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度依赖优势,让人疏忽能力培养
過度依賴優勢,讓人疏忽能力培養
優勢是幫助人突破障礙、困難的利器;所以人要懂得善用優勢,以利事物的推動。但是,當優勢一再的助人成事,人會不自覺滋生「事情沒甚麼困難」「只要這招萬事OK」的錯覺;甚至會誤認為自己很行,不用太努力,樣樣事物就能做的比別人好。
每個人在職場上,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類「過度依賴」優勢的人,最常見者為具有「先天優勢」者:
「俊男美女」或「溫文儒雅者」,因為外型討好,與人互動時易獲得好感或信任,辦事無往不利;因此,就容易因過度自信而自滿,又因長期疏忽培養內在實力,更易顯得華而不實。
能言善道者,說話頭頭是道,讓人如沐春風,輕易就達成說服的目的;卻也因為如此,更想要用心於操控詞藻、表達技巧,忽略強化內容的深度,而失之輕浮、淺薄。
記憶力強的人,從小考試一路過關斬將,不自覺養成凡事「背了再說」的習性;回過頭來,便顯現不習慣動腦的習慣,反而導致理解體悟力普遍不足。
還有一類是屬於擁有「外部優勢」,譬如:
公司的產品強勢,業績能輕鬆達成,員工便不會勠力於能力的提升;當產品優勢不再,業績便從雲端跌落穀底,且束手無策。
企業的制度、專業分工與訓練完善,員工的績效很快展現;但若未認知其優勢來自於背後的「招牌」,而刻意培養能力的話,一旦離開其羽翼,昔日英雄也易折翼。
優勢反為人帶來「以為自己能力很強」假像的原因,在於擁有優勢者,是不勞而獲就嘗到甜頭,因而會想要一用再用,想再強化這個優勢,而忽略去建構真正的能力。然而,優勢不是能力,優勢只是「單點突破」,頂多是起步時的有利籌碼;但要能夠持續維持領先,必須具備能力,而且是多方面的能力,才會扎實而長期有效。
更何況,能力與優勢的最大差別,在於能力是要經過努力、相當時間的磨練,才能打造出來。它通常是因為遭遇了某個困難(issue),才會激發人去思考解決方法,並經由嘗試的過程,從中摸索、體認出一套真正能解決問題、困難的方法或技能。長期依賴優勢者,也因為未經歷過此一歷程,學不到建構能力的方法,長期而言,更容易被有實力者遠遠拋在其後,殊為可惜。
個人應認知到,擁有優勢者會不自覺依賴優勢的「自然律」。因此,假如你具有先天優勢,恭喜你,上天對你有特別眷顧;但應深思你是否陷入此自然律的陷阱,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去「依賴」它。而遭遇困難時,也要認知到這是培養能力的好機會,而去嘗試建立出一套培養能力的方法,真正更全面的培養出能力優勢。
身為主管者,也要特別注意,切莫被「表像的優勢」所誤導。遇到某些優勢明顯的部屬,應該特別警覺去注意其內在的實力,才能正確的識人;同時,也更能夠發崛這些部屬的盲點,而能真正給予正確與有效的輔導方向。
第二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黄县亳城二中张学军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我校也配备了远程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卫星地面接收站已经接受到了大量的IP教学资源,还有国家免费为我们提供教学配套光盘资源,我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教学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 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 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较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考,去寻找不同的解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例如教学“8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
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 有3把。当小猴子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狗,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狗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篇: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让数1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让数学“活”起来
高安市第三小学:刘永维
当我翻开《数学新课标》,就被一个全新教学理念深深地吸引,那就是—— 几何直观。书中是这样说的:“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简单的说——就是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描述问题,用图形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读到这时我终于茅塞顿开,因为在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学习数学的,既简单又有趣,只是不知道怎么用文字来表达。现在自己已经是教了三年的数学老师,也可以说一直在尝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学生能否把他的理解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否用图形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几何直为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几何直观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金钥匙,所以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从自己的教学实中践中谈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直观感知。数学中有很多推理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凭借生活经验,采用有效的数学手段去解决。这里,几何直观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要是能善于运用几何直观,很多问题就能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理解的问题攻克了,解决就不是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再学生面对问题时,让他们充分的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几何直观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感知几何直观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分一分与除法”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与除法的关系,辨析出乘除法之间的不同,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数与形的结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反映出来。例如:小丽前面有9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有多少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时很难想到题中还有个隐含的“小丽”,往往列出来的算是“9+4=13(人)”。要是借助直观图形展现出排队的情况,学生就非常醒目的发现队伍由3部分构成,前面的人﹑小丽和小丽后面的人,算式也自认会变成“9+1+4=14(人)”。”学生就会联想起直观图的作用,以直观图形作桥梁,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数学问题。三.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直观图形的应用要能充分的体现数量关系,展现数学的本质。有时两者合情转换更能体现数与形的密切关系。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多少数量,一定的数量需要几格来表示,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等等。学生在画图和分析数据中了解直观图形和数学符号的相互转化,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四.注重多媒体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给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提供直观的演示和展示,表现图形的直观变化,也给学生展示其不易想像的图形,扩大其空间视野,并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学生的学建立了直观基础。例如教学钟表一节课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要验证1时=60分时,要是仅仅靠老师的讲,学生只能是机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利用多媒体展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给予学生视觉感知,使他们从中发现时和分的关系,学生的印象才深刻,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所以然,后面的解决问题才能有依据,做到得心应手。
总之几何直观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已经成为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应随时体现在我们适时的教学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道题解决,不是一节课讲授,而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方法的探究和深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刻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真正能活学活用。
第四篇: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让孩子会动手、能做事
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让孩子会动手、能做事
□广土
2014-06-06 00:44:09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灵巧的手是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顶部有一个突出的中央前回,是躯体的运动中枢,在这一中枢内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约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所谓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动手能力不仅与大脑发育关系密切,也直接影响着学习、思维、生活、意志等方面。哈佛大学的一些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开展了一项对波士顿地区400多名少年儿童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与不爱动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当前,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往往忽视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致使一些孩子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据某校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介绍,她班里有50多名学生,会自己系鞋带的只有4个孩子。她用了将近一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系鞋带,结果还有个别学生没学会。
