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及案例
日本新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及案例
10年前,日本超过1千个地方自治单位,制定与造町(村、里)相关的法令,期望严格的条件保护地方自然环境。而民间主导的造町活动,也逐一发展出各地方的特色产业或观光资源。从造町(村、里)出发,到重建家园新生命,日本的经验,或许能带给台湾一些启示。
一.认识环境与创造聚落特色的五大资源
(一)人:地方意见领袖,有组织有活力唤起造村运动共识,带领农村建设者,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拥有特殊技艺的人、有特色的带动地方住民活动。如环境保护、国际交流、节庆祭典等活动。
(二)地:指自然资源,如特殊的温泉、青山、绿水、雪、土壤、植物、梯田、盐田、沙洲、湿地、草原、鸟、鱼、昆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
(三)产:指生产资源,农林渔牧产业、手工艺、饮食、加工品、艺术品‥,以及拓展产业机能之观光、休闲、教育、体验农业、市民农园及农业公园等。
(四)景:指自然或人文景观。如森林、云海、湖泊、山川、河流、海岸、夕阳、星星、古蹪、地形、峡谷、瀑布、庭园、文化财、建筑等。
(五)文:各种文化设施与活动,如寺庙、古街、矿坑、传统工艺、石板屋、童玩,有特色的美术馆、博物馆、工艺馆、研究机植、传统文化与习俗活动等。经过了30多年的淬炼,日本人慢慢发展出一套逻辑思考,认为地加的活化,必须从盘点自己的资源做起。只要针对
一、两项资源特色好好运用、发展,就可以让地方免于持续萧条。
二‧家乡1亿日元开创活性化计昼
日本农村活性化相关的基础建设已推动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往均依中央的决策,并经严密的审查后执行。因此许多乡镇地区为了获得中上央核准,而委托专业人员规划设计,立意与构想虽佳,惟类此假手于他人的计画有农村居民参与不足的缺憾。乃于1990年开始颁行「家乡1亿元之创生计画」,内容是由农村当地居民对自己农村之发展怎样建设自己的家乡,由他们自己商量,自己提出,由于「乡镇建设发展的主题是乡镇或村里」、「乡镇应自行思考,自行实施」为主旨,鼓励自治团体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针对地方需要作最好之地方建设用途。但是要求每个乡镇或村里在建设上应保有其传统特色,包括其历史性产物及人文等,让原本从各乡镇 聚集到,都会生活的人,能够重温旧时的农村景观,回到自然田野之间,结果根据调查地方因为受到尊重,所以更加自重,将补助款用到真正能促进地方繁荣之事项上作集中使用,绝大部分是用在软件建设与策略性产业之上。因此绐予当地居民对他们自己居住地区活性化想法的思考是有其价值和意义。
三‧日本成功的个案
(一)倾力捍卫文化遗产,化乡愁为雨露的妻笼宿
长野县南木曾町的妻笼驿站,古畤曾经是官道上的驿站之一,车水马龙,繁华一时。但自从镦路交通发达之后,妻笼就一蹶不振,人口大量外移。缺乏地方传统产业的妻笼驆站,就像被人遗忘的古董,抖落不去一层一,层的灰垢。当地妻笼的命运,并没有如此一路黯淡下去。近两年,每年都有超过60万的观光客涌入妻笼,带来为数可观的观光收入,到底是什么缘故?
