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时间:2019-05-15 10:2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第一篇: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一向十分重视。1956年国务院成立了以陈毅副总理为主任的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并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将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7年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同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以前在全国初步普及普通话的目标;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从此走上法制轨道。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历尽沧桑,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背景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7

年年初提出了“把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并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确定为第十届“推普周”的宣传主题。“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积极营造主体化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语言生活。首先,要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宏观视野,主动关注各类社会语言现象,对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思考,切实加强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密切关注并积极开展对语言教育领域的引导和监管。第二,树立主体化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语言观,妥善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与外语及语言规范与发展等诸多关系,努力形成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体的多语多言并存、良性互动的语言发展态势。第三,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语文工作观,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同时注重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努力构建符合社会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语言文字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坚持管理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协同和相互支持,不断开创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项关系国家整

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意义深远,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50多年来推普工作的优良传统,自觉把此项工作放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齐心协力,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努力开创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新的工作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7.9

第二篇: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我们作为21世纪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祖先们的优良传统,让礼仪洋溢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让礼仪永久地保存在中华大地。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立足于教育学的视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构建和谐校园最终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什么是和谐校园呢?借用胡锦涛同志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来具体指出和谐校园也就是:民主法治,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学校要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要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中,儒、道、法等各家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一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校园和谐的保障。孔子主张“和而不同”的人际准则,把“仁”(即“爱人”)作为一切德性的总和,并提出仁、义、礼、恭、宽、信、忠、恕等一系列道德准则来保障和谐环境的实现,而墨家宣扬“兼爱”的社会行为,佛家张扬“因缘和合”的思想等等一切,也是提倡以宽和的人际交往,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正是基于和谐校园的文化根源及其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特别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可见,完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还是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其原因在于: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体系的灵魂。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只有整体素质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有德是成才之前提,因此“德”是素质的灵魂,自古以来都备受重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鞭辟入里地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颠覆者多矣。”毛泽东同志也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由此可见,要培养建设和谐校园的人才,完善思想道德素质是基石,而完善思想道德素质,关键要靠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全面提高人素质的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和谐校园的牢固基石。

二、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一,塑造诚信友爱的道德品格

塑造诚信友爱的道德品格即倡导所有同学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学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道德规范,并把这种道德准则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为人们的道德精神,既增强人们内心的 诚实守信 意识,又培养他们文明礼貌、平等待人、助人为乐等友爱行为。这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首要任务和作用,因为:首先,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对和谐校园的发展最有价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培育年青一代自觉形成这种高尚的道德品格,为人与人、人与校园的和谐关系提供内在的精神保障。再者,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伦理文化中,诚信一直被视为人之为人最根本的道德标志,是做人立世最基本的要求,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亦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诚信对人具有价值本源的意义,它是一切道德原则之本。而自古“仁爱”、“爱人”、“兼爱”的思想就是要发扬平等友爱、和睦相处、乐于助人的美德,中华民族的博爱精神,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倡言中达到了极致。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作为首要任务,使诚信友爱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能够传承给下一代,把诚信友爱的道德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其二,培养民主法制意识

学校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主法制教育,它传授公民的基本知识,强化社会主人翁的义务和权力,培养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社会公民只有具备了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才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仅做到遵纪守法,还能依法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可见,传统美德培养一代代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为加强校园民主法治,推进校园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三﹑强化公平正义的思想

我国传统美德中包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能强化人的公平正义思想。它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和地位,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人与人之间公平的观念,人们只有公平待人、公平处事,才能实现正义,公平是正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另外,教育公平是实现强化公平正义思想的德育目标之前提,只有让学生在公平正义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才能深刻认识公平正义的意义,使之内化到自我意识之中。

其四﹑鼓励充满活力的行为。

传统美德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重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由发展,以促进人性完善为根本目标,这样的发展方向呼唤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多元的道德发展需要。突破政治说教的传统美德教育,能为学生创造丰富、自由的道德实践机会,并鼓励充满创造活力的道德行为。

其五﹑培养和谐至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传统美德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严重影响着人对自我、他人、社会、世界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影响着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美德本身就是倡导崇善价值观的,正如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培养和谐至善的人生观不仅是弘扬传统美德,还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我国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使人养成和谐至善的人生追求,现代美德教育也应该继续培养学生这种崇高的价值理想,从而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和谐的价值信念。总之,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理想,来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实践培养具有和谐思想观念的建设主体。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基和重要精神支柱。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构建整个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确立和弘扬,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

第一,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理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仁、义、礼、智、信”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这就为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也是传统美德历经2500多年经久不衰而且能够不断地得到发扬和光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有利于改善校园风气。按照“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我们的校园应该是和睦相处、真诚相待、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而是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有助于清除一些不良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和平的和煦春风。这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三,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仁、义、礼、智、信”要求每个人都要克服不良习气,端正不良行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仁、义、礼、智、信”这样一种传统美德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确立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谦虚、谨慎等优良品格。

