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科护理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外科护理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0110714)
一、课程性质及内容
外科护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科学。本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外科常见疾病,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材依据本课程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共34章,分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外科基础知识(第2章-第8章),包括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普外科(第9章-第20章),包括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四部分是胸外科(第21章-第23章),包括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食管癌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五部分是神经外科(第24章、25章),包括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和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第六部分是泌尿外科(第26章-第29章),包括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尿石症病人的护理,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七部分是骨科(第30章-第34章),包括骨折病人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等内容。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对外科护理学学习过程和考核进行一体化设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监控,保证学习过程的落实,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加强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工作,督促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营造远程教育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考核环节的管理工作,在各级电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下,不断探索适合远程教育成人学习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积累考核改革工作的经验,以考核为突破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30%和70%。形成性考核题和终结性考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
(一)形成性考核
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技能,培养和检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试点电大课程辅导老师共同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落实和评价的方法,在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的进程。第一部分形成性考核说明
形成性考核由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组成,3次随章节学习完成,1次进行病例分析,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计算机自动评阅。成绩不理想者,可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多次重做,取最好成绩进行记录。
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按100分评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等于4次作业的分数分别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之和。第二部分形成性考核内容 序号 1 2 3
4内容 第1章~第10章 第11章~第23章 第24章~第34章 第1章~第34章
形式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病例分析题
发布时间 第2周 第6周 第10周第12周最迟提交时间 第7周末 第12周末 第15周末 第17周末
权重 25% 35% 20% 20%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形式:单项选择题时间:60分钟题量:50道题
样题:
下列哪项不利于避免或减轻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水肿
A.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
B.不在患肢进行测血压
C.不在患肢静脉穿刺
D.患肢正确功能锻炼
E.患肢制动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形式:单项选择题
题量:50道题
时间:60分钟
样题:
女性,52岁,因车祸致腹部开放性损伤,伴少量肠管脱出,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A.敞开伤口,急诊手术
B.用消毒棉垫加压包扎
C.迅速将肠管还纳入腹腔
D.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
E.用消毒碗覆盖脱出物,初步包扎伤口后迅速转送手术室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形式:单项选择题
题量:50道题
时间60分钟
样题:
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主要目的是为了()
A.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B.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
C.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D.有利于鼻饲
E.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形式:病例分析题
题量:25道题
时间:60分钟
样题:
(1-5题为共用题干题)
男性,40岁,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2周,常常在餐后20分钟左右出现上腹胀满、恶心、肠鸣和腹泻,并伴心慌、出汗、乏力、面色苍白,甚至虚脱,自述平卧数分钟后可好转。病人及家属非常紧张,向你询问“我现在的情况正常吗?我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我应该如何避免它发生?”,请向该病人和家属做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1.该病人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
A.吻合口破裂
B.吻合口梗阻
C.早期倾倒综合征
D.晚期倾倒综合征
E.低血糖综合征
(2-5题略)
(二)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终结性考试的命题在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说明要求的范围之内,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7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量及分值: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形式:闭卷
时间:60分钟
操作:采用网上考试系统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编制试题,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考试。
样题:
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
A.10mlB.20ml
C.30mlD.40ml
E.50ml
(三)课程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管理
课程的综合成绩以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合成成绩记录。
课程综合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
课程综合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30%+终结性考试成绩×70%
四、网上考核的组织工作
(一)建议各地方电大积极参与外科护理学网考改革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教学点开展网考试点工作。
(二)建议参加网考试点工作的教学点要认真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以教学班为单位参加到网考工作中。
(三)建议参与网考工作的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1.要在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发布后,尽快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边学习边完成形考任务,通过评价反馈促使学生学习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终结性考试前,要按规定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网上模拟考试练习。
第二篇: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第一部分 总体说明
一、课程性质
1.企业战略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于第四学期开设,课程除了具有自己的体系外,还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程。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单纯依靠基本理论的讲解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能否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是该门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瓶颈”。
3.该门课程学习的渐变积累特点非常突出,突击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考核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以考促教。考核方案所规定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要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落实,促进教学方案的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钻研教学业务,自觉地应用教育技术。
