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

时间:2019-05-15 00: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

第一篇: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

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更是亿万百姓的殷切期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社会。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促进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中工会责无旁贷,这也是工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劳资关系矛盾的凸显期。那么,如何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工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和研究。

一、工会肩负着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神圣使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工会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履行好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能,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组织的时代要求,是从根本上维护好职工利益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工会的神圣使命。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党对工会提出的根本任务

党和工会的关系是一个“同心圆”,工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外圆;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内圆。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外延”,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是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工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有科学准确的工作定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层出不穷,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数量连年增加。而企业改制改革过程中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等问题,是引发劳动争议和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工会应协助党和政府不断解决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准确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与呼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职工群众性事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是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任务。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追求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两促进”、“两满意”实现劳资双赢为目的,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制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流。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职工为根本,努力实现企业劳动关系两个主体利益要求上的双赢,为企业发展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奠定基础。在劳动者完全处于被强制性管理地位的情况下,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对企业和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从而阻碍企业发展,最终导致劳动关系双方都要遭受损失。企业的发展需要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个人收入的增长需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增加积累、提高效益的基础之上。为此,企业必须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生产力的诸要素才能形成有机整体和现实的和谐劳动关系,才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要求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劳资关系。要使劳资和睦,劳资两利,就要建立劳资利益的均衡机制。资强劳弱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资产者与劳动者在掌握的社会资源上差距很大,不仅财富向资产者集中,而且众多社会媒体也向资产者倾斜;而劳动者的财富所得却很少,尽管是社会大众声音却很微弱。由于广大职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所以他们迫切要求建立市场经济的利益均衡机制,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和谐劳资关系。这就要求工会(职工群众的代言人、代表者)代表劳动者去与资方协商谈判,开展集体协商,达成集体合同,从整体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并在职工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依照法律程序和正常渠道去解决,使广大职工的合理要求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的目的。

二、工会在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中大有作为

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有着数以万计的基层组织,建立了覆盖各个产业、行业的信息网络渠道,建立了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工会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了协调劳动关系这个根本,抓住了以职工为本这个前提,充分发挥工会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履行好维护职责,推进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工会一定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

1、以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落实好五项民主权利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表达权的主要形式,也是促成劳动关系协调稳定的基本制度载体。目前,有的企业职代会代表结构不合理;有的企业以职代会主席团组长会议代替职代会;有的企业在临近召开职代会时才提交议题;职代会多以举手、鼓掌通过的方式,职工代表不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等等。由于职代会民主程序履行不到位,职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尊重和有效行使,职工群众的利益缺乏正常的反映渠道,导致职工产生抵触情绪和不稳定因素。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群众参与本单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是企业实践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

实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各项权利。一是知情权。职代会有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各单位有义务主动提供。二是建议权。职代会有权对企业的各种重大决策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董事会有义务将企业的重大决策预先提交职代会讨论并听取职代会意见。三是选举权和罢免权。职代会有权选举和罢免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在董事会、监事会的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但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四是批准权。企业福利基金的使用方案、集体合同草案、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规章制度、企业改制方案等直接涉及职工的重大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得到职代会批准。五是监督权。职代会有权对企业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有效地预防经营管理者的失职渎职甚至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2、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重点,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

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最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把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调规范,实现对本单位职工劳动权益的整体维护,促进劳资双方的理解和合作,有利于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企业劳动争议特别是涉及经济利益的集体劳动争议大幅度增加,成为影响职工稳定、企业稳定、社会稳定主要的潜在威胁。工会要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为重点,努力扩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面,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行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补充保险和福利、劳动合同管理等专项集体合同。提高职工群众运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督促企业依法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

3、以帮扶工作为依托,实施好送温暖工程

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如失业严重、就业困难、收入悬殊等社会问题。职工群众能否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化解低收入群体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会要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时刻记在心里,切实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努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更好地服务职工、吸引职工、赢得职工,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周围,维护社会的稳定。

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工会要发挥帮扶困难职工的主渠道作用,以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为依托,建立帮扶困难职工快速反应系统,实施好送温暖工程,真心实意为职工排忧解难,当职工贴心人。从工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充分发挥工会再就业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作用,开展好对困难职工的生活救助、就业扶助、医疗帮助、入学资助、法律援助、结对互助等具体工作。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工会组织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工会组织必须站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保持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统一的政治高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且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加大对工会作用