原因其实很简单,过去30年,妻笼居民致力于维謢旧有驿站景观,成功地把妻笼变成充满历史风情的观光据点。活动的起点是,妻笼国小父母会(PTA)在1967年开始的民俗资料搜集活动。这个活动团体日后还扩大发展在 「驿站资料保存会」。不过,当初发起并不顺利,许多人怀疑用这种不合流行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够为衰颓中的妻笼带来生机,但后来证明是成功的。更使得「妻笼模式」的造町(村、里)方法,成为日本全国各地争相仿效的对象,每年的观光客人数也不断直线上升。
观光客的大量涌入,不但没有破坏笼站景观,反而更刺激居民对保存文化遗产的行动。现在,当地居民仍然尊重以前订立的「妻笼驿站居民宪章」,不兴建可以接纳大批旅行团住宿用餐的设施,以保存原有的街道风貌。
10年前,妻笼驿站保存财团法人正式成立,主要目的在于以资金支持居民,坚守居民宪章三原则:「不转卖,不出租,不破坏」。想想妻笼人口只有1千多人,不得不佩服其居民在保存文化上,所展现的团结力量。
(二)星星也可以卖钱
活化一个地方,只要善用自己的资源就可以达成。日本广岛有一个小村落「美星町」,是惼远山村,入夜之后,街灯稀疏,长夜暗暗,其剩满天星斗。当地人聚在一起感叹,「除了满天星星,这里什么也没有。」结果,这句话启发了居民,「为什么不可以将星星变成特殊景观,让外人来参观。」
现在美星町,成为日本天文研究的重镇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个制定「光害防止条例」,规范全町照明方式,以保护这片夜空下永远闪烁的星星。
30年前的日本,跟今天的台湾情况很类似。农业没落、人口外流,环境生活品质恶化,跟着消失的是传统及地方特色。自那时起,日本就有一股振兴地方活力的运动。
经过了30多年的淬炼,日本人慢慢发展出一套逻辑思考,认为地方的活化,必须从盘点自己的资源做起。只要针对
一、两项资源特色好好运用、发展,就可以让地方免于持续萧条。
(三)汤布院以 「地」取胜一小镇之春
善且 「地」的自然资源,同样可创造地方活力,日本九州的汤布院、人口只有1万2千人,一年观光客3百多万人次,比台湾1年观光客还多,原因就是有效运用为地的「温泉」。
汤布院地区自1960年代起,由热心地加发展的居民,开始推动贝特色的观光事业,以温泉为主要诉求,并刻意保护当地的群山景观、清潎流水、开发美食、民艺等,营造出一个高品质的游憩休闲区。终于,在1987年游客数冲过3百万人次,据闻要花当地住上一晚,必须1年前预约。
(四)福岛县金山町(村、里)活性化事业
金山町是褔岛县位于只见川之上游,距东京铁公路均约270公里(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虽然町内风光明媚,但也是个大雪纷飞的山村,人口继续减少的乡镇。
在1968年开始开创夏季学生体验营,地区配合民宿业为起端。173年设立自然休养村,配合推动造村运动,虽然计画书研拟很踏实,但是独缺农民的参与和意愿,因此缺乏居民带着便当拼命努力工作活动的产业场所。一时之间也无法减少人口外流,所以在l975年代为办理学生体验营,由于年轻人离村,留村者均过于高龄,致人力不足,几乎没有办法办理的情况。金山町之活性化产业发展计画有:
1.生活改善班之农产加工,兼办加工品之邮购业务;同时该生活改善班也参加町内之各种庆典活动、町村形象活动,还有地区食的文化系列活动。并以金山之山菜加工品和所创之邮购业务而荣获农水省首奖,正在朝日本最好之山菜加工招牌发展。
2.开辟滑雪场:做为寒冷的冬天吸引游客的活动场所。
3.开放只见河钓香鱼,开发4处温泉,3处瀑布群,露营场与森林游乐区各1处。
4.办理烧木炭、纳豆加工、制作面条、劈柴、种香菇、采山菜等农村生活体验活动。
5.与羽生市缔结姐妺巿办理学生交流,每年举办老年人槌球比赛,钓鱼比赛,沼泽湖之船钓及各种水上活动;温泉祭、文化祭、雪祭、町祭等各种庆典活动,以招徕游客。
该町于1990年将以上各项计画,去芜存菁,融合为一「妖精之故乡」的造町运动计画,增加居民的意愿,导入较为生活化、生动活泼,适合老、中、青各年龄之农、林、渔、特、教育、体验与生活活动,农家生活设计,老年人安养中心,辅导高龄者将农业的棒子交给青年经营,以及准备让年轻人愿意住下来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初步的结果吸引了都而回流的农村青年,废弃的水田、山林开始恢复耕作,民宿也因之周年有游客利用,而在蓬勃发展中。
五‧日本成功经验的启示
日本本自40年前开始,为了振兴农村地区活力,在中央农部成立构造改善
局,并陆续推动4次全国性的农村综合性建设计画,期望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振兴农村经济。但是前3次的30年,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成效深受限制。最近10年由地方自治单位与居民,自动自发的主导,由于激起居民的参与,带领推动发展的热力,而发展出「农村活性化的建设模式」。其经验有助于调整目前台海的脚步。
(一)从认识环境与学习盘点家乡的资源做起
一般居民如果不用心去留意家乡景物一草一木,不认真去注意围绕在自己聚落周边的人、地、产、景、文等广大资源也不自知。为了农村聚落建设,必须引导当地居民了解和盘点家乡聚落的资源,整理出几项资源特色,把它家乡的宝挖出来,加以规划设计,营造地区性或全国性之最出色的聚落和最独特的产业。
(二)提出明确、清楚、易懂的诉求和目标,供居民共同努力
农村聚落建设规划计画,要提出很明确、清楚易懂的主要诉求和共同的目标。以行销自己与赢取认同和支持。如山口村以「惊奇的、飘然的、热情的、跳动的故乡山口村」,成为都巿居民向在的农村。在台湾农村建设,其少居民自己共订其目标,作为其人同追求的境界。这是今后审核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制定居民规约、宣言或公约供居民共同遵守
日本妻笼宿订有 「妻笼驿站居民宪章」,约定不兴建可以接纳大批旅行团住宿用餐的设施,以保存原有的街道风貌,结果大量观光客涌入,不但没有破坏景观,更刺激居民更加爱謢文化遗产。
美星町制订「光害防止条例」规范全町照明方式,保护了全町夜空下,永远闪烁的星星。经由当地居民订定公共遵守的公约,是台湾今后农村建设所要取法和借镜的地方。
(四)农部成立构造改善局专责单位,全力推动农村建设
日本于1972年在其农林水产省成立构造改善局之专责单位,从事农业经营、构造改善、地区振兴、资源管理、规划设计农村、水利建设和农地重划等工作,并制订集落地域整备法,积极推动农村建设,其经费预算更冠于其它局室。以专注于农村规划、建设与加强产业发展。值得台湾今后亟待仿照学习的。
(五)村町聚落居民自主自动自发,人力组织动员的伦理建设
聚落的振兴不能等待政府代为决定,居民自主性的参与共识,是需要经过事前的准备和酝酿,学习认识聚落,寻找大家所关心的共同事务、公共设施、产业与文化建设的议题,提出居民的实施方案,参与施工建设,在建设过程培育与发掘人才,经营聚落产业与维护其公共设施,岩手县泽内村更提出「人类因为不断学习而 提高人生的价值」来激励村民。
(六)拓展农业机能,营造有魅力的产业建设
农业本身除供应军糈民食的基本功能外,亦贝景观、生态、教育、医疗、健康、观光、休闲和体验等的机能。因此,配合地区聚落的基础建设特色,结合地
方民俗之艺术性的、析求仪式的、纪念性的或种族欢庆活动的祭典,以及农产品本身产期之节季活动,培植农产业更具活力与魅力,创造商机,以维系产业之兴盛发展。
(七)以共同利益出发,创造聚落特色的基础建设
聚落的公共设施,最基本的巷道、街道、农路、灌排水、简易自来水、停车场、凉亭、活动中心、广场、农产品集货场、环境绿美化、农村建筑、聚落外围的环境等,均可配合塑造出聚落的形象特色,从其特色行销打开知名度,来吸引都巿居民,回味农村生活情境,重温农耕时代的旧梦。
(八)为民俗文化物注入新生命的文化建设
民俗文物,可引发人怀古幽思,中老年人藉此回忆童年时期的生活情趣。而青少年的参与及其体认先民生活方式,进而赋予现代的新观念,做到传统与创新。西方国家的嘉年华会、日本的祭仪、台湾的拜拜与原住民的丰年祭等,都牵动对乡土民俗的感动与功能,以及民俗、艺术与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些民俗文物,有的从历史特色出发,有的从特有的农产着手,为民俗文物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九)软硬件并重,长期经营维系家乡不雕零
农村活性化建设计画,包含伦理、基础、产业和文化四大项融合为一体的建设。由小而大,软硬件并重,农村聚落问的关心互助、经验交流、信息共享、聚落协调和制约规范,维护过着有尊严和有内涵的生活。创造聚落地区特色及品牌产业,不断努力永续经营,则商机信誉不坠,故乡可免于雕零。
