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5 01:4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纪事》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纪事》读书报告》。

第一篇:《中国纪事》读书报告

我想和这个国家谈谈

——读《中国纪事》后的感慨

“如果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这是作者许知远在序言中对自己的追问,也是我读完《中国纪事》后引发的关于我与我的国家的思考。

作者尝试着触摸并捕捉到中国社会的某种情绪,愚昧、丑陋、不安、躁动„„用一个一个的故事来展现一个青年对国家的描述与解释,没有大肆的渲染,没有不合实际,有的只是真实的现象。

恰巧今天看了一个白岩松的演讲,他说:“中国人习惯了说别人的不好,而从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就好比一个卖注水肉的小贩,有一天他吃了红心鸭蛋,于是他开始抱怨自己成了苏丹红的受害者,但其实他也是一个加害者。”

我承认自己不是什么圣人,所以在这里我不说我的国家好不好,我只是根据这本书的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些感触而非抱怨,更非批判。

关于历史的记忆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国一直在强调华夏5000年文明,可是我想知道这文明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见?是依靠历史博物馆里的实物文献,还是历史学家的空口无凭?我想,都不能算是吧,因为博物馆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进去看过,历史学家又要划分为很多个派别。

本书第5节中写到“像很多小城一样,汾阳的历史早已贬值,没人关心唐代的大将军郭子仪正是汾阳人,而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前来这里寻找过古建筑。人们总是想抓住什么,汾阳曾经拥有比平遥更完整的古建筑群,但是汾阳人更积极响应了那股席卷中国的拆迁潮流。”

这里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80年代,人们准备进入新时代,所有一切昔日的痕迹都在扫清,古城墙被拆除,城内的古建筑被一一铲平„„于是,中国没有了关于历史建筑文化的记忆,有的只是现代化高楼大厦,冷漠的钢筋混凝土。

1976年的那次悲剧灾害——唐山大地震,30几年过去了,所有值得珍视的情感、理应汲取的教训,都被压抑在建设一个“新唐山”的过度热情去速度之中,没有人将这次灾难当做历史的记忆。

第六节中有一句话“地震纪念碑看起来和那24万遇难者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更像是一次对政府和解放军在灾难面前又一次强有力的表现和颂扬。”读到这句话,非常感慨,中国怎么什么东西都要添加上政治的色彩呢?就连当年的口号都是“弘扬抗震精神,更快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天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历史该如何记忆,我说不清楚,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该有目的的记住历史,明确的说就是不应该给历史赋予别有用心的含义!

拆除古建筑,忘记大地震,是历史记忆的悲哀,更是这个国家民族的大不幸。

精神的焦虑

苏珊桑塔格说过“在没有被摄入照片前,你不能肯定你游览过此地。” 在很多的游览胜地,游客比景观更像是主体,景点最醒目的地方竖一块牌子,上面写上“禁止随地吐痰”„„,书中说“100年前的孙中山时代开始,孙先生就觉得中国人不随地吐痰,像政治上的共和制一样重要。”的的确确,100年过去了,好像这个民族在停滞不前,公园的游客须知依旧那么醒目。

这个国家,一方面看起来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则毫无变化,因为受困于漫长的传统,一直存在的国人精神的焦虑(此处的焦虑是指:找不到自身定位,没有

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另一方面,本书第13节关于北大精神的描述,“我们尊敬的北大,是那个作为思想的实验场,作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作为新知识的探索者,作为高级的精神生活的倡导者与捍卫者的北大。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北大精神早已走向封闭,很多年以来,我们依靠不断重复回忆来欺骗自己我们与这股伟大传统依然相连。”

“如果没有伟大的大学,我们会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吗?如果一个国家最著名的大学,都缺乏反省精神,缺乏对于自己使命的明确认识,这个国家能寻找到自己的方向感吗?”的确,在中国,北大这样的代表性学府都产生了精神的焦虑,他害怕港大来内地招生,害怕国家领导人不满意,现在的北大有了政治味道和商业味道,早已没有当年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一个国家的主流大学都如此,更何况国民呢,他们的精神追求能来自哪里?又怎能不产生精神的焦虑。