——以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契机

杨晓玲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且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加大对工会作用的立法,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工会

作用

在不同的时期,劳动关系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性质。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类型也正处于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化劳动关系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利益化和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转变过程。在新形势下劳动关系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采取何种措施使劳动关系顺利渡过转型期,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即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和特点,并结合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就如何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及工会应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劳动关系主体由国家回归为企业和劳动者,劳动关系模式由政府主导模式转变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并存,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分化加剧,劳动关系的规范契约化,劳动关系的调节方式由国家行政调节为主转变为以法律调节为主等新的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劳动关系性质的变化,其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劳动关系主体回归为企业和劳动者,也唤醒了双方对各自经济利益的追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唯一和直接的目标。而对于劳动者来说,由于在现阶段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参加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维持生活需要的劳动报酬。既然企业和劳动者都是利益主体,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参加劳动关系主要是追求自己的经济目标,双方的关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劳动关系的经济利益关系性质,必然使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加剧。

(二)劳动关系双方是一种平等协商关系 劳动关系不再是国家主导型,而是通过契约来规范;主要表现为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订立的过程中,双方地位平等,进行磋商。劳动者个人作为劳动力所有者,享有充分的择业权,这既表现为在劳动关系建立时劳动者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企业,也表现为在劳动者认为企业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时,有权重新选择企业和职业;有权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进行劳动力配置的个人决策。企业则根据本身的特点和生产经营需要自主选择劳动力,享有充分的用工自主权;自主决定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和数量,并享有法律规定的辞退权,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可。劳动力供求双方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根据自愿和平等原则,通过劳动力市场达成协议,从而建立劳动关系。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完全取决于双方的自愿和意思一致。因此,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以平等和自愿为特征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劳动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涌现出诸多问题。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已变成平等协商关系,但是劳动者个人毕竟力量渺小,在面对企业这一强大的对手时,往往很无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关系双方随意违反劳动合同现象普遍

企业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由于签订劳动合同成本比较高,他们利用劳动者的不利地位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为了得到工作也只好委曲求全,不敢和用人单位对抗。因而造成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不完备;合同管理中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内容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建工会的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65.4万个,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38%;签约职工5771.4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职工总数的48.6%;签约农民工910.8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农民工总数的39.5%。建立工会的企业签约率尚如此之低,更别提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了。据《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抽样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劳动合同签订率40%左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30%左右,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

(二)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普遍

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冲突矛盾的加剧,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常常导致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主要表现为:1.许多企业为了赚钱,不顾工人死活,工人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保障。许多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保护。特别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尽管国家下大力气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但一些小煤窑的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91057起,死亡119827人。尽管与以前年份相比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职工不敢反抗,没有能力反抗;他们担心的不是丢了性命,而是丢了工作。2.老板任意侮辱处罚打骂职工,侵犯人权,该类事件时有发生,其严重程度惊人。3.强制职工加班加点,目前加班加点现象尤其严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18人中,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的人占34.4%,而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人占65.6%。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0%。对许多职工来说,“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已成为惯例。特别是在薪金较为优厚的外资企业里,加班加点现象更为严重,累计劳动时间远远超过劳动法的规定。但外企职员出于对工作岗位的珍惜,很少敢于提出反抗意见。有的企业甚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制工人劳动。4.压低克扣甚至侵吞工人工资,工人的工资得不到按时发放,特别是农民工等一些季节性工人的工资。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5.阻挠建立工会组织,不许开展活动。目前工会组织率仍然不高,许多企业阻止建立工会或者阻止职工加入工会。劳动者的权利成了一纸空文。

(三)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分流人员及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劳动者为了得到或保住工作岗位,在企业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的时候也不敢吱声,不敢和企业对抗。再加上劳动者力量分散,更无法和用人单位抗衡。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是促成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间接因素。