(十)政府在制度上的支持活动,不替居民做规划建设决定
由政府制订农村建设方案、执行策略、支持补助作业要点,整合与分配资源,专业规划团队提供地加聚落规划之谘商服务、人才与志工培育、地方文史工作室与非营利组织活动之辅导,提供项目贷款和产业经营之辅导,政府站在辅导支持和协助的角色,让居民认定是自己的建设事业,才能激起自行推动地加建设的热力。
(十一)吸纳日本经验注入本土营造精髓,构筑有效策略
从认识环境、盘点家乡资源、明确的诉求与目标、制定居民规约、中央政府成立专责单位、充实人力与经费,在建设过程由政府转为居民主导,由居民自主自动,由小而大,软硬件并重,民俗文物给予新的生命力,以及创造有魅力的产业等,将中日双方的特点融合为一,更明确严谨的清楚政府与居民的权责,则农村建设愿景可期,理想和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篇: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
成功经验及启示
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为做好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市金融办会同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等单位组成广州市金融代表团,赴日本拜访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和借鉴日本政府及日本银行业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日本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经验
20世纪90年代,受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等因素影响,日本银行业新增大量不良贷款。起初,日本政府采取对金融机构“保驾护航”的做法,在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上优柔寡断,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不断累加,行业发展遭受重创。巨额的银行业不良资产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推进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推出“紧急经济政策”,促使银行业开展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其主要做法:一是出台专门法案,搭建银行坏账处置政策框架;二是设立职能机构,全面清理银行不良资产;三是动用巨额资金,支持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2005年3月,日本国内主要银行顺利实现不良资产减半目标,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等三大银行不良资产余额由2002年9月末的20万亿日元降低至2006年3月的4万亿日元,不良资产比率降至2%以下,日本银行业成功摆脱了不良资产问题的困扰。
(一)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经验
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东京三菱银行和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下称UFJ)合并而成,是全球第一大银行。2003年3月末,该行的不良资产比率高达10%以上(东京三菱银行和UFJ在2006年1月合并,合并前数据为两银行数据的简单合计),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该行不良资产比率大幅减少至2%。
1.UFJ通过采取市场化并购化解不良资产压力。
合并前的UFJ在2004年6月末不良债权率高达10.24%。2004年末,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到5545亿日元。为避免经营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导致公开出售,UFJ主动寻求合并自救,通过重组来摆脱严峻的不良债权问题。UFJ选择东京三菱银行为并购对象是因为东京三菱银行可向UFJ提供最高达7000亿日元的财务支持,且东京三菱银行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最稳健的大型银行,有助于UFJ的坏账清理。而东京三菱金融集团高价并购UFJ,则主要是看中了UFJ的中小企业客户、消费者金融业务以及其在日本中西部地区的营业网络。合并后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总资产达到1.7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UFJ通过寻求并购成功地引进巨额财务支持,化解了不良债权压力。
2.利用产业再生机构推动客户企业顺利重组。
日本产业再生机构成立于2003年4月,是由政府出资10万亿日元保证金创设的股份公司。该机构前两年主要收购濒危企业的债权,后三年逐步将收购的债权转让给企业新股东,其性质类似于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利用产业再生机构集中开展企业重组工作,一方面降低了该行参与企业重组的成本,另一方面简化了企业的债务关系,减轻了该行与企业其他债权银行的交涉时间。
3.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防止不良资产新增。
该行由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风险控制战略,并据此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体系。该行设立由总行副行长担任会长、公司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评级监查委员会等专门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帮助其实施对公司风险活动的检测和考察。风险委员会下设直属的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这些风险管理部门均独立于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如法人部门对应于公司业务部门中的法人企划部,根据正常大客户企业、正常中小客户企业和问题大客户企业、问题中小客户企业等不同类型客户企业分类进行风险管理。另外,公司还在有关的管理和业务领域聘用具备相当经验的专家,以有效地实施公司的风险管理监测系统和操作规程。
(二)瑞穗实业银行的经验 瑞穗实业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瑞穗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资产规模达149万亿日元,是以大企业、金融机构和海外重要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银行。2002年9月末,瑞穗实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为7.3%,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截至2006年3月,该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下降至1.1%,为日本国内各大银行最低水平,并偿还了用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府借款。其间,该行主要采取了成立专门机构对不良资产分类进行股本运作和债权运作的做法。
1.分类处置不良资产。