景区里人们没有素质也好,北大的精神走向封闭也罢,最重要的是人还是不能没有信仰,一种精神信仰,这也正是中国人最缺乏的。

新时代的到来

1978年,有一个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了新时代。

“暂且不说列强侵略时期,只说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走过的几十年,它取得的成就可能既伟大也充满了致命缺陷,有时候可能迷茫的连自己也不相信。”这是书中第40节中的一段话。

中国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了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他以他独特的方式,没有创新精神的商业组织、模仿学习的科技领域,世界工厂„„100多年前,梁启超呼唤民族探寻精神,主张创新,100多年后,现代作家龙应台还在延续着这种呼唤,可是中国人仍热衷于世界工厂的“美名”,不思创新。

第44节中写到“1978年,并非是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它不过是一个由市场庞大和人民饥渴带来的繁荣。”中国人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要从最好的一方面来解释,即使他知道是在自欺欺人。

另外,中国人从来都不正视自己,从清代的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但是一直不知道那些模仿和山寨其实可以转化成自己的创新。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也学习别人的先进,但是他们将这种先进转化成了自己的优势,学以致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却雄据着全球第二的发达国家水平,而中国却只能依靠整体的GDP来安慰自己。

从学生时代起,就没有追求科学的热情,所有的学习都带有机会主义色彩,复制、粘贴。中国一路走来,教育出来的都是“只会听话的人”,接着这些人继续一味的“拿来主义”,“学习主义”。

新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是世界工厂,抑或是在这其中真的学到了好多我们不会的好东西,但是我想问一句,这个国家,你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吗?新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浪潮下,不是参与了就好,能否主动一些,不要这么儒家,这么中庸,该主动出击的时候就要主动出击。

前面说过了,想和这个国家谈谈,只是一些感触而非抱怨,更非批判。一个青年人对他的国家的真实情感,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期待改变一切不完美之后的完美。

第二篇: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1

在之前,谈起战争,我的眼前只会浮现杀敌的战士,壮烈的牺牲和凄凄惨惨的哀鸿遍野。但此刻,我会联想到洁白的芦苇,坚韧的八路军战士和乐观勤劳的人民。这,许就是《白洋演纪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抢上战场的原生;认真负责、体贴人民的刘庄;自立自强、壮烈牺牲的吴召儿;好说好笑、斗争地主的双眉;谨慎细心的新卯;热爱劳动,谨记生产的小梅;英勇战斗的妹妹……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皆从作者不谈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笔中缓缓绽放。

在《采蒲台的`苇》中,有一个句子,我一向印象深刻。“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的确,人民的仇恨仅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爱也仅有一个,白洋淀老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深沉的爱;智慧同样仅有一个,人们都想到了掩护八路军战士的好办法。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一笔带过的话,却为抗日最终胜利的结局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淀纪事》中,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故事,还是令人着迷的文笔,都把这段惨痛的中国历史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无珍藏!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2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所写,它主要分为两篇,一篇是芦花荡,一篇是荷花淀,但我更喜欢的是荷花淀,或许是因为一听到荷花两字就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吧,眼前仿佛溢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

这本书的第三节写到了主人公水生嫂编芦苇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那里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生嫂的纯朴、勤劳,也写出了夜已十分深。作者写景是随着人的眼神而动的,“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来,带着一股荷花的清香。”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使画面变得十分神秘,荷花的香气更为这优美的景色添加了一抹亮色。然而,景色是这么优美、平静,但水生嫂的心境却格外不平静,夜已这么黑,自我的丈夫还没回家,她正着急的等着自我的丈夫回来呢!那里水生嫂夫妇的.恩感情状,与后面他们的互相照应,都能看出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打破了这和平完美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水生嫂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根本原因吧!

