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镇2011年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某某镇2011年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
工作安排
2010年,我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以下简
称“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镇尚有贫困户7户……人未脱贫,涉及……个村委会、……个扶贫单位。今年,我镇“双到”工作将按照省、市、的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在今年底顺利通过省脱贫验收。为此,今年我镇“双到”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未脱贫的贫困户今年6月底前实现脱贫。对未脱贫的贫困户,我镇将积极与各帮扶单位沟通协调,要求各帮扶单位多想办法,拓宽帮扶门路,设法增加贫困户收入。适合就业的推荐就业,适合种养的扶持种养,对发展生产项目的,要加大资金投入,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技术、销售的指导,保障项目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确保未脱贫的贫困户今年6月底前实现脱贫。
二、做好脱贫户跟踪管理。要一如既往地做好脱贫户帮扶工作,及时掌握已脱贫户劳动力变化、生产发展情况,生产发展资金是否落实,并提供帮助,确保其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脱贫不返贫。
三、继续做好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继续鼓励和动员各帮扶单位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四、继续巩固、扩大示范户建设。继续做好示范户的跟踪落实 1
工作,使示范户始终做到“可看、可学、可做”。
五、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完善档案资料,做到资料整齐、数据相通、装订整齐、规范、美观,要求纸质资料用档案盒存放,档案盒侧面有标签,用电脑打印档案名称,标签纸质最好用红色荧光纸,要有档案资料目录,并按目录标示顺序装订。
六、落实帮扶责任。我镇及各帮扶单位领导、帮扶责任人要熟悉本单位有关帮扶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答如流。
七、加强督促检查。按照市今年的检查督导的要求,我镇和各帮扶单位将定期对贫困户进行监督检查,随时做好迎检准备,确保能顺利通过省和肇庆市的考评。
中共……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四月三日
第二篇: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按照省、州的部署要求,20xx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瞄准贫困对象,锁定贫困人口,以改善低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集中资金,加大力度,实施连片开发,着力改善贫困地区条件,解决最贫困人口的温饱,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发展。
20xx年以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目标为6000万元。计划争取资金537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23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300万元;行政村整村推进资金7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安居工程资金150万元;易地搬迁资金15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68万;州级单位挂钩扶贫项目资金15万元;外资扶贫资金xx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500万元(其中扶贫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贫项目贴息贷款5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5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20个,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7个,实施整乡推进1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个,建设安居房150户,实施易地搬迁300人,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实施村级互助资金1个行政村,发放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持农户2000户,争取扶贫项目贷款5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户,实现脱贫12000人。20xx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效能政府建设。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与加强自身建设结合,与建设效能政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转变扶贫工作思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转变扶贫方式,以做群众满意的扶贫工程为目标,全面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做好重大项目规划编制。按照中央和省、州的要求,在修订完善《滇西边境山区双柏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实施方案的制定,确保实施方案切实可行。继续做好《双柏县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和《双柏县大麦地镇扶贫整乡推进规划》修订完善。抓好重大项目的论证、储备工作,为编制重大项目做好准备,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打好基础。
(三)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2011-2020)纲要》,把扶贫开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底数,按照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制定计划措施,明确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制度,瞄准目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连片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四)抓好扶贫整村推进。组织抓好20xx年33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扫尾,确保项目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3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20个。
(五)加大行政村整村推进。认真抓好20xx年7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700万元,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7个。
(六)实施好大麦地镇扶贫整乡推进。扎实抓好20xx年大麦地镇第一期扶贫整乡推进项目的实施,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指导大麦地镇完成扶贫整乡推进规划的实施,保证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取得实效,并争取进入全省50个整乡推进项目实施考评前10名的奖励。
(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抓好20xx年搬迁75户310人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资金15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300人。