2002年10月,该行成立独立的企业重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包括企业重建专业子公司),机构下设6个部,共有员工150多人。2003年,该行通过增资扩股筹集1万亿日元,相当部分拨给了企业重建专业子公司作资本金。该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被集中剥离到专业子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对上市企业或有可能上市企业的债权,将债权资产转化为银行对客户公司的股权,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企业重建,实现债权回收;对重建可能性低的客户企业的债权,通过及时出售债权以规避债权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2.活用债转股支持企业重建。(见图1)
对上市企业或有可能上市企业的债权,该行通过帮助客户企业实施业务重组,实现企业业务结构的优化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实现债权资产的顺利回收。
首先是对客户企业进行业务重组。区分客户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对客户公司实施业务重组和部分债务的免除。公司资产部分,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经营核心业务。公司负债部分,对应于剥离的资产,银行相应免除公司部分债务。
其次是以银行为中心对信贷资产实施债转股。将信贷资产转化为银行对客户企业的优先股,即客户企业重建后的新资本。以银行为中心的债转股,确保了客户企业财务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社会对企业的信用不安。
重建后的企业实现良性运转,企业价值增大,由此带来的资本收益弥补了在第一步中银行免除债务的损失。
最终,银行通过转让所持有的优先股收回风险资金,实现银企双赢。
图1 活用债转股支援企业重建的效果
3.引入信托方式处置不良债权。(见图2)
对重建可能性低的客户企业的债权,银行通过采用信托方式将债权市场化,实现债权资产的有效清偿。
首先,该行将贷款债权及其产生的经济利益整体置换为信托资产,由同属于瑞穗金融集团的瑞穗信托银行应用精算技术对贷款债权进行加工,设计出满足债权市场投资家需求的债权商品组合。
其次,瑞穗信托银行针对日本贷款债权市场投资家倾向安全投资或倾向高风险、高回报投资的不同需求,将贷款债权加工成“优先受益权”、“次级受益权”等债权商品组合。同时,引入外部资信评级机构,对债权商品组合进行信用评估,引导投资者根据需要购买债权。
图
2以不良资产(关注级别)为基础资产的CLO框架概要
将贷款债权转化为信托资产进行处置,是该行的创新做法。一是瑞穗实业银行采用信托方式处置贷款债权,并没有改变该行与客户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债权出售可能导致的客户企业因信用不安而被迫破产的风险。二是瑞穗实业银行导入折现现金流量法计提充足的坏账准备。在将贷款债权转化为信托资产并实现清偿后,获偿价值总额与清偿前扣除坏账准备的不良资产总额相比,实现了盈余,开启了坏账准备回收利润的案例。
二、日本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启示及有关建议
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日本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尤其是瑞穗实业银行的做法,对我市市属银行机构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一)及时果断地处置市属银行不良资产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暴露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政府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失处置良机,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不断新增,加大了后期处理成本。
过去几年,我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国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金融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加快市属银行机构的改革步伐,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以创新思路开展不良资产处置
瑞穗实业银行坚持以创新思路处置不良资产,通过引入信托等方式处置不良债权,效果明显,得到了日本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多家日本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这些创造性的思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市属银行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应大胆探索,寻找出符合我市实际的、操作性强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三)建立业务结构合理的不良资产处置人才队伍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建立数量充足、业务覆盖面广的人才队伍,分类开展不良资产处置,这是该行不良资产处置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在我市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建议抽调涵盖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法律、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成处置工作组,充分运用各种工具,妥善处置不良资产。
(四)在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做好不良资产处置
瑞穗实业银行根据回收可能性的高低,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处置。在对回收可能性较低的债权进行信托转让时,也是采取分类处置的思路,根据倾向安全和倾向高风险、高回报的两种不同的市场需求,将贷款债权加工成“优先受益权”、“次级受益权”等不同的债权商品组合予以出售。在我市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应充分消化和吸收这方面的经验。
(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防止不良资产新增
日本银行通过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职能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约束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的新增,为逐步化解存量风险提供了有利环境。“处置治标、风控治本”的经验,在日本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通过革新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技术、培养专业风险控制队伍等途径,建立起长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
第三篇: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之印象