书中,妇女和孩子都能够为国家而付出,为自我的亲人而付出,他们从来不是只为自我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多人有和平完美的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学学过的一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五位英雄应对日本敌军的追杀,选择了牺牲自我,最终坠入悬崖,他们的壮烈牺牲,正是最伟大也最令人震撼的爱国行为!作为少年人,或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至少,我们能够培养好自我的品格,锻炼好自我的本事,将来把自我的肩膀化作国家的一处栋梁。今日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国家的强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3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明白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主角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可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坚持着对生活的无限期望,这份期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我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我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可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可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成功,也许就没有像此刻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终,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可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我应当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4

恍惚间,读完了最终一章,才惊醒,这么快就读完了吗?全书那么多的故事,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有连续性。从开始抗日,人民进取反抗,青壮年上战场,老弱病残幼在家拼尽全力保护战士们,再到土改等等,人民开始识字,有了文化,精神层次也提高了。

那么多故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小胜儿》。小金子是杨主任的警卫员,时年19岁。那次,他出发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带笑,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队伍前面,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上战场的同志们都死的死,伤的伤,连热情的杨主任都战死沙场!小金子负了伤,在家休养。多可怜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该是享乐,社交,与朋友一齐浪,自由勇敢追梦的年纪,却目睹了无情的战争。明明前几天还一齐骑着高头大马,明明前一刻还并肩作战,“轰”的一声,那么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飞射,漫天泥土飘下,被血染红。

一个孩子,为什么要应对这么残酷的事实?

这就是战争,无比残酷,无比血腥,冷漠无情得令人胆寒。为了不让更多年轻的`生命遭受摧残;不用为国负伤却只能躺在暗无天日的泥洞里;不必每晚担惊受怕睡不着觉,被噩梦侵袭;英勇的战士们拼命御敌,倒下也咬掉敌人一块肉,杀出一条血路,一条血腥却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轻的孩子啊,振作起来,撑过这一次,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了。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5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坚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期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明白有这个地方的存在。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可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第三篇:《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1

在之前,谈起战争,我的眼前只会浮现杀敌的战士,壮烈的牺牲和凄凄惨惨的哀鸿遍野。但此刻,我会联想到洁白的芦苇,坚韧的八路军战士和乐观勤劳的人民。这,许就是《白洋演纪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抢上战场的原生;认真负责、体贴人民的刘庄;自立自强、壮烈牺牲的吴召儿;好说好笑、斗争地主的双眉;谨慎细心的新卯;热爱劳动,谨记生产的小梅;英勇战斗的妹妹……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皆从作者不谈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笔中缓缓绽放。

在《采蒲台的苇》中,有一个句子,我一向印象深刻。“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的确,人民的仇恨仅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爱也仅有一个,白洋淀老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深沉的爱;智慧同样仅有一个,人们都想到了掩护八路军战士的好办法。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一笔带过的话,却为抗日最终胜利的结局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淀纪事》中,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故事,还是令人着迷的文笔,都把这段惨痛的中国历史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无珍藏!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2

《白洋淀纪事》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保家卫国的勇气与决心。这本书主要讲了抗战时期日军进攻白洋淀,村民们奋起反抗,青年人积极参军抗战,妇女们努力做好坚实后盾。其中我最印象最深的文章就是《荷花淀》。本文讲述了游击小组要外出打仗,小组成员派水生为代表去和家人们说,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几位妇女为前线的亲人送衣送粮,却在途中遇上了鬼子,她们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把小船快速开进了游击队埋伏的荷花淀,游击队员用手榴弹把敌人的船击沉,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作者用朴素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一个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描绘出冀中人民的反抗精神。从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水生,在后方一边照顾小孩和老人,一边积极地投入生产,担起“千斤的担子”,表现出她勇敢无畏、独立、坚强的`性格,以及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对抗战的支持和付出。这正是白洋淀里众多青年妇女的代表,她们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持抗战。而水生舍去儿女情长在前线抗战,是众多战士们的代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体现出人民捍卫家乡的勇气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我们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尊重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人,比如《白洋淀纪事》里的水生,对他们怀有敬意。我们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作贡献,完成英雄们的愿望,让国家更加强大,不受任何国家的欺负。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冀中人民那捍卫家乡的勇气与决心,让我知道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英雄的尊重。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3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所写,它主要分为两篇,一篇是芦花荡,一篇是荷花淀,但我更喜欢的是荷花淀,或许是因为一听到荷花两字就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吧,眼前仿佛溢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

