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铁路职工素质问题的思考
提高铁路职工素质问题的思考
时代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客观上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铁路运输面临国内外运输业的挑战与冲击也日益严峻。企业能否建立一支适合时代许可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仅影响职工与企业的前途,而且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发展。
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职工队伍的高素质。近年来,随着铁路全面提速,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新技规等新规章的全面实施,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半衰期迅速缩短,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职工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而重视教育、强化职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企业改革的纵身发展强烈要求职工素质的同步提升。“十五”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攻坚阶段。随着“网运分离”总体放案的基本确立以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运输业的减员分流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展开,职工保岗与竞岗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职工的素质。
铁路运输安全的长期稳定必然要求过硬的职工素质。安全是运输业永恒的主题,安全能否确保,起决定作业的是职工的素质。纵观每一次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深层次而言,无不归咎于职工素质的薄弱。没有过硬的职工素质,安全就如大海上的破木船,灭顶倾覆将成为可怜的必然。因此,固本强基,夯实安全基础,最首要的任务是强化职工的素质。
企业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滞后。一是忧患意识差。职工的“铁饭碗”思想严重,对铁路面临的挑战与冲击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二是竞争意识淡薄。随着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改组的进一步实施,竞聘将成为企业哟内人的主要方式。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对岗位的撤并及人员调整,束手无策。三是学习观念落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铁路职工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远远落后与现代企业的终生学习观念。业务素质薄弱。一是理论基础不实。铁路,特别是车辆部门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相对偏低。部分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不敢处理;根本不会,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程序错乱。甚至日常的基本作业技能也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发展潜力不足。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缺乏现代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科学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车辆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铁路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检测系统)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坚强,使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迫切。而讨论相当一部分职工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的现状,客观上延缓了铁路实现市场营销、运输生产、社会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的现代化进程。
职工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职工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够。虽然职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职工素质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职教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教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特别是在财力物力投资、制度落实、远期规划等方面距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职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部分职工基本
上来源于社会招工、部队转移和及少数政策性子女顶替,他们对铁路运输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还有部分职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碍。
培训质量不过硬。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做为局、分局以及基层站段职工培训的一项重点工程,确实有着某些应急培训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培训质量的不理想仍然是某些部门盲目完成培训任务后的突出问题。“——”实施两年了,部分站段仍然存在着任务思想和畏难情绪,过分夸大培训困难,缺乏强化培训质量的积极能动性实效性措施,在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材选編、组织实施及质量考核等重量环节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导致职工培训质量低,效果差。
职教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从整体上看,职教干部队伍是能够胜任工作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推进职工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还有相当一部份职教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与教学水平偏低,实作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较差,这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差甚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职工素质的提高。
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站段机制落实不到位是职工素质徘徊的重要因素。各种培训、考核机制虽然齐全,但由于逐级负责、考核奖惩等运行机制在车站、班组的落实没有完全到位,致使部份干部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应有的动力,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抓工作蜻蜒点水,很少想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导致职工达标质量反复,职教工作进展缓慢。
提高职工素质的对策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铁路运输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职工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职工队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与基础。
