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运动服装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以李宁有限公司为例
自考毕业生自我鉴定是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中的重要部分,是自学考试毕业审定考核中政治思想考核的依据之一。但在毕业审定中我们发现,部分自学考试毕业生不知道自我鉴定如何写,或者说不知道写些什么内容。有的考生以为多多益善,有的考生又只是敷衍了事。为帮助考生写好个人鉴定,我们在毕业审定过程中选择了两位考生的个人鉴定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1.学习体会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另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的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2.学以致用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为了提高自己自身的修养,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自学的道路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对我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几年里,我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表了几篇文章;在今年的工作中,正是通过我所学过的知识成功解决了一起异常复杂的涉外申诉案,挽回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我国的国际影响,受到了单位的通报表彰。我知道,毕业不是终点,前方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奋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我将为我是一名自考生而自豪。
除了以上两种形式以外,鉴定还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联系自己在自学考试中的实际,写出体会,写出感受,写出经验,文章流畅,都可以作为自我鉴定;因为在每一位自考生的学习经历中,都有许多好的经验、收获、心得可总结,在毕业生登记表中留下自己自学的闪光点。
第二篇:中国运动服装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以李宁有限公司为例
不知不觉三年的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大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在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或得学校的好评。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
不知不觉三年的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大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在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或得学校的好评。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
我自认为无愧于大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三年的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我自认为无愧于大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三年的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第三篇:中国公益环保组织研究——以阿拉善SEE为例
中国非政府公益环保组织个案研究
——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为例
民间组织往往不能持久的为社会服务,在SEE协会好的组织结构和好的程序基础上成SEE基金会,有进一步加强整个工作程序的意义,能够使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更加完善。
――吴敬琏,SEE基金会理事长 著名经济学家
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 公益组织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 从慈善机构、NGO到各种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进入公众视野。随着公益组织参与主体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对于公益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与提高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运转效率和透明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面对名目众多的公益组织,公民意识渐渐觉醒的普通民众也需要了解、鉴别和选择公益组织的途径。本文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这一低调有效的非政府公益环保组织为例做个案研究,剖析环保领域中异军突起的民间环保组织机构。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端,区内拥有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阿拉善沙漠,涵盖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这个地方因沙尘暴而出名。它是北京漫天黄沙的源头,据说,这里的沙尘暴能直抵东京和加利福尼亚。十余年前,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等企业家到这里度假,一望无际的黄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也因此才知道,北京人嘴里吃的黄土都是从这刮来的。刘晓光在企业界有很多朋友,于是他拉上朋友搞起了环保,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由此也树立了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一面旗帜。
【组织简介】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协会是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NGO),同时也是公益性质的环保机构,奉行非赢利性原则。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于2004年6月5日成立,注册地为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政局,主管机构为阿拉善盟科技局。
SEE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观。SEE的宗旨是以阿拉善地区为起点,通过社区综合发展的方式解决荒漠化问题,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建设。2005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南方周末》《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各自的评选中,SEE先后获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CCTV公益奖提名、最佳公益组织奖、企业公民特别奖、最具责任感NGO等奖项。
