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3 16:4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女工》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第一篇:《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中国女工》读书报告

一、内容概述与浅析

通过寒假期间的阅读,我看完此书,并试图把书的内容进行归纳: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传统父权制文化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国女工的生存现状很差很糟糕。我尝试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总结潘毅老师在这本书中所想要表达的观点。1.微观角度

潘毅老师作为一位民族志学者,通过亲身参与、观察与日常访谈等方法在“流星厂”这个田野中,对厂中的女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零距离的观察与论述。在微观的层面,潘毅老师主要是对工厂中管理者与女工们之间的权力博弈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论述。从管理者方面,工厂管理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微观权力技术来控制、掌握女工们的一切生活与劳动行动,这里不可避免地运用了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对于权力的分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一是由霍布斯、马基雅维利到韦伯的传统,他们认为,如果A用一种违背B的利益的态度影响B,就有权力出现。这种观点把权力看作是不对等的,是一种“零和”的关系,这种关系涉及主体间潜在的抵抗和冲突。另一种传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当代社会学家中主要有帕森斯和阿伦特。他们采取一种非零和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是从和谐的共同组织结构中产生的一种共同能力。大多数有关权力的社会学研究都是采用以上两种理论思路的。但是,这两种理论视角都把权力作为某种份额和实体,把权力与“占有”和“拥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并且,两种视角都把权力看做是主要与政治学、政治社会学领域相关的事务,而没有意识到权力实际上是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实践问题。潘毅老师在分析管理者如何对流星厂中的女工们进行控制和压迫时,就运用了福柯的微观权力技术的分析框架。作者把这种规训技术总结为:“它的基本技术就是通过身体安置在一个规训空间里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对其进行管制”。

书中也提到了女工们通过刻意降低工作效率、昏倒、工作时聊天、吃零食、集体反抗管理者、晚间工作时听收音机等途径拥有了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被潘毅老师称为间隙性权力,是运用“弱者的武器”并且她解释到“在工厂里,这种间隙性权力形态经常会导致暗地里的破坏,以及非正式网络的形成”。但这种权力其实很小,存在时间很短暂,在博弈的过程中,女工们还是明显地处于劣势。2.宏观角度

《中国女工》一书,潘毅老师极具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这句出现在书中好几次的话就能看出——“(这一事件)必须被放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去理解”。举例而言,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当潘毅老师提到有关阿英的梦魇与尖叫时,她不是仅仅用人类学“深描”的技巧详细向读者呈现阿英有关梦与尖叫的事件细节。进一步地,潘毅老师提出应该把阿英梦魇与尖叫这件事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去理解。她从福柯有关梦的论述中出发,提出这种梦魇与尖叫可以被解读为她实现自己现世存在的轨迹,以及自身抗争的终极可能性。潘毅老师是这样论述的:“国家社会主义、全球资本主义,以及父权制等三重大山压迫让她身陷囹圄:追求工厂生活换来的却是一副孱弱的身体,性欲与道德的矛盾令她紧张焦虑,婚嫁文化与国家对其流动性的管制则将她困在其中,使她进队两难:阿英的身体痛楚,烙着社会和文化创伤的印记,在她的生命中一再重现。阿英的梦是特殊的,但它的特殊性却是包含着普遍性,蕴含着一个身处中国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模型的十字路口上的女工所做出的极其平常的挣扎”,“阿英的尖叫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尖叫,是对三重压迫的社会暴力与荒谬所发出的谴责之声”。可以看出,潘毅老师拥有的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帮助她把在工厂中发生的一件看似只是有关于个人生活的小事联系到宏观的层面,从资本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传统父权制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论述。这也是《中国女工》一书最有特色之处。

潘毅老师在《中国女工》一书中开篇就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后文的个案拔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潘毅老师认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创造出的无性主体“同志”是嵌入于国家社会主义生产这个共同愿望之中的统一主体,没有阶级,没有性别。而当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国家社会主义开始让步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得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在中国逆其道而行。在资本主义在当代中国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对劳动身体的性化和社会异化中,打工妹承受这来自资本主义全球化、国家社会权力以及父权制压迫的三面压迫。潘毅老师作为一位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了微观的小事,把“流星厂”中的女工们生活压力与劳动异化放置在宏观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国家社会主义”这一框架中进行分析。

二、充满现象学社会学的思维

潘毅老师在《中国女工》一书中只字未提现象学社会学,但是毫无疑问,她在对“流星厂”里女工们的日常生活、女工与女工之间或女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事件的描述与分析中,字里行间体现着一种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思维。1.理论介绍

自近代至20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研究的思路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模式进行社会研究,强调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而抹杀社会现象所特有的主观性。针对这种倾向,舒茨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建构了西方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体系。舒茨学说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就是导致了解释社会学的转向,即将解释社会学关注的重点从对重大历史时间和历史进程的意义理解转向对日常生活的结构分析。该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使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合法对象。此后,思路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很多理论流派或思想大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探讨,比如常人方法学、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哈贝马斯对于生活世界的关注等等。

对于日常生活世界、对于这个每天运转不息的世界的意义结构的关注,是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主导线索。他认为,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这个由日常生活事件构成的、不断发展的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很大程度上认为,这个世界的实质性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它所具有的最重要、最微妙的特色,就在于人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舒茨立志于通过考察日常生活的多种类型化,来实现对日常生活基本结构的理论说明。现象学社会学意在揭示与解释事件背后的真实意义,是对意义探究的深度掌控。在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中,核心概念包括“手头知识库”、“生平情境”、“情境定义”、“生活世界”、“经验图式”、“主体间性”等。2.现象学社会学的“转换”

潘毅老师在《中国女工》一书中虽未提及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但是在她行文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一种现象学社会学的思维。在描述“流星厂”的女工们第一次来到城市时,潘毅老师提到,她们是很兴奋的,她们对城市的的生活充满的渴望与憧憬,这是一种对于父权制的反抗。但是,她们也深知自己根本不可能融入到当地的都市文化之中。为了把这种情境更加细致地展现给读者,潘毅老师提到了一次与女工同事们去商场里逛街、喝咖啡,女工们对高档商品触不可及的刻意逃避、对第一次进咖啡厅的不自然和尴尬都体现了女工们初级由农村进入城市中的难以融入。这里就体现了一个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陌生人”。舒茨认为,“陌生人”对于其想融入的当地人的群体来说是“没有过去的人”,因为他们以往并没有在这样的群体中生活,所以他们的生活历史处于这个群体的过去之外,这一群体文化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并未成为其“生平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涉及到的“生平情境”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舒茨认为,个体自童年时代开始就通过自身的经验与父母、朋友、老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得认识、界定和适应环境,应付各种事件以及生存所需要的诀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有由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方言的命名而类型化。对个体来说,这样的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类型化知识自童年时代开始不断累积,把这个世界即作为现存对象来接受,也作为具有过去和未来的对象来接受。这样的类型化知识和他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共同积淀成为经验储备;后者即是她此后理解社会现象、采取相应社会行动的基础。所以,由这些经验和知识构成的经验储备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舒茨称之为“生平情境”。在这里,“生平”系指个体经验储备形成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在女工们第一次进入城市中及其都市文化体系中时,城市中的许多东西对于她们而言都是陌生的,很多新的空间场域都是她们从未进入的。所以,当初次涉及这些事务时,女工们会显得异常惊慌失措。

