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时间:2019-05-15 00: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篇: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当前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应该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依据

集体合同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不仅具有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正当权益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工会每年都应与行政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把职工关心的劳动关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在协商过程中,做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相统一。

工会在与行政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办事,使合同条款更加规范。在文字表述中,凡是有法律法规可依的,一律服从法律法规。

在签订集体合同后,工会必须加强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职代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小组的作用,保障各项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

二、必须强化民主管理意识,注重畅通信息,为构建和谐

劳动关系提供参与平台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职工对企业管理的知情度、参与度、满意度,才能减少职工不必要的误解,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的发展。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中,工会除了必须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组长与工会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及坚持职工代表提案制度外,还必须坚持厂务公开制度。把职工对厂务公开工作是否满意作为落脚点,在公开的质量上下功夫,使厂务公开成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职工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奖金分配方案、大宗物资的采购、重大工程招投标、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聘用、党员发展等通过职代会、职代会组长联席会议、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布,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保证职工群众知情权。

三、必须突出维护职能,提高劳动保护意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组织制度,健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网络。完善企业、工区(车间)、班(组)三个层面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并根据不同层面的工作特点赋予不同的职责。劳动互保网络应做到组织落实,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资料齐全,活动有记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群防群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使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利得到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氛围。围绕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大

力开展富有“人性化”的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安全事故的“政治账、经济账、人情账”的“三本账”原理,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并贯穿于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始终。利用各种载体,促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要利用各种载体,丰富并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活动,着力提高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效果。

四、必须关爱职工生活,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除后顾之忧

工会组织要以关心职工、体贴一线生产人员、照顾离退休同志、关心退养家属、帮扶特困家庭为己任,尽自身的最大能力去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注重发挥工会群众组织作用的优势,体察职工情结,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要求,替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力求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工会组织应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主动协助行政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改善职工的劳动保护条件,督促有关部门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经费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对职工出现因病因灾导致穷困的弱势群体和个人,要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救助工作。

另外,还要认真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退休职工档案,摸清掌握每一位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状况,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关心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健康有益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对生病卧床和住院的退

休职工做到及时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五、必须构建预警机制,强化“四项”功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由工会、劳动工资和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日常工作班子。工会主席作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第一责任人,分工会主席作为车间、工区第一责任人,工会小组长作为预警机制的信息员。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会组织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实施工作的检查考核,并与评选先进基层工会挂钩。只要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到位,信息畅通,就能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在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还应突出“四预”功能,为单位及企业发展稳定保驾护航。一是做好预警机制的科学预测工作。二是对改革等方面严格进行预审。三是做好突发事件苗头的及时预报工作。四是做好预警机制的预防工作。劳动预警机制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关系到单位、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单位、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只有强化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强企富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当前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应该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依据

集体合同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不仅具有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正当权益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工会每年都应与行政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把职工关心的劳动关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在协商过程中,做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相统一。

工会在与行政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办事,使合同条款更加规范。在文字表述中,凡是有法律法规可依的,一律服从法律法规。

在签订集体合同后,工会必须加强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职代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小组的作用,保障各项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

二、必须强化民主管理意识,注重畅通信息,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与平台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职工对企业管理的知情度、参与度、满意度,才能减少职工不必要的误解,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的发展。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中,工会除了必须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组长与工会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及坚持职工代表提案制度外,还必须坚持厂务公开制度。把职工对厂务公开工作是否满意作为落脚点,在公开的质量上下功夫,使厂务公开成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职工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奖金分配方案、大宗物资的采购、重大工程招投标、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聘用、党员发展等通过职代会、职代会组长联席会议、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布,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保证职工群众知情权。

三、必须突出维护职能,提高劳动保护意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组织制度,健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网络。完善企业、工区(车间)、班(组)三个层面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并根据不同层面的工作特点赋予不同的职责。劳动互保网络应做到组织落实,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资料齐全,活动有记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群防群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使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利得到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氛围。围绕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大力开展富有“人性化”的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安全事故的“政治账、经济账、人情账”的“三本账”原理,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并贯穿于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始终。利用各种载体,促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要利用各种载体,丰富并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活动,着力提高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效果。