2008年12月23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SEE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及其行业发展,从而可持续地促进解决本土环境问题。自成立以来,SEE基金会通过“项目资助”、“机构资助”、“绿色领导力伙伴计划”、“青国青城大学生环境行动计划”“SEE·TNC生态奖”等形式,资助环保项目和环保组织的发展,为民间环保组织的青年领导者提供综合能力建设;在200多所高校进行环保宣传,资助了百余个青年团队的环保行动。
【成立背景】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到2027年,中国GDP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2008年美国环保NGO共有约 2万家,全行业年均资金投入为64.6亿美元,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10万人,较为稳定的志愿者超过70万人。更为鲜明的对比是,中国的民间背景环保组织只有508家(含未注册);来自中国本土的环保公益捐赠估计每年不足5000万元;从业总人数最多不超过2000人,30%的机构无专职人员。
2001年,中国企业家宋军先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斥资五千万元建成月亮湖生态旅游景区。之后3年多,这座沙漠生态景区吸引了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强、南洋教育集团董事长任靖玺、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董事长焦家良、联合运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中民集团总裁刘京、巨人投资公司董事长史玉柱、新浪首席执行长CEO兼总裁汪延等百位中国企业家陆续到访,茫茫沙漠中的亲身体验,使企业家们深深感到中国西北的严重沙化,尤其是阿拉善作为近年威胁北京的沙尘暴发源地,每年以沙漠面积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面积)的速度逼近华北,辐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及日本、韩国的局部。正是沙尘暴的严峻挑战,唤起了百位中国企业家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其汇集为一个事业——改善和恢复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4年6月5日,百位中国企业家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排成一道历史性的风景——中国首家以社会(Society)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Entrepreneur)为主体,以保护地球生态(Ecology)为实践目标的NGO公益机构。
【组织章程】
第一条 名称:本协会中文名称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SEE);英文名称为“Society of Entrepreneurs & Ecology ”,缩写为“SEE”。
第二条 宗旨: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与此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
第三条 使命:围绕阿拉善地区沙尘暴治理,支持当地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各种项目。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广SEE的公益模式。
第四条 性质:SEE是一个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自然人出资成立并由企业家领导并参与管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SEE从事环保公益活动,依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经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在中国宪法、法律和政府规章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五条 组织原则:SEE遵循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会员与公众监督的组织工作原则。
第六条 业务范围:SEE以阿拉善地区环保为基础,但业务不局限于阿拉善地区。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组织章程第一章总则 SEE作为国内较为规范和高效的环保公益组织,其在组织章程第一章明确的规定了其最为重要的组织宗旨、使命及组织原则。同时也通过各种宣传媒介传达着其更为生动的组织愿景和战略。SEE愿景为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和质量上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健康的、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有效响应迫切的环境问题。而其战略目标为从2011年到2020年,累积投入不少于5亿人民币的公益资金,资助全国范围内1000家民间环保组织,500个有效干预环境问题的项目行动;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和质量上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健康、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有效响应迫切的环境问题。
【组织机构】
1、理事会员大会:理事会员大会是SEE最高领导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大会,负责SEE重大决策。目前由85名会员组成。
2、执行理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15名执行理事组成,任期3年。对理事会负责,负责SEE决策。执行理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SEE报销,不从SEE领取报酬。
3、监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5名监事事组成,任期3年。监事会由监事长召集。监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SEE报销,不从SEE领取报酬。
4、会长:从执行理事会员中选举产生,对外是SEE法人代表,负责执行理事会工作。
5、秘书处及秘书长:秘书处是执行理事会的办事机构,由秘书长负责,对会长及执行理事会负责。秘书处是SEE的专职执行机构,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报酬由SEE支付。
6、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情况
秘书处下设北京总部及阿拉善项目办公室。目前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共15人,其中5名在北京总部,10名在阿拉善项目办工作。
【工作总结】
(一)项目总结
SEE在阿拉善地区先后启动社区发展、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16个。
(1)社区发展项目:目前已启动吉兰泰镇召素陶勒盖“社区发展与梭梭林保护项目”、哈图呼都格“社区发展与草场保护项目”、锡林高勒镇“查汉滩可持续利用与社区发展项目”、阿左旗巴润别立镇“生态农业村项目”4个项目。这些社区发展项目在提高农牧民能力和社区公共事务自治能力的基础上,综合性地解决草畜平衡、梭梭林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经济持续发展等问题,共保护草场170万亩,梭梭林14.53万亩,受益人口1267人。SEE社区发展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探索出了SEE社区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见附件一:SEE社区发展内生式模式)。SEE的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国内外与SEE有合作关系的环保组织及国内媒体的肯定和赞扬。