从全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潘毅老师通过站在流星厂的女工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女工们的“手头知识库”出发理解她们当下的处境。手头知识库是指,作为社会个体的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就个体的经验而言,其关于这个世界的经验和知识只有极少一部分来自亲身经历,其余绝大部分则源于父母、朋友、老师的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如何认识、界定和适应环境。这种通过语言传播的知识和个体在生活中获得的具体体验共同沉淀成为其经验储备,也就是他们今后理解社会现象和采取相应社会行动的基础。回到潘毅老师的写作描述上,她就是很好地把握了流星厂女工们的“手头知识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和把握女工们的许多行为方式以及事件背后所赋予的深层次意义。

潘毅老师知道,女工们普遍来自农村地区,她们的“手头知识库”中没有城市生活方式,她们仅仅只是对城市生活有着单向度的追求。所以,初来城市的兴奋和难以融入的尴尬都是潘毅老师所能够理解的,而这种理解就是建立在她对于女工们的“手头知识库”的理解之上。

三、本书的缺点与不足

《中国女工》一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工厂女工受迫之图,潘毅老师也凭借此书获得美国“米尔斯”大奖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但是,笔者在阅读此书时还是发现了本书中的一些问题,或是自己对本书某些思想的疑惑。1.过度拔高之嫌

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了潘毅老师所具有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种通过把微小事件放置于宏观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能力。但是,也很容易“过度想象”而导致另一种现象产生——“过度拔高”。笔者认为,“过度拔高”是指民族志学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由于长期深入田野而失去清晰自我的一种学科强迫症状。也就是说,笔者认为,潘毅老师由于在流星厂生活了9个月之久,渐渐在田野中迷失了自己,这种迷失不是物理上的迷失、心灵上的迷失,而是一种思考能力的迷失,由多元的、新鲜的、善于转换的思维方式逐渐单向度的、学科强迫式的思维方式。其实,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学者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科强迫。心理学家刻意地把个人戒烟失败归因为婴儿时期的口腔期发育没有完全,政治学家把生活中的一切暴力冲突解释为权力的斗争。潘毅老师在《中国女工》中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学科强迫,也就是说,潘毅老师作为一名运用社会学思想和理论进行田野调查的民族志学者,由于本身学术素养很高,善于把微小的事件放置在宏观的历史中分析。但是由于潘毅老师自身身处田野内部时间太久,导致形成渐渐变为单向度的思维方式,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也过分地发展而变成了一种“过度拔高”的思维方式。潘毅老师在后文还甚至写到,“阿英的尖叫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尖叫,是对三重压迫的社会暴力与荒谬所发出的谴责之声。”笔者认为,潘毅老师这种过度的意义拔高和愈显夸张的写作手法与自己身处田野、亲身经历女工们的受歧视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为女工们打抱不平的斗争者,潘毅老师这种过度拔高和文学式的写作手法值得理解与肯定。但作为一名客观、价值无涉的社会学家,她的这种意义拔高与夸张的写作手法是不值得推崇和鼓励的。2.理论视角的一元维度缺陷

潘毅老师在全书的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批判论的视角,对工厂中管理者运用的各种微观的权力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与批判,对国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及父权制三座大山对女工们的压迫进行批判。当然,通过这种批判的理论视角作者分析并探讨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揭露出了工厂管理者的丑恶与“国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模式中的社会性暴力。

但是,通过发现,潘毅老师过度使用批判的理论视角看待问题而并没有发现或说刻意忽视了其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因素。举例而言,作者在分析工厂的劳动对女工们的身体摧残时,提到了一位名叫惠萍的女工,描述到她所在的清洁室充满了刺鼻的化学药物气味,经常会导致头痛、眩晕、作呕等类似中毒的症状。并且清洁室中的黑胶对工人身体健康及其有害,尤其容易引起皮肤病和肺病。慧萍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促使潘毅老师对于工厂中制度对女工们的压迫及健康迫害开始进行批判,挖掘资本主义经济丑陋的剥削手段。但是,潘毅老师并没有考虑到,或者说刻意地忽略了这些化学药品的“正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这些化学药物起到了对电子芯片或晶体进行除垢、冲洗、蚀刻、氧化以及打磨的作用,黑胶的使用也是为了使得晶片更好的焊接在装置内而不脱落。这些都是生产一件合格的产品所必须经过的步骤,没有这些步骤,商品的质量不合格,若拿到市场销售,不仅会使得生产厂家名誉受损、官司缠身,更会使得整个品牌口碑下降、甚至倒闭。3.体制内

当学术在一味地质疑某些社会现象时,如果冷静想想,我们也许会很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竟然生活在这一体制内,原来自己也是推动与促进这一体制发展的一员。或许有人秉着“学术是学术,生活是生活”的逻辑,当如果当你使用的iPhone正是一个由富士康的某位工人生产的,但生产完你这台iPhone以后就由于压力过大而跳楼自杀时,你是否会反思一下,你是否也是促成了富士康工厂不断发展以及潜在地导致了这位工人跳楼自杀的一员呢? 是的,你也在体制内,潘毅老师也在。

后记

在阅读《中国女工》一书期间,我有幸见到了作者潘毅老师本人并参与了她的一场讲座。初次看到潘毅老师,她没有香港人的那个傲慢气质,没有一般北大老师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坐在讲台底下与我们这些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的本科生们聊天。她是一个很瘦小的女子,甚至有一些羸弱,大大的圆形眼镜下面是很大很深的眼袋。160cm左右的个子,穿着朴素的衣服。她说她嗓子很干,因为大陆北方天气状况与香港差别太大;她说她有点饿,因为忘记吃晚饭了;她说她很开心看到这么多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们参加她的讲座,因为她看到了自己年轻的身影,青涩而充满活力。

我看着潘毅老师,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瘦小的女子竟是《中国女工》这本书的作者,因为这本书中给读者呈现出的学术思想那么犀利、那么批判,与她的表面形象很不搭配。这场讲座的内容是“中国建筑工人的现状与出路”,由于是在一个小教室举行的,老师离我们很近,所以没有在大型报告厅里的那种严肃,而更多的是一种温馨、和谐的互动与聊天式的探讨。讲座的一开始潘毅老师也提到了《中国女工》这本书,并与我们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内容。之后,潘毅老师聊到自己如何与北大学生一起为工地上的建筑工人的权利而努力的,如何为了一起“工伤事件”而与开发商争吵、打架的。潘毅老师的普通话并不是很好,我们听不懂的地方她会再一次解释,我们就在那个小教室里无限地、安安静静地感受着这位为中国弱势群体争取权利的“女斗士”的人格与学术魅力。

潘毅老师在《中国女工》中写到,“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茫然与失落,因为我所关心的人永远不可能有时间或者有机会来阅读这本我为她们写的书,尤其是以这种形式来写的书。”但是在这场讲座中,老师提到她完成并出版了一本名叫《我在富士康》的书,她说这本书就是专门用普通人的口吻为富士康中受压迫的工人们写的,希望他们/她们看到这本书以后能够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有所了解。我想,这也是潘毅老师对于在《中国女工》一书中的那种遗憾与失落的弥补与自己梦想的实现吧。

她,是中国社会学界学术实践的中坚力量,是为中国弱势群体拨开迷雾、寻归自我的一束光芒。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读《乡土中国》有感

