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滕州科技职业高中2013年高考方案
滕州科技职业高中
2013年高考送考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是国家级考试,担负着为国家科学、公正选拔人才的重任,同时也关系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送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考试发挥的好坏。因此,我校认真贯彻滕州教育局考务会议精神,加强领导,优化服务,送考工作责任到人,打造平安高考、温馨高考、阳光高考,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
1、学校开好班主任及送考老师培训会,学习有关文件,明确相关要求。班主任组织开好考生考前动员会,考生在《诚信应考 公平竞争》承诺书上签字,组织学生学习《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确保诚信高考。
2、送考责任落实到人。各班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高考期间的相关事务。送考人员负责管理所送考的考生参考的相关事务。
3、送考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守送考工作岗位,熟悉并掌握送考的有关规定;既要维护送考纪律,又要热情关心、爱护、照顾好每一位考生,确保送考工作顺利完成。
三、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一律按学校要求统一行动,认真遵守考试各项纪律;
2、高考期间学生必须遵守作息时间,晚上及午睡要休息好,起床时
要相互提醒。
3、高考期间或休息期间,严禁学生私自外出、购物等;
4、高考期间,严禁学生喝酒、抽烟、打牌、上网吧、看通宵电视;
5、注意乘车安全,中途不许下车,关好车门,不要将身体探出门窗外。
8、在考点时,严禁吵闹、拥挤、起哄等不良行为;
9、带好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出考场,任何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和带出考场。
10、每科考试结束后,学生不要相互讨论,对答案。
11、要注意整个考试期间的行路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
12、考试完毕,任何学生不得在考点逗留,听从送考老师指挥,必须统一乘车返回。
四、对送考老师的具体要求
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队掌握总人数,各责任人要知所送学生的电话号码、住所及家长联系方式。
2、送考人员务必与所送考生同行,确保考生在考试往返途中的安全。
3、所有送考人员在考点的一切行动,要听从考点负责人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4、每场考试开考前,各考点送考人员必须集合考生整队点名,发放准考证、身份证;每场考试结束后,送考人员必须再次集合考生整队点名,收回并清点准考证、身份证;
5、提醒学生考试期间只能带准考证、身份证高考专用文具和饮用水
进出考室。
6、强调考生未经送考老师同意,不得单独行动,以确保考生的安全。家长要求送考的,必须与班主任或相关带队老师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搞好交接。
7、全体送考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思想情绪,及时与班主任及家长联系,做好考生心理疏导,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
8、送考教师要教育考生讲文明、讲礼貌,不得损坏考点、考场的公物。
9、所有班主任和送考老师必须24小时开机。
10、送考老师带考生按时于6月6日下午3:30看考场。
11、强调学生午睡,班主任老师检查,宿管老师认真负责按时叫学生起床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宿舍区。
12、如有考生忘带准考证、身份证等带队老师应及时与所在考点办公室协调。
滕州科技职业高中
2013年6月3日
第二篇:职业高中高考政治试题
《哲学与人生》部分2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在最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多选不选均不得分,共3分)
1.下列有关对“规律”的表述,其 正确的选项是()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规律是可以按人的意志转移的C.人类可以让高山低头,使河水让路,这充分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纷繁复杂,精彩纷呈的现实世界,说明了世界的发展是无规律的2.关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决定的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由外因决定的D.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3.关于人的本质的内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人的本质是由人的机体状况决定的C.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D.人的本质并非由所有社会关系构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正确法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题号潜在提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共8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
A.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B.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坚持“两点论”,学会用一分为二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生的发展其 重要意义在于()
A.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B.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
C.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引导我们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人生的创新能力
3.下列对于理想的认识,正确的观点有()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B.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人生理想是多层次的4.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指()
A.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B.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C.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D.反对以自我为中心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正确或错误符号”每小题1分,共1 分)
1.坚持集体主义,就是既要忽视个人利益,也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四.简答题(每小题3 分,共3 分)
1.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3 分)