(四)劳资矛盾加剧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已从“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转化为“利益性的互利互惠关系”。[1]市场经济唤醒了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意识,也促进了劳动关系主体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势必引起劳动关系利益摩擦的加剧。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利益摩擦大多发生在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2]许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强制职工加班加点工作,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甚至殴打辱骂职工,激起工人的反抗,严重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劳动者不讲信用,随意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擅自跳槽,不遵守培训协议,违反竞业禁止的规定,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等侵害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于是,在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关系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三、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关系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换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发生在企业内部。从内部解决劳动关系冲突,协调劳动关系,对建立和谐企业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需要一套完整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目前的调整机制主要有三:一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工会组织、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三方协调机制的功能,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力,使之具有与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鼎足抗衡的力量。二是加强集体谈判制度,使之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三是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不管是哪种机制的调整,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抓住《劳动合同法》修改的契机,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对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会在稳定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1.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通过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草案)第7条第1款规定:工会组织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2款规定: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有权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标准。

2.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劳动者争取更多的权利。三方协调机制是指由政府、企业和工会组织共同就劳动关系开展协商合作。三方协调机制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机制中的作用,使之形成与企业、政府鼎足抗衡的一股力量。

3.发挥帮扶作用,为困难职工解决问题。

(二)工会组织在调整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工会组织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同时,加入工会又是劳动者权益之一种。加人工会的权利被称作团结权,是指劳动者为实现维持或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目的而结成暂时的或永久的团体,并使其运作的权利[3]。具体是指劳动者组织工会并参加其活动的权利,又称为工会组织权[4]。在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对劳动者的团结权进行了规定。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1条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机关和学校中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职权捕获主要来源之体力及脑力的雇用劳动者及无固定雇主的劳动者,均有组织工会之权。”到50年代末,中国境内建立了23个全国一级的产业工会,18万个基层工会,1630多万名成员,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人群众无组织状况。我国的1992年《工会法》第3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

可见,我国十分重视工人的团结权,并对之加以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的团结权却没有很好地被落实,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少,工会建制率不高,工会无力和用人单位对抗,不能起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等问题大量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赋予工会的强制性约束力尚显微弱。目前关于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虽然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均有体现、并且有专门的《工会法》;但总的来说,我国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仍然十分微弱,在企业强大的优势地位之前,工会无法也不敢和用人单位抗衡,不能充分发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中,对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力赋予的仍然不够;一是关于工会作用的法条太少,涉及工会权力的规定仅有六条,致使工会维护劳动者的权力不全面。二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太小,大都是一些软约束,对用人单位违反工会意见作出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没有规定强制性的惩罚后果,致使工会没有能力发挥应有作用。例如:《劳动合同法》草案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书面处理结果通知工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与支持和帮助。该条规定看似赋予了了工会在约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定权利,但是,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工会的这种权力是多么的软弱无力。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工会。对于不同意见,工会只是有权要求工会纠正;只是有权,却没有相应的具体权利,到底是什么样的权利?对于工会的意见,只是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并通知工会,如果用人单位研究工会的意见后仍然坚持原决定怎么办?工会的约束力在哪儿?如果一项权利没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作保证,实际上不能被称作权利,因为别人可以随意侵犯而不用承担责任。

分析以上法条,我们会发现,目前法律对工会的权利规定力度不够,大都是弹性规定,软约束,没有硬性的约束力,以致于工会不能有效约束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在维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2.工会自身不完善,价值目标不明确,没有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工会在企业的控制下,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没有真正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分不清到底是在为谁服务。它没有真正约束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权力,只有建议权,只能代表企业发放福利,很少行使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权力。

3.工会组织率低,工人加入工会受到限制。许多企业不组织工会,还对组织工会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限制工人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到1998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建制率仅为7.3%,职工覆盖率只有11.5%。近几年虽然工会组建率大幅度提升,然而,质量却没有保证。许多企业的工会只是流于形式。工会组织要实现全覆盖,就需要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多、劳务工多、工会组织的组建率低、覆盖面还远远不够等问题。

4.工会主席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目前工会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原因是工会经费、用人均受企业控制。如果工会不按照企业的决定办事,就会受到处分。目前正闹得沸沸扬扬的唐晓东事件即是一个例子。北京三环建模公司本来没有工会,后来该公司总务部经理唐晓东在职工的要求下组建了工会,他本人担任工会主席职位。在作为工会主席期间,他多次为维护职工权益而和企业对抗;在企业不依劳动法办事,侵害职工利益时,又向相关行政部门反映。后来企业将其降职,他本人则最终被迫辞职。唐晓东事件只是一个例子,在我国企业里,工会成员为了维护职工利益遭企业报复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工会只好照着企业的想法去做。连工会主席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工会又何谈维护职工利益。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一)加强工会立法建设,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力