大家都知道《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早年的著作,但买到人民出版社的这本书时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作者简介呢?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想先提醒大家不妨先了解一下费孝通先生的简介,带着对一定社会背景及作者的了解来读在这本书。

首先,我想坦诚的说看完一遍《乡土中国》我着实没有什么收获,似乎除了一些新颖而难懂的概念以外,我只记得我看过《乡土中国》这本书这件事了,还有下无数次看不下去放下又拿起的无奈了。所以接下来我只能凭着我的“理解”来完成这份读后感了。

在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费孝通先生讲到此书是他借助“乡村社会学”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的,提出了许多大胆朴素的概念和观点,其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他所说的乡土中国并不是一个具体中国社会的描写,而是包含在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说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所有概念都是抽象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具体实在的体现,但这些概念却真真切切的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并且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应用。

这本书虽说是十四篇连载文章的合成,但其内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全书以中国传统社会为背景,以差序格局贯穿联系,主要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四方面:文化土壤(文化传统的现实影响)、社会结构(主要是差序格局的论述)、社会统治秩序、权力和社会结构。在文章的论述方面,主要通过下定义总结概括出了一系列新概念,然后用比喻、引用等方法解释概念,并通过对比(古今中西)的方法深化概念,加强理论的可靠性和突破性,同时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我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具体谈谈我的理解和感受,并且根据个人阅读的感受主要讲第一、二部分,第三、四部分还未形成总的概念,希望多年以后能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中国社会的基底是乡土的,这既是乡土文化的现实,也是传统乡土社会下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里“土气”是骂人的,繁华的城市才是青年才俊的向往。但说乡下人“土”在费孝通看来却是用的极好的,因为乡下人是依

着泥土而生的,泥土是乡下人生活的场所、谋生的手段,是想乡下人的“命根”,甚至可以说泥土是孕育乡下人的母亲。我们的民族是离不开泥土的,出远门时带上一包自家灶上的土,这种看似迷信的习俗其实反应了泥土在乡下人心中的早已是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但这种“过分依赖”也造成了泥土对人的束缚,长期的不流动形成了一种聚村而居的定居状态,在此状态下,孤立隔膜是难免的,地方性就凸现出来了,于是就形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礼俗社会”。在这种定居的礼俗社会中,一切都是熟悉的,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在特殊的“熟人社会”中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在这里,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对于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心安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甚至文字都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在西方现代社会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传统熟人社会是可行的。在这种文化价值观下,文字下乡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因为文字是人与人交流受到时间阻隔和空间阻隔时采用的一种事先约定好的意义符号,而在这种“面对面的社群”中,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克服相对来说非常小的时间和空间阻隔,连语言都是不得已才采用的工具,从这种本真的角度来说文字下乡是一种根本没必要的行为,说乡下人“愚”也是不公平的。

何谓“差序格局”,《乡土中国》中没有给出确切的概念,我也读出了“差序格局”像什么,它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面时形成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格局并不像西方社会一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有与生俱来的伸缩功能。不仅圈子内部没有清晰的界限,而且圈子之间也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由此也就不存在公私界限,不管是在情缘关系还是在地缘关系中都普遍存在着一种自我主义,即一切价值都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通俗的说就是一种“公私相对”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差序格局”中,公私是相对的,站在任何一个圈子里,向内看都可以说是公的,更何况圈子的中心是“己”。“差序格局”从传统的伦理思想和孔子的“克己复礼”开始就存在了,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也影响着家族。

道德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由社会格局而决定的。与西方团体格局不同,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的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中国的道德和法律也会因为得看所实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区分,家族也因受到差序格局的影响而与西方存在明显的不同,是一个事业社群。男女有别则在中国社会自古有之,本篇中引用了Oswald Spengler的“西方陆沉沦”,并套用在乡土社会上。使之更具学术性也比较理论化。

第三四部分主要讲社会统治秩序和权力与社会结构。在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费孝通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然而乡土社会并非上述的秩序。中国的乡土社会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长老统治”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最后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乡土中国》一书费孝通先生写的比较深奥,我无法完全把握他老人家文字背后的意义,但隐约感觉乡土中国是整个大中国的一个映射,这本书蕴含着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感慨,寄托了某种希望,可以说是费孝通先生中国梦的一种委婉阐述吧。

附: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2013年11月25日 姓名:糟文晶

学号:20131031243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专 业:建筑学学术硕士 学 生: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书籍简介: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字数:70千字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内容简介:该书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费孝通

序言:费孝通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时,导师乃大名鼎鼎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教授。马林诺夫斯基对费孝通在国内农村调查的材料很感兴趣,指导他根据这些材料于1938年写成博士论文,即在英国出版的《中国农民生活》(又称《江村经济》)。费孝通回国后,又遵照马林诺夫斯基的嘱咐,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同时,继续在云南农村进行调查,《乡土中国》就是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的成果(有关家庭问题的成果为《生育制度》一书),据说连书名都是马林诺夫斯基提议的。

在费孝通的代表作中,《江村经济》属于微型的社区调查,是社区研究的肇端:《乡土中国》是“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从《江村经济》到《乡土中国》是费先生学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这一学术脉络的演进,代表了他为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两步实际工作。而《生育制度》“代表以社会学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尝试”,《乡土中国》则“属于社区分析的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无疑后者更具开阔的视野与格局。

《乡土中国》一书汇集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本书的后记,近乎学术自传,它真实地记录了费孝通对自我学术的认知,对理解这本著作和他的学术思想,都很有帮助。《乡土中国》虽然篇幅很小,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很能见出学术气魄与学术识见。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能做到这些,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缘于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他不以“先进/落后”的成见来看待“城/乡”、“中/西”的文化差异,同时在抗战结束后,又能预见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迁过程中,数千年乡土社会正在蜕变。因此,读者即使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今天再来翻阅本书,想必依然可从中会得到启发。可以说,它仍是“读懂中国”的上佳读本,也是所谓学术普及读物的最佳范例。

《乡土中国》收集的是费孝通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当时他应《世纪评论》杂志之约,分期连载而成,后于1947年初版于

上海观察社组织出版的“观察丛书”中。1985年,《乡土中国》重版于三联书店,日后又陆续产生出多个版本。此次重新出版该书,所据底本为1985年三联书店版,除基本的订正外,尽量保留了原貌。

内容摘要:

乡土本色

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人口在增加,经过几代的繁殖,人口就达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只能宣泄在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但老根是不常动的。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期拓殖的年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1、每家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太远;

2、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3、为了安全;

4、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以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有机的团结、礼俗社会,后者是机械的团结、法理社会。

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练,“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文字下乡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面对面的社群”可以用声气辨认,不必通名报姓。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文字”其实是一种双方约定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定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越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越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越有限,于是语言也越趋于简单化。“行话”是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在许多少数人之间的特殊语言,外行人是不会懂的。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再论文字下乡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人靠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积累了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学习是一套向已有的方式的学习,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这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最重要的桥梁是词,词不一定是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语言。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我们要发展记忆是以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乡土社会中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与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历世不移的结果是人在熟悉的人和环境中长大,经验代代相传,反复重演。他们个别的经验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不需不断累积,只需保存。

从语言到文字,从用声音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字、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性到不定性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因为中国的文字最初是庙堂性的,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