(八)抓好信贷扶贫。抓好20xx年3100万元扶贫到户贷款的跟踪问效,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实施效果。20xx年计划争取扶贫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持重点农户2000户。做好项目储备,20xx年申报扶贫项目贴息贷款5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户。
(九)搞好产业扶贫。认真抓20xx年第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按时完成发展青花椒7000亩,冬桃1120亩,扶持贫困农户云岭黑山羊500只任务。20xx年计划争取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4个。
(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抓好20xx年68万元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现就业1000人项目的跟踪管理。做好项目储备,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68万元,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其中,技能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200人)。
(十一)实施好扶贫安居工程。做好20xx年150套安居房项目的建设扫尾,确保群众及时入住。20xx年计划争取安居工程项目资金150万元,实施安居房150户。
(十二)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指导大庄镇抓好桃园、代么古2个村委会10个村1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周转,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同时,争取5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扩大村级互助资金的试点范围。
(十三)扎实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做好与南京大学定点扶贫的工作对接,争取定点帮扶项目的启动。加强与省州挂点扶贫单位的汇报沟通与联系,争取继续加大对我县的帮扶力度与项目支持。组织实施好15个州级单位挂钩扶贫项目。加强对县级单位挂钩扶贫的督查,严格考核和兑现奖惩,使挂钩扶贫取得新成效。
(十四)加强外资扶贫工作。组织力量抓好安龙堡乡六纳村综合发展试点项目和大庄镇桃园村、安龙堡乡他宜龙村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参与式扶贫机制创新试点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如期完成。20xx年争取外资项目资金xx0万元,实施好大庄镇桃园村、安龙堡乡他宜龙村第二轮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参与式扶贫机制创新试点项目。
(十五)抓好项目资金管理。结合全州扶贫资金专项执法检查,健全和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全面推进扶贫项目资金的公开、公示,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十六)做好项目储备。结合专项扶贫和综合扶贫规划,加大项目储备工作,扎实做好各类扶贫项目的申报,认真抓好已申报项目的跟踪问效,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
第三篇: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按照省、州的部署要求,20xx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瞄准贫困对象,锁定贫困人口,以改善低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集中资金,加大力度,实施连片开发,着力改善贫困地区条件,解决最贫困人口的温饱,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发展。
20xx年以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目标为6000万元。计划争取资金537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23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300万元;行政村整村推进资金7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安居工程资金150万元;易地搬迁资金15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68万;州级单位挂钩扶贫项目资金15万元;外资扶贫资金xx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500万元(其中扶贫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贫项目贴息贷款5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5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20个,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7个,实施整乡推进1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个,建设安居房150户,实施易地搬迁300人,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实施村级互助资金1个行政村,发放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持农户2000户,争取扶贫项目贷款5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户,实现脱贫12000人。20xx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效能政府建设。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与加强自身建设结合,与建设效能政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转变扶贫工作思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转变扶贫方式,以做群众满意的扶贫工程为目标,全面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做好重大项目规划编制。按照中央和省、州的要求,在修订完善《滇西边境山区双柏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实施方案的制定,确保实施方案切实可行。继续做好《双柏县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和《双柏县大麦地镇扶贫整乡推进规划》修订完善。抓好重大项目的论证、储备工作,为编制重大项目做好准备,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打好基础。
(三)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2011-2020)纲要》,把扶贫开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底数,按照“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制定计划措施,明确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制度,瞄准目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连片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四)抓好扶贫整村推进。组织抓好20xx年33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扫尾,确保项目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3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20个。