第四,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我国保留了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为什么我们不断走向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应当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而学校的发展也正是由于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归根结底是弘扬传统美德。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文明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文明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文明和谐的校园乐章终将奏响。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构建和谐语言生活3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极乐乡中心学校第十五届推普周活动总结

2012年9月14日~20日是第1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搞好全校推普周活动,根据大通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第十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大教13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开展了推普周的舆论宣传。从9月14日起在校园内显示屏上滚动播出“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宣传口号。

2. 9月份第三周(17日)在国旗下讲话以“全国第十五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主题。

3、9月17日在全校范围内发出《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的倡议,并在活动黑板上书写“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置于醒目指出,让全校师生引起注意。

4.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举行了一次黑板报比赛和主题班会。

5.开展了“啄木鸟”活动。组织学生对作业本、班级黑板报等用字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校园公共场所用语用字情况进行检查。

6、“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使学生家长和家庭参与进来。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一个空前的推普氛围已经形成,所有在校人员逐步感受到普通话说得好是有文化、有修养、有气质的标志,使全体教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把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看作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对美的追求,使推广普通话导入一个新的境界。

第四篇:弘扬红色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本土红色文化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高沟镇中心小学《红日》文学社校园文化建设简述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谈点看法。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通道,美观科学的教师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通道,美观科学的教师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建设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的形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感情更加丰富,兴趣和爱好也更加广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适当的增加投入和设施,开展一系列活动:①思想性活动。如:每周一回的升旗仪式、每学期一项的专题活动。②娱乐性活动。可以组织书法、美术、音乐的课外兴趣小组,举行艺术节,现场书画表演,广场音乐会等等。③竞赛性活动。开展各种球类比赛,组织师生对抗赛,在学生中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和各类征文比赛等等。另外,学校以广播站、橱窗、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充分发挥教育导向作用;举办文学社,使学生有自己的刊物;还可以开设讲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是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里的形成。

(三)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

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 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是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为特色,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学校红色文化建设的背景

2008年,高沟镇中心小学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投入近五千万元,学校异地新建。它位于高云路与高塘路交汇处,南临326省道,学校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有56个教学班,在校生3819人,教职工193名;大专以上学历141人,本科毕业35人,在职本科进修36人;专职教师中小学高级

教师96人。其中市级课优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县课优教师10人。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1.6岁,是一支年富力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战斗集体。

近年来,学校遵循“夯实基础——提升发展——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先进单位”、“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实验校”、“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先进学校”、“省平安校园”、“淮安市德育先进校”、“淮安市4A级平安校园”、“淮安市优秀家长学校”、“淮安市2012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淮安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淮安市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淮安市教育装备先进校”、“淮安市绿色学校”、“涟水县2012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涟水县阅读特色学校”等30多个荣誉称号。多年以来,学校在县综合评估中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涟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革命的土地,几百年来,为追求和平自由,多少仁人志士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高沟是涟水的北大门,高沟儿女与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4年4月19日——5月4日高杨战役一战,彰显了共产党为百姓谋幸福的决心,也展现了高沟人民同仇敌忾的精神风貌。吴强先生在长篇军事小说《红日》中运用艺术形式记录了发生在涟水大地上的重大战役,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直至取得彻底胜利。革命的历史在高沟结成了厚实的红色文化板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高沟儿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了高沟建设的飞速发展,高沟镇继承和发

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高沟光荣的革命历史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如今高杨战役纪念碑高高耸立于高沟北大门,与高沟小学面对而立。吴强先生系高沟人,目前他的故居重建工作正在酝酿中。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当前中小学生享乐主义盛行、苦难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精神偶像缺失等校园亚文化思潮泛滥下,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镇区学校,作为一所著名作家吴强先生家乡的小学,理应承载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挖掘和弘扬高沟蕴涵丰厚的红色文化,基于此,高沟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地位、历史、现状、形象等独特优势,特提出“依托《红日》精髓弘扬革命精神构建特色校园”的创建思路。

我校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结合实际以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主线,努力创建“红日”文化。广泛开展“弘扬本土红色文化,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红日》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深化《红日》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日》文化;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

四、红色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保障红日文化的顺利实施 1.领导小组 组长:严中林 副组长:王彪虎王传万

