坚定
(二)坚持原则,方法要灵活
(三)坚持盐泽,要以德服人
四、追求真理
(一)追求真理,要加强学历
6(二)追求真理,要敢于牺牲
(三)追求真理,不盲目从众
(四)坚持原理,不盲目唯上
第九章 纪 律
纪律的重要性
一、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二、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三、遵守职业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
四、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纪律的内涵
从类别上看,职业纪律包括政府令、条列、制度、制定、公约、守则、管理办法、规程等。从层面上看,宏观上包括国家制定并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法律,法规;中观上包括行业的规定、规范。微观上包括某一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所制定的企业制度、规定、守则、要求、操作规程等
从领域上看,职业纪律包括劳动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纪律的特征
(一)社会性
(二)强制性、(三)普遍使用性
(四)变动性 纪律的要求
从长期职业活动的实践看,遵守和践行职业纪律包括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规范几个层面。
第十章 节 约
节约的重要性
一、节约十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
二、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
三、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节约的特征
(一)时代表征性
(二)社会规定性
(三)价值差异性 节约的要求
一、爱护公物
二、节约资源
三、艰苦奋斗
第十一章 合作
合作的重要性
一、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
(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合作
(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
二、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
(一)合作有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合作使员工相互信任,实现互利双赢
三、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一)团队合作确保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
(二)团员合作确保成员能力的发挥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哪些合作品质 1.成员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 2.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合作的内涵
非正式合作往往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作为个人与企业的合作,正式合作包括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协议、职业岗位职责、职业考评考核办法等。
根据合作参与对象的不同,职业合作又分为群体间、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3种合作形式。
合作的特征
(一)社会性
(二)互利性
(三)平等性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
(二)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
(三)律己宽人,融入团队之中 合作的要求
一、求同存异
(一)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二)胸怀宽广,学会宽容
(三)和谐相处,密切配合
二、互助协作
(一)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二)竭尽权利帮助他人
三、公平竞争
(一)在竞争中团结合作
(二)在合作中争先创优
第十二章 奉献
奉献的重要性
一、奉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奉献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有之路
三、奉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奉献的内涵
奉献可以是本职工作之内的,也可以是职责以外的,如见义勇为,他往往与无私联系在一起,人们称之为“无私奉献”。
奉献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职业到的,从业人员具有这种精神,不但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员工,而且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
奉献的特征
1、非功利性
2、普遍性
3、可为性 奉献的要求
一、尽职尽责
(一)要明确岗位职责
(二)要培养职责情感
(三)要全力以赴地工作
二、尊重集体
(一)以企业利益为重
(二)正确对待个人利益
(三)要树立职业理想
(四)为人民服务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培育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
3、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内 容 补 充
第一部分: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1、依法制国和以德制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容、特点,如何建设?(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特点: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四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人民的5个意识、精神: 自立意识 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集体主义的涵义(不会考原文,但会有题涉及集体主义的内容,要掌握集体主义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已,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三大领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社会公德规范(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家庭美德规范(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我国规定的道德宣传日是指哪一天? 每年9月20日
三、近期 内 容 更 新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题)
示例:
2009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 卷册一 职业道德部分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该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共8道题)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部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B)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崇尚科学、开拓创新、服务人民(C)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岗位成才、服务社会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A)守法、自律、严谨(B)忠诚、审慎、勤勉(C)科学、民主、自由(D)自由、平等、博爱
3、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创新需要勇气,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B)创新非人人可为,只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做到创新(C)创新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既要崇拜前人又要不断否定前人(D)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克制自己不要沉湎于某一事物之中,以免玩物丧志
11(B)越是无人监督,越要严格要求自己(C)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D)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5、IBM公司招聘员工时,最为看重的职业道德素质是()。(A)公道意识(B)敬业精神(C)合作精神(D)服务意识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爱岗敬业(D)开拓创新
7、诚信的基本特征是()。
(A)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B)双向性、对等性、资质性、惩罚性(C)社会性、共识性、双向性、对等性
(D)单向性、前置性、智慧性、要约性
8、从业人员践行“公道”规范的基本要求是()。(A)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B)团结同志、防徽杜渐、以人为本、共同进步(C)坚持原则、不近人情、无私无畏、敢于牺牲(D)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童叟无欺、人人平等(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共8道题)
答题指导:◆该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多项选择题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9、下列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职业化是提高个人和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2(B)职业化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和职场文化(C)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
(D)职业化要求依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适应职场变化