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之印象
高邮市三垛镇杨向东
今年6、7月份,本人有幸与来自苏南、苏中、苏北30个镇的领导参加省委组织部和省建设厅组织的全省第一期重点中心镇书记、镇长新农村镇村规划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于7月5日至15日赴日本、韩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考察,重点对日韩两国“新农村运动”的组织发动、成效经验等进行学习,对乡村供水、燃气、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资金来源、运营管理的体制及机制以及村庄容貌管理、村民自主管理、环境及历史文化保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见所闻,感受良多,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一、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体现着人性化
从高空看日韩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的是林木葱郁、山峦起叠、屋舍俨然、阡陌纵横,丝带般的乡村道路延伸交错于村野大地;步临乡村,所到之处,植被完好、草木繁盛、绿意盎然,既有小桥流水般的惬意和悠闲,又有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和深远。步入农庄,平房农舍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形式各具,极为别致;走进低砌院门农家,庭院深深,花草盆景,散落一院,高低不同,品种各一,时有见缝插绿,时有就地置景;入室内,房屋空间虽小,但其布局合理、装璜考究、排放有序、一尘不染,家私陈设精巧实用,既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装饰,又置有现代生活的各类电器,既凸显屋主人的个性需求,又反映出主人的生活情趣。由于日韩两国人民强烈的环保意识,崇尚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使得我们第一眼就感觉到这两个国度的美丽。考察期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饭店还是鱼具交易市场等公共场所,均未见苍蝇搔扰,蚊虫叮咬。新鲜的空气、温润的气息,宁静的环境,令我们一行唏嘘不已。
不仅如此,日韩两国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也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所到之处很少见一交通警察,乡村道路虽然不宽,但路网密度很高,且极为整洁,管理精致,黄白分道线清晰可辨,红绿灯见岔皆设,但未见一闯红灯、未见一堵车者,让人感到“无警察、不堵车、不闯红灯”已然成为日韩人民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为了方便行车人,日本乡村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设一自动售卖机(内备有香烟、饮料等),即使置于偏僻的荒郊野外,仍完好如初。
二、资源的最大利用体现着集约化
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而日本从二战后至今短短五十多年,韩国从南北战争至今四十多年时间一举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我想,他们所经历的过程也无疑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过程。这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上实行了封闭式的保护。两国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保存完好,只存在有序开发,不存在乱砍滥伐,植绿护绿也成为国民的一种传统。人力资源上实行有效整合,社会分工日益合理,年轻人主要从事生产、加工、科研、经营等活动,一些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的工作多为年长者从事,如我们所见的的士司机、公路收费站收费员、公共场所的管理员、中小饭店的服务员以及引导我们参观的讲解员等均由50岁以上的老人担当。生活消费上崇尚节俭。例如我们所见到的日本牙刷,毛刷部分很小,差不多与国内小孩使用的一般大小。同样,其卫生间设置,空间虽小,但布局紧凑,基本上都是整体设计制造,既方便,又实用。再如,汽车消费上,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行在路上大排气量的汽车较少,轻巧、实用的小排气量的轻型、微型汽车比比皆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循环利用生活用水等,尽管运转成本很
高,但日韩两国仍不惜代价在较大范围应用。由此可见,资源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生产生活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日韩两国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三、乡村的生产发展体现着多元化
个性化的建设,差别化的竞争在日韩两国新农村建设上有着集中的体现。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分别开展了“农业振兴运动”、“新村运动”,对其发展经济、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这些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的则不多,各村的发展都是在不背离自身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围绕自身特色,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或“多村一品”经济。如日本串良町柳谷(村),大部分是老人,其中65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占34%,有一92岁左右的老人仍在参加劳动。政府为鼓励和扶持该村发展,在做好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投入的同时,让村民自主经营、放手发展。该村老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本地的资源研制出一种土著菌,利用此菌,他们开发了一条土烧酒制作、足浴健身、饲料加工以及观光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而韩国对于村办工业,政府无计划,群众也无意愿,坚持立足各村农业资源,引进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新技术,走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之路,并通过英特网销售大米、木耳、人参、面粉(馒头)等特色产品,使得农产品价高质优,促进了产业化经营进程。
四、居民的生产生活体现着环保化