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关注、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一定要走出“学而优则仕”、“智育第一”等思想误区,要将孩子的动手能力当成重要内容来抓。
一是树立正确的理念。动手能力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素质,没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孩子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必然影响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家长应克服轻视劳动等思想,转变智育第一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和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变成自觉行为,贯穿于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细节。
二是把家庭作为主阵地。动手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加以培养。虽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任务,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家庭责无旁贷地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主阵地、主课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把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
三是家长要当好主教练。首先不要溺爱孩子,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其次要明确要求,说明操作要领,做好示范,但不能越俎代庖。第三要低起点,低要求。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没得到充分发育,在动手做事时会出现动作不规范、操作失误等问题,家长不应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应放低要求,允许他们出现失误,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在训练中锻炼动手能力。
四是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大量研究表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从幼儿抓起,一般来说,两岁就可以教孩子自己吃饭;三四岁就可以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五六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叠放衣服,简单整理房间;七八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洗衣服,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十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使用菜刀,简单切一些蔬菜;十一二岁就可以让孩子做家常菜。家长应及早入手、循序渐进,抓好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是做好后勤保障。新课改理念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其一是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植树等;其二是通过学科教学,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如剪纸、编织等;其三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如打扫班级卫生、制作宣传板报等。家长应该为孩子当好“后勤部长”,全力为孩子做好物质等方面保障,让孩子能积极、专心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来。
第五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澄江九中2009—2010学年课改思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减负”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站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谈“减负”,“减负”必须和“增效”相结合,要让“减负”与“增效”真正落到实处,校长必须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是“减负提质”的关键人。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增效”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师。为此,我校在“减负增效”的过程中,注重深挖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07年9月,我校借助教师综合素质项目培训,“四观”理论的培训学习,对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有效转变,推行三项课堂教学改革举措:
一、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养成”教育,即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二、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集体备课,体现课堂教学中的三侧重,即侧重规范、侧重过程、侧重反思。
三、关注课堂教学的突破方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我校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能引发出崭新的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潜能,有效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独立性、超前性和异步性,2007年9月—2008年7月,我校把每周一,周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日”,教科室对各学科任课教师做了三次专题培训,二次交流研讨,一次优质课评比,通过一学年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教师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已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上来。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效挖掘教师潜能。
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自2007年9月起,结合我校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校在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方面做了近一步改革,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落实教学过程中六个统一为基础,以转变教师角色为途径,开展以“个人初备—集体共备—个人细备”的备课模式,以单元、章节为最小单位,由主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过程的六个统一,进行个人初备,主备教师将个人初备方案呈交备课组,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紧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方向,展开集体讨论,根据备课组共同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主备教师在进行修正、完善,通过个人细备后,形成集体讨论的优质学案。学科组教师以优质学案为指导,进行教学实践运用。由教研组根据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思路,由主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示范,通过讲课、听课、评课、议课,提高和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有效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技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地注入新能源。
(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自2009年3月以来,我校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在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正常运行,并产生有效效应的条件下,学校结合“减负增效”要求,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的突破方式。规范了我校课堂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
我校的课堂教学突破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它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这种求知欲特别是表现欲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所缺少的,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由于改革正在启动和实践阶段。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室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明确了课堂教学突破中必须具备:
1、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
2、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
3、学生探究知识的合作性;
4、教师教学的开放性;
5、学生获知的生成性。让学生发挥自主潜能,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是让学生发挥自主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的学生观,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向深层,走向心灵。
澄江九中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