四、必须关爱职工生活,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除后顾之忧

工会组织要以关心职工、体贴一线生产人员、照顾离退休同志、关心退养家属、帮扶特困家庭为己任,尽自身的最大能力去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注重发挥工会群众组织作用的优势,体察职工情结,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要求,替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力求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工会组织应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主动协助行政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改善职工的劳动保护条件,督促有关部门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经费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对职工出现因病因灾导致穷困的弱势群体和个人,要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救助工作。

另外,还要认真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退休职工档案,摸清掌握每一位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状况,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关心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健康有益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对生病卧床和住院的退休职工做到及时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五、必须构建预警机制,强化“四项”功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由工会、劳动工资和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日常工作班子。工会主席作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第一责任人,分工会主席作为车间、工区第一责任人,工会小组长作为预警机制的信息员。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会组织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实施工作的检查考核,并与评选先进基层工会挂钩。只要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到位,信息畅通,就能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在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还应突出“四预”功能,为单位及企业发展稳定保驾护航。一是做好预警机制的科学预测工作。二是对改革等方面严格进行预审。三是做好突发事件苗头的及时预报工作。四是做好预警机制的预防工作。劳动预警机制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关系到单位、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单位、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只有强化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强企富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计量处

陈翠兰

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包钢计量处工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切实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努力探索工会工作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工人主力军作用。

围绕“人才开发”,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教育阵地作用,鼓励职工立足本职,推动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坚持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注重加强媒体宣传,开展各类演讲、知识竞赛和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职工群众文化需求。围绕“科技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以“重点工程、优质服务、职工技能”为主线,成功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活动,一批技术状元、操作能手脱颖而出。

二、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推动维权机制建设。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工会组织源头参与的渠道更加畅通,效果更为明显。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建设,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健全利益保障机制,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评比活动,建立合作共赢机制,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重视职工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强化劳动保护培训,为一线职工构筑安全屏障。深入开展以《工会法》、《劳动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工作,推进企业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制度。

三、积极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彰显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优势,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对困难职工生活、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救助,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帮扶活动。

四、加强自身建设,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规律性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从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高度出发,通过自学、讲座和研讨等多种形式,突出提高“维权”能力和本领这一主题,开展工运理论政策研究,把学习与思考问题,学习与推进工作,学习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五、调研之后的思考 形势的发展变化,给工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使工会组织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为基本要求,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为根本动力,准确把握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展规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化水平。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更加突出;切实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效果更加显著;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加快工会组建步伐,基层工会工作更加活跃;推进自身改革和建设,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更加增强。确保工会基础工作常做常新,重点工作务实创新,特色工作做大做精;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是时代的要求,是党的重托,是广大职工的殷切期望。工会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任务,立足全局,围绕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努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激发职工创业、创富、创优热情,共同为实现“十一五”发展新跨越建功立业。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任务,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潜能,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为推进企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一)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按照科教兴国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术技能、身心体能素质,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营造提高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的浓厚氛围,推动职工岗位成才。深化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塑造计量职工诚信敬业新形象。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展示职工的时代风貌。培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营造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正确把握工会宣传的舆论导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夯实职工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强化职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职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是调整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把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变为内在要求和动力。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支持党和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提高职工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拓展思路、发挥优势,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岗位竞争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活动。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培养职工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为重点,开展创新活动。以提高职工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热情为重点,开展 “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能手”评比工作,鼓励职工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围绕节能降耗,大力开展“我为节约争贡献”、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献计献策活动,引导职工以实际行动为节能降耗出力。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和激励机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工会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先进模示范导向作用,营造学习模范精神的浓烈氛围。

大力宣传模范先进人物的创造精神和模范事迹,教育广大职工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营造学习模范精神的浓烈氛围。

二、完善主动维权、科学维权、依法维权长效机制,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牢牢把握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的根本原则,以改革发展最需要、职工群众最关切、工会维权最有力、服务职工最有效为着眼点,抓住维权重点,突破制约劳动关系和谐的难点,完善维权长效机制,通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等有效载体,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创造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把维权关口前移,推动“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提高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深化平等协商制度。强化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继续深化企业厂务公开,重点推进公开规章制度、职工分配、奖惩和社会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措施等涉及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情况,努力促进企业和职工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二)强化以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为目标的扶贫帮困救助机制。

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化“结对帮扶”、“阳光助学”、“连心救助”活动,大力推进“送温暖工程”春风行动;主动参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对困难职工及单亲困难女职工帮扶力度。