10、提高职业技能要端正态度.正确的态度是()。(A)踏实肯干(B)默默无闻(C)实事求是(D)谦虚谨慎
11、“终身学习”理念提出的主要依据是()。(A)低学历人员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弥补所欠缺知识
(B)由于科技快速发展和知识爆炸,需要通过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C)因为还没有达到成功人士的地步,所以要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D)学习是增强从业人员职场竞争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
12、“敬业”的基本特征包括()。(A)回报(B)主动(C)务实(D)持久
13、从业人员践行职业纪律的要求包括()。(A)学习岗位规则(B)执行操作规程(C)遵守行业规范(D)严守法律法规
14、对现代从业人员来说,节约资源的具体要求包括()。(A)培养节约资源意识(B)明确节约资源责任(C)创新节约资源方法(D)省吃俭用节约开支
15、下列关于打造优秀团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价值追求要始终与团队目标保持高度一致(B)努力消除个性特点,与他人保持高度协调统一(C)时刻想着自己是团队的一员
(D)做好本职工作是搞好整体工作的一个环节
16、从业人员践行“奉献”职业规范以实现职业理想,要求做到()。(A)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B)以加班加点工作为基本要求(C)热心社会公益事业(D)对工作积极主动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题,共9道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进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对于单位分配的日常工作任务,你通常的感受是()。(A)讨厌(B)乏味(C)烦(D)没啥感觉
18、王家和林家是邻居.各有一个八岁的男孩。一天,两个孩子在玩耍中撕打起来。林家的孩子把王家孩子的脸抓伤了。王夫人要求林夫人予以赔偿,为此,两个人争吵起来。对于林夫人的话。你能够认同的是()。(A)“你的孩子打不过我的孩子,只怨他没本事。”
(B)“如果有本事,你可以让你的孩子打我的孩子,这样就扯平了。”(C)“我没有让我家孩子打你家孩子,你吵吵什么呀!”(D)“两个孩子打架,你跟我吵什么劲呀!”
19、你和同事A约好去看新上映的大片,但这时同事B遇到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急需你帮助解决。此时.你会()。
(A)先与A去看新上映的大片,回来后尽快帮B解决问题(B)取消与A的约会,去帮助B解决问题
(C)既不好得罪A,也不好得罪B,干脆说自己要忙别的事儿(D)遇到这样的事,总是让自己很为难
20、某高校发现教师H剽窃论文,你认为学校对H应该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将其开除(B)批评教育就可以了
14(C)要其公开道歉,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D)鉴于以往管理较松,这次暂不追究H的责任,把重点放在改进制度上
21、如果你所在单位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但又从不按照法律规定给付加班费,这时你会()。(A)找单位领导索要加班费
(B)如果别人都不出头,自己一般也会忍气吞声(C)离开这家单位
(D)动员其他员工进行集体抵抗
22、就目前的工作岗位来说,这份工作对你意味着()(A)生活来源(B)能力提升的平台
(C)满足兴趣爱好的方式(D)无法评价
23、下列说法中,你最能够认同的是()。(A)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B)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C)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D)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4、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决定,将自己的几百亿美元资产捐赠给慈善机构,你认为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初衷是()。(A)钱太多了,花不完(B)炒作
(C)为社会尽一些责任(D)一时心血来潮
25、你随旅行团外出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景区的传统手工艺商场,但是你对这些物品原本不感兴趣。这时你会()。
(A)耐着性子随大家一起逛(B)在外面耐心等候大家(C)为大家看护行李(D)很沮丧,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2009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
卷册一 职业道德部分 参考答案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1.A 2.B 3.D 4.B 5.B 6.B 7.A 8.A(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9.ABC 10.ACD 11.BD 12.BCD 13.ABCD 14.ABC 15.CD 16.AD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题)答案不唯一,但相对来说有一个最佳答案,略。
第四篇:人力三级大题 考点总结
考试(大题)
1,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
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合理分配职责原则;
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总结分析阶段(21页)3,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要求
A再每个工作班内,使元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时强度 B大多数一个在多数情况下,一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活体力的支出,应达到活接近国家或劳动卫生标准。
C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看,某一生产岗位的员工,在定额执行初期可能在新定贯彻定额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到了中期,后期,由于员工提高了熟练程度,通过积极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3,劳动定额定期修订的步骤; A准备阶段 B修订阶段
C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 4,企业定员的原则
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5,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A准备展位 B准备资料和设备 C招聘人员的准备 D与协作方的沟通联系 E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F招聘会后的工作 6,筛选简历的方法
分析简历结构; 审查简历的客观内容; 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审查简历的整体印象; 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判断应聘者态度; 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 注明可疑之处。7,面试的程序 A面试签到准备 B面试开始阶段 C正式面试阶段 D结束面试阶段 E面试评价阶段 8,公文处理模拟法
A发给每个被测试者一套文件汇编,包括下级呈来的报告,请示,计划,预算,同级部门的备忘录,上级的指示,批复,规定,政策,外界用户,供应商,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乃至所在社区的函电,传真及电话记录,甚至还有群众检举或投诉信等,这些文件经常会出现在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上; B向被测者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然后告诉被测者,他就是这个岗位上的任职者,负责全权处理文件篓里的所有公文材料。
C将处理结果交给测评小组,将既定的考评维度与标准进行考评。8,无领导小组讨论法(92)9,计算题p97 10,人员招聘过程的基本环节
A招募环节的评估{招募渠道的吸引,招募有效性的评估}
B甄选环节的评估(信度效度的评估,面试方法评估,无领导小组评估)C录用环节的评估(录用员工的质量,职位填补的及时性,用人单位对招聘的满意度,新员工对所在岗位的满意度)11 p126 12,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反馈及强化性原则 E目标性原则 F延续性原则
13,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 A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
B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 C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D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E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 14,培训有效性的内容 A认知结果 B技能结果 C情感结果(学员收获)
D效果性结果 E投资净收益(企业收获)
15,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 A第一步:评估目标的确定 B第二步:评估方案制定。C第三步:评估方案实施 D第四步:评估工作总结。16,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 A明确培训评估的目的 B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 C培训评估信息的收集 D培训评估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E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17,培训效果四层次评估应用 A反应层次评估 B学习层面评估过 C行为层面评估 D结果层面评估 18计算题171 19,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
A培训课程分析(课程目标分析,培训环境分析)B培训教学的设计的内容 C撰写培训大纲 D培训课程价值的评估 E培训课程材料的设计 F培训课程的修订与更新 20,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A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B培训前的介绍工作 C案例讨论 D分析总结 E案例编写的步骤