进一步健全《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体系,在法律上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利,足够和企业抗衡。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任何组织都要依法办事,工会也不例外。只有拥有了法律上的权力才能有效地约束企业。目前,应抓住制定《劳动合同法》这个契机,在《劳动合同法》中加大工会权利,赋予工会更多的硬性权利,还要规定侵犯职工利益的用人单位应负的法律责任。否则,工会的权力必然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人员素质,要牢记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法》第6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都规定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代表,工会的基本职责只能而且必须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主体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单个的劳动者,在面对强大的企业时,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与之抗衡,因此他们需要有能够代表劳动者整体利益的群体。组织工会即是国家赋予劳动者的团结权,即结成劳动者群体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会组织不能代表劳动者的权利,势必会失去应有的价值,被职工所抛弃。应该着重提高工会人员的素质,使他们牢记为职工利益服务的基本职责,在职工利益受到侵犯时,敢于站出来为职工说话。

(三)加强和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谈判制度是指在企业内,由劳资双方代表就劳方权益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5]。它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机制,已为各国广泛采用。在我国《劳动法》颁布并实施的十多年来,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的实施。在集体谈判中,劳方代表是工会组织。工会代表在集体谈判中应当切实维护职工利益,不能脱离职工。区别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措施的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主体独立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承认劳动者作为一个阶层,有其独立的利益。坚持权利对等原则,劳动者群体和用人单位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做出决定,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坚持合法和合作的原则。双方从实际出发,本着合作的原则,强调己方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最终达到劳动关系的协调。

(四)完善集体合同制度

《工会法》第6条第2款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集体合同制度是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工会通过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有效,劳动合同不符合集体合同规定的无效。目前,在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程序化的条款较多,内容比较空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较少,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提高集体合同质量,抓好平等协商的环节,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增强可操作性。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应抓住《劳动合同法》制定的契机,加大对工会作用的规范,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对维护职工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和重要的意义。

【注释】

作者简介:杨晓玲(1975—),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1]王长城:《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改进对策》,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李新挪:《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调整》,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3年第1期。

[3]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4](日)竹内昭夫等编著:《新法律学辞典》。

[5]王贤森:《西方国家工会集体谈判经验研究》,载《工会理论与实践》,第17卷第6期。(文章来源:胡律师网

上海地区邮箱:hulvshi119@163.com)

第三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利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稳定的体现与保证。工会就是要通过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一步促进构建和谐园区、和谐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劳动关系市场化已形成并日趋完善。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面对新型劳动关系,工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呈现出的新情况

一是非均衡化。强资本弱劳力的格局在园区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制约着职工的权益和利益要求的伸张。二是非公有化。园区企业都是民营私有(或股份制)企业,如何处理好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与经营者关系,实现互利双赢,成为新的课题。三是非正规化。过去职工更多的是在单位企业内,而现在则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固定人向流动人、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转变,职工流动速度加快、领域加宽、层次加深,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灵活化,带来劳动关系的复杂化。

(二)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出现的新问题

一是现实与部分职工期望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的变化使劳资双方利益主体明确化,加剧了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市场经济诱发了经营者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的要求;也诱发了职工在自身具备高素质的条件下,通过劳动尽可能地获取较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福利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房改、医改、教育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必然增强职工对增资和解决社会保障的强烈欲望。然而,面对新常态下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分歧。职工的正当愿望得不到满足,导致劳动关系中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当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后更加剧了与现行分配制度的冲突。

二是劳动关系趋向复杂多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更加企业化、个人化;职工的工作范围更广、弹性更大;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更加自主、灵活;职工劳动报酬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薪酬差距不断拉大,企业随意解雇职工、忽视劳动保护、强迫加班加点等做法,都加剧了劳动关系问题的复杂多变。

三是劳动关系对抗性有所增强。随着市场经济新常态下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的改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且与一般劳动相比在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更大,这就造成利益差别的进一步加大,使新时期劳动关系的对抗因素有所增加,特别是存在保障职工劳动就业、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方面的问题愈发突出,以致于引起职工群体性劳动争议。近年来奉新工业园区就有少数企业出现因劳动报酬低、同工不同酬等的原因,引发少数职工停工和辞职的事件。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常态下的劳动关系问题

