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4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主备人: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9-19
第三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再见,北京!》生动地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人民热烈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我把课文读了很多遍,竟不知道如何下笔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那无法言表的骄傲和自豪一次又一次涌向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我的心跟着沸腾了起来!历史的精彩瞬间成为了永恒的欢乐,那一刻,北京沸腾了!全国人民沸腾了!
《英英学古诗》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及其作者。教材有意为我们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一老一少乐呵呵地对话,使古诗教学变得鲜活、有趣。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教学时,可以利用这幅图创设对话情境,当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诗意后,让他们分角色表演祖孙俩对话的场景。刚开始表演时,可以师生配合表演,然后可让学生同桌练习。课文最后的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插图和文本创设的情境缩短了古诗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2.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五、课时划分:
《再见了北京》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英英学古诗》
第一课时.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第二课时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第三课时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六、说教法学法
《再见了北京》这篇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要充分运用范读、听录音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充满趣味的读书活动中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七、教学流程:《再见了北京》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后。教师讲解大意。
3.学生熟读成诵。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
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7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7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
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今晚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背景为鸟巢图片)
2.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
“再见了”,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第一步,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激情感染。正音,让学生读通顺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场”的翘舌音。
第二步,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课件出示相关词语:
A 缓缓降下,渐渐熄灭;
B 深情回望,微笑告别;
C 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D 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老师让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
第三步,播放录像,(2008北京NBC高清奥运闭幕式,时间自行控制)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场名米机员环表国朋京
1.先学本课左右结构的字。
看课后的小生字表,哪几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让我们和他们交朋友。
2.教师示范:老师和“场”交上了朋友,因为昨天晚上,我去广场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去年去天安门广场的事。(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这个字组词,并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
3.学生轮流和上下结构的生字交朋友。
4.想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5.说说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认真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看呢?
6.指导学生描红、临贴。
7.学习独体字:“米”,想办法记住它。注意中竖要长。
四、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写部分生字。
2.给生字组词:
京()()()()
表()()()()
环()()()()国()()()()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语
29届夏季 奥运会五环旗表演几名
外国 运动员 机场 燃烧 朋友8 米 抛向
2.齐读课文,个别读。
二、细读课文,领会感悟
1.朗读课文,以读代讲。老师引导提示,师: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鸟巢”上空的五环旗怎么样了?表演台上,几 名外国运动员怎么样?场上仿佛响起了什么歌曲?(我和你)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圣火怎么样了?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几名外国运动员------,他们深情的回望着------,以微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
师: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
生: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演一演,说一说:
为什么强调“不分肤色”?为什么强调“不分年龄”?因为奥运会虽然主要是年轻人参加比赛,但老老少少都能享受奥运会,奥运会能令不同年龄的人快乐。
师:是啊,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再读这一句。等会儿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人们不愿离去的样子。
请几位学生上台来演热闹的场面。下面学生齐声朗读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请你们来读读,能读出什么感觉?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
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明亮、千言万语。
飘扬、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无尽、留恋与不舍、绚烂、欢呼、拥抱
2.此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引入申奥时的一些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把
闭幕式的场景联合起来想象。
3.奥运口号: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4.师:奥运会虽然闭幕了,但是我们的奥运精神依然存在,你会怎么在学习生活中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5.分组讨论、交流。(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 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
四、总结升华
虽然北京奥运会闭幕了,但他不会离开我们,看——出示红色巴士图,来自英国伦敦的巴士来接我们了,让我们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在相见吧!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1.扩词
国()()()()员()()()()
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降下()燃烧()熄灭
板书设计:2再见了 北京
令人留念
北京奥运
令人快乐
第二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4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3-6
第三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研读。
1.体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教材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苏教版(国标本)小语六年级教材特别注重对生活语文资源的开发,着意引导教师落实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从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3.编写意图:
(1)本单元的主题为“正义必胜”,编写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对邪恶的憎恨和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
(2)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对古典名著的学习和研究,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
4.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学生人只注重收集,只是为收集而收集。学生手中有各种制作精美的资料笔记,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收集、摘抄的,都没有对所收集的资料认真阅读。教师更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的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后,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帮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收集和运用资料有始有终,为学习、为教学服务。
(2)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多揣摩,多品味一些重点词句,按照“读——评——说”步骤将课文介绍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本领。
二、教学目标。
习作二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 自拟问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探究写法,捕捉细节完成习作.四、课时划分:
习作二:一课时
练习二:两课时
三打白骨精:两课时
五、作业安排:
练习二:书中一、二、三、四
三打白骨精:补充习题
七、教学流程。
习作二 1.激趣导入,明确要求.2.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3、借助插图,探究写法
(1).整体观察插图,感知”面”的描述。
(2). 抓住局部观察插图,感知”点”的描写
从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展开想象:如果教室门猛然被推开,情况会怎样?或者突然有人说”老师来了”,情况又会怎样?
3、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1).日常学习生活中,插图中描绘的场面大家一定也经历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场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
(2).交流、评议
引导学生不仅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
1、运用插图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2、组织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练习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2》中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
笔字”。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题
1.自由连线,认识各种农具。(交流,教师指出正确答案)
2.你们知道这些农具都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说,提出不同意见)
3.读读诗句,看看带点的词语都和什么农具有关系。
学生判断、交流。
4.弄清农具用途。
5.读读诗句,括号中的词和什么农具有关系?
