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周中心发言稿
淮阴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主备人:刘娟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8-30
第一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1.本册课本开头几页是有关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内容,是全套教材关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安排之三。安排本项内容,意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精读博览、对有积累价值的语言文字熟读成诵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共有五页插图。其中第1页至3页插图主题是“勤于朗读背诵”,第4、5页的主题是“乐于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对形成人的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务必使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写字”以及“既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的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不仅要使他们熟练地背诵指定的内容,更要使他们喜读乐背。
2.《识字1》是一篇识字课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莲藕、芦苇与菱角;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要在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而且在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识字,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认识新的生字、新的偏旁。能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能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难点:
1.训练正确的读书和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四、课时划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3课时
识字12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师要把指导看图和模仿训练结合起来,以模仿训练为主。没有条件在课堂上模仿训练的,可提出课堂训练的要求并认真检查。对于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背诵,学生互查背诵,都不宜安排过长时间,而应重在规范的要求。对朗读、背诵的坐姿和站姿要反复训练,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对课外阅读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
2.《识字1》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水乡秋天的人文、自然景观,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教学流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起回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通过过去一年的学习,大家不仅掌握了许多知识,还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学生回忆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相机小结板书。
二、指导观察,小结要领:
1、出示挂图,说说都画了些什么?
2、他们是怎样读书的?提示:怎样坐?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小结出示顺口溜: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一尺一拳,不能相忘。
三、引导模仿,评判巩固: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集体训练,巩固姿势。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评判强调:
朗读一要姿势正确;
二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三要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四、举一反三,兼及其他:
1、观察其他几幅画,把你看懂的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背诵地点——课堂、校园、家里
背诵方法——独自背诵、同学互背、别人指导
课外阅读——在图书馆、阅览室,借阅时要文明、守纪,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报。
五、拓展延伸,唤起共鸣:
1、小结: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能让我们长知识,开眼界,使我们不断进步,我们要从小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讲述冰心读书的故事。
3、读一读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4、学生交流自己在暑假期间阅读的课外书籍。
5、推荐阅读:
《成语故事》
《世界著名童话》
《365夜故事》
《寓言故事》
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识字1教案(略)
七、教学资源:
课本插图课件
八、备课中的问题:
1.怎样能让学生持之以恒掌握良好的读写习惯和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写字识字的兴趣?
第二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2-18
第一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1.本册几页图一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共有三页插图。其中第1页插图主题是老师向大家介绍字典,第2页的主题是同桌两人查字典。第3页是一位同学拿“都”字卡给大家看,并领读。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因为有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一辈子有用;有的东西一时有用,但它却一辈子无用。诸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之类的习惯大概都属于前者。
2.本册教材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把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要在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而且在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识字,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查字典。
通过实际的翻检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2.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强化“字典随身带,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或不理解(包括拿不准的)字,一定要动手翻一翻”的意识。
四、课时划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2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师要把指导看图和模仿训练结合起来,以模仿训练为主。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没有条件在课堂上模仿训练的,可提出课堂训练的要求并认真检查。,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或不理解(包括拿不准的)字,一定要动手翻一翻”的意识。坚持这样做,久而久之,“勤查字典”的习惯就一定能够养成。
六、教学流程: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
教学准备:字典、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1. 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 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 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交流谈话
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查字典比赛。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 读音 你的字典的页码 组词
拜
墓
四、教师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1.质疑谈话: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2.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3.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二、指导看图。
1. 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 交流讨论:
⑴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 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 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5.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三、作业设计
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七、教学资源:
课本插图课件
八、备课中的问题:
1.怎样能让学生持之以恒掌握勤查字典习惯和主动识字习惯?
2.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写字识字的兴趣?
第三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8-30
第二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取了四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让我们荡起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赞美,而《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最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所得。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
2本单元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3先叙述具体事实,后引出结论或揭示题旨是本单元的写作特点,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时不易体会。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认读写本单元36个生字以及14个新 词。
3学会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5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3学写作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感情表达出来。
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3学写作文
四、课时划分: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2课时
第三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3课时
习作1学写作文。1课时
练习13课时
五、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在理解词义上,可充分运用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所揭示的方法活学活用。
2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
六、教学流程:
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2.能凭借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得词语,同学之间交流。
三、精读课文
1.自由读1---5自然段,想想爸爸问了什么问题,聪聪又是怎么回答的。
2.角色朗读,交流评议后再读读。
3.爸爸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把有关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4.交流:
(1)你画了哪句?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3)你能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吗?再读好反问句。
(4)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照本宣科,没有实际的理解,而爸爸的理解来自生活,比聪聪的直接、具体。)
(5)迁移:看看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烈日下的人们浑身冒汗;小狗趴在地上伸出舌头直喘气;小草耷拉着脑袋;马路上烫脚„„)
5.小结:除了查词典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6.学习6-8自然段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眼前见到什么情景?他们又是怎么对话的,你能读好这几个自然段吗?