(2)环境教育项目:SEE已启动“社区发展农牧民培训项目”、“阿拉善乡村教师环境教育技能建设项目”、SEE资助惠黎基金会执行项目。
(3)国际合作项目:SEE与意大利环境部合作,配合意大利专家在阿拉善启动了环保项目,一期资金共131万欧元,其中协会负责执行36万欧元,分成4个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SEE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启动了“照片的故事环境教育项目”。采取给农牧民发照相机,由农牧民拍摄自己理解的环境问题,对提高农牧民环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调查科研项目:为深入了解阿拉善情况,SEE委托专家,启动了系列科研项目,目前已完成“民俗与生态—民勤流动人口分布调查”、“阿拉善地区蒙族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阿拉善腰坝绿洲地下水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
(5)志愿者平台项目:SEE为志愿者提供平台,支持志愿者到阿拉善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6)“SEE生态奖”及资助体系项目:2005年4月22日,SEE举行“SEE生态奖”活动,对国内一批NGO进行奖励。同时启动“SEE生态基金”,出资250万元,资助各地的环保团体到阿拉善地区从事环境保护。此项活动对国内NGO组织是一大支持,同时也扩大了SEE的社会影响。(7)其它活动项目:SEE启动“SEE论坛”,举办讲座和讨论会。在SEE台湾会员的支持下,组织SEE大陆会员赴台湾考察。与香港四大商会合作,在香港举办大型公益论坛等。这些活动开阔了会员的视野,拓展了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8)完善内部管理机制:SEE是国内首家企业家的环保组织,在管理上缺少经验。SEE成立两年多来,在会长、执行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项目办合理的职能分工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将暴露出来的问题视为制度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SEE的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平等参与、民主决策、相互约束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二)有待完善的问题
(1)组织定位问题:SEE是环保协会还是企业家的俱乐部?从目前看,大多数会员认同协会的环保公益概念,但也期待一定的会员服务。如果过于纯粹地强调环保组织特性,一些企业可能退出。但如果过于强调俱乐部特性,又可能使组织变质,且成本也无法承受。因此,在环保事业和企业服务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应是中国目前企业环保组织需要面对的事实。
(2)组织建设问题:SEE是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它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专业环保团队,另一部分是担负决策使命的执行理事会。对执行理事会的管理虽有章程规定,但运作起来缺乏经验,往往由于企业家的时间特性等原因,导致决策时间长,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
(3)信息沟通问题:为使会员了解工作,秘书处通过网站、通讯、各种宣传品及邮件向会员传递各种信息,但信息仍然严重不对称,需要想办法解决。
(4)筹资能力建设问题: SEE目前主要依靠会员会费支撑项目,而一个健全的环保组织,应有除会费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国际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这种募资能力的建设,需配备较强的专业人才,这一任务并未完成。(5)制度建设问题: SEE《章程》是SEE行动的框架,如果SEE举措超出了《章程》的范围,或是要对《章程》进行补充,或是要形成明确的规定以补充《章程》的不足。为适应新的情况,SEE先后设立了轮值会长职务、会长会、专门委员会和准备成立分会,但这些调整内容都未能及时形成新的完备的制度规定纳入《章程》。
【组织分析】
(一)SEE优势分析
1、SEE是由中国企业家组成的首家环保公益组织,企业家的效率、资源和网络,为SEE的发展提供了其它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所不具备的资金和其它资源的保障。
2、SEE是按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相互约束、财务透明的原则建立的,这些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使SEE在组织基因上优越于绝大多数民间环保公益组织。
3、SEE在两年的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自己的工作价值,初步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SEE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4、SEE招聘了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实干精神的环保工作者,他们能与企业家精神结合,塑造出SEE“理想主义+务实高效”的组织文化。
5、目前国内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普遍都缺少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内部组织系统,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SEE从建立起就受到社会关注,两年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6、国际环保组织希望在中国找到可信赖的民间环保组织合作,SEE已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并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二)SEE劣势分析
1、宗旨目标的宽泛:SEE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治沙尘暴,而沙尘暴是一个多重因素的现象,这使得SEE难以形成一个单一清晰、易量化的战略目标。同时,沙尘暴主要危害在中国北方,南方的许多企业家没有参与的热情。
2、会员共识的困难:SEE理事会员共有85名,不同的理事会员对SEE有不同的期望值,难以形成共识,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SEE难以同时满足不同理事的需求。如何维持会员数量并扩大会员数量,是SEE的一大难题。会员团结的事,不仅是SEE秘书处的责任,也应当是每个会员的责任。
3、组织管理的困难:SEE按民主规则进行管理,但如何在保证会员平等参与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运作,完全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逐步摸索。既要保证广泛的监督和约束,又不要造成因观点分歧而分裂,如何将问题和争论转变为建设性的共同行动,这对参与SEE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文化考验。
【总结】
通过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从组织宗旨到组织章程、机构及工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公益环保组织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的机制。从组织的酝酿成立到架构的建立和借鉴无不充满着企业精神和公民精神。如何将组织的公益性、专业性与效率机制结合起来长远的运营,这一不单单是普通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融合,更是公民意识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次深沉而艰难的升华。