21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199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实施要点 22,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200 A准备阶段 B热身阶段 C明确问题
D记录参加者的思想 E畅谈阶段 F解决问题
23,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A在课程前期工作中准备好“你自己” B决定如何在学员间分组
C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24,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A前期准备工作 B培训实施阶段 C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D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E培训后的工作
26,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开发阶段)
27,准备阶段是绩效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解决 四个基本问题 A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正确的回答“谁来考评,考评谁。”
B根据考评的具体对象,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和标准指标,明确回答“考评什么,如何进行衡量和评价”。
C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具体地回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
D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说明“如何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28,考评阶段 A考评的准确性 B考评的公平性 C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29,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 A准备阶段
B沟通阶段(沟通环境,沟通原则,沟通过程,)
C形成阶段(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的目标紧密相连,并且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描述已经按照现有的组织环境进行了修改,可以反映绩效期内主要工作内容;管理人员和员工就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各项任务的重要程度,完成任务的标准,员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享有的权限都已经达成共识;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清楚再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明确管理人员所能提供的支持帮助;241)30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步骤
A进行岗位分析,获取本岗位的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B建立绩效评价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C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将他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及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D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等级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 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从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31 锚定考评体系的优点: A对员工进行的考量更加精准 B绩效考评标准更加明确 C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D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
E考评维度清晰,个绩效要素相对独立性强,有利于综合评价判断; 32薪酬管理遵循的原则: A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B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D对成本具体控制性原则 33,薪酬管理的内容
A薪酬制度的设计(薪酬策略的设计,薪酬体系的设计,薪酬水平的设计,薪酬结构的设计;)
B薪酬日常管理(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34.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A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B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的目标和要求 C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D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E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F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35,岗位薪酬体系的八大步骤: A环境分析 B确定行程策略 C岗位分析 D岗位评价 E岗位等级划分 F市场薪酬调查 G确定行程结果与水平H实施与反馈
36,设计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
A准确标明制度名称,如工资总额计划与控制制度; B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C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D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如支付原则 37,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度程序p298 38,p320 39.p342计算 40,p344计算
41,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A薪酬 B工作 C晋升 D管理 E环境
42.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A确定调查的对象 B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 C确定调查方法 D确定调查组织 E确定调查结果分析 F结果反馈
G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44,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A形成概念(进行信息沟通的第一步是信息发送者需要传输什么信息,即形成,确定概念或思想。)
B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
C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信息说明,解释;,信息利用;反馈;} 45,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
A制定主体合法,即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不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C职工参与。D 正式公布
46,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A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B协商集体合同
C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D审核期限和生效; E集体合同的公布。47,劳动争议处理程序p410 48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的具体步骤:p411 49,调节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A申请和受理 B调查和调解 C调解协议书
D与协调,调解相关的实效规定。’ E人民法院的支付令。50,工伤认定申请:
A工伤认定申请主体与申请时限 B工伤认定材料 C工伤认定的决定 51,劳动能力鉴定p420
第五篇: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2007
2007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
题型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40分 论述题:2题,每题15分,30分 案例分析:2题,每题15分,30分
第一章:导论
第一题:道德含义(4点,新增内容,把握)
道德是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得行为规范。第二题:道德的本质 1. 道德的一般本质
所谓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道德作为一种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跟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2. 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为什么?(1)(2)(3))。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调解规范体系。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除道德规范外,还有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但后两个是制度化的。
(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不使用权力强制为自己开道,其实施主要是借助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