这本书的第三节写到了主人公水生嫂编芦苇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那里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生嫂的纯朴、勤劳,也写出了夜已十分深。作者写景是随着人的眼神而动的,“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来,带着一股荷花的清香。”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使画面变得十分神秘,荷花的香气更为这优美的景色添加了一抹亮色。然而,景色是这么优美、平静,但水生嫂的心境却格外不平静,夜已这么黑,自我的丈夫还没回家,她正着急的等着自我的丈夫回来呢!那里水生嫂夫妇的恩感情状,与后面他们的互相照应,都能看出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打破了这和平完美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水生嫂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根本原因吧!

书中,妇女和孩子都能够为国家而付出,为自我的亲人而付出,他们从来不是只为自我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多人有和平完美的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学学过的`一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五位英雄应对日本敌军的追杀,选择了牺牲自我,最终坠入悬崖,他们的壮烈牺牲,正是最伟大也最令人震撼的爱国行为!作为少年人,或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至少,我们能够培养好自我的品格,锻炼好自我的本事,将来把自我的肩膀化作国家的一处栋梁。今日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国家的强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4

有位著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寒假,我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纪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本描写游击队抗日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给我印响最深的是原生,他17岁时就参加六年了村里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跟着部队去抗日,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着年迈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没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争气的妻子开始故意刁难原生的父母,最后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姑娘帮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务!没错,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时候的玩伴!她每天准时到原生家干活,任劳任怨。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在原生的妻子与原生的父母争吵时,秀梅和小五赌气说不嫁人!这8年里,原生拼尽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别人家的抗日队员回来了,只有原生没回来。过了几日,秀梅与原生的父母耕地,远远地望到一个八路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原来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原生在战场上活捉了蒋旅长,要在全村里表扬。场面十分壮观。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都为原生而高兴和骄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队里,原生的父母将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原生!后来,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队里,为人民而战,为新中国而战!当然,自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新中国而披荆斩棘、在所不辞,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用自己的脊梁为中国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有条件去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回报社会!所以,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最好的自己去奋斗!让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辉!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5

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这本书——《白洋淀》,作者蔡楠,他采用了孙犁先生的《白洋淀纪事》的短篇小说文集样式,也就是小小说的文学样式,记录了1963年白洋淀的洪水时期,一向到20xx年的故事。作者被称为了“荷花淀派”新时期继承人。

书中采用了很多的拟人手法,用“鸟”、“鸬鹚”、“荷花”、“芦苇”、“白洋淀的水”来表达物与主人、动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叙述了一段段生死离别的故事。故事也讽刺了人性的贪婪和对环境的破坏,以及白洋淀对水的需求。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水家乡》,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我是一只野生的鸬鹚,白洋淀是我们候鸟的中转站。可那年我被陈渔夫的渔网逮住了。我啄瞎了他的左眼,留在了白洋淀,而他成了陈瞎子。我时刻等待机会报复陈瞎子,那一年他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母鸬鹚——白鸬。我留了下来,我们生儿育女,白洋淀成了我的家乡。几年后,陈瞎子成了白洋淀有名的鹰王,他娶了媳妇,有了一个双目健全的儿子。陈瞎子的好日子最终在白洋淀几度干涸后结束了,就像他的.老婆生完第四个孩子后突然病死一样,水干了,鱼净了,我们没有了用处。那一年,他挖了个坑,把白鸬埋了,陈瞎子盖好最终一锹土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独眼里滚下了混浊的老泪,就在不远的地方是他老婆长眠的地方,他抚摸着我的羽毛叫我回南方,淀里建了个旅游岛,你再不走就会被我卖到那里被游人观赏。我抖动着衰老的翅膀,开始了不曾有的飞翔。我最终没有飞出白洋淀,我找不到从前的野性,我已经融入到这片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乡,我愿意做白洋淀的最终一只鸬鹚,一只等到水的到来,一向等到鱼的到来,之后我成为了一只长脖子老等。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6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在当时,老百姓日日夜夜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白洋淀这个地方极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淀里的人也是不为人知。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书中,老百姓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最令我震惊的。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参战,但是他们仍各自想办法,与敌人斗争!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平了,我们再也不用因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呢?是老百姓用鲜血用泪水换来的,是老百姓凭着那一颗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换来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爱国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学们,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做个爱国之人!我们虽然处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祖国,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那些老百姓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让我们对祖国充满热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7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8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成功,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9