2.以考促练。由于该课程渐变积累特点突出,因此强调平时的训练非常重要,考核方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练习的园地,也要将练习落实到平时,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考核要为学生练习的过程和效果提供真实的记录和科学的评价。
3.以考促用。通过考核,改变学生过分依赖背书的不良习惯,促进自觉结合实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最终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总之,考核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一种评价。它是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全面评价。
考核要促进课程核心内容和重点内容的全面掌握。因此形成性考核所设计的任务要准确地反映教学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在形成性考核中最大限度地对课程的核心和重点内容都能得到训练。不同要求的内容要得到不同形式的训练。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将占到60%。与此相对应,终结性考试主要作用是对形成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主要检验形成性考核过程是否落实,形成性考核结果是否真实。
第二部分 形成性考核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的目标
全面掌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并在教师指导及参加教学活动和讨论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形成性考核的任务
1.努力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角色感和现场感。
2.通过学生对“角色”的表现(主要作品),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提高与不足之处,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及评分
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和作品题两种形式。单项选择题针对基本知识,适当体现应用,为完成作品题做铺垫和准备。单项选择题由计算机自动评分,采用题库自动组卷形式。单项选择题可反复训练。作品题是根据课程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性考核包括四次单项选择题和五次作品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部分作品题采取题库自动组卷形式。(详见下表:形成性考核任务成绩合成表)
形成性考核任务成绩合成表
序号 2 任务内容
作品题
单项选择
作品题 单项选择
作品题 单项选择
作品题 作品题
分值
10 90 10 90 10 90 100
20% 20% 20%
占综合成绩的权重
20% 20%
教学单元
第一章
第二、三章
第二、三章
第四、五章
第四、五章
第六、七章
第六、七章
综合
四、形成性考核的手段
基于网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中央电大考试平台查看和提交形成性考核任务。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中央电大考试平台批阅学生的形成性任务。
五、形成性考核的管理要求
建议由辅导教师担任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评阅人,评阅人数以不超过30人为宜。建议辅导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将讨论、案例分析认真落实,根据考核的要求选择案例。及时评阅学生的形成性作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疑难之处,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指导。
形成性考核的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由计算机从10 个问题中任选五个问题):学完第一章内容后一周内完成。
任务二:学完第二章后一周内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
(二)作品题(由计算机从中任选一题):
任务三:学完第五章后一周内完成(一)单项选择题
(二)作品题(由计算机从中任选一题):
任务四:学完第六章后完成(一)单项选择题
(二)作品题(由计算机从中任选一题):
任务五:(由计算机从中任选一题):
第四部分 终结性考试
一、目标
1.检验学生形成性考核过程的真实性。
2.检验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二、任务
1.通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有限数量试题的解答,从一个侧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偶然因素。
2.将终结性考试的压力向形成性考核转移。
3.命题设计体现与形成性考核和教学活动的联系,准确反映“训练”的效果。
三、形式
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与作品点评题。开卷考试。
四、手段
基于网络,单项选择题由计算机自动评分。案例分析与作品点评题由人工评阅。
终结性考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家经营婴儿奶粉的公司正准备进行多元化经营,你认为最优先考虑的业务领域是()
A.婴儿服装 B.青少年奶粉 C.孕妇装 D.鲜奶
答案:B
2.市场营销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哪一个层次?()
A.公司战略 B.竞争战略 C.职能战略 D.控制战略
答案:C
二、案例分析题(40分)
针对教学活动中讨论过的案例,选择与其类似的案例,在所属行业、业务数据、面临的环境方面作一些改变。
三、作品点评(40分)
随机选择一次形成性作品任务,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一名学生的真实作品作为点评题目,考察学生对某次任务的理解程度。
第三篇:儿科护理学考核方案
《儿科护理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护理
总学时: 56学时,其中:理论 36 学时,实验 20学时。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一、考核目的1.形成性考核: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工作作风及实验操作技能。
2.终结性考核:考察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及专科护理技术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及对小儿提供卫生保健,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从出勤、阶段考核、技能操作考核3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模拟护士执业考试模式,共100道选择题,满分100分,其中A1型题占20%,A2型题占60%,A3和A4型题占10%。
三、成绩构成总成绩分值:100分,其中:
1、形成性考核:满分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10分,阶段考核40分,技能操作考核50分。
2、终结性考核:卷面成绩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四、具体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形式:出勤
(1)考核方法:理论课及实验课考勤,满分10分,缺勤1次,扣1分,超过10次,计零分。
(2)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得无故旷课,缺勤达到本门课程学时的1/3取消考试资格。
2、考核形式:阶段性考核
(1)考核方法:本课程共完成2次的阶段性考核,每次成绩20分,共40分。
(2)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在一定阶段相关章节的学习任务,由教师命题进行考核,要求闭卷,独立完成,由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测评。
3.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考核
(1)考核项目:共2项,其中婴儿抚触50%,小儿盆浴50%。
(2)考核方法:按照儿产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对每名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打分。
(2)要求:熟练掌握操作程序,能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独立完成物品准备及各项操作,动作优美,体现人文关怀。
(二)终结性考核
1.题型说明:结合护士执业考试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其中A1型题(每个1分,共20分)、A2型题(每个1分,共60分)、A3型题(每题1分,共10分)、A4型题(每个1分,共1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日期: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
第四篇: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
保定市总工会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结合保定市工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推进工会组织和工作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把全市广大职工组织动员起来,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贡献力量。
二、目标要求
以改革增强工作活力,以改革赢得职工信任,推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切实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作用。
(一)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更多关注、关心、关爱职工群众,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切实担负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二)大力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深入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脱离职工群众的突出问题。
(三)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市总机关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改革,营造形成务实高效、奋勇争先的浓厚发展氛围,增强市总机关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着力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三、改革措施