时事政治(5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
2.2012年6月24日,“已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成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
3.我国首艘航空母舰“”与2012年9月正式交付海军。
安全常识(共1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分)
1、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使用的灭火工具是()
A、二氧化碳灭火器B、水C、干粉灭火器D、湿棉被
2、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火势不十分猛烈,从楼上快速冲下时,可以披上()
A、干的衣服B、用水浸湿的衣服 C、塑料制品D、麻制品
3、运动创伤中,重度擦伤不妥当处理的是()
A、热敷法B、冷敷法C、抬高四肢法D、绷带加压包扎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遇到商场发生火灾时,不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A、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B、随着人流逃跑
C、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D、不管他人尽快逃跑
2、国家规定的的安全色叙述中,正确的是非曲直()
A、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白5种B、红色表示禁止,停止
C、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D、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三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分。对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 在篮球比赛中,双方上场队员人数各为6人。()
2. 穿越浓烟逃生时,要尽量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 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第三篇:职业高中高考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一)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智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第三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纯朴的山中。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唐诗的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不见古人”一句中“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后来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见到。
C.“念天地之悠悠”是指作者登楼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D.这首短诗深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2.这首唐诗在艺术表现上很出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这个“独”字是承两个“前不见”“后不见”而来,深刻地表达了他孤独无偶的思想感情。
B.“独怆然而涕下”集中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在用词造句方面,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不及,来者吾不闻。”本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D.本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练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四)夏 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节令、环境,一开始就构成清幽的气氛。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B.第二句“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卧于其上,闲望窗外,只见石榴花盛开,透过窗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C.末句写树阴,写莺啼,句句从空寂着笔,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D.此诗写昼寑梦中的所见所闻。四句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清风拂面之感。
2.下面四句诗的意境和写法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五)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暗示了傍晚的到来。B.
三、四句中的“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C.第七句中“复”是“更加”的意思,“值”是“正碰上„„的时候”,这一句表示作者既赏佳景,更遇良朋的喜悦心情。
D.“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狂士,“五柳”指陶渊明,这里作者均用来自比。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全结合的五律,一二句和五六句写景,三四句和七八句写人。B.三四句主要写裴迪: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看渡头落日。安闲的神态,潇洒的闲情,颇有陶潜之风。
C.五六句是王维诗的名句,历来被称道。“上”字尤见功力,它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初升的景象。
D.全诗在写作顺序上风光和人物交替出现,相映成趣,抒写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意。
(六)劝 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对“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五只鸡
B.五天的鸡 C.五更鸡叫时
D.五次鸡叫声
12.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黑头发不知道勤奋早学,白头发只懂得读书要慢慢品味。
B.年轻人发愤也不知道怎么早学,老年人方悟出读书慢慢来的道理。C.黑夜发愤不如早晨勤学好,天亮了又后悔读书太晚了。D.年轻时不知道勤奋早读,到年纪大了才懊悔读书晚了。
(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对这首诗的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一、二句中“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
B.第四句中的“漫”通“慢”,此句写妻子对捷报不经意,用以反衬诗人的喜悦之情。
C.
五、六句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转写极欲回乡的心情。“放歌”、“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在春季还乡是诗人的设想。
D.