(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他是通过干预人们的思想,内心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的。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第三题:怎样理解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简答题或论述题:概念、本质特征)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地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 1 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所以,道德的基本品质概括为: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第四题:道德的自律和他律。(考点)道德的目的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一方面,道德是人类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道德源于人完善自我品德的道德需要,是人类完善自我品德,做道德完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道德又使维持社会活动秩序从而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道德通过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外在规范,实现社会有序,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第五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考过)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第六题: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重要)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具体而言:
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的基础,是对于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
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每一种职业都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都交织着各种利益关系,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与人民,来自与社会。
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既包括对国家法律,纪律的遵守,还包括去职业规则的信奉。
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和必要的现象。
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终身学习)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熟练,通晓本职业务,是各行各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题:教育劳动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劳动同一般物质生产劳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而它比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复杂得多。教育劳动的特殊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基本劳动技能和高尚品行的人。教育劳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即把一个自然人内化为社会人。
(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具备了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它们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第二题:教育是精神劳动,请解释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 2 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可见,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第三题: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的双重性。(2点)
(1)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2)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面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要受自己意识的支配。
(3)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用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沉重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将以另一种消极的“积极性”来抵制教师的影响。第四题:教师的教育劳动为什么要有创造性?(1)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
(2)教育劳动的诸多要素千差万别,教育教学无固定程序可套用(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对教育内容进行再创造
(4)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保持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师享受教学的乐趣。
(5)教育有其内在规律,但我们不能把内在规律教条化,必须在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劳动。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题:阐述大学精神的内涵
(1)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大学精神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理性批判的精神是大学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精髓与内核。其中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独立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在法律规范下,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所有事务。
第二题: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1)要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2)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3)要树立服务与引领统一的社会责任观(4)应具有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每年都会考到起码两个原则)教书育人原则
为人师表原则 教育公正原则 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3(前三条原则更重要)第二题:教书育人原则
(一)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二)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心)的本领
第三题:为人师表原则(2005年考过案例题:教育劳动对象的向师性与教师为人师表的关系)。
(一)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二)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如何做到为人师表?)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第四题: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论述题,联系实际分析教育公正原则教师收钱帮学生做事)答题:
(一)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二)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 1.一视同仁 2.体谅、宽容
3.多样性的发展机会
①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样性,即同样的关爱和负责(教育的出发点和起点一样)。②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具有差异性,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待遇(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即因材施教)。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可以包含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法律关系、管理关系、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等。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居于最高层次;教育管理关系是核心,居于第二层次;心理关系是重点,法律关系是条件,并居于第三层次;人际是关系是以上三种关系的基础,列为第四层次。第二题: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4(2)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师生之间主要的差异是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地位和身心。
(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4)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第三题: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和教师,学生主客体双重性一起看)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题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这是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概括起来严格教育应当遵循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的原则。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首先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其次,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再次,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尊重同事.尊重同事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尊重同事就要求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短处、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个性、帮助他人的困难。(3)团结协作(4)有益竞争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开展有益竞争(去年的,我没删)
