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监测胎动数
自我监测胎动数
“如果早点来医院,宝宝应该是可以保住的。”面对医生遗憾的叹息,今年27岁的“准妈妈”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原来,已经怀孕35周的阿丽,由于胎儿宫内缺氧窒息死亡,最后不得不做了引产手术。“其实两天前我已经觉得宝宝好像和平时不太一样了,感觉就是动得很少,我还以为是宝宝前几天动得厉害,累了,所以这两天就不动了呢,真没想到这竟然是宝宝在向我发出‘求救信号’啊!”
对此,妇产科专家强调,每天数胎动是进入孕晚期后“准妈妈”的必做功课。因为胎儿急性宫内缺氧从开始到胎儿死亡一般需12小时至2天左右的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这为孕妇和产科医生提供了抢救治疗的机会,而把握住这个机会的最佳方法就是数胎动。如果每天胎动≤3次/小时,或12小时胎动≤10~20次则为异常,“准妈妈”应立即去医院。
如果胎动消失12小时,则有胎死宫内的危险。据统计,其中有78%的胎儿有可能发生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也有胎儿畸形的可能。如果胎动减少至1小时不足3次,应立即到医院看急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称为胎动。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情况良好的表现。正常妊娠18-20周,孕妇可以感到胎动,每小时3-5次,妊娠的周数越多,胎动越活跃,但妊娠的末期胎动减少。一般孕28-32周后胎动达到高峰,38周后胎动逐渐减少。胎动在上午8-12点比较均匀,下午2-3时最少,以后逐渐增多,晚上8-11时又增至最高。
胎动是了解胎儿在宫内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胎动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胎动减少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一种信号。胎动减少常见于胎盘功能减弱、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是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指标。胎动完全停止后,24-48小时内胎心也会消失,因此孕妇要注意这一点,发生情况及时到医院,以免贻误抢救时机,但是胎动过频往往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也应予以重视。孕妇从怀孕7个月就应该开始数胎动,这是孕妇在家中自我监测宫内胎儿安危情况的的最可行、最简单的的办法。胎动监测的办法:从妊娠七个月开始至临产前,每天早、中、晚各观察一小时,将三个小时的胎动总数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胎动数12小时内30次左右,若下降至20次以下,或每小时小于3次,说明胎儿宫内有异常,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胎动有哪几种
1.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2.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3.下肢运动:也就是我们常常感觉到的宝宝的踢腿运动。这种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4.胸壁运动:比较短而弱,一般母亲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胎动计数的方法和意义
胎动是子宫内生命存在的象征。数胎动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情况的一种简易的手段。孕妇18-20周开始自感有胎动,夜间尤为明显,孕29周-38周为胎动最频繁时期,接近足月略为减少,一般每小时3-5次。如胎动异常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早期胎儿躁动不安,表现为胎动明显增加,当缺氧严重时,胎动减少减弱甚至消失,胎动消失后,胎心一般在24-48小时内消失。孕妇自28周开始应自数胎动。
计数方法
1. 计数胎动的方法很多,目前比较权威的是按照美国妇产科协会的推荐:一般是从孕期
28周以后开始,准妈妈在连续两个小时内感觉10次胎动为正常。胎儿在妈妈宫腔里有自己的睡眠周期,一般是从20分钟到80分钟不等。胎动也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妈妈餐后由于血糖增加,胎儿胎动会比较活跃。只要每天感觉胎动频率和以往一致即可,不必过于紧张。如果2小时内胎动小于10次,可以延长观察时间,必要时不要犹豫,及时就医。
2. 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每小时大于3次,反映胎儿情况良好。也可将早、中、晚三次胎动次数的和乘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12小时胎动达30次以上,反映胎儿情况良好,少于20次,说明胎儿异常,如果胎动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3. 白天测量胎动次数:最简单的方法,即准妈妈在白天测得10次胎动,就可以安心了。