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三、学习诵读一题
1.请同学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2.自读自悟,入境入情。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反复朗诵,读出项羽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的豪迈气
3.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欣赏诗文,背诵诗文。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读帖
2.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
3.教师指导
(1).通过观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
(2).指点:字距小于行距,大字紧凑,小字写的舒展一些。
(3).板演“序幕”、“战争”、“如火如荼”等词语。
二、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三、布置作业三打白骨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按哪三步分的呢?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二打││││
├────┼───────┼──────┼─────┤
│ 三打││││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3.完成学案。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机智勇敢 本领高强
唐 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诡计多端
第三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20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1-7
第二十周周集体备课
一、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
2、生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1)无赖
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
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师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2)理解“相媚好“
(3)理解“醉里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
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诗情
1、浏览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
第四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周中心发言稿
淮阴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主备人:刘娟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8-30
第一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1.本册课本开头几页是有关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内容,是全套教材关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安排之三。安排本项内容,意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精读博览、对有积累价值的语言文字熟读成诵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共有五页插图。其中第1页至3页插图主题是“勤于朗读背诵”,第4、5页的主题是“乐于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对形成人的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务必使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写字”以及“既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的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不仅要使他们熟练地背诵指定的内容,更要使他们喜读乐背。
2.《识字1》是一篇识字课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莲藕、芦苇与菱角;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要在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而且在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识字,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认识新的生字、新的偏旁。能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能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难点:
1.训练正确的读书和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四、课时划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3课时
识字12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师要把指导看图和模仿训练结合起来,以模仿训练为主。没有条件在课堂上模仿训练的,可提出课堂训练的要求并认真检查。对于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背诵,学生互查背诵,都不宜安排过长时间,而应重在规范的要求。对朗读、背诵的坐姿和站姿要反复训练,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对课外阅读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
2.《识字1》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水乡秋天的人文、自然景观,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教学流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起回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通过过去一年的学习,大家不仅掌握了许多知识,还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学生回忆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相机小结板书。
二、指导观察,小结要领:
1、出示挂图,说说都画了些什么?
2、他们是怎样读书的?提示:怎样坐?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小结出示顺口溜: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一尺一拳,不能相忘。
三、引导模仿,评判巩固: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集体训练,巩固姿势。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评判强调:
朗读一要姿势正确;
二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三要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四、举一反三,兼及其他:
1、观察其他几幅画,把你看懂的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背诵地点——课堂、校园、家里
背诵方法——独自背诵、同学互背、别人指导
课外阅读——在图书馆、阅览室,借阅时要文明、守纪,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报。
五、拓展延伸,唤起共鸣:
1、小结: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能让我们长知识,开眼界,使我们不断进步,我们要从小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讲述冰心读书的故事。
3、读一读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4、学生交流自己在暑假期间阅读的课外书籍。
5、推荐阅读:
《成语故事》
《世界著名童话》
《365夜故事》
《寓言故事》
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识字1教案(略)
七、教学资源:
课本插图课件
八、备课中的问题:
1.怎样能让学生持之以恒掌握良好的读写习惯和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写字识字的兴趣?
第五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4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主备人: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2-03
第15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课文先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讲大禹怎样想出治水方法,并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制伏了洪水。课文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大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设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内容。
《孔繁森》一课讲述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写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藏族孤儿。第三自然段写孔繁森去医院献血。第四自然段写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读书的事情感动了藏族同胞。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点,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有5篇描写人物的课文,前四课已经学过,《孔繁森》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相信能够独立阅读,读出自己的想法。但由于本课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太陌生,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一篇课文来完全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认识课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感受课文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层层递进地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力,触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凭借图片和歌曲进行渲染,并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引导、体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民精神要设法引导学生体会。
三、教学目标;
《孔繁森》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
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的思想。
《大禹治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优秀”一词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贵品质,有如下几个点需要重点解决:
1.给予孩子想象的空间,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繁森会怎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来抚养”三个藏族孩子。
2.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又为何“勉强答应”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恳求”的。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五、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所蕴涵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六、课时划分:
《孔繁森》3课时。《大禹治水》2课时
七、教法建议
《孔繁森》这课教学主要是“以读为主,以悟为核,以生为源,以积累和运用为目标”。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大禹治水》这种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公仆赞》
2.小朋友,你知道刚才那首歌唱的是谁?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
3.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故事,去认识她。故事的题目就叫——(板书课题)孔繁森。孔是生字,看老师来写,左边是个——(子字旁),右边是——(竖弯钩)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一读,画出生词,圈出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二读,画出长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1.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随机正音。
2.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一:孔繁森在医院请求献血。
图二:孔繁森送孤儿去上学。
(三)读后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1.出示: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
2.引导分析字形。
出示生字表上的生字认读。
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优秀”
过度: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几个自然段。
3.细读第2节。
师: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1.拉萨市发生了地震。2.三个孩子成了孤儿。3.孔繁森把三个孩子接到身边抚养。)
4.比较读: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抚养”什么意思?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讨论。
5.细读3.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
3)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
(孔繁森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献血对他的身体很不利,所以医生不同意他献血,但孔繁森“再三恳求”,所以医生又答应了。)
哪些词语说明孔繁森要求献血的决心很大,心情很迫切?
4)出示“藏族同胞们知道了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感动”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感动得流泪?
(因为孔繁森身为一个援藏干部,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恳求献血,用献血换来的钱供藏族孩子上学,所以藏族同胞们非常感动。)
5)自由读歌词,说说藏族同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
指导读好“悄悄再三恳求”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3.填空:孔繁森收养了(),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孔繁森真是一个().()的优秀干部。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求()()()医()()()
2.复述课文
出示提示: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组词: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学生字
1. 教学字形。
(1)出示小黑板。
优秀抚养医生请求感动
指名读词语。
(2)学习生字字形。
指名由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加以辅导。
2.指导书写。
(三)作业:
1. 描红。
2. 抄写下列词语:
干部失去来到献血
医生答应知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