荷花淀,是一个一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丽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或记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他们为革命参军,他们为土改与地主斗争,他们为生产帮助他人。《荷花淀》是孙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善良、贤惠、通情达理,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绝不落后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们才走了几天,她们就每人找了一个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现出她们对丈夫深深的爱。虽然没有如愿见到,有点小情绪,但很快就又说笑起来,可见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乐观、多情。

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的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她们坚定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她们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也纷纷拿起了枪杆子,当上花木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万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她们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么的英勇和伟大!对待爱人和同胞,她们有着无限的爱和包容;对待敌人和地主,她们是爱憎分明、毫不手软。我不禁对这些“水生嫂”们肃然起敬!

《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10

生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对战争没有过多的认识,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渐渐让我们淡忘着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烟逐日蔓延,一群朴实淳厚的农民们挑起了抗日的重担。这个小村庄很平凡,确切说这一本书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言,仅有一些朴实的农民兵奋斗着。也许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让我们难忘;又或许黄继光堵枪眼的赴汤蹈火;也有刘胡兰的15岁舍命为国家。革命需要英雄,可是革命的胜利同样需要千百万平民百姓的.付出。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的人民群众即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行。

众多情节中,我一向对其中一个耿耿于怀:讲述的是一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小伙子,原生,在同村人秀梅的指导下走上了抗战之路的故事。在早些年原生的父亲就给原生定下了婚事,一个大他5岁的农村女子,小五。原生跟随部队一走就是好几年,秀梅成了村里的干部,其实很多妇女应对的都是这样孤寂的生活,丈夫常年在外打仗,杳无音信,那些明事理的妇女还好,觉得自我的丈夫为国家做了贡献,感到无比光荣,尽管丈夫牺牲在战场。可是总有一些顽固的落后派不会这样认为,而原生的妻子小五就是这样一个人。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小五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经常和婆婆吵架,之后经常住在娘家,偶尔回家一次,就和婆婆吵架,秀梅在劝说小五时说道这样几句话:“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光荣也不能当男人,一块过日子!这得看是谁说,有的人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得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衣更光荣的事!”尽管是句句在理,可是对于小五来说这些话并没有对她产生影响,还是毅然决然的和原生离了婚。其实这一故事的小插曲反映的就是封建的落后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对我国抗战的不自信,但值得庆幸的是之后我们胜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也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都是普通人,可是我们需要坚信我们在做好普通人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辉煌人生。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烟火,那么我们更需传承白洋淀的精神,谱写出我们的青春华章!

第四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年,令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是: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说,这是打了一场成功的扶贫开发攻坚战。1949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面对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新中国开始了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消除贫困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扶贫”工作正式被提出,并大规模实施开展起来。承认贫困,定义贫困 1984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农村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为解放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提供了依据。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92年他在南方考察谈话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自己更是身体力行。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他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名,揭开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并从1992年开始,陆陆续续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25名失学孩子。1984年,中央划定了18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带,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此前,中央虽有性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但政策文件中却罕见“贫困”二字。这是因为以前,我们虽然存在扶危济困的行为,却羞于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有贫困现象,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和制度。但是,到了1986年,我国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第一次划出了国定贫困县标准: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这个阶段,甄别贫困户没有统一的收入标准,只凭直观印象:“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简称“三不户”。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一篇文章中曾称:“这是一个只讲‘意图’精神,要求下面根据意图灵活掌握,以适应各地不同消费水准的典型‘中国式’政策。”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拉开序幕。5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主持了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此前多年“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两个月后的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在原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资金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十亿元专项贴息贷款。1993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设在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的办公室亦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同年,农村个人和家庭依靠其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形势严峻,投入剧增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扶贫工作依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虽然中央要减贫,地方政府也并非不愿配合,但自身财政状况堪忧,很多贫困县都没法按时发出工资。把很少的钱投入到很久才能见效的扶贫中,还是用来解决短期财政困难,成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