数胎动时应取卧位或坐位,思想集中,可用一些小巧物品(如硬币或纽扣等)做标记或记录于纸上,以免遗漏。若连续胎动或在同一时刻感到多处胎动,只能算做一次,得等胎动完全停止后,再接着计数。若胎儿长时间持续胎动,也应该警惕。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孕妇自数一段时间后会得出一个常数,以后便可以此为标准,进行自我监测胎儿的安危。
孕妇妊娠满28周后应每天定时数胎动。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数胎动的注意事项
1.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有的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2.计数胎动时,孕妈妈最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
3.每个胎儿的活动量不同,有的好动,有的喜静。不同的孕妈咪可能自觉胎动数会有所不同。不过,他们在子宫内的活动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正常范围,细心的孕妈咪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掌握宝宝的运动规律。
在胎盘功能不足或胎儿有一些疾病时,胎动常常减少,在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胎儿宫内死亡之前,常有几天胎动逐渐减少或消失,然后胎心音消失即胎儿死亡,所以,对严重宫内缺氧的胎儿,胎动减少或消失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有时,剧烈的胎动亦可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可见于胎盘早剥或脐带受压,若不及时处理,胎动即可消失,亦可发生胎死宫内。所以,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立即去医院。医生会根据各种检查的结果分析、判断胎儿情况,提出具体处理措施,以保证母
婴安全。
胎动次数为什么会减少:
为什么胎动次数会减少呢?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1.当胎儿安静或睡眠时胎动较少。孕妇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数胎动,以便保证计数的准确。有时轻轻拍拍腹部或吃一些东西,胎儿就会醒来,这时再数胎动,才比较准。
2.服用镇静药的孕妇胎动会有所减少,停药后能恢复。
3.当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有慢性缺氧时,胎动会减少,缺氧严重时胎动消失。就像人有病不愿多活动一样。
总之,观察胎动的变化比胎动的次数要重要,有的孩子爱动,有的不爱动,如果一贯是这样,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30周以后,爱动的孩子哪天不怎么动了,或者不爱动的孩子突然动得很厉害,然后又不怎么动了,就要引起关注,去医院看看。另外,胎儿静止不动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75分钟。
胎动异常和对策
1.胎动减少。
原因:准妈妈血糖过低、发烧
对策:注意休息,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适当进行锻炼;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原因:胎宝宝缺氧、受到外界刺激、孕妈咪高血压、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
对策:有妊高症的准妈妈,应该定时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无论是走路还是乘公共汽车,尽量和他人保持距离,不到吵杂的环境中去,防止外力冲撞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3.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原因:脐带绕颈
对策:一旦出现异常胎动的情况,要立即就诊;孕晚期坚持每天数胎动,有不良感觉时,马上去医院检查。
第二篇:郭沫若诗歌_春之胎动
独坐北窗下举目向楼外四望:
春在大自然的怀中胎动着在了!
远远一带海水呈着雌虹般的彩色,俄而带紫,俄而深蓝,俄而嫩绿。
暗影与明辉在黄色的草原头交互浮动,如象有探海灯在转换着的一般。
天空最高处作玉蓝色,有几朵白云飞驰;
白云的缘边色如乳糜,叫人微微眩目。
楼下一只白雄鸡,戴着鲜红的柔冠,长长的声音叫得已有几分倦意了。
几只杂色的牝鸡偃伏在旁边的沙地中,那些女郎们都带着些娇情无力的样儿。
海上吹来的微风才在鸡尾上动摇,早悄悄地偷来吻我的颜面,又偷跑了。
空漠处时而有小鸟的歌声。
几朵白云不知飞向何处去了。
海面上突然飞来一片白帆......不一刹那间也不知飞向何处去了。
第三篇:胎动的造句
【注音】: tai dong
胎动解释
【意思】:胎儿在母体内蠕动。一般在怀孕四个月后开始。
胎动造句:
1、事实上,很容易把这种微弱的胎动误以为是胃内气体或肚子的咕噜声。
2、你的妇产科医师或助产师可能希望你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记录下胎动的图表。
3、当然还要因人而异,如对那些胎动较强的胎儿可选一些轻松活泼,节奏感较强的曲子。
4、这不只是HAARP或微波之类的东西辐射出的“波”,还是宇宙的胎动初期。
5、尚未胎动的胎儿是活的抑或不然?
