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01: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

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1月12日,国家一级协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协会一年来的工作进展。2006年是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和总体规划下,使协会的发展壮大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2006年,协会会员的发展及续展状况良好,截至2006年12月15日团体会员总数135家。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为指导方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发展。

2006年,在发挥原有分支机构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建设,4月22日成立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战略研究小组,并确定了工作组的年度工作计划。同月,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筹备生物特征识别工作组的组建。协会2006年开展的相关课题“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南”、“射频产业状况调研”、“年度报告”等均由各工作组组织实施,课题成果《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和《中国自动识别年度报告(2004-2006)》两书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两书的出版又一次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特别是关于RFID的产业调研报告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全面的调研工作,最终作为年度报告中RFID产业具有数字化参考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ISO/IEC18000系列标准中的第七部分,2006年已由射频工作组完成转化工作。至此,射频工作组在历经2年多时间完成了全部ISO/IEC18000系列标准的转化工作,为国标立项和标准的制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ISO/IEC18000系列标准转化国标草案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委已批准立项,协会将参与6项国标的制定工作。

为落实“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战略目标,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更广域的范围得到深层次的应用。2006年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汽车专项,协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呈交有关部门,起草了国标《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目前,汽车企业应用全球统一标识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以“汽车推进专项”为契机,继续拓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广域的制造业的应用,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的合作是协会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还将是2007年协会的重要工作。汽车专项的开展为开拓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承担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应用企业的合作,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2006年是EPC、RFID技术发展的重要一年。经过2005年过热的炒作,人们开始密切关注国际上技术及应用的每个环节。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继续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分别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参观考察,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提供了解国际、借鉴经验、获得信息的交流平台。组织多种活动,广泛宣传,一年一度的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及各项专题活动是协会对外宣传和推广自动识别技术的重要活动。2006年的展览会参展的自主产品多了,国际参展商多了,展览会的人气旺了,同期还举办了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2006国际RFID技术应用论坛,都显示出中国自动识别产业蒸蒸日上,走向成熟。2007年的展览会将在北京继续举办。

2007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集自动识别技术在多行业、多地区、多领域、深层次集成应用的优势,与相关行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申报《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国家标准,宣贯标准,建立试点,推进汽车专项的进程。扶植我国自主创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自动识别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织会员参加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标准项目。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为下一年的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国际交流,加强国际间合作,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案的同时,促进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升级及应用市场的深层次发展。

第二篇: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

1月12日,国家一级协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协会一年来的工作进展。2006年是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和总体规划下,使协会的发展壮大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2006年,协会会员的发展及续展状况良好,截至2006年12月15日团体会员总数135家。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为指导方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发展。

2006年,在发挥原有分支机构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建设,4月22日成立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战略研究小组,并确定了工作组的工作计划。同月,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筹备生物特征识别工作组的组建。协会2006年开展的相关课题“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南”、“射频产业状况调研”、“报告”等均由各工作组组织实施,课题成果《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和《中国自动识别报告(2004-2006)》两书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两书的出版又一次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特别是关于RFID的产业调研报告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全面的调研工作,最终作为报告中RFID产业具有数字化参考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ISO/IEC18000系列标准中的第七部分,2006年已由射频工作组完成转化工作。至此,射频工作组在历经2年多时间完成了全部ISO/IEC18000系列标准的转化工作,为国标立项和标准的制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ISO/IEC18000系列标准转化国标草案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委已批准立项,协会将参与6项国标的制定工作。

为落实“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战略目标,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更广域的范围得到深层次的应用。2006年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汽车专项,协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呈交有关部门,起草了国标《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目前,汽车企业应用全球统一标识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以“汽车推进专项”为契机,继续拓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广域的制造业的应用,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的合作是协会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还将是2007年协会的重要工作。汽车专项的开展为开拓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承担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应用企业的合作,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2006年是EpC、RFID技术发展的重要一年。经过2005年过热的炒作,人们开始密切关注国际上技术及应用的每个环节。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继续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分别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参观考察,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提供了解国际、借鉴经验、获得信息的交流平台。组织多种活动,广泛宣传,一年一度的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及各项专题活动是协会对外宣传和推广自动识别技术的重要活动。2006年的展览会参展的自主产品多了,国际参展商多了,展览会的人气旺了,同期还举办了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2006国际RFID技术应用论坛,都显示出中国自动识别产业蒸蒸日上,走向成熟。2007年的展览会将在北京继续举办。

2007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集自动识别技术在多行业、多地区、多领域、深层次集成应用的优势,与相关行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申报《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国家标准,宣贯标准,建立试点,推进汽车专项的进程。扶植我国自主创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自动识别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织会员参加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标准项目。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为下一年的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国际交流,加强国际间合作,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案的同时,促进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升级及应用市场的深层次发展。

第三篇: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写写帮整理)