答:从根本目的指向和最终意义上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着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灭有量的多寡之分。教师之间是存在旨在利益实现的相互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也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虽然从最终意义而言,教师集体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这一点在道德价值上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在显示中,我们不能为了使自己在教学上强于别人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诋毁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为了使自己在科研上强于别人,而去剽窃,项目申报中无中生有地中伤其他申报任。总之,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使自己最终强于别人的目的,应该受到唾弃和彻底否定。(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活力,发展的动力以及总体价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在于竞争机制激励下各个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塑造,科研工作都是一定数量老师形成群体进行集体攻关的。因此,在实际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事事考虑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不能在处于竞争劣势时,讽刺挖苦先进教师,扩大他们的缺点,抹杀他们的成绩。总之,5 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需的,也是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定的。(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当前高等教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随之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要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道德使命。
第二题: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
(1)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2)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个人的价值和利益的增长。(3)真实的集体主义,不在于片面突出个人,也不在于单纯强调集体。而上一在二者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生共存。总之,真实的集体就是把实现整体社会的共同进步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第三题:教师如何有益竞争
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看,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
(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合法
(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科学研究中的具休道德要求有哪些?
(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第二题:高校中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有哪些表现,原因,如何解决? 表现:(1)抄袭剽窃(2)伪造或是拼凑包装(3)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4)大搞不正之风 原因:(1)社会风气,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2)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3)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讲,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等。(4)从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1)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2)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3)提高科学研究人 员的学术道德水平,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传播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4)加强监督和惩处(5)建立学术规范。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1)“诚信”是促进社会公德进步性的第一个原则。
6(2)“公平竞争”和“效率”也是社会服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3)“奉献”也应作为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基本道德原则。第二题: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高下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
(2)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公益性的期望关系: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
(3)处理好无私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
(4)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主次关系: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5)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题:师德修养的过程?(1)提高师德认识(2)陶冶师德情感(3)磨炼师德意志(4)坚定师德信念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第二题: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
(一)学习与实践结合
(1)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必须注意深入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在师德修养过程中,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在师德修养中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三)品质修养与仪表修饰的结合,大学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高雅,大方得体。大学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另外,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仪态应当沉稳大方,行为得体。第二题: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1)他律:是外界对主体道德规范和要求。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 7 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2)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二者又有相互关联作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可以从4个方面去理解: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的积淀,发展。(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转向自律。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简答)1. 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的重要的道理。2. 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主要靠教师主体去修养。3. 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有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把系统的、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识能真正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4. 差异性原则。从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全生涯模式出发,要高校师院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几品德形成的规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意在职教师的不同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问题。
5. 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渐提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