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中国人对于“私”的传统划法和西方不同。西洋社会组织像一捆柴,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句话含糊得很。

在中国,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像水的波纹一样,越远越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张网,但没有一个网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没有明晰的界限。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划出一个圈子,称为“街坊”,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定的信念。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亲属间的孝悌,朋友间的忠信。

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网络里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没有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家族

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这个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人类学中的家庭: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是结构,生育是功能。根据这个概念,由于生育的过程是短期的,所以一个家庭的存在也是短期的。家庭这个社群是暂时性的。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中国的家的扩大是单系的(父系),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叫氏族。

家族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可以等于家庭。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成为了一个部落,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为了经营这些事业,家的结

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同时,因为这些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是临时的。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因为事业追求效率,求效率要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相敬,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的特色。

说笑和感情交流在同性和同年龄集中,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就是在这种社群中养成的性格。男女有别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因此同样的反应。这种亲密感觉发生持续作用,是无言的。

乡土社会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这种社会联系是长成的,熟习的,年老者可以预知年轻人将要遇到的问题,年轻人把年长者当做他们生活的参考蓝图。

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的充分了解的是男女两性上的生理差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把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恋爱是探险,是追求,是对未知的摸索,从结果看不仅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稳定。所以,乡土社会中不允许存在浮士德式的精神,因为它追求稳定。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男女有别的原则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组合表示了感情方向很大程度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极端事例:华南的姊妹组织,冯小青式的自恋声调。礼治秩序

法治并不是指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根据法律来维持。法律靠权力支持,靠人来执行,所以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律靠国家权力推行;礼靠传统维持,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这套方法是一代一代累积

出来的,每个人出生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他只需要“学而时习之”就够了。久而久之,人们对传统就有了敬畏感。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而且对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行的信念时,这套行为就成了所谓的“仪式”。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礼治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很难维持,但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所以礼治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无讼

法律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它并不是在教化人,刑法的用意在于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现代社会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改变其内容。因此,不能盼望每个人都能熟悉与时俱进的新法律,所以律师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职业。

乡土社会中的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知礼是责任,所以有了“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的“连坐”的规律。打官司被认为一种羞耻之事,表示教化不够。乡村里的所谓调解是一种教化过程,又被称为“评理”。

中国现代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的原因: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借鉴而来,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新司法制度推行下乡后,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破坏了原先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是看人民如何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无为政治

对权力的两种看法:

1、偏重社会冲突——横暴权力——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一方通过发号施令来支配另一方。

2、偏重社会合作——同意权力——社会分工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如果有人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就会有人出来干涉,”干涉别人是权利,接受别人的干涉是义务。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则,就会发生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越复杂,权力越大。

在人类社会中,这两种权力总是同时存在,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所不同。权力最引诱人的地方在于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横暴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更紧密。

但乡土社会常常是皇权的发祥地,因为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

横暴权力有着经济的约束,在远离统治力量的地方,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同意权力。可是同意权力有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而乡土社会的家庭单位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同意权力的范围不可能小到一家一户。”所以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然名义上是“专制独裁”的,事实上是无为的。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中有一种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

社会契约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个人对这种契约虽然没有自由解脱的能力,但这种契约性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各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在教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被教化者要学习的文化是先于他存在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力。

教化性的权力虽然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就是政治。

总之,乡土社会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性的长老权力。所以用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结果。血缘与地缘

年长对年幼有强制的权力,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严格上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但因为单系家族组织中注重的亲属多来自生育少来自婚姻,所以这里用血缘代替亲属也无妨。

变动小的社会容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更替的。血缘社会想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血缘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

在乡土社会中,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是多余的。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和姓氏一样代代相传,而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所以说我们的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

外村人想成为村里人首先要在村子里有土地,其次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但在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买卖,土地权受着氏族的保护,除非得到氏族的同意,很不易把土地卖给外边人。而寄居于社区边缘的人得不到普通公民的权利,不被人所信托。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社会活动,主要是冲突和竞争。“乡土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你来我往,唯恐自己欠了别人的人情。但这种亲密之外又透了一丝微妙的类似避嫌的东西。”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旨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所以乡土社会中有赶集的特色,村民老远地走上十里地去集市上交换清楚后再老远地背回来,或者从寄籍在社区边缘的外边人那里购买商品。“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村民不必讲人情,可以当场算清甚至讨价还价,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集市成了一个“无情”的地方,那些外乡人也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确实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陌生人之间的约定,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名实的分离

中国社会的第四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任务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社会变迁常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旧的生活方法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就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这时出现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方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被称作时势权力。

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和战争中经常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变迁激烈的社会,这种权力也在“逐渐增强”了。英美学者将苏联的权力性质归入横暴权力一类,因为它形式上是独裁的;但在苏联人民眼中,这种独裁和沙皇的独裁不同,我们可以将它的本质理解为时势权力。

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是最不发达的。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传统的形式是不允许反对的,但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社会中的人靠欲望行事,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欲望是自觉的,而且恰恰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合。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一些习惯并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

乡土社会的传统就是经验的累积。

读书报告: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费先生认为:“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因此,乡土社会里的人们彼此特别熟悉。但是,与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相比,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在第二篇“文字下乡”里,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在解释中国的差序格局时,费先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

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这个网络里,费先生认为只有“礼”才可以维系每个人的关系,并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孔子的话语和例子。

费先生认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总之,乡土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稳定的差序格局。

在“男女有别”的一篇中,费先生认为:“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为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总是异性的组合。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和“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深刻地展现了乡土社会的性心理,但是,我认为这在现如今已经改变了许多。只是,男女之间多了些平等,并没有“有别”。

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没有法治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孔子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就让我明白了,乡土中国的乡土性质其实是受孔家思想影响的,而且影响深刻。

正因为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乡间看到坏的行为却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费先生倡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讲到“无讼”这一篇的时,我看了之后觉得费先生思想很激进,看待现实中的一些诟病眼光很犀利,大胆地揭露社会上的弊端,让我很敬佩。

“每个要在人生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

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 这就是教化权利的效应,是乡土社会中长老统治下才有的。另外,“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逃遁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有句谚语说的就是长老统治,“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长老统治对乡土中国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关于“血缘和地缘”这一篇中,我学到了: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最后作者总结:“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最后一篇中说到:“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那么你就会会问到欲望是什么?费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话解释——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欲望是合乎人类生存的条件的,认为这是自觉的文化事实,不需要计划,这就有别于现代社会了。

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虽然有人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拒绝这种情结,但是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费孝通先生正是看到了或者说是深刻体验到了这种情结的力量,从而在社会学层面试图进行解析。这大概应当是《乡土中国》里个人情感的显露。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消退中的生命花园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2010/5/20 《乡土中国》一书是由我国著名的乡土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其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土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文章的集合。费孝通应当时《世纪评论》杂志之约,连载了十四篇文章,后由三联书店于1974年整理出版,1984年重刊。我所做的读书报告针对的是1984年重刊版的《乡土中国》。全书的主题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一个问题。该书与费孝通另外所著的《江村经济》 《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有关中国乡土社会特性的一些概念。作者以一名城市与乡村沟通者的身份极尽描写了中国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的各个方面。

全书结构简洁、紧凑,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旧著《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

第二部分(该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发表的十四篇关于描写中国乡土社会的论文的集合;