1994年,著名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开篇第一句出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论断:“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文件题目中“八七”的含义则是:在20世纪的最后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根据“四进七出”标准(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一律退出),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7%,云南、陕西、贵州、四川、甘肃等省的贫困县均在40个以上。1996年,第一次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扶贫政策的一个关键节点,以后的很多扶贫政策都是从这次会议之后出台的,比如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等。持续10年的实际扶贫资金下降的局面至此也得以扭转。“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7年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0亿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5%—7%。但是随着国家投入资金越来越多,地方在扶贫工作上把眼睛向上看,向国家讨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的“开发式扶贫”,到了基层就成为了争取国家资金项目。因为很多优惠政策只投向国家级贫困县,所以地方政府都积极申请加入“国家队”(即国家级贫困县—编者注)。从1993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8000万下降到3200万,年均下降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减贫速度高3.6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国定贫困县的粮食和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纯收入,其增长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扶贫投资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却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收入增长中较大的份额可能被“国家队”的非贫困居民分享了。在这期间中央政府也已经注意到地区发展的失衡,造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1995年,陕西、甘肃两省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在陕西商洛地区,有些村子由于贫穷和近亲结婚,人口素质受到严重影响。甘肃定西市是有名的干旱和贫困区,那里的农民群众靠积雨水窖维持全家一年的生计。为了节约用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洗脸,成了半拉“黑人”。看到这些,中央领导人心情很沉重,于是提出了“到下个世纪初要开始朝着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向前进,到下个世纪五十年代,西部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扶贫蓝图。整村推进,十年评估 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改变,“国家队”的名单在新世纪头十年进行了一次调整,总数仍保持在592个。与1994年相比,名单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竞争”异常激烈。在地方争夺贫困县的同时,中央扶贫政策把目标降低到村级,实施“整村推进”。2001年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扶贫工作瞄准村级就瞄准了穷人,令他们真正受益。国务院相关通知称,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样在2007年,王小鲁、李实、汪三贵等学者撰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引起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重视。因为当时在政策层面,更多是就贫困谈贫困,没有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的扶贫理念,比如,不仅要看到绝对贫困,还要看到相对贫困(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社会生活状况);除了收入贫困,也要看到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等多维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扶贫办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还特地邀请了十多位扶贫领域的专家,对这10年的政策实施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系统评价。这是中国扶贫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委托第三方对阶段性扶贫工作进行总体评价。评估报告在肯定扶贫成果的同时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扶贫标准过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制约扶贫效果、贫困户在扶贫资金分配中没有受到优待等。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但是思路已经明确提了出来:一定要把区域发展和个人帮扶结合起来,使得扶贫效果有效集中在贫困人口身上。这期间比较典型的还有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利用自身的丰厚教育资源进行西部支教,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知识水平,使很多人摆脱了落后的根子。他们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截至2010年,北大研究生支教团共为服务地争取到资助金30余万元、图书8000余册、衣服6000余件,开展各类讲座100余场,在服务地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当地政府、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各自的服务地深入社会、实地考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全力以赴地做好扶贫工作。胡锦涛曾亲自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写信,信中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希望北京大学坚持把支教扶贫的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精准扶贫,攻坚拔寨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同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十八大以后,“精准扶贫”成为一切扶贫工作的中心。精准扶贫战略有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在贫困问题比较普遍时,扶贫瞄准个人要耗费大量人财物,因此只能采取开发式区域性扶贫。经过30年,大部分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只剩下几千万最难脱贫的人口,因此,实施精准扶贫的条件成熟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习近平在与村干部、村民座谈时说,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扶贫,还要更重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地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遵照指示,湖南省明确指出在扶贫攻坚中要注意“输血”与“造血”之间的关系,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就鲜活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一些地方往往对扶贫工作中的“输血”与“造血”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致使不少脱贫农民再次返贫。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脱贫攻坚亦然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力层层向下传递。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2015年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这次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从财政投入说,文件(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的财政投入要和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相匹配。我们现在初步了解到的,2016年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扶贫投入都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国家真的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最难脱贫的人口数量,目前存在两个数据:7000多万和8900多万。据学者汪三贵介绍,7000万是国家统计局将7000多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结果反推至全国农村人口,估计出的处于贫困状况的人数;8900万则是2013至2014年全国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但是不管是哪个数据,都说明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正在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势必将为全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责任编辑 赵晓帆邮箱 zxf2014@wsjh.com.cn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 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 雷雨晴 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