第四篇:高校宗教问题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高校宗教问题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民族与宗教 NO.2, 2009 GEN ERAL.NO.585 6
民族与宗教 NO.2, 2009 GEN ERAL.NO.58
收稿日期: 2008211210
课题组成员:张爱淑,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来成,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王晓燕,徐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郭大良,徐州市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李晓冬,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
徐州市委统战部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联合课题组
摘 要: 2007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意见》([ 2007 ]16号文件),就做好高校的宗教工作做出部署。恰逢其时,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申报了《高校宗教问题研究》的课题。当前,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校园,致使部分学生盲目信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研究高校的宗教问题,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宗教;中国矿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23163(2009)0220052205
宗教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问题,又是个政策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的问题。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宗教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影响日益突出。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活跃,各种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校园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不断加大对高校校园的渗透。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从了解和把握现实情况入手,在中国矿业大学通过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通过《高校宗教情况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摸清了该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并对大学生宗教问题的认知途径和成因进行了缜密的分析,提出了对策,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找到了方法和途径。本课题的调查范围虽仅限于中国矿业大学,而非徐州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校,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基本吻合,对全面认清把握全国高校相关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状况调查
今年3月,我们在中国矿业大学全校大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宗教问题》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下发1000份问卷,回收916份,其中回收硕士博士问卷59份,回收本科生问卷857份,总体的收回率达到了91.6%。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的样本分布是:本科生占90% ,其中理工科大学生的问卷量略大于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占到10%。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1、父母信教情况。目前,高校在校生中独生子女已经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父母不信仰宗教。从在校生的年龄结构来看,他们父母年龄大都在50岁左右,建国后出生的在校生父母们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因而信仰宗教的比较少,不信教者占到84.2%。我们认为:在校大学生中,除生源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外,宗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概念模糊,他们的父母对于宗教接触、涉及也不多。
2、政治面貌情况。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党团员大学生占到了87.5%,由于高校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在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受到宗教影响的大学生人数比较少。详见表一。
表一:基本情况分析统计表:类别/分类/人数/比例/分类/人数/比例
性别/男/596/65.1%//女/320/34.9%
层次/本科生/857/93%/硕博士/59/6.4%
面貌/党团员/894/87.5%/群众/22/2.4%
父母/信教者/145/15.8%/不信教/771/84.2%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类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信仰宗教在各教别之间的分布状况和我国宗教信仰人群在各教别之间分布的总体状况具有一致性。由于调查问卷中没有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样本量,从定量和定向之间关系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信教之间的关联度比较模糊。
表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分布状况
佛教104/11.3%/伊斯兰教7/0.7%
基督教74/8%/天主教2/0.2%
道教12/1.3%
(三)大学生对于宗教态度分析
宗教的态度涉及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认为:一方面我国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显著,使得大部分学生树立起了科学的人生信仰。详见表三。
表三:您对宗教的态度是什么?
赞成并信仰某种宗教125/13.6%
赞成但并不信仰某种宗教287/31.3%
不赞成也不反对478/52.1%
反对35/3.8%
(四)宗教在大学生中传播渠道和影响因素分析从总体来看,通过调查发现真正了解宗教的大学生是少数。在问道: 您了解相关的宗教知识吗?回答“不了解”的占77.6%;在问及您对自己所信仰宗教的内容熟悉程度如何? “了解很少或根本不了解”占到31.8% ,说明大学生即使信仰了某种宗教也具有一定盲目性。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宗教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即使信仰了宗教的大学生对所信仰的宗教也是不甚知了。详见表四。
表四:您对自己信仰的宗教内容熟悉程度如何?