6、结果:胎儿心率、胎动异常是判定胎儿有无缺氧和缺氧程度的主要指标;而脐带、羊水异常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
7、有人发现,胎儿对冷的刺激也极敏感,当孕妇喝冷饮时,胎儿会在子宫内躁动不安,胎动变得频繁。
8、而当胎盘功能发生障碍、脐带绕颈,孕妇用药不当,遇外界不良刺激时,则可能引起不正常的胎动。
9、方法对638例孕妇产前常规进行胎动、胎心率电子监护、超声显像与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检查。
10、出现胎动减少,阴道流血,下腹痛,破膜,或宫缩应立即告知。
11、结论胎动监测对过期妊娠及高危孕妇的胎儿宫内监护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2、自觉胎动次数个体差异大,有假阴性,尚须客观检查。
13、如胎儿在5个月时,对声音就有明显的反应,当遇到突然大的声响,孕妇就会感到胎动明显增多。
14、在产前监计胎儿胎动情况,以及运用无创伤的NST评分的方法能够比较方便的预测胎儿宫内状况,从而可以及时的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
15、即便胎动完全中止也别急,由于医师会立刻反省胎儿能否安康,能否需求催生。
16、爱尔兰研究人员称,用于检测怀孕是否发展良好的胎动统计是不准确的,应该停止。
17、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
18、胎动监护是预防围产期胎死的一项重要措施。
19、第一次感到胎动(胎动感)的时间经产妇应该发生在17周左右,初产妇在19周左右。
20、母亲感觉胎动减少经常但不是总是早于胎儿死亡,有些病人出现在(胎儿死亡)几天前。
21、胎动与胎儿健康状况相关。
22、胎动大约呈当前17周。
23、胎动计数要求孕妇取侧卧位计算胎儿的运动次数。
24、有些病院会在产前反省中给您病院克己的胎动记载表格,让您在怀胎的最终一个月记载胎动的景遇。
25、当然胎动出现异常也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6、胎教绝对是要在胎儿清醒时,也就是有胎动时,或轻轻推动腹部,让胎儿醒来时。
27、本文将声学理论和声学分析仪器应用于禽蛋胚胎的活体识别中,提出一种半侵入法测量禽蛋胚胎胎动的新方法。
28、但再次说,你可能还要等几个星期去感受胎动。
29、孕妇自觉胎动减少应通过NST,CST,生物物理评分或改良的生物物理评分进行评估。
30、享受那些最早的胎动。
第四篇:翁塘小学自我监测评估领导机构
翁塘小学自我监测评估领导机构
自我评估是学校自主管理与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督导评估的基础。为了能更好的自我评估,根据学校实际,特成立自我评估领导机构如下:
组长:张强(校长)
副组长: 吴光祥(教导主任)
成员:龙和权(翁塘村支书)、杨再元(翁塘村村长)、张乾德(教师代表)、吴尽恒(教师代表)、姚百树(学生家长)、舒秀恒(学生家长)
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吴光祥同志负责日常具体事务工作。
翁塘小学
2013年9月2日
第五篇: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内容
科学锻炼身体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在此过程中,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挥着科学指导作用。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作为体育运动知识,安排在九年级进行学习,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是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当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时,能够做到科学锻炼,这样不仅增进了身体健康,而且还发展了体能,保证了九年级大强度学习。同时还达成了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在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意义的过程中,知道哪些因素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2.结合体育锻炼实践经验,经过教师启发、讲解,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
3.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模仿,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2.教学难点:自觉养成在体育锻炼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1.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运动负荷是影响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要使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中根据身体与体能状况灵活地调整运动负荷,关注心理负荷。那么,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运动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因此,那种只是“出工不出力”式地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刺激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与此相反,如果锻炼的运动负荷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落实“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体现,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要认识与把握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与运动强度两个方面。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负荷量一般常用距离、重复次数、持续时间等要素来表示;运动强度一般常用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等要素来表示。所以说,从大的方面讲,影Ⅱ回运动负荷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负荷量与运动强度。从具体的角度说,那些表示负荷量与运动强度的要素,均可称为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认识运动负荷的概念,了解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理解运动的量和强度的关系,明确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由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彰显教师专业水准,而指导学生学会安排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因此,作为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做到,以“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为过程;以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前提;以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落脚点。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做到,第一,量力而行;第二,合理搭配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第 三,采用适宜的练习密度;第四,要处理好锻炼与恢复的关系。
第一,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锻炼者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人的运动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有状态好的时候,也有相对较差的时候。当运动状态好时,身体各项机能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应适当加大负荷量,尝试较大强度的练习;反之,应减小负荷量,降低运动强度。对于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来说,切忌盲目参加超过自身能力的活动,应在紧张的学习中,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逐步提高体能,增进健康。