一是要正视劳动关系问题的客观性。正视新形势给劳动关系带来的新问题,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和改革的复杂性。广大职工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也是新一轮利益调整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各级工会要以理性、冷静和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不断涌现的更为复杂的劳动关系问题。二是要区别劳动关系的差异性。就当前来说,有些劳动关系问题是社会结构转变和企业运行机制调整带来的,但有的问题则是由于管理不当、工作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工会在认识和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区别对待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代价和人为代价。对必然代价,要做好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人为代价,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辩证看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会作为代表职工群众的组织,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它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而企业则为了追求最大效益和利润,与工会在代表职工履行集体合同,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保证职工生产安全条件等方面显然充满了矛盾。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生产费用而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克扣职工工资等管理手段,工会为保障职工利益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必然会加大企业成本,工会与企业就成为争取职工利益和侵犯职工利益的一对矛盾。

但是,工会与企业也存在着共谋发展的共同点。

一是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依赖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企业是职工生存的希望。二是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有赖于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不仅要靠企业的管理和改革,也有赖于工会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威信。三是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职工素质的提高。工会组织担负着提高职工文化、科技、技能的重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四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职工的民主管理途径。实践证明,职工中蕴藏着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内部挖潜的内涵性增值因素,企业利用好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工会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开明的老板,重视工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很多非公企业经营者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作出贡献,树立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工作水平。

工会组织应善于在工作中化解矛盾,在矛盾中寻找共同点,在共同点中寻找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一)发挥职工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做职工维权的“娘家人”

《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依法维护职工权益责无旁贷。工会只有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好维权职能作用,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涉及到职工劳动权益的问题更为突出,维权工作也越来越艰巨。工会应围绕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维权贯穿到工会工作之中,切实把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一是健全源头参与机制,加大维权力度。工会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动争取党委、政府(行政)领导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及时向党委、政府(行政)反映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法规、政策、措施、方案的制定。要敢于说话,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积极反映职工的意见,提出工会的政策性建议和主张。要坚持把职工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显现的新形势下,工会组织要树立大维权观念,把保企业、保岗位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最大任务。

二是坚持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成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工会要积极推行职代会制度,对涉及到企业的重大决策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等问题,都要经职代会讨论通过。要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凡是应向职工群众公开的,职工群众应该知晓的事情都要公开。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切实落实好职工群众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对涉及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协商权,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履行集体合同情况的监督权。

三是推进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协商机制,做到劳动矛盾纠纷调解、仲裁工会全程参与。积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率、履约率和职工群众的满意率;实现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二)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做职工矛盾的调解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应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代表性强,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独特优势作用,始终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要围绕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多做了解和反映民心民意的工作;及时向企业传递职工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工会的调解机制,协助党政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发挥工会为党政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问题上,不仅职工需要工会,经营者需要工会,政府也需要工会。工会的介入,使劳资双方有了平等对话的基础,使劳资双方沟通渠道变得畅通。工会通过在正常组织制度内进行沟通和协调,正确处理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使劳资双方在让步和妥协中化解、缓和矛盾,彼此间相互尊重、忍让、协商、合作,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达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工会对劳动关系矛盾要做到尽早发现、快速反应,及时介入,协助党政把矛盾妥善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做职工建功立业的引导人

发展是企业和谐之本。工会要以发展为主旋律,引导广大职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

一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厂兴我荣”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鼓励和引导职工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企业经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二要在职工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开展向劳模和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舆论环境,激励广大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为促进企业发展作贡献。

三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开展劳动大竞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组织职工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岗位培训,积极推进“工人先锋号”、“劳模创新工作室”、“金牌员工”等创建活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科技攻关、技术改进、产品研发,激发职工的智慧和创造活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个人岗位成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四)发挥扶贫帮困优势作用,做职工冷暖的知心人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是要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以稳定来保障和谐。因此,工会要树立主动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思想理念,在做好职工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关心职工疾苦,为职工排扰解难,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帮职工之所需,解职工之所困,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努力当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才能真正使“职工有困难找工会”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救助制度和长效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加快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送温暖工程,真正做到困难职工救助全覆盖,使困难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工会对职工的关怀,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五)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做职工保障的监督人

