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理初级职称应具备的条件
职称的任职条件及评聘资格
一、职称初聘办理程序:
1、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在职证明。
2、由工作人员阅档,核实情况。
(1)毕业生登记表(核实学历及毕业时间)
(2)报到证(核实参加工作时间)
(3)转正定级表(核实转正时间)
3、交《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一寸免冠照片3张。
4、领取《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业绩考核表》,逐项认真填写。单位在“所在单位考核鉴定意见”处加盖公章交回,经我处工作人员审核,材料齐全,手续完备,向市职称办报批备案。
5、领取《职称证书》。由单位人事部门领取。个人领取需持有效证件或存档证。领取时需在《初聘专业技术领证登记表》上签字。
二、根据津人专[2000]20号文件精神,职称系列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具体规定是:
1、初级职称分别实行以考代评或认定的办法,不再组织职称评审。
⑴ 中专毕业,见习期满,可认定为“员”级职务;
⑵ 大专毕业,见习期满,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可认定为“助理”级职务; ⑶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认定为“助理”级职务
2、中级职称分别实行以考代评、认定、资格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办法。
⑷ 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认定中级职务;(二年可参加评审)⑸ 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认定为中级职务。
3、高级职称分别实行资格评审或考试(答辩)与评审相结合的办法。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一、申报初级职称审定应具备条件:
1.中专毕业取得“员”级 并担任本专业职务职称四年以上.2.中专毕业并担任本专业职务五年以上。
二、申报中级职称应具备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初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职务四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
3.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
4.市人事局“职称办”规定的其它条件。
三、申报高级职称应具备的条件:
1. 获得博士学位确定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二年以上。
2. 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四年以上。
3.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五年以上。
4.市人事局“职称办”规定的其它条件。
四、申报人员提交以下材料: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中级2份、高级3份
2. 学历证件原始件及复印件
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考绩卡片》每年一张
4.《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简表》中级20张、高级25张(B4纸打印)
5. 按评审标准规定的,反映本人学识水平的著作、论文或技术报告(两篇,3000字以上)。A4打印。
6.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合格证书原始件及复印件。
7.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始件及复印件。
8.职称计算机模块考试合格证书原始件及复印件。
9.市人事局“职称办”规定的其它条件。
10.破格晋升人员,按规定提供有关破格材料。
五、根据人事部《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
(人发[1998]54号),从1999年开始,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定于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注] 1.通过全国通用标准为长期有效
2.达到我国地方标准为当年有效
六、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程序及要求:
1.安排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文件下发后,对申报人员领取的各种表格,从填写、审核、到正式上报评审材料,在时间上统一安排。
2.申报要求申报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业绩总结,所需要上
报的评审材料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规范整齐、保证质量,并按规定加盖单位的公章。
3.审核北方人才要认真审核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的各种材料,特别对申报高级职称和重点专业的人员,严把质量关,保证上报材料的质量。
4.上报按照各专业评审委员会收材料的时间要求,准时分送到各对口专业评委会或日常工作的人事部门。
5.颁发证书根据有关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下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的通知”,填写《颁
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登记表》一式两份,报送市职称办公室审核,领取“资格证书”。
七、从事“会、统、经、审”四类专业人员晋升中级的,可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资格考试。经
工作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后,办理审核手续。
申报高级会计师应附材料
1、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2、所在单位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
3、《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
4、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后的历年考绩卡片。
5、《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表》一式25份。
6、对破格申报的人员,所在单位需提交破格报告一份。
7、接收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8、已公开发表的反映本人学识水平的著作、论文原件或结合实际且被采纳的工作报告等。
9、申报人员起草的,代表其业绩水平的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管理制度等材料复印件(需由单位出具证明材料)。
第二篇:初级职称证书办理流程
深圳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证书办理流程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证书由人事部门负责制作、发放。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全部合格的考生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含外省、市转入),直接领取证书,深圳市统一地点发放。
一、发放时间:每年另行公告(一般成绩公布后二个月左右,深圳市考试院网站“通知”栏会公告),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二、发放地点:深圳市考试指导中心,地址:福田区振华路100号深纺大厦C座二楼。
三、发放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令第3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对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参加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的,由发证机关宣布证书无效,收回证书,并依照本规定第七条处理。对其中涉及职业准入资格的人员,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该项考试。”,深圳市考试指导中心将对合格考生的考试资格进行复审,复审合格的,颁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审不合格的,成绩作废,证书收回。
四、领取证书需提供资料: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学历(或学位)证书的原件到以上指定窗口领取“职称证书”以及一份“报名发证登记表”因故不能本人领取,委托他人代领的,除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出示代领人身份证。
五、会计职称领取证书由最后报名考试合格科目地方负责发证。即在深圳报名考试合格只能在深圳领取证书,或在外地考过一至二科最后科目转移到深圳报考合格,也是在深圳领证。职称证书不需要办理注册、年审手续。
六、特别提示:“报名发证登记表”是非常重要的个人档案资料,户口迁入或工作调动等需要,务必妥善保管,切勿遗失。
七、联系方式
网址:深圳市考试院(http:///)
咨询电话:0755-83777159
第三篇:02 初级职称业务办理指引
附件:
职称业务办理指引—考核认定
一.申报条件
(二)专业对口条件
申请认定专业技术资格,其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其中申请认定卫生系列以及工程系列中的建筑专业的专业技术资格,其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对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近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予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