组员: 胡 全 徐刚 朱中新 苏玉广 2.工作小组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

“奏响生命最强音”将是我校《红日》文化打造的核心和主旋律,是高沟小学的灵魂和精神,高小师生的信仰追求与终极发展目标。“挫折、苦难、历练、拼搏”将成为学校《红日》文化打造的路线和方向。“理想教育、挫折教育、励志教育”将是我校《红日》文化打造的基本框架与主体内容。学校充分发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主阵地的作用,引导红色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努力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在校园内的墙壁、走廊、楼道等处围绕红色校园文化主题布置好相关的条幅标语、图片、墙报等,在校训、校风、学风等催人上进的警世言词中渗透红色的励志之语,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着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

(三)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了解本土红色文化,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上学期,少先队大队部组织近500名优秀少先队员,徒步前行杨口、沂涛、淮安等地,组织参观了淮安市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和淮安82烈士纪念碑以吴强先生故居,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真切地了解到了我们身边的革命历史故事,瞻仰了那些革命先烈,许多孩子观后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发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此外,学校政教处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同志,老红军,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到张子清革命烈士墓前扫墓,缅怀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从而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革命路”远足活动等,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从小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四)提炼红日精髓,提升红色校园文化内涵

《红日》文化是那些历经岁月穿透时空永不衰老永不枯竭永远流淌于人类心灵滋润于心灵的清清河流,永远闪烁明亮光芒四射的黑夜中不落的星辰,永远灿烂,永远鲜活,永远蓬勃的源自烽火狼烟,源自壮士热血,源自真理之上的一脉思想火花与精神遗产。《红日》文化的内涵很广,我们结合学校的实情和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出“信念、理想、坚强、奋斗”等红色元素作为《红日》校园文化的内核。其具体内涵和要求如下:

信念:以坚定目标、信念至上、报效家国为主线,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让学生坚信学业必成,事业必成,人生必成。

理想:以志趣高雅、胸怀高远、行为高尚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抱负,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坚强:以不畏艰险、艰苦创业为主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让学生懂得挫折使人成长,苦难使人成熟,磨难使人成才。

奋斗: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只争朝夕为主线,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斗志。让学生懂得懒惰一事无成,拼搏成就人生。

(五)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

学校要求语文教师每学期做好五件事:即课前组织学生撰写一条红色宣言,并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供学生赏读。每天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背诵一首红色诗文,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诗词朗诵会或红色故事演讲会。每期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元素伴随着学生的成长。音乐教师每学期做好两项事:教学生唱红歌不低于三首,每期举行一次学生红歌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声音响遍校园。体育教师每节课都得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纪容等六项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美术教师每期要各安排两次以上让学生画红色画、写红色字,每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书画展,通过这三项活动让红色文化开满校园,花香果美。其它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该科特点渗透红色文化理念,有效落实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六)认真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1、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每个教室的布置都兼顾了共性与个性,创设了不同的风格与追求,班主任老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红色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红色文化,体现班级红色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中红色文化的足迹。各班每周黑板上要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每周一学校要举行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各班要利用班会开展班级《红日》文化活动;每月要举行一次《红日》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每学期学生要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日》文化的座右铭;每学期观看一部革命战争电影。每学期至少请一位革命老同志到学校作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

2、学校要求每天下午的课前唱,各班都得唱三首红歌,每天黑板上都能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每周一学校都举行了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各班充分利用每周五的班会课,认真开展班级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每月举行了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

比与交流活动;每期学生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色文化的座右铭,每期学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师生红歌赛、全校性的师生红色讲故事比赛、全校性的师生红色文化征文与红色文化楹联赛、现场红色美术与红色书法作品展、教师红色课件作品展等;学校每学期聘请了一位“红色”英模到校作红色经典宣讲报告。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五)建设红日文化校园,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直观教育 1.建设红色广场

以《红日》精髓为主线,在B、C楼之间铸建一尊彰显《红日》校园文化核心的主体雕塑----“飞向未来”。雕塑高4.5米,宽1.5米,不锈钢材质。雕塑底座分为两层,第一层高0.8米,宽1.8米;第二层高0.3米,宽1.2米。底座为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部分为红色,寓意革命成功,四根柱子托起一轮红日,寓意红日四元素,两根标杆直指苍穹,寓意红日冉冉升起,整体体现红日精神——“飞向未来’。

2.建设红日文化墙

在校园C、D楼之间建红日文化墙。正面为英雄人物雕像,反面为红日文化元素“信念、理想、坚强、奋斗”。

3.建设红日文化馆

馆内分为五大块: 吴强身平介绍勤奋学习的吴强 吴强创作之路《红日》介绍——文字、图片、影片 《红日》影响成立《红日》文学社

4.校训、校风、学风、校徽、校歌、校旗、手册、图书馆、餐厅、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名片、纸杯等围绕《红日》校园文化主题布置好相关的文字、标语、图片、墙报等,渗透催人上进的励志之语,让校园处处、让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日》的精神。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红日》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学校充分利用 “清明”、“五一”、“五四”、“七一”、“九一八”“十一”、“一二九”及其他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3.学校充分发挥黑板报、播音室、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红日》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努力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