工会要加强对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每年要重点对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资集体专项合同、劳动保护、厂务公开、职代会提案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督促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五险一金”,落实社会保障制度,让职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益。要加强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卫生的监督,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要不断增进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理解合作,营造职工关心企业,企业关爱职工,共谋企业发展,共建和谐劳动关系,共享改革成果,在“双爱双评”、“共享共建”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以上只是本人近年来在基层工会工作的一点肤浅认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我们发出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应当认清形势,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途径、研究新方法,充分发展工会组织的优势和职能作用,努力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的和谐劳动关系。

第四篇: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浅议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

和——禾 口,人人有饭吃,表达的是老百姓的的生存权。

谐——言 皆,人人有发言权,表达的是老百姓的民主权利。

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理论,对社会和谐的诠释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成果共建共享理论。总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带来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和谐带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需要和谐,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当然更加需要和谐,没有企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和谐又是企业和谐的最基本元素。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并通过协调劳动关系来实现。因此,工会应通过协调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1、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劳动关系——政府、企业、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人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概括为“四个关系”:劳资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双赢关系;劳资双方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共同创造,共享社会成果的发展关系。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但勿庸质疑的是,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带给企业的是稳定,只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才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所以建立长期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和劳动者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需要。

2、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劳动关系和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归属感、认同感,增加企业凝聚力,以劳动关系和谐带动干群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以企业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由粗放型生产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一个IT企业的老总面对下班后空旷的工作间发出感叹:当我的员工下班后,我面对的仅仅是几台冰冷的电脑而已,这就是我所有的资产,而我真正的财富是员工们的智力。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的理想报负和企业财富全部要靠他们来实现。这个例子很现实,也很说明问题,每一个员工的离开,实际上带走的都是一部份财富,也说明当今企业对员工的依赖程度,所以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兴旺发达的源泉。

3、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为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只有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行使劳动权利,劳动力市场才可能有序建立,健康发展。只有通过法律规范和调节劳动关系,使双方当事人始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才能使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得到一定的平衡,形成和谐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用工制度,并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劳动关系是不规范、不稳定的,也是无效的。

二、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劳动关系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市场化,也不再是羞羞答答地谈论失业问题了。企业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通过推行合同制度来代替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打工者、被雇佣者”称谓。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受法律保护,权利和义务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劳动者有了更大自主择业权。

2、劳动关系复杂多样化,劳动争议逐年增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大量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之而来的是劳动者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就业方式有了更多变化、更加灵活,使劳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进一步增加。当今社会,我们听到的对劳动者更多的称呼是“打工者”,劳动者一下从主人翁变成被“雇佣者”,形成“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事件频频发生,劳动争议案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3、劳动关系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合同法》出台,劳动关系调整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强资本、弱劳工”态势下,《劳动合同法》侧重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真实体现了政府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及社会公正问题。着重解决了劳动用工不签合同,随意辞退劳动者和签短期合同,当把劳动者最辉煌的几年用过之后,将劳动者一脚踢开,以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不负责任、不人道,充满残忍剥削行为的问题。

4、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将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全球经济一体化,使资本的流动可瞬间完成,也给劳动关系带来巨大冲击;劳资关系国际化,使资本活动空间扩大,劳资力量对比对劳动者更为不利;企业的趋利性,更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加剧,使得企业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方面或降低条件,或偷工减料,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严重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5、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作用有限。突出地反映在《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各方反响强烈。政策吃不透,认识不到位等。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劳动关系的僵化,又回到了吃大锅钣的年代、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等,导致外资的撤离等等。最终《劳动合同法》能否顺利地贯彻执行成为劳动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三、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劳动法》中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劳动合同法》第78条进一步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作为维护职能第一责任人,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作用,最主要、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劳动关系。总而统之,就是:健全“四个机制”、兼顾三方利益、加强双方沟通、强化一个手段。

1、健全“四个机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信访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一是工会组织要广泛联系广大职工,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反映职工的呼声,理顺他们的情绪,疏通民主渠道,满足职工合法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职工民主权利,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二是要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使他们能正确理解和认同在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从我国现阶段国情看,劳动还是劳动者谋生和维持家庭生活来源的基本手段。工资既是社会分配问题,也关系社会和谐,是职工群众最大的切身利益。通常我们总是说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问题,在调处劳动争议中我们也总是说关键的问题是把企业经济总量这块蛋糕做大,我们每个职工应得的一份才能有所增长,问题是我们每个职工应得的一份是不是按合理的比例增长,这里涉及一个分配问题。分配机制不合理,则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实现劳动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有公平才能谈得到和谐。所以要协调企业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工资增长机制,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才能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落到实处。