(一)改革市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机关机构设置 1.增强工会领导机构广泛性、代表性。按照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纳入群团组织的要求,提高市工会领导机构中一线优秀人员比例。本届市总委员会委员中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劳动模范的比例,由3%提高到12.6%;常委会成员一线职工、劳动模范的比例由8%提高到16%;市总领导班子中增设1名基层工会干部、劳动模范为兼职副主席。深化工会代表常任制、委员提案制,提升对工会代表和委员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集中工会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群策群力做好工会工作。
2.精简市总工会内设机构和编制。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需要,通过整合机构、优化职能,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在这次改革中,拟精简机关内设机构
%,精简人员
%。
3.改革机关干部使用管理机制。打破年龄、身份、学历壁垒,注重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起一支专职为主、挂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
进一步优化专职干部素质结构。侧重从具有群众工作经验的基层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基层工会干部、劳动模范等优秀人才中考录、遴选市总机关干部。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工会专职干部推荐交流机制,促进工会干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系统内的交流任职,把工会工作岗位作为增强干部群众观念、锻炼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基地。
建立健全挂职干部选派制度。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提出挂职岗位和人选条件,从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市总挂职,同时选派机关干部到地方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推进工会干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双向交流。切实发挥兼职干部作用。工会兼职人员主要从各行各业思想素质好、热心职工群众工作的基层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劳动模范中选用。制定《市总工会关于发挥兼职副主席作用的暂行规定》,领导班子研究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应充分听取兼职副主席意见,涉及兼职副主席所属行业(系统)的调研、会议、活动,可由兼职副主席牵头负责或协助负责有关工作。拓宽市总机关各部门、各驻会省产业工会接收使用兼职干部渠道,制定《市总工会机关接收使用兼职干部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兼职干部熟悉基层、了解职工、联系广泛等方面的优势,及时把社会各方、基层工会和一线职工群众的真实情况反映上来。
(二)创新组织引导职工的载体和方式
4.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引导职工群众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劳动竞赛,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劳模“双百双创”劳动竞赛,开展“双先双带”劳动竞赛。创新劳动竞赛的组织形式,推行多层级、项目化的竞赛活动,注重发挥一线职工的主体作用,提高职工的参与率和受益度。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十三五”规划中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实施劳动竞赛项目制,加强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估,增强竞赛实效。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吸引广大职工普遍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孵化一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提升工作站,培育一批金牌工人、能工巧匠,推出一批保定特色的“大国工匠”。推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职工技术创新机制,完善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奖励、展示、交流机制,促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创新劳模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在组织劳模评选过程中,严格评选标准,向基层一线倾斜,切实提高一线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在劳模中的比例,实现与各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相融合。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加强劳模网上学习培训,提高劳模动态管理、精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劳模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行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形成尊重劳模、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气。
6.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职工道德模范评选及职工信赖的工会干部评选,拓展“中国美·劳动美·赶考行”主题教育,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做好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继续实施职工文化“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创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保持全市各级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自有文化阵地的公益属性。深化职工书屋创建与管理工作,及时开通电子书屋,推动职工读书活动进基层、到班组。运用新媒体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释疑解惑、情绪疏导、矛盾化解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完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和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7.健全职工维权机制。大力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加强对集体协商过程的指导和集体协商代表培训,探索建立集体协商工作评价制度,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和成效。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形成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扩大创建活动在广大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覆盖面。继续做深做实职代会“六项推动建立重大典型劳动违法案件曝光和公开谴责制度,促进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有效解决。推动建立市总工会与省内兄弟总工会之间、市内各县级总工会之间的维权联动机制,为职工群众及时提供维权服务。逐步建立和推行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整改意见书、处理建议书“两书制度”。市本级编列职工法律援助专项预算资金,市、县两级工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力度。推进工会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规范法律援助流程。发挥工会组织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监督作用,开展“平安班组”、“平安岗位”竞赛,以班组和岗位为突破口,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推广“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
8.健全职工协商民主机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在产业聚集度高的开发区(园区)和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在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的公司制企业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健全完善党委工会工作议事会议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解决一至两个突出问题。促进提高一线职工和工会干部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中职工、工会工作者和政协工会界别委员作用,充分表达职工诉求和工会主张。
9.健全农民工服务机制。创新农民工入会方式,采取网络化跟踪,灵活会籍管理、发展团体会员、劳动力市场入会等形式,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重点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权益,注重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10.健全以精准帮扶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职工体系。以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一站式”服务职工平台,推动纳入当地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动态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监控分析等制度,实行依档帮扶、因困施助、因需施策,提高服务精准度、精细度。大力实施创业就业扶持专项行动,利用小额贷款贴息、无息借款、生产资料物资支持等方式,对在档管理的困难职工、因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下岗的困难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等三类重点人群,进行造血式帮扶。