4.让班上每一面墙壁会说《红日》的话。

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有效阵地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红日》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红色文化,体现班级红色文化色,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让每一面墙壁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中红色文化的声音。

5.制定《<红日>校园文化建设评价细则》,评选“《红日》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班级和《红日》文化个人之星”。

学校把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专项工作给予奖惩。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凡不思进取,单项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批评。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以推动《红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红色文化是永远流淌于人类心灵并滋润于心灵的清清河流,永远闪烁光芒四射的黑夜中不落的星辰,永远灿烂蓬勃的源自壮士热血之上的一脉思想火花与精神遗产。红色文化的内涵很广,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挖掘红色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渗透和深化,让高沟红色文化嵌入孩子的心胸!让高沟红色文化根植于孩子的心灵!让高沟红色文化永远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第五篇:弘扬红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本土红色文化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永新县实验小学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简述

永新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和“龙源口大捷”发生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的故里,在我们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蕴藏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我校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结合实际以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主线,广泛开展“弘扬本土红色文化,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整个主题教育旨在传承与弘扬适宜小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旨在深化校园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根据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从高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口号变成实际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教育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主阵地的作用,引导红色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努力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在校园内的墙壁、走廊、楼道等处围绕红色校园文化主题布置好相关的条幅标语、图片、墙报等,在校训、校风、学风等催人上进的警世言词

中渗透红色的励志之语,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着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

二、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了解本土红色文化,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上学期,少先队大队部组织近500名优秀少先队员,徒步前行三湾和龙源口等地,组织参观了三湾改编旧址和龙源口大捷纪念碑以及贺子珍故里,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真切地了解到了我们身边的革命历史故事,瞻仰了那些革命先烈,许多孩子观后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发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此外,学校政教处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同志,老红军,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到张子清革命烈士墓前扫墓,缅怀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从而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革命路”远足活动等,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从小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三、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学校要求语文教师每学期做好五件事:即课前组织学生撰写一条红色宣言,并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供学生赏读。每天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背诵一首红色诗文,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诗词朗诵会或红色故事演讲会。每期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元素伴随

着学生的成长。音乐教师每学期做好两项事:教学生唱红歌不低于三首,每期举行一次学生红歌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声音响遍校园。体育教师每节课都得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纪容等六项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美术教师每期要各安排两次以上让学生画红色画、写红色字,每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书画展,通过这三项活动让红色文化开满校园,花香果美。其它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该科特点渗透红色文化理念,有效落实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四、认真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1、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每个教室的布置都兼顾了共性与个性,创设了不同的风格与追求,班主任老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红色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红色文化,体现班级红色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中红色文化的足迹。

2、学校要求每天下午的课前唱,各班都得唱三首红歌,每天黑板上都能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每周一学校都举行了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各班充分利用每周五的班会课,认真开展班级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每月举行了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每期学生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色文化的座右铭,每期学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师生红歌赛、全校性的师生红色讲故事比赛、全校性的师生红色文化征文与红色文化楹联赛、现场红色美术与红色书法作品展、教师红色课件作品展等;学校每学期聘请了一位“红色”英模到校作红色经典宣讲报告。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五、制定了详尽的评价体系,评选了灿烂红色之星。

学校制定了《永新县实验小学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细则》,在学期末的教师考评中,把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专项工作给予奖惩。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凡不思进取,裹足不前,单项检查不到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批评。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大力推动了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红色文化是永远流淌于人类心灵并滋润于心灵的清清河流,永远闪烁光芒四射的黑夜中不落的星辰,永远灿烂蓬勃的源自壮士热血之上的一脉思想火花与精神遗产。红色文化的内涵很广,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挖掘红色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渗透和深化,让永新红色文化嵌入孩子的心胸!让永新红色文化根植于孩子的心灵!让永新红色文化永远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下载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汇编)

    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县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总结 今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根据**市语委等八部门《关于......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通用语言,是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大力推广普通话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大力推广普通话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导读: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推普周中二幼儿园所做的,只是这一源源长河中小小的浪花而已,推普之路......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学校 从我做起”征文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学校 从我做起”征文篇一:碗,是我洗的!四川省邻水县第三小学四年级七班范露丹指导教师:蒋文丽 邮编:638500今天妈妈感冒了,身体不舒服,饭还没有吃完就上床......

    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构建新疆和谐语言生活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引导构建新疆和谐语言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先后召开了三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分别是1986年自治区首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1992年......

    读《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 有感

    读《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 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 专题复习资料四 一、时政材料 1、2018年3月1日晚,“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秉承过去15年的......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我们做为21世纪的少先队员,做为新......