2、兼顾三方利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各职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办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造福职工。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致富,前提是企业发展,目的是使职工致富。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工会不仅仅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要站在全局高度,正视劳动关系中的诸多矛盾和和问题,全面协调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动劳动关系制度化建设,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各方尽其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共谋发展。

3、加强双方沟通,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工会组织要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劳资双方关系中起到润滑剂作用,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化解利益摩擦,进而使劳资双方在让步和妥协中化解、缓和矛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特长,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协助企业党政,发展生产,促进经济,把企业和产品做强做大;以自己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对企业事务的参与和有为影响和引导企业经营者,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稳定劳动关系,善待劳动者,让利于劳动者,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增加企业凝聚力、亲和力,给职工归属感,把共建共享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4、强化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工会的维护职能通过职工参与管理来实现,要强化民主管理这个主渠道作用。《工会法》中规定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工会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力条件主动从源头上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一方面,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政府、企业、工会)协商机制,推动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有效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一方面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动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有效参与,参与有效。

那么,在开展工会组织的工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引导,合力推进。工会组织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各方对和谐劳动关系及创建活动的高度认识,积极争取党委行政对创建活动的重视支持,引导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坚持把职工的思想和智慧引导到实现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上来,激发职工参与热情,为构建和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源头参与,建章立制。工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源头参与职能,注重从组织源头入手,注重从制度源头入手,坚持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以职代会为主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等,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职工维权机制建设,促进企业民主政治和谐、劳动保障和谐。

三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工会组织要牢牢抓住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职工,围绕促进垦区经济发展,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为企业打造出一流的职工队伍;围绕调动、发挥、保护职工积极性,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维权活动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活动;围绕提升职工精神面貌,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进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

四是畅通渠道,切实维权。工会通过畅通职工意愿的表达诉求渠道,积极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使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建立健全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调解争议组织等机构,旗帜鲜明地及时介入处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重大事件;通过坚持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来切实维护职工的经济劳动权、民主政治权、精神文化权等等合法权益,促成劳资双方的合作双赢。

此外,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需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实现维权力量社会化上要做到: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取得党委实实在在的支持,不要那种冠冕堂皇的虚假支持。建议各级党委通过召开工会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工会作用的核心问题,出台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工会工作制度、完善行政与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畅通工会源头参与的渠道。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级工会班子,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养和选拨力度,提高工会组织的维权能力。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形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领导合力、舆论宣传合力、政策保证合力、社会共济合力,努力构建全社会联动的职工维权工作新格局。同时,建议各级党委要采取措施强化工会组织的建设,实实在在地为工会组织建设办几件实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要把支持工会工作变为自觉行动,行政要在政策上、人员上、费用上提供实际的支持,这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证;重视借助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影响企业政策的制定;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参与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并加强安全生产和防治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增强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引导职工通过工会组织和法律渠道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联合社会各方维权力量上要做到:首先,要与党政有关部门建立联手维权互动机制。依法组建工会,依法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依法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拨缴工会经费,依法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其次,与执法和法律服务部门联合,强化和保证维权质量。依据与相关部门建立的调解与仲裁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参与职工权益纠纷的调解工作,提高对劳动争议调解的效率和效力。同时争取法院支持,使侵犯职工权益案件能得到及时处理。

另外,树立大维权理念,实现维权对象社会化。要按照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全方位做好职工的维权工作。真正做到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岗位工作的人员,只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工会都应积极援助,把维权工作深入到社会的各方面,使维权工作成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体现。

《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栽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中大有可为。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和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社会和谐、企业发展、职工致富的需要,广大工会工作者、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全社会都应为之而努力。

第五篇: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随着石油企业的发展逐步推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对如何保证队伍人心不散,工作秩序不乱,落实好全年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建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探索和研究构建石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新举措、新办法、新途径,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稳定大局创造有利条件和保驾护航,是每位工会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工作。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言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发挥好哪些作用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