(1)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涛拍岸”的意思吗?
听老师说一种现象,看看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1)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2)课间,操场上一片欢腾景象。(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尽情欢乐)
四、学习最后一段
1.指读第9自然段,交流爸爸说的 “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2.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什么时候,你爸爸、妈妈或老师也“意味深长”跟你说过话?能举个例子吗?
4.指导朗读,你能像聪聪的爸爸那样意味深长地说一回吗?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呢?你学会怎样查无字词典了吗?
五、作业设计
自己找两个词语,用查无字词典的方式解释一下。
六、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蔫
惊涛拍岸涌撞崩
第四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20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1-7
第二十周周集体备课
一、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
2、生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1)无赖
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
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师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2)理解“相媚好“
(3)理解“醉里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
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诗情
1、浏览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
第五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4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主备人: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2-03
第15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课文先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讲大禹怎样想出治水方法,并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制伏了洪水。课文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大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设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内容。
《孔繁森》一课讲述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写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藏族孤儿。第三自然段写孔繁森去医院献血。第四自然段写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读书的事情感动了藏族同胞。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点,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有5篇描写人物的课文,前四课已经学过,《孔繁森》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相信能够独立阅读,读出自己的想法。但由于本课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太陌生,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一篇课文来完全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认识课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感受课文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层层递进地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力,触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凭借图片和歌曲进行渲染,并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引导、体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民精神要设法引导学生体会。
三、教学目标;
《孔繁森》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
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的思想。
《大禹治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优秀”一词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贵品质,有如下几个点需要重点解决:
1.给予孩子想象的空间,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繁森会怎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来抚养”三个藏族孩子。
2.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又为何“勉强答应”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恳求”的。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五、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所蕴涵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六、课时划分:
《孔繁森》3课时。《大禹治水》2课时
七、教法建议
《孔繁森》这课教学主要是“以读为主,以悟为核,以生为源,以积累和运用为目标”。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大禹治水》这种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公仆赞》
2.小朋友,你知道刚才那首歌唱的是谁?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
3.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故事,去认识她。故事的题目就叫——(板书课题)孔繁森。孔是生字,看老师来写,左边是个——(子字旁),右边是——(竖弯钩)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一读,画出生词,圈出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二读,画出长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1.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随机正音。
2.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一:孔繁森在医院请求献血。
图二:孔繁森送孤儿去上学。
(三)读后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1.出示: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
2.引导分析字形。
出示生字表上的生字认读。
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优秀”
过度: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几个自然段。
3.细读第2节。
师: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1.拉萨市发生了地震。2.三个孩子成了孤儿。3.孔繁森把三个孩子接到身边抚养。)
4.比较读: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抚养”什么意思?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讨论。
5.细读3.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
3)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
(孔繁森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献血对他的身体很不利,所以医生不同意他献血,但孔繁森“再三恳求”,所以医生又答应了。)
哪些词语说明孔繁森要求献血的决心很大,心情很迫切?
4)出示“藏族同胞们知道了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感动”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感动得流泪?
(因为孔繁森身为一个援藏干部,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恳求献血,用献血换来的钱供藏族孩子上学,所以藏族同胞们非常感动。)
5)自由读歌词,说说藏族同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
指导读好“悄悄再三恳求”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3.填空:孔繁森收养了(),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孔繁森真是一个().()的优秀干部。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求()()()医()()()
2.复述课文
出示提示: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组词: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学生字
1. 教学字形。
(1)出示小黑板。
优秀抚养医生请求感动
指名读词语。
(2)学习生字字形。
指名由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加以辅导。
2.指导书写。
(三)作业:
1. 描红。
2. 抄写下列词语:
干部失去来到献血
医生答应知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