(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宣扬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呼吁改变国情固然是好,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缺点。

在《敬告青年》之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完完全全贯彻其中,成为一条将这六项标准串联起来的线索。民主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检验一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惟一准绳,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敬告青年》所针对的对象太过狭隘,几乎全部指向青少年知识分子,并没有普及到群众里面去,忽视了中国真正的群众基础,没有正确认识到当时的国情。除了一些空空的政治口号外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一味地学习西方摒弃东方,多多少少带有崇洋媚外的感觉,一味地否认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全盘否定,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缺点,成为了它的弱点,只起到了小范围的表面上的传播思想的作用,并未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相比,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但是《变法通议》却主张从教育、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说明当时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吸收,对于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但是它只揭示了造成中国人才缺乏、民智未开的教育原因,却没有从更深一层看到造成中国教育落后的政治原因,这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敬告青年》侧重于思想方面的改革,但是也由于其受众的局限性和全盘西化的倾向并未能直接促成社会的变革。

在我阅读《敬告青年》之后,虽然没有极大的震撼感,但是感触还是有一些的。《敬告青年》中宣扬的民主科学、对青少年的希冀等等,在现今却仍然没能够完全实现。

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充满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的相关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为何却频频爆出杀母杀室友吸毒强奸的新闻,而且有不少是和知名高校挂钩,知识分子,这一条符合,而知识分子所有的觉悟呢?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腐败思想流入、侵蚀国人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今天早上我无意间点开一个新闻,然后便花了一个小时去了解这则新闻的衍生——非主流和杀马特,光是翻看那些图片就让我感到震撼,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都是哈韩哈日哈美哈欧的表现,一味的模仿最终导致了怪异杀马特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有合作但也有冲突,日本岛国文化渗透,美国的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每时每刻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譬如,提笔忘字、传统文化后继无人这种现象,不正是漠视传统文化转而投向外来文化的表现吗?尽管有汉字听写大会出手相助,但并不能放松警惕,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碰撞有时候甚至比政治军事上的比拼更加激烈。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或许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背景下能够激励青年们解放思想,从封建的牢笼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适用了,我们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熏陶,又需要国外先进文化的陶冶,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样我们才能成新鲜活泼者,才能成为社会之新鲜活泼细胞,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下载《中国纪事》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纪事》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李永政09504006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抗外族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历史。中国近代史......

    读书报告 中国大趋势

    读《中国大趋势》有感 《中国大趋势》一书由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两位作者将整个中国比喻成一个大企业,而将中国领导人,比喻成整个公司的CEO,为我们更好地理......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但是其中的有些部分仍然和现代中国有些农村是有相似之处的。或是因为我来自农村,我对于乡土中国中写......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书名:《乡土中国》 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

    《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一、内容概述与浅析 通过寒假期间的阅读,我看完此书,并试图把书的内容进行归纳: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传统父权制文化三座大山......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读《乡土中国》有感 大家都知道《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早年的著作,但买到人民出版社的这本书时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作者简介呢?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想先提醒大家不妨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