领导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领导的观念就是企业的观念,提高职工素质,首先要从转变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做起。
树立企业发展,教育优先;企业竞争,素质为本的观念。教育是企业发展和主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教育是发展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局观念,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洽的贯彻执行,职工教育才会有一个长抓不懈的驱动力。
树立职工教育投入是生产性投入的观念。职工受教育的过程是职工不断企业化的过程,职工企业化的程度决定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对职工的教育投入实质上是优化企业产品的生产性投入。因此,企业领导要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问题,并加大教育的思想资金投入,多一些职教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多一些创新,职工教育始终处于领导思想的前沿。在资金投入方面,铁路企业应在不断完善基础教学系统的前提下,加大有线电视及多(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媒体教学设施的完备力度,构建以电视机和计算机为主体硬件的教学系统,确保职工教育远程教学和局域网的建立,以全面推进职工素质的现代化进程。
强化培训质量,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培训是职教部门的重点工作,局、分局站段规范的“——(⒌)”(即:每两年每名职工不少于(⒌)个工作日的脱产培训)运作与职工离岗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职工素质从根本
上提高的长期策略。
硬性推进离岗学历教育。离岗学历教育以其基础性、长效性、超前性和储备性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充电与储能作业。岁以下的职工是企业生产的主题和远期发展的动力资源,强化这部分人的岗位学历标准是学历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青年职工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是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与基础,企业必须硬性推进。
规范全员培训运作。——(⒌)是铁道部提出的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兼具的企业发展的安基工程。提高——(⒌)的培训质量,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①、培训规划安排。车辆部门点多、线长、岗位分散、集中脱产难度大、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前分析,并本着主要工种、关键岗位和素质较差人员优先的原则,制定全年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覆盖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工种,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为主体,能胜任理论教学和技能指导,敬业爱岗,作风扎实,富于创新的职教教师队伍,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必备条件。站段应严格按照本单位专职数量和质量标准,配齐配强专职教师,并高度重视专兼职进修学习和等级评定,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为企业教育服务。③、教材编写质量。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企业应在广泛进行现场调查,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专兼职教师和工人技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与制作,力求培训教材具有企业特色,形式多样,既能突出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又要加大政治形势及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以全面适应企业提高职工素质的需要。④、组织实施模式。培训实施是职工培训的最后一工序,也是实现培训质量的主要环节。企业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职工特点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理论讲授,而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练、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现场模拟、研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力求以职工易于接受培训内容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全面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培训质量。
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的推动力
强化职教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关键在于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运作。健全机制、规范落实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动力与活力。
完善“育人、用人”一体化机制。企业要形成有力的发展机制,关键要促成“育人”与“用人”的一体化,形成职工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企业应对所有岗位均实行公开招聘,便“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观念贯彻企业用人制度的始终。同时,劳人与教育部门要真正做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完全按机制办事,促使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为自己保岗,竞岗和获得更高的福利待遇而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有效推进了企业职工素质的自觉提高。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是发挥职教人员工作主动性和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驱动力。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专兼职教师工作成果与职工培训效果的考核力度,使教师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职工培训成绩与考核挂钩,并在严格实施考核激励的基础上,推行教师等级评定与职工持证上岗制度,激发教师与职工的自强意识,从而真正推动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之,铁路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就必须提高职工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确保企业在改革进程中为断推进与资(生)产经营责任制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二篇:浅论如何提高铁路职工素质
浅论如何提高铁路职工素质