对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污水、垃圾处理两国各有奇招,均走出了一条循环型利用的环保化之路。在污水处理方面,由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他们采取以家庭为主体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即每个农户家庭设一污水处理槽——电动生态处理装置,收集所有排放的生活污水,经污水槽一次处理后,输入污水处理厂,再经二次净化后,一部分排入自然河道,另一部分输入农用溜池,用于农田灌溉,其所剩残渣,作肥还田。由于韩国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采用栅格式净水方式,对生活污水经沉淀净化后,有条件的输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无条件的直接排入江河。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农村采取可用固体垃圾分拣处理法,而对于残菜剩饭等生活垃圾则装入埋在田园里政府发放的专用塑料筒进行堆肥处理,经充分发酵后作肥还田。而韩国:一是农民必须购买由政府专门机构统一生产的垃圾收集袋,专门用于各类垃圾的收集,其产生的利润用于垃圾处理费用和保洁人员的工资,当地道州政府制定相应法规,对乱扔乱抛垃圾行为实施重罚。二是道州政府将收集的垃圾以挖山填埋的办法,将垃圾分类置于山体各穴内,通过发酵生成沼气,用于发电,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五、优良的礼仪习惯体现着文明化
此次集中考察学习,除两国整洁的环境、发达的经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礼仪之邦的文明之风也让人感触良多。每到一处,都受到礼遇,频频的问候不绝于耳。无论是日本出入关安检人员和霭可亲的笑容,还是宾馆经理、服务员送客的挥手致意,无论是韩国大巴司机对各位上下客的点头致意,还是公共场所内吃饭、打电话的轻声细语,即使是由于示威游行等特殊原因引起的道路堵塞,日韩国人既会耐心等待,也不参与,不起哄,不看闲;韩国遇亚洲金融危机,人民众志成城,捐金救国;另外汉城世界杯“红魔”啦啦队,上百万人集聚广场及周边街道,为国家队呐喊助威,但球迷离开后的广场,仍然整洁如初。这些无不反映出日韩两国注重礼仪、崇尚文明的国民素质。不仅如此,从日本鹿儿岛县国际交流课课长热情周到的服务到老人志愿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解说,两国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作为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置于这种和谐的环境之中,敬意油然而生,也受到了一次文明的洗礼。
六、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发动体现着自主化
纵观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所走的艰辛历程,皆经历了一个由过去政府主导的“要我搞”的下向式运动到农民主动参与的“我要搞”的上向式运动过程。而其新农村建设从计划到落实均由居民自作主张,是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下开展的运动。就韩国而言,政府事先未制定发展计划,而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精神鼓励等办法,培养农民建设新农村“我们也能行”的自信心。一是政府引导。对道路交通、燃料供应、水利设施、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投入。同时为鼓励农民参与建设,该国从一开始就对3.3万个行政里(村)和洞(居民区)分别无偿提供了335包水泥,要他们在各自的居住地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等工作。后根据各地的表现,筛选出1.6万个样板村,继续提供一批水泥和钢筋,鼓励把村庄建得更好,并以此实行典型引导,以点带面。二是评比激励。采取评先争优、政府奖励的办法鼓励村庄建设,如韩国江原道(原州市),对评选出的新农村运动优秀村由政府奖励5亿韩元,绿色农村体验村则奖2亿韩元,设施化事业村奖励1亿韩元,扩充农村观光富民设施事业的奖励3500万韩元等。三是精神教育。积极宣传“新村运动”就是“过好日子”的运动,并有专门的标记物和“过好日子靠自己”的会歌。大力倡导“早起的鸟有虫吃”的“勤勉”精神、“老天爷帮助的是自己帮自己的人”的“自助”精神、“就是一张白纸,大家一起来抬也会更轻松”的“协作”精神。大力实施技能培训,“新村运动”中央会办有一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研修院,每年轮训2万名从事“新村运动”的积极分子(初期由各个村推荐男女各一名,参加培训,称为指导员,作为带头人)。同时实行会员制,由居民自愿申请参加,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会的负责人共有17万多人,普通会员218万多人,两项相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由此,在“新村运动”中形成的“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为韩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经过近十天的参观学习,所到之处,所见所闻,使我们深切地感到,日韩两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相比之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推进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规划上日韩两国各个村庄均有建设规划。而在农民建房上,两国没有搞千篇一律一刀切,也没有急功近利、大拆大建,而是既考虑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又按照宜于居住、便于生产、利于发展的要求,注重布点的自然性和建筑的个性化风格;在产业发展上,立足本身资源优势,深入挖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三产服务业、观光旅游业等;在建设周期上,不强求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激励竞争的办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由此,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就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应本着建设的环保化、资源的节约化、生产的多元化、产业的特色化的思路,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从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
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四川绵阳香草庄园,根据绵阳的实际情况,为当地解决了两大问题。1.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四川绵阳杨家镇香草庄园成功的实现了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无缝衔接,让农民参与到旅游区的建设中来,切身感受到了种草比种植粮食更赚钱,虽然土地种植不能自主,但是农民们离土不离家,杨家镇香草庄园解决了当地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农民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工作,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每年增加收入7000多元,对周边村镇经济影响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打造绵阳新农村建设典范。2.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杨家镇通过大胆试点使土地升值,规范流程让农民满意,创新机制做到保障有力,杨家镇成功实现了土地经营,激发了产业活力,不仅为杨家镇香草庄园的成功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香草庄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为其他地区成功实现土地流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它体现在五个“新”上。