(三)强化以预防在先、全员参与为特色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

牢固树立职工安全为本的理念,努力建设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不断丰富活动内涵,认真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组织职工参加安全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劳动争议预警、调解、监督机制,做好劳动争议预测、预报、预防工作。

三、推进组织、运行、活动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要以落实《意见》为动力,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意识、群众服务意识,在推进工会自身改革与建设上下功夫,要努力推动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

(一)在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上选准新抓手。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重点在基层。努力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激发企业工会活力。扎实开展职工之家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以建立“会员评家”机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新时期建家活动,丰富建家内涵,创新建家活动形式。建立保护基层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科学考核激励机制,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以健康向上的职工文体活动为载体,活跃职工身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在提升工会干部整体素质上实现新进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服从服务全局、适合不同职工群体需求的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着力提高政治思想、工作业务素质,着力提高工会干部主动维权、科学维权、依法维权的能力,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深入职工之中,倾听职工心声,以深厚的感情、满腔的热情,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使工会真正成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职工之家。

(三)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上要有新作为。

大力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围绕职工和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和理论政策研究课题,不断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能力。

二〇〇八年六月三十日

第四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调研报告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定,同时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就其实质讲是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简言之,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利润与工资的关系。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追求的是工资最大化,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把二者联合起来,共同把蛋糕做大,并能合理的分割。这样既能使投资者得到合理的回报,促进其持续发展,又能使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实惠。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使劳动者与投资者能够较好地结合,实现充分的就业,并使劳动都所得到的收入

1及社会保障水平与其贡献、绩效相适应,最终达到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状态,最终 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存在发展状态,只有当社会经济关系处于和谐发展状态时,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而在诸多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而且是一种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直接相关、并发生着重大影响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古人云: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欲树之高,先固其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就是先固社会和谐之根,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工作。

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体现共建共享的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 总体上是稳定的,劳动者的利益得于较好的实现,但随着利益分配的再调整,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就准格尔旗来看,以下矛盾较为突出:一是地位互换矛盾,即一些企业改制后,职工下岗、分流、兼并或重新安置时,职工原有的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经营者权力则至高无上,职工失去了“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失落不满情绪加重;二是利益分配矛盾,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与

经营者年薪差距逐渐拉大,利益分配差距凸现;三是劳动关系呈低水平、脆弱化状态,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依法执行用工制度,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短期劳动合同,职工没有职业稳定感;一些企业不注重改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职业卫生状况较差,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等情况,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还引起了职工群体性事件,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雇用关系的区别所在,但共同点在于劳动力使用者和劳动双方始终存在既对立又协同的矛盾关系,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偏向哪一方都会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体现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和谐社会的目标变成现实,只有让广劳动者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因而,公平成为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工会组织要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围绕经济效益共创,发展成果共享这一目标来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

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加强维权机制建设

近年来,准格尔旗总工会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 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把握维权重点,完善维权机制,提升维权质量,推动形成党

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参与的“大维权”格局,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维权实效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一、创新建会形式,工会组织覆盖全旗。市场经济多元化快速发展催生了多种经济成份,形成了多种身份的职工群体,“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对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工会维权的基础。准格尔旗总工会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建会工作的重点领域,针对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点多、面广,用工不稳定的实际,探索多种方式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如建立餐饮产业工会、建筑产业工会、批发零售工会等模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按不同形式组织起来,做到“量上扩大、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尤其把农民工作为发展会员的重点对象,将他们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同时,采取“无会抓建会,有会抓规范”的措施,积极寻找建会空间,努力探索建会途径,加强建会督查力度,推动工作组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参与劳动仲裁,建立维权机制。受制于经济、人事上对企业行政的依附性,许多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为职工说话难、维权难、有理不敢说,侵权不敢维等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准格尔旗总工会积极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将原来的行政处理变为有工会组织参加的多方干预机制。加强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代表组织的有机结合,行使工会代表的职责,使工会对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有话语权、法定建议权和一定的否决权。这样,工会的威慑性就加大了,恶意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因工会在处理机制上的发言权,对工会的调解行为和维权行为给予足够的重