系统了解/比较了解/了解很少/不了解.人数9/21/10/4,比例20.4%/47.7%/22.7%/9%
1、关于宗教影响大学生的因素。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家庭、教会场所、书籍报刊和境外电台或者境外传教人士的影响。详见表五。
表五:您通过什么途径信仰宗教?项目/人数/比例
受到熟人、家庭的影响228/24.8%
受到教会的影响5/0.5%
自己阅读相关书籍、了解相关知识以后信教21/2.3%
受到境外电台或传教人员影响4/0.4%
2、大学生了解宗教知识的途径。从影响渠道统计分析来看,在校大学生了解宗教的主要途径还是阅读相关的书籍,其比例占到58.3% ,摆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和境外的电台广播, 占到13.5%。详见下表六。
表六: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宗教知识的?
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112 58.3%
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宗教电台26 13.5%
通过教会传教24/12.5%
教会组织培训4/2%
看单发的小册子、传单8/4.1%
其他18/9.3%
(五)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诱因和信教后变化情况
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究其原因是经常受到宗教情感的熏染,对宗教具有一定的认知和体触。在当问及是否接受过宗教组织的经济资助? 仅有15人接受过,占到被调查人数1.6% ,尽管宗教组织通过资助贫困学生使大学生信教比例较小,但也要引
起我们足够重视,要高度关注高校贫困生、特困生。
表七:您信仰宗教的原因?
寻找自己的信仰15/27.7%
寻找精神寄托和慰藉21/38.8%
为宗教文化感动9/16.6%
寻找自己的信仰15/27.7%
寻找精神寄托和慰藉21/38.8%
为宗教文化感动9/16.6%
感到孤独4/7%
感到好奇2/3%
学习压力太大1/1.8%
失恋1/1.8%
感到社会风气不好0
其他1/1.8%
2、信教后大学生的变化。大学生在信仰宗教后,在交往、心理、思想及对社会的看法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关于交往圈子的变化情况, 62人中认为交往圈子扩大了的达到19人,占到信仰宗教人数的30.6%;信教后有56%的人回答感觉精神
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精神上感觉积极、向上、乐观、心态平和。
表八:信教后大学生思想变化情况统计表
更加乐观/更加悲观/更激进/更积极向上/更加平和,10/2/2/2/12,18%/3.6%/3.6%/3.6%/21%
(六)关于高校和宗教的关系分析:大学生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要和宗教分离或者学校就不应该允许信仰宗教,详见表九。对于宗教的作用都是从积极方面认识的,详见表十。
表九:您认为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如何?
师生信教、传教对于学校教育无影响444/48.5%
要坚持宗教和教育分离的原则362/39.5%
学校不允许信教227/24.8%
表十:您认为宗教文化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
开展合法宗教活动,能促进社会和平谐,非法活动将导致学校、社会不稳定428/72.5%
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123/20.8%
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和平演变32/5.4%
(七)大学生与依法管理宗教
在调查问卷中,问:您在校园里有过被传教的经历吗? 回答“没有”的大学生823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9.8% ,比例是相当高的。但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也有学生在校园里有过被传教的经历,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问及“高校师生可以信教吗?”问题的时候, 732人认为:“可以”,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9.9% ,说明大学生对于高校师生信教还是比较认同或者是宽容。在问及外籍教师是否在学校传教问题时,回答没有或者不知道的871人,占到95%,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执行的效果明显,也显示出我国对宗教工作实施依法管理工作的成效。伴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宗教立法工作为我国的宗教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国内宗教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还是比较了解。
表十一:您知道国家法律允许哪些场合可以开展宗教活动?