11.健全以工会会员卡为载体的普惠化服务体系。通过洽谈合作、工会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服务职工工作。重点开发面向持卡工会会员,涵盖工会维权帮扶、金融服务、商贸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方面的优惠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化优质服务。抓住政府转变职能的机遇,主动承接适合工会的服务职能,挖掘和拓展服务职工的资源手段,切实提升服务职工的能力。深化市总直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并重的原则,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职工水平。
(四)大力夯实工会基层基础
12.健全有效覆盖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四级联创五个好”工程,推动县、乡、村、企四级工会组织联创联建。突出抓好开发区(园区)建会,着力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因地制宜在县以下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会,推动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推进工会组织向“两新”组织、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延伸,形成完善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探索创新职工入会方式,依托园区、楼宇等成立联合工会,或在县(区)所属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下建立综合分工会,吸收职工直接入会,实现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组织覆盖。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建立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接转的机制,实现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13.创新基层工会工作机制。依法规范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增强工会组织代表性。着力推进会务公开,接受会员群众监督。坚持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作,让其广泛参与到工会活动设计、工作部署中来。落实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涉及会员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会员群众意见,经会员大会讨论决定。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
14.打造工会网上“职工之家”。适应“大智移云”时代要求,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县级以上工会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办符合职工特点、实用性强的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创建工会工作网上平台,开辟网上申请入会、网上服务、网上维权等新途径,让职工群众在网上找到工会组织。重点加强市总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全市工会工作新动态、新成绩的重要窗口。市、县两级工会分级接入省总OA办公平台,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会网上协同办公。提高工会干部运用新媒体能力,直接与职工网上互动,用职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15.壮大基层工作力量。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市总工会精简的行政和事业编制,用于工作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开发区(园区)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各类开发区(园区)要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行政编制内,明确1-3名人员负责工会工作,其中至少1名专职人员。乡镇(街道)工会主席一般由同级党委副职兼任,并配备1名专职工会干部。市总工会统一组织,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逐步为乡镇(街道)工会配备1名专职工会工作者,建立和完善选聘、履职、考评、奖惩、退出为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发挥作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以及联合基层工会主席由区域行政、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员负责人或聘请政治素质强、工作热情高、群众口碑好的专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探索兼职基层工会主席工作保障机制,市、县两级工会视条件,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实行工作津贴制度。探索建立与基层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动机制,增强群团工作合力。继续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立工会志愿者队伍。建立工会志愿者管理服务办法,完善工会志愿者招募、配备、服务、评价、激励和工作保障机制,增强各级工会机关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工作力量和专业水平。
16.强化基层经费保障。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推动工会经费重点向基层和服务职工倾斜,用于维权、帮扶、培训和开展职工活动等业务支出,市、县两级工会均不低于本级预算支出的50%。加大工会经费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倾斜力度。加大工会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工会内审和会员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基层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向工会会员公开。建立完善内控制度,通过财务大检查等手段,保障基层工会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7.发挥产业工会职责作用。支持产业工会开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维权服务工作。按照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围绕产业战略布局和发展、维护产业职工合法权益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有效发挥产业工会作用。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18.改进工作运行模式。为推进市总工会重点工作有效落实,成立重点工作项目组,由市总班子成员、县级干部牵头,打破部门界限,抽调精干人员,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经费单独设立,年终单独考核,形成项目化工作机制。
19.建立健全市总机关干部直接联系职工制度。把深入基层服务职工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下基层周”、信访接待、学习锻炼等制度,实现下基层常态化、制度化。市总机关干部全部建立基层联系点、职工联系人,当好基层和职工的服务员。20.建立以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建立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需求调查制度,每年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征集重点工作和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以此为重要依据,确定重大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项目,形成以职工和基层为中心的工作目标、任务、项目形成机制,强化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的全过程参与。各级职工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阵地实行错时服务制,错开职工生产时段,做到按需服务、精准服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1.建立以会员群众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会员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下评上”工作机制,让会员群众成为评议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的主体,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突出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完善县级工会工作评价办法,定期向党政通报工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工作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督查实效,督查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六)加强工会组织党的建设
23.充分发挥市总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市委和省总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向市委和省总请示、报告制度,争取每年召开一次市委工会工作议事会,帮助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与县级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市总党组主动与县级党委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县级工会工作遇到问题。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工会领导,建立市总定期听取县级工会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制度,县级工会每年向市总进行一次述职,形成各级工会之间协同联动、运转有序机制。
24.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政治性作为工会的灵魂,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扎实推进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工会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25.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市总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坚持“三严三实”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和纠正“四风”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塑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四、组织实施