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案例》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指导教师
纪
爱
真
年级学院专业班级
2010级法学院边防管理专业 姓名学号
巴达荣贵201041200207
46号 联系方式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 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众多成功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为了更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应该以以下几点为重点:
1、重规划,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需长远谋划,科学规划,扎实稳步推进。中央提出50年,省、市提出10-15年,而该村要坚持因村而宜,结合村情民俗,抓住发展重点和建设难点,找准建设突破口,在尊重民意的原则下,采取先易后难,因势利导、试点引路,分步推进的方式对本村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2、强基础,要在目前基础设施条件下,逐步实现道路全部通村、通组、通居民点。每自然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并逐步建立公共垃圾处 理场所,逐步让电脑、电话等设施进入百姓家中,占领生活空间,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生产和服务,以此,促进城乡一体化。
3、兴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兴办龙头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在城郊周围,全部发展蔬菜生产;三是大力发展果树产业,实现蔬菜、果树万元田;四是通过发展畜——沼——果(菜)模式,利用国家沼气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发展以农村循环经济为主的沼气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4、建设新房子。以自然村为单位,科学规划,适度规模、适当超前,严格执行,分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在建设过程中,应慎重考虑,按照“五大功能区”要求进行。即:公益事业区、农田保护区、支柱产业开发区、农宅建设区、公墓区和垃圾无公害处理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尊重农民意愿。
5、倡导先进文化、树立新风尚。具体来说一是要正民风。就是要达到“四无”标准,无封建迷信、无小偷小摸、无“黄赌毒”、无违法乱纪;二是要邻里和,即贫困农户有人帮、村民大病有钱医、孤寡老人有人敬、小孩上学有保障。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谐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融洽相处平安详和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6、狠抓班子建设带好党员队伍,推进新民主。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落实农民群众在发展生产上的经营权、自主权、知情权、参与权,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政务,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形成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平等友爱、诚信守法的新风尚,村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7、体现公正,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现实中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使得农民处在相对弱势的一方,要维护稳定、体现和谐,从法律上来说不论是对于社会人,还是法人单位,农民和他们的法律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对等的,要充分体现农民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减少农村各类社会矛盾。在依法解决的前提下,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法律、法规办;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现行政策办;法律、法规及现行政策都没有规定的,要在体现公平、照顾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稳定的前提下依实事办事。
8、强化督查,建立社会稳定责任追究制是维护稳定的长效措施
一是要坚持督查督办的原则,包括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做好全面督查与重点督办相结合,督查督办与帮助协调相结合,党政督查与业务部门相结合。
二是要建成及时办理、限时办理、必须办理的督办机制,对各类问题推诱、敷衍、塞责、拖延、扯皮、踢球的一律按相关信访规定严肃处理,对不负责、不作为的有关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处罚建议。
三是要创新督办的方式,包括电话督办、书面督办、会议督办、调研督办、联合督办等。
四是要对引发的矛盾实行责任追究,不但要注重有关单位、个人对引发的矛盾不作为的追究,而且也要注重从法律的角度落实对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
9、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扶贫持续发展、热心公益事业。要科学化关注,发展性扶贫,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导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理念,转化贫困因素为产业发展动力要素,将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自身的光荣事业和一项产业发展和创新。经济扶贫,机制扶困,文化转其形,科技转其因,具有科学发展观。通过自己的工作、生活,向社会传达心系失学儿童、情系希望工程的拳拳爱心。
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工程中群众占首要地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疑问,有:
1、认识问题。尽管广大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情很高,干劲也很大,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一是部分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央政策很明确,到了基层就脱节。二是甚至有些错解和误解了中央的政策,认为新农村建设好不好,要看新房子建设多不多,误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建设新房子,搞居民点,忽视了生产发展;三是部分群众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怀疑观望心理,有的认为只是刮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四是部分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定位不准,认为建设新农村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主体应由国家来搞。