视,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工资集体协商,依法科学维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体现,只有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肩负起工会组织的光荣职责。准格尔旗总工会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规范协商程序,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等事贡进行平等协商,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全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全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强化职代会制度建设,规范职代会内容形式,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厂务公开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准格尔旗各级工会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制定“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工人先锋号”和评选“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活动,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切实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安康杯”等竞赛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

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第五篇: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查情况汇报

全国工商联

(2007年12月)

提要:

民营经济已占非农就业的80%左右,其劳动关系状况对整个社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民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比过去有较大提高,劳动关系明显改善,总体和谐稳定。当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仍有不少问题。大多数企业建立时间短、生产规模小、经营条件差、员工流动性大,许多问题产生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长期性。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用发展的办法解决。

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重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分类推进劳动关系管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全国工商联将推进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深入了解情况,工商联开展了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重点调研。黄孟复主席带队到北京、苏州、无锡、沈阳、大连等地调查,我们还在几个城市的区县向企业

发放调查问卷,并联合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空前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占全国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据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总数约4.3亿人,除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劳务工9000多万人外,其余均在民营经济就业。到今年9月,全国注册私营企业538万家,雇工5696万人,个体户2678万家,从业人员5429万人,私营个体就业共1.1亿多人。如果考虑私营企业普遍低报人数,大量个体户并未注册(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921万,从业人数9422万,比注

册数高近一倍)等情况,私营个体实际从业人员可能达2亿。

二、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明显改善,总体和谐稳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人大、政府和工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提高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水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改善企业劳动关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采取了较强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明显改善,总体和谐稳定。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执行情况改善。

据全国总工会2007年第6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抽样调查(简称总工会调查),2006年全国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68.8%;私营个体企业为47.3%,比2003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据统战部、工商联第7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简称工商联调查),2005年样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1.4%,比2003年提高

8.8个百分点。据工商联今年部分城市私营企业调查(简称工商联今年调查),2005和2006年样本企业员

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3.1%和74.6%。

二是劳动者工资收入明显增长,拖欠现象减少。

劳动保障部统计,2004年3月以前10年,各地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3.8次;之后至2006年底,调整了1.9次;2006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比上年平均提高30%左右。据总工会调查,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367元,比2002年实际增长37.8%,其中私营企业为1204元,为全国水平的88%。据工商联调查,2005年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3480元,比2003年增长67.8%,为当年国有单位平均工资的83%。据工商联今

年调查,80%的员工认为劳动合同确定的工资标准能够执行,95.7%认为工资能够按月支付。

三是工会组建率上升,作用日益扩大。

总工会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企业工会88.4万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71.5万个,占80.9%,入会员工8161万人,员工入会率58.6%。据总工会调查,61.5%的员工所在单位建立了工会,其中认为工会发挥了作用的员工占63%。据工商联今年调查,2006年企业建立工会比例为31.8%,员工参加工会比例为39.8%,其中67.8%员工认为工会有作用。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关系进一步稳定。

劳动保障部统计,2006年末全国民营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约4500万人,比上年新增610万人,其中农民工1417万人。民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约1/4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据工商联今年调查,员工参加工伤保险为62%,基本医疗保险为51%,基本养老保险为48%,失业保险为41%,生育保险为34.5%。

五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广泛建立,劳动争议矛盾日益缓和。

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县都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少地方已向街道和乡镇延伸,形成了全国多层次的组织体系。不少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动了劳动争议解决。据工商联今年调查,11%的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5%的企业准备建立;认为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很好和可以的员工占7.43%和78.26%。据总工会调查,劳动争议最终以协商和调解方式解决的占68.8%;实行了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制度的,国有企业为27.5%,私营企业为13.7%;私营企业员工对与企业管理者关系融洽程度的评价值为

3.64,高于国有、集体企业。

三、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仍很多,有的还比较严重

劳动合同方面: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较少,许多合同不规范,不少是流于形式,合同期限较短,合同执行情况不太好。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劳动执法检查反映,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更低。据总工会调查,50%以上的私营企业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建立集体合同的比例只有15.7%,员工对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价值为4.07,低于其它类型

企业。

工资收入方面:

部分企业仍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欠薪问题仍然困扰一些农民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大,工资由企业单方决定现象仍较普遍,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过大,尚未形成普通员工工资正常合理增长机制。据总工会调查,民营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只有14.2%。据工商联今年调查,工资由经营者决