(一)成立改革工作领导机构
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成立市总工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市总工会改革各项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二)统筹安排改革工作进度
市总工会改革方案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市总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按照责任分工,落实相关的改革任务。2017年10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总结改革情况,梳理制度机制成果,改进完善相关措施。
(三)工作要求
加强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工会干部进一步深化认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革新,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做好正面解读宣传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鼓励基层试点。支持县级工会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探索改革方法,积累改革经验,省总将对各地改革试点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并总结推广各地成熟做法,丰富全市工会改革实践。认真督促检查。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篇: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方案
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定本方案。
一、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卫生需求、交通条件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情况制定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报经设区的市(地)政府(行署)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经省卫生厅确认后,报当地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不得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分散经营等有损公益性质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经营方式。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
二、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职能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逐步转变服务模式,对行动不便的患者、重点管理的慢性病人要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乡镇卫生院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不参与医院等级评审。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1.落实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及服务。
2.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3.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执行国家免疫规划。
4.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情处理。
5.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健康指导。
6.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
7.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指导。
8.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
9.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协助处理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1.接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职业卫生,以及村级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培训、考核与监督。
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使用农村适宜医疗技术和中医药技术,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的处理与转诊。承担乡村现场应急救护、转诊服务和康复服务。
2.临床科所重点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加强急诊急救等建设。
3.健全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
4.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5.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的医疗服务。
(三)其他职能。
1.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做好有关政策宣传、监督及服务工作。
2.切实加强“县乡医疗集团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在接受县级医疗机构业务指导的同时开展双向转诊,在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的带动作用和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
3.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室)的管理职能,在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七个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负责村卫生所(室)的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考核等项工作。
(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中提供相关的中医药服务。
三、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任务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
1.核定人员编制。按照《xx省乡镇卫生院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指导意见》执行。在编制中,中医药人员应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5%以上。核定的编制是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2.科学设置岗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聘期为3年。院长为独立法人代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3.人员定岗竞聘。
(1)竞聘对象。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中具有执业(从业)资格或医药卫生类中专以上学历者(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优先聘用)。
(2)实施步骤。①报批设岗方案。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设岗方案由县(市、区)卫生部门审核、人事部门核准。②确定竞聘人员。县(市、区)卫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竞聘人员,按规定逐人审核、确认。③组织竞聘上岗。县(市、区)卫生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3)资格准入。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定岗竞聘具体实施办法。
4.实行全员聘用。乡镇卫生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完整规范。县级人事、卫生部门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组织人员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今后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公开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竞争择优等规范程序组织实施。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5.安置分流人员。
(二)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参照有关文件执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并统一定价、统一配送。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基本药物,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四)改革经费保障制度,完善运行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在补偿渠道方面,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购买服务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对其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同级政府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并在对其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程度、居民健康改善状况等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由同级财政根据考核结果,采取预拨和结算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拨付。乡镇卫生院应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给予补偿。使用中药饮片可按已使饮片金额的20%至30%给予补偿,应用非药物疗法可按服务人次补偿,每治疗一次,则按患者就医费用20%至30%给予补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提高中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降低中医药项目的报销起付线。
本方案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