第三部分是作者后记,以手记的形式清楚地交代了这本书的写作经过,还包括作者在以上提到的两所大学中任教的经历。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十四章,其核心内容分别为:

第一章《乡土本色》:介绍中国乡土社会“土”气和其显著固定性的原因及现实性特点。第二章《文字下乡》:挖掘乡土社会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论证了乡下人“不愚”的观点,引出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补充前一章的观点,简单说明了时间上的阻隔对于文字产生的影响,强调了乡土社会所缺乏的文字产生、发展的土壤。

第四章《差序格局》:对比中西文化中社会关系上的差异,突出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以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的道德体系陪衬出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最大特点——“私”。第六章《家族》:介绍了乡土社会中家族单系(只包括父系这方面)的结构原则及其区别于西方社会家庭的功能。

第七章《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即主张安于现状的亚普罗式的文化和主张克服阻碍、不断创造的浮士德式的文化,并以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从而揭示了乡土社会中保持“男女有别”这一原则的重要原因和意义。

第八章《礼治秩序》:“礼”是传统的维系,乡土社会是区别于法治社会的礼治社会。

第九章《无讼》:推行下乡的新的法律制度对礼治的乡土社会产生了副作用。

第十章《无为政治》:解释了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从历史的经验中找出了“无为”的价值。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在横暴权力、同意权力之外,着重介绍了教化权力(长老权力)。

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介绍了血缘社会(传统乡土社会)与地缘社会(现代商业化社会)各自的特点与差异,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讨论乡土社会中的变动方式,承接第十、十一章,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靠欲望生活着,然而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而言,自觉的生存条件则是理性的“需要”。1.社会学研究应坚持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结合全书内容与《后记》中的阐述)2.以?文字下乡?和?司法制度下乡?为代表的一系列举动,只有在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才可能真正有效。(自《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3.中西文化在社会生活方面有着天然性的巨大差异,想要以西方、现代化文明取代乡土文化无疑是阻碍重重。(结合全书内容)4.中国的乡土社会终要一去不复返,这是将是一场充满痛苦的变革。(从非自觉的意义上理解)初读《乡土中国》是在高三上学期,由于中学校园生活与现实社会隔离性实在不小,所以当时读起来比较吃力,比较费解。进到大学之后,也曾信手翻阅过几次,直到这次论文之前,才又再仔仔细细地研读了两次,由衷地感觉到了,费孝通对中国乡土社会了解之深入、剖析之详尽让人折服!

所谓乡土:从生产力的角度上看,农民离不开“土”,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农民依赖着土地,耕作、收入、成家立业,脚下的黄土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上看,农民离不开“乡”,在传统的社会形态当中,谁也不能够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独立生活,哪怕是实现了生产消费上的自给自足(还会有自然、政治、安全问题上的制约),而这群体往往是固定存在而长久不变的。

这样的乡土社会,中国式的传统社会。不要忘了,今天,在中国超过80%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少说8亿的农民。那绝不仅是历史而已,巨大的现实性让我们每一个人无从回避与忽视!那么,怎样来界定它才能够真正地系统全面而公正客观?(以下 1.乡土社会是儒、士、道精神杂糅的社会。乡土社会深受着三家文化的影响,而事实上,特别是儒家的文化,它像流淌在我们文化血液中的一种色素,无所不在地同时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方各面。2.乡土社会是异常稳定的社会。这是由?乡?与?土?的生产关系天然决定的。的确,稳定在某个程度上意味着对于自由的约束、一成不变的落后,但相比于风险性极大的现代社会,在各式浮华动荡与光怪陆离的背后,乡土社会至少还可以给你一个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3.乡土社会是?熟人的世界?。相比于现代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人们在相互间关系上的普遍性原则(因此,我暂时将其称为?陌生人的世界?),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带有特殊性的。?不同人不同对待?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举一个经典的例子:插队。在看来,让熟人插自己的队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陌生人呢?因此而产生的纠纷绝不在少数。4.乡土社会是?私人?的社会。正因为有着根本区别于西方基督篇二:《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裴朝甫

2011级法律硕士(法学)

听说费孝通先生的著述《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书,最近在老师的要求下,初读了的这本经典著作,果然名不虚传。这是一份以描述和解释为主的实证研究成果,14篇“杂话”语言上通俗易懂,内容上入木三分,读来深有同感、共鸣不断,虽然最早出版于1948年距今已有六十三个年头了,但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中国农村社会和推进农村现代化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我对各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人口流动少、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2.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熟人社会,村落内部的空间阻隔小,文字的使用是多余的。3.乡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稳定社会,生活问题可以靠长辈的经验解决,因而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4.乡土社会结构呈现差序格局,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5.乡土社会的道德体系是将孝悌忠信等私人道德要素从“己”向外推出去的。6.乡土社会的家庭其实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族,它承担着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事业。7.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以感情的淡漠“范围着个性”,维持着秩序。8.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其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9.传统的礼俗已经固化为人民的习惯,使得现行司法制度很难在乡间推广。10.由于小农经济难以为统治者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而农业的分工体系又不发达,使得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乡土社会的基础都不牢固。11.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间常见教化权力,它发生于社会继替过程中。12.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13.社会变迁与社会继替同时发生,于是名与实的分离就免不了:表面上遵循传统的形式,实际上经注释而改变。14.在乡土社会生活的人们不需要计划,“个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烈而且厚重的乡土气息。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娓娓而谈,而并非只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素描。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虽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已经逐渐消失,但作者的透视社会的眼光,其观察社会的方法仍是充满活力的。

《乡土中国》指出了农村现代化的若干困难:对于文字下乡,对于司法制度的推行,对于传统道德的改造,对于乡村自治,等等。

首先,对于文字下乡的困难。他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下人”,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性质。乡土社会,人口时代定居,一代一代的依附在土地上。乡土社会的这种稳定、不流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传统农业的特点而产生的。人口的非流动,也造成了乡村的孤立隔膜。这种“固态”,使得乡村里人与人之间是十分熟悉、亲密的。而表情达意记号的文字,发生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有阻碍,在面对面直来直往的乡村,就显得累赘多余了。在时间上的记忆传承方面,由于乡土社会不需要大范围的记忆,所以语言上的经验传递就够了。其次,对于司法制度推行的困难。礼不同与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主要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在乡土社

会的礼治秩序中,不知“礼”,是不被允许的。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再次,对于传统道德的改造困难。在道德上,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是一根根私人联系,由内向外,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仁的观念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同点,但缺乏具体性。我们的传统道德中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缺乏团体道德。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道德发生的意义在私人关系中。团体格局中,道德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于是发生了权利的概念,人对人互相尊重权利,团体保障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改进我们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现状不仅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设想,还需要有成套合理有效的策略和可操作的技术手段。

最后,对于乡村自治的困难。在权力结构方面,偏重在社会冲突的,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偏重在社会合作的,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之间还有教化权力。乡土社会接近没有政治只有教化的社会。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乡土社会的定性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地缘的源于人在商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冷漠、无情。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在我看来,不管农村的前途是衰落还是兴旺,要想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只有一条:那就是将农村卷入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纳入现代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体系之中。具体的说就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篇三:《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微观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该书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进入了他社会学研究的第二阶段,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

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厚重的乡土气息。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娓娓而谈,而并非只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素描。

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虽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已经逐渐消失,但作者的透视社会的眼光,其观察社会的方法仍是充满活力的。本文旨在以个人看书所得的体会,将作者对乡土社会的剖析稍作梳理。