第二,合理搭配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负荷量”和“运动强度”。运动的量简单说就是“持续运动的时间、距离、组数、次数”,运动的强度是“练习时用力的大小,完成动作的速度,练习密度及动作难度”。运动的“负荷量”与“运动强度”这两个指标制约着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负荷较大,学生容易疲劳,甚至有损身体健康,负荷太小,则失去锻炼的意义。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强度小时,则量力加大。同时,安排的负荷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摒弃运动训练式的教法,让学生体会运动是快乐的。第三,采用适宜的练习密度。在体育课中练习密度是指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体育课练习密度既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影响着锻炼效果。运动强度大,练习密度也较大时,学生机体得不到休息,不利于增进学生健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反之,运动强度小,练习密度也较小时,学生身体得不到适宜地刺激,技能得不到巩固,学习与锻炼效果必然较差。所以,在进行中低强度的练习时,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在进行较大强度练习时应安排间歇。一般每次练习后,心率恢复到100-120次/分钟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练习。
第四,要处理好锻炼与休息的关系。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体育锻炼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能量物质的不断消耗,会出现疲劳。这就要求在下一次锻炼前,一方面要注意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还必须好好休息,使体力得到恢复。休息的方法有多种,通常可分为积极性休息和消极性休息两类。积极性休息是一种在活动状态下的休息。消极性休息是停止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休息。体育锻炼后要进行充分和积极的休息,使身体能够实现“超量恢复”。如果在下一次锻炼前,自我感觉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锻炼兴趣高涨就说明休息比较充分;否则说明休息不够充分,运动疲劳尚未消除。
(二)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1.心率的生理意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具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靠它的收缩和舒张力量,推动血液周流全身,所以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生命的马达”。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这是心率的生理意义之一。心率常用来表现性别、年龄段、不同状态心脏功能的生理区别。例如:一般情况下,女性心率比男性快,儿童心率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心率一般为70~80次/分,初中生为80—90次/分。心率还可以用来监测运动负荷,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就需要心跳加快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满足机体运动需要。如果运动强度过大,人体心脏功能达不到运动需要,而强行运动就会损伤身体,因此,需要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另一方面表现在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放松活动,此时,人体活动能量需要少,也就加快血液向心脏回流,增加血流量,进而逐步降低了心率,消除了疲劳,恢复了身体机能。同时还表现在,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心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要低。而另一方面又表现在运动结束后,经常锻炼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也较短。人体都有一个最大心率,也就是说,人体心率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的上限就叫作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最大心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大心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大心率可达到220次/分。最大心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年龄。根据公式推算,年龄15岁的初三学生最大心率约为205次/分。2.测定心率的方法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规律性搏动。在正常情况下,脉搏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时常用测量脉搏次数来代替心率的测定。测量的方法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在手腕的桡动脉处,测量每分钟搏动次数。桡动脉测量法一般用于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用颈动脉、颞动脉测量法可以便捷地测量到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在体育锻炼中为监测运动负荷,常常要测量安静心率和运动心率。测量安静心率,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30秒的脉搏数,乘以2进行换算;对于运动心率,一般采用测量运动停止后即刻10秒的脉搏数,乘以6进行换算。在测量运动心率时,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需要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停止后,测定即刻脉搏的准确性。因为,刚刚停止运动后的一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如果方法不熟练,就会推迟测定即刻脉搏的时间,造成测定的结果不准。同时,在采用颈动脉和颞动脉方法测量时,要注意轻按,测量时间一般以10秒钟为宜。3.运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1)运动时适宜心率的确定
在体育锻炼中,由于心率变化能够反映运动负荷的大小。所以,在运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的大小时,就要明确比较适宜的运动心率概念,并且运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指导开展体育锻炼,进而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运动时适宜的心率表现的是在运动时,能够反映不同年龄人的体能水平,符合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负荷承受能力的,能够促进机体健康发展的,适宜的运动心率大概范围。作为运动的个体在运动中,由于人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搏也有所不同。通常在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发展心肺功能的锻炼时,常采用靶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靶心率是指锻炼时采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范围。靶心率=最大心率×强度百分比。既然靶心率能够控制运动强度,那么,在日常健身锻炼时,我们又知道一般人采用65%—80%强度进行锻炼比较适宜,所以,根据公式计算,初三学生的靶心率为133~164次/分。同时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能较弱者可保持心率在下限进行锻炼,而体能较强者应保持心率在高限进行锻炼。这样锻炼的结果,就是使不同的个体都获得了有效发展。(2)用晨脉判断运动疲劳的消除情况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判断运动疲劳消除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用晨脉判断、自我感觉判断等。利用晨脉判断运动疲劳消除情况,首先,要测量晨脉。晨脉也称“基础脉搏”,是晨起测量的安静时脉搏。应提醒注意的是,一般在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前先测量晨脉,以便进行比较;其次,是比较。具体的比较方法是,锻炼后第二天晨脉与锻炼前测量值对比,如果变化不大,说明运动负荷适当或还有潜力,身体反映良好,疲劳消除。如果第二天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没病、睡眠良好),晨脉每分钟增加12次以上,而且连续几天有增加的趋势,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尚未消除,需要适当减小运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