当前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如何从过去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的艰难时期,如何把工作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安全生产上来,如何把思想都集中到安全生产上来,如何把每一个安全生产的环节都丝丝入扣的控制起来,如何使安全的措施能不走样的在职工中执行下去,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从而走上安全生产的一个自觉阶段。这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加强理论和当前安全形势的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上,认识到违章作业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作为一名办事人员,工作的态度,工作的准确率,执行标准的完整性,检查工作时对违章的发现率及落实整改率都对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之余,要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哲学上认识到事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规律,认识到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树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对安全工作付出的精力越多,回报的安全成绩才越好。时刻绷紧安全之,把一段时间以来出现在别的单位或地方的安全事故当成自身存在的隐患来抓落实。提高了思想素质,工作的自觉性高了,工作变细了,工作的标准也高了。把工作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安全生产上来,工作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为都放到安全工作中去考量它的正确与否。
二、抓好工作的落实,不断加强解决实际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通过查作业的现场、查管理的各个环节、查资料台帐的完善、查各项工作与作业标准和上级工作安排之间的差距,重点解决工作是不是都达到了事事有人干,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的标准。只有工作的落实,才真正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才真正起到对安全工作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也才能保证安全工作在良性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工作件件都落到具体的安全生产问题上去,次次都击中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七寸,事故就没有了可乘之机,不但织起强大的安全之网,也提高了自己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工作只浮在面上,措施都写在纸上,成绩流于嘴上,隐患埋在一线上,事故藏在干部职工工作上”的可怕局面。
三、端正工作作风,逐步具备在安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到生产现场进行作业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对下一步的管理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检查中出现的“两违”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好人主义等等都不轻松的工作。对待不轻松的工作就要有不怕苦、怕累的准备,在工作中要逐步形成独立作战的能力,对工作敢于负责、敢于作出正确的决断和处理的能力,具备大局观下的统筹兼顾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通过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事件的历练,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锤炼而成的,在工作中要有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头,对工作不畏难,不怕出错,胆大心细地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繁杂的各种事务。具备这样的工作作风、这样的精神,就可以从那种避重就轻的工作态度,得过且过的工作心理,安全没那么巧的冒险作法中解放出来。把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地夯实,就如建实建好的地基,从而支撑起在发展中呈现雄伟壮观的良好局面。
四、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来面对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工作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的方法来面对它,因此在工作中就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从事安全工作。以前,一些人习惯把安全和工作分成两个互不关联的部分,把安全看成生产的附属物,可有可无的“麻烦事”,是领导“要我安全”,而不是“我要安全”。随着一些事故的暴露和血淋淋的教训,很多人也认识到事故对生产、效益和生命的巨大否定作用,安全是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先于生产的那“100”中的“1”,生产仅仅是“1”后的“0”罢了,思想开始转变为“我要安全”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又陷入对安全知识的缺漏,想安全偏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生产中畏首畏尾不会安全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是观念的大转变,但“我会安全”就是知识和经验的大积累,是要不断在学习中学会及在生产中总结的艰难过程。在生产中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去面对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办法,“我会安全”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工作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增强,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准确率,尽最大的精力保证工作的零差错率、管理的零走样率、生产的零两违率的工作标准。用科学的辩证的思路来面对安全生产工作,就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安全工作中始终灵活多变,思路开阔,创新的方法多样,使安全的基础得到实实在在的牢固。
第三篇:关于提高铁路职工作业标准化的思考
一、提高铁路职工作业标准化
铁路运输在国家运输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业标准化是运输生产中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的保障,是确保运输生产畅通、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前提。没有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有持续长久的生产,也就不可能有效益。然而长久以来,作业标准化在一线职工作业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蛮干。
1、当前标准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标准化在现场作业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在职工中很好地贯彻执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车间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到位
当前,车间对上级的检查通报,都及时在广大职工中传达学习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举一反三,对照检查自己的问题,防止同样问题重发发生。可是仍然有同样问题重复发生的现象。原因何在?首先是对问题的出现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对问题的整改只限于表面。还有的走到了另外的极端,对问题的责任人加大考核力度,甚至下岗,而对执标较好的职工、班组并没有明显和实质性的奖励。这会让职工感觉到作业标准化的好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被检查到问题只是自己运气差、倒霉而已。这些原因都会助长“违章”、“违纪”的歪风。
(2)、职工的素质有待提高,观念需要改变