(五)加大行政村整村推进。认真抓好20xx年7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700万元,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7个。
(六)实施好大麦地镇扶贫整乡推进。扎实抓好20xx年大麦地镇第一期扶贫整乡推进项目的实施,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指导大麦地镇完成扶贫整乡推进规划的实施,保证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取得实效,并争取进入全省50个整乡推进项目实施考评前10名的奖励。
(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抓好20xx年搬迁75户310人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20xx年计划争取资金15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300人。
(八)抓好信贷扶贫。抓好20xx年3100万元扶贫到户贷款的跟踪问效,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实施效果。20xx年计划争取扶贫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持重点农户2000户。做好项目储备,20xx年申报扶贫项目贴息贷款5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户。
(九)搞好产业扶贫。认真抓20xx年第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按时完成发展青花椒7000亩,冬桃1120亩,扶持贫困农户云岭黑山羊500只任务。20xx年计划争取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4个。
(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抓好20xx年68万元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现就业1000人项目的跟踪管理。做好项目储备,20xx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68万元,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其中,技能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200人)。
(十一)实施好扶贫安居工程。做好20xx年150套安居房项目的建设扫尾,确保群众及时入住。20xx年计划争取安居工程项目资金150万元,实施安居房150户。
(十二)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指导大庄镇抓好桃园、代么古2个村委会10个村1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周转,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同时,争取5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扩大村级互助资金的试点范围。
(十三)扎实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做好与南京大学定点扶贫的工作对接,争取定点帮扶项目的启动。加强与省州挂点扶贫单位的汇报沟通与联系,争取继续加大对我县的帮扶力度与项目支持。组织实施好15个州级单位挂钩扶贫项目。加强对县级单位挂钩扶贫的督查,严格考核和兑现奖惩,使挂钩扶贫取得新成效。
(十四)加强外资扶贫工作。组织力量抓好安龙堡乡六纳村综合发展试点项目和大庄镇桃园村、安龙堡乡他宜龙村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参与式扶贫机制创新试点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如期完成。20xx年争取外资项目资金xx0万元,实施好大庄镇桃园村、安龙堡乡他宜龙村第二轮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参与式扶贫机制创新试点项目。
(十五)抓好项目资金管理。结合全州扶贫资金专项执法检查,健全和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全面推进扶贫项目资金的公开、公示,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十六)做好项目储备。结合专项扶贫和综合扶贫规划,加大项目储备工作,扎实做好各类扶贫项目的申报,认真抓好已申报项目的跟踪问效,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
第四篇:三台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三台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三台镇位于吉木萨尔县城西25公里,东西宽7.36公里,南北长76公里。总面积55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8
万亩,总人口12317人,其中农业人口9985人,主要有汉、哈、维、蒙、回等11个民族。全镇辖区内有6个村委会,1
个居委会,29个村民小组,23个机关站所,草场面积
1034549.9亩,其中冬草场477468.8亩。其中山区冬草场
87468.8亩、夏草场126565亩、春秋草场127548.7亩、四
季草场215498.6亩,北沙漠草场40万亩(没有划分到户)。
二、自治区级重点村(喇嘛昭村)基本情况
喇嘛昭村位于三台镇南部山区,距三台镇25公里,距
县城50公里,全村现有421户,1576口人,全部为哈族、蒙族,以半农半牧为主,已开垦草料地4000亩,人均种草料地5亩,人均牲畜5头(只),2010年人均收入3100元, 其中来自种植
业收入达到1700元,畜牧业收入达到1300元,外出务工收
入100元。全村共有贫困户120户, 680人。
三、自治区级贫困村贫困原因
我镇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
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贫困村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近年来虽然投入
了一定资金,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与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部分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收入低,贫困的根源依然存在。
2、投入不足,投入效益较差。牧业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调整空间小,投入成本高。一是地方财政对牧区的投入十分有限,导致牧区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牧民收入水平,投入能力有限,造成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
3、牧民增收难度大。当前我镇贫困村,耕地少,农业结构单调,品种单一,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薄弱,分户的生产和经营,难以形成产品优势,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4、牧民劳力素质较低。当前,贫困村、贫困户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牧民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就业渠道少,导致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缓慢。
四、今后三年自治区级贫困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1、喇嘛昭村打机电井三眼,总投资36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6万元。
2、喇嘛昭村修建防渗渠5公里,总投资3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
3、喇嘛昭村高效节水灌溉2000亩,总投资9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90万元。