(三)缴交社保条件
申报人在提交申报材料时,须一并提交在现工作单位缴交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即申报人来粤后缴费历史明细表,内容包括个人编号、姓名、证件号码、现工作单位名称、在每个单位缴交社保的起止时间及缴费情况等信息),并由社保部门加具业务专用章,复印件一律无效。缴交社保单位和申报单位不一致的或不连续的,不得申报。
(四)持证上岗证条件
申报考核认定教师、律师、卫生、会计等实行行业准入或上岗资格的专业资格,申报人须提交相应的从业、职业资格证或上岗证。
(五)学历(学位)鉴定条件
申报人户口不在我市的,必须提交国家或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鉴定证明。
二.申报材料及填写注意事项
(一)《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一式一份。第4页“基层部门考核鉴定意见”与“单位考核认定小组意见”均需出具意见并盖章,“行政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必须签章。
(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原件验印后归还)。
(三)现工作单位半年以上的社保缴费明细表原件。
(四)在需要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者,须提交相应的从业、职业资格证或上岗证书原件、复印件一份(原件验印后归还)。
(五)有效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一份(原件验印后归还,第二代身份证需正反面一起复印)。
(六)相片页一份(大一寸免冠正面彩照一张,所提交的相片须与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上传相片一致)。
(七)申报认定中级需提交硕士学位后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原件一篇(少数专业需两篇或三篇);博士学位申报认定中级时论文不做要求。
(八)申报人户口不在我市的,认定中级时必须提交国家或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鉴定证明原件、复印件(原件验印后归还)。
(九)申报中级认定时,除《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相片页》外,其余材料均需扫描上传附件至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
三.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一)注册
1.登录中国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广州职称”频道,进入“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网址:http:///gzzc)。
2.点击“用户注册”(蓝色字体,在用户登录的下方),进入注册页面。
3.在“申请应用系统”步骤建议选择:①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③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系统。共三项。
4.在“填写帐号信息”步骤:“姓名”与“公民身份号码”必须使用真实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请记住 “用户名”和“密码”,方便以后登录系统时使用。
(二)登录
1.登录中国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广州职称”频道,进入“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网址:http:///gzzc),界面左边是用户登录选项,右边是职称的相关文件及申报职称提示。
2.“用户类型”请选择“个人”,使用注册时的“用户名”及“密码”进行登录。
(三)填写资料
1.登录后,界面左边是业务操作的目录树,右边是相关的职称文件、操作指引等。
2.根据要求选择“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3.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⑴路径:正常申报 / 中级或初级(区县含南方人才市场)。
⑵“基本信息”栏:请慎重填写“认定专业”,请参照《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部分专业名称(仅供参考)》。
⑶“学历(学位)教育情况/非学历教育情况”栏:①“学历(学位)教育情况”添加栏中,“结束时间”栏,硕士、博士是指学位证书的发证时间,其余的学历是指毕业证书的发证时间;“专业名称” 项选毕业证或学位证毕业专业,并在“详细专业” 手工录入毕业证或学位证的专业。②“非学历教育情况”栏不作要求,若填写,请在提交材料时提供相关的证书复印件。
⑷“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栏:“工作单位及部门”,若劳务派遣请注明派遣单位及工作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申报认定专业必须与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致,并且满足申报认定的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尚未结束时,“结束时间”为空值;“主要工作内容”简述岗位工作内容,建议每个岗位不超过30个字。
⑸ “见习期奖惩情况/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栏:“见习期奖惩情况”建议简述或填写“无”;“专业技术工作小结”建议字数不少于1500字,内容应包括:①申报人姓名;②申报人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表现(简写);③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详写,包括工作时段、工作内容等);④业绩成果(详写);⑤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业绩成果必须围绕所申报专业填写。
⑹“专业技术资格历史情况”、“参加学术团体情况”不作具体要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填写或暂不填写。
⑺“证书、证明材料”要求扫描并上传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社保缴费明细表等。
(四)送审
“完成并送审”栏:完成申报数据录入,选择“同意”个人承诺,便可点击“送审”,个人网上信息将发送至“基本信息”所填写的“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审核后再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四.申报时间
符合申报条件者,工作日均可受理材料。
第四篇: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的特质
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的特质
一、每天读1份报纸
二、讲话简明扼要思路清晰
三、每周十名员工进行沟通
四、每周参加1次业务部门例会
五、掌握时间,作息规律
六、包容之心
七、替员工保守秘密
八、不怨尤,不比较,不计较
九、找到解压方法
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谦善待人。
第五篇:大学生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法律认知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法律情感是指社会主体对法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是社会主体主张权利,为权利和法律而斗争的内在心理动力,是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法律意志是社会主体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主观心理基础,表现为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强暴、不畏诱惑和胁迫的坚强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1]法律价值观,包括法律评价、法律理想和对法律价值(如公平、正义、自由等)的理解与接受。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2)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3)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较为典型的就是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为了报复那些伤害他尊严的人,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受社会负面文化和学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面对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势在必行。
二、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表明,28.4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法制教育”,其中有11.34%的人把自己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选定为“法制教育”;38.04%的大学生已明确意识到自己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认为自己必须“积极学习法律知识”。[2]这表明,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比较高,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注释: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2-13:73.[2]陈建新,袁贵礼.中国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透视.社会科学论坛,200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