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4.2课改专题研讨会(泉颍校区新闻稿)
育才学校泉颍校区课改研讨会
4月1日上午在泉颍校区尚从忠校长的主持下,小学部行政干部、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共话课改。
会上每位同志针对课改积极发言,一改往日领导发言,教师记录,领导指示,教师照办的会风,作风。武士珍老师也出席会议,并结合到杜郎口学习的经历详谈心得体会,归纳为: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合作探究,精彩展示。
会上,大家对育才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所列条款逐一深入研讨,对确立育才学校自己的评价体系达成共识,结合“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不断学习的经验和我校实情进行完善补充。总之,教研的主体是老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把会议的话语权还给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迈向真正课改的第一步!
第二篇:课改研讨会
建教校[2014] 12 号
关于召开“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会的通知
各中学、中小(校):
开学以来,我县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县各中小学植入“教学相长,快乐课堂”改革新理念,扎实推进“三环六步”课堂模式改革工作,态势良好。为积累经验,梳理问题,确保实验研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以学科为单位召开“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地点、学科、执教教师及负责人员安排。
二、活动形式
1.上午课例观摩(三节)
2.下午交流:一是对观摩课的点评,二是针对本学科特点对“三环六步”模式提出改进意见。(参会人员均要作观摩课点评和“三环六步”模式改进意见发言,并要带好《建宁县中小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表》)
三、参加人员
进修学校中、小学相关学科教研员;各中小学相关学科实验教师(原则上以建教校[2014] 05 号文件确定的人员为准);该学科无实验教师的学校需派一名教研组长或学科教师参加。
四、其他事项
1.所有参加活动的小学老师应在当天上午8:10之前、中学老师应在当天上午8:30之前,下午2:20之前分别到相关学校签到,不得提前离场,下午4:30结束会议。
2.各学科执教教师要结合进度精心准备,到外校上课的教师要须提前与承担活动学校教务主任沟通,确定好上课内容、上课节次和上课班级,准备好导学案等教学资料,参照《建宁县中小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表》要求,上好观摩课。
3.承担活动学校要精心安排,做好协调工作。并请各校教务主任于4月17日之前把上观摩课教师的上课内容、上课节次
和上课班级发至邮箱:jnszlfq@163.com。
4.中、小研室主任负责总协调,各学科活动负责人要与承担活动学校协调,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收集好教师意见,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并把活动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谢翠英老师处。
5.所有与会人员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往返途中的交通安全。
附:
1.建教校[2014] 05 号文件确定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教师名单(以校为单位)
2.“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教师名单(以学科为单位)3.建宁县中小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表
建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主题词:课堂 教学 模式 改革 研讨会 抄送:建宁县教育局 丁副局长 俞副局长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教师名单(以校为单位)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教师名单(以学科为单位)
附件3:
建宁县中小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表
第三篇:课改研讨会学习体会
课改研讨会学习体会
谢凤莲
总结本次学习的经验比较传统教学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我觉得“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程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饭不香,只有通过自己的咀嚼,才能品出饭菜的香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的听,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对听到的知识不加思索的接受,不通过自己大脑的理解和加工,正如吃别人嚼过的饭,索然无味,当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较差。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则可以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思考的结果通过自己组织语言,准确的把问题表达出来,其本身就是一个激励思维的过程。显然通过这一主动思维的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将深刻难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改善甚至转变了师生关系。
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师生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也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老学究”,而是同学们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们在互助合作的探讨中,大家齐动脑,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相互指正,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热烈精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变得有兴趣了,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进行探索。
三、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学会了与人交往和合作。
“合作是共赢必备的品质”、“共赢是持续发展的必须”。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听不得别人不同的意见,难以接收不同的见解。概括起来说,就是自私自利,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未来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学生能否与人交往并合作,决定了学生将来是否适应社会。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强调了“互助”和“合作”的作用,培养了同学们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就有利于让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逐渐接受融入到集体中去。
这种教学方式最突出的一点是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学习,使其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追求外表形式上的“形似”,而要求内涵一致的“神似”,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教有成法,但无定法”,正如好看的东西看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一样,用一种方法久了,学生就不再感兴趣了。所以,在低年级或实施“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有趣的方式给课堂提供驱动力,但是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价值以及自己的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也才是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原动力”。当然,我们在认识到“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摈弃以往的好的教学方式,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不时变换学习形式,才能达到最终“解放学生,彻底解放教师”的目的。
第四篇:课改研讨会心得体会
我们在课改中前行
---课改研讨会心得体会
诸葛二中王银明
课改之风一遍又一遍地吹过,山西太古的课改精神慢慢地融入人心,“二十四字教育模式”逐渐在我们伊滨区扎根。在课改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这次参加了有关小组评价课改研讨会后,让我受到很大震撼。
在这次研讨中有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谈到课改的困惑,特别是小组评价的持续性,我认为课改就像滚雪球,最主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很湿的雪就是让学生沉淀下来,很长的坡就是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如何让学生沉淀下来就是搞好各种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那就是小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去不断激励学生前进,诸如制定评价手册、制作荣誉卡片和荣誉版面等。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走在课改的路上有喜亦有忧,诸如:
1.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太重要了,有些小组长的能力有待提高。
2.目前,部分4号学生还是有厌学情绪。
3.每天下午主课老师都会布置让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所讲的内容,经老师检查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泛泛而过,没有挖掘本质,这引起我们警醒,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该也是我们面临的困惑,做好家校沟通,提高家长素质非常重要。
4、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后进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组长对后进生的监控,督促力度不够,我想对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加强。
通过这次研讨会交流,让我看到了解开这些困惑的方法和希望,当然有很多需要我们通过更努力的工作去实现,就像魏局长最后讲的:“以后发言不要大谈意义,多讲在工作中你是如何做的如何行动的”。魏局长的讲话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伊滨区教育的希望。
第五篇:新闻稿——“课改”评估
我区自去年被指定为
“课改”实验区以来,在各
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进展
顺利,于昨日进行了阶段性
评估,全区各中小学校近200
名教师参加。
在分组评估的现场,选用临时抽课题的方式,避免了老师们提前准备。老师和学生的组合,也选用随机搭配,这样更加考验了老师们掌控课堂的能力。老师们用他们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知识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生动、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孩子们在轻松与和谐的气氛下学到了课本中的内容,在场听课的 教师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仿佛自己也被融入到了现场的气氛 当中。
这种方式更加考验了老师平时的积累,看看老师们在日常的 教学活动中,是不是真正注意到了,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同时,这种授课方式,也对校领导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了学校领导对所在学校的核心人物——教学,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教育方式。
听课结束后,各个分组的老师就所听课程进行评估,对授 课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评估人员都拿出他们自身的经验参与进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课改”的深化进展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课改”就是将课本知识与学校特点、社区资源以及教师能力和学生需要相结合,本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实践是第一”的观点,运用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就是要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和本校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在随后的工作会议上,部分学校的教师代交流了在这四年中所积累的经验,他们纷纷表示“校本课程”是一项重大而又具深远意义的改革,要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其中,为我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区教育局领导还就对如何深化“课改”进行了部署与要求,突出今后的任务,务必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学生之间的差距,怎样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一个孩子将课堂知识,充分的吸收。希望在座的老师们再创辉煌。
本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