一、乡土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即使是现在,农业仍是农村生活的物质基础。农业与商业、工业的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农业发展所直接依赖的土地是不能流动的,农业收成也需要时间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稳。试想,如果迁移,势必得重新寻找适于耕作的地皮、开垦荒地,结果是劳力伤财;而农作物收成需要时间等待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人不适合经常迁移。限于农业的这种需要安稳的特性,在乡土社会里,祖祖辈辈只能也像植物一样,也把自己的根扎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里,“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千百年来就在一块狭小的地盘上繁衍生息,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流动。而我们也将发现,乡土社会的这种求安稳、不流动的特点,将引发许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产物,如乡土社会的政治类型等。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聚居的社会,熟人之间的交往是讲人情、讲互相信任的,如果涉及到金钱等精细的利益计算,对熟人之间来讲便是“见外”了,于感情有损。在这样的社会中,商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商人追求利润,他必须精于计算,排除感情的干扰,而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来经营自己的产业。人情世故一旦涉入商业之中,势必成为商业经营的一块很大的绊脚石。所以纵观古代的商人的发迹史,很少能找出一个是在本地发迹的,大多是少年出外,历经艰辛而发财。所以中国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发展显眼的几乎都是农业文明,商业很难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这不能否认与乡土社会的特点有关。而乡土社会的这种稳定、不流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传统农业的特点而产生的。

二、社会交往及其体现的社会关系类型 前已述,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聚集的社会,绝大部分情况是,他们之间具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在几个世代以前迁居到某个地方,繁衍生息。在许多地方往往可看到聚姓而居的情况,一个家族自己形成一个村落,从而有了李家庄、潘家园之类的地名。在这么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共同生活、朝夕相见,他们有事情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即使是先人的遗训等也可通过一代代人口头传下来,文字在这种社会里是无需的,这也无怪乎传统社会里文盲的数目之众了。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在书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是作者的一大创举,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在学界上很有影响力。在提出这个概念以前,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形象的例子将中西方的社会类型作了比较。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

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就像石头投入水中荡起的一圈圈波纹。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古代的官员退休返家后有义务负起整个家族的生计,为此李贽才决定出家摆脱俗事困扰,这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似乎有点不可理喻,但确是乡土社会的真实写照。家与家族有时候是很难区分清楚的,这是由于差序格局的人伦关系的可伸缩性所致。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政治类型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所谓的“礼”,指的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不是法律,而是伦理道德及社会习惯。法律的执行依赖于强制的国家权力,而礼治依靠的是传统的力量。然而,乡土社会的人们何以在无强制力的作用下服膺于礼治秩序呢?作者在书中谈到:“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社会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乡土社会是一个变迁非常缓慢的社会,这得益于其赖以生存的农业本身的特点。祖祖辈辈在同一块土地上以同样的方式年复耕作,依靠的是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昨日适用,今日也适用,以至形成他们对传统的服膺。“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作者在书中还为我们揭示了乡土社会中的四种权力类型?d?d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我想结合黄仁宇在其《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对中国权力结构的形象描述,他说中国社会就像两条长面包夹在一起,上面的长面包代表着文官集团,大而无当,有其严密的组织体系;下面的长面包,便是一群群松散的农民。而皇权正是通过上面的“长面包”渗透到下层的“长面包”中。在《乡土中国》中,皇权被认为是横暴权力,一种基于追求利益的强制性权力;而在基层的传统乡土社会中,尤其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权力类型主要体现为同意权力,这是基于分工合作而产生的,是民主式的。在乡土社会,长老权力也是重要的权力类型之一,长老统治是基层乡土社会统治类型的体现。作为传统的象征,长老权力的一个很大的作用是教化作用,教化人们遵守传统。长老往往由年龄长的人来担任。因为在乡土社会中,年轻人是循着年长人的足迹一步步地向前走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询问年长的人。年长的人在诠释传统,在教化晚辈方面具有无可非议的资格和权

力。而平时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纠纷,一般也是由长老作为权威的评判者。书中所提及的乡土社会的第四种权力类型是时势权力。这是在社会变迁较快,传统难以适应社会变迁时产生的一种类型,乡土社会变迁十分缓慢,时势权力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并不是那么显眼。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看书心得,当然不可能对整本书的内容面面俱到,而仅是抽出一些自认为重要的方面,结合自己的体会,按自己的思路所作的一些文字,水平所限,无甚创解,但求不致曲解作者原意为已足。篇四: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和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费孝通:字彝江,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1980年获得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获得赫胥黎奖章。读物简介:

《乡土中国》:由我国著名的乡土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其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土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文章的集合。该书共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乡土中国》序言;第二部分(该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发表的十四篇关于描写中国乡土社会的论文的集合;第三部分是作者后记。其中,第二部分为主要部分,共有十四个章节,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二、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一章《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第二章《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章《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章《维系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

第六章《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第七章《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第八章《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和成规。

第九章《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第十章《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章,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本书的结构及各章的关系如下:

三、本书重点部分:差序格局(1)、自我主义

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2)、公私群己的相对性

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者无清楚的界限。(3)、维系私人的道德(4)、强大的伸缩性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5)、礼治社会

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礼。(6)、长老统治

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四、本书思想

1、对乡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我国乡土中国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例如文字下乡等政策活动,不宜强制短时间促成,应该循序渐进以适应乡土的节奏和环境。

2、中西文化在社会生活方面有着天然性的巨大差异,想要以西方、现代化文明取代乡土文化将会面临很多未知的困难。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根深蒂固且范围甚广,想要改变需要一定的过程。

3、归根结底,中国的乡土文化终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而渐渐消失,不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在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审慎的对待种种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我们特殊的社会语境,确保民众可以真正得到其中的好处。

五、心得体会及思考

这本写成到现在七十余年,但在看这本书时,我却丝毫感觉不到时代的阻隔带来的距离感——从小在乡土文化中长大,感受着身边的一切,虽然时代变迁造成部分差异,但大多现象和书中大致相同。这也正说明我们仍没有从乡土社会中完全蜕变出来,而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相对稳定的。无论乡村还是成都市,今天的中国还在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不可否认它还带有很强的乡土性,也正因为如此,《乡土中国》这本书直到今天依然显示出他的时代性和可读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书中的部分话题我们有相关的思考。

1、文字下乡

在书中写到“卢梭曾谈到,’越是面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词就愈加无奈,但人的文化却向着无奈的方向发展,说话抛弃了姿态,写字代替了说话,这意味着人类的堕落’。在乡土社会,人们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语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传情达意,摆脱了语言这个筛子,使情感表达的更加天真自然。“

但是,在文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及将来,文字仍是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种客观中带有肯定的态度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做辩护。所以我们还是要支持文字下乡的运动,采取适当的方式即可。

2、礼治

礼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治,为了避免引起字面上的误解故称其为礼治。礼治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问题。“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到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然而在当代社会,传统远不能应对新生活、新问题,剧烈的变迁也不可能允许人们从容不迫的进行种种试验。这种情况下礼治必然面临崩溃的危险。要保证大家有序的应对共同问题就必须有另一种力量来代替“礼”,这其实就是法律。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的原因了。