寺庙、道观、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792/86.5%
信徒自己家里77/8.4%
学校9/0.9%
其他18/1.8%
(八)调查问卷的基本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多数是模糊的,但不应该忽视少数人受到宗教的影响而信教的问题。从调查分析来看,在大学生思想深处普遍认为高校师生可以信教。这个思想基础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实施西化、分化提供了土壤。
二、在校大学生宗教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查证、网络调查以及个别访谈,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有关宗教认知的诸多方面中,既有个体的因素也有团体的因素,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之中,既有外来的宗教也有我国本土的信仰方式,它们经过相互冲突和融通,逐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儒道释融合的宗教结构和模式。这些传统宗教思想和实践,构成了延绵不绝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至今在社会各个层面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将包括宗教在内的异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带入国内,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的前沿,势必成为各种宗教竞相争取发展空间的地方,而在校大学生基本上还处在知识积累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受到国内外宗教的影响在所难免。
2、家庭因素
宗教问题往往是和民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不可能不受到家庭的影响,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信教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或者说是宗教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宗教性相交织。少数民族学生在对宗教的认知程度和对宗教的力量感、敬畏感、安定感的认同程度上较强,对宗教经典文献、教规教义的了解较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宗教气息使然。这表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随着我国民族宗教政策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家庭的宗教信仰成为宗教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当问到“你通过什么渠道信仰宗教”,在受到调查的近千人中,有228人是受到家庭和熟人的影响而信教的,占被调查人数24.8%,是大学生信教的第一位因素。与非信教学生相比,由于家庭因素的作用,信教学生对宗教的了解有更为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对宗教的认同在人数和程度上要高得多。大学生信仰宗教最初、最大的原因
是由于家庭信仰背景的影响,这种家庭影响不断扩展通常会形成宗教信仰的地域性。
3、地域因素
宗教的传播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宗教的传播与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国际接轨的紧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宗教影响主要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两端:比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来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信教。由于较多接触外来文化,除了传统宗教,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也是他们的重要信仰选择。
4、科技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宗教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从我们开展的调查来看,现在传媒技术的发展,报刊、书籍五彩缤纷,为宗教在校园的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为了提高学习外语兴趣和外语水平,许多高校都自己办了校园调频广播电台,播放外语节目帮助大学生加强外语的学习,大学生都用调频调幅收音机收听外语节目直接收听外台英语广播,宗教团体利用广播电台开办外语节目以吸引听众,然后开办宗教节目进行宗教的传播,现代广播技术的发展成为宗教在高校的传播的社会技术因素之一。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为宗教在校园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广播和网络的影响占到一定比例,但没有细分出网络和广播之间的比例关系。其中,网络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5、心理因素
在校生的年龄阶段正是世界观、价值观成熟、定型的阶段,是对于任何未知世界都充满好奇的阶段。
宗教及宗教文化,对于好奇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一部分学生,由好奇开始涉猎,由涉猎开始信奉,再加上社会因素的引发而信教。
从大学生的心理因素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存在着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环境压力“五大压力”,由于心理压力的存在而产生心理上的迷茫、空虚、烦恼等情感,为了排解、释放这些心理压力,寻求心灵上的寄托和慰籍而信教。从就业压力方面来说,尽管国家采取一系列就业政策,但就业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大学生从一入校就开始为就业而准备;从学习压力来说,由于我国一直采用的精英教育思维方式,扩大招生后的大学生,学习压力升入大学后压力始终不曾减少;从感情压力来说,大学年龄阶段的青年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情感问题,大学期间由于感情危机和压力而自杀的大学生时有所闻;生活压力主要是由于扩招后,交费上学要求家庭承担一定的教学费用,在物价上涨、经济结构调整大的社会背景下,部分下岗职工家庭增多,使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人数增多,这些大学生要完成学业在经济上会有压力;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在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失落甚至被剥夺感。“五大压力”交互作用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心理障碍,而宗教产生的慰藉作用恰好满足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需求。
6、管理因素
我国一直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高校也一直严格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要求大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国家明确规定:严禁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播宗教,严禁在校园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学生参加非法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聚会活动。但由于学校管理中的疏漏,存在一定的管理死角,不可能对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管理到位,关心到位。加上国际化的大社会背景,国际交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宗教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涉及到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给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个别教师违反学校规定和纪律,课堂上宣扬唯心论、有神论等观点,也造成一定范围的影响。
7、教育体制因素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看,我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存在较大的不对称和差异。在高中阶段,他们学习的目的、目标非常明确,但进入大学学习阶段以后,学习的环境、方法、任务、目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地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一旦遇到的各种压力和挫折产生精神焦虑而寻求心灵的寄托和慰籍。在缺乏正确引导的外在条件下,很容易投向宗教的怀抱。目前,在这方面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缺乏包括正确的宗教在内的人文教育是导致大学生信教很重要的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也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日益趋向多样化,宗教的社会影响力在新时期新阶段有所增加,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要高度重视高校的宗教问题,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把握问题、积极应对,了解并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教育。要充分发扬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建好两支队伍,抓好两个阵地建设,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所谓的主渠道就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程体系,主阵地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堂教育。建设两支队伍,就是要加强建设政治理论专职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