职工的素质高低是作业标准化水平高低的关键和前提,高水平的职工素质能够引导其他职工标准化作业,二者成因果关系。目前,很多一线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对业务知识只是停留在熟练的基础上,认为车站的工作大多是熟练工,且观念的陈旧和思维方式的单一,使他们很难在业务知识上下功夫学习,更不用说去探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了。有的职工还认为按照标准化作业,一些活根本没法干,把标准化放到一边,凭经验办事。这种观念不转变,作业标准化很难有大的改善。
(3)、班组的管理职能发挥不好
班组是车间管理的一级组织,他们作用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反映一线职工作业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班组长一般都是从一线职工中选拔,他们大多是一些岗位的技术能手,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班组长是重一线职工中选拔,在管理中遇到职工违章作业存在好人主义,怕得罪人,难于说出口,存在班组内部的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作业标准化只能原地踏步,得不到提高。
2、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机制不健全,虽然一些制度比较完善,但是运营机制的落后,使得一些制度、措施、方法不能落到实处,对提高作业标准化起不到作用。
(1)、管理机制不健全是根本原因
一是检查考核制度与职工走向了对立面。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考核是为了使职工受到教育,从而改正错误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一种量化干部管理水平的指标,使得干部与职工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对立面。二是职工的个人收入与贡献还没有真正挂钩起来,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2)、职工教育培训机制落后是关键原因
目前的职工教育培训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只是停留在教职工在这个岗位上做什么、怎么做的肤浅层面上,而不是多方面、多层次地以岗位教育培训带动整个的素质教育,不仅让职工学会业务方面的知识,还要让职工从思想上转换陈旧落后的观念,转变旧有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3)、班组管理不到位是直接原因
首先在班组长上的任用上,只注重选拔,但在培养上投入不够,管理知识培训不系统,相互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其次,在班组建设方面,缺乏规范的运作机制和长效机制,使得班组在作业中不能够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管理方式,因而班组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4)、旧有的观念和模式是影响职工观念转变的重要原因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铁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旧有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式逐渐显露出其不合时宜、无法跟上时代特征的弊病了,然而,在旧有的工作方式下已经习惯了的职工很难适应新形势对他们的要求,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革新旧模式探索新方法才是未来铁路大发展和铁路职工整体素质提高的必经之路。
3、采取的措施
标准化作业的整体水平高低体现着铁路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反映铁路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程度,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要建立标准化作业管理的长效机制。
(1)、做好舆论引导
舆论宣传就是要使每一名参与人员明确自己既是现场作业中危险源辨识的参与者和风险控制的执行者,更是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最终受益者,要让每一名作业人员都知道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更是为了保证每个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而把标准化作业的最终目的体现到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上来,同时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2)、改进检查考核机制,建立标准化作业管理刺激机制 首先,加强检查,要经常性,不定期的检查,但是检查的目的不应该是抓职工违章作业。车间、站段应经常性带领技术业务骨干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最重要的是技术业务骨干要发现问题,现场分析原因、立即指导其规范作业,让职工知其所以然。其次,要使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在作业中形成长效机制就离不开适当的刺激机制。刺激机制需要从把握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入手,挖掘职工中每个成员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且刺激力度要使标准化作业做的好的职工和表现不好的职工具有明显的差别,要让职工感觉到做得好和不好是有本质分别的,以此来达到实现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3)、建立职工和一线班组长的培训机制。
培训既是为了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也是为了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训要从技能、安全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培训既能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又能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当作业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后就能更好地掌握作业要求,同时又能有效地对各作业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与控制,更能适应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管理要求。另外,通过培训,也能使作业人员认识到现场标准化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益处,达到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使标准化形成一种动力,自愿执行并进行创新和发展。对职工和班组长的培训每年应当有固定规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最终达到有效果,使职工真正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二、高铁受众分析
1、动车商旅人群构成:中青年精英
调查结果显示,动车商旅人群以25-44岁的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职业,多数为社会中坚阶层。这类人群的收入也较丰厚,个人年均收入7.2万元,家庭年均收入14.8万元,消费能力强。
2、广告关注:广告关注度高,广告态度积极
商旅人群对车载媒体上的广告关注度高且对广告的态度比较积极,在品牌的选择上比较容易受广告的影响。
3、消费:消费能力强,消费欲望高
商旅人群在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的同时,也具有非常旺盛的消费欲望。他们对中高档汽车、移动通讯、IT数码产品、高端电视机、品牌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各种酒类、茶叶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尤其积极,是以上行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极其优秀的广告受众。
商旅人群在单位采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和影响单位采购的决策,他们对创业加盟也有一定的兴趣,说明这类人群是以企业购买为目标的广告的理想受众。
七成的商旅人群都使用信用卡,一半以上的商旅人群使用过各类金融投资服务,其中以保险服务最多,其次是证券服务和人民币理财服务,这表明动车媒体适合投放各类金融投资理财产品、信用卡及相关服务的广告。