3、无讼

乡土社会固有的一套社会调整机制还并未完全脱离实践,甚至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现代司法在此时硬生生的挤进来排挤传统,无疑会遭到质疑。这些从实体上已不易使老百姓得到认同,程序上的生疏与隔膜就更不言而喻了。传统伦理与现行司法的冲突已然使“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这种情况在今天已有所改观。改革开放三十年余来,我们破坏了许多旧秩序的同时理想中的新秩序却尚未建立起来。这使得很多举措难以得到群众理解和拥护。

所以,我们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审慎的对待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特殊的社会语境,确保民众能积极参与并受益。

4、长老统治

横暴权利是冲突性的,而同意权力是合作性的,是两种极端。中国社会在根本上是乡土性的,既非单纯的横暴,也不是完全的同意,(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只有一种形式的权利)乡土性的中国产生了费老所说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权力结构——长老统治。长老统治的前提和礼治一样,都是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问题。

而我个人认为,在当今中国的城市中,长老统治并非依然占有统治地位,而应是长老统治与同意权力共存的时代。这是一个过渡的过程,并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总之,《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但包含的内容却远远超越了社会学。这本书是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社会学层面上的重新审视。他解释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凸显乡土社会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乡土社会的文化是由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乡土社会的整个历史地

理环境决定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乡村是城市发展的后盾和支持,关注乡村,乡村发展,关注乡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而乡村的发展,关系到全面认识、慎重思考、合理决策等层面——《乡土中国》为我们展现了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概况,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

孙翔

2013200116篇五: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从乡村性来谈中国与

西方的区别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我们引进了那么多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却无一例外的在中国都失败了;为什么现在天天谈法治,谈宪政,却迟迟不能建立出一套像西方一样严谨而又公平的法律。一开始我认为是东西方存在一种根本上的差异,但这无法解释同为东方文明的日本如何取得巨大的成功,中国,除了拥有东方文明的共性之外,一定还拥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的阻力足够强大,以至于阻碍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这本书告诉我,这个阻力正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在第一章,费孝通就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尤其是在基层,乡土性表现得十分明显。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中国独有的特色,如第一章乡土本色提到的中国人安土重迁,人口迁徙很少,且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的袭击,于是有了一种社会的稳定,几十代甚至上百代都可以居住在一个地方且有详细的家谱可以记录每一代的家族成员。这在国外估计是不可想象的,国外的家庭以夫妇为轴,孩子长大后就不再属于家庭的一部分,而是去建立新的家庭了,可能以后不再会有很密切的联系,就更别说什么详细的家谱了。

由于乡土性这一根本的不同,中国社会体现出了与西方的几个社会性质上的不同,首先,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而西方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农村,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熟人眼皮底子下长大的,周围的都是熟人,由于人口流动并不常见,所以社会里基本不存在陌生人。所以就有了书中提到的几个现象,第一是法律被规矩与习俗替代,规矩和习俗并无明文规定,也不需要什么合同和契约去确保其生效,它存在与人心中,是祖祖辈辈一直流传下来的东西;它在熟人之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契约。人们不习惯用法律,因为如果你正儿八经的跟一个熟人签合同,画押什么的,别人只会回你一句:咱俩谁跟谁啊,这不是见了外吗?第二就是文字不是必需品,费孝通提到乡下人不识字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而是在乡下根本就不需要文字,文字是一种打破空间阻隔与时间阻隔的工具,而在乡村地域范围有限,兼大家都是熟人,用语言便可表达一切情感,甚至由于肢体语言与表情的灵活性可能比文字表达的还更贴切,至于文字跟下一代提供经验这一种功能,因为乡村生活的机械性,后人无需发展前人的经验,只要重复前人的步骤便可,文字自然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所谓的乡下人不懂法,乡下人不识字,不在于他们的自身无知,而是这个大环境根本就不需要这项技能。其次就是不同于西方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如此注重于权利和义务,因为他们可以清晰的定义一个团体的界限,你属于这个团体,你就有权利,离开这个团体,便不能享受这种福利,所以才会有成年子女住父母家还要给膳食费的情况,团体中的人拥有共同的权利与义务,也有共同的道德,这种道德是超出私人关系的。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家,在窘迫时苏秦连妻子都不相认,在富贵时大官们可以有一个几千人的大“家”,连界限都不清,如何规定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不认识的人贪污,可能你会怒骂,但若是你父亲贪污,那么可能你只会包庇,在差序格局中,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道德,对于不同亲疏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最后就是不同于西方的法治社会,中国传统一直都是以礼治国,在乡土社会中尤甚,早

在几千年前,孔子就主张以礼治国,而一直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更加重视伦理纲常,法律在国家的治理中一直退居2线。在乡土社会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乡土社会基本不需要法律,甚至不需要去官府诉讼也可以解决问题。乡土社会只需要依靠传统的力量,保证三纲五常的至高无上,做到长幼有序,一旦遇到问题,只需族长或者长老出面,便可以解决。长老的判决,不见得是最好的,更不见得是正确的,因为长老的年纪一般比较大,通常会倾向于保守,有时候会将变革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这样却确保了社会的稳定,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自然而然的采取这样的方案。虽然中国在城镇化之路上已经走了几十年了,现实的情况,早已与费孝通当时不尽相同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中国这个国家,仍是建立在乡土之上的。我们在借鉴西方经验时,绝对要考虑到中国社会的特色,绝不能死板的照搬西方模式,否则只能在中国特有的乡土格局中,遭遇无尽的阻力而失败。

第五篇: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但是其中的有些部分仍然和现代中国有些农村是有相似之处的。或是因为我来自农村,我对于乡土中国中写到的一些情况能够理解。的确,随着近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行为有较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现在在农村仍然能够感受到乡土文化。毕竟中国有几千年的小农社会,农业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后来的现代化也是经由西方传入的,而这种西方现代思想先传入一些较大的城市,而后从城市向农村传入,乡土文化淡化速度仍是较慢。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入速度增快,而现在的农村并不像以前那样封闭,乡土文化不像以前那样浓厚,不知道几代之后乡土文化会慢慢变淡以致消失。

我并不知道这会使人感到高兴还是略有一点忧伤。因为有些乡土文化会被人认为很土,乡土文化慢慢在被现代文化替代,每一代人的思想都会不一样,乡土文化的影响会变弱,一想到很多年之后乡土文化可能会消失,不知为何,我竟然会有种莫名的忧伤感,或是因为我也是受一定乡土文化影响的人。

下面我将根据我的理解对书中的每一部分作详细阐述。

乡土本色

从乡土本色中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作者用“土”字来形容,这个土并不带有藐视的色彩,而是比较客观的形容。

乡土文化一直都有土的色彩,因为自人类产生便就离不开土。我们在土中种粮食,在土地上建造房子,在土地上活动。离开了土,恐怕人类比较难以生存。所以就像费孝通先生写的那样,我们也把我们的文化融入了土中,我们会带上家乡的土远行,那样仿佛不曾离开家乡。而从其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乡土人的情怀,我们不愿意离开我们的家乡。

而这种乡土人的情怀并不只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才拥有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城市中的人也是如此,因为我们会对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产生感情,我们会不舍,但是这只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会这样。更重要的是受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文化的影响。中国长时期处于农业社会的阶段,人们在有了一定的土地之后就会在这儿安家生活,以求田园之乐,安安稳稳,如此而已。