一、倡导和组织作用

时代的呼唤,党和政府的需要,工会组织应该在参与建立和谐企业劳动关系中发挥其不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中作出贡献。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可以从多种渠道和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组织建设上,组织是基础。无论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是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组织要在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来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多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工会成为真正代表职工合法权益和正当

利益的群众组织。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用工会独特的优势倡导和组织好新型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工作,使之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成为企业和劳动者双方都乐意接受并形成共识的好事。

二、沟通和协商作用

工会组织是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承担者,沟通协商是民主建设的重要手段。工会通过沟通和协调,使劳资双方在扩大共识、缩小差异、化解矛盾上,搭建了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平台。实践证明,在调整劳动关系问题上,不仅职工需要工会,企业经营者也需要工会。在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工会组织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利用自己的职责、特点和优势,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工会的主张变为各方的共识,通过组织制度内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尊重、协商合作、化解矛盾、共建和谐,实现劳动关系上双方之间的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职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既是企业利润和社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也是企业利益关系的相关者和风险的共担者。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的发展,必须在所有相关利益人之间达成和谐,和谐了才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目标,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创辉煌。

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上,使维权工作的声音更响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工会组织要善于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推动改革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并在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调整中,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和实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组织和引导职工群众发杨主人翁精神,为促进国家和企业的发展作贡献,同时又要在发展过程中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使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工会要善于围绕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工会还要善于引导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导职工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把劳动关系的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企业实现和谐劳动关系。

三、纽带和推动作用

建立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工会组织和企业行政的共同职责。工会是职工之家,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都充分信任并寄予厚望,工会组织要因势利导,引导职工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新观念,用新的思维方式审视社会。要营造一个让职工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办的和谐环境。工会就要承担起桥梁纽带的作用,在沟通信息、反映情况、反映意愿上发挥为职工说话办事的职能,真正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企业改革中不可能没有意见,也不可能不出现矛盾,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不是不讲原则,不是不要改

革,而是要在构建工作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改革。工会要在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管理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还需要通过签订集体合同等形式,经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明确一些具体的事项,如开展能提高素质的技术和岗位培训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一些合理化建议和民主管理的工作,开展一些以主人翁姿态的劳动竞赛等,以此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地为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和谐而发挥工会的独特作用。

四、排忧解难和帮扶作用

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帮扶职工困难群体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工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当职工的贴心人。对困难职工,要从工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济难救困。新港公司工会从解决各族员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入手,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制定和完善了《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管理办法》、《员工互助金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同时,定期走访困难家庭,切实为各族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要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建立帮扶困难职工快速反应系统,真心实意地为职工排忧解难;

二是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岗位技能、职业资格培训。

三是做好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文化工作。组织职工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陶冶职

工情操,培养团队精神,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引导和服务作用

积极宣传,争取各方支持。要创新载体,精心组织安排。创建活动意在创,重在建,旨在和。作为活动的牵头部门,工会要用心安排,精心组织,发动全体会员积极参加,在“共识、共谋、共建、共享”上下功夫。

一是要在职工素质教育上。工会是职工之家,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都充分信任并寄予厚望,工会组织要因势利导,引导职工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新观念,用新的思维方式审视社会。

二是要引导职工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时代,对待社会,对待企业,对待人,要饮水思源,使职工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及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养育、社会的保障、企业的关爱、家庭的关心和他人的帮助,要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及不断改善的生活、工作环境,周围的世界将越来越美好。

三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工会干部是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职工盼什么、忧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工会干部应该最了解、最清楚,也应该最关心。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因为很多问题是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会又是群众组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更加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工会干部把直接涉及职工利益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处理好。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长期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会更重要,作

用也会更明显。同时,也是对做好当前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企业工会干部充分认识到企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地、主动地去做好工作,才能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好工会的应有作用,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下载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大有可为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发展道路网络征文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绥芬河站运转车间 杨杰 王兆国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

    邮政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邮政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打造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追求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互利双赢,是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出发点。以积极有......

    浅谈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天昊公司 张国喜 高 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和谐稳定是社会和......

    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

    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 方法与作用探讨 摘要:企业转制后,面对经济成份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的新情况,基层企业工会既要维护好职工......

    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始终是在劳资关系中运行和......

    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紫阳中学初中部 王永学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

    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找准着力点

    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找准着力点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

    工会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工会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新疆沙驼股份有限公司/温玲英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企业所有制,劳动组织、劳动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使劳动关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