定的占1/3,由人力管理部门决定的占27.5%,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的只有2/5。

工会建设方面:

多半私营企业尚未建立工会,不少工会存在行政化倾向,许多工会有名无实,工作形式化较突出,实际作用发挥不够。据总工会调查,民营企业建立职工大会制度的只有1/4,实行了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制度的只有13.7%。有的城市近年采取行政措施在很短时间内在民营企业广泛建立工会,工会领导多由地方工会或企业安排。据工商联今年调查,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只有31.8%,职工参会比例38.9%;近40%的职

工认为工会很少活动或没有活动。

社会保障方面:

员工参保比例不高,社会保险水平低,小企业普遍认为缴费负担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困难,很多农民工不愿参保。据总工会调查,全国各类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上保险的超过35%,农民工比例更高;除工伤保险外,民营企业保险缴费比例不到国有企业的一半。据工商联今年调查,仍有一半的企业职工未参加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近60%未参加失业保险,38%未参加工伤保险。据重庆市工商联调查,民营企业员工五项保险缴费负担大约是工资的50%,企业支付4/5多,员工支付近1/5;许多小企业感觉负担重,不少农

民工不愿缴费。

劳动争议方面: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集体劳动争议比重扩大,部分案件处理难度增大。据劳动保障部统计,2000--2003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和涉及人数年增长36%和30%,其中私营企业为55%和11.6%,个体户为156%和43%,股份制企业为552.7%和122.6%。2005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31.4万件,比2004年增加20.5%。2004年劳动集体争议案件占7%,涉案人数占62.5%。私营企业劳动争议以裁决方式解决的高于调解方式,其中

劳动者胜诉约占50%,企业胜诉占10%以上,双方部分胜诉占30%以上。

四、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有几多:小企业问题多,新建企业问题多,乡镇企业问题多,农民工问题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问题多,欠发达地区企业问题多。之所以如此,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程状况,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成熟程度决定的。我国私营经济迅速兴起于上世纪

90年代,大规模发展于进入新世纪以来,总体发展尚不成熟。

一是大半为新建企业。

全国私营企业1990年9.8万家,1995年65万家,2000年176万家,2007年9月538万家。近7年

每年新增50多万家,2/3以上企业产生于新世纪。

二是大多数为小企业。

我国私营企业户均雇工10.6人,投资者2.5人,销售收入70多万元。538万家私营企业中,大中型

企业只有几万家,其余均属小型微型企业。

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95%以上的企业从事加工生产、建筑劳务、一般流通与社会服务,以提供普通劳动服务为主。

四是企业素质普遍较低。

绝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经营环境差,本小利薄言微,主要维持生存。经营者知识水平、法律意识

和管理能力普遍不高,雇员文化程度、工作技能、敬业精神普遍不高。

五是经营波动性和员工流动性大。

受市场波动影响,多数企业经营变化频繁。雇员中农民工比重大,工作稳定性差,员工流动性大。企

业生也快、亡也速,平均寿命不足5年。2006年全国注销和吊销私营企业32万户。

上述特点决定了多数私营企业经营状况不大好,管理不太规范,劳动关系难稳定、问题多。面对这种状况,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必须看到这种状况的产生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长期性。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健全,民营企业日益成熟,大量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

化解。

五、推进民营企业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若干建议

解决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要兼顾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和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两个方面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舆论手段,采取实事求是、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宽严相济的办法解决,决

不能轻视与迁就,也不可过急与超前。

一是将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转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

民营经济已经占企业的大多数,占非农就业的大多数,占劳动争议案件的大多数。国家在劳动关系宏观管理上应当从以公有经济、大中型企业为主转向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后者劳动关系具有市场性强、变动性大、规范性弱、行政执行难、监管不易等特点,与传统公有制经济和大中型企业有重大区别。要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改革传统管理方式,充分认识、及时适应和正确把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

特点,积极引导其尽快实现劳动关系的规范、有序、协调、和谐、稳定。

二是完善政策、改进监管要立足于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推动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民营企业的强资本、弱劳动的状况具有一定必然性。国家在制定劳动政策、加强劳动监管时突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完全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考虑保护企业的灵活用工机制,考虑几百万小企业、几千万个体户的人力成本压力,考虑如何鼓励他们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就业是劳动者的第一