1月12日,国家一级协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协会一年来的工作进展。2006年是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和总体规划下,使协会的发展壮大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2006年,协会会员的发展及续展状况良好,截至2006年12月15日团体会员总数135家。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为指导方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发展。

2006年,在发挥原有分支机构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建设,4月22日成立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战略研究小组,并确定了工作组的工作计划。同月,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筹备生物特征识别工作组的组建。协会2006年开展的相关课题“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南”、“射频产业状况调研”、“报告”等均由各工作组组织实施,课题成果《条码打印机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和《中国自动识别报告(2004-2006)》两书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两书的出版又一次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特别是关于rfid的产业调研报告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全面的调研工作,最终作为报告中rfid产业具有数字化参考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落实“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战略目标,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更广域的范围得到深层次的应用。2006年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汽车专项,协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呈交有关部门,起草了国标《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目前,汽车企业应用全球统一标识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以“汽车推进专项”为契机,继续拓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广域的制造业的应用,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的合作是协会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还将是2007年协会的重要工作。汽车专项的开展为开拓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承担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应用企业的合作,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2006年是epc、rfid技术发展的重要一年。经过2005年过热的炒作,人们开始密切关注国际上技术及应用的每个环节。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继续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分别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参观考察,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提供了解国际、借鉴经验、获得信息的交流平台。组织多种活动,广泛宣传,一年一度的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及各项专题活动是协会对外宣传和推广自动识别技术的重要活动。2006年的展览会参展的自主产品多了,国际参展商多了,展览会的人气旺了,同期还举办了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2006国际rfid技术应用论坛,都显示出中国自动识别产业蒸蒸日上,走向成熟。2007年的展览会将在北京继续举办。

2007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集自动识别技术在多行业、多地区、多领域、深层次集成应用的优势,与相关行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申报《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国家标准,宣贯标准,建立试点,推进汽车专项的进程。扶植我国自主创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自动识别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织会员参加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标准项目。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为下一年的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国际交流,加强国际间合作,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案的同时,促进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升级及应用市场的深层次发展。

第四篇: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征稿

《中国卫生产业》是国家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专业指导性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ISSN:1672-5654

CN:11-5121/R

邮发代号:80-117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临床报道、经验交流、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西医药、问题讨论、病例报告、个案分析、误诊分析、现代护理、卫生管理与改革、卫生产业论坛、食品卫生、卫生监督检测、医药监管、医院文化、科室建设等。

期刊简介: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

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主要栏目:设有院长论坛、名医名院、临床研究、病例(案)探析、医疗新秀、治院方略、期刊封面(20张)医患情真、管理之窗、后勤服务、医药互动、法规在线、医院文化、护理天地、影像特析、中医中药、卫生防疫、特室特科、综述、论著等栏目。

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各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医学院校的师生以及关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广大爱好者特色。

文稿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简报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正文与图表尽量避免重复。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使用副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3.作者及单位:(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1)、(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联系方式:邮箱:falunwenxiaopan@163.com

QQ:2607393764

第五篇:生物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前景乐观

生物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前景乐观

大家可能都熟悉条码RFID自动识别技术了,但是对生物识别技术却不了解,本文就谈谈这门技术。最近几年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进入了成熟期。生物认证作为“便携”与“唯一”的特点,在一卡通应用中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指纹、掌形、面像、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应用场合,均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生物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安防提供了新出路。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虹膜、红外温谱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已开发有手形识别、指纹识别、红外温谱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笔迹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生物识别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之一,生物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机场、银行、重要机关以及高级住宅区等需要验明身份的地方等。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指纹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列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十大技术之一,比尔·盖茨曾经预言: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安全的身份识别技术,它认定的是人本身,不需要身外的其他标识物。

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据IBG(国际生物识别集团)2009年统计预测,2009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达到34.22亿美元,2010年达到43.56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93.68亿美元。2009年生物识别领域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占66.7%,人脸识别占11.4%,虹膜识别占5.1%,语音识别占3.0 %,静脉识别占2.4%,掌形识别占1.8%.从应用最广的指纹识别到使用不多的掌型、人脸识别,再到虹膜、静脉识别技术,国内市场生物识别产品可谓“五彩纷呈”。到底哪一种生物识别是最合适的,这是选购产品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廉的一种生物识别,已被广泛应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有资料显示,指纹识别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是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总和,即大约为50%.指纹识别的技术和产品本身已经非常成熟,除了公安系统使用,指纹笔记本电脑、指纹门禁系统和指纹考勤机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产品。

然而,指纹识别又是一种接触性的识别技术,因此指纹采集头常常容易损坏,尤其是使用人数多的场景下,几个月就得更换一次指纹采集头。再加上有大约5%的人指纹比较浅,不能使用指纹识别,这些就大大制约了指纹的应用领域。另外,指纹识别对指纹放置位置的要求较高,常常会有较高的拒真率,所以阻癨-了其在高流量通道的应用。