2、资金制约。大部分群众收入水平有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3、政策与法律、法规有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中心工作,但依法保护耕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所赋予的,在实际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土地不能正常流转的问题,出现政策与法律、法规不相适应,互相抵触。
4、科技意识不强。部分农民群众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信心不足,思想认识模糊,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再加之,随着劳务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被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力军力量不足。
我的建议
(一)、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动积极性
(二)、积极为农民筹措资金,统一调配生产物资
(三)、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群众后顾之忧
(四)、技术跟踪服务,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五)、因地制宜不做表面文章
(六)、“小规划”为“大规划”让路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为,大学生参与农民组织建设,成为农民组织中的操作者,既有利于农民组织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利于农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有效的实践路径,能够使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锻炼成长的需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好地了解社会大有好处,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会成为大学生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到各村、各农民组织中任职,能够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为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路径,是融入农村、走近农民,在各类农民组织中发挥作用。利用所学知识和共产主义觉悟,将农民组织系统化规范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体上他们可以胜任的岗位有: 1 民委员会、党支部这样的正式组织
农村要致富,必须建好党支部。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证明,凡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农村,都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了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就可以带领农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前进。这些都与我们党政班子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知识分子群体。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大胆的创新精神、高度的民主意识,完全有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某划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管理民主”的目标顺利实现。在发展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让弱势的农民群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行互助合作,形成整合力产生强有力的发展优势。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联结生产和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加大推进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类型和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以上主要作用,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牧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普及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学生能在这样的合作经济组织中为农民传授技术、寻找市场,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农村 “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民自发的维权组织和农村的功能性组织
总的来说,农民保护自己权利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私力救济,或称为自己救济;二是公力救济;三是“灰色”途径。农村的功能性组织称为社会服务组织更能突出公益性和互益性特征,更具有包容性。这些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农民行为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在当今的中国农村,这些农民维权抗争组织的出现,表明了在国家对政治资源的垄断与控制的情况下,因农民谈判机制缺乏而产生的对“组织性力量”的需要;但由于这些农民维权组织大都还处在自组织的非正式阶段,其活动方式和控制能力均存在问题。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锻炼成长的需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好地了解社会大有好处,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会成为大学生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到各村、各农民组织中任职,能够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为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路径,是融入农村、走近农民,在各类农民组织中发挥作用。利用所学知识和共产主义觉悟,将农民组织系统化规范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