小农经营、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安全因素等是农村的人聚居在一起的原因,他们长久的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十分熟悉,便形成了熟人社会,大家彼此非常信任,互帮互助。这或许也就是中国比较看重关系的原因。

记得小时候有一家进了贼,当时发现了,然后全村人都起来帮忙捉贼。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呼喊的声音,因为那声音几乎把全村的人都喊起来了,当时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害怕,现在想起来的时候是感动,感受到全村人团结在一起的感觉。

虽然生活在乡下,每个家庭都生活得很近,都知根知底,别人会知道隐私。偶尔大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儿闹口角,可是我们仍会喜欢乡下那种彼此熟悉的感觉。有些在乡下住习惯了的老人到城市中住了几天之后便回到乡下。老人们也或是那种慢慢的、熟悉的感觉。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

费孝通先生不同意乡下人“愚”,只是现代化的过程中把乡土社会抛弃了,所以当乡土中的人接触到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是会有一种迷茫感或是新奇感,而现代化过程中文字是有重要作用的。而乡下生活主要是经验,城市的生活需要较多的文字。乡下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盲这个词的产生。

很庆幸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乡下是有了一定的发展的,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城乡或许在基础设施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基本的生活是差不多的。乡下的教育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几乎没有文盲,可是和城市相比,乡下的文化水平还是较低的。现在如何提高乡下的文化水平是比较必要的。

毕竟乡土社会的人不能靠积累的经验来解决一切问题。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我们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全部以种地为生,我们需要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文字下乡或许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教育。

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乡土社会是有差异格局的,并不像西方那样明显。我们的生活圈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圆不断扩散的状态,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圈子,就像书中写的那样,我家那边就有那种感觉,我们村的人是一个圈子,在我们村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后,我们村每家会出一个人来抬丧,一般的话是不会有其他村的人的。这种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回使人团结在一起。

可是这种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有私的成分。以私的关系来作为联系,没有基本的规则,大家没有群体观念仍然较弱。

对于私,我是有了解的。感受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山上摘茶果的时候,两户人家在山上争吵了起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地界的原因,似乎是一家把地界边缘线移了一点。我其实并不知道这又什么好争的,各自管好自己的不就很好了吗?后来想一下的话,其中一点原因是私心作怪,另外一点或是因为乡村中经济的来源还是比较少的,人们想用一些不太正当的方式得到一些东西,而在乡下,土地仍是较为重要的,只有争土地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通过私人的关系来维系的,强调推己及人,同时中国的社会也强调自己的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等要求。一些品德极为高尚的人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大部分人的品德是中等水平。加之以私人关系的缘故,这种道德水准体现的时候也是有变化的。在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一部分人的标准边改变了,他们为自己着想,不顾道德。

对于费孝通先生所阐述的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乡土社会的描述只是一部分,因为大部分人是有利己的思想,并非只有乡土社会的人。而先生的这本书写于几十年前,现在的形式也大为不一样了,我认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们的思想水平会提高,而社会制度也会更加完善,社会会变得更好。

家族、礼制秩序和男女有别

费孝通先生认为家庭的组成是因为生育而开始,因为比较注重父系社会,后来也由家族可扩大成氏族,家族一起做事情。乡村确实会比较重视氏族,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会起几个名字,一个是入族谱的,一个是生活中用的。前几年,还听说又重新整理了族谱。年纪比较大的人在一起聊天时会询问是族谱中的什么派别。这种氏族是大家庭。而我虽然有族名,但是我对于族谱中的事情不了解。我想我们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这一代人已经逐渐把氏族淡忘,只记得我们的小家庭。或许之后氏族文化会慢慢消失吧。男女有别这个现象现在还是存在着的,一个家庭的男人和女人是有分工的,女人一般负责家务和种菜,而男人主要负责种田等事物。女人主要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在我的奶奶爷爷、伯伯这两代大致是这样的。而男人和女人的圈子也是大不一样的,我奶奶她们一般是饭后和一些妇女们喝茶聊天。男人们也会在一起聊天,但是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聊政治、聊收成。

费孝通先生书中的礼制秩序的形成原因是乡土社会流动性小的原因,当一个社会封闭起来,人们熟悉起来,就会根据经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纷争的方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礼制。礼制在乡土社会中可以起到法治的作用。礼制秩序有其弊端也有其存在性。礼制秩序和法治的不同是礼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理性。

对于现在的乡村来说,礼制秩序和法治的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在礼制氛围浓厚的时代,家族长老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家族内的纠纷都由长老来解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氏族关系的淡化,长老便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行政体制的变化也促成了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在乡村中的一些较小的纠纷便会由村委会的一些干部来进行调解。一般不会闹到法院。

乡土社会在内部是有一定的解决机制的,这也是乡土社会在中国存在很长时间的原因。虽然现在乡村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但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乡土色彩还是会继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的。

无讼、无为政治和长老政治

无讼是和礼制秩序以及乡土社会自身的特点相联系的。乡土社会的人们是聚居在一起的,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熟人之前讲究情感关系,认为诉讼是对于这种关系的破坏,即便是人们之间发生了纠纷,他们也一般只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或是因为长久的乡土文化的影响,在老一辈的眼中,一旦事情闹到法院就不太好了。无讼的原因还有一种在乡村中的利益纠纷还是比较小的,人们愿意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在无为政治中,作者对于权力的结构做了一个划分。把权力分为同意权力和横暴权力。横暴权力是自上而下的,而同意权力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的。同意权力具有民主性。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是同意权力。

同意权力比较典型的是氏族,人们通过家庭之间的联系来建立氏族,氏族有权力来管理宗族内的事务。现代乡村也是有同意权力,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变化,现在的村委会是由人们选举产生的,村干部管理村内的事务,而一些重大事件也是需要开大会来解决的。

长老政治在之前的乡土社会比较典型,现在淡化了。传统的是氏族内部的教化权力,长老的地位比较高,能够决定较多的事情。社会是具有继替性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文化地位的继替稳固了长老统治。而中国传统的长幼有序的思想对长老政治也有重大作用。长老一般都是宗族内部比较年老的人物,他们收到较多的尊重。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

血缘和地缘之间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费孝通先生说: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只不过血缘的投影。血缘的关系是非常稳固的,在较为封闭的社会,人们组建新的家庭的人员也在一定的地域之内,地域内的血缘关系是较为紧密的。这种社会形态虽然较为稳固,但是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商业之间会把金钱算得很清楚,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般不会做生意上的往来,以免发生利益纠纷而影响血缘关系。

对于名实的分离,作者阐述的是社会变迁的影响,社会变化过程中乡土社会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费孝通先生所描写的乡土社会,现在在乡村中也能感受到部分乡土文化。我们的乡土文化有几千年,一时消失是不可能的。乡土文化也是有其存在的特点的,也有其正当性,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随着社会变迁,书中所写的有些部分也在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会使乡土文化又会经历一个新的阶段。

下载《中国女工》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女工》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书名:《乡土中国》 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有感 ——记录十七大,小人......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著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写成一本十四章的小书......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我看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通过阅读全书,我读出了作者认为我国“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这主要表现在生活格局、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本......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 读完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我对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有一个了粗略的认识。 这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跨越了几千年,脉络十分清晰,从文字中便能感受到作者的......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 作者简介:《乡土中国》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所著。费孝通:生于1910年,逝于2005年,江苏吴江人。代表作有:......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