抓住两支队伍,占领两个阵地,积极引导大学大学生把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宗教问题。从主渠道来说,要加强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政治课程的各自特色进行积极引
导。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要着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法律意识。建立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让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占领主阵地。在文化素质课程中和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溶入无神论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2、加强党对高校宗教工作的领导,提高对于宗教反渗透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特殊复杂性的认识。高校党委要加强对于新时期宗教问题的认识,把高校的宗教问题摆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宗教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需要高校党委高度重视之外,还要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宗教问题是个系统工程的问题,牵涉到的部门多、领域广,需要党的宣传、统战、科研、外事、学生工作、保卫、教学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党委重视高校的宗教工作就要统观学校全局,建立统战协调、多部门配合,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要做好高校的统战工作就没有基础和核心。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依法管理宗教。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学校的教学纪律。严禁在高校的所有教学活动中传播宗教,严禁在校园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大学生参加非法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聚会活动。凡是来校的外籍教师,在组织学习中国的有关法律的同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要明确关于法律的相关条文,声明在校工作期间,严禁在大学生中秘密传教、发展教徒,对于和国外进行的合作科学研究过程中,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合作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相关的监督。教学工作中,要严禁在课堂上宣传有神论,对于无视学校纪律的老师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极少数屡教不改的教师要进行纪律处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纪律,对于违法的大学生参与秘密传教、在校园内组织宗教活动的根据学校有关纪律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进行纪律处理。加强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大学生海报栏、校园小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监督和管理,绝对不给宣传宗教思想或观念的活动提供传播渠道,尤其要遏制空中传教、网络传教。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心大学生的生活。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基本要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高度关注校园网络,不断推进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尤其是校园BBS板块,用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健康的网络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读好书,好好读书,推进校园读书活动,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鼓励大学生创作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作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去享受真善美,提高审美的眼光,具有现代人高尚的情操。
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辅导、就业服务,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防止大学生由于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转而在宗教上寻求寄托。对于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尤其是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学生,要严格按照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四信”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加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抓起,一方面抓大学的适应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大学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抓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2006/27.[ 2 ]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3/22.[ 3 ]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1997210216.[ 6 ]国务院令14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宗教活动管理规定.199421.[ 7 ]张新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理论思考.中国宗教网.[ 8 ]陈松绍.执政党与宗教: 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M ].中国宗教.2004(1).[编辑:魏 方]__
第五篇:漫谈案例研究方法与中国企业管理变革—以海尔为例
《漫谈案例研究方法与中国企业管理变革—以海尔为例》
感想
今天听了欧阳桃花老师的讲座,欧阳老师用她的科研经历来为我们讲述了科研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工具以及注意的情况。我感受到了欧阳老师的执着和认真以及她注重实践的精神。
开始欧阳老师给我们讲了目标的重要性。一个人设立了目标,就有了人生的一个方向。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应该仔细的考虑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目标。因为如果一个人有了长期的目标并有了执着的精神,任何人都会被他感动的,都会有意识无意识的为他服务的。刚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个人如果有执着的精神,上帝都会帮助他的。
一个人有了具体的目标,应该把他写下来,并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我有人生目标吗?
二、我的行为是否游离于我的人生目标?
三、我为了实现我的人生目标,我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时间。
欧阳老师是专门研究海尔的案例,之所以研究的好,是因为选好了企业,选对了企业。欧阳老师说管理的理论一般都会落后于实践,所以在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亲自去实践,并我们介绍了实践和调研的一般方法。
学术调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
1)寻找案例对象。一般要寻找本行业的前三位,这样才具有代表性。
2)准备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决定了本次访谈的内容和质量,并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了解到的情况时刻改变。
3)尽量去现场访谈,多观察,多思考。注重所考察公司的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4)整理录音资料与写感谢信和明信片。事后写感谢信既为下次访谈创造了条件,又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道德。
5)撰写案例。
6)再次明确问题提出、分析观点、案例分析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