七、八句“即从”、“便下”结合,一气贯注,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12.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代诗论家赞这首诗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也”,“快”字的意思是指这首诗一气流注,读起来节奏较快。
B.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C.全诗语言明快爽朗,率性而写,不作妆饰,情真意切,在质朴中见真情。D.全诗强烈地表达了思乡之情,真可谓归心似箭,最后两句就是生动的体现。
(八)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①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②深不见,浦树③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①建业:今南京市。②海门:长江入海处。③浦树:水边的树。④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
二、三两联描写帆船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九)阅读南宋范成大《秋日二绝》(其一),完成第11~12题。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释:北客,指金人。
1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表面拟写芦柳属性,实为转入写秋,紧扣题目。
B.次句正面写秋,不写芦柳本身变色,而说水边地带被染黄。C.“北客”泛指在北方居住的人。D.“冷云寒水”进一步丰富了景物形象,显示出荒凉萧索之状。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作者用三种颜色暗示了由春到秋季节的变换,增添了描写成分和色彩感。B.第三句讽刺了宋王朝君臣奴颜婢膝、竭力逢迎的无耻丑态。C.结句指出因为进入冬天,所以沧州景象格外荒凉。
D.这首诗写江南秋景,讽刺南宋朝廷在江南半壁的残山剩水中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迟升的太阳临照壮丽的河山,领起全篇,突出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B.二句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花,清馨的春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三句写冰雪消融,泥土潮湿而松软,紫燕衔泥筑巢,轻盈地飞来飞去,显出一番春意盎然的情状。
D.四句写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尽享春天的美景,十分娇柔可爱。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的“迟日”、“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来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使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B.诗的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飞燕的繁忙蕴涵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C.诗的首句和尾句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闲适灿烂的阳光中。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它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D.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自然流畅,毫不雕琢,平朴如画,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这正是别具风格、功力老到之处。
(十一)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千树”、“星如雨”形象地写出元宵佳节花灯满树、焰火漫天的景象。B.“宝马雕车香满路”句描绘出有钱人家骄奢糜烂、寻欢作乐的奢侈生活。C.“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表现出通宵欢娱、彻夜歌舞的热闹景象。玉壶,指月亮;鱼龙,指鱼灯、龙灯。D.“蛾儿雪柳黄金缕”句,用三种当时妇女插戴的装饰物,代指打扮漂亮的观灯女子。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出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笑语不绝的繁华景象。
B.作者着力渲染热闹的气氛,意在反衬“那人”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性格。词人对“那人”的追求,实际上是表达作者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质。C.“灯火阑珊处”就是灯火辉煌的地方,作者借此表现了要实现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淡泊这一旨意。
D.辛弃疾的这首词一反豪放激昂的风格,而显得含蓄婉约,这说明作者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十二)浪 淘 沙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1.对这首词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是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感叹。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悲哀凄凉。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才知道自己是以客人的身份居住于此。D.“无限江山”是指词人的国家南唐江山。
12.对这首词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景写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亡国的悲哀之情。
B.词中塑造了一个离开家园、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游子形象。全词都运用了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而来,它抒发了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为运用。
D.诗中运用白描、比喻、对比等手法。语言清新,富有感染力。
(十三)采 莲 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对这首诗的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采莲姑娘穿的裙子与荷叶成一色,好像是从一块绫罗上裁剪下来的一样。B.第二句写荷叶荷花密密匝匝,到处都是,紧挨着人的脸。
C.第三句写姑娘入池采莲,简直与莲叶荷花混成一片,难以分辨。D.末句写观者“闻歌”,伫立凝望,而采莲少女融于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虽觉“有人”,却难以看见。
12.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题为《采莲曲》,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可诗人不让主角明显地出现在画面上,只是把它们当做美丽大自然的化身。B.本诗开头两句的“荷叶”于“罗裙”、“芙蓉”于“脸”不是普通的比喻,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幅美丽的图景:裙叶难分,人花难辨。C.“芙蓉向脸两边开”与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写法基本相似,都创造了人花映衬、物我合一的境界。但前者侧重描写芙蓉,后者侧重描写人面。