随着产品的激烈竞争,指纹识别技术的价值链正在向解决方案转移,面向客户提供100%的集成解决方案,是今后指纹识别应用的关键。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分析,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地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比对,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汉王科技、中控科技、北京数字奥蒤-、上海银晨、深圳康贝尔相继推出人脸识别终端产品。汉王科技推出人脸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4款全新人脸识别考勤机和门禁机。中控科技也推出系列化的面部识别产品,包括面部识别仪、面部指纹混合手持式移动终端、面部指纹混合验证门禁终端、面部指纹混合门禁终端等。北京数字奥蒤-科技有限公司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人脸识别系统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得到了实际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由于使用方便,普通摄像头都可以作为传感器,主要依靠人脸识别软件和算法进行处理,因此推广起来成本比较低,客户也较容易接受,并且人脸识别相对于指纹识别最大的特点是非接触式的,更加方便与卫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脸识别的市场前景十分巨大。但是由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误识率比较高和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导致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静脉识别

静脉识别系统的诊-理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具近红外线感应度的小型照相机对着手指进行摄影,即可把血管的阴影摄影出来。将血管图样进行数字处理,制成血管图样影像。从而提取特征值,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可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并确认身份,全过程采用非接触式。目前主要是包括手掌静脉识别、手指静脉识别及手背静脉识别这三项技术。

目前,静脉识别技术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应用还比较小,该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企业中,像日立、富士通、索尼都有进行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

我们以手指静脉识别为例,来分析静脉识别技术的特性。医学研究证明,手指静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即每个人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静脉图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手指静脉形状不再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认证方式,手指静脉认证技术区别于其它生物认证技术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高:手指静脉认证系统的诊-理是匹配手指内部静脉的纹路图。因为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与别的利用人体体外特征进行认证的技术相比较,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更高。同时,静脉认证能感知手指内的血液流动和血压情况,能够在识别的过程同时进行活体检测。

准确性高:采样样本是在人体内部,所以匹配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非常小。手指静脉认证的准确性很高,根据严格的医学证明和数学统计,FRR(拒真率)小于0.01%,FAR(认假率)小于0.0001%,FTE(登录失败)为0%.唯一性:根据医学证明,不同人之间的手指静脉分布完全不同,左手和右手的静脉分布也不同,就算是双胞胎的相同手指,其中的静脉分布也是不同的。而且手指静脉的纹路分布在成年后是不会变化的。对于未成年人,当他们手指静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后,只需要花30秒就可以完成重新的注册登记。

非接触式: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在高端安全领域得到应用。虹膜的高度独特性、稳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点,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鉴别的基础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未来的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的应用,必然会以虹膜识别技术为重点。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

我国语音识别研究工作起步于50年代,但近年来发展很快,研究水平也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实用。使用电话与通信网络,人们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方便地从远端的数据库系统中查询与提取有关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键盘已经成为移动平台的一个很大障碍。语音识别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使人们能够甩掉键盘,通过语音命令进行各种操作。

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中小词汇量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精度已经大于98%%,对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就更高。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这些复杂的语音识别系统也已经完全可以制成专用芯片,大量生产。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量的语音识别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和服务领域。一些电话机、手机已经包含了语音识别拨号功能,还有语音记事本、语音智能玩具等产品也包括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用语音识别口语对话系统查询有关的机票、旅游、银行信息,并且取得很好的结果。调查统计表明,多达85%%以上的人对语音识别的信息查询服务系统的性能表示满意。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趋势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单项的生物特征能达到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完美无缺的要求,每种生物特征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比如,有些人的指纹无法提取特征,患白内障的人虹膜会发生变化等。在对安全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领域中,人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生物特征来实现高精度的识别系统。多种生物特征相融合是一种更准确、安全的检测方法,将生物特征融合方法结合多种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鉴别,提高鉴别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这无疑是身份鉴别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载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自动识别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13年工作总结

    自2006年2月29日开始,协会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根据总的安排,我协会调整了工作计划,坚持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推动行业工作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自2006年2月29日开始,协会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根据总的安排,我协会调整了工作计划,坚持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推动行业工作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

    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一、我国老龄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现状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的严峻挑战。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成为人口......

    中国老龄产业心得体会

    中国老龄产业的认识 一、2014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作为21世纪拥有全球数十亿受众和衍生产品消费者的动漫产业。美、日、韩等动漫强国,其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已成为供其文化娱乐产品输出和传播理念的有......

    中国IT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IT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访日本JBCC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石黑和义作为亚洲最大的系统集成公司、日本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系统集成公司之一的日本上市公司JBCC株......

    中国润滑油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润滑油产业研究报告2006-12-28 [报告目录]中国润滑油产业作为中国石化行业四大产品之一,在相关行业的需求带动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润滑油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

    中国婚庆产业调查报告

    结婚至少得花 12 万 结婚产业,也称新婚消费产业,是以结婚,即确立婚姻关系、建立新生家庭为主线索, 以婚礼庆典为高潮,为准备结婚和新婚期间的新婚人群(新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