4、喇嘛昭村中低产田改造2000亩,总投资2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
5、喇嘛昭村“三贮一化”建设项目,建青贮池100个,总投资2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
6、喇嘛昭村定居点新建文化室、卫生室,总投资4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
7、喇嘛昭村继续发展奶牛业,购进高产奶牛50头,总投资5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
8、喇嘛昭村新建抗震安居房40栋,总投资80万元,需要申请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
五、意见建议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资金,加强贫困村水、电、路、通讯、安居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方面,将贫困村的水利建设列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牧区水利建设重点扶持项目,优先抓紧实施贫困村的安全饮水、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和水渠防渗工程。交通方面,优先安排贫困村通路项目,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改善交通状况,安居房建设方面,将贫困村住房建设与抗震安居工程,游牧民定居等项目结合起来,加大贫困村危旧房改造力度。
第五篇: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一、镇贫困基本概况
我镇有23个村(居)委会,257个自然村,9800多户,4.38万人。现有贫困户656户,贫困人口1882人,其中村是韶关市公路局和韶关农信社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有6个县直单位帮扶的村:南雄市中医院定点帮扶梅岭村;南雄市旅游局定点帮扶泰源村;南雄市委办定
点帮扶角湾村;南雄市供电局定点帮扶灵潭村;南雄市药监局定点帮扶南山村;南雄市国税局定点帮扶长迳村。
困村的基本情况:村地处我镇边远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发展较为落后,本村人口基数大,属于贫困村。该村距离镇区15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其中共有142户,总人口539人,其中贫困户68户294人。全村耕地总面积548亩,山林面积2万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种植水稻辣椒,养殖猪、鸡、鸭、鹅等。
二、20年扶贫开发“双到”所做工作
2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韶关市委办公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韶关市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我们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韶关市公路局、韶关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以“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方法,加强领导,迅速行动,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措施,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贫困户种养特色农技项目、转移贫困劳动力和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工作,稳定、有序、有效地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机制完善
1、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为加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宣传指导、督查督办、统筹协调、深入调研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制定好脱贫规划、落实好脱贫责任,建立了专人“一对一”帮扶责任机制,坚持落实责任到人政策,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帮扶时间、落实帮扶资金技术。领导的重视、分工的有序、机构的完善、人员的配备使我镇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该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督促督查,接受监督为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镇领导加强督办力度,要求各贫困村驻村干部到村到户指导和落实帮扶措施,并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全镇贫困村及定点帮扶贫困户制订了具体的稳定增收脱贫措施,落实了责任人及时间,并得到户主的签名认可,对于上述内容,我们将其在村内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发现举报立刻调查核实并查处相关责任人。
(二)落实措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序推进、落实措施
1、深入调查,对症下“药”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镇领导曾多次深入到贫困村进行摸底调研。工作组首先深入到上嵩村、灵潭村、角湾村等村察看村容村貌及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状况,然后深入贫困户家中及田间、养殖场进行调查核实,掌握了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同时组织政府各部门和各村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扶贫工作调研座谈会,总结和分析调研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找准了贫困因子、理顺了脱贫点子、定好了脱贫路子,为有“造血功能”的贫困户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脱贫措施。
2、落实资金,迅速投入生产自去年开展调研以来,我镇积极与贫困帮扶挂点单位沟通协调,争取省、市帮扶资金用于贫困户脱贫开发。其中,韶关市公路局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生产条件制定好了切实可行的脱贫规划、有效合理的帮扶措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落实好配套资金,该局拨款50000元作为上嵩村扶贫开发的脱贫启动资金。今年4月初又另拨款75000元作为扶贫开发项目的帮扶资金,资金到位的迅速,使贫困户能抢抓有利时机发展脱贫项目。该局还在今年的6月30日“广东省扶贫济困日”上开展募捐活动,捐款直接用于上嵩村扶贫项目的开发。此外,在该局局长沈学柏个人资助了上嵩村一种植大户发展种植马铃薯项目资金5000元。
3、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建档立卡是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基础,“双也是到”工作进展与成效的直观体现和重要评判依据。我镇一丝不苟地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的登记和跟踪工作。按照省制定的贫困标准,对核实后的贫困户的人口劳力,住房、耕地、山林、经营项目、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造册登记,统一由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录入电脑进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帮扶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瞄准的重点对象是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有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