D.本诗意趣生动,诗境含蕴,既写出了采莲少女的青春活力,又表达了观者的惊奇与愉悦,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十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对这首词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楼”是高楼的意思,“爱上层楼”意思是喜欢登楼观景。
B.“赋”是“创作”的意思,“强”是“勉强”的意思。
C.“识尽愁滋味”写诗人历经生活的坎坷,对“愁”有了深切的体验。
D.“欲说还休”是说诗人满怀愁绪反倒无法言说,还是休息吧。
1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的“愁”指的是闲愁,下阕的“愁”是忧国和报国无门之愁。
B.上阕抒发的情感轻松悠闲,下阕抒发的情感悲凉沉郁,形成了对比。
C.结尾生动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对诗人的愁绪起到烘托的作用。
D.这首词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文字通俗易懂,而情感含蓄深刻。
第四篇:滕州一中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
滕州一中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市教育局招生会议精神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规定,2012年滕州一中决定继续招收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作为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欢迎各学校继续向我校推荐优秀的毕业生。
一、推荐原则
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二、招生计划
面向滕州市招收90人(其中:文化类80人、艺术类10人)
三、报名方法
文化类考生按照市教育局分配的指标由各初中学校推荐集体报名,其它类考生由学校推荐或考生自荐报名(具有一定专业基础,文化课成绩优异)。
报名材料:学生本人的学籍证明、“推荐生”登记表,获奖证书(作品)原件及复印件。
报名方式:学生本人现场报名并采集信息
报名时间:2012年4月27日--28日
报名地点:滕州一中东校体育馆
四、选拔程序
1.初选:根据考生报名材料,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将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笔试资格。
2.测试:2012年5月5日—8日在滕州一中东校区(新)统一进行
⑴初试:5月5日上午语文、英语,下午数学、理化(具体安排见准考证)⑵复试:5月6日上午9:00公布参加复试学生名单;
5月7日上午8:00—9:30进行综合能力测试
⑶面试及体质测试:
5月7日上午10:00文化类考生开始进行体制测试,下午2:00进
行面试;
5月8日上午8:00进行美术和播音主持类专业测试
五、录取办法
被推荐为自主招生的学生,经过我校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经公示无异议后,报请市教育局批准,方可确定为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该部分考生必须参加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不符合自主招生条件、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取消其录取资格。
六、考试监督
1.自主招生过程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
2.设立自主招生监督检查组,对招生实施全程监督。学校聘请上级有关领导、社会监督员、部分学生家长对招生工作进行监督。
七、信息查询
网站:(滕州一中)
电话: 0632-5596809(东校教务处)0632-5538551(西校教务处)滕 州 一 中
2012年4月9日
阅读:3 次
上一篇:枣庄市2012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段招生工作意见
下一篇:枣庄三中2012年艺体特长生招生简章
第五篇: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方案
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方案
添加日期:2013-4-3 来源:招生办公室作者:admin浏览次数:102次
滕州一中是全国特色学校,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首批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学校。多年来,学校在“全面发展打基础,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指导下,十分重视各类特长生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名校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优秀人才。为进一步深化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市教育局招生会议精神和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现将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办法公布如下:
一、招生对象
1、综合素质优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2、具有艺术基础、文化课素质较好的艺术特长生。
二、招生计划
计划招收150人(其中:文化类140人、艺术类10人)
三、报名方法
文化类按照分配的指标由各初中学校推荐集体报名。
艺术类考生由学校推荐或考生自荐报名(具有一定专业基础,文化课成绩优异)。
报名材料:学生本人的学籍证明、枣庄市2013年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确认表,获奖证书(作品)原件及复印件。
报名方式:学生本人现场报名并采集信息
报名时间:2013年4月8日--9日
报名地点:滕州一中新校体育馆
四、选拔程序
1、初试:4月13日上午语文、英语,下午数学、理化(具体安排见准考证)
2、复试:复试学生名单及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3、测试地点:滕州一中新校
五、录取办法
被推荐为自主招生的学生,经过我校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经公示无异议后,报请市教育局批准,方可确定为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应届在籍非择校农村学生录取不低于总数的20%)。该部分考生必须参加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不符合自主招生条件、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取消其录取资格。
六、考试监督
1.自主招生过程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
2.设立自主招生监督检查组,对招生实施全程监督。学校聘请上级有关领导、社会监督员、学生家长委员会成员对招生工作进行监督。
七、信息查询
网站:(滕州一中)
电话: 0632-551344
5滕 州 一 中
2013年4月3日
枣庄市2013年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确认表.doc
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艺体特长生报名须知.doc
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报名登记表.xls
滕州一中2013年自主招生推荐名额分配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