第四篇:提高市民素质的思考
提高市民素质的思考
一是抓好孩子的素质教育。人的性格基本上形成于儿童时期,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教育,光是照本宣读,背诵“八荣八耻”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德育教育是不需要课本,不需要上课的,需要的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人们以身作则,让孩子们“如沐春风”的健康成长。只有在一个正确的世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而这个“正确地世界”,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去展现给孩子们看的。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高素质的意识形态,是在未来保证太仓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的根本基础。
二是进一步丰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人为本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市民素质提升。发展经济和提升市民素质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来发展经济。资源的丰富,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除了加大生产,还应该注重节约。不久前,太仓出现了汽车加油排队现象,加油站出现了为争抢加油的小小摩擦,不得不需要交警现场维持秩序。素质问题,很多时候是无奈的,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未雨绸缪。由此看来“勤俭节约”不单单是素质提高的结果,更是素质提高的基础。
三是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说简单
点,就是培养适合高素质市民高品质生活的环境,铲除低素质行为滋生的环境。凡是我们认为素质低下的不文明行为,其出发点都是趋利心态,要么因此行为获得其不健康的意识形态下的快感,要么获得了一些资源之便利。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要截断其获利,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让违规的人,心理上追悔、蒙羞,物质上无利可图,这才是最根本的。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每个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营造出全体市民知荣明耻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查找存在问题 提高自身素质
党 性 分 析 材 料
2014年5月20日
本人出生于1971年1月,大专文化,199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至20012年2月在学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20012年3月至今被借调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工作。
一、学习情况及体会
在第一阶段中,按照党支部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学习,特别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文章,摘抄了近万字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撰写了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同时按照上级安排,聆听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单位领导讲”、“理论专家讲”、“身边典型讲”等讲座,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自己讲”,观看了反腐警示片和党的优秀干部先进事迹片,我深刻认识到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到自己在 1 这项活动中的责任和应该具备的积极态度,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努力锻炼自己的共产党员先进性,使自己受到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并以此来推进自己的各项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次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牢记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党支部和上级党组织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个人学习、访贫助困、“三帮三扶”等活动,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工作态度更加端正,业务水平更加熟练;同时按照上级提出的“比着尺子量不足,照着镜子正衣冠”的要求,在活动中注重有针对性地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边学习,边查找,边整改,边提高。
二、个人存在的问题
根据第一阶段的学习,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自己查找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时学习还不够,自身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关系认识不足。第二是业务知识钻研还需加强,平时招生自考工作中有时存在经验主义思想,对 2 新形势下的招生自考工作认识还不深不透。第三,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以外的知识掌握较少,不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党员,导致自己社会实践能力不高,应对复杂问题能力不强。
2.在工作作风上有时还不够严谨,在工作要求上还不能时时、事事以争一流的标准去从事自己的工作。
3.在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对随时随地保持先进性还做得不够,有时还存在过得去、差不多就行的思想,这就与随时随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深、不够透,牢固树立为考生服务的思想还没有自始至终贯穿到自己的工作之中。这次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思想触动很大,使我及时认识和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对自己今后的思想、作风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整改措施及思路
1.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抓住政治理论学习的实质,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深入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汲取社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各类理论与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加强廉洁自律,牢记党的宗旨。认真遵守党的廉政建设规 3 定,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要襟怀坦白、坦荡做人,随时随地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无论何时何地,坚持党性原则,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3.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以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大胆创新,团结拼搏,工作上积极主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4.谦虚谨慎,见贤思齐,争当先进。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时时、事事、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