劳动权益,也是劳动者其它劳动权益的前提。必须同时兼顾保护劳动权益与扩大劳动就业。

三是按企业类型特点分类、有序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提高合同签订率和监督执行力是完全必要的。但民营大中型企业少,小型企业多,要根据不同企业类型特点分类、有序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工作比较稳定的员工,重在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扩大劳动合同签订率、规范合同内容、严格监督合同执行。对小企业、特别只有十几人的微型企业及个体户,对季节性、临时性雇工,可按地区、行业的不同,分类推行比较灵活、简明的合同制度,既提供规范依据,又方便双方履行,有利于提高合同签订率和监督合同执行。四是稳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逐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民营企业工资监管,对小企业和季节性临时性员工,重在保障最低工资和防止工资拖欠。要根据地方与全国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情况和地区与行业的不同,逐年稳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重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地方工资与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推动企业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健全薪酬激励制度,逐步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相适应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工资按合同要

求按时足额支付。

五是在小企业和个体户中推行弹性参保政策。

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小企业和季节性临时性员工的客观情况,在缴费的基数、费率和方式上都要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参保门槛,实行低进低保的弹性参保政策。要制定专门针对个体户的保险政策,提供相关保险服务。要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尽快提高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加快实现省级和全国统筹。

六是增强工会组织自主性,推进行业、社区、街道与乡镇工会建设。

在民营企业中推行工会制度,既要提高企业建会率,更要注重工会实际作用力。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健全职代会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会的民主性、自主性和谈判能力,减少外部干预,避免企业变相控制。在一些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相应建立行业类工会组织,以维护同行业职工的共同利益。对无法单独建立工会的小企业和个体户,相应推进社区、街道和乡镇工会建设,将分散劳动者

组织起来,代表和维护其共同利益。

七是坚持预防、协调和规范处理三者有机结合解决劳动争议问题的原则。

预防,重在提高劳资双方法律意识,严格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等等。协调,企业内部重在建立劳资双方协商制度,建立专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构,加强工会与企业的经常性协商工作,发挥工会在集体谈判和问题处理中的作用;企业外部重在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重要作用,协调解决地区、行业共同性劳动争议问题。规范处理,重在严格执行劳动争议处理法规,严肃争议处理程序,完善争议调解制度,增强调解处理约束力,建立健

全集体争议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八是将工商联正式纳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之中。

三方机制中的工会代表劳方、劳动部门代表政府,代表性、规范性和执行力都比较强,但单以中企联作为企业方代表就很不完整。目前多数县域没有中企联组织,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在地市县,因此,不少地区是以工商联和个体私营协会作为企业方代表。在省一级,有的地方实行了三方四家(或五、六家)协调机制,把中企联、工商联、外企协会和个私协会共同作为企业方代表,效果普遍较好。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助手。中发200615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工商联既要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与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配合,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目前已有200多万会员,其中企业会员80多万,组织网络已经覆盖至全国每个县和相当大部分乡镇和街道。建议将全国工商联正式纳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之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发挥行业工会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协调同行业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扩大其

有序参与。

九是正确引导舆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社会氛围。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仲裁法明年开始实施,应当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宣传三法,一要全面、正确阐释条款内容,减少社会各方可能产生的认识歧义,消除某些误解;二要在强调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兼顾宣传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平等权利与义务关系;三要加强正面引导,多宣传先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典型经验,多树立正面形象;四要提倡各个地区各类行业规范有序执法,既要积极作为,又不

能操之过急,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冲突。

下载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07-02-06 12:26:59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劳动关系日益成为社会......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在非公企业实施民主管理制度,既是党的号召,国家法律上的原则要求,也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在非公企业的具体体现。为......

    正确处理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定稿]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积极稳妥处理好改革......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稳定

    企业综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社会稳定----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一、基本情况永红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10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篇范例)

    ▲禹城市建立三项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职工权益保障制度。以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为重点,市纪委监察局强化执法监察工作力度,通过日常监督、每月开......

    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 全面促进边疆和谐稳定

    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 全面促进边疆和谐稳定——县红十字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红河县人民政府(2009年10月23 日)各位理事、同志们: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认真贯彻......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先进发言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言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我来自*******,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单位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方面的经验。 *******是*******集团旗下以经营国际国内......

    构件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稳定。自我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